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解答
部分习题解答

1
1.5 这个基本问题开始研究传播时延和传输时延,这是数据网络中两个重要概 这个基本问题开始研究传播时延和传输时延,
由一条速率为R 的链路相连。 念。考虑两台主机A和B由一条速率为 bit/s的链路相连。假定这两台主机 考虑两台主机 和 由一条速率为 的链路相连 相隔m米 沿该链路的传播速率为s 向主机B发送长度为 相隔 米,沿该链路的传播速率为 m/s。主机 向主机 发送长度为 比特 。主机A向主机 发送长度为L比特 的分组。 的分组。 a)根据 和s表达传播时延 表达传播时延dprop。 )根据m和 表达传播时延 。 b)根据 和R确定分组的传输时间 确定分组的传输时间dtrans。 )根据L和 确定分组的传输时间 。 c)忽略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得出端到端时延的表达式。 )忽略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得出端到端时延的表达式。 d)假定主机 在时刻 开始传输该分组。在时刻 在时刻t=0开始传输该分组 )假定主机A在时刻 开始传输该分组。在时刻t=dtrans,该分组的最后 , 一个比特在什么地方? 一个比特在什么地方? e)假定 大于dtrans。在时刻 dtrans,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的何处? )假定dprop大于 大于 。在时刻t= ,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的何处? f)假定 小于dtrans。在时刻 dtrans,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的何处? )假定dproc小于 小于 。在时刻t= ,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的何处? g)假定 等于dtrans的距离 。 的距离m。 )假定s=2.5×108,L=100b,R=28kb/s。求出 × , , 。求出dpro等于 等于 的距离
2
1.13 考虑在路由器缓存中的排队时延(在输出链路的前端)。假定所有 考虑在路由器缓存中的排队时延(在输出链路的前端)。 )。假定所有 分组有L比特 比特, 分组有 比特,传输 速率是R 个分组同时到达缓存。 速率是 bit/s,每隔 ,每隔LN/R s有N个分组同时到达缓存。求出分组的平均 有 个分组同时到达缓存 排队时延。(提示: 。(提示 排队时延。(提示: 对第一个分组的排队时延是0,对第二个分组的排队时延是L/R;对第三 对第一个分组的排队时延是 ,对第二个分组的排队时延是 ; 个分组的排队时延是2L/R。当第二批分组到达时,第N个分组已经传 个分组的排队时延是 。当第二批分组到达时, 个分组已经传 输。)
习题解答

( A B) AB D D (0001 ,0011 ,0101 ,0111 ,1001 ,1011 ,1101 ,1111 )
(3)F ( A AC)D ( A B)CD AD AC D AB C D AB C D C 0, D 0或AB为01时,F 1 即:0000,0001,0010,0100,0101,0110, 0111,1000,1001,1010,1100,1101,1110时
∴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序为:
(27)10 , (00111000)8421BCD ,(135.6)8,(11011001)2 (3AF)16,
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
2.1 分别指出变量(A,B,C,D)在何种取值时,下列函数 的值为1?
(1)F BD ABC (0100,0111,1100,1101,1111)
1.12 将下列一组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序 (11011001)2,(135.6)8,(27)10,(3AF)16,(00111000)8421BCD
(11011001)2=(217)10 (135.6)8=(93.75)10 (3AF)16=(431)10
(00111000)8421BCD=(38)10
2.2 用逻辑代数的公理、定理和规则证明下列表达式
(1)(AB AC) AB AC
证明:( AB AC) (A B)(A C) AB AC BC AB AC
(2) AB AB AB AB 1
证明:AB AB AB AB A A 1
∴537-846=-309
1.10 将下列8421BCD码转换成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 (1)011010000011 (2)01000101.1001
计算机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嵌入式系统:利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通用微处理器,结合具体应用构成的 控制系统。
【1-6】冯·诺伊曼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思想是什么? [答案]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将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从存储器取出指令加以执行,自动完 成计算任务。这就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简称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 指令的执行是顺序的,即一般按照指令在存储器中存放的顺序执行,程序分支由转移 指令实现。 计算机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并规定 了 5 部分的基本功能。
【2-6】将下列压缩 BCD 码转换为十进制数: (1)10010001 (2)10001001 (3)00110110
[答案] (1)91 (2)89 (3)36 (4)90
(4)10010000
【2-7】将下列十进制数用 8 位二进制补码表示: (1)0 (2)127 (3)-127 (4)-57
“计算机系统基础”习题解答
第 1 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1】简答题 (1)计算机字长(Word)指的是什么? (2)处理器的“取指-译码-执行周期”是指什么? (3)总线信号分成哪 3 组信号? (4)外部设备为什么又称为 I/O 设备? (5)Windows 的控制台窗口与模拟 DOS 窗口有什么不同? [答案] (1)处理器每个单位时间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称计算机字长。 (2)指令的处理过程。处理器的“取指—译码—执行周期” 是指处理器从主存储器 读取指令(简称取指),翻译指令代码的功能(简称译码),然后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 (简称执行)的过程。 (3)总线信号分成 3 组,分别是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4)因为外设以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形式与主机交换数据。 (5)Windows 的控制台窗口是基于 32/64 位 Windows 操作系统,模拟 DOS 窗口是基于 16 位 DOS 操作系统。
习题解答

习题三答案一质量为M ,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薄板,求绕垂直于薄板平面并通过其顶点的转轴的转动惯量。
解1L ,设所求转动惯量为0I ,垂直于薄板平面并通过其质心的转轴的转动惯量为1I ,利用平行轴定理,21013I I ML =+。
取直角坐标系原点位于转轴与边的交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0,x y L ==处,等边三角形薄板的面密度为σ===,通过质心的转动惯量为 ()()()2222221sssI x y dm x y dS xy dxdy σ=+=+=+⎰⎰⎰⎰⎰⎰由于该积分区域是对y 轴对称的,y 积分区间从63-到33+,x 的积分区间从313-y 到331y-(单位均为L)。
将上述积分化为321I I I +=,其中, ⎰⎰=sdxdy x L M I 222334 ,⎰⎰=sdxdy yL M I 223334⎰⎰---⋅=33131323363422334y y dx x dy L L M I [4L 是由于积分号内的单位L 被提出] ⎰-⎪⎪⎭⎫ ⎝⎛-=33633233132334dy y ML ()⎰--⋅⋅=3363323127132334dy y ML [令y t 31-=]023322433ML t dt ⎛⎫=⋅- ⎪ ⎪⎝⎭⎰2241ML = ⎰⎰---⋅=33131323363423334yy dx y dy L L M I ⎰-⎪⎪⎭⎫ ⎝⎛-=3363223312334dy y y ML 2241ML = 所以: 2232012531ML ML I I I =++=解2:在薄板平面内取直角坐标系,原点即为通过转轴的三角形顶点,另两个顶点分别位于⎪⎪⎭⎫ ⎝⎛23,21,⎪⎪⎭⎫ ⎝⎛-23,21,如下图所示。
则()()()22222223sssI x y dm x y dS xy dxdy L σ=+=+=+⎰⎰⎰⎰⎰⎰而由于该积分区域是对y 轴对称的,y 积分区间从0到23,x 的积分区间从33y -到33y+(单位均为L)。
习题解答

而在1873K时
F =1.70 10
' i 热
-4
所以此时热缺陷占优势。
3. 解:缺陷反应式为:
3 ZrO2 3 Zr V 6OO
Al2O3 ''' Al
Al
3 x 因此,其固溶分子式如下
1
1 x 3
Al
4 2 x 3
ZrxO3
x=0.002时,其固溶分子式为Al1.997Zr0.002O3
4. 解:萤石单胞中有 4 个ZrO2。当 15 mol% CaO溶入 ZrO2时,设形成氧离子空位固溶体,则固溶体可以表示 为Zr0.85Ca0.15O1.85。按此式求d0 :
d1
ZM 4 (0.85 91.22 0.15 40.08 1.85 16) 3 a N0 (0.513 107 )3 6.02 102 3
n -Ev ) 知,Frenkel缺陷浓度高,因而 是主要的。 由 exp( N 2 KT
FF×→Fi′ + VF
在298K时, 在1873K时,
n -2.8 1.602 10-19 -24 exp( ) = 2.06 10 N 2 1.38 10-23 298
19 n - 2.8 1.602 10- -4 exp( ) 1 . 70 10 N 2 1.38 10-23 1873
= 5.564 g/cm3
如形成钙离子填隙固溶体,则固溶体可以表示为 Zr0.925Ca0.15O2,按此式计算d:
ZM 4 (0.925 91.22 0.15 40.08 2 16) d2 3 a N0 (0.513 107 )3 6.02 102 3
习题1及解答

习题一1.设n 为大于1的正整数.证明:44nn +是一个合数.【答案】当n 为偶数时,n 4+4n 是大于2的偶数,从而它是合数.当n 为奇数时,设n =2k +1,则 n 4+4n =n 4+4×(2k )4.利用 x 4+4y 4=(x 2+2y 2) 2-4 x 2y 2=(x 2-2xy +2y 2)( x 2+2xy +2y 2), 可得出n 4++4×(2k )4为合数.2.求使得241227x x --为素数的所有整数x .【答案】由|4x 2-12x -27|=|(2x +3)(2x -9)|,可知只有|2x +3|=1或|2x -9|=1时,数|4x 2-12x -27|才可能为素数.依此可得所求的x =-2,-1,4或5,对应的|4x 2-12x -27|分别为13,11,11或13,都是素数.3.设m 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11m m -!+. 证明:m 是一个素数.【答案】若m 为合数,则存在正整数p ,使2≤p <m ,且p |m ,此时有p |(m -1)!,但m |(m -1)!+1,故p |(m -1)!+1,这导致p |1,矛盾.4.是否存在3个不同的素数p 、q 、r ,使得下面的整除关系都成立?2|qr p d +,2|rp q d +,2|pq r d +,其中(1)d =10;(2)d =11.【答案】不妨设p <q <r ,则 q ≥p +1,r ≥q +2≥p +3. 对d =10的情形,由qr |p 2+10,应有p 2+10≥(p +1)( p +3),这要求4p ≤7,即p ≤1,矛盾.故d =10时不存在符合要求的p 、q 、r . 当d =11时,p =2,q =3,r =5满足条件.5.设p 为正整数,且21p-是素数.求证:p 为素数.【答案】若p 为合数,设p =qr ,2≤q ≤r ,则2p -1=(2q )r -1=(2q -1)(( 2q )r -1+(2q )r -2+…+1) , 这导致2q -1|2p -1,与2p -1是素数矛盾.故p 为素数.6.设n 为正整数,且21n +是素数.证明:存在非负整数k ,使得2kn =. 【答案】由算术基本定理知,可写n =2k ·q ,k ≥0,q 为奇数.若q >1,则 2n +1=2(2)kq +1=(x +1)(x q -1-x q -2+…-x +1),是两个大于1的正整数之积,不是素数,其中x =22k.依此可知,由2n +1为素数可得q =1,即命题成立.7.求所有形如1nn +且不超过1910的素数,这里n 为正整数.【答案】当n =1时,n n +1=2满足条件.当n >1时,设n =2k q ,q 为奇数,若q >1,同上题可知为n n +1不是素数,故n =2k ,k 为正整数.此时n n +1=22k k -+1=2(2)kk +1, 进一步的分析,可知存在非负整数m ,使得k =2m ,故 n n +1=222m m++1.当m ≥2时,2m +m ≥6,故22mm+≥26,因此n n +1≥622+1=264+1=16×(1024)6+1>16×(103)6+1>1019. 故由n n +1≤1019知m ≤1.分别令m =0,1,知n n +1=5,257,这两个数都是素数. 综上,所求的素数为2,5和257.8.设a 、b 、c 、d 都是整数,且a ≠c ,|a c ab cd +-.证明:|a c ad bc +-.【答案】利用 (ad +bc ) -(ab +cd )=d (a -c )-b (a -c )=(d -b )(a -c ), 及a -c |ab +cd ,可得a -c |ad +bc .9.设a 、b 、c 、d 为整数,且ac 、bc +ad 、bd 都是某个整数u 的倍数.证明:数bc 和ad 也是u 的倍数. 【答案】由恒等式(bc +ad )2+(bc -ad )2=4abcd =4(ac )(bd ), ① 结合条件,可知u 2|(bc -ad )2,故u |bc -ad .现在,我们设bc +ad =ux ,bc -ad =uy ,则由①知,x 2+y 2=4()ac u ()bdu, 故x 2+y 2为偶数,进而x +y 与x -y 都是偶数,所以,由bc =2x y +·u ,ad =2x y-·u , 可得bc 、ad 都是u 的倍数.10.设a 、b 、n 为给定的正整数,且对任意正整数k (≠b ),都有|nb k a k --.证明:na b =.【答案】注意到,对任意正整数k (≠b ),都有b -k |b n -k n ,结合b -k |a -k n ,可知b -k |a -b n ,这表明a -b n =0,得a =b n .11.已知正整数n 的正因数中,末尾数字为0,1,2,…,9的正整数都至少有一个.求满足条件的最小的n .【答案】满足条件的最小的n =270.事实上,由条件知10|n ,从n 的末尾数字为9的因数出发来讨论.若9|n ,则90|n ,此时直接验证可知90和180都不是某个末尾为7的数的倍数;若19|n ,则190|n ,而270分别是10,1,2,3,54,5,6,27,18,9的倍数,符合条件.故n 最小为270.12.求一个9位数M ,使得M 的数码两两不同且都不为零,并对m =2,3,…,9,数M 的左边m 位数都是M 的倍数. 【答案】设M =129a a a ⋯是一个满足条件的数,由条件可知a 5=5,并且a 2、a 4、a 6 、a 8是2、4、6、8的一个排列,进而a 1a 2…a 9是1、3、7、9的排列.依此可知 a 4=2或6(因为4|34a a ), 而进一步,还有 8|78a a ,因此 a 8=2,6,故 (a 4,a 8)=(2,6)( 6,2).对这两种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就可找到一个满足条件的M =381654 729.13.对于一个正整数n ,若存在正整数a 、b ,使得n =ab +a +b ,则称n 是一个“好数”,例如3=1×1+1+1,故3为一个“好数”.问:在1,2,…,100中,有多少个“好数”?【答案】设n 是一个好数,则n +1=(a +1)(b +1)为一个合数,反过来,若n +1为合数,则可写 n +1≤pq ,2≤p ≤q ,于是a =p -1,b =q -1,就有n =ab +a +b 是一个好数.所以,只需求1,2,…,100中使n +1为合数的n 的个数,依此可知恰好有74个好数.14.设素数从小到大依次为1p ,2p ,3p ,….证明:当n ≥2时,数n p +1n p +可以表示为3个大于1的正整数(可以相同)的乘积的形式.【答案】当n ≥2时,p n 与p n +1都是奇数,于是,q =12n n p p ++是正整数,又p n <q <p n +1,p n 与p n +1是两个相邻的素数,故q 必为合数.从而q 可以写为两个大于1的正整数之积,依此可知命题成立.15.设n 为大于1的正整数.证明:n 为合数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正整数a 、b 、x 、y ,使得n =a +b ,1xy a b+=. 【答案】若存在a 、b 、x 、y ,使得 n =a +b ,且x a +yb=1. 我们记d =(a ,b ),若d =1,由x a +yb=1, 知 bx +ay =ab , 所以 a |bx ,b |ay , 结合(a ,b )=1,导出a |x ,b |y ,从而ab =bx +ay ≥ab +ba =2ab ,矛盾.所以d >1,这时n =a +b =d (a d +bd)为合数. 反过来,设n 为合数,设n =pq ,2≤p ≤q ,则令(a ,b ,x ,y )=(p ,p (q -1),1,(p -1)(q -1)),就有 n =a +b ,且x a +yb=1.16.证明:数列10001,100010001,1000100010001,… 中,每一个数都是合数. 【答案】注意到10 001=73×137为合数,而从第二项起,我们有a n =00011000100010001n 个=104n +104(n -1)+…+104+1=41)4101101n +--(=21)2(1)4(101)(101)101n n ++-+-(,由于n ≥2时,104-1<102(n+1)-1<102(n+1)+1,所以,a n 是一个合数.17.设a 、b 、c 、d 都是素数,且a >3b >6c >12d ,22221749a b c d -+-=. 求2222a b c d +++的所有可能值.【答案】a 2-b 2+c 2-d 2=1749为奇数,知a 、b 、c 、d 中必有一个数为偶数,这表明d =2.进而 a 2-b 2+c 2=1753. 再由 a >3b >6c >12d , 可知c ≥5,b ≥2c +1,a ≥3b +1,所以a 2-b 2+c 2≥(3b +1)2-b 2+c 2=8b 2+6b +c 2+1≥8(2c +1)2+6(2c +1)+1=33c 2+44c +15. 故 33c 2+44c +15≤1735,于是,c <7,结合c ≥5及c 为素数,可知c =5,进而 a 2-b 2=1728=26×33. 利用 b ≥2c +1=11,a ≥3b +1,可知 a -b ≥2b +1≥23,a +b ≥4b +1≥45, 由(a -b )( a +b )=26×33及a 、b 都是奇素数,可知 (a -b ,a +b )=(32,54), 因此 (a ,b )=(43,11) . a 2+b 2+c 2+d 2=1749+2×(112+22)=1999.18.数列{}n a 的每一项都是正整数,1a ≤2a ≤3a ≤…,且对任意正整数k ,该数列中恰有k 项等于k .求所有的正整数n ,使得1a +2a +…+n a 是素数. 【答案】对正整数n ,设正整数k 满足(1)2k k +≤n <(1)(2)2k k ++,则 a 1+a 2+…+a n =1×1+2×2+…+k ×k +(k +1)×(1)2k k n +⎡⎤-⎢⎥⎣⎦=16k (k +1)(2k +1)+2(1)2n k k -+(k +1) =16(k +1)[]6(2)n k k -+. 由于当k ≥6时,k +1>6,有6n -k (k +2)≥3k (k +1)-k (k +2)=2k 2+k >6,所以,此时a 1+a 2+…+a n 为合数,即只需考虑k ≤5的情形,考虑数列1,2,2,3,3,3,4,4,4,4,5,5,5,5,5,6,6,6,6,6,6 ,从第一项起求和得到的素数分别是:3,5,11,61,67,73,79,共7个.所以仅当n =2,3,5,61,17,18,19,时,a 1+a 2+…+a n 为素数.19.由正整数组成的数列{}n a 满足:对任意正整数m 、n ,若|m n ,m <n ,则|m n a a ,且 m n a a <.求2000a 的最小可能值.【答案】由条件可知,当m |n ,且m <n 时,有a n ≥2a m .所以,a 1≥1,a 2≥2,a 4≥2a 2≥22,类似地,a 8≥23,a 16≥24,a 80≥25,a 400≥26,a 2000≥27,即a 2000≥128. 另一方面,对任意正整数n ,设n 的素因数分解因式为n =1212k k p p p ααα,其中p 1<p 2<…p k 为素数,α1,α2,…αk 为为正整数,定义 a n =122k ααα+++, 则数列{a n }符合题中的要求,并且a 2000=24+3 ≤27. 所以,a 2000的最小值为128.20.设p 为奇数,正整数m 、n 满足11121m p n =++…+-.证明:|p m .【答案】由条件,可知2m n =(1+12+...+11p -)+(11p -+12p -+ (1)=(1+11p -)+(12+12p -)+…+(11p -+1) =1(1)p p ⨯-+2(2)p p ⨯-+…+(1)1pp -⨯.上式将右边通分后,可知存在正整数M ,使得2mn =()1!pM p -,即pnM =2m (p -1)!,由p 为奇素数,可知p 2,p (p -1)!,所以,p |m .21.设a 、m 、n 为正整数,a >1,且1|1m na a ++.证明:|m n . 【答案】若m n ,由a m +1|a n +1及a >1,可知m <n .故可设n =mq +r ,其中q 、r 为正整数,0<r <m .此时,利用a m +1|a n +1,可知a m +1|(a n +1)-(a m +1),即 a m +1|(a m -n +1)a m , 而 (a m +1,a m )=(1,a m )=1,依次递推,可得 a m +1|a n -2m +1,…,a m +1|a n -mq +1, 即有 a m +1|a r +1, 但a >1时,a m +1>a r +1,矛盾. 所以,m |n .22.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 及正奇数m ,都有()211m n-1,2+=. 【答案】设d =(2m -1,2n +1),则 d |2m -1, 故 d |(2m )n -1n , 即 d |2nm -1, 另外d |2n +1,又m 为奇数,故2n +1|(2n ) m +1m , 所以, d |2mn +1.对比所得的两个式子,知d |2, 又2m -1为奇数,故d =1.23.费马数n F 定义为n F =221n+.证明:对任意两个不同的正整数m 、n ,都有()1n m F F ,= 【答案】不妨设m <n ,利用平方差公式知F n -2=22n-1=(122n --1)(122n -+1)=(222n --1)(222n -+1)(122n -+1) =…=(22m-1)(22m+1)(122m ++1)…(122n -+1),所以,F m |F n -2,从而(F n ,F m )=(2,F m ),而F m 为奇数,故(2,F m )=1,即(F n ,F m )=1.24.已知正整数a 、b 、c 、d 的最小公倍数为a +b +c +d .证明:abcd 是3或5的倍数. 【答案】由条件可知a 、b 、c 、d 不全相等,不妨设d 是其中最大的数,则 d <a +b +c +d <4d , 又a +b +c +d 为a 、b 、c 、d 的最小公倍数,故d |a +b +c +d ,于是 a +b +c +d =2d 或3d .如果a +b +c +d =3d ,那么由abcd 为a 、b 、c 、d 的公倍数,可知a +b +c +d |abcd ,即 3d |abcd , 故 3|abcd .如果a +b +c +d =2d ,那么a +b +c =d .不妨设a ≤b ≤c ,由a +b +c +d 为a 、b 、c 、d 的最小公倍数,可知 a |2d ,b |2d ,c |2d . 设2d =ax =by =cz ,则x ≥y ≥z ≥3,并且2x +2y +2z =1,即1x +1y +1z =12. 又当z =3时,有3|2d ,进而3|d ,故abcd 为3的倍数,因此只需考虑z >3的情形. 而当z ≥6时,有 1x +1y +1z ≤16+16+16=12,故只能是x =y =z =6,此时abcd 为3的倍数.所以,只需z =4或5的情形,注意到z =5时,有5|2d ,可知abcd 为5的倍数,进而只需考虑z =4的情形,此时 1x +1y =14,即 xy -4x -4y =0,(x -4)(y -4)=16.结合x >y ,可知 (x -4,y -4)=(16,1),(8,2),(4,4), 分别对应 2d =20a =5b =4c ,2d =12a =6b =4c ,2d =8a =8b =4c ,第一种情形要求5|d ,第一种情形要求3|d ,第一种情形要求a =b ,c =2a ,d =4a ,此时a 、b 、c 、d 的最小公倍数为d ,而不是a +b +c +d ,矛盾. 综上可知,abcd 是3或5的倍数.25.记n M 为正整数 1,2,…,n 的最小公倍数.求所有的正整数n (>1),使得n M = 1n M -.【答案】如果n 至少有两个不同的素因子,那么可记n =pq ,其中2≤p ≤q ,p 、q 为正整数,且(p ,q )=1.此时,2≤p <q <n -1,从而n |M n -1.所以,当且仅当n 有至少两个不同的素因子时,M n =M n -1.26.设a 、m 、n 为正整数,a >1.证明:()()111m n m n a a a,-,-=-.【答案】不妨设m >n ,则 (a m -1,a n -1)=(a m -a n ,a n -1)=(a n (a m -n -1),a n -1), 而 (a n ,a n -1)=1,故 (a m -1,a n -1)=(a m -n -1),a n -1), 依次递推,对指数进行“辗转相除”,可知结论成立.27.设a 、n 为正整数,a >1,且1na +是素数.证明:()1n d a n -≥.【答案】由a n +1为素数,可知a 为偶数,与第6题类似,可知存在非负整数k ,使得为n =2k ,于是 a n -1=2ka -1=(12k a --1)(12k a -+1)=…=(a -1)(a +1)(a 2+1)…(12k a -+1) .进一步,(12k a --1,12k a -+1)=(12k a --1,2)=1(最后一步用到a 为偶数),依次倒推,可知a +1,a 2+1,22a +1,…,12k a -+1两两互素,从而它们中任取若干个数作乘积形成的2k 个数两两不同,当然,这2k 个数都是a n -1的因数,所以,d (a n -1)≥2k =n .28.对怎样的正整数n (>2),存在n 个连续正整数,使得其中最大的数是其余n -1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因数?【答案】当n =3时,对任意三个连续正整数a -1,a ,a +1,若 a +1|[]1,a a -,则 a +1|a (a -1), 而 (a +1,a )=1,故 a +1|a -1,矛盾.当n >3时,若n 为偶数,记n =2m ,则数2m -1,2m ,…,2(2m -1)中,最大的数2(2m -1)是其余2m -1个数(它们中有2m -1与2m )的最小公倍数的因数;若n 为奇数,记n =2m +1,则数2m -2,2m -1,…,2(2m -1)是n 个连续正整数(注意,这里用到m >1),它们中最大的数是其余n -1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因数.所以,n >3时,正整数n 符合条件.29.设正整数a 、b 、m 、n 满足:(a ,b )=1,a >1,且|mmnna b a b ++.证明:|m n .【答案】利用 a n +b n =(a n -m +b n -m )(a m +b m )-(a m b n -m +a n -m b m ), 知若n ≥2m ,则 a n +b n =(a n -m +b n -m )(a m +b m )-a m b m (a n -2m +b n -2m ), 于是 a m +b m |a m b m (a n -2m +b n -2m ). 得 (a ,b )=1, 由 (a m ,b m )=1,进而 (a m +b m ,a m )=(a m +b m ,b m )=1, 故 (a m +b m ,a m b m )=1, 因此 a m +b m |a n -2m +b n -2m .用n -2m 代替n ,重复上述讨论,最终可将n 变为小于2m 的正整数.此时,由a m +b m |a n +b n 及a >1,知n ≥m .如果n =m ,那么命题已经成立;如果m <n <2m ,那么由a n +b n =(a n -m +b n -m )(a m +b m )-a n -m (a 2m -n +b 2m -n ),同上讨论,将有 a m +b m |a 2m -n +b 2m -n , 而2m -n <m ,这在a >1时是不可能的.综上可知m |n (注意:事实上推出了n 为m 的奇数倍) .30.证明:存在2012个不同的正整数,使得其中任意两个不同的数a 、b 都满足()2|a b ab -. 【答案】将命题一般化,可证:对任意n (≥2),都存在n 个不同的正整数,使得齐总任意两个不同的数a 、b 满足(a -b )2|ab .证明如下:当n =2时,取a 1=1,a 2=2,则它们满足条件.现在设a 1<a 2<…<a n 是n (≥2)个满足要求的正整数,即对1≤i <j ≤n ,都有(a i -a j ) 2|a i a j . 考虑下面的n +1个数 a n !,a n !+a 1,a n !+a 2,…,a n !+a n , 容易证明这n +1个正整数满足要求.31.设a 、b 为正整数,且(a ,b )=1.证明:对任意正整数m ,数列 a ,a +b ,a +2b ,…,a +nb ,… 中,有无穷多个数与m 互素.【答案】对任意正整数m ,由(a ,b )=1,可写m =m 1m 2,使得m 1的素因子都是a 的素因子,且 (a ,m 2)=1,(m 1,b )=1,(m 1,m 2)=1(这只需将m 、a 、b 作为素因数分解后,各部分予以恰当分配即可达到要求).取正整数k ,使得(k ,m 1)=1,这样的k 有无穷多个,令n =m 2k ,我们证明:(a +nb ,m 1)=1. 事实上,设d =(a +nb ,m 1),若d >1,取d 的素因子p ,则p |m 1,进而p |a ,所以,p |nb . 但由 (m 1,k )=(m 1,m 2)=(m 1,b )=1, 知p m 2kb ,即p nb .矛盾.所以(a +nb ,m 1)=1.又 (a +nb ,m 2)=(a +m 2kb ,m 2)=(a ,m 2)=1, 从而 (a +nb ,m 1m 2)=1,即 (a +nb ,m )=1,命题获证.32.已知正整数数对(a ,b )满足:数aba b •在十进制表示下,末尾恰有98个零.求ab 的最小值. 【答案】设a 、b 的素因数分解式中2、5的幂次分别为α1,β1和α2,β2,则 12129898a b a b ααββ⋅+⋅⎧⎪⎨⋅+⋅⎪⎩≥,①≥,②并且①与②中必有一个取等号.如果②取等号,即a ·β1+b ·β2=98,那么当β1与β2都是正整数时,左边为5的倍数,当β1或β2中有一个为零时,另一个必大于零,此时左边仍然是5的倍数,都导致矛盾.所以①取等号.由a ·α1+b ·α2=98,知若α1、α2中有一个为零,不妨设α2=0,则α1>0.此时α·α1=98,若α1≥2,则4|a ,矛盾.故α1=1,进而a =98.代入②,由a =98知β1=0,从而b ·β2>98,结合α2=0,求得b ·最小为75.如果α1与α2都是正整数,不妨设α1≥α2,若α2≥2,则有4|a ,4|b ,导致4|98,矛盾,故α2=1.进一步,若α1=1,则a +b =98,但2a 与2b 都是奇数,故2a +2b为偶数,矛盾,故α1>1.此时,若β1与β2都是正整数,则5|a ,5|b ,与a ·α1+b ·α2=98矛盾,故β1与β2中有一个为零.若β1=0,则由②知b ·β2>98,此时b b 的末尾零的个数大于98(因为,此时10|b .当β2=1时,b ≥100,此时100100|b b .而当β2≥2时,50|b ,若b >50,100100|b b ;若b =50,则a ·α1=48,这时当α1≥4时,25|a ·α1,而α1≤3时,24a ·α1,都导致矛盾,所以,b b 的末尾零的个数大于98) . 类似地,若β2=0,则a ·β1>98,同样可知a a 的末尾零的个数大于98,矛盾. 综上可知,ab 的最小值为7350(当(a 、b )=(98,75)或(75,98)时取到) .33.求所有的正整数m ,使得()4m d m =.【答案】由条件可知m 为一个4次方数,因此,可设m =357244442357αααα⋅⋅⋅, 其中α2,α3,α5,α7,…都是非负整数.而 d (m )=(4α2+1)( 4α3+1)… 是一个奇数,故α2=0,并且1=33413αα+·55415αα+·77417αα+…=x 3·x 5·x 7…, 这里 x 3=33413αα+,x 5=55415αα+,…. 当α3=1时,x 3=53;α3=0或2时,x 3=1;而α3≥3时,33α>4α3+1,故此时x 3<1.当α5=0或1时,x 5=1;α5≥2时,55α≥12α5+1,故55α≥259(4α5+1),即x 5<925. 当p >5,p >为素数时,在αp =0时,x p =1,而αp =1时,pp α>5=4αp +1,故x p <1;而αp >1时,x p<925. 上述讨论表明:若α3≠1,则x 3=x 5=x 7=...=1, 故 α3=0或2,α5=0或1, 而 α7=α11= 0即 m =1,38,54或454. 若α3=1,则3|m ,此时,由m =d (m ) 4,知m =54×(4α5+1) 4×(4α7+1) 4…, 于是存在素数p ≥5,使得3|4αp +1,这要求αp ≥2,从而x p <925.此导致 x 3x 5x 7…≤53×925=35<1,矛盾.所以 m =1,54,38,38·54.(直接验证,可知它们确实满足条件) .34.证明:每一个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正整数之差,且这两个正整数的素因子个数相同.【答案】设n 为正整数,如果n 为偶数,那么表示n =(2n )-n 符合要求.如果n 为奇数,设p 是不整除n 的最小奇素数,那么表示n =pn -(p -1)n 中,pn 的素因子个数等于n 的素因子个数加上1;而p -1是偶数,且由p 的定义,知p -1的每个奇素因子都是n 的素因子,所以,(p -1)n 的素因子个数也等于n 的素因子个数加上1.命题获证.35.求所有的正整数a 、b 、c ,使得21a +和21b +都是素数,且满足 ()()222111a b c ++=+.【答案】不妨设a ≤b ,由条件知a 2(b 2+1)=c 2+1-b 2-1=(c -b )( c +b ),故b 2+1|c -b 或者b 2+1|c +b (这里用到b 2+1为素数) . 若 b 2+1|c -b ,则 c -b ≥b 2+1(注意c >b 是显然的), 即 c ≥b 2+b +1,此时 c 2+1≥(b 2+b +1)+1>(b 2+1)2≥(a 2+1)(b 2+1),矛盾. 若 b 2+1|c +b , 则 c +b ≥b 2+1, 即 c ≥b 2-b +1,于是 c 2+1≥(b 2-b +1)2+1=(b 2+1)2-2b (b 2+1)+b 2+1=(b 2+1)((b -1)2+1) .注意到,若a =b ,则c 2+1=(a 2+1)2,这在a 、c 都是正整数时不能成立(因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至少为3),所以,a <b ,即有a ≤b -1,因此c 2+1≥(b 2+1)((b -1)2+1)≥(b 2+1)( a 2+1),结合条件,可知 a =b -1,c =b 2-b +1.此时,由a 2+1与b 2+1都是素数,知b 2+1为奇数,b 为偶数,从而a =b -1为奇数,a 2+1为偶数,所以a =1,进而b =2,c =3.又当(a ,b ,c )=(1,2,3)或(2,1,3)时,条件满足,它们就是要求的答案.36.用()p k 表示正整数的最大奇因数.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123nk p k n k ∑=<<()213n +. 【答案】记S n =1()n k p k k=∑,则由p (k )的定义可知 S 2n =21()n k p k k =∑=1(21)21n k p k k =--∑+1(2)2nk p k k =∑=n +11(2)2n k p k k =∑=n +12S n .① 类似可知 S 2n +1= n +1+12S n . ② 回到原题,当n =1时,命题显然成立.现设命题对1≤n ≤m 都成立,考虑n =m +1的情形. 如果m +1为偶数,那么,由①结合归纳假设,可知12m ++12·12()23m +<12m ++1212m S +=S m +1<12m ++12·12(1)23m ++.即有23( m +1)<S m +1<23( m +2),知命题对m +1亦成立. 如果m +1为奇数,同上利用②亦可知命题对m +1成立.所以,结论成立.37.设a 、b 、c 都是大于1的正整数.求代数式[][][]2a b b c c a a b c a b c++++,,,-++的最小可能值. 【答案】由对称性,不妨设a ≥b ≥c ,注意到,当(a ,b ,c )=(2,2,2),(3,2,2) ,(3,3,2) ,(4,2,2)时,所给代数式A 的值分别为2,32,178,114.这表明:当a +b +c ≤8时,A ≥32. 下证:当a +b +c ≥9时,有A ≥32. 事实上,A ≥32⇔(a +b +c ) 2-2([]a b ,+[]b c ,+[]c a ,)≥3(a +b +c ) ⇔ a 2+b 2+c 2+2[]()ab a b -∑,≥3(a +b +c ) .由于对正整数x 、y ,都有xy ≥[]x y ,,因此,只要证明:a 2+b 2+c 2≥3(a +b +c ). ①结合a +b +c ≥9,可知为证明①成立,只要证明:a 2+b 2+c 2≥13(a +b +c ) 2⇔3(a 2+b 2+c 2)≥(a 2+b 2+c 2) ⇔2(a 2+b 2+c 2)-2(ab +bc +ca )≥0⇔(a -b )2+(b -c )2+(c -a )2≥0.最后一式显然成立. 所以,所求代数式的最小值为32.38.对任意给定的素数p ,有多少个整数组(a ,b ,c ),使得(1)1≤a ,b ,c ≤22p ; (2)[][]2212a cbc p c a p •+,+,=+b +. 【答案】记u =(a ,c ),v =(b ,c ),则条件⑵变为ac bc u v a b ++=2212p p ++·c , 即 a u +b v =2212p p ++(a +b ). ① 由于12<1-212p +=2212p p ++<1,结合①知2a b +<a u +b v<a +b . ② 若u ,v 都不小于2,则②的左边不等式不成立;若u =v =1,则②的右边不等式不成立.因此u 、v 中恰好有一个等于1.由对称性,不妨设u =1,v ≥2.并记b 1=b v,代入①得(p 2+2)(a +b 1)=(p 2+1)(a +b 1v ),于是, a =b 1((p 2+1)v -(p 2+2)). ③若v≥3,则由③得a≥3(p2+1)-(p2+2)=2p2+1,与条件⑴不符,故v=2.此时③式变为a=p2b1,结合a≤2p2,知b1≤2.注意到,(a,c)=u=1,(b,c)=v=2,知c是一个偶数,且与p2b1互素.这表明p为奇素数,且b1为奇数,结合b1≤2,知b1=1,进而为b=2.所以,(a,b,c)=(p2,2,c),其中c为偶数但不是p的倍数,这样的数组共有p2-p组.综上可知,当p=2时,不存在符合条件的数组;当p>2时,满足条件的数组共有p2-p组.39.黑板上写着数1,2,…,33.每次允许进行下面的操作:从黑板上任取两个满足|x y的数x、y,将它们从黑板上去掉,写上数yx.直至黑板上不存在这样的两个数.问:黑板上至少剩下多少个数?【答案】考虑目标函数S=黑板上所有数之积.最初S=33!=231·315·57·74·113·17·19·23·29·31,每一步操作针对x、y(x|y),记y=kx,去掉x、y代之以k后,S变为Skxy⋅=2Sx,这表明每次操作,S的每个素因子的幂次的奇偶性保持不变,特别地,2,3,5,11都整除每次操作后所得的S.而2×3×5×11>33,因而,最后留下的数中,至少需要两个数,使得它们之积为2×3×5×11的倍数.又注意到,素数17,19,23,31的每一个大于自身的倍数都大于33,因而,任何一次操作都不能去掉其中的任何一个数.上述讨论表明:黑板上至少剩下7个数.下面的例子表明可以恰好剩下7个数:(32,16)→2,(30,15) →2,(28,14) →2,(26,13) →2,(24,12) →2,(22,11) →2;(27,9) →3,(21,7) →3,(18,6) →3;(25,5) →5,(20,4) →5;(8,2) →4.(5,5)→1;(4,2) →2;(3,3) →1,(3,3) →1,(2,2) →1,(2,2) →1,(2,2)→1,(2,2)→1.这样,黑板上留下10,17,19,23,29,31,33共7个数和7个1,而7个1再经与17搭配操作7次即可全部去掉.综上可知,至少有7个数被留下.40.设n是一个正整数.证明:数1+5n+25n+35n+45n是一个合数.【答案】当n为偶数时,设n=2m,x=5m,则A=1+5 n+52n+53n+54n=1+x2+x4+x6+x8=10211xx--=55(1)(1)(1)(1)x xx x-+-+=(x4+x3+x2+x+1)(x4-x3-x2-x+1) .由于x=5m>1,可知上式右边两个式子中的数都大于1,因此,A为合数.当n为奇数时,设n=2m+1,x=5m,z=5y2,则A=1+z+z2+z3+z4=(1+3z+z2)2-5z3-10z2-5z=(1+3z+z2)2-5z(z+1)2=(1+5y2+25y4)2-25y2(1+5y2)2=(1+5y2+25y4-5y(1+5y2))(1+5y2+25y4+5y(1+5y2)) .当m>0,即y≥5时,上式右边两式都大于1,此时,A为合数,当m=0时,A=1+5+52+53+54=11×71也是合数.所以,对任意正整数n,A为合数,命题获证.。
2-3-习题(含解答)

2-3 习题(含解答)目录第1章编译原理概述 (1)第2章PL/O编译程序的实现 (4)第3章文法和语言 (4)第4章词法分析 (13)第5章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 (28)第6章自底向上优先分析 (39)第7章LR分析 (42)第8章语法制导翻译和中间代码生成 (60)第9章符号表 (67)第10章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 (70)第11章代码优化 (73)第12章代码生成 (76)综合练习一 (79)综合练习二 (84)综合练习三 (90)综合练习四 (95)综合练习五 (101)综合练习六 (107)第1章编译原理概述一、选择题1.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五个部分,还应包括 (1) 。
其中, (2) 和代码优化部分不是每个编译程序都必需的。
词法分析器用于识别 (3) ,语法分析器则可以发现源程序中的 (4) 。
(1) A.模拟执行器 B.解释器 C.表格处理和出错处理 D.符号执行器(2) A.语法分析 B.中间代码生成 C.词法分析 D.目标代码生成(3) A.字符串 B.语句 C.单词 D.标识符(4) A.语义错误 B.语法和语义错误 C.错误并校正 D.语法错误2.程序语言的语言处理程序是一种 (1) 。
(2) 是两类程序语言处理程序,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3) 。
(1) A.系统软件 B.应用软件 C.实时系统 D.分布式系统(2) A.高级语言程序和低级语言程序 B.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C.编译程序和操作系统D.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3) A.单用户与多用户的差别 B.对用户程序的查错能力C.机器执行效率D.是否生成目标代码3.汇编程序是将翻译成,编译程序是将翻译成。
A.汇编语言程序B.机器语言程序C.高级语言程序D. A 或者BE. A 或者CF. B或者C4.下面关于解释程序的描述正确的是。
(1) 解释程序的特点是处理程序时不产生目标代码(2) 解释程序适用于COBOL 和 FORTRAN 语言(3) 解释程序是为打开编译程序技术的僵局而开发的A. (1)(2)B. (1)C. (1)(2)(3)D.(2)(3)5.高级语言的语言处理程序分为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两种。
习题解答_

11
c Px 0.4 (7 1 4.5 3 2.8 1) 9.32kW c Px tan 9.32 1.73 16.12kvar
Q30 b PS tan c Px tan 20.59 16.12 36.71kvar
2737.2kvar
2 2 S30 P30 Q30 24002 2737.22 3640.4kVA
17
' Q30
P30 tan / Qc
0.8 2400 1.169 / 0.82 1638 1099.2kvar
' S30
2 P30
22
3)电阻炉组
b = 0.7,c = 0 ,cos = 1.0 ,tan = 0.0
b PS 3 2.0 2.0kW b PS .3 tan 2.0 0.0 0.0kvar
23
4)总的计算负荷
P30
S i
Q30
(12.1 7.93 0.0) 14.9 34.93kvar
P30 K x PS 0.35 843 295.05kW Q30 P30 tan 295.05 0.88 260.21kvar S30 P30 / cos 295.05 / 0.75 393.4kVA
15
2-5.某三班制生产厂的有功计算负荷为2400kW,平 均功率因数为 0.65。现拟在厂变电所10kV母线上 装设YY型移相电容器,使功率因数提高到0.95。试 计算所需电容器的总容量。如采用YY10.5-14-1型 电容器,问需装设多少个?装设以后该厂的视在负 荷为多少?比未装设时的视在功率减少了多少? 解 三班制,取 = 0. 8, = 0. 8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习题2-4 Table表var x,y;procedure p;var a;procedure q;var b;beginb:=10;end;procedure s;var c,d;procedure r;var e,f;begincall q;end;begincall r;end;begincall s;end;begincall p;end根据:Page289,变量table:array[0..txmax] of record 结构体以及block函数得到下表,而表中各部分的含义,见教材Page18,Page19第三章文法和语言1.文法G=({A,B,S},{a,b,c},P,S)S->Ac|aBA->abB->bc写出L(G)的全部元素5. 写一文法,使其语言是偶正整数的集合要求:(1)允许0打头(2)不允许0打头解:(1)G[S]=({S,P,D,N},{0,1,2,…,9},P,S)P:S→AD|DA->AN|ND→0|2|4|6|8N->0|1|2|3|4|5|6|7|8|9(2)G[S]=({S,P,R,D,N,Q },{0,1,2,…,9},P,S)P:S→PD|P0|DP->NR|NR->QR|QD→2|4|6|8N->1|2|3|4|5|6|7|8|9Q->0|1|2|3|4|5|6|7|8|9或:G[S]:S->D|BSB->1|2|3…|9|B0D->0|2|4|6|86. 已知文法G:<表达式>::=<项>|<表达式>+<项>|<表达式>-<项><项>::=<因子>|<项>*<因子>|<项>/<因子><因子>::=(<表达式>)|i。
试给出下述表达式的推导及语法树。
(1)i; (2)(i) (3)i*i;(4)i*i+i; (5)i+(i+i); (6)i+i*i。
解:(1)<表达式>=><项>=><因子>=>i(2)<表达式>=><项>=><因子>=>(<表达式>)=>(<项>)=>(<因子>)=>(i)(3)<表达式>=><项>=><项>*<因子>=><因子>*<因子>=>i*<因子=>i*i(4)<表达式>=><表达式>+<项>=><项>+<项>=><项>*<因子>+<项>=><因子>*<因子>+<因子>=>i*i+i(5)<表达式>=><表达式>+<项>=><项>+<项>=><因子>+<因子>=>i+(<表达式>)=> i+(<表达式>+<项>)=>i+(<项>+<项>)=> i+(<因子>+<因子>)=>i+(i+i)(6)<表达式>=><表达式>+<项>=><项>+<项>=><因子>+<项>=>i+<项>=>i+<项>*<因子>=> i+<因子>*<因子>=> i+i*i语法树见下图:7. 为句子i+i*i 构造两棵语法树,从而证明下述文法G[<表达式>]是二义的。
<表达式>::=i|(<表达式>)|<表达式><运算符><表达式> <运算符>::=+|-|*|/解:为句子i+i*i 构造的两棵语法树如下:<表达式> <项> <因子> i<表达式> <项> <因子> ( <表达式> )<项> <因子> i<表达式> <项><项> * <因子> <因子> ii<表达式><表达式> + <项> <项> <项> * <因子> <因子> ii<因子> i<表达式><表达式> + <项> <项> <因子> i<因子> ( <表达式> ) <表达式> + <项> <项> <因子> i<因子> i<表达式><表达式> + <项> <项> <因子>i<项> * <因子> <因子> ii(1)i (2)(i) (3)i*i (4) i*i+i (5) i+(i+i) (6) i+i*i<表达式> <表达式> + <表达式> i <表达式> * <表达式> i i<表达式><表达式> * <表达式><表达式> + <表达式> i ii所以,该文法是二义的。
8. 习题1中的文法G[S]是二义的吗?为什么?答:是二义的。
因为对于句子abc 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生成树,即:S=>Ac=>abc 和S=>aB=>abc 11. 令文法G[E]为: E →T|E+T|E-T T →F|T*F|T/F F →(E)|i证明E+T*F 是它的一个句型,指出这个句型的所有短语、直接短语和句柄。
解:可为E+T*F 构造一棵语法树(见下图),所以它是句型。
从语法树中容易看出,E+T*F 的短语有:T*F 是句型E+T*F 的相对于T 的短语,也是相对于规则T →T*F 的直接短语。
E+T*F 是句型E+T*F 的相对于E 的短语。
句型E+T*F 的句柄(最左直接短语)是T*F 。
12. 下述文法G[E]生成的语言是什么?给出该文法的一个句子,该句子至少含五个终结符,构造该句子的语法树。
证明:<E><T><F><MOP><POP>是G[<E>]的句型,并指出该句型的所有短语、直接短语和句柄。
<E>→<E><T><POP>|<T> <T>→<T><F><MOP>|<F> <F>→a|b|c <POP>→+|- <MOP>→*|/ 解:(1)计算文法G[E]的语言:由于L(T)={(a|b|c)((a|b|c)(*|/))n|n>=0}所以L(E)={L(T)(L(T)(+|-))n |n>=0}(2)该文法的一个句子是aab*+,它的语法树是:(3) 证明:<E><T><F><MOP><POP>是G[<E>]的句型,并指出该句型的所有短语、直接短语和句柄。
由于下面的语法树可以生成<E><T><F><MOP><POP>,所以它是G[<E>]的句型。
EE + T T *F <E><E> <T> <POP><T> <F> <MOP> <T> <F> a <F> ab *+<E><E> <T> <POP><T> <F> <MOP>由于<E> => <E><T><POP>,且<T> => <T><F><MOP>,所以<T><F><MOP>是句型<E><T><F><MOP><POP>相对于<T>的短语,也是相对于规则<T> → <T><F><MOP>的直接短语。
由于<E> => <E> 且<E> => <E><T><F><MOP><POP>,所以<E><T><F><MOP><POP>是句型<E><T><F><MOP><POP>相对于<E>的短语。
显然,句型<E><T><F><MOP><POP>的句柄是<T><F><MOP>。
14. 给出生成下述语言的上下文无关文法:(1){a n b n a m b m|n,m>=0}(2){1n0m1m0n|n,m>=0}(3){WaW t|W属于{0|a}*,W表示W t的逆}解:(1)所求文法为G[S]=({S,A},{a,b},P,S),其中P为:S→ABA→aAb|εB→aBb|ε(2)所求文法为G[S]=({S,A},{0,1},P,S),其中P为:S→1S0|AA→0A1|ε(3)W属于{0|a}*是指W可以的取值为{ε,0,a,00,a0,aa0,00aa,a0a0,…}如果W=aa0a00,则W t=00a0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