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旅游资源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6时16分 46秒T uesday, December 15, 2020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2.152020年12月 15日星 期二6时16分46秒20.12.15
物馆及其他一些考古场所曾遭 抢劫,伊拉克战争爆发使博物 馆再遭劫难,丢失1.4万件珍 贵文物。09年2月23日在首都 巴格达重新开放,欠缺制冷和 取暖系统,许多未找回的藏品 如今仅剩影像资料可供参观。
泰国大城
❖ 泰国中部历史文化名城大城是泰国为数不多 的世界遗产之一,如今面临因保护不力而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逐出”《世界遗产名录》 的危险。
2、开发内容
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内外交通条件 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必须向旅游者提供或 旅游者必须依赖的设施
建设旅游上层设施
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主要为外来旅游者使用 的服务设施
国际标准
❖ 旅游者对有关设施的依赖程度 ❖ 有关设施的建设特点
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 加强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 旅游市场开发
一、必要性
1、资源存在状态 ❖ 现实:生命周期(初创、成长、成熟、衰退期) ❖ 潜在:转化成现实资源
2、开发 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
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二、旅游资源的调查
1、详查 ➢ 调查准备 ➢ 实地调查 2、概查
特定区域或专门类型资源的调查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
1、评价的内容 ❖ 资源品质理论 ❖ 资源开发条件 ❖ 所处的环境背景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理论核心:吸引力因素 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
旅游概论3—旅游资源

旅游概论3—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旅游目的地所拥有的能够吸引游客的一切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规模和效益。
旅游资源可以被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大类。
自然资源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景观资源等。
地理环境是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条件,它决定了目的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
气候条件对旅游业非常重要,宜人的气候可以吸引大量游客。
动植物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提供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观赏价值。
景观资源是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美丽的山水和绝妙的自然景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人文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艺术经典等。
历史文化是旅游目的地非常重要的吸引因素,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目的地往往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民俗风情是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游客可以通过了解当地的习俗和风味来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
艺术经典包括建筑、艺术品和文学作品等,它们可以展示当前目的地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底蕴。
社会资源是指旅游目的地所拥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酒店、餐饮等,它们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服务资源包括旅游接待、旅行社、导游等等,它们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注意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保护自然资源是保护旅游目的地的基础,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够吸引游客。
保护人文资源是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只有继承发扬当地的历史文化,才能够吸引游客。
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不能过度开发和消耗资源。
总之,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规模和效益。
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大类,其中自然资源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景观资源等;人文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艺术经典等;社会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注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Company go
第二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一、旅游资源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有四个:
以旅游资源本身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分为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分为观赏
型、运动型、休养型、娱乐型和特殊型;
以游客的体验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与游客体验作为分类标准。
Company Logo
二、旅游地的分类
一般认为,旅游地可以划分为七个大类: 自然风景旅游地 文化旅游地 历史古迹旅游地 娱乐旅游地(游乐园为主体) 运动型旅游地(滑雪、登山等) 产业旅游地(如以园艺业为主体) 综合性旅游地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一、一般体验性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由旅游者根据自 己的亲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列的旅游地 (旅游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
Company Logo
二、美感质量评估
专业性质的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价大都有旅 游规划和管理上的实用目的。 这类评价一般是基于对旅游者或专家体验的 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评价的 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或数量值,其 中,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视觉美评估技术已 经比较成熟。
Company Logo
二、评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旅游地综合性评估的工作分为两大部分:
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 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估值
Company Logo
评价因子分为三个方面: • 旅游资源 • 旅游地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社会
和经济条件,包括旅游设施、基础设施、 自然生态条件、用地状况、当地社区中 心等因素 • 旅游地的区位关联特性,包括旅游地与 客源地的区位关联、旅游地之间的相互 影响等因素
旅游资源开发及理论基础

旅游资源开发及理论基础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推动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什么是旅游资源开发?它又有哪些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呢?旅游资源开发,简单来说,就是将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可供游客参观、体验和消费的旅游产品。
这一过程涉及到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利用。
旅游资源开发不仅仅是修建景点、建设酒店那么简单,还需要考虑如何保护资源、如何满足游客的需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
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众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
区位理论对于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区位理论认为,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以及与客源地的距离等因素都会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个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离主要客源地较近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更容易吸引游客。
例如,一些沿海城市因为拥有美丽的海滩和便捷的交通,成为了热门的旅游胜地。
相反,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即使其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也可能因为游客难以到达而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这意味着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社会传统,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例如,在开发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时,要严格控制游客数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要促进当地社区的参与和发展,让当地居民从旅游开发中受益,从而增强他们对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则为我们理解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有益的框架。
该理论认为,旅游目的地如同产品一样,会经历探索、起步、发展、稳固、停滞和衰落等阶段。
了解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助于我们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
03、旅游供给基本理论

供给曲线的例外
P S P S P S
0
Q
0
Q
0
Q
供给量固定
规模经济导致 成本降低
劳动力
3、旅游供给的价格弹性
旅游供给量对旅游价格的反应及变化关系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旅游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数与旅游产品价格变化的百 分数之比
ESp——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P0,P1——变化前后的旅游产品价格 Q0,Q1——变化前后的旅游供给量
边界旅游供给
旅游者对非合意旅 游供给的消费并产 成了经济效益
现存制度+现有技术条件+现有 价格+现有资源条件
旅游供给 产生根据 既定生产 技术和销 售数量的 限制为达 到最大利 润所形成 的与旅游 需求相对 应的供给
现实旅游供给
潜在旅游供给
旅 游有 供效 给
旅 游替 供代 给
旅 游滞 供存 给
无法完成市场交易的供给部分
作用/意义 旅游目的地
旅游经济研究所需分析的主要指代
外在表现形式:包价旅游产品
相应服务的生产能力
最大范围的旅游产品
正确理解(旅游)供给
供给不同于供给量
供给量:在某一既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
够出售的数量 供给:不同价格下所对应的不同供给量的统称,即 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数量对应关系 供给形成的必要条件:生产者愿意出售且有供给能
Sb=Db
Sc<Dc
供求平衡
只有在整个供给系统中形成系统匹配的生产能力才是
真正可能在市场上实现的生产能力
3、旅游供给实现的短边原则 非均衡经济学—“短边决定原则”
瓦尔拉(一般)均衡理论:把市场看成是有机整体,通 过价格调整可使这个市场体系达到同时的供求均衡
4第四章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基础

游憩商业区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据侯国林等,2002 )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形成演化过程
(据Haggett P等,1977.修改 )
1977年,英 国著名地理学 家哈格特 (P.Haggett)描 述空间结构模 式与秩序时 ,提 出以旅游目的 地、客源地为 结点,以交通 线路为连接的 占据一定地面、 处于扩散过程 中的网络,可 称之为旅游系 统的网络空间 结构模式 。
• 双核结构模式论
• 网络开发模式论
点轴开发理论在旅游中应用
“点-轴”理论
均 匀 分 布
网 络 形 成
轴 线 形 成
点 线 形 成
点-轴空间结构的系统过程
双核布局示意图
1974年特拉威斯 (Travis)提出“双核 原理(Twin Principles)” -两个服务核的概念, 就是游憩中心区与商 务中心区分离组成2 个组团,游憩中心区 介入商务中心区与吸 引物组团之间,更接 近吸引物组团或直接 在吸引物组团的外围 边界上。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四章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基础
吴国清 张乐
本章目录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基础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方法和程序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
游客行为 理论
产品生命 周期理论
区位 理论
旅游资源 开发理论
可持续发 展理论
增长极 理论
点轴开发 理论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
游客行为理论
旅游认知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
游客行为理论
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过程
认识 需要
搜索 信息
备选产 品评估
购买 决策
旅游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理论内涵 1.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各国根据自己的
条件,发展劳动生产率最高、成本最低的部门、 生产出收益最高的产品,用于交换本国不愿生 产的其他产品,使本国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 (亚当·斯密)
经济与贸易学院旅
2.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产生的原因:更主要
的原因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区别,即生产要 素拥有量的区别和各种商品生产所需生产要素 密度的区别。(赫克歇尔-俄林)
第七章 旅游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区位理论与旅游资源管理
(一)区位理论的内涵 1.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2.包含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和空间内人类活动
的有机组合两层含义
3.其实质是通过科学的布局使得生产能以较少
投入获得较大利益
经济与贸易学院旅
(二)区位理论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运
用
1.旅游中心地的界定
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特定区域的旅游中心地 旅游资源、交通、人均旅游收入、旅游产品?
2.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
上限:旅游资源的引力、旅游容量(社会容量、经
济容量、生态容量)
下限:克里斯泰勒“门槛值”
经济与贸游中心地的市场吸引范围划分 高级旅游中心、低级旅游中心 环城市游憩带(吴必虎)
课堂讨论: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讨论旅游管
理中低碳化的途径
经济与贸易学院旅
(三)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 1.旅游各个要素均可以渗入体验经济的元素 2.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体验、审美体验
经济与贸易学院旅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理论内涵 1.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
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布伦 特兰夫人)
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
一. 旅游经济理论 二. 闲暇游憩理论 三. 旅游资源理论 四.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五. 旅游系统论 六. 旅游区位论
(一)市场结构与市场区位 (二)门槛距离与行为区位
七. 增长极理论 八. 旅游人类学理论
旅游经济理论
在旅游经济领域中,存在旅游生产资源的 稀缺性与人们日益发展的旅游需要的矛盾. 旅游规划中涉及的经济理论主要包括:旅 游供求关系,旅游市场营销,效益综合分 析.
问题诊断与SWOT分析
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指针趋向 分析
发展定位与 目标设计
环境容量 和旅游容量测算
旅游策划
交通分析 论证
整体规划
重要节点地区详细 规划设计
旅游 旅游
地 力
经济的
容 量
境 容 量
旅 游 告 研 究 报 题
专 战 略 告 划 报 策
可 告 分 析 报 关 果 研 究 成 果 研 究 成 相 关 相 研
机制 规划 流
பைடு நூலகம்
旅游策划
策,策略,谋略; 划,计划,规划,谋划. 策划是一门复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学科,其本 质是思维的科学.精妙之处在于不同思维方式的运用, 将封闭性思维转变成发散性思维,将孤立,静止的思 维转变为辩证的,动态的思维.在旅游由传统的接待 事业,转变为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经济产业后, 作为以市场为主要基准点催生的新学科——旅游策划, 作为以市场为主要基准点催生的新学科——旅游策划, 更是以市场开拓为己任,以营销为手段,长袖善舞, 开创了旅游业的新纪元.
旅游规划方法
旅游规划方法: 旅游规划方法:具有唯理主义,渐进主义,实证主义的 特征
旅游产品空间布局规划中具有浓厚的唯理主义色彩.所提出的 空间结构模式,具有明显的几何和仿生形状.从方法论的角度 看,是一种以主观设想,即先验的理性为基础,然后将之演绎 为平面空间图景的方法.这种理想模式没有令人信服的依据, 难于提供有效地解释. 旅游规划虽然具有明显的时间跨越性特征,但在规划方法上, 仍然采用渐进主义方式.一方面,以现状为基础进行预测;另 一方面,具有强烈的问题指向性,与现状难于割裂,对问题的 解决常常是对现状的渐进维护,更新. 旅游规划具有实证主义特点,将规划目标作为检验若干方案的 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旅游资源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常见的几种定义:1、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均统称旅游资源。
(《旅游概论》编写组1982 )2 、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陈传康1990 )3 、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
(孙文昌1989 )4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开发司1992 )5、旅游资源是指通过开发后能够吸引旅游者的客观存在物。
就是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可以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并可加以利用的物质条件。
(钱今昔.1993 )6 、凡是自然力和人类社会造成的,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物质或精神的诸多因素,都可以视作旅游资源。
(杨时进,1996 )7 、凡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们之间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
(郭未喜,1985 )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研究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旅游地资源、旅游服务及其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客源市场三大要素相互吸引、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是有关这三大要素相互间吸引向性的总和。
这种观点认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不是单向的,是三向的。
旅游资源除了双向吸引外,还有中介吸引。
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争议:1、旅游资源是物质的,还是物质和精神的组合。
2 、旅游资源是原始状态的资源,还是经过人们认识、开发后成为旅游资源的。
3 、劳务算不算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含义:1、概念:旅游资源为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并能进行旅游活动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
2 、含义:旅游资源最核心的是其吸引功能,吸引功能是旅游资源区别于一切其它资源的最重要的特征。
旅游资源的内涵对游客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实用价值和基础性的主要体现旅游吸引力是判别是否属于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旅游资源既包括未被开发的,也包括已经被利用的旅游资源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1 旅游资源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旅游资源的特征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旅游资源的时间特征旅游资源的经济特征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特性一、形式的复杂性:1 、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的。
2 、受旅游需求多样性的影响。
二、分布的区域性:1 、形成旅游资源分布区域性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旅游资源具有其存在的特殊条件和相应的地理环境。
2 、区域性是旅游资源最本质的特征。
三、生态的整体性:1 、旅游资源的各组成要素在生态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形成资源体。
2 、整体性强,类型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大。
3 、生态的整体性意味着组成旅游资源的要素一旦被破坏,会影响整个旅游资源的质量,甚至使其消失。
四、地域的固定性:1 、自然旅游资源是在一定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因而不可移置。
2 、历史古迹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为过去历史的见证,它们在地域上也是固定的。
3 、在现代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在其他地方仿制的一些旅游景观由于脱离了当地的历史和环境,景观生态关系不完整,仿制品已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意义。
五、<a name=baidusnap0></a>季节</B>的变化性:影响旅游资源季节</B>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季节</B>变化,其次是人为因素。
旅游资源的季节</B>变化性表现在三方面:1 、有些自然风景只在特定的季节</B>或时期里出现。
2 、同样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季节</B>里展现出不同的风姿。
3 、一些人文景象或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季节</B>或时间里出现。
六、吸引力的定向性:1 、任何一种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都有定向性,它只能吸引旅游市场的某一部分,而不可能对全部旅游市场都具有同样强度的吸引力。
2 、在不同时期,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强弱和定向性是不同的。
七、价值的不确定性和时代性:影响旅游资源价值不确定的原因:1 、是由于其价值是随着人类的认识水平、审美需要、发现迟早、开发能力、宣传促销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同种旅游资源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2、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估旅游资源的价值;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开发利用的外部条件不同也会使同种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价值。
八、开发的多样性:1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进行多目标、多途径的开发利用。
2 、由于旅游资源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对旅游资源需求形势的要求,不同的旅游开发者可对同样的旅游资源采用不同的开发战略和利用方式,产生不同的社会经济效应。
八、开发的多样性:1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进行多目标、多途径的开发利用。
2 、由于旅游资源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对旅游资源需求形势的要求,不同的旅游开发者可对同样的旅游资源采用不同的开发战略和利用方式,产生不同的社会经济效应。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一、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1 、分类应以旅游资源的定义作为出发点,确定分类的范围和内容。
2 、分类应以旅游资源的属性为主要标准。
3 、分类应考虑资源的成因、特点、形式、年代等特征。
4 、分类应尽可能系统化、规范化。
二、旅游资源类型的划分:旅游资源分类的关键点是如何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
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目前常用的是按旅游资源的属性和成因分类。
二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分类――共6类74 种类型。
1 、地文景观美:13 种基本类型2 、水域风光类:7种基本类型自然旅游资源3 、生物景观类:6种基本类型4 、古迹与建筑类:32 种基本类型5 、消闲、求知健身类:11 种基本类型人文旅游资源6 、购物类:5种基本型三本教材的分类:1 、自然旅游资源系列:①概念。
②主要类型:a 、地貌类;b、水文类;c、气象类;d、生物类。
2 、人文旅游资源系列:①概念。
②主要类型:a 、历史古迹类;b、民俗风情类;c、建筑园林类;d、文化与宗教类;e、康乐购物类;f、其他人文旅游资源类。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 、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基本因素:①太阳辐射按纬度分布不均,引起地理环境产生纬度地带性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带。
②水分按海陆位置不同而变化,引起地理环境产生经度地带性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
③由于地表组成和结构不均,地势起伏不同,引起地理环境产生非地带性差异,形成千姿百态的自然旅游景观。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因为基调景观差异的存在,才有旅游者从一种基调景观地到另一种基调景观地的流动,才有旅游现象的产生。
这些景观自身也因其有差异性的特点才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
实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自然资源的基本条件。
二自然地理环境及要素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物质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及要素。
自然旅游资源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是由这些自然要素和综合体发育而形成的。
如岩石圈的表层可形成各种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生物圈内可形成丰富的生物旅游资源,水圈内可形成江河、泉瀑等水体旅游资源等。
即自然旅游资源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及要素形成的。
三地球自然演化的历史决定于自然景观资源的基本内容。
1 、地球演化史与自然景观:2 、第四纪以来的地球演化,控制着现代自然旅游资源所能展示的内容。
四地质作用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本底。
1 、地质作用的概念:2 、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影响:①内营力地质作用及其影响。
②外营力地质作用及其影响。
五气候条件对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等旅游资源的形成有特殊意义。
1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不同。
2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由气象、气候本身构成的风景不同。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着人文旅游景观的形成。
1 、影响古文化、古人类遗址的丰度: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常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古文化和古人类遗址等人文旅游资源就十分丰富。
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地区,人迹稀少,人类生存尚且困难,其活动的产物――人文旅游资源就很难出现。
2 、影响生活习惯、风土民情、建筑等人文景观的形成。
二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重要原因。
1 、社会文化的含义:2 、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对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是重要的原因和永恒的动力。
3 、社会文化差异的空间分布:三历史遗存铸造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1 、任何一个历史的产物都记载着那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人类的审美意识,反映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通过活动遗迹、遗物、建筑、雕塑、壁画、文化艺术、伟大工程、陵寝、碑碣雕像等各种形式遗存下来,成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2 、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变更,都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文化景观、历史遗物和遗迹。
四人文旅游资源也可因社会需要而人为创造。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因此,它不同于自然旅游资源,可以随着旅游需求的扩大和多样化,创造新的人文旅游资源。
第五节旅游资源的地位与作用一、旅游资源是现代旅游活动的客体:1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三大组成要素之一,离开任何一个环节,旅游活动都难以进行。
2 、旅游资源是实现旅游活动的必备条件,没有旅游资源的存在,人们的旅游愿望就不能满足,就不可能有旅游活动的进行。
二、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1 、旅游业的含义。
2 、没有旅游资源,就不会有旅游者,旅游业就无法存在和发展。
三、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创收的凭借基础。
1 、旅游业创收的六大要素:游(览)、购(物)、娱(乐)、食、住、行。
2 、旅游业通过游、购、娱三个环节直接利用旅游资源而创收。
3 、旅游业通过食、住、行三个环节间接利用旅游资源而创收。
4 、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地理位置影响旅游业创收的多少。
本质上,旅游业各种形式的创收都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基础的。
四、旅游资源决定着旅游业发展的规模:旅游资源的数量、丰度、分布和地域组合,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规模。
五、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带动力很强的产业,它的发展可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