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股疝手术记录

股疝手术记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股疝手术记录
病历号
姓名
日期: 2014年 12月 10 日手术医师实习医师
术前诊断:右腹股沟疝
术后诊断:右股疝麻醉:持硬麻醉师
手术名称:股疝修补术手术时间:1 时 / 分
输血 / 毫升输液1000 毫升
体位:平卧切口及开胸部位:右腹股沟下切口
病理所见:
右腹股沟韧带下卵圆孔见6×2CM疝囊。
疝内容物回纳,股管疝囊颈狭窄,可容纳一横指。
手术经过:
1.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下腹股沟下切口,长约6CM,逐层切开。
2.手术发现如上病理所见。
3.充分暴露术野。
分离卵圆孔处粘连,剥离疝囊,打开,未见疝内容物,具体见病理所见。
高位结扎疝囊。
4.在腹股沟韧带后方将疝囊与耻骨筋膜缝合。
在此放置锥形网塞,连同网塞、腹股沟韧带和耻骨韧带一并缝合,彻底关闭股管开口。
注意不损伤大隐静脉和周围临近血管。
5.再次检查手术野,见无活动性出血,关闭各层。
关闭胸腹腔及切口前处理:
清点纱布、器械无误。
病人一般状态:良好
签名。
股疝手术记录

手术发现: 术中见疝囊由右侧股环处突出左侧腹股沟未见明显缺损。
,远端进入卵圆窝,约5cm×3cm×3cm,疝内容物已回纳。
手术步骤:
1.患者仰卧位,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
2.于右侧髂前上嵴至左耻骨结节连线中点上方2cm处做一斜切口至右侧耻骨结节,逐层切开皮肤、皮下,术中所见如手术发现。
3.游离起疝囊,将疝囊回纳入腹,将腹股沟韧带与耻骨梳韧带、陷窝韧带用7号线缝合关闭缺损。
4.彻底止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层缝合皮下及皮肤以关闭切口。
术后安返病房。
腹股沟斜疝生物材料修补术手术记录

手 术 记 录
住院号
112257
科别:外科
姓 名
性 别
男
年 龄
62岁
籍 贯
三里河秀山
手术前诊断: 右腹股沟斜疝
拟施手术:右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后诊断:右腹股沟斜疝
已施手术:右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者: 马大富
一助:陆遥
二助:无
三助:无,术程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4ML,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术后诊断:右腹股沟斜疝。
术后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
送检查标本:无
记录者: 陆遥
2019
年
03
月
22
日
麻醉方法:椎管内麻醉+基础麻醉
手术开始时间:15:15
手术完成时间:17:00
手术经过:
1.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在距右腹股沟韧带上方约2CM处作一与之平行的斜形切口,长约6CM,上端超过腹股沟韧带中点2CM,下端至耻骨棘上缘。位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显露外环,将腹膜外斜肌上的脂肪组织和筋膜钝性分离,内至腹直肌前鞘,外至腹股沟韧带,沿腱纤维的方向上、下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提起腱膜,并在其深面进行分离,内上达腹横肌腱膜,外下至腹股沟韧带。
3.游离精索,顺肌纤维方向将提睾肌及精索内筋膜纵行切开,打开疝囊,发现疝内容物已回缩,疝囊与腹腔相通。
4.横断疝囊,游离近端至颈部,以7号丝线结扎关闭,将“生物桥”补片修剪后置于精索后方,缝扎固定于耻骨膜、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腱,以加强腹壁。
5.确认术野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完整版腹股沟疝气手术病程记录

完整版腹股沟疝气手术病程记录XXXXXXX医院院病程记录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床号:住院号:科别:外科20xx-xx-xx 10:32 首次病程记录一、病例特点:1、患者xxx ,男,岁,农民,住2、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
1年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梨形包块,约乒乓球大小,站立、行走或咳嗽等用力时包块突出,平卧或用手还纳后消失,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未给予治疗。
之后包块渐增大,现约鸭蛋大小,已降入阴囊,近2月来久立或重体力劳动后下腹部坠胀不适,无嵌顿史,今入我院门诊拟“右侧腹股沟斜疝”收住院。
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咯痰,无心悸、胸闷,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
3、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慢性支气管炎及排尿困难史,无肝炎、肺结核病史。
4、查体:T:36.5℃ P:70次/分钟R:20次/分钟BP140/80mmHg神清,精神尚可,营养发育中等,体检合作,步入病房。
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大。
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分钟,律齐,各瓣膜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右侧腹股沟区站立位触及一5.0*4.0cm2大小包块,无红肿,无压痛,咳嗽等用力时突出,平卧或用手还纳后消失,手指压迫内环口,嘱咳嗽,包块未再突出,有冲击感,内外环口松弛,内环口约2指大小,包块已降入阴囊,两侧阴囊可触及睾丸,无肿大,阴囊透光试验阴性,脊柱四肢我急性,双下肢无水肿,NS(-)。
5、辅助检查:2018-07-02彩超(本院):右侧腹股沟区混合型包块(考虑为腹股沟疝)。
二、初步诊断:右侧腹股沟疝三、诊断依据:1、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
2、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腹腔镜下行股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下行股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患者基本情况:男性,70岁,体重70公斤,身高170厘米。
手术准备:患者在手术前7天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心电图等,结果均正常。
手术前患者需空腹6小时,口服清液、清淡饮食,并做好皮肤消毒等准备工作。
麻醉方式:采用全身麻醉,对患者进行了麻醉深度检测,并进行了气管插管。
手术过程:在手术开始前,患者被放置在仰卧位,并进行了腹腔镜检查。
随后,医生对右侧股疝进行了修补。
医生在右侧腹部进行了3个小切口,分别用于放置腹腔镜、扩张器和手术器械。
随后,医生使用腹腔镜检查股疝的位置和大小,并清除了大网膜。
接着,医生使用特殊的器械将腹腔内的股疝复位,并在股疝口处缝合网片,以加强腹股沟处的支撑力。
最后,医生将扩张器和手术器械取出,缝合小切口。
手术后护理:手术后,患者被转移到恢复室,医生对其进行了密切监测,并进行了必要的止痛治疗。
患者在恢复室停留了2个小时后,被转移到普通病房。
术后第2天,患者能够下床活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适当的康复锻炼。
术后第4天,患者的伤口愈合良好,可以出院。
总结:腹腔镜下行股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精细操作,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
在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加快伤口愈合和恢复身体功能。
手术记录:疝修补术手术

手术记录:疝修补术手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1.术前诊断:腹股沟疝
2.术后诊断:腹股沟疝修补术
手术方式:
腹股沟疝修补术。
麻醉方式:
在腹股沟区作常规的局部麻醉。
手术经过: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腹股沟斜切口,长约6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确认疝囊。
在游离疝囊过程中,发现疝囊外组织轻度粘连,小心分离并探查后确认无副损伤。
将疝囊完全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处,充分暴露腹股沟管后壁。
选择合适的补片材料,将其裁剪并放置于腹股沟管后壁处,间断缝合固定于腹股沟管后壁的组织上。
再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术野内无出血,操作轻柔细致,避免损伤精索及周围组织。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平卧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补片移位。
2.术后第一天开始下床活动,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3.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咳嗽,防止腹压增加。
4.术后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防止感染。
5.术后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以上为本次疝修补术的详细手术记录,包括术前及术后诊断、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经过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五个章节。
希望这份记录能对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腹股沟股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股疝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患者:张XX,男性,52岁
手术团队:主刀医生XXX,助手医生XXX,护士XXX
手术过程记录:
1.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
2. 麻醉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3. 主刀医生切开患者腹股沟韧带附近的皮肤和脂肪组织,暴露出腹股沟管。
4. 医生观察到患者的股疝囊从腹股沟管突出,呈椭圆形,大小约3cm x 4cm。
5. 使用止血钳夹住疝囊的基底部,防止其继续突出。
6. 医生小心地将股疝囊从腹股沟管中分离出来,并检查其完整性。
7. 医生将一块适当大小的补片缝合在腹股沟管的后壁,以增强腹股沟管的强度。
8. 然后将疝囊重新推回腹腔内,并将补片固定在腹股沟管的前壁。
9. 医生仔细止血,并逐层缝合伤口。
10. 手术完成,共耗时1小时30分钟。
手术后注意事项:
1. 患者需卧床休息2-3天,避免剧烈运动。
2.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3. 定期回医院复查。
4. 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
手术团队签名:
主刀医生XXX
助手医生XXX
护士XXX。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手术名称:腹股沟直疝手术
手术医生:XXX医生
手术部位:右侧腹股沟
手术方法:开放手术
手术过程:
1. 患者入室后,取完血压体征及口服安神药,建立IV通路,
患者卧床待手术。
2. 用碘伏、无菌巾和手套对病人切口部位进行消毒;将病人注
射局部麻醉药物,完成局部麻醉。
3. 在腹壁中线正中,用刀片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进入腹腔,
使阔筋膜下隙显露。
找到右侧腹股沟直疝,普通针钳分离周围组织,将疝囊拎出,旋转并翻转疝囊,将其剪断。
检查没有肠管等
其他内容物进入疝囊中。
4. 对鼠径管的内侧及外侧进行切开,手指探查右侧腹股沟区域,确认没有其他疝囊存在。
将右侧疝囊口边缘向骨盆外推移,将鼠
径环口固定在阔筋膜上。
5. 将修补材料嵌入鼠径管内,拉紧固定,对切口进行缝合。
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1. 术中出现小量出血,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止血。
2. 术后疝囊残留,立即行再次手术取出疝囊。
3. 术后患者疼痛不适,给予止痛药物和局部冷敷治疗。
术后注意事项:
1. 提醒患者避免负重及剧烈运动。
2. 术后第2天起可下床活动,但需避免用力、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3. 术后2周内患者需注意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4. 定期复诊观察手术效果。
手术结论: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1. 患者信息
•姓名:XXX
•年龄:XX岁
•性别:XX
•住院号:XXX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
2. 手术指征
患者因股疝出现腹股沟突出物,疝囊内容物不能复位,伴有腹股沟区域压痛、咳嗽或用力时增加的突出物。
经过临床检查和综合评估,患者被诊断为股疝,并决定进行股疝修补术。
3. 手术过程
3.1 麻醉方法
手术采用全身麻醉。
3.2 体位及手术准备
患者取仰卧位,将下肢外展并固定于外展架上。
清洁手术部位,铺巾包裹。
3.3 切口与进路选择
在腹股沟区域进行皮肤消毒后,进行水平切口。
切口长度约为5cm。
3.4 操作步骤
步骤一:解剖腹壁组织
首先,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逐层解剖至腹直肌外侧缘。
切开外骨骼肌膜后,显露出内环和外环。
步骤二:处理疝囊
将疝囊分离,小心处理其中的内容物。
检查疝囊是否完整,如有损伤则进行修复。
步骤三:修补股疝
首先,在腹直肌外侧缘注射局部麻醉药物。
然后,将疝囊置于腹直肌内环下,并用非吸收性缝线进行修补。
修补时应注意避免张力过大,以免影响术后恢复。
步骤四:关闭切口
修补完成后,用可吸收缝线逐层闭合切口,并进行皮肤缝合。
3.5 引流放置与切口敷料
为了减少术后渗液积聚的可能性,在手术区域放置引流管,并进行适当的引流。
最后,对手术切口进行敷料包扎。
4. 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5. 手术所用材料
•手术刀
•缝线
•引流管
•敷料
6. 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6.1 术后护理
患者转入恢复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并发症发生。
6.2 饮食与活动
术后患者需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活动方面,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腹股沟区域的过度用力。
6.3 定期复查和随访
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并进行随访观察,以评估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
7. 结果与讨论
通过股疝修补术,成功修补了患者的股疝。
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随访观察显示,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并且没有出现再次复发的情况。
股疝修补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股疝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XXX. 股疝修补术的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J]. 中华外科杂志, XXXX, XX(X): 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