中草药在猪场的合理应用

合集下载

中草药在猪场合理应用

中草药在猪场合理应用

中草药在猪场的合理应用中草药是祖国宝贵而丰富的医药资源,研究资料表明,天然中草药无毒副作用和多能性是任何化学合成的药物所无可比拟的。

许多中药中含有的多糖、甙类、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等上百种成分,不但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细菌、抗肿瘤和增强免疫等作用。

鉴于病毒性疾病已成为当今猪传染病的主体, 免疫抑制现象日趋严重,是诸多猪病屡控不制的根源。

兽用中药的研究与开发,对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以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兽用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天然物质,很好地保留了它们的天然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在防治畜禽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新的动物抗病毒药物没有开发出来之前,中药增免疫、抗病毒药物已成为动物新抗病毒药研发的亮点和重点。

一、中兽药物分类目前许多猪场都在使用中药保健与治疗,但由于现在上市的中药产品品种繁杂,且大部份猪场在使用时,缺乏经验,什么时候用什么药、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等都不十分明确,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事实上中草药并非万能,更不是什么神药。

但是,只要了解中药的独特功能,科学应用,结合合理的疫苗接种以及辅以少量必要的抗生素,对猪病实施综合防制,效果不容置疑。

要用好中草药,首先对中草药原料的性能应有个大致的了解,才能对症用药。

中草药按其作用功能分类,通常可分为如下数种。

健胃消导类神曲、麦芽、厚朴、青皮、山楂、莱菔子、鸡内金等。

清热解毒或清热抗菌类黄芩、黄连、黄柏、连翘、板蓝根、金银花、鱼腥草、马齿苋、蒲公英、穿心莲、紫花地丁、射干等。

解表清热类防风、荆芥、桂枝、柴胡、菊花、紫苏、生姜、葱白、薄荷、白芷、葛根、石膏等。

泻下通便类大黄、芒硝、大戟、巴豆、郁李仁、甘遂、蜂蜜、植物油等。

渗湿利水类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滑石、金钱草、通草等。

收涩敛泻类五倍子、诃子、石榴皮、肉豆蔻、乌梅等。

化痰止咳平喘类桔梗、杏仁、贝母、瓜蒌、枇杷叶、半夏、蔓陀萝、麻黄等。

理血、补血、止血类红花、川芎、当归、桃仁、丹参、白芨、仙鹤草、侧柏叶、茜草、地榆、乳香、没药、三七等。

中草药成为育肥猪的亮点

中草药成为育肥猪的亮点

中草药成为育肥猪的亮点在养猪生产上,恰当的选用中草药育肥猪,经济有效,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介绍中草药育肥猪四法,供参考。

一、三黄催肥法黄荆子(炒至黄熟)500克,首乌、苍术、枳壳、茴香、甘草各200克,淮山药、贯众、陈皮各250克,黄精、桂皮、干姜各150克,大黄10克,混合研末。

饲喂方法:15~20公斤猪日喂10克,20~50公斤猪日喂15克,50公斤以上猪日喂20克。

日增重可达0.6~1.0公斤。

此剂最适宜冬季使用。

二、贯众、首乌、枳壳育肥法贯众、首乌、枳壳各300克混合研末装瓶密封备用。

饲喂方法:50公斤体重猪日喂量20克,早晨拌入少量精饲料喂给,30天即可出栏,日增重可达0.8~1.2公斤。

三、贯二皮育肥法将贯众、苍术、枳实、陈皮、桑白皮、苏子各100克晒干研末。

加入1.5公斤曲酒和500克食盐中拌匀,再加入5公斤炒熟后粉碎的黄豆粉。

饲喂方法:30~50公斤体重猪日喂量为50克;体重50~70公斤日喂量为70克。

日增重可达1.5~2.0公斤。

四、中药催肥法将何首乌、贯众各250克,鸡蛋壳、杂骨(一切畜禽骨均可),各500克烘干研细拌匀。

饲喂方法:猪体重15~25公斤,每次喂150克;体重25~50公斤,每次喂200克;体重50公斤至出栏,每次喂300克。

于每日早上7时左右饲喂,按上述药量加入1.5公斤精料中,让猪先吃净;3小时后再喂其它饲料,连喂10天。

3个月后,再连喂3天即可。

此药剂在3~4月份效果最佳。

同时还可防治青蛙打圈、啃泥、拒食和慢性猪瘟等症。

用此药剂饲喂肥胖5公斤仔猪,5个月可达90公斤,平均日增重0.5~0.6公斤。

中草药在养猪鸡上的运用与配方,无抗养殖建议收藏

中草药在养猪鸡上的运用与配方,无抗养殖建议收藏

中草药在养猪鸡上的运用与配方,无抗养殖建议收藏
采用中草药添加到畜禽的饮水或饲料中,作为替代抗生素实行无抗养殖,正越来越多地被更多地采用。

比较将中药材进行高温煮水模式,发酵中药比煮水有诸多的优点:节约燃料、脱除中药中的毒素、生物处理后药效更好,最关键是包含大量的复合益生菌,比较煮水模式要好很多且成本更低。

发酵中药其实并不复杂,操作方法如下:
将100公斤中草药粉碎(动物养殖可以使用原生药材),越细越好放入150-300公斤的35℃左右的温水中,加入玉米粉10公斤、“99多功能饲料发酵剂”1包(市场价格约20-25元)、红糖1公斤(用糖蜜2-5公斤更好),放入塑料容器内密封发酵72小时以上后使用(7-15天使用效果更好),要求在15天内使用完成(但密封可以保存半年以上)。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可以缓慢开盖放气并搅动1次。

将上述发酵完成的中草药每吨饲料使用3-5公斤,每吨饮水中使用2-3公斤。

长期使用。

使用上述发酵的中草药,猪鸡等明显免疫力提高,肉蛋奶品质改善明显,且养殖栏舍还不臭,环保问题容易解决。

参考生产高品质无抗猪肉中药配方:
以下配方为每吨饲料所需的配伍量:山楂100g,陈皮60g,甘草80g,肉桂30g,黄芪60g,白术40g,石榴皮60g,夏枯草20g,半夏40g,胆南星40g,乳香30g、丁香20g、小茴香20g,合计600g。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中药是指以植物、动物或矿物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具有药用价值的药物。

中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因此在猪病防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一、黄连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和抗寄生虫的作用。

在猪病防治中,猪出现腹泻时常常使用黄连进行治疗。

黄连可以抑制肠道细菌的繁殖,减轻炎症反应,帮助猪恢复健康。

黄连还能提高猪的抗病能力,预防猪感染疾病。

二、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在猪病防治中,当归常用于治疗猪的子宫出血等病症。

当归可以促进猪的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同时也能提高猪体内的红细胞数量,改善猪的血液循环,增强猪的抵抗力。

三、枸杞子枸杞子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猪的营养不良等病症。

枸杞子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够提高猪的免疫功能,增强猪的抵抗力。

枸杞子还能改善猪的食欲,促进猪的消化吸收,提高猪的生长速度。

四、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常用于调节猪的肠道菌群,提高猪的肠道健康状况。

猪的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腹泻等病症的发生,而益生菌能够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维持猪的肠道菌群平衡,减少猪的腹泻发生率。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疗效。

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遵循医嘱,不可滥用或过量使用中药,以免造成逆反应或药物残留。

也需要注意中药与西药的配合使用,避免产生相互作用。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能够为猪的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中药在猪病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药可以起到预防疫病的作用。

中药中的一些成分能够刺激猪体内的免疫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增强猪体的免疫力,提高猪的抗病能力,起到预防病害的效果。

中药可以治疗疾病。

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杀菌、消炎等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减缓疾病的发展,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药对慢性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药中的一些成分能够调节猪体内的身体机能,改善猪的身体状况,减轻慢性病的症状,使猪体能够恢复健康。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较常见的中药包括黄连、黄芩、黄柏、板蓝根等。

黄连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猪腹泻、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黄芩和黄柏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对于治疗猪的病毒性感染有很好的效果;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猪的高热症、水泡病等疾病。

使用中药进行猪病防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中药。

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因此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药材。

掌握合理的用药方法。

一般情况下,中药可以通过喂食、饮水、注射等途径进行给药,具体的用药方法需要根据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来决定。

确定合适的用药剂量。

中药的剂量需要根据猪的体重、年龄、病情等因素来确定,用药剂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疗效,因此需要掌握合适的用药剂量。

掌握合理的用药时机。

中药的用药时机需要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来确定,早期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迟用药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中药可以起到预防病害、治疗疾病、改善慢性病症状等作用。

在使用中药进行猪病防治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掌握合理的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并在合适的用药时机进行给药。

中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在猪病防治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1. 中草药调理猪体:适量添加中草药到猪的日常饲料中,可以起到调理猪体的作用,增强猪的免疫力,预防猪的疾病。

常用的中草药有黄连、金银花、苦参等。

2. 中药浸泡猪圈杀菌:将中药煮熟后,用来浸泡猪圈,可以达到杀菌的效果,防止
猪圈内病菌滋生,减少猪的感染。

常用的中药有板蓝根、大黄等。

3. 中药疗法治疗猪病:中药疗法是将一些中药配制成药剂,直接给猪口服或注射,
达到治疗猪病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素、石斛、黄芪等。

1. 中草药的使用要适量:中草药的使用要根据猪的体质和需要进行适量的添加,避
免过量使用造成副作用。

2. 中药浸泡猪圈时间控制:中药浸泡猪圈的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过长的时
间浸泡可能会对猪产生不良影响。

3. 中药疗法应遵循医生指导:中药疗法在使用时应遵循兽医师的指导,按照严格的
规定进行使用,避免因误用而产生不良后果。

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潜力。

由于中药的成分复杂、制剂不
稳定等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中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也需要科
学合理地使用中药,在猪病防治中充分发挥其疗效,达到科学防治猪病的目的。

中草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中草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中草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中草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草药添加剂有促进畜禽生产,捉高生产性能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中草药的应用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中草药在养猪业上的应用1.1 中草药添加剂在增强猪免疫力方面的作用很多中草药含有多糖类、有机酸类等,这些物质在猪体内通过全面调整和充分发挥猪本身具有的自然抗病力和适应力。

1.2 中草药添加剂在抗病防病方面的作用中草药能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产生肠毒素。

抑制肠粘膜上皮细胞水和电解质的分泌,并调节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

1.3 中草药添加剂对猪的促生长作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效活性成分,能兴奋动物胃肠道、促进消化腺分泌、稳定消化道内微生态环境的平衡、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1.4 剂量和方法中草药添加剂在增乳和生殖方面的作用:用王不留行、栝楼、黄芪、蔚蓄、蒲公英、神曲、大茴香、碳酸氢钠8种药物,母猪产奶量开始上升,15天后保持一定数量。

中草药添加剂可替代促性腺激素治疗母猪不孕症。

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地提高公猪精液品质。

1.5 中草药添加剂对猪的抗应激作用补气类中草药如人参、西洋参、刺五加、黄芪等,可提高动物对低压缺氧和常压缺氧以及中毒性缺氧的耐受力,防止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和亚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1.6 中草药添加剂对肥育猪胴体特性和肉质的影响胴体瘦肉率显著提高,胴体脂肪率和背膘厚降低,提高肌内脂肪含量。

2 中草药在养鸡业上的应用给蛋鸡饲喂淫羊藿、何首乌、麦饭石3味中药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产蛋率提高5.62%(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8.12%(P<0.05),蛋重增加(P<0.05),蛋壳质量略有提高。

张德刚等(1999)应用"增蛋宝"中药添加剂饲喂褐羽罗曼商品代蛋鸡,产蛋率提高11.47%(P<0.01),只均日蛋重提高11.51%(p<0.01)。

中草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草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X u m u s h o u y i在我国,中草药的使用历史长达几千年,大量实践表明,部分中草药的本身无毒副作用,使用之后药物残留小,能够保证产品安全。

当前,猪养殖行业逐渐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方式的改变,导致猪生长环境也出现了变化,猪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疾病。

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可使用中草药的方式进行,下文对于猪病防治中草药的药理和使用价值作出介绍,并对中草药在猪各类疾病中的使用方式详细说明。

一、中草药的药理和应用价值1、中草药药理中草药当中成分复杂,其中多糖类物质能够调节细胞,提高动物免疫力,生物碱具有麻醉和消炎等功效,还能止咳,因此可作为猪呼吸系统类疾病的防治药物。

有机酸具有促消化、调节免疫和抗凝血等功效,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和果实当中。

合理运用含有上述成分的中草药,对于猪疾病的防治十分有利。

2、应用价值我国地大物博,并且盛产各类中草药,大部分中草药都是植物根茎,由于中药种类多,并且功能丰富,具备良好的抗毒和免疫功能。

一种中药可能存在多种药效,因此,在猪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较高的使用优势。

同时,中草药的使用成本低,流程简单,无须经过大量的加工工序,可按照疾病的防治需求,将中药进行研磨或者水煎即可。

此外,中草药当中大多为天然成分,使用之后,不会在猪体内残留毒性物质,中草药当中也不含抗生素,可最大限度保证产品安全。

二、中草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1、仔猪疾病①传染病由于仔猪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养殖期间可能出现传染性疾病。

大量实践表明,对于仔猪的此类疾病,可使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

中药的选择可使用金银花、牛蒡子和连翘等,上述药物的疏风、散热以及清热解毒等功效良好,同时,还可在上述中药当中添加栀子、竹叶以及黄芩等中药,煎成药汁,让仔猪饮用,适当使用西药治疗,可基本治疗仔猪的传染病。

②肠道疾病养殖场当中,仔猪腹泻类型疾病较为常见,由于此类疾病可导致仔猪出现死亡。

通常而言,仔猪在断奶之后,需要添加饲料,但是部分仔猪由于断乳之后的抵抗力变弱,可能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机体的抗应激、抗病等能力变弱,进而出现腹泻问题,甚至出现排便困难或者精神萎靡等症状,上述症状的发生不利于仔猪的健康生长及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草药在猪场的合理应用
中草药是祖国宝贵而丰富的医药资源,研究资料表明,天然中草药无毒副作用和多能性是任何化学合成的药物所无可比拟的。

许多中药中含有的多糖、甙类、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等上百种成分,不但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细菌、抗肿瘤和增强免疫等作用。

鉴于病毒性疾病已成为当今猪传染病的主体, 免疫抑制现象日趋严重,是诸多猪病屡控不制的根源。

兽用中药的研究与开发,对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以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兽用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天然物质,很好地保留了它们的天然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在防治畜禽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新的动物抗病毒药物没有开发出来之前,中药增免疫、抗病毒药物已成为动物新抗病毒药研发的亮点和重点。

一、中兽药物分类
目前许多猪场都在使用中药保健与治疗,但由于现在上市的中药产品品种繁杂,且大部份猪场在使用时,缺乏经验,什么时候用什么药、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等都不十分明确,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事实上中草药并非万能,更不是什么“神药”。

但是,只要了解中药的独特功能,科学应用,结合合理的疫苗接种以及辅以少量必要的抗生素,对猪病实施综合防制,效果不容置疑。

要用好中草药,首先对中草药原料的性能应有个大致的了解,才能对症用药。

中草药按其作用功能分类,通常可分为如下数种。

健胃消导类神曲、麦芽、厚朴、青皮、山楂、莱菔子、鸡内金等。

清热解毒或清热抗菌类黄芩、黄连、黄柏、连翘、板蓝根、金银花、鱼腥草、马齿苋、蒲公英、穿心莲、紫花地丁、射干等。

解表清热类防风、荆芥、桂枝、柴胡、菊花、紫苏、生姜、葱白、薄荷、白芷、葛根、石膏等。

泻下通便类大黄、芒硝、大戟、巴豆、郁李仁、甘遂、蜂蜜、植物油等。

渗湿利水类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滑石、金钱草、通草等。

收涩敛泻类五倍子、诃子、石榴皮、肉豆蔻、乌梅等。

化痰止咳平喘类桔梗、杏仁、贝母、瓜蒌、枇杷叶、半夏、蔓陀萝、麻黄等。

理血、补血、止血类红花、川芎、当归、桃仁、丹参、白芨、仙鹤草、侧柏叶、茜草、地榆、乳香、没药、三七等。

强心消肿类洋地黄叶、毒毛旋花子、蟾酥等。

祛风去湿止痛类羌活、独活、秦艽、汉防己、五加皮、苍耳子、威灵仙等。

安神镇惊类朱砂、远志、酸枣仁、茯神、天麻、地龙、蜈蚣、全蝎、僵蚕、柏子仁、木贼等。

平肝明目类石决明、草决明、茵陈、熊胆(引流)等。

补养益气类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阿胶、灵芝、首乌、黄精、大枣、鹿茸、杜仲、甘草等。

驱虫类使君子、苦楝皮、槟榔、贯众、常山、南瓜子、除虫菊等。

消炎敛疮类轻粉、砒石、雄黄、石灰、炉甘石、白矾、冰片、硼砂等。

在疾病临床治疗实践中,很少使用单味中药治病,而多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持点,有目的地将多种药物互相配合成为“配方”应用,这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形式。

各中兽药企业研发销售的中兽药产品,基本上都是配方药,把各种中药原料或其提取物,加工成各种成品,例如常见的清瘟败毒散,就是由石膏、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连翘、桔梗、淡竹叶等14味中药原料或其提取物粉碎加工而成的粉散剂。

各种中药也有制成口服液、注射液、颗粒剂、软膏剂、流浸膏剂、片剂、酊剂等,而猪群保健最常用的则是粉散剂。

配方药物方便客户使用,可根据病情或保健需要,有目的地选用相应产品。

市场上常见的粉散剂中兽药产品有: 荆防败毒散、清瘟败毒散、活血败毒散、黄连解毒散、板蓝根解毒散、扶正解毒散、麻杏石甘散、麻黄鱼腥草散、银翘散、鱼腥草散、小柴胡散、白头翁散、茵陈蒿散、催情散、乌梅散、产后康散、益母生化散、催奶灵散等,各场家可根据各自的具体需要,予以选用。

二、猪不同阶段的使用
除了对症用药之外,用药的程序化、规范化更是有效使用中兽药必须遵循的原则,猪场应根据猪群不同生产(长)阶段,选用相应的产品。

1.母猪妊娠阶段
此期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净化母猪体内毒素、解除免抑制、增强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调理脏腑机能;保持内环境动态平衡;排胎毒,提高胎儿综合免疫力,以将亚健康母猪调理成健康状态,提高窝均健仔数。

实施这一阶段的健康养生对整体猪群的健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予特别关注。

这个阶段应使用茵陈蒿散或黄连解毒散配合安胎药物拌料连喂7-10天。

若母猪便秘现象较普遍,为健胃消导,可使用平胃散配合安胎药物拌料投喂。

2.母猪产前阶段
为了清除母源毒素,净化母猪初乳,提高初乳品质,增强初生仔猪免疫力,防止仔猪产床腹泻,可于母猪产前20天用黄连解毒散配合乌梅散,拌料投喂7-10天,实施药物养生保健。

3.母猪产后阶段
母猪在怀孕、分娩和泌乳过程中,都是以血为用,皆易耗血,故产后母猪常处于气血不足或气血瘀滞的病理状态之中,宜于母猪产后用产后康散配合催奶灵散拌料投喂,连用5-7天,以养血活血、祛瘀生新、促进恶露排出和子宫复原,防止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发生,促进乳汁分泌。

4.仔猪哺乳阶段
这一阶段用药是以全面保护乳猪免疫器官发育,促进免疫功能形成,补充母源抗体不足,增强仔猪抗病能力,预防圆环、蓝耳、猪瘟、伪狂犬、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黄白痢等疾病的危害,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和断奶窝均重为目的。

宜从诱食开始至断奶,使用扶正解毒散拌料任仔猪采食。

5.小猪保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 环境、温度、饲料等都发生了变化,加上心理应激,对小猪产生极大影响。

此时机体的消化器官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母源抗体保护又突然中止, 机体抗应激、抗疾病的能力是猪只一生中最为脆弱的阶段,应予人为快速调理,以促进组织器官的发育与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形成, 增强抗应激、抗病能力, 提高保育小猪成活率,此时用药尤为重要。

此时可使用扶正解毒散配合茵陈蒿散于仔猪断开始,连喂10天。

6.育肥猪阶段
国家对食品安全曾三令五申,绿色养殖是养殖企业必须关注与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了确保肉品食用安全,此阶段的防治用药,宜以中兽药产品为主。

可按春、夏、秋、冬分别使用茵陈蒿散、清瘟败毒散、黄连解毒散和扶正解毒散拌料,每月连喂7-10天。

为了促长,应结合使用一些开胃消食、促长的产品,如平胃散等。

若能如此理顺思路,遵循这个原则,减少盲目性,合理调整传统的保健防制方案, 结合适当抗生素的灵活应用,并按免疫程序做好基础免疫,做到中药保健防治程序化、规范化,坚持中西结合,健康养猪。

可以预见中兽药产品在猪群的疾病防制效果,定会出现新的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