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氯酸钠生产基本知识
工业亚氯酸钠标准

工业亚氯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纺织、食品、医药等领域。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下面详细介绍工业亚氯酸钠的标准。
一、产品分类和命名工业亚氯酸钠按照其含水量可分为:无水亚氯酸钠、一水亚氯酸钠、二水亚氯酸钠、五水亚氯酸钠等不同类型。
其中,无水亚氯酸钠的纯度较高,但易吸潮,需要储存于干燥处;一水亚氯酸钠通常用于制备漂白剂、消毒剂等;二水亚氯酸钠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根据不同含水量的亚氯酸钠,其命名也有所不同。
二、产品要求1.外观与性状工业亚氯酸钠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易溶于水,具有氧化性。
2.理化指标(1)纯度:工业亚氯酸钠的纯度要求不低于99%。
(2)水含量:工业亚氯酸钠的水含量应符合规定。
无水亚氯酸钠的水含量不得超过0.5%;一水亚氯酸钠的水含量不得超过15.5%;二水亚氯酸钠的水含量不得超过21.0%;五水亚氯酸钠的水含量不得超过57.0%。
(3)PH值:工业亚氯酸钠的PH值应在4.0-7.5之间。
(4)铁含量:工业亚氯酸钠中的铁含量不得超过0.001%。
(5)重金属含量:工业亚氯酸钠中的重金属含量(以Pb计)不得超过0.0005%;汞、砷、铅、镉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3.贮存与运输工业亚氯酸钠应储存于干燥、通风、清洁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防碰撞,并且与易燃、易爆物品分开运输。
三、质量控制工业亚氯酸钠的生产过程中,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其中,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的监控、产品检测等环节。
在质量控制方面,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四、安全操作工业亚氯酸钠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氧化性,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相关安全知识,掌握正确操作方法。
同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服、眼镜、手套等。
亚氯酸钠水溶液 原辅料

亚氯酸钠水溶液原辅料
亚氯酸钠水溶液主要原辅料包括:
1. 亚氯酸钠(NaClO2):作为主要的活性成分,用于氧化、
漂白、消毒等各种应用。
2. 水(H2O):作为溶剂,将亚氯酸钠溶解成水溶液。
水的纯度要求较高,通常使用蒸馏水或纯化水。
3. 酸/碱调节剂:用于调节水溶液的酸碱度,常用的有盐酸(HCl)或氢氧化钠(NaOH)。
4. 稳定剂:用于增加亚氯酸钠水溶液的稳定性,常见的稳定剂有磷酸盐、硼酸盐等。
5. 添加剂:根据具体的应用,可能会添加一些助剂,如增稠剂、抗云性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亚氯酸钠水溶液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尤其要注意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或受到污染,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亚氯酸钠制作流程

亚氯酸钠制作流程亚氯酸钠的生产工艺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1、二氧化硫还原法制备亚氯酸钠二氧化硫法是氯酸钠用水溶解后加入到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再将浓硫酸与二氧化硫通入发生器中。
在浓硫酸的存在下,二氧化硫与氯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二氧化氯气体,经空气稀释至防爆程度(低于10%)后,送入装有过氧化氢和液碱的吸收塔,经反应生成亚氯酸钠(简称亚钠)。
经沉淀后,分离出清液即为亚钠液体产品。
如需制成固体产品,还应进行蒸发、结晶、干燥等工艺过程。
2、电解法电解法是将氯酸钠溶于水,并加入硫酸,配成混合液,加于二氧化氯发生器内。
再将二氧化硫与空气的混合气(含SO2约8%-10%)通入二氧化氯发生器中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送入电解槽的阴极室。
槽的阳极室内连续通入盐水和蒸馏水进行电解。
二氧化氯从阴极得到电子变成亚氯酸根,氯离子在阳极放电变成氯气逸出;钠离子则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在阴极与亚氯酸根结合成亚氯酸钠,再经蒸发、结晶、干燥,得到固体产品。
还原法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在酸性介质中还原氯酸钠,产生出二氧化氯气体。
第二步是在还原剂作用下,用烧碱溶液吸收二氧化氯气体制得亚氯酸钠溶液。
本工艺采用还原法生产亚氯酸钠,还原剂采用二氧化硫,又称“新马蒂逊法”。
产生出的二氧化氯气体在碱性介质中与双氧水作用制得亚氯酸钠溶液,其主要反应式如下:4NaC l O2 + 2SO2+H2SO4=4C l O2↑+Na2SO4+2NaHSO42NaOH + 2CIO2+H2O2=2NaClO2+2H2O+O2↑二、工艺过程描述:亚氯酸钠生产可分为两个工段:1. 二氧化氯生产工段。
2. 亚氯酸钠制备工段。
二氧化氯生成工段:将氯酸钠溶液(600 g/L)与硫酸连续定量地送入反应器,与经空气稀释成的5-8%二氧化硫气体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
反应器有2个,反应大部分在第一反应器内完成,使用第2个反应器可以提高硫酸和氯酸钠的利用率,反应器产生的气体送到洗气器中,氯酸钠溶液从洗气器上部进入,除去二氧化氯气体中所夹带的硫酸和未起反应的二氧化硫气体后进入第二反应器,二氧化氯气体送入亚氯酸钠制备工段。
亚氯酸钠-危险化学品操作要领卡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输送装置应有防止固体物料粘结器壁的技术保障措施,并应结合工艺特点和生产情况制定定期清扫的管理制度。严禁轴承设置在粉状危险物料中混药、输送等;输送螺旋和混药设备应有应急消防雨淋装置,输送螺旋和混药设备应选择有利于泄爆、清扫、应急处理的封闭方式。
运输
安全
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曝晒和雨淋、猛烈撞击、包装破损,不得倒置。严禁与酸类、铵盐、有机物、易(可)燃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同车混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采用湿法粉碎工艺时,应待物料全部浸湿后方可开机;当采用金属球和金属球磨筒方式进行粉碎时,宜用水或含水溶剂作为介质。粉碎混合加工过程中应设置自动导出静电的装置,出料时应将接料车和出料器用导线可靠连接并整体接地。
生产过程中易引起燃烧爆炸的机械化作业应设置自动报警、自动停机、自动泄爆、自动雨淋等安全自控装置;自动化生产线的单机设备除有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外,在现场还应设置应急控制操作装置。
亚氯酸钠-危险化学品操作要领卡
项目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作业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亚氯酸钠的有效氯

亚氯酸钠的有效氯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亚氯酸钠的概念和用途
2.亚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
3.亚氯酸钠的性质和特点
4.亚氯酸钠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危害
5.亚氯酸钠与氯酸钠的区别
正文
亚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化学式为 NaClO2,主要用于制造二氧化氯。
它遇酸会放出 CIO 气体,对细菌、真菌和病毒有强氧化作用,触杀
能力强。
在纸浆、纸张和各种纤维如亚麻、萱麻、棉、苇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亚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是其关键性能指标之一。
有效氯是指亚氯酸钠中所含的活性氯元素的含量,它决定了亚氯酸钠的氧化能力和漂白效果。
通常,亚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在 5.25% 左右。
亚氯酸钠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在酸性条件下漂白时,它能放出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比氯气具有更强烈的刺激臭味,可以污染车间空气,侵害人的呼吸道和眼黏膜;同时,它还有氧化水体中的亚价态物质,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然而,亚氯酸钠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有报道指出,二氧化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侵害作用,还可能引发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等疾病。
当空气中含有二氧化氯 14—17mg/L 时,人体就能感觉到。
亚氯酸钠与氯酸钠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它们的化学式和分子量不同,分别为 NaClO2 和 NaClO3,分子量分别为 90.44 和 106.44。
在实际应用中,亚氯酸钠和氯酸钠都具有氧化和漂白作用,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效
果有所不同。
亚氯酸钠工艺流程

亚氯酸钠工艺流程哎,说起亚氯酸钠那工艺流程啊,咱唐山这旮旯儿的老少爷们儿也得懂点儿门道儿。
这东西,那可是工业里头常使的好东西,消毒、漂白、氧化啥的,都离不开它。
今儿个,我就用咱唐山话,给大伙儿唠唠这亚氯酸钠是咋做出来的。
首先啊,得备料。
得选那上好的氯气和氢氧化钠,还有点儿别的辅料,咱就不细说了。
这氯气,得是纯的,不能有杂质,要不影响后头的产品质量。
氢氧化钠也得是杠杠的,不能含糊。
备好了料,接下来就是反应了。
这反应啊,得在个密闭的大罐子里头进行,安全第一嘛。
把氯气和氢氧化钠按照一定比例,慢慢地往里头倒,一边倒一边还得搅和,跟和面似的,得搅和均匀了。
这时候,得注意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得控制在那么个刚刚好的度数上。
反应完了,就出来一股子黄绿色的气体,那就是二氧化氯了。
这玩意儿可是有毒的,得赶紧处理。
咱们就把它通到另一个罐子里,用点儿啥东西给吸收了,变成亚氯酸钠溶液。
这吸收的过程啊,也得注意温度、压力啥的,得细心伺候着。
溶液弄好了,接下来就是提纯了。
得把溶液里的杂质给去掉,让亚氯酸钠变得更纯。
这提纯啊,就跟筛沙子似的,把细的留下,粗的扔掉。
不过咱这用的可不是筛子,而是更高级的设备。
提纯完了,就是结晶了。
把提纯后的溶液倒到结晶器里头,慢慢地冷却,亚氯酸钠就会结晶出来。
这时候啊,就得用铲子或者啥工具把它给铲出来,放到烘干机里头烘干,就成了咱们想要的亚氯酸钠产品了。
这整个工艺流程啊,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得需要技术、经验还有耐心。
不过啊,只要咱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出好产品来。
亚氯酸钠的生产及工艺

亚氯酸钠的生产及工艺一、亚钠制备简介酸钠的制备方法目前主要由两种方法目前主要两种:1、是吸收法制备亚氯酸钠----过氧化氢法过氧化氢法是氯酸钠用水溶解后加于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再将二氧化硫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发生器中。
在硫酸的存在下,二氧化硫与氯酸钠发生还原反应。
生成的二氧化氯经稀释 至防爆程度(10% )后,送入装有过氧化氢和液碱的鼓泡是吸收 塔,生成亚钠。
反应液经沉淀后,其清夜即为亚钠液体产品。
如 需制成固体产品,还应进行蒸发、结晶、干燥过程。
该法的反应 原理为:+ SQf + H ;S04 一 2叫 + 2NalbO 4八. ItB. —u.该法的工艺流程框图如下图:二罠化犠fps2、电解法电解法是将氯酸钠溶于水,并加入硫酸,配成混合液,加于二氧化氯发生器中。
再将二氧化硫与空气的混合气(含S02 8%--10%)通* 水NaOH H.ft.T» 一 *入二氧化氯发生器中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送入电解槽的阴极室。
槽的阳极室内连续通入盐水和蒸馏水进行电解。
二氧化氯从阴极得到电子变成压滤酸根,氯离子在阳极放电变成氯气逸出;钠离子则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在阴极与压滤酸根结合成亚氯酸钠,再经蒸发、结晶、干燥,得到固体产品。
该发的反应原理为:* SO: * 一* 2CKlt 4QOi + e—口丐(在阴fit)20^ - 2t —阳掛}畀宀G吗一* NiiClO;该法的工艺流程框图如下图:【质量标准】国家专业标准ZB/TG 12015 —89 (工业亚氯酸钠)如下:IS枫工Jktt)一母品二爲品白色成傲带數坤色~?iS百右或結貼粉末8203.54.013 515.0— 1+0L0我公司开发的亚氯酸钠生产工艺与其他方法比较其工艺主要有以下特点:1、氯酸钠利用率高。
2、生产工艺简单工艺的可操作性强,设备投资只有目前市场的三分之一。
3、制备的产品含量较高,达到百分之88.5.南京理工大学开发的吸收法亚氯酸钠生产技术已经经过工厂化实践,该法工艺的稳定性强,操作方便,容易控制。
亚氯酸钠 合成

亚氯酸钠合成亚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消毒、漂白等领域。
它的合成方法有多种,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亚氯酸钠的合成主要通过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
具体的合成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氯气首先需要制备氯气,这可以通过电解食盐水(NaCl溶液)来实现。
将食盐水注入电解槽,槽中放置两个电极,一个是阳极(Anode),一个是阴极(Cathode)。
然后通电,通过电解作用,氯离子(Cl-)在阳极处氧化生成氯气(Cl2)。
步骤二:与氢氧化钠反应将制得的氯气通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NaOH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在此反应中,氯气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亚氯酸钠和水。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NaOH + Cl2 → NaClO + NaCl + H2O在这个反应中,氢氧化钠起到中和剂的作用,同时生成的亚氯酸钠具有消毒和漂白的效果。
步骤三:分离和提纯完成反应后,需要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蒸馏将亚氯酸钠和水分离。
由于亚氯酸钠的沸点较低,可以通过蒸馏将其分离出来。
得到的亚氯酸钠溶液可以进一步经过过滤等方法进行提纯。
需要注意的是,在合成亚氯酸钠的过程中,由于氯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需要在有足够通风条件下进行操作,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
总结:亚氯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消毒、漂白等领域。
其合成方法主要通过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具体步骤包括制备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以及分离和提纯。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通过这种合成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亚氯酸钠,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氯酸钠生产基本知识一、概述:亚氯酸钠在氯在含氧酸中占距中间位置,由此决定了它的的各种物性。
亚氯酸钠的活泼性和化学稳定性都介于NaClO和NaClO3之间,在氯酸盐系列产品中,具有独特的重要的位置。
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有美国、日本等国的一些公司相继投入工业化生产,产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基本都在年产亚氯酸钠4000吨以上。
如美国的Vulcam公司,年生产能力达10000吨,还有加拿大的Sterlins 公司、法国的Atochem公司的生产能力也都是5000吨,目前世界上亚氯酸钠年总产量在25000~30000吨,主要分布于亚欧、中北美。
亚氯酸钠产品分固体和液体两种。
不管固体还是液体,其中都含有少量的碱,对固液两个品种,国家经贸委在2002年1月批准并颁布了《工业亚氯酸钠化工行业标准HG3250-2001》,标准规定了工业亚氯酸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对两种产品的主含量要求规定,固体产品亚氯酸钠含量不小于78.0%,液体产品亚氯酸钠含量不大于50%。
我国亚氯酸钠生产起步较晚,参与研制单位不多。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氯用于漂白、消毒杀菌,会有残留物,氯能与一些有机物以及氨等生成有害于人类健康的物质,甚至会致癌。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颁布法律法规,禁止氯漂,提倡使用新型漂白剂,二氧化氯已成为氯的首选替代产品,其应用领域也在逐渐地扩大,不仅用于纸桨、织物漂白,饮用水的消毒杀菌,工业及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等,还可用于水果蔬菜保鲜、水产养殖等,这些都促进了我国亚氯酸钠的发展。
虽然有些地方不是直接应用亚氯酸钠,而是用二氧化氯,但是多数地方二氧化氯是用亚氯酸钠来制取的,所以说亚氯酸钠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
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其用途主要用于纸桨和各种纤维的漂白,如棉、麻、蚕丝、芦苇、粘胶纤维等合成纤维,最大优点是不伤害织物。
亚氯酸钠也可用于某些食品的漂白,象砂糖、面粉、淀粉、油膏、蜡和油脂等等,同时也用于皮革业的脱毛,某些金属的表面处理,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亚氯酸钠用于饮用水消毒杀菌的优越性,不但效果好,而且不残留气味,不与其它物质生成含氯有害物质,对处理生活污水也非常有效。
另外,在钢铁工业及合成氨工业中,用亚氯酸钠净化焦炉尾气中微量的一氧化氮。
近年来,随着二氧化氯的杀菌消毒应用方面的异军突起,对二氧化氯需求不断增加,但二氧化氯不易运输和储存,而亚氯酸钠则比较稳定是二氧化氯最好的载体。
用亚氯酸钠做原料生产二氧化氯发生设备就方便可行,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多数是以亚氯酸为原料设计的,如德国普罗名特公司制造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系列产品,就是以亚氯酸钠为原料。
4HCl+5NaClO2=4ClO2+5NaCl+H2O二、亚氯酸钠的基本物性:亚氯酸钠分子式为:NaClO2,相对分子质量:90.44,外观要求:固体产品为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结晶粉末或颗粒,液体产品为浅黄色溶液。
亚氯酸钠有轻微的吸湿性,易溶于水,其溶解热随结构的不同而不同:1摩尔无水亚氯酸钠NaClO2溶于1摩尔的水中,为0.8374kJ/mol1摩尔三水合亚氯酸钠NaClO2·3H2O摩尔水中,则为28.47kJ/mol亚氯酸钠溶解度及比重见表1、表2表1 亚氯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表2 亚氯酸钠在水溶液中的比重在通常的情况下,亚氯酸钠有无水物和三水物两种形式,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变温度为38℃,亚氯酸钠的生成热为-304.18kJ/mol 。
表3 NaClO 2-H 2O 二元体系亚氯酸钠在常温下比较稳定,稳定性介于次氯酸钠与氯酸钠之间。
无水亚氯酸钠,加热到350℃开始分解,三水合亚氯酸钠加热到135℃,便开始分解放出氯,甚至发生爆炸,亚氯酸钠的稳定性及分解形式与其含水情况和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如一些固体产品因含有水分而使其分解温度降低,约在130~140℃,即开始分解,亚氯酸钠在碱性溶液中,对光、热稳定,加热到175℃以上才会分解,而在酸性水溶液中受光则会发生爆炸性分解,放出二氧化氯:11HClO 2- 4ClO 2↑ +4ClO 3-+3Cl -+7H ++2H 2O而在中性溶液,热分解温度为150℃。
3NaClO 2 2NaClO 3 +NaCl ANaClO 2 NaCl+ O 2 BA 、B 两式的反应速度常数:光表4亚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的分解亚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木屑尘埃及还原性物质磷、炭、硫等接触,受撞击或摩擦时,容易发生爆炸或燃烧,应贮于冷暗处。
亚氯酸钠对铁铜等金属及制造的设备有严重的腐蚀性,在选设备时应考虑材质的耐蚀性,当然还是有很多材料可耐亚氯酸钠的腐蚀,像钼、钛、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玻璃、搪瓷、陶瓷等。
亚氯酸钠对人体毒性很大,口服量5~6克就会中毒,超过10克就会致死。
能被皮肤吸收危害血液,也会刺激粘膜,操作时应注意防护。
三、亚氯酸钠的生产方法:1、生产工艺与主要反应式:亚氯酸钠的生产工艺分为电解法与还原法。
电解是一种新工艺,目前国内不掌握这项技术。
国内生产厂家均以还原法生产。
还原法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在酸性介质中还原氯酸钠,发生出二氧化氯气体,第二步是在还原剂作用下,用烧碱溶液吸收二氧化氯气体制得液体亚氯酸钠。
本工程采用还原法生产亚氯酸钠,还原剂采用二氧化硫,又称“新马蒂逊法”。
发生出的二氧化氯气体在碱性介质中与双氧水作用制得亚氯酸钠,其主要反应式如下:2 NaClO2+SO2+H2SO4=2ClO2+Na2SO4+H2SO42 NaOH+ClO2+H2O2=2NaClO2+2H2O+O2↑2、工艺流程简图:3、工艺过程描述:亚氯酸钠生产可分为两个工段,一是二氧化氯生产工段,二是亚氯酸钠制备工段。
二氧化氯生成工段将氯酸钠溶液(600g/l)与硫酸连续定量地送入反应器,与经空气稀释后的5~8%二氧化硫气体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
反应器有两个,反应大部分在第一反应器内完成,使用第二个反应器可以提高硫酸和氯酸钠的的利用率,反应器产生的气体送到洗气器中,氯酸钠溶液从洗气器上部进入,除去二氧化氯气体中所夹带的硫酸和未起反应的二氧化硫气体后进入第一反应器,二氧化氯气体送入亚氯酸钠制备工段。
第二反应器溢流出的废酸液送到AC车间废酸贮槽。
亚氯酸钠制备工段:二氧化氯生成工段来的二氧化氯气体很快在负压条件下被吸收进吸收器内,向吸收器中送入浓度为27.5%或35%的过氧化氢和浓度为210g/l的烧碱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35℃以下,吸收器内设有蛇管冷却器。
吸收完成液经澄清后,一部分直接包装成液体亚氯酸钠产品,另一部分送入蒸发锅内蒸发结晶,再经离心分离,气流干燥得到固体亚氯酸钠产品。
四、有关原辅物料:生产亚氯酸钠的主要原辅材料有:氯酸钠、硫酸、二氧化硫、双氧水、烧碱等。
其技术特性请参考有关专业标准。
五、主要工艺控制点:1、发生器酸当量为7~10N。
2、主发生器、次发生器温度控制在45~55℃。
3、主发生器中氯酸钠含量在30g/l左右。
4、次发生器氯酸钠含量在2~6g/l左右。
5、吸收液中碱控制在1~6g/l。
6、吸收器中温度不超过35℃。
7、蒸发锅内温度不超过80℃。
六、分析与检测:详见《亚氯酸钠分析与检验方法》、《亚氯酸钠生产过程中控分析一览表》。
七、主要设备:详见《主要设备一览表》八、产品包装:工业亚氯酸钠包装容器上应在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标准编号及GB190中规定的“氧化剂”标志和GB191中规定的“怕热”标志。
每批出厂的工业亚氯酸钠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等,工业亚氯酸钠固体产品采用内衬塑料袋的铁桶包装,要求桶内有塑料袋两层,桶口应密闭不漏,铁桶厚度不小于0.5mm;液体产品采用聚氯乙烯塑料桶包装,每桶净含量25kg、40kg、50kg 或根据用户要求。
工业亚氯酸钠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不得与酸、还原性物质混运;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处,也不得与酸、还原性物质混贮。
九、经济技术指标:详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亚氯酸钠生产过程中控分析项目一览表亚氯酸钠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一、原辅物料配制安全操作规程:(一)氯酸钠溶液的配制1、配制氯酸钠水溶液时,水不能加的太多,以免搅拌时溢出;2、用于搅拌的空气阀门要缓慢打开;3、用于加热的蒸发阀门要缓慢打开;加热至氯酸钠全部溶解即可。
4、氯酸钠的加入要均匀。
(二)浓硫酸的稀释:1、配制硫酸水溶液时,必须先放水后放酸。
2、配制时必须控制小流量酸加入水中混合,以免大量酸流入时炸出酸液溅出伤人。
3、配制时搅拌器必须要打开搅拌,冷却水必须及时打开冷却。
(三)混酸的配制1、混酸配制必须先放氯酸钠水溶液,后放硫酸水溶液。
2、混酸配制时,搅拌器必须先打开搅拌。
3、放硫酸时须控制小流量。
4、混酸配制前,打开去尾气系统的阀门。
5、混酸配制前,必须将以前混酸液抽尽,以防满溢流出。
(四)碱液的配制:1、碱液配制时,注意防止碱液贱出伤人。
2、用固体碱配制液碱时,固体要均量加入严防灼伤人。
3、碱液配制时,要开动搅拌器。
二、液体工段安全操作规程:1、主、次发生器温度不准超过55℃。
2、吸收罐温度不准超过35℃。
3、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硫混合气流量要按规定控制,不能突然调大。
4、遇到突然断电,应迅速大开放空阀门,关闭二氧化硫流量计阀门,然后关闭各种流量计阀门,关闭二氧化硫钢瓶阀门。
5、各种物料组分的分析应严格按《分析检验方法》进行,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无误。
分析要及时,操作控制要认真参考分析数据及时记录。
6、生产过程不得停吸收罐循环泵,对该泵要重点保修,不得带病使用。
7、亚氯酸钠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大多数是有毒、易燃易爆及腐蚀性物质,因此必须严格注意安全,严格按《亚氯酸钠生产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执行。
三、固体工段安全操作规程:(一)工艺部分:1、各种物料的分析及计算,均严格按照《分析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数据应仔细校对,分析结果应及时、准确、清楚地填写在纪录本上和报表中。
2、原料液的含量如不符合下述要求,则不宜采用:亚氯酸钠干基纯度>80%氢氧化钠含量<0.8%3、严格按工艺要求控制工艺条件,不得擅自改动,精心计量各种物料量,如实记录,严禁弄虚作假。
(二)设备部分:1、建立健全设备保护及维修制度,杜绝事故及跑、冒、滴、漏现象。
2、传动设备要定期检修,发现异常响声应及时停车检查,不得“带病”使用。
3、搪瓷设备严禁敲打,以免搪瓷脱落。
4、离心机的保养及使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三)操作部分:1、各种操作均应精心进行,尤其是阀门的开关一定要避免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