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之美 中考现代文阅读
江西省九江市中考试卷

机密★2015年6月19日江西省201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省卷)说明:1.本卷共四太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勾.当(ɡòu)恻隐忍俊不禁.(jìn)妇儒皆知B.归省.(xǐnɡ)愧作戛.然而止(ɡá)销声匿迹C.藩.篱(fān)瑟索锲.而不舍(qiè)月明风清D.枯涸.(hé)技俩顶礼膜.拜(mó)无可质疑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B.④⑤③①②C.⑤③②①④D.⑤④②①③5.下面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能盖得高吗?B.房子能盖不高吗?C.房子应该盖不高。
《汉字之美》阅读及答案

《汉字之美》阅读及答案《汉字之美》阅读及答案「篇一」古人曾说:“晋人书取韵,宋人书取意。
”在此以王羲之和苏轼为例,探讨一下晋人之“韵”与宋人之“意”。
以《兰亭集序》来说,当时它并不是作为艺术品来创作的,而是王羲之与亲朋故友一次聚会后的产物,是日常的文化生活记录,但王羲之以审美的生活方式和艺术素养,将这本来生活性的节目艺术化了。
于是充满晋人之韵的书法杰作诞生了。
它优美灵动,既迅疾多变而又平和蕴藉,笔法精湛而又似乎毫不费力。
这正说明了晋人之韵的特点。
它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在自然恬淡的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
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许多成就,是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艺术空间可以发挥的楷书中取得的,其本意并不在书法,只是在将古典楷书改造为今体楷书的书写中,不经意体现出一种端庄而自然的美,这在后人看来就是一种真正的韵味。
王羲之保持了严谨的法度,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取法范式。
这应该是晋人之韵的特点:在自然的汉字书写中尽心而充满乐趣地把汉字写得尽善尽美,如此就在不经意的潇洒中既保持了汉字书写内在的法度,又在挥洒自如的熟练中时有意外的创造,从而留下极有韵味的美,此之谓“志气和平,不激不厉”。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
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
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
”这种艺术倾向的确颇似晋人风度,难怪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来赞美。
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该作品是其生活状态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写得自然天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随手拈来,毫无做作之态。
然而即使这件浑然天成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
首先是强烈的个性。
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
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汉字书法之美蒋勋阅读理解

汉字书法之美蒋勋阅读理解汉字书法之美,源于千年的文化积淀。
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审美体验。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在汉字书法的创作中抒发情怀,展现个性。
本文将从汉字书法的审美标准、书法流派与代表作品、书法家的阅读理解、汉字书法的现代价值等方面,深入探讨汉字书法之美的内涵与外延。
汉字书法的审美标准主要包括字形结构、笔画美感和布局艺术。
字形结构是汉字书法的基础,每个字的笔画、偏旁部首都要安排得当,体现出和谐的美感。
笔画美感则体现在笔画的粗细、曲直、收放等方面,使观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书法家的情感表达。
布局艺术则关乎整体的视觉效果,包括行、列、空白的处理,使书法作品既有骨架,又有气韵。
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多不同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篆书以铁线篆、玉筋篆为代表,线条婉转流畅,结构谨严。
隶书以汉隶为代表,字形端庄大气,笔画丰满圆润。
楷书以欧体、颜体、柳体为代表,规矩严谨,比例和谐。
行书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代表,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灵动。
草书则以张旭、怀素的狂草为代表,狂放不羁,气势如虹。
书法家的阅读理解,既包括对汉字书法技巧的掌握,也包括对文学、哲学、历史的深入研究。
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品味文字的含义,更感悟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意境。
书法家的阅读心境,往往透过笔端流淌在纸上,成为一幅独具个性的书法作品。
书法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书法家与古人、与文字、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汉字书法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艺术教育的启示和提升个体审美素养三个方面。
首先,汉字书法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
其次,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
最后,书法创作与欣赏,有助于个体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宁静,提升审美品位。
总之,汉字书法之美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部编版2022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2022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1~4题。
材料一:古人云,人如其字,字如其人。
写字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识字本身,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
本着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选拔优秀书法俊才的初心,安徽省将举办首届中小学生优秀古诗词硬笔书写大赛活动。
比赛说明线上海选:即日起至11月30日24:00时将书写好的书法作品拍照后上传至大赛专用小程序。
我们将在大赛官方平台组织投票,得票数排名前十的作者将获得“人气王”的称号, 12月15日公示入围决赛选手名单。
现场决赛: 2020年12月26日参加决赛的选手到达指定地点分组进行现场书写,专家现场评审,每个组别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优秀奖若干,现场颁发证书。
(摘选自安徽网, 2020年10月26日)材料二:如今,人们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法展,但水平往往参差不齐。
普通人和书法爱好者经常会有“为什么书法家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看不明白”的困惑。
书法的美学标准发生变化了吗?“社会上书法的‘失范’,根本原因是书法教育的缺失。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雄三桂说, “以前中小学还保留着书法课,虽然占课时不多,却能够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书法知识。
书法课取消后,大多数人连最基本的书法知识和审美常识都没有,千百年沿袭的传统虽然没有断裂,但也岌岌可危。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刘涛介绍,在古代社会,字书写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稿》,当时不过是信笔写下的文章,经意于文,无心于书,却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毛笔书法贵在“气韵生动”。
书写有“法”,法是千百年中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用笔技法与书写规则;书写有“道”,它表现着书写者优雅从容的心灵。
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畸形(qí)憎恶(zēng)簇新(cù)惟妙惟肖(xiāo)B.校对(xiào)颓唐(tuí)契合(qiè)沥尽心血(lì)C.哺乳(bǔ)凝望(níng)嘶哑(sī)随声附和(hè)D.荒僻(pì)粗糙(chāo)称职(chèng)前仆后继(pū)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化妆震憾油然而生人情事故B.屏幛褪色家谕户晓丰功伟绩C.安祥陡峭耐人寻味不屑置辨D.燥热堕落锐不可当取义成仁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新时代十年,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全面复兴,飞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国产科幻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两者相辅相成,掀起了一股科幻新浪潮,推动中国科幻进入异想天开的活跃期。
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幻作家各得其所,发表了一批广受欢迎的科幻作品,不同类型的科幻题材影视剧不期而至,相继播映……A.相辅相成B.异想天开C.各得其所D.不期而至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自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后,“中小学生做饭”成为热点话题。
②但是,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增加家务劳动的数量。
③劳动教育要重视“劳育结合”,避免“以劳代育”。
④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更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
A.①B.②C.③D.④二、语言表达A.联系成语“平易近人”,可推知“性简易,无威仪”中“易”意义为“平和”“温和”。
B.查字典,“怪”有“奇怪”“责怪”等义项,“然后人不以为怪”中“怪”应选择“奇怪”。
C.“敝衣恶食”中依据“敝衣”,可推断“恶”义为粗劣,与“众之所恶”中“恶”意义相同。
【中考真题】重庆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A卷(含答案)

【中考真题】重庆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A卷)30分)学校开展“革命精神代代传”主题活动,请阅读回答问题。
一踏上重庆的土地,你定会感到无比震撼:巍峨yì____立的大山如刚毅果敢的男子,蜿.蜒流淌的江水似妩.媚多情的女子,他们互相níng____望,彼此衬托,相得益彰。
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城,孕育了情感燥热、性格刚勇的重庆人。
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重庆建成了一座令人目眩神迷的魔幻之都。
他们血脉里的勇毅来自哪里?既来自地域文化的熏陶,又来自革命精神的浇灌。
①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吓不倒重庆人,他们挖掘了无数的防空洞来抵御;②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压不垮重庆人,红岩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瞻仰曾家岩50号,我们似乎看到了周恩来忙碌的身影;参观渣滓洞、白公馆,③我们似乎听到了革命先辈的殷殷嘱托……高山巍巍,江流有声。
④将在这里继续演绎英雄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yì 立②蜿.蜒③妩.媚④níng 望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____。
A.相得益彰B.孕育C.燥热D.目眩神迷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
A.①B.②C.③D.④4.请从以下三个诗句中任选一句,进行引用或化用,写一段话来讴歌先烈。
示例仅供参考,句式不限。
示例:革命前路山重水复,你们以坚定的信念,穿越重重迷雾,终于迎来柳暗花明。
(化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备选诗句: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我选第句:。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走进那段峥嵘岁月。
5.下列人物中与介绍相匹配的一项是他曾当过窑工,有一副格外友善的模样,少了两颗门牙,笑起来嘴张得很大,就像个顽皮的孩子。
A.贺龙B.徐海东C.刘龙火D.邓发6.根据书中内容,从下面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为其设计雕像。
《汉字书法之美》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汉字书法之美》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汉字书法之美》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篇一」①汉字书法不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特有的风韵影响了左右芳邻。
②它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
中国画骨子里其实也是一种线的艺术,讲究用丰富的线条来勾勒物体的轮廓,历来主张以线造型,以形传神。
细线显刚,曲线见柔,折转表示锐利,波弯显示绵软,不同的用线可以表现画家独特的感受和情趣。
③汉字书法又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
古建筑必有题字,必有匾额,必有楹联,必有中堂,必有山名、水名、堂名、亭名,没有这些,就仿佛美人头上缺簪,公子额前少玉,就会觉得意未到,情未尽。
④汉字书法又是与武术相通相连的。
武与字通,自古而然。
君不见电影《英雄》与《卧虎藏龙》中都有武家书法的镜头在,虽然不免有些艺术的夸张,但绝非凭空想象。
别的且不言,只说书法与武术两者的境界与追求,就有绝大的相似之处。
两者都非常讲究功、法、气、韵、美。
⑤汉字书法也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以线式结构为主,虽然它的空间感十分自由,但它的结构形态依然是线式的。
它不喜欢甚至拒绝时空颠倒,而坚持依时而叙,依时而言。
小说的结构固然有繁有简,基本形态却万变不离其宗。
简单成一线的如《西游记》,就属于单一型线式结构。
孙悟空就是引线的金针,孙悟空“走”到哪里,故事便“跟”到哪里。
复杂一点的如《水浒传》,故事情节呈水脉系结构,但本质上也属于线式结构,不过不是一条线而已,而是众多支流最终归于一处。
更复杂的则是《红楼梦》,《红楼梦》的结构形态是网状的,人物事件千头万绪,纵横交错,网络天成。
⑥可以这样说,汉字书法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虽然它对其他种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大小有差,彰隐有别,多少有异,但那基础性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18.从全文看,汉字书法是如何“以它特有的风韵影响了左右芳邻”的?(4分)19.第⑤段中,作者说《水浒传》“故事情节呈水脉系结构”。
结合自己阅读《水浒传》的体验,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高二试卷】安徽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2021级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书法产生、衍变的历程和中国文字密不可分。
在印刷术广泛应用之前,文字需要以书写来呈现,汉字之美也通过书法的形式得以展现。
文字与书法不仅是记录中华文明的工具与载体,更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字与书法的起源和发展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包括从河图洛书、仓颉造字的传说,到仰韶等象形符号文字雏形,再到代表着文字成熟的甲骨文以及夏、商、周三代吉金文字,秦汉石刻书法、南北朝书刻与题记、隋唐碑刻墓志、历代法帖墨迹,等等。
中国书法的篆、隶、楷、行、草诸书体,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及文字的变革同频共振,留下了大量的书法资源和文化瑰宝。
如何进一步让优秀的中国书法文化资源在当代得以弘扬,真正“活起来”,是时代赋予我们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伴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深入开展,丰富的书法资源将得到更系统的挖掘整理和展现。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应守正创新,对书法文化资源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系统梳理和探寻书法资源的当代价值。
特别是对新出土发现的大量简牍帛书、金石碑刻等,应尽快整理、深入研究。
不仅要在学术领域产生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更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群众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书法通识类读物,并要注重新媒体的运用推广,让优秀的书法文化资源在当代多元立体化展现与传播。
在文旅融合的发展领域,要重视加强书法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世界文化遗产泰山上,历代名人名家书刻题记将书法的人文精神融入自然景观;在故宫、苏州园林,书法匾额、楹联和建筑与环境艺术融为一体,体现文化价值……而在当代文旅发展中,特别是一些文化主题景区和街区打造和提升中,依然存在对优秀的书法文化资源认识不足、利用不够、运用水平不高的现象,不少景区甚至存在“俗书”、“丑书”、错别字充斥的现象,应予以充分重视和尽快整改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蒋勋
⑴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⑵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⑶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
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⑷“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①的练习簿上。
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
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⑸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
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
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⑹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⑺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
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⑻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
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⑼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
“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⑽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⑾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⑿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⒀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⒁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
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
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⒂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⒃“勲”的笔划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
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⒄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②”,下面四点就忘了写。
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
⒅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
⒆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
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⒇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③”,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
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21)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划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烦杂;“子”笔划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
两个笔划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22)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
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23)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
弘一④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份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24)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25)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
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
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26)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
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
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27)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选自《汉字书写之美》,有删改)
【注】①九宫格: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用“井”字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
②動:“动”的繁体字。
③爨宝子:人名。
后文的“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
④弘一:人名。
1.文章回忆童年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
(6分)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分)
3.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
(4分)
4.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对汉字书法之美有了哪些认识?请概述。
(4分)
【答案】1.内容:父亲教“我”写毛笔字;“我”写自己名字的经历。
(4分)
道理:做人处事要“规矩”;做人处事要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2分)
【解析】我们要知道中考题现代文阅读一般情况是答案尽量在文本中找,找到后再去概括,甚至有的题可直接抄写原文来回答。
回答此题不难,这是选信息和考概括能力,第一问“回忆童年的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难度降低,因为它题干中已明确是“两方面内容”又和“童年的汉字书法练习”有关,那么我们分别找到段落便可。
一方面在第4、5段,由“父亲端高凳,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
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可得出这是父亲在教我写毛笔字,悟出哪些道理呢?在8、9、10段中有明显的标志词“界限”、“纪律”、“规矩”。
;第二问(13)段有提示:“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自己写自己的名字感觉到“不耐烦”,因為笔划多,繁杂,还有一件事是把自己的名字少写了四点,引出老师和同学的嘲笑。
悟出哪些道理呢?在(24)(25)(27)段有标志词
“慎重端正,一丝不苟”“谨慎、谦虚、端正”“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做这种题时一定要静下心来,细心读文本。
是亲自示范,握着我的手教我写毛笔字。
由此我悟到什么呢,这里的感悟应是父亲对我的爱与细心。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分)
【答案】1 6.示例: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通过“一笔一画”、“凝神屏息”等细节,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和一丝不苟。
【解析】此题是赏析句子题,对于此题,习惯性的思维是看有没有修辞方法和动词,这道题没有去考这两个方面,而是考描写。
“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这里可看出是动作描写,“一点一滴,一笔一画”写出了运笔的缓慢、凝神、用心,让人感受到书写时的慎重与从容,书写的美感与享受;“凝神屏息”神态,外貌,写出了写字时的神圣,要认真对待,小心翼翼,拿笔是一件很严很认真的事。
【答案】3.示例:①文章通过记叙父亲教“我”写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懂得教育的人。
②文章通过记叙父亲终生写端正的毛笔字这件搴,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具有正直、慎重、执着等优秀品质的人。
(2分)【解析】父亲教孩子写字,不是说你要认真写,要好好写,在此文中没有太多说教,而是亲自示范,握着我的手教我写毛笔字。
“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
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
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由此我悟到什么呢,父亲用言传身教教我写字,是一个很有方法的人,不是发脾气,而是指导,亲自指导。
接着再来看原文“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
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这里的感悟应是父子情深,父亲对我的爱与细心。
故父亲的形象在这里很突出;再来看“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
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
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这里分析到父亲这已不再是教儿子写字了,而是如何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
回答这道题要特别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文章内容与父亲形象各占一半的分吧。
4.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对汉字书法之美有了哪些认识?请概述。
(4分)
【答案】18.情感:①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或“对汉字书法之美的赞叹”);②对父亲的敬爱(或“怀念”)(2分)认识:略。
(能从汉字的形式美与内在美两方面谈自己的认识,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2分)【解析】汉字书法之美: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字是文化的传承,是文明的延续,说到汉字,其实就是说中华的文化;而文中说到父亲教孩子写毛笔字,其实就是父与子共同完成的美丽书法,其对父亲的情感已包含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