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西安曲江新区发展模式研究
西安曲江新区案例分析

板块名称
唐风商业板块 旅游休闲板块 商务会展板块 科教文化板块
占地面积
主要特色
主要产品
依托大雁塔——大慈恩寺历史风貌区及大雁塔南北广场,以唐风 大唐不夜城、大唐商业广场、大唐御街 、大唐素食坊、大雁塔北广场 、 约2平方公里
11
曲江新区-布局与产品
依托遗产旅游提升、多引擎产品、产业互融,成就“曲江模式”
模式创新——“文化+旅游+人居+商业”复合式开发模式
大雁塔
空间格局:“一心、两带、三轴、四个板块”
“一心”:以大雁塔为整个曲江的核心; “两带”: 既贯穿整个新区,宽100米的唐城遗址保护绿带;分布在绕城高速两侧共100
曲江新区
曲江新区 — 国家级文化旅游新区,近郊文化新城的典范
项目简介:原名曲江旅游度假区,陕西省、西安市确立的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 园区、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奖等众多荣耀于一身。 区位交通: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新区距离机场28km,火车站9km,市区二环2km,城市CBD3km。 规划范围:项目核心区域面积40.97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5.88平方公里,同时辐射带动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和 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等区域,发展区域总面积近150平方公里
占地约3 平方公里Fra bibliotek致力于打造国际级的会展产业集群和商务港
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写字楼、星级酒店、餐饮娱乐、商业超市、商务 公寓、停车场、物流中心、展览总部基地、科技产业园、旅游中心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作者:石柳清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5年第07期【摘要】文章论述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外动力,概述了西安曲江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曲江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概括出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政府主导、市场导向;构建了良好的招商引资机制;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关键词】曲江新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产业融合一、相关概念《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把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业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旅游产业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的综合型产业,是指为游客直接或者间接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行业的统称;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外动力1、内在动力(1)两大产业本质上有很多共通之处。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属于绿色无烟产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2)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在以生产服务产品为主的经济时代,文化的经济价值越来越明显,文化产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
两大产业的融合互补发展能提升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又为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2、外在动力(1)政治推动力。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等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此外,各个地方政府也十分支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利的政策措施。
(2)经济推动力。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强大的国家实力可以为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3)社会推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不断加深,旅游产业必须引入文化元素,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毕业设计之文化产业发展之“曲江模式”研究

K901.9070502412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分类号 学号 密级 10722 公开 题 目(中/英文) 文化产业发展之“曲江模式”研究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Qujiang Mode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 学校代码 刘 瑾 文 化 产 业 管 理指导教师 学科门类 提交论文日期成绩评定摘要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发展潮流和趋势,是伴随着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结构的提升而逐渐成熟起来的。
文化产业集群引领着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文化产业规模化、集团化改革不断发展。
在中国当前背景下,文化产业园区又融合城市化进程、政府行为与民生建设等因素,因此形成了一种依托产业经济诉求为基础的社会现象。
[1]以西安曲江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分析其区域历史文化特色、详细描述了区域重点园区的发展概貌,产业集群发展、竞争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曲江文化产业集群的整体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方向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总结。
关键字:曲江模式产业集群产业链可持续发展Abstract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as a global trend and the trend is accompanied by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in the upgrading and mature together. 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of leading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decided the city's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its lev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urban culture, industrial scal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group. In China's current context,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integration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nd other factors, thus creating a demand-based industrial economy based on social phenomena. [1] to study in Xi'an Qujiang model to study th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analysi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region,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al overview of key parks, industrial cluster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Choice And Analysis, and on this based on the overall Qujiang culture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to make summary.Keywords: industry chain cluster Qujiang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录谢辞文化产业发展之“曲江模式”研究前言文化产业集群,是在现代文化产业背景下,众多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根据专业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在一定区域集聚形成的产业组织群落。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作者:肖峰来源:《时代金融》2019年第18期摘要:对“曲江模式”的研究从曲江新区诞生、曲江模式提出、曲江模式内涵及评析和最后未来发展这条主线,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
大致分为以下几点:1、曲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曲江模式的形成。
2、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曲江模式框架体系。
3、曲江模式实际运作效果的评析(争议)。
4、曲江模式的运作拓展及未来发展。
全文整体上阐明曲江模式内涵,及其以文化遗产为内容,进行文化旅游等项目开发,走“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道路。
一、曲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曲江模式的形成(一)曲江新区发展历程上个世纪初,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在曲江考察后说道:曲江实为帝都第一胜景。
改革春风使古都西安焕发青春,80年代初成立了曲江风景区管理处,1993年批准成立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996年,曲江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
但是曲江并没有按照理想的计划中发展,除了资金匮乏,更缺少一个将文化遗产、文化保护、文化概念和城市建设相联系的发展思路。
2002年7月,“半年一小变、一年一中变、三年一大变”的曲江宣言响彻曲江。
2003年7月,曲江旅游度假区变更为“曲江新区”,同年8月14日,正式挂牌成立。
对于曲江乃至陕西及周边的丰富人文资源,曲江新区认为自身有责任去保护与传承它们,让子孙后代都知道、了解和记住曲江及陕西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曲江新区还承载着西安市建设人文之都的责任,必须将曲江的文化发展与城市价值的兑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曲江新区一直追寻的文化发展大道。
(二)曲江模式的形成及内涵一位伟人曾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方、一个皇家园林的遗址,如何发展这片热土、传承好文化,探索西安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之路,再次呈现盛唐时期辉煌的大都市。
那么文化传承发展就是曲江模式诞生的重要目的,城市再现文化辉煌就是曲江模式的现实载体和方向。
曲江模式调研报告

曲江模式调研报告曲江模式调研报告一、引言曲江模式,是指以曲江新区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政策支持和城市规划等手段,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经验模式。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曲江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和评估,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曲江新区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通过收集问卷数据来了解他们对曲江模式的认知和评价。
实地访谈的对象是曲江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和开发商,通过深入交流来了解曲江模式的具体落地情况。
三、曲江模式的优势1. 地理位置优势:曲江新区位于核心城区东南部,规划了大量的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便利了企业和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2. 资源整合优势:曲江新区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整合了各种资源,在新区内建设了多个大型科技园区和文化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企业落户。
3. 政策支持优势:曲江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包括产业支持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大大降低了企业和居民的生活和发展成本。
4. 整体规划优势:曲江模式注重整体规划,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形成了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曲江模式存在的问题1. 城市规划不够创新:尽管曲江新区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注重创新,提升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 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曲江新区虽然建设了多个科技园区和文化产业园区,但产业链条上下游环节的配套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
3. 人才引进不够精准:曲江新区在人才引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需要进一步细化政策,精准引进符合新区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4. 环保问题需要解决:曲江新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工作,避免给周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五、建议1. 创新城市规划:曲江新区应加强创新能力,推动城市规划的创新,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形象。
2. 健全产业链:曲江新区应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新区的产业竞争力。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曲江是中国西安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胜区,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曲江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区。
曲江模式是指以文化产业为主导,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建设文化设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艺术水平等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曲江模式的核心是发展文化产业。
曲江以古莲池为核心,打造了一系列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旅游景点,如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乐华汇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美的艺术设计,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和欣赏,为曲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曲江也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通过引入文化创意企业和创意设计机构,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品牌。
这些创意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也提升了曲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曲江还举办了一系列文化创意展览和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创意人才和参观者,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曲江也注重提升文化艺术水平。
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艺术院团和艺术家,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和演出,提升了曲江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品味。
曲江还鼓励本地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开展创作和演出活动,促进了艺术创作的繁荣和艺术市场的发展。
曲江模式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政策的出台。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提供了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文化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和管理曲江的文化产业发展。
政府还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
曲江模式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要充分挖掘和保护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文化品牌。
要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创意人才,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和品牌的研发和推广。
要加大对文化艺术的支持和投入,提升艺术水平和文化品味。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经验。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曲江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为文化传承和产业振兴提供了有益经验。
其特点在于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创新,将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了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
曲江模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曲江模式的特点和应用,分析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其他地区借鉴曲江模式提供参考。
通过对曲江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之道,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和传承。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通过深入分析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其特点和优势。
通过对曲江模式的研究,旨在为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通过对曲江模式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和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研究曲江模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和实践效果,来揭示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1.3 研究意义研究曲江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该模式的内在机理及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分析曲江模式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该模式在实践中的特色和优势,为其他地区在文化产业布局和发展路径提供指导和建议。
研究曲江模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可帮助我们探讨该模式的实际效果和成效,为其他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制定可行的发展策略和方向提供参考。
探讨曲江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该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的重点,为其他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提供前瞻性的建议和思路。
2. 正文2.1 曲江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曲江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历史过程,最初是在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国际文化产业集聚区产业格局形成和文化产业的集聚,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
曲江模式

“曲江模式”再造西安形象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距市中心最近距离5公里。
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园林遗址为中心,近期规划面积15.8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
曲江新区不仅是陕西省振兴旅游的重大工程,也是未来3至5年西安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
曲江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皇家园林,她兴起于秦,繁盛于隋唐,历时近1300年之久,是中国古代园林及建筑艺术集大成者,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之首。
曲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有秦二世陵、汉宣帝杜陵、唐城墙遗址、大慈恩寺、曲江寒窑等文物古迹。
目前,曲江还拥有西安曲江水厂、西安南郊水厂等西北稀缺的水资源优势;拥有科教文化、商贸会展等众多城市资源和设施。
按照发展规划和新区总体规划,曲江新区将建设成为以盛唐文化为特色,集旅游、居住、休闲、会展、商贸、科教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发展新区,中国西部重要的游客集散地和旅游中心。
为了使这颗闪耀着盛唐文化的璀璨明珠重现昔日的辉煌,曲江人正在以现代化城市经营者的姿态,以保护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为前提,以国际化、人文化、生态化、市场化为目标,努力将曲江建设成为一个社会风貌最佳、生态环境优美、古都风韵与现代风采完美结合的城市新区,再现“大唐盛景”。
城市运营,曲江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园林遗址为中心,一期规划面积为15.88平方公里,2003年3月27日,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曲江新区在一期规划面积的基础上扩大到47平方公里,东起马鸣路,西至翠华南路、纬一街、长安南路南段,北起小寨东路、西影路,南至雁塔区南界址,成为西安市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曲江新区旅游发展局局长卢强介绍,新区自1996年启动至2002年底,先后投入资金3.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了新区大部分市政配套。
2002年7月,原西安高科集团总经理、西北第一地产品牌“紫薇地产”的创建者段先念全面主持曲江开发建设后,以土地经营为突破口,寻找制约曲江发展的瓶颈,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机制,把城市运营商引入曲江开发,取得了初步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西安曲江新区——发展历程
优质资源整合、产品集群发力、产业集群聚势,构筑中国文化产业第一极
摸索前行
华丽转身
聚合发展
产业航母
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探寻价值机制创新
文化主题公园横空出世, 打造产品集群
文化产业触角多向延伸, 打造产业集群
以点带面,文化兴城, 构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极
板块名称
占地面积
主要特色
主要产品
唐风商业板块 旅游休闲板块 商务会展板块
约2平方公里 约7平方公里
依托大雁塔——大慈恩寺历史风貌区及大雁塔南北广场,以唐风为主题的大 型综合性商业板块,是西安规模最大的文化商业区。
依托70公顷的曲江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营造大规模 旅游休闲板块。
致力于打造国际级的会展产业集群和商务港 占地约3平方公里
文化创意形成
体制建设
文
创意产品研发
化
行业协会
产
产品体系构建
业
资金反哺
园区开发
项目投资
产业聚集
基金体系 扶持政策 版权交易 陕西文促会 服务体系 产学研中心
文化资源
文化古迹
文化设施
文
遗址保护
化
文化项目
事
文化活动
业
文化场馆
文化基金
投融资平台
产业交流与合作服务平台
技术服务平台
产业平台
创业服务平台
7
西安曲江新区——小结与借鉴
控制重点产业,发展多元投资,九大集团搭建曲江骨架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
全资企业
曲曲曲曲 江 江 江 江曲 文 影 国 文江 化 视 际 化建 旅 投 会 演设 游 资 展 出集 集 集 集 集团 团团团团
控股企业
陕
曲
曲
西
江
江
文
临
国
化
潼
际
产
旅
会
业
游
展
投
投
投
资
资
资
控集ຫໍສະໝຸດ 控股团股
集
有
团
科教文化板块
约3平方公里
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影制片厂等资源,形成以教育为 龙头的文化产业园区。
影视、动漫、创意、传媒、广告、出版
3
西安曲江新区——产业链解析
以历史遗迹为根脉,四大功能产品体系为基,构建九大产业园区,展现曲江文化产业宏图
雁塔广场…
文化 观光
曲江海洋 世界…
主题 游乐
历史 遗迹
主题 体验
大唐芙蓉园…
情景 商业
大唐不夜城…
会展 产业园区
文化娱乐 产业园区
国际文化 创意园区
出版传媒 产业园区
艺术家 村落
国家级文化 产业示范区
西安旅游 生态度假区 绿色文化新城
西部文化 资源整合中心
动漫游戏 产业园区
影视娱乐 产业园区
国际文化 体育休闲区
数字文化 产业区
4
西安曲江新区——重点组织架构
区成为 获中国文 产业综合增加
国家级 化产业创 值76亿,文化
文化产 新奖
产业项目固定
业示范
资产投资95亿
园区
2015年 曲江新区及其辐射区 入区文化企业2000家, 从业人数达到10万人, 文化产业年产值达到 300亿元。
2
西安曲江新区——布局与产品
聚焦核心、多向辐射、功能聚合、产业互融,成就“曲江模式”
限
公
司
参股企业
曲
陕
西
江
西
安
大
法
曲
明
门
江
宫
寺
海
投
景
洋
资
区
世
集
文
界
团
化
产
业
集
团
5
西安曲江新区——关键性政策
理念、体制、政策三大系统创新,形成曲江模式核心竞争力
理念创新:
GCP
国内文化总值(Gross Cultural Product),指国家或地区全社会文化产出的总值
体制创新:
GNPO 政府非盈利性组织( Government Non Profit Organization),曲江管委会、文投
曲江经验
开发原则:立足文化遗产,先旅游后产业 启动策略:优化公共空间,提升区域价值 运营策略:核心资源聚焦,复合功能聚势 产业策略:控制重点产业,延伸投资 核心竞争力:政策体制创新,构建产业生态
8
大雁塔
模式创新——“文化+旅游+人居+商业”复合式开发模式
空间格局:“一心、两带、三轴、四个板块” “一心”:以大雁塔为整个曲江的核心; “两带”: 既贯穿整个新区,宽100米的唐城遗址保护绿带;分布在绕城高速两侧共100
米宽的绿化景观带; “三轴”:既雁塔南路旅游商业发展轴线、芙蓉东路生态休闲发展轴线和曲江景观轴线; “四个功能板块”:唐风商业、旅游休闲、会展商务、科教文化。
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
功能—— 社会服务、城市建设、 产业发展
性质——政府组织
资金来源—— 金融资本、商业运营
政策创新:
“文化反哺” 文化产值反哺城市
“瑞雪工程” 文化产业扶持资金
投融资平台 多员平台服务企业
管家式服务 贴身服务解决方案
6
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模型
一核心、四平台、两翼齐飞,曲江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业已成型
1993年 曲江正式 设立西北 地区首个 省级旅游 度假区
2002年
2003年 2005年
《曲江宣 “曲江新区”曲江海洋
言》发布,正式命名, 世界开馆
曲江新区 大唐芙蓉园
蓄势待发 开园
2006年 曲江文 投成为 国家级 文化产 业示范 基地
2007年 2008年 2010年
曲江新 曲江新区 曲江新区文化
大唐不夜城、大唐商业广场、大唐御街 、大唐素食坊、大雁塔北广场 、唐城墙遗 址公园--唐诗历史文化长廊
大雁塔——大慈恩寺景区、陕西民俗大观园、陕西戏曲大观园、唐代艺术博物馆、 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西安广电世纪园、丝路风情园、大唐爱情谷、大唐 文化艺术长廊
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会展商务写字楼、星级酒店、餐饮娱乐、商业超市、商务 公寓、停车场、物流中心、展览总部基地、会展科技产业园、会展旅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