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2、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旅游需求概念---闲暇时间 旅游需求概念 闲暇时间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 )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2) 中国香港:随动假日: 中国香港:随动假日:公共假日随阴历和星期 的计算方式而定,以便连休; 的计算方式而定,以便连休;节日或纪念日与 周日重叠则增加1天 周日重叠则增加 天,形成连休 巴西圣保罗: 年的带薪假期 年的带薪假期30天 次用完, 巴西圣保罗:1年的带薪假期 天,须1次用完, 次用完 雇主决定;新宪法规定,工资增额(至少1/3) 雇主决定;新宪法规定,工资增额(至少 ) 要以工资外方式支付 澳大利亚悉尼:同一雇主下工作1年以上 年以上, 澳大利亚悉尼:同一雇主下工作 年以上,将 得到至少20天有奖金额( 平时工资, 得到至少 天有奖金额(≈17.5%平时工资,已 平时工资 扣税)的带薪休假;不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则取 扣税)的带薪休假;不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则取 消奖励金额; 年以上则可获 年以上则可获6周 年则13 消奖励金额;10年以上则可获 周,15年则 年则 雇主有义务给予4周连休假 周连休假, 周;雇主有义务给予 周连休假,若分开使用 休假,雇佣双方协商,最多不超过4次 休假,雇佣双方协商,最多不超过 次
可自由支配收入 & 旅游支付能力 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影响因素:客源国(地区) 影响因素:客源国(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 水平 影响因素:职业/家庭结构 影响因素:职业 家庭结构 支付能力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旅游需求的实 旅游需求的实 支付能力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现程度 出游距离 目的地选择 旅游方式与等级
I2 T′′`
E T2 I2 I1
旅游
T1 T3
T
I3
D F
I1
I3
0 G1
G2
G
G3
整套课件 旅游经济学--厉新建

三、旅游经济的敏感性和顽强性
旅游经济的敏感性与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严重依赖外部旅 游需求输入的国家的旅游经济的敏感性,要高于依靠本国国内旅游需求的 国家;旅游经济的敏感性与旅游经济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旅游经济发展 的初级阶段的敏感性要高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旅游经济的敏感性 与旅游目的地的主流旅游吸引物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旅游产品类型密切 相关,以商务旅游、特殊兴趣旅游产品、度假产品等为主流的旅游经济的 敏感性要低于以观光旅游产品等为主流的旅游经济。
2.社会发展造就的巨大市场需求
社会对旅游的大规模需求促进了旅游活动的商品化、社会化的进程。
3.专门服务机构的成立是旅游经济形成的重要标志 1845·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成立了第一家负责旅游者吃、住、行等 的旅行社。
旅行社的诞生,使有组织地提供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专门服务成为可能, 从而促进了旅游活动的商业化进程,标志着旅游活动进入了商品化时代。
(a)中心城市型旅游目的地
(b)周边小城市型旅游目的地 旅游流的空间分层模型
(c)周边乡村型旅游目的地 遥远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借助航空交通到达 自然公园——借助地面交通到达
(d)自然环境旅游目的地 旅游流的空间分层模型
客 源 地
目
旅游通道
的
地
旅游系统模型示意图
客 源 地
目 的 地
哑铃型旅游经济模型
通过本章学习,你能够做到: 1、了解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理解旅游活动与旅游经济之间的联系,了 解旅游经济运行的特殊性; 3、掌握旅游经济独特的研究方法; 4、领会旅游经济特殊性对经营的指导意义, 对旅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能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 旅游经济研究的特殊性 第三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Leabharlann 第三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
巴西圣保罗
1年的带薪假期30天,须1次用完,雇主决定 新宪法规定,工资增额(至少1/3)要以工资外方式支
付
澳大利亚悉尼
同一雇主下工作1年以上,将得到至少20天有奖金额 (≈17.5%平时工资,已扣税)的带薪休假;不在一定 时期内使用则取消奖励金额
返回
(3)闲暇时间
影响旅游地域范围,产业关联效应发挥 影响旅游方式,旅游需要实现程度 影响旅游效用函数,产品结构升级 影响旅游需求集中程度,进而经济质量
返回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
英国伦敦
获得休假的方式因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家不 作任何特别规定
法国巴黎
劳动法规定每年有30天的带薪休假,其中雇主有 义务给予12天以上(最多24天)的连休假,连休 假必须在5月1日——10月31日之间,剩余部分可 集中也可分散使用
旅游需求、旅游价格与可自由支配收入 3、简单O—D模型的旅游需求影响因素
1、旅游者效用最大化模型
1)Da=f(Pa;P1,P2,……Pn;I;T) 2)MaxUi=Ui(Z) 3)MaxU=f(X1,X2,……Xn,Tt)
旅游需求的函数式
Da=f(Pa; P1,P2,……Pn; I; T)
式中: Da——旅游需求 Pa——旅游价格 P1,P2,……Pn——其他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I——可自由支配收入 T——闲暇时间
林晏州(1984)将有效需求进一步分为: manifest demand// existing demand
Johnson(1988):latent demand(:potential/deferred) Bull(1995):effective or actual demand
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及时反馈评估结果,为规划的调整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05
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全球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旅游市场国际化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旅游市场的发 展,使得旅游需求不再局限于国 内,而是向全球范围扩展。
文化交流与融合
全球化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流与融合,使得旅游者对异国文 化的兴趣增加,进而推动旅游需 求的发展。
旅游需求是产生旅游购买行为的内驱力,是旅游者购买行为的
03
基础。
旅游需求的类型
01
按旅游需求的实物形态划分,可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
文化需求。
02
按旅游需求的层次划分,可分为生存需求、享受需求
和发展需求。
03
按旅游者的购买目的划分,可分为观光旅游需求、度
假旅游需求、商务旅游需求和探亲访友旅游需求等。
旅游需求的特点
。
旅游经验
有丰富旅游经验的人更有可能选择个 性化、深度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03
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旅游供给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具体包括旅游业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 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
特点
旅游供给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季节性和波动性等特点。多样性体现在旅游产品的丰富多样,地域性体现在不同 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服务水平差异,季节性体现在旅游产品的需求随季节变化而波动,波动性则体现在旅游供给受 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政治、经济、社会等。
02、旅游需求基本理论I

降价 需求 量
增加
销售 收入
减少
销售 收入
增加
示例
奢侈品
>1
需求量变动的百 富于弹性 分比大于产品价 需求曲线 格变动的百分比 较为平坦 需求量变动的百 弹性不足 分比小于产品价 需求曲线 格变动的百分比 较为陡峭 需求量变动的百 单位弹性 分比等于产品价 格变动的百分比
金融危机对旅游者
旅游需求的影响
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
(3)旅游需求量与闲暇时间呈正向变化
闲暇时间决定着旅游需求的产生:旅游消费的异地性 基本假设:影响旅游需求的其他因素(条件)不变
Da = f(T) 闲暇时间增多, 旅游需求量增加 闲暇时间减少, 旅游需求量减少
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
(4)支付能力与闲暇时间的共同决定的旅游需求 有效旅游需求形成的必要条件
philosophies
现实旅游活动中动机的多样性:在大多数决策过程中, 发挥作用的动机都不局限为一种( Crompton & Krippendorf)
旅游动机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旅游形式、旅游目的地类型选择、出游时间、旅游组 织方式 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
3、旅游需求产生客观条件:支付能力 可自由支配收入 & 旅游支付能力
旅游者对旅游企 业提供产品与服 务进行“加工” 形成自己的旅游 经历与体验
世博归来话世博
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
旅游产品消费组合中的“替代”与“补充”关系 — 以旅游目的地选择为例
旅游者在两个目的地之间的预算安排是否会出现 “此起彼伏”的现象?
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
模型(2):MaxU=f(X1,X2,……Xn,Tt)
8小时外
旅游真正 走向大众 52*2 的必要的 3+1+1+1+3 配套制度
旅游需求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英·法
▪ 英国伦敦 • 获得休假的方式因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家不 作任何特别规定
▪ 法国巴黎 • 劳动法规定每年有30天的带薪休假,其中雇主有 义务给予12天以上(最多24天)的连休假,连休假 必须在5月1日——10月31日之间,剩余部分可集中 也可分散使用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美·港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巴·澳
▪ 巴西圣保罗
• 1年的带薪假期30天,须1次用完,雇主决定
• 新宪法规定,工资增额(至少1/3)要以工资外方式
支付
▪ 澳大利亚悉尼
• 同一雇主下工作1年以上,将得到至少20天有奖金额
(≈17.5%平时工资,已扣税)的带薪休假;不在一
定时期内使用则取消奖励金额
• 10年以上则可获6周,15年则13周;雇主有义务给
第三章旅游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旅游需求理论研究
教学内容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二、旅游需求类别与特点 三、旅游需求形成条件 四、旅游需求作用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1.需求=购买欲望+支付能力 2.旅游需求=购买欲望+支付能力+余
暇时间
旅游需求的概念
旅游需求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 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 价格而购买某一旅游产品数量。
社会政治条件的敏感性主要针对旅游目的地而言。 经济环境的敏感性主要针对旅游客源地的经济发展状况 以及客源地与目的地国之间的汇率变动状况而言。
三、旅游需求产生条件
1、旅游需求产生的主观因素 2、旅游需求产生的客观条件
1、旅游需求产生的主观因素
旅游动机是由旅游需要所催发、受社会观念和规 范准则所影响、直接规定具体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力源 泉。
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的主要概念解析

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的主要概念解析旅游经济作为一个独特的经济形态,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而在研究旅游经济的过程中,理论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的主要概念是深入研究旅游经济的基础,以下将对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的主要概念进行解析。
一、旅游需求理论旅游需求理论是研究旅游需求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理论体系。
旅游需求可以分为个体旅游需求和市场旅游需求两个层面。
个体旅游需求是指消费者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经济实力和时间安排等因素而产生的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市场旅游需求则是指整个旅游市场中的总体需求量。
了解旅游需求理论对于旅游市场的开发和产品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二、旅游供给理论旅游供给理论是研究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过程及规律的理论体系。
在旅游供给过程中,旅游资源是基础,旅游产品和服务是具体表现形式。
旅游供给的过程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给,以及市场营销等环节。
旅游供给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旅游产品的质量水平。
三、旅游市场理论旅游市场理论主要研究旅游市场的形成、运行和发展规律。
在旅游市场理论中,需求和供给是最基本的原则。
旅游市场的形成依赖于旅游需求和旅游资源的相互作用,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来实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交换。
了解旅游市场理论对于促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与流通具有重要意义。
四、旅游经济增长理论旅游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增长规律的理论体系。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促进就业增加,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旅游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有助于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的主要概念包括旅游需求理论、旅游供给理论、旅游市场理论和旅游经济增长理论等。
这些理论对于深入了解旅游经济的运行规律、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和深化这些理论,才能更好地推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旅游产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
02、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包价旅游还是单项旅游
直接购买还是间接购买
5、购买方式决策
向旅游批发商购买还是向旅游零售商购买
2.9
第九页,共54页。
2004年入境旅游者的年龄分析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0.70% 14岁以下
第十一页,共54页。
22.11
2、支付能力
可自由支配收入:个人全部收入-税金-必 须的生活及社会消费支出
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
1、居民所在国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国际旅游花费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是经济 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环渤海地区
第十二页,共54页。
22..112
质量。
第十六页,共54页。
22..16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英·法
英国伦敦 获得休假的方式因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家不作任 何特别规定
法国巴黎
劳动法规定每年有30天的带薪休假,其中雇主有义务给 予12天以上(最多24天)的连休假,连休假必须在5月1 日——10月31日之间,剩余部分可集中也可分散使用
闲暇时间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其长短将影响居民的旅游地域范围,从而在某种程度影响到 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度效用的发挥
其长短将影响居民的旅游方式,进而影响旅游需求的实现程
度
其长短还会影响居民的旅游类型,比如多点流转式的数量
型或是少点滞留式的质量型,是走马观花还是细细品味 其分布将影响旅游需求的集中程度,进一步影响旅游经济的
22..332
模型2的引申: 旅游与其他产品间的替代关系
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旅游动机——首要的主观条件 2、支付能力——基本条件 3、闲暇时间——不可缺少的条件
2.3
1、旅游动机
①界定:驱使人们产生旅游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自 主、能动的主观愿望,形成旅游需求的首要条件
②分类研究
Mackintosh和Goeldner(1984)、Dann(1977)、Iso-Ahola(1982)、WTO
游产品和其他产品之间进行一定的技术选择和 组合以求效用最大化;
2.29
模型1:MaxUi=Ui(Zj) 返回
约束条件:
Bull(1995)
消费技术约束Z=g(Xk) 收入约束P·X≤Y
通过旅游产品特 性,游客效用最 大化的目标函数
时间约束T·X≤V
与旅游产品本身
X≥0,Z≥0
发生了联系。
i - 旅游者或可确认的细分市场 T - 各个组成部分需要的时间
潜在旅游需求:有旅游动机但另两个条件不 具备的旅游需求状态。( →现实旅游需求→ 现实购买力) 歌曲欣赏:我想去桂林
2.24
四、旅游需求的层次分解
(一)旅游需求的层次划分 2、对现实旅游需求的划分
已实现旅游需求//未实现旅游需求 原因:通达条件、接待条件、天气条件、恐怖活动、政
府限制等 将由非个人原因(个人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造成的未
③影响因素
2.4
Mackintosh和Goeldner(1984)
麦金托什&戈尔德纳
身体方面的动机 文化方面的动机 交际方面的动机 地位与声望方面的动机
2.5
情感梳理 自我提高 想入非非
Dann(1977) 戴恩
2.6
Iso-Ahola(1982) 艾泽欧-阿荷拉
心理逃逸与逐求(escape,seeking for
2.22
三、旅游需求的特点
(二)旅游需求的敏感性
社会政治的敏感性(目的地) 经济环境的敏感性(客源地及汇率变动) “旅游危机”处理机制
(三)旅游需求的多样性
2.23
四、旅游需求的层次分解
(一)旅游需求的层次划分 1、对旅游需求的划分
现实旅游需求:三大前提条件俱备的旅游需 求状态。(→现实购买力)
IT等高科技产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 小型家庭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
旅游支付能力的高低将影响出游的距离、目的 地的选择、旅游方式和等级的选择,最终将影 响旅游需求的实现程度
2.15
3、闲暇时间
闲暇的定义:拥有自我(约瑟夫·皮珀)。
与之对立的是工作与懒惰
闲暇的分类:
每日闲暇——对旅游需求的形成几乎无意义 周末闲暇——短期近距离旅游需求 法定长假——长期远距离旅游需求 带薪假期——旅游真正走向大众的必要配套制度
2.16
3、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其长短将影响居民的旅游地域范围,从而在某种程度 影响到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度效用的发挥
其长短将影响居民的旅游方式,进而影响旅游需求的 实现程度
其长短还会影响居民的旅游类型,比如多点流转式的 数量型或是少点滞留式的质量型,是走马观花还是细 细品味
实现旅游需求称为非意愿性旅游需求 非意愿性旅游需求与意愿性旅游需求之和为总潜在需求
2.25
四、旅游需求的层次分解
(一)旅游需求的层次划分 3、对已现实旅游需求的划分
强制替代旅游需求//符合意愿的旅游需求 符合意愿的旅游需求:指无论在数量、质量、构成和时
空分布等方面都已有旅游供给保证、符合旅游者期望的 那部分旅游需求。 强制替代旅游需求:由于受供求矛盾的影响,旅游者的 部分旅游需求只能通过非意愿或强制替代的方式实现。
旅游
T′
T2
E
I2
T3
S
F
T
T1
D
I3
I1
0 G2
EF G1 G3
G 其他产品
旅游价格的(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37
二、旅游需求与价格:负相关
旅 游 价 格 P1
P P2
O Q1 Q Q2
d 旅游需求量
2.10
2004年入境旅游者的年龄分析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0.70% 14岁以下
11.60% 15-24岁
47% 25-44岁
34.60%
6.10% 45-64岁 65岁以上
第二讲 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第一节 旅游需求概述 第二节 旅游需求规律 第三节 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旅游需求的衡量指标
2.1
第一节 旅游需求概述
需求是产品和服务得以交易的市场双要素之一。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即有效需求)。 在个体层次上,经济学分析主要关注消费者行为的经济线索,
其分布将影响旅游需求的集中程度,进一步影响旅游 经济的质量。
2.17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英·法
英国伦敦
获得休假的方式因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家不作任 何特别规定
法国巴黎
劳动法规定每年有30天的带薪休假,其中雇主有义务 给予12天以上(最多24天)的连休假,连休假必须在 5月1日——10月31日之间,剩余部分可集中也可分散 使用
以及在每一次购买之前消费者对利益或效用的考虑(效用最 大化)。 行为经济学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试图把马歇尔路径 和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和社会影响融合在一起。 需求分析的行为路径对于旅游来说至关重要。
第一节 旅游需求概述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有旅游欲望和闲暇时间 的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旅游价格下愿意并能够 购买的商品(旅游产品)数量
节日或纪念日与周日重叠则增加1天,形成连休
2.19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巴·澳
巴西圣保罗
1年的带薪假期30天,须1次用完,雇主决定 新宪法规定,工资增额(至少1/3)要以工资外方式支
付
澳大利亚悉尼
同一雇主下工作1年以上,将得到至少20天有奖金额 (≈17.5%平时工资,已扣税)的带薪休假;不在一定 时期内使用则取消奖励金额
假定这些特性已经给定,那么要实现效用最大化 就需要更大的z值。
2.31
模型1之示例2: MaxUi=Ui(Zj)
而对于享乐主义者,重要的旅游产品特性是: 豪华的住宿条件 精美多样的菜肴 高质量、全方位的全程服务 交通方便、安全 旅游服务供应商拥有良好声誉
2.32
模型2:MaxU=f(X1,X2,……Xn,Tt)
1500 1000
1385 1350 1266 1140 1114 1100 1072 1050 1041 981 969 967
500
0
辽宁 湖北 内蒙古 湖南 广西 云南 西藏 重庆 山东 江苏 福建 天津 广东 浙江 北京 上海
2.14
2、支付能力
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
2、与其所从事的职业、家庭结构等因素有关
约束条件:
邹树梅等(2001)
PT·TT≤M
t·TT≤S
X1、X2……Xn -除旅游产品外的产品或服务;
TT —旅游产品; PT —单位旅游价格; t —单位旅游产品所需的消费时间; M —可自由支配收入; S—闲暇时间
2.33
模型2的引申: 旅游与其他产品间的替代关系
旅游
10年以上则可获6周,15年则13周;雇主有义务给予4 周连休假,若分开使用休假,雇佣双方协商,最多不 超过4次
2.20
三、旅游需求的特点
(一)旅游需求的指向性 1、旅游需求的时间指向性
客源地:受不同的社会风俗习惯和不同的休假制度 的影响,闲暇时间的空间分布会有较大区别
如日本每年5月是带薪度假的黄金期
游时间、旅游组合方式和旅游目的地类型选择等方面 的差异 旅游动机的形成将会受到个人的心理类型、审美背景 和知识框架以及年龄、性别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旅游动机还受到社会历史条件、政治经济状况、生活 环境以及旅游信息等客观因素影响
2.9
旅游需求决策的一般程式
1、旅游需要的类型决策
商务旅游、朝圣之旅单、地参点加或运多动地会点或决婚策礼等,不须作出选择 在海滩或观光度假、目冬的季地游的轮替观代光效或应冬大季小滑冰、会后观光或拜访朋友间的选择
2、目的地决策 相对价格的影响
出行方式的替代性
速度、便利、舒适和安全
3、旅行方式决策
旅程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吸引物,超越“交通”
基于旅游类型的住宿决策
住宿产品的服务特色与价格吸引
4、住宿和景区的选择
景区点需求价格弹性的特点 作为公共资源或免费资源的景点产品的收费决策
包价旅游还是单项旅游
5、购买方式决策
直接购买还是间接购买 向旅游批发商购买还是向旅游零售商购买
2.18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美·港
美国洛杉矶
节假日:节日10,假日140天;若为联邦政府公务员则10 天都要指定,且5天为星期天
学校的寒暑假:公立与私立学校不同,不同区域的学校也 不一样。公立学校也因学校采取轮休方式而不同 (180/2=90天)
香港
随动假日:公共假日随阴历和星期的计算方式而定, 以便连休
psychological benefits) 社会交往(social interaction)
2.7
WTO
消遣与更换环境 休息与松弛 寻求赏心悦目的环境 对外部世界的好奇
2.8
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多种动机综合作用于旅游决策 不同动机对旅游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旅游形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