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4年湖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第 1 页 共 1 页 2014年湖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称解释
1、三舍法
2、《理想国》
3、顺向迁移
4、附属内驱力
5、终身教育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简答题
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2、普通教育学的任务分为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部分,试说明理论建设的任务?即原则和要求
三、论述题
1、职业教育的三要旨及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2、要素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
3、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
四、案例分析
1、一名研究生为了摆脱父母控制,去超市偷东西并留了地址,然后去警察局自首。
被罚款两千和拘留十五天,试用有关学生成长教育理论来进行分析
2、某学生观看《喜洋洋与灰太狼》,模仿灰太狼用火烤人,用班杜拉的学习理论来解释。
2018 年湖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真题

2018 年湖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恩物
2、实科中学
3、教学做合一
4、学在官府
5、功能固着
6、概念同化
二、简答题
1、《中庸》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
2、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思想
3、梁漱溟的乡农学校教学原则和教学内容
4、1870 年美国《初等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
1、什么是教师领导影响力,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告状行为
2、家庭教育是什么,你认为什么是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
四、案例题
1、他们观点似乎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有激烈争论,你认为什么是教育公平?北京教委为什么会这么做?你赞同这些措施吗?
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对教学的启示。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恩物答:恩物是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套教育材料,也称玩具。
福禄贝尔认为,自然界是上帝的恩赐物,是使人们认识上帝的大学校。
为适合儿童教育的特殊需要,须仿照大自然的性质、形状及法则,制造简易的物件,以此作为儿童认识万物和理解自然的初步手段,该物件是适合儿童特点的上帝的恩赐物,故名恩物。
主要有六种:①6个不同颜色用羊毛结扎而成的小球,用以发展儿童辨别物体质料和颜色的能力;②木制的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
球体的直径,立方体的边,圆柱体的高和圆面的直径等长。
用以使儿童认识各种物体的形状、性质和彼此的关系;③由8个等积小立方体组成木制立方体;④由8个小长方体组成木制立方体,立方体平分为二,又各等分为4个长方形板;⑤由27个等值的小立方体组成木制立方体,其中3个又分别对分,形成6个三角形;有3个小立方体分别4等分,形成12个三角形;⑥由27个小长方体组成木制立方体,其中一些还可分成平板、斜角等更小的部分。
后四种的性质和意义相同,均用以培养儿童关于整体和部分的概念;锻炼儿童创造性的组合能力。
这些几何体被儿童用来做游戏,借此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以后的观察和认识活动打下基础,后发展为“作业”,即依据恩物提供的观念,用纸、沙、泥、竹、木等制作某种物件。
福禄贝尔认为,这些活动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
2.实科中学答:实科中学是近代德、俄等欧洲国家实施实科教育的一种普通学校类型,为了适应工商业和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创办。
其特点是接近实际生活,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等实用学科为主要教学科目,以实用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从事工商业的中等技术人才。
在19世纪中前期,实科中学在多数国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19世纪中期,以斯宾塞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家尖锐批评古典教育落后于时代,大力提倡实科教育,有力推动了实科中学的发展。
19世纪后期开始,西欧各国在中等教育改革中逐渐使实科中学与实施古典教育的教育机构享有大体平等的地位,一些国家的实科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权利得到确认。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86c49fa0c22590102029da3.png)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成就动机2.监生历事制度3.中世纪大学二、简答题1.杜威的教育目的观。
2.斯宾塞的生活准备说。
3.《学记》中的教育教学原则。
三、论述题1.人的发展规律以及对教育的启示。
2.论述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要求与原则。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成就动机答: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成功(或失败)目标的活动的一般倾向。
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
也就是说,成就行为体现了趋向成功或避免失败两种倾向的冲突。
一个人不可能不考虑失败的后果去追求成功,因而一个人趋近目标的行为最终要受到这两种动机的综合作用而决定。
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那么这个人便将努力去追求特定的目标。
如果一个人避免失败的动机强于追求成功的动机,那么这个人就尽可能选择减少失败机会的目标。
2.监生历事制度答:监生历事制度是明朝教学制度的重要环节,即在国子监内,选拔国子监生到京都各衙门历练政事。
明统治者为了让这些人熟悉各个机关部门的政事,分派他们去干一些实际的工作,称为“历事”或“习史事”,在历事部门取得的资格或资历就是“实历”。
历事生白天在各司练习政务,晚上回监读书休息,将读书学习和做官实践结合起来。
监生历事制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实习制度,一方面可补明初官吏之不足,另一方面缩短了监生从学校到任职之间的距离,使监生在入仕之前,基本上具备了处理庶务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尽早发现人才,便于将其中学优才异者遴选进政权机构中去,这就在科举仕进之外,另辟了一条选官任职的途径。
3.中世纪大学答:中世纪大学是11—12世纪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全面发达的产物,是一种与教会教育完全不同的、世俗的和专业化的高等教育机构。
中世纪大学最初具有行会的性质,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333真题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333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5\'/题,共30分)
1.监生历事制度
2.“化农民”与“农民化”
3.绅士教育
4.中世纪大学
5.上位学习
6.成就动机
二、简答(共4小题,10\'/题,共40分)
1.简述《学记》中的教育教学原则
2.简述蔡元培对北大全面改革提出的主要措施
3.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观
4.简述斯宾塞的生活准备说
三、分析论述(共4小题,20\'/题,共80分)
1.人的发展有什么规律?教育如何根据这些规律展开?
2.什么是班集体?班集体培养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3.材料:大概是说小强和别的班的同学打架,被班主任林老师发现了,林老师首先是询问小强和其他同学打架原因,原来小强是因为看到自己班的同学被别的班的同学欺负了,于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林老师肯定了小强的正义之心和对同学的关爱之心,但是也告诉小强光靠打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打架是学校明令禁止的行为,希望小强将正义之心转化为学习动力,改掉打架的坏毛病。
(1).林老师在对小强的德育中运用了什么德育原则?
(2).论述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4.论述学习策略教学中的条件和原则。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学基础综合一、名词解释1.自我效能感2.上位学习3.活教育4.做中学5.《大学》6.《教育漫画》二、简答题1.简述墨家的教育思想的特点以及其启示。
2.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以及其借鉴意义。
3.简述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4.简述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的内容以及影响。
三、论述题1.教育学的理论建设的任务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思辨的科学,应该是怎么样的?如何根据教育学研究原则构建教育学逻辑体系。
2.论述错误观念对教学启示。
3.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以及如何促进学校对个体发展的作4.中国五位教师受约参加与英国3名教师进行比赛。
对英国某中学进行教学。
一个月后,由不同的国家教师对所教学生进行测验,三科学习成绩,中国班的学生都高于英国班学生,但是两个班上课风格有极大不同。
中国班上,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实验,学生不停的做笔记。
英国班上,教师让学生自由操作,学生常常犯规,但却认为很正常。
(1)中英两国对基础教育的共同追求是什么?(2)在材料中教学比赛和我们见到的一样嘛?如何评价?(3)中英应相互学习那些方面?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学基础综合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个重要概念。
这种理论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即便人的行发游有对自己产生强化,但由于人对行为结果所能带来的功效产生期望,可能会主动性的进行那活动。
它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
2.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
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较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比如:先知道苹果这个概念,再知道水果这个概念。
3.活教育:“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9

湖南师范大学2010湖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习定势2、替代强化3、文纳特卡计划4、《国防教育法》5、有教无类6、苏湖教法二、解答题1、简述影响人发展的基本要素。
2、简述现代教师的基本素养。
3、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4、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五个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对教育的启示。
2、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3、简要论述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所看的中小学的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所学的教学理论,概括出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两条思路和两个对策。
总之,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
它既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
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
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识性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
(摘自叶澜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文)2011年湖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习迁移2、元认知3、道尔顿制4、四段教学法5、监生历事制6、六艺二、简答题1、简述现代教师的基本素养。
2、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哪些基本关系?三、分析论述题1、试析奥苏伯尔意义学习及其对课堂教授教学的启示。
2、论述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3、简要比较儒墨两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4、有人说,现代的青年是垮掉的一代;有人则说,不!现在的青年一代是生气勃勃、大有希望的一代。
___考研333教育综合2018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___考研333教育综合2018年真题及参考答案1、广义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它包括人们在家庭、学校、亲友间、社会上所受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每个人的发展普遍受到广义教育的影响。
2、学校课程是由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
它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
同时,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
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此外,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
3、广义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下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研究的传授经验的活动。
狭义的教学是指在学校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传授经验的活动。
4、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育过程,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信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
5、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稳定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删除品德不良部分,因为它不是一个名词解释)品德不良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道德规范,包括严重的道德过错和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