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历史期中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把正确的一项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反对中国禁烟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是()A.美俄联军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日俄联军3.清政府内部“海防”与“塞防”的争论中,双方的代表人物是()A.李鸿章与左宗棠 B.曾国藩与李鸿章C.李鸿章与曾纪泽 D.左宗棠与曾国藩4.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由沿海渗透到内陆地区是在下面哪场战争之后()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鸦片战争之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5.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似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而发动B.侵略者攻占了北京并进行大肆掠夺C.战争期间清朝皇帝都离京出逃D.战后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6.你见过扯线木偶吗?小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

右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

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场战争之后()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鸦片战争之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7.八(1)班以“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宣传委员不需要查找下列哪个工业的资料()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汉阳铁厂8.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这个人物是()A.林则徐B.曾国藩C.李鸿章D.左宗棠9.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一次轰动全国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B.武昌首义C.兴办民用工业D.创办海军10.“戊戌变法”因发生在“戊戌”年而得名。

2013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doc

2013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doc

2013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项符合要求并把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中)1、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3、右图的清军爱国将领牺牲在下列哪次战役中:A、平壤战役B、黄海海战C、辽东战役D、威海卫战役4、这是某一个派别的观点“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请你选择:A、顽固派B、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出所5、有这样一幅对联“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

”该对联评价的人物是:()A.孙中山 B李大钊 C鲁迅 D陈独秀6、孙中山先生在探索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领导了辛亥革命。

这次革命是历史性巨变。

主要原因是:A、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革命过到了使中国自强的目的C、革命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序幕 C、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7、《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天发生在:A、1900年B、1889年C、1901年D、1895年8、1898年,一位清朝官员的元老气急败坏的对康有为说:“变法、变法,你可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这位元老级的官员应属哪一派:A、顽固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激进派9、巴黎和会传来了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在北京以学生为先导的爱国运动爆发。

下列能体现中国人民的要求口号是:①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②誓死争回青岛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④“自强”、“求富”⑤提倡民主,反对专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⑤10、中国共产党在今年的10月15日召开了党的十七大,参加会议代表有2220名。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八年级历史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它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A、道光帝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3、规定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晚清有人作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飞。

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此诗赞扬的是()A、左宗棠收复新疆B、林则徐虎门销烟C、邓世昌率兵抗击日军D、义和团战士取得廊坊大捷5、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下列战争中,外国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以下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条约中,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它使中国富强起来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D、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9、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训练新式军队10、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推翻清朝统治B、废除君主制,建立民主共和国C、改革土地制度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都推翻了清朝统治D、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1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事件是()A、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B、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C、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D、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13、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A、“自强”、“求富”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D、“民主共和”、“实业救国”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5、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是()A、陈独秀B、鲁迅C、李大钊D、胡适16、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

2013-2014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60分)

2013-2014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60分)

2012---201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1.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上面的浮雕再现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辉历程。

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组浮雕,它反映的主题是A.虎门销烟B.五四爱国运动C.辛亥革命D.甲午中日战争2.英国远在欧洲,离我国万里之遥,但它为什么还要跑来侵略我国呢?你认为根本的原因是A 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B 英国为了报复中国的禁烟运C 中国人好欺负D 为了夺取中国的土地和白银3.“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法国大作家雨果讲的事情发生在A. 鸦片战争期间B.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4.王兵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字样,搜索到的结果应该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5.19世纪70年代,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清政府内部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的是A.李鸿章B..左宗棠C.林则徐D..张之洞6.“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甲午”指的是哪一年?A.1893年B.1894年C.1895年D.1896年7.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关天培率军抵抗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沙俄外交大臣曾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

”他所说的是指A.第二次鸦片战争B.英法联军侵华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9.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0.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11.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60分)1、著名的哈拉帕文化遗址出现在………………………………()A、印度河流域B、恒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D、两河流域2、相信来世审判观念的是………………………………………()A、古代埃及人B、古代印度人C、古代阿拉伯人D、古代巴比伦人3、下列有关禹治水后的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涂山召见各部落首领,接受他们的朝贡B、诛杀不服从自己的防风氏C、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D、铸造"九鼎"作为权力的象征4、下列有关农业村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业村落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实现了定居。

B、农业村落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C、半坡村位于浙江余姚,距今约五六千年D、世界上最早的村落距今约九千年5、河南省偃师县的"二里头遗址",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可能是哪个朝代的后期都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6、下列远古人类发展的年代顺序是……………………()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半坡人④山顶洞人⑤二里头人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④③⑤。

7、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大约产生于……………………………()A、一万年以前B、十万年以前C、二十万年以前D、五十万年以前8、犹太人的祖先是……………………………………………()A、希伯来人B、波斯人C、日尔曼人D、苏美尔人9、世界最早的统一国家出现在…………………………()A、长江、黄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10、下列哪项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A、狩猎B、采集C、制造工具D、筑巢11、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尊奉()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013-2014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历史试卷

2013-2014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历史试卷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1.英国远在欧洲,离我国万里之遥,但它为什么还要跑来侵略我国呢?你认为根本的原因 是 ( ) A 、 英国为了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B 、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C 、中国人好欺负 D 、为了夺取中国的土地和白银 2、帝国主义的炮卢惊醍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

你知道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人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此诗反映的是( ) A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 、林则徐虎门销烟 C 、关天培抗英 D 、左宗棠收复新疆 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 、宝山战役 B 、平壤战役 C 、黄海战役 D 、四行仓库战役 5、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会向游人介绍的历史情形有( )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②左宗棠率领湘军奋勇抗战③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为国捐躯④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⑤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6、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以下哪一点最能说明之: A 、以战争为侵略手段 B 、要求增开商埠 C 、洗劫焚烧圆明园 D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7、马克思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的好处更多”这种“好处”主要是指( ) A 、获得巨额赔款 B 、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C 、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D 、在华办厂合法化 8、由美国人华尔组织的,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动势力是 ( ) A 、洋枪队 B 、英法联军 C 、八国联军 D 、湘军 9、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员。

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面的答题框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到“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近代历史上,西方侵略者曾两次攻入北京,致使“圆明两度昆明劫”。

这分别发生在下列哪两次侵华战争期间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3.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此诗所描写的是右图所示人物的功绩,他是A.邓世昌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4.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

你知道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5.我们学过的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6.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洽谈生意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D.镜头四: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7.《清史稿》记载:“复(严复)殚心著述,於学无所不窥,举中外治术学理,靡不究极原委,抉其失得,证明而会通之。

精欧西文字,所译书以朅辞达奥旨。

”史料中“复”的第一部译著是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8.2012年以来,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在南海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执法活动,依法维护中国海洋权益。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12013秋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 历 史一、 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题....1.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日子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1987年联合国又将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这个人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李鸿章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是指A.西方的先进技术B.西方的政治制度C.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D.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3.下列那一次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甲午中日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下列选项能够充分证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目的是 ( )A.打开中国市场B.维护鸦片贸易C.割占中国领土D.打击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5.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请你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 )A.割地B.开设工厂C.开放通商口岸D.赔款 7.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 、英国B 、法国C 、俄国D 、美国 8.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它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马关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辛丑条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②①9.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

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 .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除伊梨外新疆大部分地区 D .创办福州船政局10.在甲午战争中致远号舰艇直冲敌舰,下令采取这一壮举的英雄人物是( )A 、关天培B 、左宗棠C 、张之洞D 、邓世昌 11.近代史上,一位日本企业家在苏州开办了纺织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6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入下表中。

1、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这场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843年的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一队长长的马车,每辆车上都装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

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约”资料卡片。

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内容
D、危害
4、刘正英在参加电视台“超级小英雄”栏目中碰到了这样一道题: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王兵选择求助现
场观众,假如你是观众中的一员,你会选择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
俄国
5、如果要在《历史的拐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A、1871:伊犁记
B、1894:甲午记
C、1898:变法记
D、1900:庚子记
6、通过下列哪一影视作品你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A、《林则徐》
B、《庚子风云》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7、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近代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在通商口岸可以看到外国人开设的工厂,请问这种现象的出现始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9、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
....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同日军英勇作战的北洋舰队筹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0、对右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
解读准确的是
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
B、1895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1901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D、1901年,
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11、《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

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设使馆
B、建教堂
C、办工厂
D、开商埠
12、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13、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A、割地
B、开设工厂
C、开放通商口岸
D、赔款
1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最早实践“师夷长技”思想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5、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上海轮船招商局
16﹑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

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那么,
下列哪种观点是不正确
...的?
A、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它是毫无进步意义的
C、洋务运动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8、北京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它创办于
A、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大潮中
B、百日维新开办新式学堂的举措下
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潮流中
D、新文化运动思想大解放的风暴里
19、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C、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0﹑“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瞿秋白对一个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

与此事件有关的人物是
21、“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22、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

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4、你若想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幅白话小说,应该阅读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文学革命论》
D、《新青年》
25、陈独秀在某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A、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26、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

剧中有这样几组接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洽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
D、镜头四:商人家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分)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3分)
(2)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3分)
(3)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

(2分)
(4)你对清政府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有什么感想?(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中国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材料一:
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梁起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史学界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再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1分)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1分)后来哪一派别实践了这一主张?(1分)
(2)图二是谁的译著?(1分)他的主要主张是什么?(1分)
(3)图三为哪个政党的机关刊物?(1分)在发刊词中,孙中山将该政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1分)
(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2分)
(5)材料一的四幅图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出这一历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6分)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考试形式:开卷)
说明: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按试题要求作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6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入下表中。

(每小题1分,共26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