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地基下沉-墙体裂缝检测鉴定报告

合集下载

墙体开裂情况汇报

墙体开裂情况汇报

墙体开裂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最近的墙体检测情况,我向您汇报一下墙体开裂的情况。

经过我们的专业团队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评估,以下是我们的汇报:1. 开裂情况,经过检测,我们发现墙体存在多处开裂情况,主要集中在建筑的西侧和南侧。

这些裂缝大部分呈现为细小的裂缝,但也有少部分较为严重的大裂缝,其中部分已经出现了局部脱落的情况。

这些裂缝对于墙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开裂原因,经过初步分析,我们认为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的地基沉降和墙体承受的外部压力不均匀导致的。

另外,部分裂缝也与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有一定关系。

我们将继续对开裂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制定更有效的修复方案。

3. 影响分析,墙体开裂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度和使用功能,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果不及时修复,裂缝可能会继续扩大,导致墙体的倒塌和建筑物的损坏,给人员和财产带来严重的风险。

4. 处理建议,针对墙体开裂的情况,我们建议尽快进行修复工作。

具体的修复方案包括加固地基、填补裂缝、重新粉刷等措施。

我们将邀请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修复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修复效果和施工质量。

5. 监测和跟踪,修复工作完成后,我们将继续对墙体进行监测和跟踪,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建筑物的定期检测和维护,以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结语,墙体开裂是一项严重的建筑问题,我们将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将密切关注修复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向您汇报相关的进展和结果。

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此致,。

百度文库文档创作者。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楼房墙面开裂情况报告

楼房墙面开裂情况报告

楼房墙面开裂情况报告楼房墙面开裂情况报告尊敬的业主:根据最新的楼房墙面检查报告,我们特此向您汇报楼房墙面开裂情况。

房屋外观的完整性对于保护建筑结构的稳固性以及增加房产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楼房墙面进行了全面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墙面开裂情况。

开裂主要分为结构性开裂和非结构性开裂两种类型。

结构性开裂是指由于建筑结构问题或基础沉降引起的裂缝。

这种类型的开裂通常比较严重,需要及时修复以避免进一步恶化。

在我们的检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结构性开裂,其中一些裂缝相对较小,但是有些裂缝已经超过了建筑安全标准。

我们建议立即采取行动修复这些结构性开裂,以确保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非结构性开裂是指由于温度变化、墙面装修或混凝土伸缩引起的裂缝。

这些裂缝通常较小,并且不会对建筑结构产生影响。

然而,如果这些裂缝被忽视不修复,它们可能会扩大并影响建筑外观。

在我们的检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非结构性开裂问题,这些裂缝可以通过填补和抹灰来修复。

针对这些开裂问题,我们已经与专业修复团队合作,他们将为您提供详细的修复方案,包括所需的时间和费用估计。

修复工作将分阶段进行,从结构性开裂开始,以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

我们将根据修复方案修补和抹灰非结构性裂缝,以确保楼房的外观完整性。

我们将继续定期检查墙面情况,以确保修复工作的有效性。

我们也鼓励业主们注意楼房墙面的变化,并及时报告任何新的开裂情况。

最后,我们希望业主们能够理解并配合修复工作,以确保楼房的安全和价值。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此致礼意管理委员会。

某楼墙体裂缝检测鉴定

某楼墙体裂缝检测鉴定

某楼墙体裂缝检测鉴定一、委托内容对某楼墙体裂缝进行检测鉴定。

二、检测、鉴定依据1、委托书及工程图纸;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19);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6、《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17);7、《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程》(GB/T50315-2011);8、《混凝土多孔砖》(JC943-2004);9、《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技术规程》(DBJ41/T063-2005)。

三、工程概况1、某楼位于工路与园路交叉口东北角,建设单位为xxx,设计单位为xxx,施工单位为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xxx。

2、某楼为(混凝土多孔砖)砖混结构,基础形式为天然地基上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层数为地上六层,层高2.8m,地下为架空层,层高为2.18m,室内外高差1.00m,建筑檐口高度20.600m,现发现墙体出现多处裂缝。

3、材料强度等级:各层梁、板、楼梯、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等除施工图注明外均采用C20混凝土。

砌体材料:本工程砌体材料采用MU10混凝土多孔砖,±0.000以下部位采用M10水泥砂浆、混凝土实心砖,±0.000~11.170采用M10混合砂浆,11.170以上采用M7.5混合砂浆。

四、检测方法、数据及结果1、砌体构件的砖强度检测采用现场抽样(抽取一组,每组10块砖),实验室试验的方法对砖的强度进行检测,其抽检砖的强度检测结果如下:表1:砌体构件的砖抗压强度检测结果依据表1中检测结果,所抽检砌体构件的砖的抗压强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砌体构件的砂浆强度检测现场采用贯入法,依据《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17)的有关规定对砌体构件的砂浆强度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见表2。

沉陷地裂缝评价报告范文

沉陷地裂缝评价报告范文

沉陷地裂缝评价报告范文一、前言。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沉陷地裂缝这个事儿。

就像大地突然在脸上开了几道不怎么好看的口子,地裂缝这玩意儿可不容小觑。

咱得好好评价评价它,看看它到底是咋回事儿,会带来啥影响。

二、沉陷地裂缝概况。

# (一)位置。

这个地裂缝啊,就出现在[具体地点名称]。

那地儿就像大地生病了似的,好好的地面被这些裂缝划得乱七八糟。

你想啊,本来是一片平整的土地,突然这儿一道、那儿一道的,看着就闹心。

# (二)规模。

这些裂缝可真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有的裂缝就像小细线,细细长长的,但有的就像大口子,宽度能有[X]厘米,深度都能达到[X]米。

就好像大地在玩拼图,但是拼得乱七八糟,还缺了几块似的。

三、成因分析。

# (一)人为因素。

1. 过度开采地下水。

咱得说说这地下水开采的事儿。

有些人啊,就像渴了的牛犊,一股脑儿地拼命抽水。

这地下的水被抽走了,就像大地下面的支撑被撤掉了一部分,那地面可不就往下沉,然后就出现裂缝了嘛。

这就好比一个人本来站得稳稳当当的,你突然把他脚下的凳子抽走了,他不得晃悠两下,地面也是这个道理啊。

2. 工程建设影响。

还有那些搞工程建设的。

在盖房子、修道路的时候,有时候就不管不顾的。

大型机械在地上轰隆隆地跑,把地都压得够呛。

而且一些不合理的挖掘、填方工程,就像在大地身上乱做手术一样,破坏了原有的地层结构,这也促使了地裂缝的产生。

这就好比给一个人做手术,要是医生技术不好,乱切乱缝,这个人能不出问题吗?# (二)自然因素。

1. 地质构造。

这大地本身的构造也有影响。

有的地方啊,它的地层就像千层饼一样,一层软一层硬的。

这种软硬相间的地层在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下,就容易产生变形。

就像你把不同硬度的东西叠在一起,稍微一挤压,软的地方就容易被挤变形,然后地面就可能出现裂缝啦。

2. 地震活动。

地震就像大地发的脾气。

一旦地震来了,那强大的能量就会让地层摇晃、错动。

就像你把一盒整齐摆放的积木用力摇晃,积木肯定会散架、错位一样。

房屋维修鉴定报告

房屋维修鉴定报告

房屋维修鉴定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位于xxxx的房屋进行维修鉴定的结果报告。

房屋维修鉴定是为了评估房屋的结构、功能和安全性能,检测房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维修建议。

本报告主要包括房屋维修鉴定的目的、范围和方法、鉴定结果及维修建议等内容。

2. 目的本次房屋维修鉴定的目的是评估房屋的结构和功能情况,确定房屋的维修需求,并提供相应的维修建议,以保证房屋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功能。

3. 范围和方法3.1 范围本次房屋维修鉴定的范围包括:•房屋的整体结构:包括地基、墙体、屋面等。

•房屋的室内设施:包括水电设备、暖气设备、通风设施等。

•房屋的外部设施:包括围墙、门窗、道路等。

3.2 方法本次房屋维修鉴定采用以下方法:•实地勘查:通过对房屋进行实地勘查,查看房屋的结构、设施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测量和检测。

•文献查阅:通过查阅相关建筑工程资料,了解房屋的设计标准和维修要求。

•专家咨询: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获取专业建议和意见。

4. 鉴定结果根据对房屋进行实地勘查和资料查阅的结果,得出以下鉴定结果:4.1 房屋结构•地基:房屋的地基存在明显的下沉和裂缝,需要进行加固和修补。

•墙体:部分墙体存在开裂和渗水现象,需要进行修复和防水处理。

•屋面:屋面瓦片有多处破损和脱落,需要更换和修复。

4.2 室内设施•水电设备:部分水管和电线老化严重,需要更换新的设备。

•暖气设备:暖气管道存在漏水问题,需要进行修复和维护。

•通风设施:部分通风口堵塞严重,需要进行清理和维修。

4.3 外部设施•围墙:围墙存在倾斜和破损,需要进行加固和修复。

•门窗:部分门窗密封性能不佳,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换。

•道路:道路出现坑洼和裂缝,需要进行修复和铺设。

5. 维修建议根据鉴定结果,提出以下维修建议:•地基加固:对房屋地基进行加固和补强,以保证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墙体修复:对墙体开裂和渗水问题进行修复处理,增加墙体的承重能力和防水性能。

•屋面维修:对屋面瓦片进行更换和修复,修复破损和脱落的瓦片,确保屋面的防水和保温功能。

房屋裂缝鉴定报告

房屋裂缝鉴定报告

房屋裂缝鉴定报告一、鉴定目的本鉴定报告旨在确认被鉴定房屋的裂缝情况及其产生原因,为相关方提供客观、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二、鉴定范围本次鉴定涉及位于xx区xx街道xx号的xx建筑内所有房间的墙体裂缝情况。

鉴定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了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和走向等方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三、鉴定结果通过对房屋裂缝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裂缝位置该建筑内裂缝位置主要集中在南侧和西侧。

其中,南侧裂缝主要分布在一楼和二楼的客厅和次卧;西侧裂缝主要分布在三楼和四楼的卧室和阳台。

2. 裂缝长度和宽度裂缝长度和宽度在不同位置有所不同,南侧裂缝长度主要集中在30cm左右,宽度在2mm左右;西侧裂缝长度主要集中在50cm 左右,宽度在3mm左右。

3. 裂缝走向裂缝走向主要呈近竖直方向,但在部分位置呈斜向或水平方向。

4. 裂缝原因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房屋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建筑本身的结构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

具体表现为:地下室不够稳固,地基不均匀,没有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导致上部结构承重不稳定;施工过程中未能确保水泥柱和墙体之间的粘结力度,导致墙体出现开裂现象。

四、鉴定建议针对上述原因,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 对地下室进行加固,确保地基稳定,防止房屋产生进一步移动。

2. 对裂缝位置进行重新修补,加强墙体之间的粘结力度,防止裂缝恶化。

3. 对整个建筑进行维护和加固,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五、结论通过对房屋裂缝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该建筑内出现的裂缝问题,根本原因是建筑本身的结构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鉴定建议,希望相关方能够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鉴定人: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某房屋安全检测鉴定和墙体裂缝分析

某房屋安全检测鉴定和墙体裂缝分析

某房屋安全检测鉴定和墙体裂缝分析摘要:某厂房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筑面积约为1000㎡,建筑层数为5层,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

厂房原设计承重为2×150kN/m。

后因厂房所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原设计的承重方式和结构布置不能满足当前的使用要求,且部分构件出现开裂、变形等损坏。

为确保厂房安全使用,对该房屋进行了安全性鉴定检测和抗震鉴定检测。

本文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对该房屋进行安全性鉴定分析及抗震鉴定分析。

关键词:安全检测;鉴定;墙体裂缝在城市建设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小规模的房屋建设和改造项目。

这些项目可能涉及到新建、改建、扩建或局部装修等操作,也可能会涉及到拆除重建等操作。

在这些项目中,往往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检测鉴定和分析。

这些检测鉴定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建筑物的质量情况、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等问题。

1.工程概况该房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筑面积约为1000㎡,建筑层数为5层,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

房屋为单层钢木混合结构,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厚70mm);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屋架(厚200mm);屋面采用彩钢板。

该房屋所在场地位于地震断裂带附近,在设计时未考虑抗震设防要求,未按抗震设防类别进行设计施工。

厂房周边原道路为土路,近几年道路两侧开挖施工,致使厂房所处地理位置发生较大变化。

但该房屋所在场地地基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不会造成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

目前厂房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且目前厂房内未发现明显异常。

但考虑到原设计的使用荷载已发生变化,需对该房屋进行安全性鉴定。

1.房屋检测(1)调查和检测房屋的使用历史和结构体系。

(2)检查并记录房屋中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钢筋配置、混凝土及砂浆强度等数据。

(3)检测房屋承重结构材料的强度和完损程度。

(4)调查分析房屋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现状。

(5)检查并记录房屋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坏现状(包括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等)。

(6)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对该房屋危险性进行评定。

结构裂缝检验报告

结构裂缝检验报告

结构裂缝检验报告1. 摘要本报告旨在对某建筑结构中出现的裂缝进行检验和评估。

通过对裂缝的详细观察和测量,我们分析了裂缝的形态、规模和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修复建议。

本文档将对裂缝检验的方法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以便相关人员了解和参考。

2. 引言裂缝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对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裂缝进行及时的检验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检验的目的是确定裂缝的类型、位置、大小,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为后续维修工作提供依据。

3. 检验方法为了全面地观察和测量裂缝,我们采用了以下检验方法:3.1 目视检查首先,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目视检查,对结构中可见的裂缝进行了详细观察。

通过目视检查,我们初步确定了裂缝的分布范围和大致形态。

3.2 建筑测量工具使用建筑测量仪器对裂缝进行精确测量,包括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裂缝数据。

3.3 结构力学分析对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包括应力、应变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通过力学分析,我们可以判断裂缝对结构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的后果。

4. 检验结果4.1 裂缝类型和分布在本次检验中,我们发现了以下类型的裂缝:4.1.1 建筑裂缝建筑裂缝是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变形或荷载作用而引起的裂缝。

本次检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多处建筑裂缝,分布在墙体、地板和天花板等位置。

4.1.2 基础裂缝基础裂缝是由于地基沉降、地震等原因引起的裂缝。

我们在结构基础附近发现了多处基础裂缝。

4.2 裂缝形态和规模通过测量和观察,我们得到了裂缝的具体形态和规模数据。

裂缝的形态可分为直线型、弧形和网状等,裂缝的规模则包括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

4.3 裂缝原因分析根据观察和分析,我们推测了可能导致裂缝产生的原因。

其中包括结构变形、荷载超载、地基不稳定等。

5. 修复建议基于对裂缝的检验和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修复建议:5.1 加固结构根据裂缝的分布和原因分析,建议采取加固结构的措施,包括增加支撑、加固墙体等,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办公楼地基下沉\墙体裂缝检测鉴定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办公楼地基下沉、墙体裂缝进行检测鉴定,为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临近施工时应根据其周围环境,制定相应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地基下沉墙体裂缝浸水一、工程概况某办公楼于2007年3月7日正式施工,2007年8月26日竣工,9月18日投入使用。

平面呈“一”字形布置,东西朝向,为2层砌体结构,层高为3.2m,总建筑面积为1667.1m2。

该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地基处理采用条形基础下局部换填碾压垫层,垫层为500mm厚3:7灰土垫层,换填垫层下为素土夯填,是从大砂沟河道层起分层夯填到现有地坪,夯填厚度约8.0m;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墙体±0.000以下为m5.0水泥砂浆砌筑mu10机制砖,墙体±0.000以上为m5.0混合砂浆砌筑mu10机制砖。

2007年11月,该办公楼北出口进行河道综合治理、道路拓建,由于工程需要,进行了大砂沟的开挖及必要的降水施工。

此时,办公楼场地出现地面塌陷,地基下沉,护坡、围墙、办公楼墙体出现裂缝等。

随着最近雨水增多,该场地及办公楼的病害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安全使用。

为此,受使用方委托,我单位对该办公楼地基下沉、墙体裂缝进行检测鉴定。

二、检测结果(一)、地基检测该办公楼场地是从大砂沟河道层起,分层回填到现有地坪的,回填厚度约8m,回填土层下的河道地层为本场地的软弱下卧层。

在距建筑物外墙1m范围内共布置了2个探孔,挖至灰土垫层底面。

检测结果表明:该楼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下为灰土换填垫层,由于散水下回填土含水量比较大、局部饱和呈淤泥状,探井中出现积水现象,造成探井无法继续往下开挖,未对灰土垫层厚度和外延宽度进行检测。

(二)、条形基础检测1、该楼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埋深为1.2~1.3m,其外边缘距离外墙为0.75~0.77mm,厚度为0.15~0.16m。

该楼±0.000以下墙体砌筑砖的抗压强度等级均为mu10,满足设计要求。

大部分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大于m5,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条形基础表面较平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局部砌筑存在灰缝不均匀、砂浆不饱满缺陷。

地圈梁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26.9mpa,满足设计要求。

从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构件看,大部分构件表面较平整、无蜂窝、麻面等缺陷,地圈梁未发现裂缝。

2、基础顶面上回填土检测:通过对2个探孔开挖,发现该建筑物条形基础顶面回填土土质均匀,局部含有少量建筑垃圾。

在开挖深度范围内,回填土含水量较大,下部呈淤泥状,开挖探井中有积水,积水呈泥状,无臭味。

由于回填土呈淤泥状,无法对该回填土采用环刀法取样进行了密实度检测。

对素土进行了含水率检测,素土的含水率为26.2%~33.5%。

3、散水检测:该室外散水宽均大于1. 5m,室外散水做法自上而下为100~160mm素混凝土(部分散水进行二次浇筑厚度约50mm),宽度大于1.5m;180~300mm灰土垫层,灰土拌和均匀。

散水变形缝填充物脱落,大部分出现斜向裂缝及纵向裂缝。

4、室外地坪:建筑物周围室外地坪都进行了混凝土硬化处理,从地坪表面看,该场地地坪出现了下沉现象,部分室外混凝土地坪出现了裂缝,裂缝宽度一般为2~10mm,部分混凝土地坪在伸缩缝处出现裂缝及错位现象,裂缝宽度为12~60mm。

因该场地整体下沉,导致该楼西侧围墙上的排水口高于现室外地坪标高,场地雨水无法排出,大量淤积在室外地坪,继而渗入地基。

5、围墙及护坡:围墙为240mm厚砖砌围墙,高约2.2m,每隔5.7m设置一个砖墩,部分围墙上出现1~7mm的竖向裂缝,西南角部位裂缝最为严重,西侧围墙产生向西位移,顶部向西侧向位移175mm,底部向西侧向位移128mm。

办公楼西、南侧护坡采用块石砌筑,高度约6m,护坡西南角出现较严重裂缝,裂缝宽度3~65mm,局部块石有松动,西侧护坡最大向西位移115mm。

护坡其它局部部位也有微小裂缝。

南侧护坡底部有两道污水管出口,西侧护坡底部有建筑垃圾、块石、生活垃圾堆积,有块石护坡施工痕迹。

6、沉降观测以该楼一层窗户的窗台作为沉降观测基线,进行了相对沉降观测,检测结果表明,该楼相对沉降量较大,该楼地基相对沉降检测结果详述如下:(1)、从地基下沉的部位来看,东北角重、西南角轻,东侧重、西侧轻的特点。

(2)、从地基下沉相对数值来看,该建筑物最大相对下沉在3~4/f处。

如以该建筑物6~7×a轴线窗台为零点,东侧3~4×f相对下沉92.5mm,东北角相对下沉84mm,东南角相对下沉41mm,西南角相对下沉3mm,西北角相对下沉16.5mm,最大相对沉降差为92.5mm,最大局部沉降差为39mm,最大局部倾斜率为6.1‰,远超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有关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建筑物窗台水泥砂浆抹面的标高参差不平,施工误差较大,对计算相对沉降值会带来一定误差。

(二)、上部结构检测1、承重砌体结构检测:该楼墙体砌筑砖平均回弹值为30.14~37.43mpa,最小回弹值为27~28mpa,经回弹法检测的墙体砌筑多孔砖强度等级均大于mu10。

砌筑砂浆强度检测结果表明,该楼承重墙体砌筑砂浆的强度未达到m5。

墙体砌筑砖、砌筑砂浆外观质量:在可见墙体表面的构件中,大部分墙体表面平整,灰缝厚度均匀,砂浆饱满,局部砌筑竖缝砂浆不饱满及砂浆强度偏低。

2、抗震构造措施检查:该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0g。

该楼平面布置呈“一”字形,布置较规则,层数为两层,总高度为7.8m,层高为3.2m,房屋最大高宽比0.61,横墙最大间距7.2m,抗震构造措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要求。

3、构造柱:采用回弹法对构造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了检测,构造柱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15.5~26.9mpa,所检测的个别构造柱现龄期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从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构件看,构件表面平整、密实,个别部位存在蜂窝、麻面、粗糙等缺陷。

通过对抽检的构造柱截面尺寸测量,截面尺寸在260~290mm之间,符合设计构造柱截面尺寸240×240mm的要求。

4、圈梁;采用回弹法对圈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了检测,按单个构件进行混凝土强度评定,该楼圈梁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25.4~30.2mpa,所检测的圈梁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从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构件看,构件表面平整、密实。

5、现浇梁:采用回弹法对现浇梁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了检测,按单个构件进行混凝土强度评定,该楼现浇梁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25.9~28.1mpa,所检测的现浇梁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从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构件看,构件表面平整、密实。

通过抽检的2道现浇梁截面面尺寸测量,满足设计现浇梁截面尺寸的要求。

6、倾斜观测:本次检测,在该楼四角分别布置了测点,该楼相对倾斜观测结果表明:该楼倾斜规律与地基下沉基本一致。

该楼墙体顶点向东侧向位移10~20mm,向北侧向位移4~8mm,最大顶点侧向位移20mm,最大倾斜率为3.13‰。

检测结果表明:该楼倾斜未超出《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中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建筑物四角墙面抹灰垂直度有一定的误差,对倾斜观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7、裂缝检测(1)、裂缝的特点和规律本次裂缝检测为现状检测。

该楼裂缝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楼裂缝具有如下特点和规律:①、从裂缝出现的部位来看,该楼外墙重、内墙轻,二层重、一层轻等特点;②、从裂缝类型来看,有斜向裂缝、竖向裂缝和水平裂缝,且主要为斜向裂缝;③、从裂缝开展程度来看,裂缝宽度一般为0.2~3.0mm,最大裂缝宽度为5mm;④、从出现裂缝的构件来看,在墙体开裂较严重部位的圈梁、现浇梁未出现裂缝,该楼一、二层部分楼地面出现了裂缝,一层开展程度较重,部分窗间墙墙体出现贯通裂缝,裂缝宽度一般为1~2.5mm。

(2)、墙体的裂缝情况:该楼c轴、f轴纵墙主要为横向、斜向裂缝,斜向裂缝方向由南向北倾斜,裂缝宽度为0.2~3mm;f轴外纵墙在二层3轴处两侧出现了八字形裂缝。

b×8~1轴线内纵墙主要为斜向裂缝,裂缝开展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5~8轴墙段,裂缝方向为由南向北倾斜,裂缝宽度为0.2~1.0mm,b轴北侧墙体出现少量斜向裂缝,裂缝方向为由北向南,宽度为0.1~0.5mm;a轴线外纵墙主要为斜向裂缝,裂缝方向为由北向南倾斜,裂缝宽度为0.2~2mm。

内横墙裂缝较少,一般为横向、斜向裂缝,大部分斜向裂缝方向由西向东倾斜,裂缝宽度为0.2~1.0mm,二层较多;一层3×c~f后砌的内横墙产生横向裂缝,最大裂缝宽度为5mm。

(3)、其他构件:经检查,未发现圈梁、构造柱、现浇梁裂缝,个别楼板、一层地面有纵、横向裂缝,裂缝宽度为0.5~2mm。

(4)、墙体裂缝原因分析该工程墙体裂缝按其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地基下沉裂缝:该工程墙体裂缝,绝大部分为地基下沉裂缝。

此种裂缝主要发生在外墙的斜向裂缝、纵横墙墙体交接处的竖向裂缝,是典型的因地基产生不均匀下沉的裂缝。

②、应力集中裂缝:此种裂缝主要发生在门、窗洞口部位,一般在门洞上部和窗洞口的角部。

由于上述部位是墙的薄弱部位,在洞口角部易产生应力集中,则易产生应力集中裂缝。

③、温度裂缝:此种裂缝主要发生在顶层山墙、屋面女儿墙处,多数呈水平裂缝,少数为斜向裂缝。

由于外界温度变化,屋盖与砌体互相约束,造成相互间温度变化不协调,导致砌体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或抗剪强度极限值时,产生温度裂缝。

(三)、围护系统检查: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该工程屋面防、排水基本完好,无严重渗漏现象;部分墙体有开裂现象,部分抹灰层有剥皮现象;部分门窗因地基不均匀下沉,已出现轻微变形;该楼室外地面均已做硬化处理,但地坪存在下沉、开裂、倒坡、变形缝未有填充物未等病害。

五、建筑物检测鉴定结果评定(一)、地基基础:该办公楼场地具有软弱下卧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地基相对沉降量较大,地基最大相对沉降差为92.5mm,最大局部沉降差为39mm,最大倾斜6.1‰,变形较大;地基浸水,散水下回填土呈饱和状态,软塑,影响地基承载力。

从地基变形、地基承载能力、沉降稳定趋势几方面分析,按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的规定,该楼地基基础应评为cu级,即安全性不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应采取措施。

(二)、上部结构:该办公楼施工质量基本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但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该楼墙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基沉降裂缝、应力集中裂缝,最大裂缝宽度已达5.0mm,影响了承重墙体的整体性,对整体结构的抗震不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