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学法

合集下载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教中的运用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教中的运用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教中的运用蒙特梭利教学法是一种以意愿教育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由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特梭利于20世纪初创立。

这种教学法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通过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材料,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和发展。

在幼教中,蒙特梭利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蒙特梭利教学法强调创设适宜的环境,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和学习的机会。

在幼教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选择教具和材料等方式,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

例如,教室中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学习角落,如阅读角、建构角、艺术角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同时,教室中的教具和材料应当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蒙特梭利教学法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幼教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选择和决策,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如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注重实践和体验蒙特梭利教学法强调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

在幼教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并体验学习的过程。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参加户外探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等,让幼儿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和反思,帮助幼儿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提高学习的效果。

四、个性化教学蒙特梭利教学法强调个性化教学,注重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

在幼教中,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幼儿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提供不同难度和类型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

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

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第一部分关于蒙特梭利蒙特梭瑞(Maria Montessori 1807-1952)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继福禄贝尔后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

蒙特梭瑞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与教育问题,后来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

她撰写的幼儿教育理论著作已经被翻译成为37国文字,对现代儿童教育的改革与进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儿童观从进展的观点出发,蒙特梭瑞认为。

儿童是一个发育这的机体与进展着的心灵;儿童进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幼儿处在不断生长与进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而且要紧是内部的自然进展。

在这个连续的自然进展过程中,幼儿的进展包含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进展。

在蒙特梭瑞看来,幼儿身体内含有生气勃勃的冲动力。

正是这种本能的自发冲动,给予他积极的生命力,促使他不断进展。

一是主导本能,这种本能关于处在生命初创时期的婴儿提供指导与保护,甚至决定物种的生存。

二是工作本能,这是人的基本特征。

幼儿正是通过不断的工作在进行制造,使他自己得到充分的满足,并形成自己的人格。

它既能使人类更新,又能完善人类的环境。

在心理方面,幼儿心理进展既有一定的进程,又有隐藏的特点。

蒙特梭瑞认为,幼儿是一个“精神(心理)的胚胎”。

由于每一婴儿都有一种创制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一个精神世界,因此,幼儿不仅作为一种肉体的存在,更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

每个幼儿的精神也各不相同没,各有自己的制造性的精神。

在蒙特梭瑞看来,在幼儿的心理进展中会出现各类“敏感期”。

她说:“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

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情况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与激情。

”而人的智力进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的。

1.秩序的敏感期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

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受,以区别各类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2.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

蒙特梭利教学法

蒙特梭利教学法

蒙特梭利教学法
蒙特梭利教学法乃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利亚·蒙特梭利女士(Maria Montessori)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心度、手眼协调和独立能力的培养。

在教室中就像一个温暖的“家”、而孩子来到学校也只是从自己的家庭到另一个“家”、养成孩子喜欢上学、喜爱学习的态度。

一、日常生活教育:训练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性。

二、感官教育:孩子藉由感官教具的杰作、可精练孩子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使孩子五官更敏锐、进而更聪明有智慧。

三、数学教育:由少至多量的比较,最后引入加、减、乘、除等具体操作,而进入四则的运算、建立教学基础。

四、语文教学:蒙特梭利博士发现儿童语言的敏感期在六岁之前;因此我们不但强调母语教学、同时培养多种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发展。

五、文化教育:在蒙特梭利的教室里配备了动物、植物、历史、地理、天文、地质等玩教具,让孩子学习如何照顾动物、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环境、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认识各种矿物等。

蒙特梭利教学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蒙特梭利教学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蒙特梭利教学法到底是怎么回事蒙特梭利教学法到底是怎么回事?蒙特梭利说「孩子有绝对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决定玩什么,学什么。

」与传统教育方法有所不同:蒙特梭利教学法是由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创立的。

它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自然地成长。

与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是:蒙特梭利教学强调双手工作、自我教育,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心度、独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

不只是学习、游戏,而是工作!在我们认为,孩子的生活就是「游戏」,而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具有学习的能力和需求,且把这种学习活动称为「工作」。

「游戏」是一种玩耍,在游戏的过程中,在玩具的使用中,孩子得到了快乐。

相比较之下,游戏着重于让孩子在玩的同时进行学习,更带有娱乐性质。

而「工作」则带有建构自己和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孩子通过工作来逐步改善自己、完成自我。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将独立完成他的「工作」,就算期间发生了错误,也不要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找到错误的地方,自己改正错误。

环境教育孩子蒙特梭利强调环境与儿童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环境教育孩子。

环境对于孩子身心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提供尊重孩子需求的活动环境,提供符合他们自然发展的用具,提供能够让孩子动手创造的活动,并维持环境的气氛和秩序,避免孩子在工作的时候受到干扰。

蒙特梭利对环境的要求是:「包括按儿童尺寸做出来的用品,明亮清爽的房间,可以摆放鲜花的矮窗,房间里的小尺寸家具、小书桌、漂亮的窗帘和小橱柜。

这个小橱柜很容易开启,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品,孩子可以随意取用。

」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给孩子的用具,也就是所说的蒙特梭利教具。

教具与玩具不同,玩具虽然也有教育的意义,但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供孩子玩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教育的作用不明显。

而蒙特梭利教具有特定的教学作用,能够让孩子认识大小、高矮、轻重和次序、顺序等等。

正因为蒙特梭利教具具有特定的教学作用,因此价格昂贵,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购买,而且也不可能把每样教具都买回家。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教中的运用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教中的运用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教中的运用蒙特梭利教育法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于20世纪初创立,致力于关注儿童身心发展与个性化需求,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来启发儿童的潜能。

这个教学法强调环境的准备、触感的材料与自由选择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蒙特梭利教学法逐渐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受到广泛重视。

本文将探讨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儿园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其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蒙特梭利教学法基于多个核心原则,这些原则为教师设计课程、选择教材和组织活动提供了依据。

1. 自主学习蒙特梭利教学法强调儿童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在这种方法中,儿童被鼓励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这种方式激发了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节奏进行学习。

2. 感官教育感官教育是蒙特梭利教育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丰富的感官材料,儿童可以在探索中培养观察力、判断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鲜明的色彩、不同的形状和各种纹理,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3. 环境准备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是成功实施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基础。

教室应当布置得有序而富有吸引力,以便于儿童自由活动。

Montessori老师会精心准备各种教具和材料,并将其按类别有序排列,孩子们可以随时取用。

这种环境刺激了儿童的学习欲望,并提供了安全的探索空间。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教中的具体运用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由活动时间在蒙特梭利课堂上,自由活动时间是重要的一环。

教师会设定一定时间段,让孩子们自行选择活动,而不干扰他们。

这段时间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并对他们给予必要的方向指导,确保他们在合适的轨道上前进。

2. 主题教具与材料蒙特梭利教学法采用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教具和材料,这些教具旨在帮助孩子们掌握各种技能。

例如:辨识颜色与形状:有专门为此设计的色卡、形状板等,鼓励孩子通过操作来理解数理概念。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方式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科学幼教的最大目的就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学让一岁到六岁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繁多,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

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奖惩制度蒙氏科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蒙氏科学幼教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成长。

热点关键字:蒙台梭利;特点;学前教育人们在重新审视我们的幼儿教育的时候,蒙特梭利教育法这一风行欧美最先进、最科学、最完善的学前教育法,它使人们重现找到了幼儿教育的革命性方法。

玛利亚•蒙特梭利博士(1870-1952)曾帮助过世界上许多的人,是饮誉全球的教育家。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

其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循儿童的敏感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的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蒙特梭利教学法教案幼儿园

蒙特梭利教学法教案幼儿园

蒙特梭利教学法教案幼儿园什么是蒙特梭利教学法?蒙特梭利教学法是由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特梭利于20世纪初创立的一种教育和教学方式,她认为儿童在特定时期内会自我建构感知、认知和语言的能力,并且通过重复和独立探索的方式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蒙特梭利教学法重视孩子的自主性、相信孩子的自我调节和发展能力。

教室环境以孩子的安全性为前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启发性玩具,并重视随意性、自由性和无干扰性,让孩子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工作和活动。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学习环境的设计在蒙特梭利教学法中,学习环境的设计非常重要。

幼儿园可以通过提供具有各种感官体验的环境和各种各样的启发性玩具来促进学生感知和认知的发展。

在幼儿园中,学习环境需要有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己探索、观察和实验。

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强调随意性、自由性和无干扰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来推动孩子的教育和发展。

蒙特梭利教学法中强调让孩子主导学习,同时教师担任指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

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各样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行探索。

同时,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们,发现孩子们的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在幼儿园的实践中,教师应采用具有参与性、探究性和积极性的方法来培养孩子们的能力和兴趣。

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在幼儿园中,蒙特梭利教学法重视社交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各种不同的社交机会,让孩子们可以一起玩耍、学习和探索。

教师应该提供多种不同的沟通方式,为孩子们提供支持和指导。

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儿园中,还强调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控制孩子们的行为,比如规定时间、场所和特殊的指令。

同时,幼儿园应该设定清晰的规则和期望,以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结在幼儿园中,蒙特梭利教学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和教学方式。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教中的运用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教中的运用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教中的运用蒙特梭利教学法由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在20世纪初创立。

该方法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儿童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

在当今教育界,蒙特梭利教学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领域,其独特的理念和实践方式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基本理念蒙特梭利教学法主要基于几个核心理念:儿童主导学习:蒙特梭利相信每个儿童都具备自然学习的能力,因此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导而不是直接教授。

儿童可以通过探索自身的兴趣与能力来进行学习。

敏感期:蒙特梭利提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多个敏感期,这些时期是他们学习特定知识或技能的最佳时机。

教师应当观察儿童,以便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支持。

经过精心设计的环境:教育环境应当是有序、美观和安全的,让儿童在自我探索中能够自由活动且不受干扰。

这种环境能有效促进儿童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个性化学习:每个儿童的发展进程不尽相同,教师应根据每个儿童的节奏和需求来安排教学活动,倡导自我选择与个性化学习。

混龄课堂:蒙特梭利提倡混龄教学,不同年龄的儿童可以互相学习,年长的儿童有机会担任小老师,而年幼的儿童则能从同伴身上获得启发和指导。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幼教中的具体应用环境准备在蒙特梭利教学法中,课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室布局,将玩具、教具以及其他学习材料进行合理安排,使之易于孩子们取用。

教室内部应分成多个活动区,包括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艺术区等,每个区域都应该有适合幼儿自主选择的活动材料。

同时,所有材料都需要为孩子们提供独立学习和探索的机会,避免过多干预,从而促使他们自发地去发现和探索知识。

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在蒙特梭利教学法中,教育工作者并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观察者和引导者。

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通过观察与记录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与发展需求,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与支持。

教师要鼓励孩子们自己选择活动内容,在参与过程中增强自主性与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特梭利教学法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记住了;我做了,也就理解了。

一、蒙特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教育法是风行欧美最先进、最科学、最完善的学前教育方式之一,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

她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蒙台梭利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的素养,配合孩子各阶段的成长,设计了各种教材、教具。

让儿童在预备好的环境中自由学习,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建构独立、自信、专注和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蒙台梭利教学法经百年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教具不断的丰富,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

玛利亚•蒙特梭利(1870──1952):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1870年诞生于意大利。

1896年,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土。

1907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设立第一所儿童之家,是幼儿教育之母。

她倾其毕生精力观察研究幼儿,著有大量著作。

蒙氏之重要著作有:教育人类学(Pedagogical Anthropology)蒙特梭利教学法(The Montessori Method)蒙特梭利手册(Dr.Montessori`s Own Handbook)高级蒙特梭利教学法(The Advanced Montessori Method)童年之秘(The Secret Of Childhood)新世界的教育(Education For a New World )发现儿童(The Discovery Of Child )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 )教育之重建(Reconstruction In education)家庭中的儿童(The Child In family)二、蒙特梭利十大教学特点1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特点,视儿童为与成人有别的独立个体,有如毛毛虫和蝴蝶在形态上不一样2 、不教的教育六岁前的幼儿还没有认识、辨异的能力,不适合说教的教育。

因此蒙氏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训练着手,在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的主动学习,自我教育。

3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零到六岁的幼儿随着成长,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称为“ 敏感期” 若在此敏感期学习该特性,让儿童顺着敏感期掌握最佳的学习良机。

4 、教师扮演协助、启导的角色教师的工作是观察儿童的内心需要,为他们设计环境,并示范教具的操作,在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时的引导。

这种不教的教育能使师生关系和谐,儿童自然能愉快学习。

5 、着重智慧的品格的养成幼儿教育的本质与意义是在帮助幼儿的生命完美成长。

因此,蒙氏极力主张幼儿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入小学准备,而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德的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习惯。

6 、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蒙氏科学幼教没有课表,不划分上下课时间,让儿童寻着内心的需求,自由的专心工作。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的专心时刻如果被打段,会养成孩子虎头蛇尾的习性。

反之,这种经重复练习而延长工作的时间,则能培养孩子重要的良好习性——专心和耐力。

7 、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儿童会彼此模仿、互相学习,并可养成儿童兄友弟恭、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 教” 具,而是儿童工作的材料,主旨在诱发儿童由浅入深的自我重复操作发展到自我教育。

9 、摒除奖惩制度蒙特梭利经长期的观察发现儿童对奖惩并不在乎,传统的奖惩制度是成人主控儿童的一种手段,蒙氏教学则尊重儿童的选择,让儿童有自动自发的学习意愿与需求。

10 、教学成果常以爆发的方式呈现出来基本能力(养成和塑造基本品格):专注、独立、秩序、坚持、合作、宽容、创造、毅力基本内容:观察、判断、鉴别、识别、归纳、推理、逻辑分析蒙氏科学幼教以循序渐进的自我教育方式训练儿童,因此在短期内不易察觉学习成果,但确常以爆发的力量突然显现内在心智的成长。

三、蒙台梭利教育的中心内容:(一)有教具的五个中心内容:1 、日常生活练习在社会及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当儿童学会自己独立做人人都在从事的工作时,他会自立起来,并确立自信,体验到自我成长的喜悦。

通过日常生活练习培养孩子的:专注、独立、秩序、坚持、合作、宽容、创造、毅力等基本品格。

基本动作:步行、坐、站立、拿、搬、放、绞、倒(移、注)、摺、切、剪、贴、缝、编、捏、夹、旋、撕、擦、(敲)、卷、削、拉、揉等。

社会行为:门的开关、打招呼、应答的方法、与他人接触的方法、感谢与道歉、递交物品的方式、咳嗽、打喷嚏、打呵欠的方法、轮流使用户外设施、团体游戏的规则、敬茶的方式、工作的观察方法、打电话的方法、问路的方法、洗手间的使用方法、慰问病人、介绍的方法、车中的礼仪、交通规则、敲门的方法、入席的方式、穿拖鞋的方法等。

对环境的关心:工作的准备(搬运地毯、卷地毯、清理地毯)、扫除(打扫室内、掸灰尘、擦洗桌子、擦洗窗户)、擦金属器具、洗涤、熨斗的使用方法、剪枝、点火、熄火、餐桌的准备、庭院工作、植物栽培、照顾小动物、洗餐具、整理橱柜、摘蔬菜等。

对自己的照顾:整理携带的物品、东西洒落时的处理、照镜子、梳头发、擤鼻涕、衣服的穿脱、穿鞋、脱鞋、鞋的整理保养、洗手、衣饰框、衣服的折叠方法、刷衣服、漱口的方法、刷牙的方法、擦脸的方法、剪指甲的方法、擦汗的方法、洗脚的方法、洗澡的方法等。

2 、感觉教育使感觉器官发达,加强其机能的敏感性,以正确的了解环境中的情况,透过感官训练,培养孩子观察、判断、鉴别、识别、归纳、推理、逻辑分析,达到促进智能的发展,建立智慧和人格的基础。

视觉教具: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色板、几何图形嵌板、几何立体组、构成三角形、二项式、三项式触觉教具:触觉板、布盒、温觉筒、温觉板、重量板、实体认识袋、几何学立体听觉教具:音筒、音感钟味觉教具:味觉瓶嗅觉教具:嗅觉筒3 、语言教育双亲遗传给儿童的是语言的学习能力,语言是出生后从环境中学来的。

通过语言教育孩子可以达到:① 能够明白别人说话或故事的内容。

② 能够表达自己的经验或所想的事情。

③ 能够正确使用日常生活的必要词汇。

④ 满足儿童书写的需要,培养正确的技巧与能力。

喜爱阅读图书或视听觉教材,发展想象力;培养丰富的情操。

4 、数学教育孩子通过操作数学教具建立数学心智,学习数概念,认识 1-1000 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学习四则运算等。

建立 1-10 数量概念:数棒、砂数字板、纺锤棒与纺锤棒箱及数字与筹码。

认识十进法的基本结构:金色串珠和数字卡片。

建立十进位法的加减乘除概念:金色串珠加算、乘算、减算及除算;邮票游戏加算、减算、乘算、除算;彩色串珠加算、减算、乘算。

认识 1-1000 连续数的:塞根板、 100 连续数板、 100 串珠链与 1000 串珠链四则运算加法板、乘法板、减法板、除法板…………5 、文化教育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学习文化的能力发始于三岁左右。

她主张充分利用幼儿这个易于吸收文化的时期以使他们牢固地把握其民族与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的本质。

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美术、音乐、数学等都能够在不改变其性质的状态下,有效地对幼儿实施。

(二)、蒙台梭利教育五个中心内容以外的教育内容有人认为蒙台梭利教育中“ 具备陈列教具的环境” 即是教育内容的全部,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蒙台梭利说:“ 教具决不能成为世界的替代物” ,它不过是协助儿童“ 征服世界的文化” 的工具,“ 是通向世界的钥匙” 。

仅依靠教具是不可能胜任儿童教育之全部的。

教具以外的教育内容:( 1 )健康、体育儿童甚具活动性。

对儿童的活动欲望不仅不能制止,还要予以鼓励,必须引导儿童能够独立地从事他想做的活动。

如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照顾自己、照管家务、园艺及手工、体操练习、韵律动作、户外活动。

( 2 )道德与情操教育蒙台梭利认为道德教育必须奠定所有教育的基础。

蒙台梭利说:“ 我的教育方法即证实人类是性本善的。

我们必须追求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积极培养儿童的智慧与良知的感受性。

”蒙台梭利认为:“ 人必须尽可能从孩提时代起就使区别善与恶的感受萌芽发展。

就人类而言,透过爱的行为来表现自己的良知的举动非常重要。

”“ 幼儿具备秩序的敏感期。

在这一敏感期内,对秩序的喜欢及其习惯的养成成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

”蒙台梭利重视道德教育,但却没有设计适用于道德教育的任何特定的教具。

( 3 )美的教育蒙台梭利似乎没有为了美的教育而考虑使用特别的教具、美术教育的特定教室、特定的时间等。

她认为预备好的环境中有秩序的生活即是美术教育的基础。

各个蒙台梭利教具的“ 艺术之美” 是期待着儿童在使用教具工作时自然而然的进行了美的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音乐教育的基础由旋律和韵律活动、乐器弹奏、识谱和记谱三部分构成。

但即便没有全部具备这三个部分,但只要存在其中一个,即可完成完整的音乐教育。

( 4 )社会教育有人认为蒙台梭利轻视社会教育而偏重个人主义,但恰恰相反,在这一点上,蒙台梭利幼稚园所收到的教育效果高于其他传统幼儿园,而且方法也比后者确实。

( 5 )和平教育蒙台梭利认为“ 人类的发展不仅指单纯的人的自然发展” ,必须“ 同时意味着人性的发展” 。

为了世界的和平必须依赖人性发展得非常优秀的“ 新人类” 出现,这种“ 新人类” 的出现只有从幼儿的教育开始着手才能实现。

( 6 )想象力与创造力蒙台梭利对人类所具备的想象力的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但蒙台梭利力诫对幼儿想象力进行过高的评价,警告防止片面强调想象力而引导儿童出现精神发展的偏差。

她认为想象力必须以现实的物质为基础来加以培养。

创造力的培养必须有优美、秩序井然且现实的环境,同时给予儿童自由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