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494
2023-2024年度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年度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A.国子寺B.国子监C.礼部D.京师大学堂2.为统一经学,唐太宗诏令孔颖达等对儒经进行统一解释并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
这部儒学经书的名称为()A.《熹平石经》B.《五经正义》C.《开成石经》D.《三经新义》3.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自己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日记描述法B.轶事记录法C.描述记录法D.连续记录法4.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A.卢梭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奇D.夸美纽斯5.后来被英国教师兰卡斯特和贝尔沿袭,并创造了19世纪英国盛极一时的兰卡斯特-贝尔制,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A.古儒学校B.职官学校C.宫廷学校D.文士学校6.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D.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7.行,是我国古代教育方法论中的重要范畴,在“行”这方面,主张“合其志功而观焉” “言必信、行必果”的是()A.墨子B.韩非子C.荀子D.孔子8.主张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其倡导者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奥古斯丁9.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该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A.梅伊曼B.鲍尔斯C.克伯屈D.狄尔泰10.认知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以下不属于布鲁纳理论基本主张的是()A.理智发展的教育目标B.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C.学科知识结构D.程序教学方法11.访谈者在没有征求访谈对象意见的情况下,悄悄地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这种做法有可能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A.客观性原则B.伦理原则C.理论联系实践原则D.创新性原则12.二战后,日本提出的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化原则、国际化原则、信息化原则和终身教育的原则,提出这一报告的机构是()A.临教审B.教育改革推进本部C.文部省D.东京大学13.使其皆出于吾之口,使其皆出于吾之心”,这一要求体现朱熹读书原则是()A.循序渐进B.熟读静思C.虚心涵泳D.切己体察14.在观察研究中,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的记录方法是()A.描述记录法B.轶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D.日记记录法15.20世纪70年代美国“回归基础教育”改革运动提供理论指导的教育思潮是A.泛爱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进步主义教育D.自然主义教育16.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化教育学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A.传播文化B.进行文化熏陶C.培养完整人格D.塑造社会文化正确答案:C2.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适当描述一定情境中被定义对象某些关键特征或指出使用被定义概念的方法是( )。
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规定性定义D.分析性定义正确答案:A3.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到( )。
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正确答案:C4.人发展的两个方面是社会化和( )。
A.规范化B.个性化C.行为化D.制度化正确答案:B5.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的提出在( )年。
A.1949B.1953C.1957D.1958正确答案:A6.主张课程设置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课程流派是( )。
A.要素主义流派B.永恒主义流派C.改造主义流派D.经验主义流派正确答案:A7.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和( )。
A.课程内容B.评价标准C.课程结构D.教学活动正确答案:A8.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 )。
A.教学模式B.教学方法C.教学手段D.教学过程正确答案:A9.在德育中,基本矛盾是( )。
A.社会道德水平和学生已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社会道德水平和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之间的矛盾C.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与学校的道德目标之间的矛盾D.学生自身的道德要求与其道德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C10.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
A.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B.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结合原则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原则正确答案:D11.西周的学校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划分,可分为( )两级。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46(题后含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4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在中国,下列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B.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D.凯洛夫的《教育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2.关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不正确的是A.认为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B.认为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C.认为在阶级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D.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20世纪以来教育学发展所形成的理论派别的掌握程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
认为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是文化教育学的观点。
因此,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3.《大教学论》是教育家( )的代表作。
A.培根B.夸美纽斯C.孟禄D.柏拉图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4.在教育的本质问题上,传统派的观点是()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多质说D.本质规定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产生与发展5.某特定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程度称为( )。
A.内容效度B.结构效度C.内部效度D.外部效度正确答案:C解析:内在效度即指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表明因变量Y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来自自变量X。
没有内在效度的实验研究就没有价值。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6.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因为有广博的知识和理性的能力,将来也是适应力最强的、对未来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优秀公民和劳动者。
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 )。
A.学科中心课程B.学生中心课程C.社会中心课程D.活动中心课程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7.我国确定的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可以概括为“两基”、“两全”、“两重”,其中“两全”是指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正确答案:C解析:同上题解析。
2023-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2023-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于人的心理发展的动力,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位心理学家声称“给我一打儿健康的婴儿,如果我能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是乞丐和盗贼”,这位心理学家关于心理发展动力的观点可以概括为()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会合论和成熟论D.相互作用论2.泰勒原理有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俎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A.课程实施原理B.课程设计原理C.课程评价原理D.课程组织原理3.二战后,日本提出的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化原则、国际化原则、信息化原则和终身教育的原则,提出这一报告的机构是()A.临教审B.教育改革推进本部C.文部省D.东京大学4.在西方教学设计的理论中,存在众多的教学设计模式,有一种教学设计模式的程序是:“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标、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测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教学”,这些教学设计模式是()A.系统分析模式B.目标模式C.过程模式D.程序模式5.现代学制从类型上可以分为多种,我国学制的类型是()A.单轨型B.双轨型C.三轨制D.分枝型6.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的课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围绕课本里描述的同伴冲突事件编写同伴调解的剧本。
最后,各组登台演出相互评议,形成了一个最优质的方案。
这堂课使用的学习方法有()A.角色扮演法、实践锻炼法、情境模拟法B.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C.实践锻炼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D.实践锻炼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7.某研究者对500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其性别,年级,专业的关系,最恰当的取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8.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中,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以下不属于程序教学理论主张的是()A.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B.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C.学科本位的教学内容D.程序教学方法9.下面关于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开始B.20世纪20~5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使教育心理C.20世纪50年代,奥苏泊尔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D.20世纪80年代,杜威实用主义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10.使其皆出于吾之口,使其皆出于吾之心”,这一要求体现朱熹读书原则是()A.循序渐进B.熟读静思C.虚心涵泳D.切己体察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源在于:A.制度化教育弊端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D.学习化社会来临12.斯巴达相比,雅典的教育模式更倾向于()A.军事教育B.音乐教育C.通识教育D.科学教育13.20世纪30年代联共(布)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确定该时期苏联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实施综合教学大纲B.恢复班级授课制度C.建立统一劳动学校制度D.加强教学与生产劳动的联系14.随着我闹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农村小学就读的适龄学童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学校难以维持的状况,导致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A.人口结构B.人口质量C.人口流动D.人口数量15.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D.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16.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学校的表述错误的是()A.拉丁语取代了希腊语,成为文法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B.拉丁修辞学校成为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C.医学、建筑学和法律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D.雄辩术教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17.19世纪上半期,英国新大学运动开始,标志是A.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改革B.伦敦大学的成立C.曼彻斯特学院的创设D.伯明翰学院的开办18.后来被英国教师兰卡斯特和贝尔沿袭,并创造了19世纪英国盛极一时的兰卡斯特-贝尔制,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A.古儒学校B.职官学校C.宫廷学校D.文士学校19.我们希望教育所培养人的品格是,不仅具有善意,而且能够坚定实现善良的品格。
2024年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年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从19世纪70年代四批留美幼童的籍贯看留学意愿和本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当时留美幼童求学最多的两个省份是()A.福建、广东B.江苏、浙江C.浙江、福建D.广东、江苏2.我国最早将手工、图画、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3.课程评价的理论和模式有多种,其中一种的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
课程的有效性取决于课程实施时学生行为发生的变化,评价者关注课程是否真正发生了作用。
这种评价理论是()A.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B.科学——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C.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D.人文——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4.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
A.开放式问题B.事实性问题C.态度性问题D.封闭式问题5.为统一经学,唐太宗诏令孔颖达等对儒经进行统一解释并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
这部儒学经书的名称为()A.《熹平石经》B.《五经正义》C.《开成石经》D.《三经新义》6.关于人为教育、事物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实施,卢梭的主张是A.人为教育、事要教育配合趋同于自然教育B.自然教育、事物教育要配合趋同人为教育C.自然教育、人为教育要配合趋同事物教育D.人为教育、事物教育、自然教育要分别独立实施7.“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的观点提出者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8.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而面对不喜欢的老师则不愿意努力学习。
此时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A.成就动机B.认知动机C.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9.普雷马克原理是指()A.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B.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C.用低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D.用高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10.在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程度上,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观点是()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成熟论D.相互作用论11.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小学、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
A.大儒B.鸿儒C.兼士D.雅儒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史2.在我国历史上倡导“耕战”的学派是(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农家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史3.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狱吏( )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隶书,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A.李斯B.蔡邕C.钟繇D.程邈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史4.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了( )的建议,颁布“挟书令”,演出了中国历史上破坏文化的焚书之举。
A.赵高B.李斯C.淳于越D.王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史5.“吏师制”是( )推行的一种教育制度。
B.春秋C.秦代D.东汉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史6.秦统一后,根据“大篆”和“古文”两种字体创出一种新的字体——“秦篆”,对各地文字不统一的现象进行了改造,这就是对中国文化、学术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书同文”政策。
以此为依托,编写了蒙学教材《博学篇》的是( )。
A.李斯B.胡毋敬C.赵高D.伏生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史7.“五经博士”是( )时确立的。
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史8.汉代地方官学发轫于蜀郡太守文翁的一次创举,这就是教育史上所称颂的“文翁兴学”。
这一事件发生于( )时期。
A.汉文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史9.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
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刘向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史10.“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 )出现的。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4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4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 6.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定量分析要求研究者主要揭示事物的( )A.数量特征B.质量特征C.符号特征D.分类特征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2.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 ) A.毕达哥拉斯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3.在教育研究的多种类型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 )A.研究时间B.研究对象C.研究目的D.研究内容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4.除少数情况外,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不能少于( )A.15B.30C.100D.200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5.题录、书目、索引、题要和文摘等属于(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6.撰写文献综述正文的最后一部分一般要做的是( )A.说明每一时期该课题研究的重要问题及取得的重要进展B.阐明该课题范围内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C.说明该课题在一些主要问题上的争论的观点D.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一定的反思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7.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A.描述记录法B.日记描述法C.轶事记录法D.连续记录法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8.用于核对某些重要行为是否呈现的记录法是( )A.描述记录法B.取样记录法C.轶事记录法D.行为核对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9.某研究者以实习教师的身份到一所学校授课,与学生和其他教师一起生活,了解其教育现状,这是一种( )A.间接观察B.实验观察C.非参与式观察D.参与式观察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10.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手段是( ) A.表格调查B.测量调查C.访谈调查D.问卷调查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11.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 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D.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12.仅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问卷属于( )A.封闭式问卷B.开放式问卷C.非结构问卷D.综合性问卷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13.问卷调查中最关键的一环是( )A.选题B.调查构思C.问题设计D.问卷分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14.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 6.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的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被称为( )A.基础性研究B.应用性研究C.发展性研究D.评价性研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2.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证“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
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正确答案:D解析:教育实验的对象涉及到人,如果进行此实验,可能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不利的长远的影响。
故本题选D。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3.对于研究问题的选题,我们提倡( )A.大、泛、新B.实、利、新C.实、小、新D.泛、深、实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4.文献检索中的跟踪法,指的是( )A.逆查法B.顺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5.“文献”一词最早见于( )中的《八佾》篇。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6.( )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借助于一定工具,对于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或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A.教育观察B.教育调查C.教育实验D.教育理论研究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7.根据观察的方式,教育观察研究可以分为(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C.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8.科学研究观察的初级形式是( )A.日常观察B.实验观察C.结构式观察D.间接观察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9.根据合理样本容量的分析,并结合长期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除少数情况,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不能少于( )A.50B.100C.150D.200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10.调查者按概率均等原则来抽取样本所进行的调查被称为( )A.随机抽样调查B.非随机抽样调查C.全面调查D.综合调查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1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A.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B.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C.结果的整理D.被访问者的合作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12.下列不属于定名测量的是( )A.学生的学号B.机动车的车牌号C.身份证号D.体育比赛中的名次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13.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深感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于是设计“情景作文”方法在班上试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作文质量有较普遍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494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现代欧美教育史上,主张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 )。
(2007年)A.永恒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C.存在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20世纪前半期欧美教育思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改造主义强调教育以“改造社会”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一致”精神,认为教学内容应集中在现实的社会问题上。
存在主义教育思潮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注重品格教育和个别教育。
结构主义教育思潮则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
永恒主义教育认为,学生应该从由“永恒学科”组成的“永恒课程"中汲取那些永恒的东西,而所谓的“永恒学科”,就是指历史上伟大思想家的著作,尤其是经历许多世纪的古典名著,因此主张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
因此,本题选A。
第2题:在现代欧美教育史上,重视通过教育建设“理想社会”、教学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精神的教育思潮是( )。
(2008年)A.要素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C.永恒主义教育D.存在主义教育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所谓“社会一致”,就是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即通过共同协商而能消除阶级分歧的一致意见,不仅在口头上一致,而且在行动上一致。
本题不仅考查改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同时也要求考生熟悉“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并能进行比较分析。
第3题: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主张传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倡发现学习的是( )。
(2009年)A.改造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永恒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的了解情况。
改造主义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到50年代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
改造主义教育也以实用主义教育的一个分支而著称,代表人物有康茨、拉格和布拉梅尔德。
其基本观点是:(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3)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4)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基于“社会改造”这个目标,改造主义教育家强调首先应将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统一于所谓理想社会这一目标,并把社会问题作为中心;(5)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代表人物有巴格莱、贝斯特、科南特和里科弗,其基本观点是:(1)与美国进步教育思想尖锐对立;(2)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3)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4)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5)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永恒主义教育是提倡复古的一种教育理论,它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关国的赫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其基本观点是:(1)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2)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3)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所谓的“永恒学科”,就是指历代伟大思想家的著作,尤其是经历许多世纪的古代名著;(4)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
结构主义教育是一种在现代欧美国家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它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结构主义教育流派侧重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其基本观点是:(1)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2)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3)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4)提倡“发现学习法”;(5)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教师应该注意对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动态研究,从儿童的心理能力出发,经常考虑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该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可见,本题中“主张传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倡发现学习”这一观点的是结构主义教育。
第4题:杜威教育理论成型的标志性著作是( )。
(2010年)A.《经验与教育》B.《民主主义与教育》C.《我的教育信条》D.《教育与社会》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杜威教育思想常识的掌握情况。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
其教育代表作有《我的教育信条》《教育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教育的道德原理》《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今日之教育》《人的问题》等,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他的教育理论成型的标志性著作。
1916年出版时杜威自称,这本书是他的哲学“最充分的阐明”。
杜威试图把“民主”和“科学实验方法”“进化论”“工业的改组”等因素联系起来,探讨它们在教育上的意义。
因此,本题选B。
第5题: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包括经验的情境的寻求、问题的产生、资料的占有和观察的开展、解决方法的提出以及方法的运用和检验。
他把这种思维称作( )。
(2011年)A.反省思维B.情境思维C.逻辑思维D.形象思维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杜威所提倡的思维是反省思维(renective thinking),意指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恩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解决困难、排除疑虑、解答问题。
因此,思维或反省思维的方法是一种解决经验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一种使人明智地经验与行动的方法。
第6题:从20世纪30年代起,欧美掀起了一场主张恢复西方传统教育核心价值的取向,反对进步教育和新教育的运动,形成了“新传统教育”思潮。
新传统教育主要包括( )。
(2012年)A.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C.永恒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D.新托马斯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尤其是对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和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的掌握程度。
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与美国进步教育思想尖锐对立;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以神性为最高原则;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教育应该属于教会。
第7题: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
(2008年)A.科学取向B.实践取向C.规范取向D.人文取向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
科学取向的教育学研究主要致力于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规律。
因此,本题选A。
第8题: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
(2010年)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
因此,本题选A。
第9题: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
(2007年)A.教师中心B.学校中心C.学生中心D.活动中心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赫尔巴特基本思想的掌握情况。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杜威所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一般可以用两个“三中心”来概括。
赫尔巴特主张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而杜威则强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以及活动中心。
因此,本题选A。
第10题: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2015年)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论证方式是自然类比法。
因此,本题选A。
第11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
(2009年)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科学教育学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的掌握情况。
实验教育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强调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拉伊和梅伊曼。
拉伊于1903年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对实验教育学的思想作了系统论述。
因此,本题选A。
第12题: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
(2014年)A.实用主义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强调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因此,本题选A。
第13题: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
(2012年)A.制度教育学B.改造主义教育理论C.存在主义教育理论D.批判教育学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批判教育学的主要思想的掌握。
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斯蒂、阿普尔以及法国的布迪厄。
批判教育学者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而学校教育的功能是对主流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复制再生产,并且他们认为教育现象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而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对他们进行“启蒙”和意识“解放”。
第14题: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最为关注的教育学派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