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球罐火灾爆炸分析与评价(一)
07-1-丙烯罐闪爆事故

谢谢!
(4)作业过程危险因素辨识不清 工段技术员对作业使用铁锹的危险程度意识不足;对 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的危险性意识 不足。 工段技术员认为:只要罐内不动火或不吸烟,就不会 发生闪爆事故。 (5)作业人员不具备最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 4名民工中,只有1人有入厂安全教育记录,不具备最 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
电话表示同意
11月5日 下午
气体采样分析 丙烯爆炸极 限:1%~15%
工段技术员违章 指挥进行清理
丙烯含量 1.33%
标准要值:
爆炸下限10%
R-101a、b、c
16:39 11月6日15: 20
气体采样分析
工段技术员谎报气体合格 安排清理R--104a罐
丙烯含量 1.87%
16:45
R-104a
丙烯回收罐 闪爆事故
2002年11月6日16时45分,巴陵石化 公司合成橡胶厂聚丙烯车间丙烯回收罐清 洗作业中发生闪爆事故,造成2人死亡,1 人重伤、2人轻伤。
1 事故经过
高压丙烯回收罐R-104a 11月4日
聚丙烯 车间
清 理
原料罐R-101a、b、c
电话请示
厂生产调度
厂故直接原因 (1)罐内丙烯气体含量为1.87% ,达到 爆炸极限范围。 (2)使用非防爆铁锹,致使铁锹与罐壁 碰撞摩擦产生火花,发生闪爆。
3 事故间接原因
(1)清罐作业没有计划 此次清罐作业,厂与车间没有计划,是车间临时决定进行的。 车间用电话汇报方式与厂生产调度和厂安全监督部门汇报,各职能 部门电话同意进行清罐作业。 (2)清罐作业没有方案 车间没有按规定编制作业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只给工 段安排4名民工,由工段技术员负责清罐作业整体工作。 事故后了解车间某领导为什么不制定作业方案,回答:“过去 一直是这样干的,没有什么作业方案”。 (3)作业过程没有确认 从11月4日车间安排清罐至6日16:45,厂生产调度、安全监督 等职能部门有关人员,车间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均没有到清罐作业 现场进行的确认与检查,致使现场作业处于失控状态,没有进入有 限空间作业票。
一起丙烯腈贮罐爆炸事故分析

【本刊讯】 2月7日14时50分,厦门长天塑化有限公司东区一空置两年多的丙烯腈(v5006)贮罐发生爆炸,并导致相邻3.5米的(v5005)丁酯储罐外表冷却层燃烧,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但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事故发生后,市、区安监、消防,海沧公安、环保等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经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由于公司没有严格动火制度,员工切割丙烯腈回流管时产生火花引起丙烯腈回流管着火,火源经管道引至储罐,导致丙烯腈储罐爆炸。
这起事故的发生,暴露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严重薄弱环节。
为确实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坚决遏制各类化工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海沧区安监局对此提出了具体整改意见:1、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班组到个人,建立健全每天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局面。
每天作业前,各部门、各车间、各班组负责人必须对作业场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作业班组长要强化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对每道工序认真负责,督促班组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要求作业。
2、各单位要以此起事故为教训,举一反三,在本单位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安全隐患大排查。
排查重点是:是否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是否存在闲置、废弃、私自改变使用、储存用途的危险化学品储罐、容器、管道;压力容器、管道、特种设备是否按要求定期检验、检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并落实到位。
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落实资金、人员抓紧整改到位。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要切实做好企业安全“三级教育”,保证所有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贮罐火灾爆炸事故分析[1]
![贮罐火灾爆炸事故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0ab71fe09b89680203d82530.png)
贮罐火灾爆炸事故分析本网据“化工安全与环境”报导:石油精制和石油化工等企业,为使生产能够很好地连续进行,均建有大型贮罐群,以贮存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由于被贮存的物质皆为可燃性物质,因此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1、如,座落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一个石油化工厂,曾发生了一起可燃性物质贮罐群火灾爆炸事故。
在事故的前一天,一个容积为5000桶的丁烷球罐液面计出现了故障,然而并未察觉,如此持续了24h以上,导致液位上升,丁烷液体从球罐顶部通气孔溢出,流入该球罐的另外两个大型丁烷球罐的公共防液堤内。
由于液体丁烷的沸点为-1.1℃,此时环境温度为-6.7℃,因此大量的液化丁烷积聚在防液堤内,液体丁烷不断气化,所形成的可燃性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很快就达到了爆炸下限浓度值,当可燃性气体扩散到距离该球罐180m 的供油区时,被供油区内的明火火源点燃,因此火灾瞬时由供油区引入防液堤内,形成熊熊大火,并对该防液堤内的装有液化丁烷的三个大型球罐进行猛烈加热。
大约过了30min后,一个球罐顶部出现了两条裂缝,又过了30min,另外两个丁烷球罐就发生了大爆炸,约有2万桶液化丁烷猛裂燃烧,形成更大的火灾,火焰高达1600m以上。
由于爆炸力极强,球罐碎片飞出范围很大,击中附近许多贮罐、配管和建筑设施,造成二次性事故,其中有一根长9m的球罐支柱竟飞出350m,击中主变电室,毁坏了变电设备,造成大半个蒙特利尔市停电,数栋建筑物因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电路故障而起火。
另外,由于炸片击中容积为38000桶热原油贮罐(内存9000桶热原油)、容积为30000桶汽油贮罐(内存15000桶汽油)和容积为80000桶原油贮罐(内存10000桶原油),导致这三个大型贮罐内部爆炸,罐顶冲天飞起。
这3个贮罐距离液化丁烷球罐的距离分别为180m、45m和150m。
该石油化工厂消防队在附近工厂消防队和社会公共消防队的援助下,经24h的努力,控制住了火势,又经过24h才将火灾完全扑灭。
丙烯储罐风险评估报告

丙烯储罐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塑料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丙烯储罐的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丙烯储罐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二、风险评估1.火灾爆炸风险:由于丙烯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储存大量丙烯存在着火灾爆炸的风险。
发生火灾爆炸后,不仅会造成储罐的损毁,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工厂及周边环境的严重破坏。
2.泄漏风险:丙烯储罐存在泄漏的风险,一旦发生泄漏,不仅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同时,泄漏的丙烯会污染环境,对周边水源、土壤造成严重影响。
3.断电风险:丙烯储罐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储存的丙烯不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一旦发生断电,会导致温度和压力失控,增加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三、风险控制措施1.安全操作规程:制定丙烯储罐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储罐的装卸操作、泄漏处理、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悉并遵守操作规程。
2.泄漏检测和监控系统:安装泄漏检测和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情况。
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并与紧急停机系统相连,以确保在泄漏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3.立即应急措施: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包括泄漏应急处理、火灾应急处置等。
同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救援和处置。
4.断电保护措施:安装备用电源,确保在主电源断电时能够保持储存罐的运行。
同时,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确保备用电源的正常工作。
5.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丙烯储罐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丙烯的性质、储罐的操作要求、应急预案等。
四、结论丙烯储罐存在着火灾爆炸、泄漏等风险。
为确保储罐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应采取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装监控系统、制定应急预案等。
丙烯罐区危险性分析及管控措施

丙烯罐区危险性分析及管控措施作者:张龙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9年第06期摘要:分析丙烯球罐区可能存在风险,提出可行性管控措施。
关键词:丙烯罐区;不安全因素;管控措施1 丙烯特性质及丙烯罐区危险性分析1.1 丙烯特性丙烯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属甲类可燃液化气体,一旦泄露就会吸收热量迅速膨胀,降低周边环境温度,并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2~11.7%(体积),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气体比空氣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丙烯是一种属低毒类物质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
丙烯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1.2 丙烯罐区危险性分析1.2.1 人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因素。
具体表现为:①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工艺安全规程与操作法,违章作业,如:丙烯槽车与卸车鹤管连接后,卸车人员就违章全开卸车液相、气相阀进行卸车(正确操作见2.6卸车操作);②误操作:操作前未认真确认就进行操作,未经允许私自进行操作;③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对习惯性违章不以为然,对隐患抱有侥幸心理。
1.2.2 物的不安全行为①设备和装置结构不良,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老化,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带“病”运行或超负荷运行;②安全防护装置失灵、失效或无安全装置;③设备无报警装置或安全报警装置失效;④防护和防爆装置不当或不到位。
2 丙烯罐区管控措施2.1 加强罐区工作人员管理和培训①制定工艺、安全培训计划及应急演练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相应培训及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杜绝误操作和不规范操作问题出现;②按时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力度,通过培训使员工能吸取事故教训,积累经验,确保安全生产不出问题,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③制定严格奖罚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中的四不放过,杜绝“三违”的发生。
液体储罐(易燃易爆)区火灾爆炸事故安全评价(一)

采⽤⽕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池⽕灾伤害数字模型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对易燃易爆液体储罐区⽕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进⾏定性、定量评价,从不同⾓度对这⼀重⼤危险源的危险性进⾏全⽅位描述。
从⽽得出清晰、准确、全⾯的评价结论,为企业的决策者和企业的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的安全管理依据。
易燃易爆;⽕灾;爆炸;安全评价易燃易爆液体作为原料或产品普遍存在于化⼯⽣产过程中,因此,⼤部分化⼯企业普遍分布着或⼤或⼩的易燃易爆液体储罐区。
如⽯化⽣产企业的⽯脑油、⼄烷、甲醇、⼄醇、汽油、丙酮等储罐区;储存企业的⽯油库、危险化学品仓库等储罐区。
由于易燃易爆液体储存构成危险源的临界量仅20t,因此上述储罐区⼀般都属于重⼤危险源。
这些场所,事故发⽣的风险值⾼,波及⾯⼴,事故后果严重,必须重点进⾏安全评价。
⼤量事故案例表明,⽕灾爆炸事故是易燃易爆液体储罐区多发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易燃易爆液体本⾝固有的危险性以及储存设施不健全和安全管理不利造成的。
对⼀系统的安全评价,要想使得出的结论准确、清晰、全⾯,就必须选择恰当的评价⽅法。
⽬前已开发出数⼗种安全评价⽅法,由于每种评价⽅法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适⽤范围,因此,如果评价⽅法选择不当,就可能得出不切合实际的评价结论。
对⼀种可能发⽣的事故不但要知道其后果,⽽且要查明引起事故发⽣的直接原因,只有这样,对其评价才有意义。
因此,针对易燃易爆液体储罐区的⽕灾爆炸事故,应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事故发⽣的概率以及导致事故发⽣的直接原因三⽅⾯⼊⼿进⾏评价,得出的结论才算完整。
对易燃易爆液体储罐区的⽕灾爆炸事故进⾏定量评价,要综合各种评价⽅法的特点和实⽤性,如采⽤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可以评价出⽕灾爆炸事故发⽣后的影响范围,即暴露区域⾯积,并可以计算出暴露区域的财产和停⼯损失;还可采⽤池⽕灾伤害数学模型分析法,从另⼀⾓度评价事故发⽣后其热辐射强度对周围设施、⼈员的伤害程度。
采⽤这2种评价⽅法同时进⾏定量评价,可以从不同⾓度评判事故发⽣后的严重程度,并可以相互印证其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丙烯罐区的火灾爆炸风险

本文应用重大危险源辨识 、HAZOP分析 、事故 仅包括工艺过程 、危险物质等固有的危险特性 ,还与
树 分 析 、事 故 后果 定 量 分 析等 方 法 对某 企 业 危 险化 操 作 条 件 、运 行 状 况 、管 理 因 素 等 潜 在 的 危 险性 有
学 品罐 区进行 了安 全 风 险分 析 ,以期对 该 罐 区安 全 关 。因此 ,需 对其 进行 更 全 面地 风 险分 析 。HAZOP分
为 了更 全 面地 认 识 丙 烯 泄 漏 爆 炸 事 故 安 全 风 始 逐 级 分 析发 生 的原 因事 件 ,一直 分 析 到最 基 本 的 险 ,有 必要 对 事 故 发生 的可 能性 和事 故 后果 的严 重 原 因事 件 为止 。在 以上 分 析 的基 础 上 绘 制丙 烯 蒸 汽
某 化 工企 业 危 险化 学 品罐 区包 括 甲醇 罐 区 、汽 对丙烯 罐 区做 了安全风 险分 析 。
油罐 区 、液化 气 罐 区 、丙烯 罐 区 、乙烯 罐 区和 液 氨罐
该丙 烯罐 区包 括 4座 3000m 球 罐 。以其 中一个
区 ,易 燃易爆 危 险化学 品 总储 量 约 l3万 立方 米 。
条件 ,一个 是要 形 成丙 烯蒸 汽 云 ,另一 个 是遇 到点 火 树 转化 为成 功树 ,得到 5个最 小径 集 。
T
4
图 丙 烯蒸汽云爆 炸事故树
最 小 割集 :{x2,x8 2 15)、{x3,x8 12 15) 关 键 因素 ,因此要 采取 措 施 ,防止 丙烯 泄漏 后各 种火
1 2
此本 文将 丙烯 蒸 汽云 爆炸作 为 丙烯 罐 区主要 安 全风 源。管线腐蚀泄漏 、阀门法兰泄漏 和罐体破裂可以造
丙烯球罐区的安全设计

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300m3丙烯罐区的安全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指导教师:摘要由于工业过程特别是化工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为代表的高能化、自动化大型生产装置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灾害性爆炸事故、火灾事故、大范围人群中毒事故不断出现,这些灾害所造成的后果和社会问题远远超过事故本身。
随着经济规模越来越宏大、高科技越来越密集,避免化学工业灾害性事故成为工业装置平稳安全运行的核心问题。
本次论文通过对300丙烯球罐区球罐的设计、强度设计、附件设计及其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设计,以技术上先进性、可行性,经济上合理性为前提,综合分析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其危险性的分析来设计储罐区的布置。
同时对重大事故分析、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研究来制定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从而保证过程正常运行、安全生产,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球罐防火防爆安全设计管理制度目录第一章概述 (5)一、丙烯的性质 (5)1、丙烯的理化性质 (5)2、丙烯的毒性 (5)二、丙烯的危害 (5)1、环境危害 (6)2、危险特性 (6)三、事故的预防与控制 (6)1、操作储存的注意事项 (6)2、个体防护 (6)3、事故应急处理 (7)四、法规信息 (7)第二章总平面布置设计 (8)一、丙烯球罐区的方位布置 (8)1、区域规划 (8)2、工厂总平面的布置 (9)二、厂内道路及罐区的布置 (10)1、道路的规划 (10)2、罐区的布置 (11)三、管线的布置 (12)1、简单设置 (12)2、管线保冷大都是用发泡的泡沫塑料成型管壳 (13)3、弯曲、异形处的保冷 (13)4、外防护层 (13)四、防火堤的设计原则 (14)第三章球罐的设计 (15)一、球罐的设计条件 (15)二、罐体的设计 (15)1、球罐材料的确定 (15)2、罐体制造 (15)三、球罐的附件 (16)1、附件的简介 (16)2、安全阀 (16)3、梯子平台 (18)4、水喷淋装置 (18)5、液位计 (19)6、压力表 (20)7、温度计 (20)8、防雷、防静电装置 (21)第四章罐区的消防安全设计 (22)一、球罐区消防安全的注意事项 (22)1、消防给水系统 (22)2、罐区的消防 (22)3、球罐的安全措施 (23)二、水喷雾消防冷却系统的介绍 (24)1、水喷雾系统的作用 (24)2、水雾喷头的选型 (25)三、球罐区水喷雾消防冷却系统的设计 (26)1、供水管道设计 (26)2、系统控制 (27)3、水雾喷头的布置 (27)4、设计冷却水喷雾强度核算 (28)四、球罐区消防系统的监督与维护 (30)第五章重大事故后果分析 (31)一、引起重大事故的原因 (31)1、火灾危险性分析 (31)2、液化丙烯火灾爆炸的事故树分析(FTA) (32)二、重大事故后果分析计算 (34)1、丙烯球罐火灾爆炸的伤害模型 (34)2、丙烯球罐火灾爆炸的定量评价计算(球罐蒸气云爆炸) (34)第六章安全管理措施及制度 (36)一、防雷电 (36)1、雷电的危害 (36)2、雷电的安全防护措施 (36)二、防静电 (36)1、静电的危害 (36)2、静电的安全防护措施 (37)三、开停车制度 (37)1、装置的开车管理 (37)2、装置的停车管理 (38)四、防泄漏 (38)1、丙烯的泄漏 (38)2、防泄漏的安全措施 (38)3、丙烯泄漏的应急处理措施 (39)参考文献 (40)第一章概述一、丙烯的性质1、丙烯的理化性质丙烯(propene,CH2=CHCH3)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烯球罐火灾爆炸分析与评价(一)
液态烃泄露遇到火源而爆炸,是球罐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运用蒸气云爆炸和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两种事故伤害模型定量计算化工一部裂解装置液态烃罐区丙烯球罐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严重后果,结合液态烃罐区现状,阐明在设备、工艺、安全管理方面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概述
化工一部裂解装置液态烃罐区是分公司重点防火区域,包括4台1000m3乙烯球罐,21500m3乙烯球罐,3台1000m3丙烯球罐和1台300m3氢气球罐。
液态烃泄露遇到火源引起着火爆炸是球罐区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
泄露可能发生在罐体、管道或法兰连接上,罐体以及管道、阀门由于加工制造、安装时的缺陷及材质的腐蚀会出现裂纹,当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发生事故或失真时,都可能造成超压,使裂纹扩展,使液态烃泄露,甚至使罐体爆裂并导致火灾爆炸发生。
本文选取丙烯球罐为火灾爆炸分析、评价对象。
2火灾爆炸的伤害模型
液态烃火灾爆炸的伤害模型有两种:其一是蒸气云爆炸;其二是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前者属于爆炸型,其破坏效应主要是冲击波的超压引起冲量破坏和伤害。
后者属于火灾型,它能产生巨大火球,热辐射是其主要危害。
在热辐射的作用下,目标可能遭受伤害和破坏,热辐射对人员的影响与辐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直接的关系。
不同的伤害
模型将有不同的伤害/破坏半径,不同的伤害/破坏半径所包围的封闭面积内的人员多少、财产价值多少将影响事故严重程度的大小。
3火灾爆炸的定量评价计算
计算爆炸伤害/破坏后果时,要精确计算液态烃的爆炸能量是比较困难的。
虽然容器内可燃气体的量已知,而且在容器爆炸时又几乎全部流出,但由于这些气体一般以球状或其他形态在空间扩散,只有外围一部分可燃气体与大气中的氧混合形成爆炸气体,所以并不是全部可燃气体都参与反应。
参与反应的可燃气体量的多少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容器周围的气流情况、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和出现火源的时间等。
因此,一般只能是估算,即假定参与爆炸反应气体所占的百分比,然后按这些可燃气体的燃烧热计算其爆炸能量,再确定一个大致的破坏范围。
爆炸能量是用TNT当量来表示的,因此目前对液态烃火灾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超压一般都是按相同能量的TNT爆炸所产生的超压来确定。
虽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在远距离上,相同能量的液态烃气体爆炸和TNT爆炸所产生的超压还是像近似的。
3.1蒸气云爆炸的定量计算1]
当大量丙烯气体泄露到敞开空间以后,没有立即点火,而是先在空中扩散,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然后发生延迟点火,那么就会发生蒸气云爆炸。
下面计算蒸气云爆炸伤害/破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