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技术

合集下载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任务。

在孵化过程中,最后三天是非常关键的阶段。

以下是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1. 温度控制: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孵化箱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7.5°C左右。

这样可以确保小鸡在孵化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度的热量或寒冷的影响。

2. 湿度控制:湿度控制也非常重要。

在孵化箱内,湿度应该保持在60%到70%之间。

这有助于保持小鸡蛋内的水分和气体浓度适当。

3. 翻蛋: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需要将蛋翻转。

这有助于孵化箱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同时,也可以避免小鸡因为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而导致畸形。

4. 增加通风: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需要增加孵化箱的通风量。

这有助于提高孵化箱内的氧气含量。

同时,也可以避免孵化箱内温度和湿度过高。

5. 监测孵化进度: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需要随时监测孵化进度。

特别是在孵化过程中,如果发现小鸡蛋内的小鸟没有往外破壳,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总之,孵化小鸡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任务。

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对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方面的控制和监测非常重要。

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小鸡的健康和良好的生长。

- 1 -。

养鸡场人工孵化技术

养鸡场人工孵化技术

孵化鸡苗技术.网络禽医梅长苏执业兽医医师小鸡孵化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

鸡孵化期约21天,18天落盘,7天照蛋,一般到室温影响,可能出现提早或推迟孵化。

母鸡孵蛋称作自然孵化,可以省却人工,并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是不适合大规模鸡蛋孵化。

人工孵化既可以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又能节约成本,提升孵化率,适合大批量生产需要。

因此选择恰当的孵化技术,通过人工控制孵化环境可以提高效益。

小鸡孵化技术鸡孵化期21天落盘18天照蛋7天技术分类:自然孵化、人工孵化应注意的问题1、在孵化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1)选一周以内的蛋为好(最好是3-4天的)(2)在孵化之前要消毒。

一般消毒有两种: 一是在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消毒(用量是15克的高锰酸钾和30ml的福尔马林/每立方米)二是清泡消毒(3)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

2、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要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3、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4、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5、雏鸡出壳后: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

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

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

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6、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根据人工操作管理条件下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要抓好,1日胚龄~7日胚龄和18日胚龄~21日胚龄。

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就抓住了提高孵化率和雏禽质量的主要矛盾。

一般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

①1日胚龄~7日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和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

鹅蛋孵化技术要点

鹅蛋孵化技术要点

鹅蛋孵化技术要点鹅蛋孵化技术是一种人工孵化鹅蛋的方法,通过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使鹅蛋孵化出幼鹅。

下面,介绍一下鹅蛋孵化技术的要点。

1. 筛选蛋要筛选出健康、有生命力的蛋进行孵化。

通常,选择外形完整、蛋壳光滑、无裂纹、无变形、无异味的蛋。

同时,蛋的大小、形状、重量要相似,以便控制孵化条件。

2. 控制温度鹅蛋孵化的适宜温度为37.5℃-38℃,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7.8℃左右。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孵化效果。

孵化过程中,要根据孵化器的不同类型,调节温度。

3. 控制湿度鹅蛋孵化时,要保持适宜的湿度,通常在60%-70%左右。

过高的湿度会导致蛋壳变软,影响胚胎发育;过低的湿度则会使蛋壳变硬,难以孵化。

可以通过加水或者喷水的方式,调节孵化器内的湿度。

4. 控制通风通风是保持孵化器内空气新鲜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可以控制湿度。

鹅蛋孵化时,要保持通风良好,但不能让孵化器内的温度和湿度过快地发生变化。

5. 翻蛋在孵化过程中,需要将鹅蛋翻转一定角度,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一般每天翻转1-2次,最好固定好翻蛋的时间和角度。

6. 鉴别蛋在孵化过程中,要不断鉴别蛋的状态,判断蛋内胚胎的发育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如发现蛋壳发生变形、蛋内有异味、蛋内胚胎死亡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7. 孵化时间鹅蛋的孵化时间一般为28-30天,但实际孵化时间会受到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的影响。

在孵化期间,要定期检查孵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孵化条件,保证孵化的顺利进行。

8. 孵化后处理孵化出的幼鹅要及时转移,放入温度适宜的育雏室中,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水和光线。

同时,要对育雏室进行定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鹅蛋孵化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通过科学的方法控制孵化条件,才能保证孵化的成功率和幼鹅的健康成长。

孵化技术最全的资料

孵化技术最全的资料
16、17天,每天喷水凉蛋两次。
18天以后每天3次或者3次以上,小鸡啄壳后,喷水照常进行,凉蛋次数可以相对减少,避免温度过大波动。
出雏期间,种蛋在蛋盘上啄壳,啄壳之后拿到下面的出雏框里边,不要频繁的开门,小鸡出壳之后再孵化机里边身上毛干之后拿出放到其他的温室里。
(3)鸭、孔雀、鸳鸯、火鸡
(2)鸡的孵化:
鸡的孵化周期是21天,在小鸡的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的调节如下:
1-7天,孵化前期,温度是38,湿度是60.第七天照蛋,将无精蛋挑出来,以免影响其他的种蛋的孵化。
7-13天,温度仍然保持38,湿度是60.
14天之后开始将温度调至37.8,湿度调至75,开始喷水凉蛋。
14、15天,每天喷水凉蛋一次,(喷水时喷跟种蛋温度差不多的水,凉蛋一次1-15分钟,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12、13天,每天喷水凉蛋一次,(喷水时喷跟种蛋温度差不多的水,凉蛋一次1-15分钟,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14、15天,每天喷水凉蛋两次。
16天以后每天3次或者3次以上,鸽子啄壳后,喷水照常进行,凉蛋次数可以相对减少,避免温度过大波动。
出雏期间,种蛋在蛋盘上啄壳,啄壳之后拿到下面的出雏框里边,不要频繁的开门,鸽子出壳之后再孵化机里边身上毛干之后拿出放到其他的温室里。
20-24天,每天喷水凉蛋两次。24天以后,每天喷水凉蛋3次到3次以上。
出壳的孵化周期是31天,温度湿度在调节分别为:
1-7天,孵化前期,温度是36.5,湿度是65.第七天照蛋,将无精蛋挑出来,以免影响其他的种蛋的孵化。
7-20天,温度仍然保持36.5,湿度是65.
鸭、孔雀、鸳鸯、火鸡的孵化周期是28天的,他们的孵化温度湿度分别的:
1-7天,孵化前期,温度是37,湿度是60.第七天照蛋,将无精蛋挑出来,以免影响其他的种蛋的孵化。

鹅蛋人工孵化技术

鹅蛋人工孵化技术

鹅蛋人工孵化技术一、技术背景近年来,随着鹅肉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鹅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传统的孵化方法容易造成蛋的损失率较高,孵化效率较低。

而人工孵化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困境,提高孵化效率和成功率,实现鹅蛋规模化生产。

二、人工孵化技术的分类根据孵化过程的不同,目前主要的人工孵化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温度控制法温度控制法是最常见的人工孵化技术之一。

这种方法利用孵化箱等设备,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等参数,模拟孵化环境,从而使鹅蛋在人工环境下孵化出幼鸟。

2. 转卵器孵化法转卵器孵化法可以说是温度控制法的一种变形,它把孵化箱变成了一台自动转动的转卵器,可以保持鹅蛋的均匀受热,提高孵化效率和成功率。

3. 需氧发酵法需氧发酵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人工孵化技术,它利用生物发酵的原理,将鹅蛋放入预先培养好的微生物菌群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和产热作用,使鹅蛋在人工环境下孵化出幼鸟。

4. 水浴加湿法水浴加湿法也是一种较为简单的人工孵化技术,它利用一定温度的水浴来保持孵化环境的湿度,从而提高鹅蛋的孵化成功率。

三、人工孵化技术的步骤无论采用哪种人工孵化技术,整个孵化过程都大致相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选蛋首先需要选取形状完整、表面光滑、大小适中、壳膜完整、无裂纹、无异味的蛋进行孵化,提高蛋的素质是保障孵化成功的重要条件。

2. 消毒将选好的鹅蛋进行消毒处理,一般采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时间约为15-20分钟。

3. 孵化环境准备根据所采用的人工孵化技术,准备好相应的孵化设备,保证孵化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都符合适宜孵化的标准。

4. 鹅蛋入盘将经过消毒处理的鹅蛋摆放在孵化盘上,注意蛋的朝向和排列方式,保证孵化过程中鹅蛋能够均匀受热。

5. 孵化过程根据所采用的人工孵化技术,控制孵化环境的参数并保持匀称,定时观察孵化进程,及时调整参数。

6. 孵化成功孵化成功后,要及时将孵出的幼鸟转移到指定的育雏箱中,给予适当的饲料和管理。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有多种技术和方法,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 孵化箱孵化: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合小鸡孵化的环境。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孵化箱,箱内放置孵化盘或孵化网,上面放置鸡蛋。

然后调节孵化箱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在37.5-38摄氏度的温度下孵化,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孵化时间根据不同的鸡种而有所不同,大约在21天左右。

2. 媒质孵化: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野生鸟类的孵化,也可以用于家禽。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孵化媒质,如松针、沙土等,然后将鸟蛋埋藏在媒质中。

鸟蛋会通过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来完成孵化。

这种方法模拟了野生环境,更符合鸟类的孵化习性。

3. 孵化器孵化:孵化器是一种专门用来孵化鸟类蛋的设备,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自动翻转鸟蛋,模拟母鸟孵化的过程。

只需要将鸟蛋放入孵化器中,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孵化器就会自动完成孵化的过程。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方便,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孵化场。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孵化小鸡,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孵化失败。

- 孵化箱或孵化器应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 孵化过程中需定期翻转鸟蛋,以保证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

- 孵化过程中要避免外界的干扰和震动,以免影响孵化结果。

希望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您有所帮助。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孵化小鸡是农村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鸡的生长和产量。

正确的孵化技术和方法可以提高小鸡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保证养殖业的效益。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孵化小鸡需要选择合适的孵化器。

孵化器的选择应该根据孵化的规模来确定,一般来说,小规模的孵化可以选择家用孵化器,而大规模的孵化则需要专业的孵化设备。

无论是哪种孵化器,都需要保持温度、湿度和通风的平衡,以确保孵化的成功。

其次,要选择健康的种鸡蛋。

只有健康的种鸡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在选择种鸡蛋时,要注意外观是否完整,表面是否有裂纹,是否有异味等,这些都是选择种鸡蛋的重要指标。

接着,对种鸡蛋进行储存和预处理。

种鸡蛋在储存前需要进行清洁消毒,然后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储存,以确保种鸡蛋的质量。

在孵化前,还需要对种鸡蛋进行预处理,包括转卵、浸蛋、喷雾等,这些预处理可以帮助孵化的成功率。

然后,控制好孵化的环境。

孵化小鸡需要一个温度适宜、湿度适当的环境。

在孵化过程中,要不断监测孵化器内的温度和湿度,及时调整,保持孵化环境的稳定。

最后,对孵化后的小鸡进行护理。

孵化成功后,要及时将小鸡转移到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并给予适当的饲料和水。

同时,要对小鸡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确保小鸡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孵化小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

选择合适的孵化器,选择健康的种鸡蛋,进行储存和预处理,控制好孵化的环境,对孵化后的小鸡进行护理,这些都是孵化小鸡的关键。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小鸡的健康生长,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孵化技术注意事项

孵化技术注意事项

孵化技术注意事项孵化技术是指将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昆虫、大型动物等生物的卵或胚胎在特殊环境下进行孵化的一种技术。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控制生物的繁殖过程,提高种群的数量和质量。

然而,孵化技术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过程,需要注意许多事项。

首先,环境条件是孵化成功的关键。

孵化的环境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不同物种对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孵化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物种的习性和生理需求来调整环境条件。

针对某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影响的物种,可以使用先进的恒温恒湿设备来维持稳定的环境条件。

其次,饲料的选择和喂养是孵化成功的关键。

孵化后的幼仔需要及时获得足够的营养,以促进健康的生长和发育。

对于不同阶段的幼仔,需要提供适合其消化系统和营养需求的饲料。

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情况,避免使用过期或受到污染的饲料。

此外,定期监测和管理孵化过程中的健康状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孵化过程中,要对孵化器和孵化箱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并及时调整,以确保孵化环境符合物种需求。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观察孵化后的幼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传播和死亡情况的发生。

另外,合理的配对和繁殖管理也是成功孵化的重要因素。

在孵化前要选择和匹配适合的个体,避免近亲交配和遗传缺陷的发生。

同时,要定期对繁殖个体进行健康检查和管理,保持良好的繁殖状态。

最后,孵化技术要注重科学研究和创新。

科学家们要通过不断的实验和观察,总结和改进孵化技术,提高孵化的成功率和效果。

同时,要加强对孵化过程中的生物学知识的了解,及时掌握新的孵化技术和方法,以适应不同物种的孵化需求。

总之,孵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科学、细致、耐心和专业的操作。

只有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关注孵化的各个环节,才能够获得高效、高质量的孵化效果。

科学家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孵化技术水平,促进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繁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孵化操作技术一、温度的调节孵化机内控制系统,在入孵前已经校正,检验并已试机运转正常,一般不要随意更动,刚入孵时,开门上蛋引起机内热量散失以及种蛋和蛋架车吸热,机内湿度会暂时降低,这是正常现象,带蛋温、盘温、等于机器温度相同时,机内温度就会恢复正常,这个过程大约历时数小时,(3-8小时),这与季节、种蛋预热过程度有关。

暂时停电或修理引起的机温下降,也不必调整控温仪表。

只有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机温偏低或偏高0.5摄氏度,以上时,才予以调整,并密切注视温度变化情况。

每隔半小时观察门表温度一次,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温度。

如果能掌握眼皮感温(把种蛋放在眼皮上感受温度),结合抽查照蛋与门表温度联系起来判断孵化温度是否合适,则更为确切。

家禽孵化的温度在家禽孵化中,种蛋质量是内因,孵化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

孵化时的控温标准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

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度内,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但对于稍高于40.5度或稍低于35度,是非常敏感的,超过3小时,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孵化控温技术1、“蛋温”和“给温”的区别:孵化温度分“蛋温”和“给温”,“蛋温”是指种蛋的表面温度,“给温”是指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

目前在孵化工作中,有两种控温方法,一种是测控机内空间温度即“给温”,一种是测控“蛋温”。

2、测控机内空间温度的孵化方法:过去生产的孵化机,温度传感器都是固定在机内空间里,只能测控机内空间温度。

但是种蛋在孵化的过程中,“蛋温”和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刚开始孵化时,种蛋不能产生温度,要想达到“蛋温”38度,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需要达到39度才行,,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加,胚胎渐渐产生了体温,这时候想保持“蛋温”38度不变,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就需渐渐降下来,到了孵化后期,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降到37度,蛋温就能达到38度以上。

所以使用这种孵化机,要不断调整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才能达到种蛋的需要。

另外,每台孵化机内的温度均匀度和均温风机的风速等参数都不一样,所以孵化人员不但要有孵化经验,还要对所使用的孵化机有一定的使用经验才行。

目前多数孵化技术方面的书里介绍孵化温度,都是按照这种孵化机特点来编写的,所以有孵化温度要“前高”“中平”“后低”等等说法。

3、测控“蛋温”的孵化方法:是近几年来新兴的孵化方法,这种孵化方法要求孵化机的温度传感器直接放在种蛋上面,整个孵化过程中,孵化人员只根据所孵品种的需要设定一个孵化温度,孵化机会根据蛋温的变化来自动调整孵化温度,没有孵化经验的人也能孵好,使用这种孵化机要用几只体温表多测几个地方的温度,把温度传感器放在温度不高也不低的地方。

每3-5天用照蛋器把温度传感器周围的种蛋照一遍,确保温度传感器周围的种蛋没有死胚蛋,和机内其它地方的种蛋发育一致。

4、看胎施温:看胎施温就是孵化人员定时抽查照蛋,根据标准照蛋图的“蛋相”(参照照蛋与胚图)与抽查照蛋时的“蛋相”的差距,来调整孵化温度。

温度低,发育慢,温度高,发育快,通过几批次的看胎施温,可制定出适合本机型、本品种的最佳施温方案。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每天的“蛋相”均不相同,但差异较小,实际运用时只要抓住三个主要阶段即可。

4天“蜘蛛”期5天“黑眼”期6天“双珠”期10天“合拢”期17天“封门”期(1)“黑眼”期:鸡蛋孵化5天、鸭蛋6天、鹅蛋7天,随机抽查20枚,水平放置5分钟再照看,发育正常的可以看见黑色眼点,若多数看见黑色眼点,表示用温恰当,若少数看见黑色眼点,或看不见黑色眼点,只是4天的“蛋相”,则是用温偏低,应提高0.2-0.5度,若都能看见黑色眼点,甚至已经达到6天的“蛋相”,则是用温偏高,应降低0.2-0.5度。

(2)“合拢”期:鸡蛋孵化10天、鸭蛋12天、鹅蛋15天,发育正常的两侧血管在小头合在一起,若多数已“合拢”,表示用温恰当,若30%以上没“合拢”,则是用温偏低,应提高0.2-0.5度,反之则降。

此阶段应注意过高的温度也会影响胚胎“合拢”。

应注意区别对待。

(3)“封门”期:鸡蛋孵化17天、鸭蛋21天、鹅蛋23天,二、湿度的调节在孵化机观察窗里悬挂的干湿球温度计。

应每2小时观察记录一次,并换算出机内的相对湿度。

采用蒸发式供湿时,应根据湿度计的指示数,用增减水盘的方法及控制水温和水位高低来实现,湿度偏低时,可增加水盘扩大蒸发面积,提高水温和降低谁为加快蒸发速度。

三、翻蛋定时按要求的角度每1-2小时转蛋一次。

手动翻蛋要稳、轻、慢。

自动转蛋应先按动转蛋开关的按钮,待转到一侧45度,自动停止后,再将转蛋开关板至自动位置,以后每一小时转蛋一次,遇断电时,要重复上述操作,自动转蛋方能起作用。

四、照蛋照蛋要轻、稳、准、快,尽量缩短时间,照完一盘后重新聚拢种蛋,填满空隙,这样不易露照,照蛋时发现胚蛋小头朝上要倒过来。

插放蛋盘时,有意识地对角倒盘,以减少机内温差的影响,方盘时,要注意把蛋盘放到固定位置上,勿使转蛋时滑出,照完蛋后在全部检查一遍在关机门,最后统计无精蛋、死精蛋及破蛋数,并登计入表,计算受精率。

若是普系孵化,要按品种分别统计和计算。

照蛋:照蛋分三次:头照在5天,可看到眼点,血管占蛋面五分之四,颜色鲜红为正常蛋,如血管占不到5分之四,看不到眼点,为弱精蛋。

如浑浊有血圈、血块,为死精蛋。

如蛋内发亮,只看到淡黄色的影子,为无精蛋。

如蛋内发亮,只看到淡黄色的影子,为无精蛋。

死精蛋、无精蛋和部分特别弱的弱精蛋,均应抛除。

二照在10到11天,血管在蛋的小头合拢为正常蛋,如果没合拢是弱精蛋,如果气室较模糊,胚胎呈黑团状,是死胎蛋。

三照在18天,用蛋的小头对着光源,一看不到发亮的地方,看大头紧贴气室有一条宽约1厘米的红带子,是正常蛋,若带子不红为死胎蛋。

2、照蛋方法当前普遍使用孵化机进行孵化,种蛋数量大,采用照蛋器进行照蛋速度快,省工省力。

把要照蛋的蛋盘从孵化机内取出,放在桌子上,直接在蛋盘上照,光源从种蛋的钝部由上向下照(左图)。

或整盘照蛋,整盘照蛋的照蛋箱顶部和孵化机蛋盘一般大,上面镶耐热玻璃,里放四根40瓦荧光灯作光源。

照蛋时亮度大的是无精蛋或死胚蛋,暗度深的是活胚蛋,将剔出的死胚蛋在侧面照蛋孔里再复照一遍。

“头照”在鸡蛋胚龄5天。

鸭蛋6天,鹅蛋7天进行,把无精蛋和死胚蛋剔出,以便充分利用孵化箱空间。

“二照”鸡蛋在胚龄10-11天。

鸭蛋13-14天,鹅蛋15-15天进行,把死胚蛋剔出,防止腐臭变质污染活胚蛋和孵化箱。

落盘时最好再照一遍,剔出死胚蛋,防止它们混在活胚蛋中间吸收热量,影响活胚蛋温度的均匀度而影响出雏率。

除“头照”、“二照”和落盘时照蛋外,日常孵化中还应该每两天抽查照蛋一次,每次照10-20枚,检查胚蛋的发育状况和气室的大小,以便确定孵化温度和湿度是否合适,随时予以调整。

禽胚发育照蛋标准彩图1日龄照蛋图1日龄解剖图2日龄照蛋图孵化天数:鸡\1天,鸭\1-1.5天,鹅\2天。

照蛋时特征:蛋黄表面有一颗颜色稍深,四周稍亮的圆点,俗称“鱼眼珠”或“白光珠”。

胚胎发育特征:胚盘开始发育,器官原基出现。

孵化天数:鸡\2天,鸭\2.5-3天,鹅\3-3.5天。

照蛋时特征:卵黄囊血管的形状象樱桃, 俗称“樱桃珠”。

胚胎发育特征:胚盘心脏开始跳动,卵黄囊血管出现,开始循环血液。

3日龄照蛋图3日龄解剖图4日龄照蛋图4日龄解剖图孵化天数:鸡\3天,鸭\4天,鹅\4.5-5天。

照蛋时的特征:卵黄囊血管的形状象蚊子,俗称“蚊虫珠”,卵黄下部颜色稍深象月芽,故又称“月芽珠”。

胚胎发育特征:胚盘头尾分明,内脏、尿囊开始发育,卵黄由于蛋白水份的渗入而明显变大。

孵化天数:鸡\4天,鸭\5天,鹅\5.5-6天。

照蛋时的特征:转动蛋时,蛋黄不易跟随转动,俗称“钉壳”胚胎和卵黄囊血管形状象小蜘蛛,故又称“小蜘蛛”。

胚胎发育特征:卵黄囊血管贴靠蛋壳,通过蛋壳气孔进行气体代谢,胚盘头部明显增大,尿囊从脐带向外凸出形成有柄的囊。

5日龄照蛋图5日龄解剖图6日龄照蛋图6日龄解剖图孵化天数:鸡\5天,鸭\5.5天,鹅\6.5天。

照蛋时的特征:明显看到黑色的眼点,俗称“起珠”、“单珠”或“起眼”,还可以看到些许羊水。

胚胎发育特征:眼球开始发黑,胚胎开始发育。

孵化天数:鸡\6天,鸭\7天,鹅\8天。

照蛋时的特征:胚胎形状似“电话筒”,一端是头部另一端是躯干部,俗称“双珠”,可以看到羊水。

胚胎发育特征:胚胎躯体増大并开始活动,羊膜开始收缩。

7日龄照蛋图7日龄解剖图8日龄照蛋图8日龄解剖图孵化天数:鸡\7天,鸭\8天,鹅\9天。

照蛋时的特征:白茫茫的羊水增多,胚胎似沉在羊水中,俗称“沉珠”,正面已布满扩大的卵黄和血管。

胚胎发育特征:羊水增多,胚胎出现鸟类特征,肉眼可以分辨出雌雄性腺,卵黄达到最。

孵化天数:鸡\8天,鸭\9天,鹅\10天。

照蛋时的特征:胚胎较易看到,象在羊水中浮动一样,俗称“浮珠”,卵黄已扩大到背面并不易转动,俗称“边口发硬”。

胚胎发育特征:胚胎活动加强,象在羊水中浮游一样,四肢成形,用放大镜可以看到羽毛原基。

9日龄照蛋图9日龄解剖图10日龄照蛋图10日龄解剖图孵化天数:鸡\9天,鸭\10-11天,鹅\11-12天。

照蛋时的特征:背面尿囊血管上部连在一起,并容易晃动,俗称“晃的动”,下部尿囊血管伸展越出卵黄,故又称“发边”。

胚胎发育特征:尿囊向小头伸展,腹腔闭合,软骨开始骨化。

孵化天数:鸡\10天,鸭\12-13天,鹅\14-15天。

照蛋时的特征:背面尿囊血管伸展在小头合拢 ,整个蛋除气室外都布满了血管, 俗称“合拢”或“长足”。

胚胎发育特征:尿囊合拢,胎体生出羽毛。

11日龄照蛋图11日龄解剖图12日龄照蛋图12日龄解剖图孵化天数:鸡\11天,鸭\14天,鹅\16天。

照蛋时的特征:血管开始加粗,血管颜色开始加深。

胚胎发育特征:胚盘各器官进一步发育。

孵化天数:鸡\12天,鸭\15天,鹅\17天。

照蛋时的特征:血管加粗,血管颜色逐渐加深。

胚胎发育特征:小头蛋白由浆羊膜道输入羊膜浆中。

13日龄照蛋图13日龄解剖图14日龄照蛋图14日龄解剖图孵化天数:鸡\13天,鸭\16天,鹅\18天。

照蛋时的特征:小头发亮的部分逐日缩小。

胚胎发育特征:胚胎开始吞食羊膜浆中的蛋白。

孵化天数:鸡\14天,鸭\17天,鹅\19天。

照蛋时的特征:小头发亮部分逐日缩小,蛋内黑影逐日增大。

胚胎发育特征:胚胎大量吞食羊膜浆中的蛋白。

15日龄照蛋图15日龄解剖图16日龄照蛋图16日龄解剖图孵化天数:鸡\15天,鸭\18天,鹅\20天。

照蛋时的特征:小头发亮部分逐日缩小,蛋内黑影逐日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