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油合成

合集下载

棉用增深硅油的合成

棉用增深硅油的合成

棉用增深硅油的合成
棉用增深硅油是指经过合成的一种化学添加剂,用于增加棉织物的柔软性和光泽度。

以下是合成棉用增深硅油的一种方法:
1. 准备材料:甲基三氯硅烷(CH3SiCl3)、氨水(NH3-H2O)、催
化剂、稳定剂等。

2. 反应设备:将反应设备保持干燥和无氧状态,使用惰性气体如氮气将空气排出。

3. 合成反应:将甲基三氯硅烷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设备中,加入催化剂和稳定剂,搅拌均匀后,逐渐加入氨水。

4. 反应过程:反应过程中要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一般在40-70°C条件下进行,温度过高会导致反应过快或副反应的产生。

5. 反应结束:反应结束后,通过蒸馏或其它方式将不溶于水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棉用增深硅油产物。

6. 筛选和包装:对合成产物进行筛选和纯化,最后将棉用增深硅油进行包装。

需要注意的是,合成棉用增深硅油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这里只是一种简单的合成方法。

另外,在进行合成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化学品的泄漏或接触皮肤和眼睛。

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和质量控制,确保增深硅油的质量符合要求。

合成硅油化学成分

合成硅油化学成分

合成硅油化学成分
合成硅油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硅化合物,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聚硅氧链,同时还有有机基团与硅原子相连。

硅油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润滑、绝缘、防水、抗氧化等领域。

硅油的主要成分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它是由二甲基硅氧烷单体(D4)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低表面张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润滑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在高温下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润滑性能。

此外,它还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的绝缘材料。

除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油中还含有其他有机硅化合物,如聚甲基硅氧烷、聚酰胺硅氧烷等。

这些有机硅化合物在硅油中起到调节粘度和改善性能的作用。

聚甲基硅氧烷具有较高的粘度,可以增加硅油的黏滞度,使其更适合用于润滑、密封等领域。

而聚酰胺硅氧烷则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良好的抗剪切性能,使硅油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润滑性能。

硅油中还可能含有一些添加剂,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等。

这些添加剂能够提高硅油的抗氧化性能、抗静电性能等,使其更适合用于特定领域。

合成硅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由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其他有机硅化合
物和添加剂组成。

这些成分的不同组合和配比决定了硅油的性能特点,使其在润滑、绝缘、防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调整硅油的化学成分,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硅油的生产工艺

硅油的生产工艺

硅油的生产工艺
硅油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聚二甲基硅氧烷。

硅油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合成工艺和分离工艺两个步骤。

下面将介绍硅油的生产工艺。

硅油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缩聚反应和断裂反应两个步骤。

缩聚反应是通过引入碱性催化剂,将二甲基硅醇与硅烷化合物(如三甲基硅烷、二甲基硅烷等)缩聚生成聚二甲基硅氧烷。

此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使硅油分子链的长度增加,提高其粘度。

在缩聚反应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的用量,以实现期望的产品性质。

断裂反应是通过引入酸性催化剂,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链断裂,得到不同粘度的硅油。

断裂反应的主要目的是调整硅油的粘度,使其符合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

在断裂反应中,还可以引入其他组分,如含有活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以改变硅油的化学性质。

硅油的分离工艺主要包括蒸馏和萃取两个步骤。

蒸馏是将合成得到的硅油进行分馏,将不同沸点的组分分离出来。

蒸馏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实现各种组分的分离。

萃取是利用萃取剂将硅油中的杂质和不需要的组分分离出去。

萃取剂通常是有机溶剂,可以选择性地溶解硅油中的杂质,然后用水或其他方法分离出来。

萃取过程中还可以对硅油进行进
一步的纯化和处理。

总体来说,硅油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多步骤、多控制因素的过程。

通过合理选择催化剂、反应条件和分离方法,可以得到符合不同需求的硅油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硅油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低粘度羟基硅油合成机理

低粘度羟基硅油合成机理

低粘度羟基硅油合成机理
一、硅氢加成
硅氢加成是合成低粘度羟基硅油的重要反应。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硅氢键断裂,生成硅基和氢气,同时与羟基进行加成反应,生成低粘度的羟基硅油。

在此过程中,硅氢键的断裂和加成都受到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二、分子量调节
分子量调节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的用量来实现的。

通过调整反应时间,可以控制分子量的增长,从而得到所需粘度的羟基硅油。

同时,通过选择不同的催化剂,也可以实现对分子量的有效控制。

三、官能团转化
在合成低粘度羟基硅油的过程中,官能团的转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在分子中引入特定的官能团,可以实现对羟基硅油性能的调整和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氨基官能团来提高羟基硅油的亲水性,或者通过引入羧基官能团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四、纯化
纯化是合成低粘度羟基硅油的最后一步。

在完成硅氢加成、分子量调节和官能团转化后,需要对生成的羟基硅油进行纯化,以去除其中的催化剂和其他杂质。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过滤、精馏和吸附等。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可以合成出低粘度的羟基硅油。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步骤中的具体条件和参数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精细的控制和调整。

硅油及应用

硅油及应用
CH3 CH3 Si CH3 O CH3 Si CH3 CH3 + CH3 Si CH3 OHCH3 CH3 Si CH3 O CH3 Si CH3 O m CH3 CH2CH2CH2NHCH2CH2NH2 Si O n CH3
35
CH2CH2CH2NHCH2CH2NH2 HO Si CH3
CH2CH2CH2NHCH2CH2NH2 O 4 CH3 + HO Si H n
三种基本合成方法
硅氧烷的平衡化 硅氧烷的官能团缩合 硅氢加成反应
12
硅氧烷的平衡化
硅氧硅键(Si-O-Si)在亲核或亲电 试剂的作用下发生断键 断裂的键重新组合成新的硅氧硅键 形成各种组成物的动态平衡 含有硅氧硅键(Si-O-Si)的有机硅 化合物都能够参与平衡反应
13
硅氧烷的平衡化
平衡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
碱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钾) 季铵盐(四甲基氢氧化铵) 碱金属氢氧化物和季铵碱的硅醇盐 浓硫酸 各类磺酸 强酸性树脂、酸性白土
14
硅氧烷的平衡化
碱催化下的平衡化反应
OH- +
Si O Si
Si O- +
HO
Si
Si O- +
* Si O Si*
* Si O- +
Si O Si*
15
硅氧烷的平衡化
酸催化的平衡化反应
36
Si
CH3
常见硅油介绍
乙烯基硅油
CH3 CH2 =CH Si CH3 O CH3 Si CH3 O m CH CH2
CH 2 CH
结构单元
CH3 Si O
CH3 Si CH=CH2 n CH3
常见结构单元
CH 2 CH

雾化硅油配方

雾化硅油配方

雾化硅油配方
雾化硅油的配方主要是以二甲基硅油和含氢硅油为原料,通过使用苯、甲苯或环己烷等溶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共聚反应来制得。

制备的硅油在成膜性、耐热性、热氧化安定性和雾化性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现。

具体来说,以甲苯作为溶剂制备的雾化硅油在动态黏度、成膜性、耐热性、热氧化安定性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这种硅油的制备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原料的比例和反应条件,以达到最佳的性能效果。

此外,不同配比的溶剂对于硅油的性质也有影响。

例如,甲苯作为溶剂可以改善硅油的动态黏度和成膜性,而苯和环己烷等其他溶剂也可以用于制备雾化硅油,但性能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

聚醚改性硅油的合成与应用

聚醚改性硅油的合成与应用

聚醚改性硅油的合成与应用
聚醚改性硅油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硅化合物,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是许多工业领域所必需的材料之一。

本文将介绍聚醚改性硅油的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合成方法
聚醚改性硅油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磺化法:将硅氢化合物与聚醚发生磺化反应,反应产物在进一步反应过程中,通过水解、减除等步骤,最终得到聚醚改性硅油。

2.二烯基二硅氧烷合成法:利用二烯基二硅氧烷与含有双键的聚醚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形成聚醚改性硅油。

3.醇解法:将含有羟基的聚醚与硅烷通过加热反应,得到二元醇和硅酸酯,其中硅酸酯经脱水反应后,产生聚醚改性硅油。

4.乳化聚合法:将硅烷与聚氧乙烯在高温高压下缩合,进一步进行聚合反应制备聚醚改性硅油。

二、应用领域
1.润滑剂领域
聚醚改性硅油是一种优良的润滑油,具有出色的附着性、耐磨性和抗氧化性能。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制造、船舶、铁路等领域中。

特别适用于高速、高压、高温下的润滑场合。

2.化妆品领域
由于聚醚改性硅油具有极佳的抗氧化性、柔软性、抗污染性和水解稳定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它可作为防晒霜、柔顺剂、保湿剂和去油剂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3.涂料领域
4.建筑材料领域
聚醚改性硅油可以用作封闭剂、涂料添加剂、防水剂等,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中。

它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材料的防水性能、抗裂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同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聚醚改性硅油的合成与应用

聚醚改性硅油的合成与应用

聚醚改性硅油的合成与应用聚醚改性硅油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有机硅合成材料。

它是以聚醚—硅氧烷共聚物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有机硅化合物,通过在硅氧烷链上引入聚醚链段而形成。

聚醚改性硅油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如低表面张力、优良的润湿性能、抗气候老化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等。

聚醚改性硅油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聚醚改性硅油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直接聚合法和后期改性法。

直接聚合法是通过在聚醚链段上引入硅氧烷链段来合成聚醚改性硅油。

这种方法通常以聚醚和硅烷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成聚醚改性硅油。

后期改性法是在硅油中引入聚醚链段,通过化学反应将聚醚链段与硅油分子链连接起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有硅油的情况,通过后期改性可以得到聚醚改性硅油。

聚醚改性硅油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在化妆品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聚醚改性硅油具有优异的润肤性能,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皮肤表面,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润滑性。

它常被用作化妆品原料,如面霜、乳液等,可以改善皮肤的触感和保湿效果。

在纺织品领域中,聚醚改性硅油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改善纤维材料的柔软性和抗静电性能,使纤维更加柔软舒适,并提高纺织品的电绝缘性能。

它还可以用于纺织品的防水处理,增加织物的耐水性和耐腐蚀性。

聚醚改性硅油还可以应用于建筑和汽车行业。

在建筑行业中,它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的防水处理剂,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建筑物的表面,增加其防水性能。

在汽车行业中,它可以用于汽车的润滑和减摩剂,能够减少机械部件的摩擦和磨损,并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聚醚改性硅油还可以用于印刷和油墨行业中。

它可以用作油墨的分散剂和润湿剂,使油墨颜料均匀分散,并提高油墨的润湿性能和印刷质量。

聚醚改性硅油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有机硅合成材料。

它的合成方法有直接聚合法和后期改性法,应用领域广泛,如化妆品、纺织品、建筑和汽车行业等。

聚醚改性硅油在这些领域中都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改善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并提高其使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烃基硅油,俗称氨基硅油,是二甲基硅油分子中的部分甲基(包括侧位和端位)被氨烃基取代后的产物。

二甲基硅油具有高表面活性、高热稳定性和高化学稳定性,氨烃基的引入又赋予其非凡的反应性和吸附性。

使得氨基硅油在纤维整理、树脂改性、化妆品和涂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氨基硅油的合成
按反应类型,氨基硅油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3 类:
①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氨基硅单体等的聚合反应;
②含氢硅油与烯胺等的硅氢化反应;
③其他合成方法,如环氧硅油与胺等的开环反应、带有腈烃基的硅油的还原反应等。

1.1 D4与氨基硅单体等的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有本体聚合与乳液聚合两类。

本体聚合是制备氨基硅油最常用的一种反应。

原料D4、氨基硅单体和封端剂(如六甲基二硅氧烷)在碱性催化剂(如KOH、NaOH、(CH3)4NOH和(n—c4rt9)4POH 等)作用下反应可得到氨基硅油。

制备过程中若改变氨基硅单体的结构,则可制得不同结构与性能的氨基硅油;若改变氨基硅单体与D4等的相对摩尔比,则可得结构相同而氨值不同的硅油;封端剂的用法与用量要根据分子设计来定。

此法合成氨基硅油工艺简单、易控制,适合大规模生产。

乳液聚合是本体聚合的发展,它是将氨基硅单体或其水解制得的低聚物与D4,必要时加入少量的六甲基二硅氧烷,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在水中乳化分散,然后加入碱催化
剂开环聚合。

此法的特点:①制得的是氨基硅乳液且稳定性较好,较本体聚合,其制备简单,一步到位;②合成的氨基硅油相对分子质量较大;③控制乳液聚合的条件,可以制成普通乳液或微乳液。

不足之处就是有少量的聚硅氧烷低聚物存在于乳液中,易形成表面浮油。

反应式如下:
1.2 含氢硅油与不饱和胺的硅氢加成反应
含氢硅油与不饱和胺在催化剂(如Pt、Rh、Ru,Rd 和Ni等)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氨基硅油。

反应式如下:
用红外光谱检测反应进行的程度,当si—H键的吸收(2 300 cm-1)和c=c双键的吸收(1 650 cm )消失时,反应结束。

此法的特点是不受分子中NR,、C1和COOR等活性基团的干扰,在室暖和稍高一些温度下即可进行,反应条件暖和且产率高。

1.3 其他合成方法环氧硅油比较活泼,轻易和胺、醇胺发生开环加成反应,所以利用这类反应也可制得某些氨基硅油。

反应式如下:
中国树脂在线可以QQ:342105148联系【重复加的不通过}
带有腈烃基的硅油在催化剂LiAlH4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也能制备某些氨基硅油:
此外带有卤代烃的硅油与胺反应,也可制备某些氨基硅油:
2 氨基硅油的表征
通常以氨值、黏度和反应性3个参数来表征氨基硅油的分子结构。

氨值:氨基含量的表征,即中和1 g氨基硅油所消耗摩尔浓度为1 mol /L的盐酸的毫摩尔数。

单位为mmol/g,可用高氯酸-冰醋酸溶液或标准盐酸溶液滴定. 黏度:氨基硅油摩尔质量的表征.分子两端为H2NCH2CH2CH2(CH3)2SiO1/2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摩尔质量与特性黏数满足Mark—Houwink方程式:[η]=K·M(eα),M 为摩尔质量;[η]为特性黏数;α=0.66;K=2X 10(e-4)。

侧链取代基的氨基硅油,黏度与摩尔质量的关系因受分子中取代基的量及分布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很难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它们的关系,但一般来说,黏度与分子质量成正比,黏度越大,分子质量也越大。

反应性:氨烃基在侧链取代的氨基硅油,假如其分子末端含有活性官能基(如氢、羟基或烷氧基等),这类氨基硅油具有反应性,能自交联或在适当的交联剂存在下交联,这样可以增加其使用效果。

3 氨基硅油的应用
3.1 纤维整理剂
3.1.1 织物柔软剂
氨基硅油在织物的后整理中主要用作柔软剂。

由于氨基的极性,能与纤维表面的羟基、羧基等相互作用,使硅氧烷主链定向吸附在纤维表面,从而降低了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很小的力就能使纤维之间产生滑动,从而表现出柔软特性。

一般来说,经氨基硅乳液处理后的织物具有柔软、滑爽与丰满的手感,并具有良好的防缩性、耐洗性和透气性。

但它却存在两方面的不足:①易泛黄,导致处理后的织
物白度下降;②整理后的织物亲水性下降。

改善的途径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通过酰胺化、仲胺化等抑制氨基硅油的泛黄性以及醚化改性氨基硅油,提高其亲水性。

酰胺化即用酰化剂如乙酐、丁内酯及二烷基碳酸酯等与硅油中的氨烃基反应,从而降低了氨烃基活性,达到抑制其黄变的目的。

DowComing公司用这种方法曾使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整理织物的白度从105.2提高到了107.3。

被不同结构的氨基硅油整理后的织物其白度按伯、仲、叔胺基依次提高,而柔软性以仲胺基最佳。

因此,仲胺基硅油有可能获得最佳的综合整理效果。

仲胺基硅油可以通过对伯胺进行酰化或在合成时引人新的硅烷偶联剂得到。

如DowComing公司开发的哌嗪硅油,用它和氨乙基氨丙基硅油分别整理白棉布(洗过)发现,用前者整理后布的白度比用后者提高了12.2%,柔软性提高了56.3%;Wacker公司用偶联剂y-环己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或端羟基二甲基硅油反应合成的含环己胺官能基的聚硅氧烷柔软剂,在干燥条件下不变黄,非凡适于白色或浅色棉织物和聚酯/棉混纺织物;Rhone—Poulene公司开发的高位阻仲胺硅油也有明显的抑泛黄性能。

哌嗉硅油和高位阻仲胺油结构式如下:
醚化主要是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及缩水甘油醚等对氨基硅油改性使其侧链增长、亲水性增加或结构上嵌段有亲水性聚醚基团,从而改进氨基硅油整理织物的吸湿性,使其由改性前大于300 S降为5 S~6 s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的美观、舒适和多功
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组分的氨基硅油已不能满足要求,把氨基硅油与其他组分复配,往往能产生更加神奇的整理效果。

例如:氨基硅油与高摩尔质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复配,可使整理后的织物在柔软性、洗涤耐久性、平滑性、回弹性和抗皱性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氨基硅油与少量聚硅酸酯或异氰酸酯进行复配,可以得到较好的浓色效果;氨基硅油与氯铂酸、磷酸单酯和多溴化合物等复配,能产生良好的阻燃效果等。

有机颜料- 珠光颜料- 陶瓷颜料- 油画颜料- 荧光颜料- 纳米材料- 二氧化钛- 钛白粉- 分散染料- 活性染料- 酸性染料中国树脂在线包括以上。

4 展望
氨基硅油作为一种无毒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关于其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如泛黄机理、在纤维表面的成膜形态等还比较少;氨基硅油的乳化非凡是微乳化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给氨基硅油的运输、贮存甚至应用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各种功能性基团如氟等引入氨基硅油分子中或氨基硅油与其他物质复配使用,可能产生一些新的附加功能或效果,这方面还有待继续开发。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氨基硅油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一种亲水性氨基硅油的合成方法
发布时间:2008--0-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要应用于纺织行业的亲水性氨基硅油的合成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采用低粘度的羟基硅油和环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为一种原料,采用含聚醚链节的氨基偶联剂为另一种原料,采用醇或酯作为溶剂,使上述两种原料在
所述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就可制得亲水性氨基硅油。

所得的氨基硅油无须乳化可直接分散于水中,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破乳和漂油现象,更不会在面料上形成油斑,另外经处理后的面料(尤其是棉织物)仍能保持良好的亲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