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之美

合集下载

汉字书法之美PPT课件

汉字书法之美PPT课件
77
一九七三年,文物出版社出版《兰亭论辨》,收 入十八篇论辨文章。“上编”十五篇与郭沫若一 致或近似,“下编”三篇,持相反意见。其中的 《出版说明》有云:“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 多数文章赞成郭沫若同志的意见,支持他以辩证 唯物主义的批判态度推翻历代帝王重臣的评定; 但也有文章持相反的看法。……应当指出,这种 争论反映了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斗争。”据说 高二适看到这句话时,“有些愤愤然地说:‘看 来,我是唯心主义了!’”(见郑重:《回眸 “兰亭论辨”》,载《文汇报》一九九八年十一 月二十六日。)
42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金文 牆盘铭,亦称《史墙盘》,西周恭王时(前10世纪)金文,1977年出土于陕西 省扶风县。
43
墙 盘 铭 文
44
小秦
篆代

峄 山 碑
公 元 前
221—— 207
前 年 )
45
东汉(25——220年) 隶书 ·史晨碑
46
618——907
颜 真 卿
唐 代 (
88
苏 轼 ( - )
89
1037 1101
自我来黄州, 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 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 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 泥污燕支雪。 闇中偷负去, 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 病起头已白。
90
死也坟君但那破空濛小雨春 灰拟墓门见知灶庖濛屋势江 吹哭在深乌是烧煮水如来欲 不途万九衔寒湿寒云渔不入 起穷里重纸食苇菜里舟已户 。 , 。 , 。91 , 。 , 。 , 。 ,
53
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 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 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杜甫《观公 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中国书法之美

中国书法之美

中国书法之美一: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梁启超认为:中国写字有特别的工具,就成为特别的艺术。

中国书法的美是线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现个性的美。

他说:“美术一种要素是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真确的莫如写字。

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

”我赞成梁启超先生的意见。

二:中国书法之美,源于中国汉字之美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

卫恒《四体书势》说:“昔在黄帝,创制造物。

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

因而遂滋,则谓之字。

”汉字有六义:曰指事,曰象形,曰形声,曰会意,曰转注,曰假借。

汉字的创造、使用、演变、发展和无穷组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流光溢彩,造就了五千年一以贯之的中华文明。

一部中国书法史,是一部汉字的演化发展史,也是一部形象的中国文化史。

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基础和缩影。

三:汉字和书法,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字因书法而有无限生动的形式之美,书法因汉字而有无比丰富的内涵之美。

而书法和汉字之美,又都根源于自然之美。

且看孙过庭之滔滔宏论:“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

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

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再以真、草、隶、篆为例。

四:真书之美古人《字势》有云:“日处君而盈其度,月执臣而亏其旁;云而上布,星离离以舒光;禾卉苯以垂颖,山岳峨嵯而连冈;虫跂跂其若动,鸟似飞而未扬。

观其错笔缀墨,用心精专;势和体均,发止无间。

或守正循检,矩折规旋;或方员靡则,因事制权。

其曲如弓,其直如弦。

矫然特出,若龙腾于川;森尔下颓,若雨坠于天。

或引笔奋力,若鸿雁高飞,邈邈翩翩;或纵肆阿那,若流苏悬羽,靡靡绵绵。

是故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漪涟;就而察之,有若自然。

”真书之美,是正大光明、仪态万方的包容之美。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一)返璞归真读《汉字书法之美》有感市场部刘红莲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以其独特的美学情怀,讲述汉字书法渊源流长的历史故事,用文字编织成画面,带我们走进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光长廊。

《汉字书法之美》全书用很大篇幅介绍汉字书法的历史,但又无处不在谈汉字书法的美学,堪称“历代书法审美指南”,将汉隶水平线条的“波磔”与中国建筑张扬起翘的飞檐相媲美,分析王羲之《兰亭集序》所呈现的行书的“即兴与自在”,对比碑与帖的“厚重与飘逸”,探究从行草到狂草的“平正与险绝”,阐释唐楷的“法度与庄严”,描摹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个性”,解说元明书法与文人画的“形式与表现”,玩味清代书法走向民间的“古朴与拙趣”。

有人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世界运转的步伐日新月异,将我们湮没在海量的数据中,互联网、手机、微信,不断更新自己的装备,眼花缭乱地去接触新的事物,奋力奔跑却追不上那些变化,暮然回首,发现一路走来,像个孩子一样,丢西瓜捡玉米,丢玉米捡芝麻,最不该丢失的就是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

这个世界变化再快,根基却始终深植在传统文化中,厚厚积淀的文化土壤是我们永恒的宝库。

校园里的学生开始重新学习《三字经》、《千字文》,朗朗书声中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复苏,《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一档档火热起来的文化类型节目唤醒人们对经典的热爱,提醒我们真正应该抓牢的是什么。

而《汉字书法之美》是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唤醒每个中国人的书写记忆。

汉字书法之美,不仅在指腕之间,而且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终成为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读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感受文字的魅力与力量,会在内心深处引发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景仰崇拜。

正如蒋勋所说,“汉字书写是强大的信仰”,作为中国人,学习掌握一点这门古老而仍然生机勃发的艺术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审美修养,更意味着增加了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书法的十二种之美

书法的十二种之美

书法的十二种之美书法是一门中国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中独占鳌头,源远流长。

它在中华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相比拟的特点和优势。

而书法的十二种之美,更是展现了书法艺术的深邃内涵和瑰丽魅力。

第一种之美——遗传美:从上古到现在,书法一直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内蕴,所以书法也有传承的美。

第二种之美——框架美:书法是一门画龙点睛的艺术,书法家描绘出每一个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大小,构成了完整的字形,展示出框架美。

第三种之美——匠心美:书法创作除了依靠绘画技巧,更需要全身心的专注,才能体会到字的魅力,才能使作品生动活泼,流露出匠艺的美。

第四种之美——气韵美:书法家通过线条和空间的运用,用自己的心境和创造力赋予每个字以灵魂,造就出书法作品的气韵之美。

第五种之美——神韵美:在创作时,书法家需要掌握笔画递进、力道变化和用笔韵律,才能通过笔调表现出个人的情致和灵气,从而得到神韵之美。

第六种之美——内涵美:书法源于古代文化传统并发展至今,作品中也呈现出对文化的秉承,所以书法更有蕴含文化内涵的美。

第七种之美——收放自如美:书法家必须熟练掌握不同字体的笔画,通过抒发自己的感情和心境,使笔画的收放自如,展现出诸般美感。

第八种之美——变化多样美:通过创新和实践,每个书法家都有着个人的创作特点和技巧,所以书法又有着变化多样之美。

第九种之美——相视成眸美:书法与人生息息相关,在接触过程中,可以产生心有灵犀的感觉,因此书法又有相视成眸之美。

第十种之美——质朴自然美:书法作品在形式上反映出书法家对世界的感受,说到底表现了个人的情趣,所以有着质朴自然的美。

第十一种之美——动静相宜美:书法,一是有形的直线、曲线、圆滑,二是无形的气息、声音、美感,在这两者相结合的互补中,书法家描绘出动静相宜的美。

第十二种之美——笔墨相宜美:从端正、饱满到纤巧、小丽,从简朴、豪放到柔和、儒雅,笔墨恰如其分地取得了和谐,产生了笔墨相宜之美。

《汉字书法之美》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汉字书法之美》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汉字书法之美》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汉字书法之美》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篇一」①汉字书法不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特有的风韵影响了左右芳邻。

②它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

中国画骨子里其实也是一种线的艺术,讲究用丰富的线条来勾勒物体的轮廓,历来主张以线造型,以形传神。

细线显刚,曲线见柔,折转表示锐利,波弯显示绵软,不同的用线可以表现画家独特的感受和情趣。

③汉字书法又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

古建筑必有题字,必有匾额,必有楹联,必有中堂,必有山名、水名、堂名、亭名,没有这些,就仿佛美人头上缺簪,公子额前少玉,就会觉得意未到,情未尽。

④汉字书法又是与武术相通相连的。

武与字通,自古而然。

君不见电影《英雄》与《卧虎藏龙》中都有武家书法的镜头在,虽然不免有些艺术的夸张,但绝非凭空想象。

别的且不言,只说书法与武术两者的境界与追求,就有绝大的相似之处。

两者都非常讲究功、法、气、韵、美。

⑤汉字书法也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以线式结构为主,虽然它的空间感十分自由,但它的结构形态依然是线式的。

它不喜欢甚至拒绝时空颠倒,而坚持依时而叙,依时而言。

小说的结构固然有繁有简,基本形态却万变不离其宗。

简单成一线的如《西游记》,就属于单一型线式结构。

孙悟空就是引线的金针,孙悟空“走”到哪里,故事便“跟”到哪里。

复杂一点的如《水浒传》,故事情节呈水脉系结构,但本质上也属于线式结构,不过不是一条线而已,而是众多支流最终归于一处。

更复杂的则是《红楼梦》,《红楼梦》的结构形态是网状的,人物事件千头万绪,纵横交错,网络天成。

⑥可以这样说,汉字书法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虽然它对其他种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大小有差,彰隐有别,多少有异,但那基础性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18.从全文看,汉字书法是如何“以它特有的风韵影响了左右芳邻”的?(4分)19.第⑤段中,作者说《水浒传》“故事情节呈水脉系结构”。

结合自己阅读《水浒传》的体验,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在汉字书法之美这本书中,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汉字书法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点,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让读者对汉字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人感受到了汉字书法之美。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汉字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达。

在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书法家的情感、思想和个性,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书法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追求。

在书法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风格和特点。

古代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不同体裁的书法,各有千秋,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而现代书法家们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个人风格和流派。

这些丰富多彩的书法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启迪。

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在练习文字的书写,更重要的是在修身养性。

书法要求我们内心的沉静和专注,要求我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通过练习书法,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耐心,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因此,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汉字书法之美。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通过学习书法,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因此,我对汉字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总的来说,汉字书法之美这本书让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书法之美。

通过学习书法,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也可以修身养性,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因此,我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希望能够通过学习书法,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人生境界。

愿我们能够在书法的世界中,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和智慧,也能够在书法的修炼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和人生境界。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在阅读了关于汉字书法之美的文章之后,我深感汉字书法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和民族智慧。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记录工具,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了美学、哲学、历史、文化等多种元素。

汉字书法的美在于其独特的形式美。

汉字书法有五种基本的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每一种书体都有其独特的笔画结构和形态特征,如篆书的方正严谨,隶书的刚劲有力,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流畅自然,草书的奔放洒脱。

这些不同的书体风格各具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汉字书法的美在于其丰富的内涵美。

汉字书法不仅仅是书写技巧的展示,更是书法家个性、情感、修养的体现。

书法家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品格融入字里行间,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同时,汉字书法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仁爱忠诚等,这些都使得汉字书法成为了一种富有哲理的艺术形式。

汉字书法的美还在于其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汉字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书法家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书法流派和风格。

如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宋代的苏轼、黄庭坚,明代的文徵明、董其昌等,他们都是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同时,现代书法家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使汉字书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7篇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7篇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7篇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篇1最近读了著名学者蒋勋写的《汉字书法之美》,非常喜欢,留一点阅读感想吧!声音与图像这世界上保留下的象形文字非常少,汉字就是其中之一。

以往学者们一直以为带有很多图案的古埃及文也是象形文字,后来因“罗塞塔石碑”(上面对照刻下了古希腊文、柯普特文、古埃及文)的出土,才发现原来古埃及文中的那些图案还是在表音,也不是象形文字。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字大都是声音的记录,而汉字却是形象的记录,这就使得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思维必然与其它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思维方式不同,使用象形文字应该使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强。

因西方文化从声音出发思考问题,声音对于其文化来说非常重要,所以西方人重视朗读、重视表达。

同一时间发展出来的汉字文学《诗经》却恰巧相反——寓繁于简,简单几个对仗工整、音韵齐整的句子,就把复杂的时间空间变成一种“领悟”。

汉字文学似乎更适合“领悟”而不是“说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仅仅十六个字,时间的逝去,空间的改变,人事情感的沧桑,景物的变更,心事的喟叹,一一都在整齐精简的排比中,文字的格律性本身变成一种强固的美学。

”我有一种模糊的感觉,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才使得西方的音乐特别强调完整的逻辑性,而中国的古乐则截然不同,就好象是要从山中抓住一缕柔风、水中拮取一片波光,连音乐都象图画以及文字(简化的图画)一样处处有着“留白”,让人去领悟去想象……也就是说,中国的音乐也好,文字也好,图画也好,其基本的气息都是清淡而跳跃的,也许其表达并不连贯,但却非常适合去细细体会,受者的感觉越细腻,感受到的层次就越丰富。

中国的文字来自图画,这些图画打根儿上又都来自于自然万物,所以中国文化与自然简直有切不断的血脉联系,从诗经到后世的所有文章,“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吐言天拔,出于自然”,言必从自然开始,每首诗都似乎在描绘一幅画卷,离了自然,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简直就没了吸收养分的土壤!欧洲一直使用拼音文字,才使得各国因发言不同而文字也不同,因为这些不同,所以欧洲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曹全碑:秀美飞动 礼器碑:痩劲如柴 乙瑛碑:方正沉厚 史晨碑:肃括宏深
汉隶的波磔之美
• “波磔”:一根线条的悠扬流动,如同中国 建筑里的“飞檐”.(蚕头燕尾) • 汉代木结构飞檐影响到广大东亚地区:日 本、韩国、越南等等。
• 《石门颂》刻于摩 崖之上
西方的垂直美学
• 欧洲建筑追求向上垂直线的上升,如:哥 特式建筑代表:夏特尔大教堂 • 基督教信仰不断追求向上攀升的精神升华, 教堂形式也逐渐形成越求原创当下的即兴之美,保留创 作者最饱满也最不修饰、最不做作的原始 情愫。
唐楷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 颜真卿字帖
• 香港及华人地区店 铺招牌多以颜体为 主
日本汉字书体受到王羲之线条飘逸流动影响很大
• 借着建筑形式的上升达到基督信仰升华心 灵的目的。
王羲之---《兰亭序》
• • • • 天下第一行书 地点:浙江绍兴城南 人物:王羲之与儿子,友人等四十余人 内容:把这一天即兴的作品收录成<兰亭集>, 要求王羲之写序 • 有涂改有修正的草稿成为书法史上:天下第 一行书
• 以毛笔行走于 绢帛上的行草
汉字书法之美
结绳记事
•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 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 记事。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地安人皆 有此习惯,即到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 族,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传播信息。
甲骨文
金文
石鼓文(大篆)
小篆
由篆入隶
• 破圆为方
• 毛笔:用动物毫毛制作的笔都叫做毛笔。 • 西方绘画的笔:平头、像刷子 • 毛笔:圆锥形---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