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工艺流程以及工序简介
太阳能电池工艺流程 -回复

太阳能电池工艺流程-回复
太阳能电池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硅材料制备:取得高纯度硅原料,经过多道工序进行熔炼、结晶和切片等处理,制备出硅片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基板。
2. 清洗和蚀刻:对硅片表面进行清洁和去除表面氧化层等处理,以保证后续工序质量。
3. 涂胶剂和烘烤:在硅片表面涂覆胶剂,然后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烘烤,形成电池片的前导电极。
4. 沉积金属: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有机金属沉积或热蒸发等方法,将金属形成背面电极。
5. 铝线焊接:在电池片表面利用焊接技术,将电池片前后导电极连接。
6. 表面处理:在电池片表面进行反射层和抗反层的沉积和涂覆,以增加电池的光吸收和转换效率。
7. 切割和排序:将大尺寸的电池片进行切割和分拣,形成一定规格的太阳能电池。
8. 组装:将多个太阳能电池通过串联、并联等方式组合成太阳能电池组或板块,以供应用。
太阳能电池四个工序

太阳能电池四个工序
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序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 晶体硅材料制备:晶体硅是太阳能电池的基本材料。
首先,硅矿石经过冶炼和提纯,转化为多晶硅块。
然后,多晶硅块通过加热和拉伸等工艺,转化为单晶硅材料。
2. 硅片制备:单晶硅材料被切割成薄片,这些薄片通常称为硅片。
硅片的表面进行去除和抛光处理,以确保电池的质量和性能。
3. 电池片制备:在硅片表面涂覆一层抗反射膜,以提高光的吸收效率。
然后,将正负极铝箔或铜箔粘贴在硅片上,并通过添加磷或硼等杂质形成PN结构,这是太阳能电池的关键部分。
4. 封装和组装:将电池片通过焊接或胶接技术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池模块。
然后,将电池模块与支架和逆变器等元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太阳能电池板。
最后,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质量检查和包装。
太阳能电池关键工艺流程简介

太阳能电池关键工艺流程简介背景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具有环保、可再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取决于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流程,下面将介绍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工艺流程。
关键工艺流程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DSSC是一种使用染料吸收光能的太阳能电池。
其关键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备透明导电玻璃(FTO玻璃): FTO玻璃是DSSC的基底材料,需经过清洗和表面处理后才能使用。
•制备TiO2电极:在FTO玻璃表面涂覆一层二氧化钛(TiO2)薄膜,提高光的吸收率和光电转换效率。
•染料吸附:将染料涂覆在TiO2电极上,使染料吸收光能并转化为电子。
•电解质注射:在染料上覆盖电解质层,维持电子传输和产生电流。
•制备对电极:在另一块FTO玻璃上涂覆一层碘化钙电解质,形成对电极,完成DSSC的组装。
2. 硅基太阳能电池硅基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其关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硅晶体生长:利用Czochralski法或浮区法制备单晶硅。
•切片:将硅晶体切割成薄片,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基片。
•清洗和表面处理:对硅片表面进行化学处理,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扩散:通过高温扩散法在硅片表面扩散p型或n型掺杂物,形成pn 结。
•金属化:在硅片表面涂覆金属电极,连接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
•封装:使用透明树脂封装太阳能电池,保护电池不受环境影响。
3. 薄膜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薄膜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在轻薄柔性方面有优势。
其关键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薄膜材料制备:制备薄膜材料,如非晶硅、铜铟镓硒等。
•薄膜沉积:将薄膜材料沉积在基底上,形成太阳能电池结构。
•光电特性调控:调控薄膜材料的光电性能,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封装:对薄膜太阳能电池进行封装,保护电池并提高稳定性。
结论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工艺流程对电池性能和效率有重要影响。
各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都有其独特的工艺流程,需要精细操作和严格控制。
太阳能电池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工艺流程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清洁能源领域中备受关注的技术之一。
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涉及多个工艺步骤,下面将简要介绍太阳能电池的工艺流程。
1.晶体硅材料准备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一般采用晶体硅。
晶体硅材料准备是太阳能电池制造的第一步,通常通过硅矿石提炼、高纯度硅棒拉制等工艺来获取高质量的硅材料。
2.硅片加工经过硅材料准备后,硅片需要进行加工。
硅片加工包括切割、抛光、清洗等步骤,以确保硅片表面光滑、无瑕疵,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3.扩散和光刻扩散是将掺杂物diffused 到硅片表面,形成p-n 结,是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工艺之一。
光刻是通过光掩膜技术在硅片表面形成电极图案,为后续的金属化工艺做准备。
4.金属化金属化是在硅片表面沉积金属电极,将光电转换的电荷导出,形成电路。
金属化工艺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工艺控制,以确保电极与硅片的良好接触性和导电性。
5.封装封装是将太阳能电池芯片与支撑材料(如玻璃、背板等)进行封装,保护太阳能电池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并提高组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6.测试和质检经过封装后的太阳能电池需要进行测试和质检,以确保电池组件的性能符合要求。
测试包括电性能测试、外观检查、温度湿度试验等,质检则是对电池组件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7.成品包装最后一步是将经过测试和质检合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安装。
包装通常采用防震、防潮的材料,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总的来说,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环节。
只有严格控制每个工艺步骤,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才能生产出高效、稳定的太阳能电池产品。
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太阳能电池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主力。
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

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首先,硅片生产是太阳能电池模块生产的第一步。
硅片是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主要材料,它通常由硅石经过多道工序精炼而得。
首先,将硅石经过矿石破碎、洗净等处理,得到高纯度的硅石。
然后再将硅石进行冶炼,将硅石氧化成气体,生成氯硅,然后通过反应得到晶体硅棒。
最后,将晶体硅棒进行切割,得到薄片状的硅片。
接下来,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是硅片生产之后的工序。
太阳能电池片是利用硅片的光电效应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核心部件。
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主要包括:光刻工艺、扩散工艺、金属化工艺等。
光刻工艺是通过光刻胶和掩模板进行光刻,形成各个电极和局域化掺杂区。
扩散工艺是将磷、硼等掺杂物加入硅片中,形成阳极和阴极掺杂区。
金属化工艺是将铝、银等金属导电材料涂敷到电极上,用于导电和汇流。
然后,电池片组装是太阳能电池模块生产的关键环节。
电池片组装主要包括:电池片排布、焊接、封装等步骤。
首先,将多个电池片按一定排布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池片组串。
然后,用导线将电池片组串与电池片组串进行电池片间的串联。
最后,将电池片组装到玻璃盖板上,并使用硅胶密封,形成太阳能电池模块。
最后,封装是太阳能电池模块生产的最后一步。
封装主要包括:边框固定、背板安装和玻璃盖板密封等步骤。
首先,将太阳能电池模块固定在铝合金边框上,以保护电池片和其他组件。
然后,在背板上安装逆变器、连接盒等配套设备。
最后,使用硅胶或胶条将玻璃盖板与边框密封,确保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防水和绝缘性能。
综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电池片组装和封装等环节。
这些环节需要经过精细的工艺控制和设备支持,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为太阳能发电系统提供可靠的电能转换装置。
太阳能生产工艺流程

太阳能生产工艺流程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太阳能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制备、组件的制作和产品的生产。
首先是太阳能电池制备的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器件,主要由硅材料制成。
太阳能电池制备的主要步骤包括:硅材料准备、硅片切割、表面处理、掺杂、扩散、金属烧结等。
硅材料准备是首先将硅块锯成薄片,一般是将硅块切割成200微米的硅片。
然后对这些硅片进行表面处理,将硅片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使硅片能够更好地吸收光能。
接下来是掺杂的过程,即在硅片上加入少量的杂质,改变硅片的电学性质,形成p型和n型区域。
然后是扩散工艺,通过加热硅片使之形成pn结。
加热时,杂质在硅片中进行扩散,形成p型的硅片和n型的硅片。
最后是金属烧结,将金属电极烧结在硅片的表面,形成太阳能电池。
接下来是太阳能组件的制作的工艺流程。
太阳能组件是将多个太阳能电池串联或并联而成的,用来转化太阳能为电能的设备。
太阳能组件的制作包括:电池片的切割、电池片的焊接、组件的封装等。
电池片的切割是将太阳能电池片切割成适当的大小,以便将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组合成组件。
然后将电池片进行焊接,通过焊接将多个电池片相连,形成太阳能数组。
最后是组件封装,将太阳能数组加上一层玻璃封装起来,保护太阳能电池,并具有抗压力、防雨等功能。
最后是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太阳能产品主要包括太阳能灯、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等。
产品生产的主要步骤包括:组装、测试和包装。
首先是组装,将太阳能组件与其他部件结合在一起,形成最终的产品。
然后进行产品测试,检测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最后是产品包装,将产品装入适当的包装盒中,并进行标签和说明书的添加,便于用户使用。
以上就是太阳能生产的工艺流程。
总的来说,太阳能生产的过程涉及到硅材料的制备、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太阳能组件的制作和产品的生产等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流程,太阳能的生产能够高效、规范地进行,最终生产出可靠、高效、环保的太阳能产品。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工艺

太阳能电池(硅片)的生产工艺原理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硅片检测——表面制绒——扩散制结——去磷硅玻璃——等离子刻蚀——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快速烧结等。
具体介绍如下:一、硅片检测硅片是太阳能电池片的载体,硅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太阳能电池片转换效率的高低,因此需要对来料硅片进行检测。
该工序主要用来对硅片的一些技术参数进行在线测量,这些参数主要包括硅片表面不平整度、少子寿命、电阻率、P/N型和微裂纹等。
该组设备分自动上下料、硅片传输、系统整合部分和四个检测模块。
其中,光伏硅片检测仪对硅片表面不平整度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硅片的尺寸和对角线等外观参数;微裂纹检测模块用来检测硅片的内部微裂纹;另外还有两个检测模组,其中一个在线测试模组主要测试硅片体电阻率和硅片类型,另一个模块用于检测硅片的少子寿命。
在进行少子寿命和电阻率检测之前,需要先对硅片的对角线、微裂纹进行检测,并自动剔除破损硅片。
硅片检测设备能够自动装片和卸片,并且能够将不合格品放到固定位置,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二、表面制绒单晶硅绒面的制备是利用硅的各向异性腐蚀,在每平方厘米硅表面形成几百万个四面方锥体也即金字塔结构。
由于入射光在表面的多次反射和折射,增加了光的吸收,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
硅的各向异性腐蚀液通常用热的碱性溶液,可用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和乙二胺等。
大多使用廉价的浓度约为1%的氢氧化钠稀溶液来制备绒面硅,腐蚀温度为70-85℃。
为了获得均匀的绒面,还应在溶液中酌量添加醇类如乙醇和异丙醇等作为络合剂,以加快硅的腐蚀。
制备绒面前,硅片须先进行初步表面腐蚀,用碱性或酸性腐蚀液蚀去约20~25μm,在腐蚀绒面后,进行一般的化学清洗。
经过表面准备的硅片都不宜在水中久存,以防沾污,应尽快扩散制结。
三、扩散制结太阳能电池需要一个大面积的PN结以实现光能到电能的转换,而扩散炉即为制造太阳能电池PN结的专用设备。
管式扩散炉主要由石英舟的上下载部分、废气室、炉体部分和气柜部分等四大部分组成。
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

工艺步骤:分17步。进舟→慢抽真空→快 抽真空→调压→恒温→恒压→检漏→调压 →淀积→淀积→淀积→抽真空稀释尾气→ 清洗→抽真空→抽真空→充氮→退舟。
条件:温度480℃,淀积压强200Pa,射 频功率1800W,抽空设定压强0.5pa,进 出舟设定15%。
质量目标:淀积后表面颜色深蓝且均匀。
管式PECVD
烧 印 扩 绒 原 定 数 烧 应 烧 结 刷 散 面 始 等 目 结 考 结 工 背 后 后 硅 等 , 炉 虑 工
场 方 硅 片 。高的 以艺厚块片的源自度电厚电艺 温 特 下 较
区点 因为
。阻度阻 。率 。
长, 素灵
度如 :活
,烧
,
条 件
带结
设
速温
定
设区
时
网带式烧结炉
设备要求: 网带运行平稳、 温度均匀、可 靠性高。节能 环保,气流稳 定,能提供理 想燃烧环境且 及时排出废气。
生 保 操 标 安 成 品 工 工 产 护 作 准 全 本 质 艺 艺
管 环 简 化 需 需 需 , 需
境 单 生 求 求 求 持求
—
的方产 需便的
续 改能
理
求的需 。需求
求
进够 。不
断
的 需
优 化
求
○ 漏浆及较大断线。烘干温度160℃—240℃,具体据浆料确定。
丝网印刷 机
印刷达标的电池片
烧结
一.目的:形成烧结合金和欧姆接触及去除背结。 二.原理:
○ 烧结合金是指高温下金属和硅形成的合金,主要有正栅的银硅合金 、背场的铝硅合金、背电极的银铝合金。
○ 烧结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高温扩散过程,是一个对硅掺杂的过程,需 加热到铝硅共熔点(577℃)以上。经过合金化后,随着温度的下 降,液相中的硅将重新凝固出来,形成含有少量铝的结晶层,它补 偿了N层中的施主杂质,从而得到以铝为受主杂质的P层,达到了消 除背结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
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
——工艺流程以及工序简介
1.前言
硅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磷扩散层
其主要是利用硅半导体p-n结的 光生伏打效应。即当太阳光照 射p-n结时,便产生了电子-空 穴对,并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 电子驱向n型区,空穴驱向p型 区,从而使n区有过剩的电子, p区有过剩的空穴,于是在p-n 结的附近形成了与内建电场方 向相反的光生电场。在n区与p 区间产生了电动势。当接通外 电路时便有了电流输出。
去除磷硅玻璃的目的、作用:
1. 磷硅玻璃的厚度在扩散中工艺难控制,且其工艺窗口太小,不稳 定。
2. 磷硅玻璃的折射率在1.5左右,比氮化硅折射率(2.07左右)小, 若磷硅玻璃较厚会降低减反射效果。
3. 磷硅玻璃中含有高浓度的磷杂质,会增加少子表面复合,使电池 效率下降。
2. 扩散(POCl3液态扩散)
2 P 2 O 5 5 S 9 i C 0 以 0 5 上 S2 i 4 O P
4 P5 C 5 O 2 l 2 P 2 O 5 1C 0 2 l
3.沉积减反射膜(PECVD)工 序
❖ 沉积减反射膜的作用、目的:
1. 沉积减反射膜实际上就是对电池进行 钝化。钝化可以去掉硅电池表面的悬 空键和降低表面态,从而降低表面复 合损失,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 率。
❖ 扩散的目的:制造太阳能电池的PN结。
❖ PN结是太阳能电池的“心脏” 。 ❖ 制造PN结,实质上就是想办法使受主杂质在半导体晶体内的一个
区域中占优势(P型),而使施主杂质在半导体内的另外一个区域 中占优势(N型),这样就在一块完整的半导体晶体中实现了P型 和N型半导体的接触。
5 PO 3 6 C 0 C 以 0l 3 上 P5 C P 2 O l5
正电极
5.烧结工序
❖ 烧结的目的、作用:
燃尽浆料的有机组分,使浆料和硅片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从而提高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并使其具有牢固的附着力与良 好的可焊性。 ❖ 背面场经烧结后形成的铝硅合金,铝在硅中是作为P型掺杂, 它可以减少金属与硅交接处的少子复合,从而提高开路电压 和短路电流,改善对红外线的响应。 ❖ 上电极的银、氮化硅、二氧化硅以及硅经烧结后形成共晶, 从而使电极与硅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从而提高开路电压和 短路电流。
(c). 去磷硅玻璃---PSG
在扩散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4 P C l3 5 O 2 2 P 2 O 5 6 C l2
POCl3分解产生的P2O5淀积在硅片表面, P2O5与Si反应生成SiO2和 磷原子:
2 P O 5 S 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i 4 O P
25
2
这样就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含有磷元素的SiO2,称之为磷硅玻璃。
1)、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
捷佳创单晶制绒
Laser PECVD
RENA多晶制绒 扩
丝 网 印
烧 结
测 试 分
散
工 序
制绒清洗工序
刷
工 序
工 序
工
工
序
序
选 工 序
去除磷硅玻璃PSG
成品硅太阳能电池
1.原料硅片清洗制绒 12.测试分选
ser 10.烧 结 9.丝网印刷正电极
8.烘 干
2. 钝化作用能使硅电池表面具有很小的 反射系数,减少光反射损失,提高太 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4.丝网印刷工序
❖ 上电极以及正面的小栅线是银浆 ❖ 背电极是银铝浆 ❖ 背电场是铝浆
❖ 背电极、上电极以及小栅线起到收 集电子的作用。
❖ 背电场的作用是可以提高电子的收
集速度,从而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
(J SC)和开路电压(V OC)进而提 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2.高温扩散(液态扩散) 3.去磷硅玻璃(去PSG) 4.沉积减反射膜(PECVD
5.丝网印刷背电极 6.烘 干
7.丝网印刷背电场
2)、工序简介
目前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工序主要有:
❖ 制绒清洗工序 ❖ 扩散工序 ❖ PECVD工序 ❖ 丝网印刷工序 ❖ 烧结工序 ❖ Laser刻蚀工序 ❖ 测试分选工序
单晶硅太阳电池
多晶硅太阳电池
非晶硅太阳电池
2. 硅太阳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
❖ 下面我们就硅太阳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以及各工序进行简 单的介绍。
❖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常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硅片清 洗、绒面制备、扩散制结、(等离子周边刻蚀)、去 PSG(磷硅玻璃) 、PECVD 减反射膜制备、电极(背面电极、 铝背场和正电极) 印刷及烘干、烧结、Laser和分选测试等。 同时,在各工序之间还有检测项目,主要有抽样检测制绒效果、 抽样 测方块电阻、抽样测氮化硅减反射膜厚度和折射率等 项目。
1. 制绒清洗工序
(a).单晶制绒---捷佳创
目的与作用:
(1)去除单晶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层和氧 化层。
(2)为了提高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 换效率,根据单晶硅的各向异性的特性, 利用碱(KOH)与醇(IPA)的混合溶液在单 晶硅表面形成类似“金字塔”状的绒面, 有效增强硅片对入射太阳光的吸收,从而 提高光生电流密度。
(b). 多晶制绒---RENA InTex
3 S i 2 H N O 3 1 8 H F 3 H 2 S i F 6 0 . 4 5 N O 1 . 3 5 N O 2 0 . 1 N 2 O 4 . 2 5 H 2 2 . 7 5 H 2 O
目的与作用:
(1)去除单晶硅片表面的机械损 伤层和氧化层。 (2)有效增加硅片对入射太阳光的 吸收,从而提高光生电流密度,提高单 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ser刻蚀工序
❖ Laser刻蚀的目的、作用: 用激光切出绝缘沟道,可以使电池短路,减少电流泄漏。
硅片经Laser刻蚀后的示意图
7. 测试分选工序
❖ 主要是测量电池片的短路电流(JSC)、开路电压(VOC)、 填充因子(FF),经计算得出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η) 。
❖ 根据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η)对电池片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