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 、2CO 、3NH 、HCl 、2H 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可判断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

A .HCl 、2CO 、2H

B .CO 、2H 、2H O

C .CO 、2H 、3NH

D .HCl 、CO 、

2H O

【答案】A 【详解】

由于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而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氯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浓硫酸干燥后,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说明氧化铜被还原成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后有水生成,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氢气,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Cl 、CO 2、H 2,故答案为A 。 【点睛】

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此题为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完成此题,要根据题干叙述的内容,根据物质的有关性质,抓住解题的关键,根据“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可知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二氧化碳和氯化氢,一定不存在氨气;根据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一定存在氢气,可能存在一氧化碳。

2.有关铵盐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晶体,都能溶于水 B .受热时分解,都有NH 3产生 C .与碱共热时不一定产生氨气 D .都能与酸反应

【答案】A 【详解】

A .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A 项正确;

B .铵盐不稳定都能加热分解,但不一定有氨气产生,如:NH 4NO 3

N 2O↑+2H 2O ,B 项错

误;

C .铵盐都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C 项错误;

D .铵盐不都能与酸反应,例如硝酸铵不能与酸反应,D 项错误; 答案选A 。

3.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 、SO 2、NO 2、Cl 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 2的是

A.B.C.D.

【答案】B

【详解】

NO不溶于水,对应D图像,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2,对应图像A,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1/3,对于图像B,

Cl2+H2O =HCl+HClO,HClO2HCl+O2↑,对应图像C,所以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B,答案选B。

4.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B.氯化钠溶液C.水D.浓硝酸

【答案】D

【详解】

室温下,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而溶解,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而不溶解,因此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浓硝酸,故D正确;

答案选D。

5.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

【答案】B

【详解】

A. 浓硝酸和稀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可以表现出都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

B. 铜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和水,不属于分解反应,B不正确;

C. 金属与HNO3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等含氮化合物,一般不产生氢气,C正确;

D. 铁或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D正确;

答案选B。

6.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该装置适合于()

A.用浓硝酸和Cu制取NO2

B.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

C.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

D.用NH4Cl溶液和Ca(OH)2制取NH3

【答案】B

【详解】

A.二氧化氮会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不合适;

B.分液漏斗中盛放双氧水,圆底烧瓶中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以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B合适;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C不合适;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氢氧化钙与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较少,无法蒸出氨气,故D不合适;

故答案为B。

7.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2中的几种,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O2、N2B.NO、CO2

C.NO2、CO2D.NO、CO2、N2

【答案】B

【详解】

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无色混合气体甲中一定不存在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有NO、CO2,排水法收集气体,广口瓶被上升的水注满,说明没有N2,所以甲气体的组成为:NO、CO2,故答案为B。

【点睛】

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和性质,把握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及气体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浓硫酸可以和氨气反应,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氮气不溶于水,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说明无氮气。

8.将红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①和②两份,第①份先通过适量蒸馏水,再通过少量澄石灰水;第②份直接通过少量澄清石灰水。则石灰水的变化最可能为( ) A .①不变浑浊,②变浑浊 B .①变浑浊,②不变浑浊 C .①变浑浊,②变浑浊 D .①不变浑浊,②不变浑浊 【答案】B 【详解】

C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2CO 和2NO 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直接通过澄清石灰水,2NO 与水

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难以得到3CaCO 沉淀;混合气体先通过水,

2NO 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 ,NO 和2CO 的混合气体再通过澄清石灰水,NO 与氢

氧化钙不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3CaCO 沉淀,故选B 。

9.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海洋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氮

B .②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属于氮的固定

C .④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属于氮的还原

D .向海洋中排放含NO 3-的废水不会影响NH 4+的含量 【答案】B 【详解】

A.根据图像,海水中存在氮气,A 错误;

B. ②中氮气转化为+

4NH 含氮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B 正确;

C. ④中+

4NH 转化为-2NO 或2N O ,化合价升高,属于氮的氧化反应,C 错误; D.根据图像,-3NO 能转化为-2NO ,-2NO 转为氮气,氮气转化为+

4NH ,故向海水中排放

-3NO 会造成+4NH 浓度增大,D 错误;

故答案选B 。

10.将NH 4HCO 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A .NH 3 B .O 2

C .H 2O

D .CO 2

【答案】B 【分析】

NH 4HCO 3受热分解生成NH 3、H 2O 、CO 2, 【详解】

NH 4HCO 3受热分解生成NH 3、H 2O 、CO 2,通过过氧化钠,H 2O 、CO 2转化成O 2,再通过足量浓硫酸,NH 3被吸收,只剩下O 2,B 正确; 答案选B 。 【点睛】

浓硫酸除了能吸收水蒸气,还能吸收碱性气体。

11.关于某溶液所含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

A .加入2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一定有2-

4SO B .加入3AgNO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一定有-Cl C .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可能有2-3CO 或-

3HCO D .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

+4NH

【答案】C 【详解】

A .加入2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该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钡,则原溶液可能有2-

4SO 或Ag +,故A 错误;

B .加入3AgNO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加入的盐酸中含有-Cl ,会导致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一定有-Cl ,故B 错误;

C .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原溶液中可能有2-3CO 、-3HCO 、2-3SO 或-

3HSO ,故C 正确;

D .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而与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为酸性气体;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

4NH ,故D 错误; 答案选C 。

12.在一定条件下,将 6 体积的 NO 2(不考虑 NO 2 转化为 N 2O 4)和一定体积的 NO 置于试管

中,并将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待试管内液面不变后再通入 4.5 体积的 O 2 充分反应后,剩余 1.5 体积气体,则原 NO 体积可能为( ) ①3 体积 ②4 体积 ③5 体积 ④5.5 体积 ⑤2 体积 A .①③ B .①⑤

C .④ 或 ⑤

D .② 或 ③

【答案】C 【分析】

根据4NO 2+O 2+2H 2O ═4HNO 3、4NO+3O 2+2H 2O ═4HNO 3,剩余1.5体积气体,可能为NO ,也可能为氧气,以此来计算。 【详解】

23

2

2=4HNO 4NO +O +2H O 416 1.5

则一定体积的NO 和3体积的氧气发生4NO+3O 2+2H 2O ═4HNO 3,①若剩余气体为NO ,则由反应可知,消耗NO 为4体积,则原NO 的体积为1.5+4=5.5体积;

②若剩余气体为氧气,则4NO+3O 2+2H 2O ═4HNO 3中反应的氧气为1.5体积,则原NO 的体积为

1.54

3

?=2体积,故选C 。

13.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不含K +

B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 2 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2-

4SO C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2-3CO

D .向待测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待测液中一定有+

4NH 【答案】D 【详解】

A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含有Na +,不能确定是否含K +,A 不正确;

B .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 2 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2-

4SO 或Ag +等,B 不正确;

C .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2-

3CO 或3HCO -

等,C 不正确;

D .向待测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气体为NH 3,从而证明待测液中一定有+

4NH ,D 正确; 故选D 。

14.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B.图②:除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C.图③:收集氯气D.图④:氯气的尾气处理

【答案】C

【详解】

A. 实验室制备氯气,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图示装置没有加热装置(酒精灯),故A错误;

B. 除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需将气体通入盛有饱和氯化钠的洗气瓶,且进气方式为“长管进短管出”,故B错误;

C.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氯气需用向上排空气法,图示装置符合规范操作,故C正确;

D. 氯气极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尾气吸收装置中应盛有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是饱和氯化钠溶液,故D错误;

答案选C。

15.(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N2↑+6 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发现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还有部分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1

B.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2

C.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3

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溶液中溶质只有较多的NH4Cl

【答案】A

【详解】

(NH4)2SO4分解的方程式为4(NH4)2SO4=N2↑+6 NH3↑+3SO2↑+SO3↑+7H2O,设分解了4mol(NH4)2SO4,则分解生成的N2、NH3、SO2、SO3物质的量依次为1mol、6mol、3mol、1mol,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2NH3+SO3+H2O=(NH4)2SO4、(NH4)2SO4+BaCl2=BaSO4↓+2NH4Cl,此过程中消耗1molSO3、2molNH3、生成1molBaSO4沉淀;还剩余4molNH3,最终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

应,说明3molSO2全部反应,则发生的反应为4NH3+3SO2+3H2O=(NH4)2SO3+2NH4HSO3、(NH4)2SO3+BaCl2=BaSO3↓+2NH4Cl,此过程将4molNH3、3molSO2全部消耗,生成

1molBaSO3沉淀;根据上述分析,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1,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的溶液中有较多的NH4Cl和NH4HSO3,故答案为A。

16.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操作现象结论

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2-4

B滴加AgNO3和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Cl-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

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

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

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

4

NH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

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BaSO3、BaCO3等,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SO2-4,检验SO2-4,应先加盐酸无现象,后加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白色沉淀为AgCl,不溶于硝酸,则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有Cl?,故B正确;C.观察K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则由现象可知,原溶液中有

Na+,不能确定是否有K+,故C错误;

D.若含+

4

NH,滴加稀的NaOH溶液,且没有加热,不能生成氨气,则实验操作不合理,不能检验铵根离子,故D错误;

答案选B。

17.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适合于吸收极易溶于水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A.B.C.D.

【答案】D

【详解】

A.气体能被吸收,但会产生倒吸,故A错误;

B.气体能被吸收,但会产生倒吸,故B错误;

C.气体能被充分吸收,但会产生倒吸,应将漏斗与液面刚好接触即可,故C错误;D.倒置的球形干燥管插入溶液中,气体能被充分吸收,而且球形管有缓冲作用防倒吸,故D正确;

故选D。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和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

4

B.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2-4

【答案】C

【详解】

A.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

NH+,故A错误;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4

B.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一定含Cl?,故B错误;

C.钠的焰色为黄色,若焰色试验的火焰呈黄色,可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故C正确;

SO-,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原溶液中不一定存在24

SO-,应先加稀盐酸,无沉淀,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才能证明溶液中存在2

4

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9.下列物质化学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铵:NH4SO4B.氯酸钾:KCl

C.硫酸亚铁:FeSO4D.氨气:NH4

【答案】C

【详解】

A.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故A错误;

B.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故B错误;

C.硫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SO4,故C正确;

D.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D错误;

故选C。

20.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 )

A.B.C.D.

【答案】C

【详解】

A.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四氯化碳不能和氨气反应,也不溶解氨气,该装置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故A不合题意;

B.使用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B不合题意;

C.氨气极易溶于水,玻璃管插入水中会产生倒吸,故C符合题意;

D.球形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1.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性质。

请回答:

(1)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共热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①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的水溶液显______(填字母)。

a.碱性

b.还原性

(3)向②中滴入浓盐酸,现象是_____。

(4)下列装置中,能用于本实验中尾气吸收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

【答案】Ca(OH)2+2NH4Cl=加热CaCl2+2NH3↑+2H2O a 有白烟生成 b

【分析】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氨气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根据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和实验安全进行判断。【详解】

(1)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a(OH)2+2NH4Cl=加热CaCl2+2NH3↑+2H2O;

(2)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而使溶液呈碱性,①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向②中滴入浓盐酸,浓盐酸挥发出的HCl 遇NH 3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氯化铵固体是白色固体小颗粒,有白烟生成;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可以选用b 装置,增大接触面积,若使用a 装置,这种密闭型的容器不能很好的吸收氨气,故不使用它吸收氨气。 【点睛】

(4)的a 装置是否可用于吸收氨气是学生的易错点,需要考虑氨气的溶解性和实验安全,还要考虑吸收效果要好。

22.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用装置 B 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________ (选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

(3)打开装置B 中的止水夹 c ,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请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气催化氧化可用于制硝酸,请写出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 (填序号)。

(5)SiO 2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是制备现代通讯材料________ (写该材料名称)的主要原料;以 SiO 2 为原料, 在工业上制备单质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2NH 4Cl+Ca(OH)2

Δ

2NH 3↑+CaCl 2+2H 2O a 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氨极易溶

于水,氨水显碱性 NH 3+H 2O NH 3﹒H 2O

+4

NH +OH -

4NH 3+5O 2

Δ催化剂

4NO+6H 2O

②④光导纤维 2C+SiO2高温

Si+2CO↑

【分析】

本实验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利用这一条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氨气的喷泉实验中,进入烧瓶中的液体变成红色说明氨水显碱性,据此回答。

【详解】

(1)实验室制备氨气,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受热产生,反应方程式为:

2NH4Cl+Ca(OH)2Δ

2NH3↑+CaCl2+2H2O;

(2)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此从a口进入;

(3)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水显碱性,使酚酞变红,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

4

NH+OH-;氨气催化氧化可用于制硝酸,氨气经催化氧化后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则氨气催化氧

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Δ

催化剂

4NO+6H2O;

(4)氨气极易溶于水,防止倒吸,因此需要倒置的漏斗或干燥管,故②④正确;

(5)SiO2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其用途也非常广泛,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也用于生产半导体

材料硅;碳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单质,化学反应方程式:SiO2+2C 高温

Si+2CO↑。

2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气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

实验。[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2NH4Cl + Ca(OH)2加热

CaCl2 + 2NH3↑+2H2O ]

(实验探究)

(1)利用上述原理,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下图中________发生装置进行实验。

(2)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__。

(3)用5.35 g NH4Cl固体与足量Ca(OH)2反应,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

________ L。(NH4Cl的摩尔质量为53.5g·mol—1)

(4)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填“C”或“D”)。

(5)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6)F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_______。

(拓展应用)

(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实验,根据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的现象,说明氨气具有________性质(填序号)。

a 还原性

b 极易溶于水

c 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8)氨气的用途很广。如可用氨气处理二氧化氮:8NH3 + 6NO2 =7N2 + 12H2O

该反应中氨气体现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请你列举出氨气的另一种用途

________。

【答案】a 碱石灰 2.24 D 产生白烟防止倒吸 b c 还原性致冷剂;氮肥(或化肥)的原料;硝酸的原料;化工原料

【分析】

实验室制氨气选用固固加热型装置,生成氨气、水和氯化钙,碱石灰干燥剂吸收水,氨气极易溶于水,显碱性,尾气处理时要防止倒吸。

【详解】

(1)实验室制取氨气为固固加热型装置,应选用a发生装置进行实验。

(2)氨气是碱性气体,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碱石灰。

(3)用5.35 g NH4Cl固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足量Ca(OH)2反应,2NH4Cl + Ca(OH)2加热

CaCl2 + 2NH3↑+2H2O,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

0.1mol×22.4L/mol=2.24L。

(4)氨气遇水生成氨水显碱性,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D。

(5)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E装置充满了氨气,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产生大量氯化氢气体与氨气结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烟。

(6)氨气极易溶于水,F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防止倒吸。

(7)某同学进行氨气的性质实验,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压迅速下降,烧杯水倒吸,酚酞遇碱变红,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的现象,说明氨气具有b c性质。

(8)氨气处理二氧化氮:8NH3 + 6NO2 =7N2 + 12H2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氮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体现了氨气还原性。氨气的其余用途:致冷剂;氮肥(或化肥)的原料;硝酸的原料;化工原料。

24.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常见的制备方法有路布兰制碱法、索尔维制碱法、侯氏制碱法。其中路布兰制碱法的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①反应Ⅰ、Ⅱ、Ⅲ均在高温条件下进行;②反应Ⅰ、Ⅲ为复分解反应,其中反应Ⅰ中生成的HCl为气体。

(1)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反应Ⅰ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

(2)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

(3)索尔维制碱法原理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氨气至饱和,再通入CO2有NaHCO3固体析出;第二步将NaHCO3固体分解制纯碱。

①该方法中所用的氨气可由NH4Cl为原料制得,下列可以与NH4Cl反应制NH3的一种物质是____(填序号)。

A.Ca(OH)2

B.CaCl2

C.Na2SO4

②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答案】有HCl气体生成 4C+Na2SO4高温

Na2S+4CO↑ A 2NaHCO3

Δ

Na2CO3+CO2↑

+H2O

【分析】

浓硫酸和氯化钠固体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酸钠,在高温下碳和硫酸钠反应生成CO和硫化钠,硫化钠和碳酸钙在高温下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化钙和碳酸钠,据此解答。

【详解】

(1)由于有HCl气体生成,所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反应Ⅰ能够发生。

(2)反应Ⅱ中碳被氧化为CO,则硫酸钠被还原生成硫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

Na2SO4高温

Na2S+4CO↑。

(3)①一般用强碱和氯化铵反应制备氨气,可以与NH4Cl反应制NH3的一种物质是

Ca (OH )2,答案选A 。

②第二步将NaHCO 3固体分解制纯碱,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3Δ

Na 2CO 3+CO 2↑+

H 2O 。

25.Ⅰ.合成氨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

()()()223N g +3H g 2NH g ,一种工业合成氨,进而合成尿素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1)天然气中的2H S 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4NH HS ,一定条件下向4NH HS 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吸收液再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2)2CO 和2H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可合成32CH CH 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氨是—种潜在的清洁能源,可作为碱性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32224NH g +3O g =2N g +6H O ,则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_____。 (3)已知尿素的结构简式为,请写出尿素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离子键的

化学式:_________。

Ⅱ.某气态烃A 与2H 的相对密度为14,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水平。以该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化合物G 、E 和I 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a .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含苯环的化合物)F 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6,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1 mol F 与足量3NaHCO 溶液反应生成

22 mol CO ,F 与足量B 反应生成G 。

b .H 为二元醇,其蒸气密度折算成标准状况为2.77 g/L ,H 与足量D 反应生成I 。 (1)G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2)写出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F 与H 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环状化合物J ,写出生成J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答案】42322NH HS+O 2NH H O+2S ↓一定条件

2

2322 2CO 6H CH CH OH 3H O ++ 高温、高压催化剂

--3222NH -6e +6OH =N +6H O

4NH OCN 12144C H O

322322322CH COOH+HOCH CH OH

CH COOCH CH OOCCH +2H O ?

浓硫酸

22+HOCH CH OH

一定条件

22H O +

【详解】

Ⅰ.(1)2H S 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4NH HS ,一定条件下向4NH HS 溶液中通入空气,

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反应过程中生成一水合氨, 依据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

42

32

2NH HS O 2NH H O 2S +?+↓一定条件。

故答案为:4232 2NH HS O 2NH H O 2S +?+↓一定条件; (2)根据原子守恒可得22322 2CO 6H CH CH OH 3H O ++ 高温、高压催化剂

;根据电池的总反

应式()()

()()4222

4NH g 3O g 2N g 6H O g ++可知,通入氨气的一极是负极,通入氧

气的一极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322 2NH 6e 6OH N 6H O ---++。 故答案为:2

2322 2CO 6H CH CH OH 3H O ++ 高温、高压催化剂

322 2NH 6e 6OH N 6H O ---++;

(3)尿素中没有金属元素,其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肯定是铵盐,根据原子守恒并联想SCN -可得,4NH OCN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4NH OCN ;

Ⅱ.某气态烃A 与2H 的相对密度为14,()r M A 14228=?=,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水平,则A 为22 CH CH ,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B 为32CH CH OH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的C 为3CH CHO ,乙醛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D 为3CH COOH ,乙酸与乙醛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E 为323CH COOCH CH 。芳香族化合物F 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1 mol F 与足量3NaHCO 溶液反应生成

22 mol CO ,则F 中含有2个羧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6,2个羧基、1个64C H ——

的总相对分子质量为()4521264166?+?+=,则F 中含有1个苯环、2个羧基,且环上

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F 为,F 与足量的B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G 为

,其分子式为:12144C H O ;H 为二元醇,其蒸气

密度折算成标准状况为2.77 g/L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2427762?≈..,去掉2个羟基,剩余基团相对分子质量为6217228-?=,故剩余基团为24C H ——,则H 为

22HOCH CH OH ,H 与足量D 反应生成的I 为

,其化学方程式为:

322322322CH COOH+HOCH CH OH

CH COOCH CH OOCCH +2H O ?

浓硫酸;

H(22HOCH CH OH )与F(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J ,反应

为:

22+HOCH CH OH

一定条件

22H O +。

故答案为:12144C H O ;

322322322CH COOH+HOCH CH OH

CH COOCH CH OOCCH +2H O ?

浓硫酸;

22+HOCH CH OH

一定条件

22H O +;

高三化学培优

培优2.25 1.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氟化钾;②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以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感光性;④某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⑤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HF和O2生成;⑥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④ 2.已知BrCl能发生下列反应(M为+n价金属元素)nBrCl + 2M == MCl n + MBr n, BrCl + H2O == HCl + HBrO 以下推论不正确 ...的是( ) A.BrCl具有和卤素单质相似的化学性质 B.BrCl与M反应时,BrCl只做氧化剂 C.将BrC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BrO两种盐 D.将BrCl跟FeSO4溶液反应,溶液会变成无色 3.为了增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 4.下列实验不能 ..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5.一定量的Cu粉与浓硫酸共热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则下列情况不可能 ...的是() A.加入铜的质量为6.4g B.加入浓硫酸中溶质0.2mol C.加入铜的质量大于6.4g D.加入浓硫酸中含溶质多于0.2mol 6.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 A.在反应2FeCl3+Fe ==== 3FeCl2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 B.相同温度下,0.2 mol·L-1CH3COOH溶液与0.1 mol·L-1CH3COOH溶液中c(H+) C.在密闭容器中,N2+3H22NH3已达平衡时c(NH3)与c(N2) D.液面均在“0”刻度时,50 mL碱式滴定管和25 mL碱式滴定管所盛溶液的体积

高三化学知识点之氮及其化合物

精品小班课程辅导讲义讲义编号2014暑假12HX01 辅导科目:化学年级:新高三课题氮及其化合物 教学目标NH3、NO、NO2的性质。 理解硝酸与硝酸盐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NH3、NO、NO2的性质。理解硝酸与硝酸盐的性质。

教学内容 一、考纲要求 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水平说明 一些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氮 氨 B (1)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 (2)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铵盐 B (1)铵根离子与碱溶液的反 应 (2)铵盐的不稳定性 氮肥 A (1)常见氮肥:铵盐(NH4Cl、 NH4NO3、NH4HCO3) 二、知识梳理 (一)氮气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2 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 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 (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4)氮气的化学性质: ①N2与H2化合生成NH3N2 +3H22NH3 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②N2与O2化合生成NO:N2 + O2放电2NO 说明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 (5)氮气的用途: ①合成氨,制硝酸; 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 ⑧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 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 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 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一氧化氮: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有很大毒性,在常温下极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2、二氧化氮: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

高一化学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 混合物。 3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教案.pdf

第一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解读】 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钠的用途和在实验室中的保存方法。 2、掌握重要的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知识梳理】 一、化学发展史 被称为近代化学发展史的里程碑四大史实是: 1、1661年,英国科学家提出的概念。 2、1771年,法国化学家建立学说。 3、1803年,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学说。 4、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包括、、、等,另外还有模型法和假说法。 2、基本程序:物质的外观、物质的性质、以及 是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 三、钠 1.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 2.化学性质: (1)跟氧气反应: Na+O2──(切面很快变___ ,Na2O加热时不稳定易转化成___ ) Na+O2──(_____火焰,大量烟,生成_____色固体)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 稳定。 点燃 (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 2NaCl(白烟) (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 Na+S--- (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浮、熔、游、响、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 (5)钠与酸反应: Na + H+ --- 实质是钠与氢离子直接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 (6)钠与醇的反应 试描述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_ 化学方程式 (7)与盐溶液的反应 先考虑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 是否与盐溶液反应。如将钠投入FeCl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沉淀生成。 写出钠和氯化铵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3.钠的存放、取用和制法

完整版高中化学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

完整版高中化学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焙烧时产生的SO2气体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B.滤液中的铝元素主要以AlO2-存在,可以往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经过滤、灼烧生产氧化铝 C.可以将少量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产品中含有FeO D. 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 n(FeS2):n(Fe2O3)=1:16 【答案】C 【分析】 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粉碎后通入空气、加入氧化钙焙烧,其中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得到产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浸其中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溶液,经操作Ⅰ得到的固体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二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避免污染环境,A正确; B.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可以将AlO2-转化为Al(OH)3,灼烧可生成氧化铝,B正确; C.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可生成硫酸亚铁,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证明产品中含有FeO,C错误; D.“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 Fe3O4和SO2,设有x mol Fe2O3和y mol FeS2完全参加反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2x×(3- 8 3)=2y×5+y×( 8 3 -2),解得 x y =16,所以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工艺流程制备,涉及到SO2的反应,铝三角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

2020学年高中化学(期中复习备考)每日一题 周末培优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双选]对于反应,N2O4(g)2NO2(g) ΔH>0,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AD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1)对于有颜色的物质参加的反应,体系颜色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2)对于吸热或放热反应,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如果一个量是随反应进行而改变的,当不变时为平衡状态;一个随反应的进行保持不变的量,不能作为是否是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4)根据压强是否变化来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容器的容积是否可变;二是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否变化。 1.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3C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正反应速率v A=2 mol/(L·min),逆反应速率v B=2 mol/(L·min) B.正反应速率v A=2 mol/(L·min),逆反应速率v C=2 mol/(L·min) C.正反应速率v A=1 mol/(L·min),逆反应速率v B=1.5 mol/(L·min) D.正反应速率v A=1 mol/(L·min),逆反应速率v C=1.5 mol/(L·min) 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B(g)2C(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②④B.②③ C.②③④D.全部 3.如图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O22NO2(该反应放热)反应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v(H2O)=v(H2)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教学重点 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2Na O 和22Na O 的对比,23Na CO 与3NaHCO 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钠的化学性质;23Na CO 与3NaHCO 的鉴别,23Na CO 和3NaHCO 之间的除杂问题 2.难点聚焦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及钠跟水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的断面是光亮的银白色,易跟氧起反应,但产物较复杂,如氧化钠(Na 2O)、过氧化钠(Na 2O 2)等. 金属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放入烧杯中,这样的操作对学生来讲,不熟练可能会使一部分空气进入试管.所以在正式做收集气体的实验之前,教师可安排学生练习几次放入试管的操作.如果操作还是有困难,可用一个与试管口大小合适的橡皮塞堵住试管口,放入水中后再拔去橡皮塞.本实验也可以用水槽代替烧杯,这样口径比较大,操作方便. 注意在实验时不能取用较大的钠块.这是因为钠的性质很活泼,它跟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甚至能使周围的水沸腾,因此钠同时也跟水蒸气反应.如果在水面上游动的钠被容器壁上的油污粘住,不能游动,放出的热不易扩散,会使氢气着火燃烧,甚至还会发生小爆炸,使生成的氢氧化钠飞溅出来. (2)钠与氧气的反应 在做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倾斜的空气能够流通,玻璃管不能太细,而且装入玻璃管中的钠粒不能太大.待玻璃管中的钠受热溶化并开始燃烧时,稍稍倾斜玻璃管即可看到燃烧后由白色变为黄色的过程.实验时如果没有太粗的玻璃管,也可用去底的试管代替.注意本实验中所用的钠块,应去掉其表面的氧化物,否则燃烧时会使试管壁显黑色,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碳酸氢钠粉末在试管中应铺平些,这样受热比较均匀,分解也比较完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后,应将盛石灰水的试管移去,因为若通入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生成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而溶解于水中,使浑浊现象消失. 当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移去装有石灰水的烧杯,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本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取相同式样的100 mL 细口瓶两只,各注入25 mL 1.0 moL ·L -1 HCl 溶液.再取两只气球,一只装入 1.0 g 无水碳酸钠,另一只装入1.0 g 碳酸氢钠,分别套在两只细口瓶的口上. 实验时,掀起两只气球,使里面的固体全部落到细口瓶里的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碳酸氢钠的反应剧烈得多,碳酸氢钠放出的气体也比碳酸钠多. 4.焰色反应 这个实验是以不同的碱金属盐类呈现各自的特征焰色为基础的,为了能够便于观察,最好用无色火焰,所以用煤气灯较好,因煤气灯的火焰本身颜色较微弱,干扰较小.一般酒精灯火焰呈杂色,可向学生作适当说明,每做一次实验,都要把铂丝重新用稀盐酸和蒸馏水反复洗净,再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可继续做实验.做焰色反应实验时,要把蘸有金属化合物溶液的铂丝放在灯焰外焰上灼烧,使形成的火焰较长,焰色反应现象比较明显. 焰色反应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在铁丝(或玻璃棒)一端捆少量棉花,蘸些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向燃着的棉花上滴钠盐或钾盐的溶液. 如无铂丝,可用无锈洁净的铁丝代替,也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溶液的浓度大一些为好,浓度太小呈现的焰色很快消去,不易观察,做实验时,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铁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铁及其化合物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已知A、B、C、D分别是AlCl3、BaCl2、FeSO4、NaOH四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它们的水溶液之间的一些反应现象如下: ①A+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B+D→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 ③C+D→白色沉淀,继续加D溶液,白色沉淀逐渐消失。 (1)则各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式为: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现象②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象③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aCl2 FeSO4 AlCl3 NaOH; FeSO4 + 2NaOH=Fe(OH)2↓+ Na2SO4 4Fe(OH)2 + O2+ 2H2O=4Fe(OH)3 Al3+ + 3OH-=Al(OH)3↓ Al(OH)3 + OH-=AlO2- + 2H2O 【解析】 【分析】 ①A+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应,则生成的白色沉淀为BaSO4,②B+D→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是Fe(OH)2的转化为Fe(OH)3,故A 为BaCl2,B为FeSO4,D为NaOH,则C为AlCl3,氯化铝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3,Al(OH)3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符合③中现象。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D依次为BaCl2、FeSO4、AlCl3、NaOH; (2)现象②先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时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 + 2NaOH=Fe(OH)2↓+ Na2SO4,4Fe(OH)2+O2+2H2O=4Fe(OH)3;(3)现象③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Al(OH)3+OH-=AlO2- +2H2O。 【点睛】 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关键是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根据现象进行判断,其中“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为解题突破口,这里发生了Fe(OH)2沉淀的生成及转化为Fe(OH)3的过程,另外灵活利用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即可解题。 2.在一定条件下,A、B、C、D、E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略),其中A、B、C为单质。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NH 3、铵盐、NO x 、HNO 3等)的主要性质及应用。(高频) 2.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氮及其氧化物 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 2.N 2的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__4 5__左右。 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NO NO 2 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红棕色 毒性 有毒 有毒 溶解性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与O 2反应 2NO +O 2===2NO 2 与H 2O 反 应 3NO 2+H 2O===2HNO 3 +NO

与人体、环境的关 系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②转化成NO 2,形成酸雨、光化 学烟雾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氨、铵盐 1. 氨的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 (1)与水反应:NH 3+H 2O NH 3·H 2O NH +4+ OH -,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工业制HNO 3的基础反应) (3)与酸反应 与氯化氢反应:NH 3+HCl===NH 4Cl , 现象:产生白烟。 应用:用于NH 3与挥发性酸的互相检验。 2.铵盐的性质 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属于离子化合物 (1)不稳定性:NH 4Cl=====△ NH 3↑+HCl ↑, NH 4HCO 3=====△ NH 3↑+CO 2↑+H 2O 。 (2)与强碱反应:NH 4Cl +NaOH=====△ NH 3↑+NaCl +H 2O 。 应用于NH +4的检验和NH 3的制取。 3.NH 3的制取原理 (1)工业制法:N 2+3H 2 高温高压催化剂 2NH 3。 (2)实验室制法: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 硝酸 硝酸是易挥发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水互溶。 1.强氧化性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案电子教案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 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二、复习预习 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2.写出一些与钠元素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3.金属的性质与存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三、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金属钠 1、钠原子结构: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呈现很强的金属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做还原剂。 2、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1)钠与非金属反应:2Na+S=Na2S 4Na+O2=2Na2O(钠先熔化成小球,再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钠与水(冷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实验原理 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 在水面上迅速游动,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与水反应发出哧哧的声音钠与水反应剧烈,反应放热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有碱性物质生成 (3)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 (4)钠与碱反应: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 (5)钠与盐反应:Na与盐溶液一般不发生置换反应,但与熔融的盐可发生置换反应。(如4Na+TiCl4(熔 融)Ti+4NaCl) Na放入盐溶液时,先与水反应,它包括两种情况:(1)如果盐溶液的溶质不与NaOH反应:如氯化钠溶液;(2)如果盐溶液中的溶质与NaOH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例如:将Na放入CuSO4溶液中,反应剧烈,有气体和沉淀生成。 2Na+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因Na与水反应时有热量放出,生成的Cu(OH)2是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所以此反应中有时会有黑色沉淀CuO生成。(Cu(OH)2CuO+H2O) 通电 4、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2Na + Cl2↑。 5、钠的用途: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6、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讲解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测试范围必修三1-3 章) (90分100 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 .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 C .细胞代谢紊乱 D .成年人患肌无力 2.不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A .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 B.碳酸钠+碳酸-碳酸氢钠 C .抗毒素中和外毒素 D .丙酮酸+水—二氧化碳+ [H] +能量 3.“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利用胰岛素促进葡萄糖代谢的能力下降。下列叙述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是( ) ①胰岛 B 细胞受损②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③胰岛素与其 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 .①②B.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性功能,下列各项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 .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 .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 .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5.人们在紧张恐惧时,会大汗淋漓,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这一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该过程中有“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化 C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汗腺 D .这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6.人类“渐冻症”是由于突变的基因使神经元合成了某种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针对上述病因,研究人员寻找相关治疗方法。以下设想不可能对“渐冻症”起到治疗作用的是() A .将控制合成破坏运动神经元的毒蛋白基因替换 B.植入神经干细胞,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 C .寻找能够与毒蛋白基因转录产物结合的药物 D .大量注射药物,刺激运动神经元向肌肉传递信号 7.胚芽鞘是否生长取决于( ) A .尖端的有无B.是否有光照 C .生长素的有无 D .是否有单侧光照射 8.某人发高烧到39C,虽然病情稳定下来,但他还是感到浑身 发冷,不停地打寒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降低 B.打寒战受运动神经中枢支配 C .高烧时应多盖被捂汗,增加散热

高中化学培优补差计划

高中化学“培优补差”计划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补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 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 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个班共有学生一百多人,从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10%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能起到较好的模范 带头作用,但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 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差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次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跟班主任交流的交流,与学生沟通思想,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 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多跟班主任交流,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4、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5.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6.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7.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8.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9.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 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10.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 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四、主要措施 1.围绕提高均分、合格率和优秀率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优和辅差计划,严格按 计划实施,注重过程,注重效率,注重效果。争取做到“顾两头,抓中间”。具体分析每一个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稳定优生人数,狠抓中间段。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集体培优。 把优生集中在一起定时定点进行。让优生有动力同时也有竞争的感觉。争取把优生比例扩大。对本班基础差生进行个别辅导。挖掘潜力,查找弱项,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差工作。争取缩小差生范围。 2.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化学。 3.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测测清”: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三步。并积极检查把当天的功课在当天解决。周周有总结。在测试中检查出学生未能掌握的知 识再及时把进行讲解和解决。 4.利用辅导时间,加强巩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总之,通过本人和同学们的努力及其他同仁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培优辅差的方式相信一定会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让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适用学科高中化学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全国通用课时时长(分钟)60分钟 知识点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钠的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金属钠的性质,用途;2、钠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3、钠的氢氧 化物的性质以及用途;4、钠盐(碳酸钠、碳酸氢钠为例)的性质与用途。 能力过程与方法:类比碱金属元素的学习,学习有关钠,钠氧化物,氢氧化物,以 及钠盐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总结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钠的过氧化物的性质,钠盐的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有关钠氧化物,钠盐的相关计算 2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3

二、复习预习 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2.写出一些与钠元素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3.金属的性质与存在 4

三、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金属钠 1、钠原子结构: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呈现很强的金属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做还原剂。 2、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1)钠与非金属反应:2Na+S=Na2S4Na+O2=2Na2O(钠先熔化成小球,再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钠与水(冷水)反应2Na+2H2O=2NaOH+H2↑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实验原理 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 5

完整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必修重新配制 B.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维和蛋白质纤维 C.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红,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 4 NH+ 【答案】D 【详解】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的刻度线,如果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会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减少,所以配制溶液浓度偏低,则要重新配制,故A正确; B.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维和蛋白质纤维,故B正确; C.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具有酸性和漂白性,则向新制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故C正确; D.氨气为碱性气体,应该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NH4+,不能使用蓝色石蕊试纸,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氯水的成分有:Cl2、HCl、HClO;所以溶液显酸性、氧化性、漂白性,能够漂白绝大部分有机物。 2.有一充有10m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6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 ) A.1∶4B.2∶3C.1∶3D.4∶1 【答案】B 【详解】 设NO的体积为amL,则NO2的体积为(10-a)mL,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生3NO2+ H2O=2HNO3+NO,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NO的体积为10a 3 - mL,充分反应后,6mL气体 为NO,因此有a+10a 3 - =6,解得a=4,NO和NO2的体积比为4mL:(10-4)mL=4: 6=2:3,答案选B。 3.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最最完整版)

优质解答 1、硝酸银与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溶液:Ag++Cl-=AgCl↓ 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3、钠与硫酸铜溶液:2Na+2H2O+Cu2+=2Na++Cu(OH)2↓+H2↑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H2O=4Na++4OH–+O2↑ 5、碳酸氢盐溶液与强酸溶液混合:HCO3-+H+=CO2↑+H2O 6、碳酸氢盐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HCO3-+CH3COOH=CO2↑+H2O+CH3COO- 7、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反应: Ca2++2OH-+2HCO3-+Mg2+=Mg(OH)2↓+CaCO3↓ 8、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 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9、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Ca2++HCO3-+OH–=CaCO3↓+H2O 10、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11、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O2:Ca2++2OH–+CO3=CaCO3↓+H2O 12、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CO2:OH–+CO2=HCO3- 13、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14、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石灰水反应:HCO3-+OH–+Ca2+=CaCO3↓+H2O 15、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2OH–+NH4++HCO3-=BaCO3↓+H2O+NH3?H2O 16、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H+=HCO3- 或CO32–+2H+=CO2↑+H2O 1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2OH–=CO32–+H2O 18、过量的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OH–=HCO3- 19、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NH4++HCO3-+2OH–=NH3↑+CO32–+2H2O 20、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21、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22、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H++OH–=H2O 23、磷酸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H3PO4+OH–=H2O+H2PO4– 24、磷酸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2H3PO4+3Ca2++6OH–=Ca3(PO4)2↓+6H2O 25、碳酸镁溶于强酸:MgCO3+2H+=Mg2++CO2↑+H2O 26、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2OH–+Mg2++SO42–=BaSO4↓+Mg(OH)2↓ 27、硫酸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28、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中性:2H++SO42–+2OH–+Ba2+=2H2O+BaSO4↓ 29、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硫酸根完全沉淀: H++SO42–+OH–+Ba2+=BaSO4↓+H2O 30、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2Al3++3SO42–+8OH–+3Ba2+=3BaSO4↓+2AlO2–+4H2O 31、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Mg(OH)2+2H+=Mg2++2H2O 32、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3H2↑ 33、物质的量之比为1:1NaAl合金置于水中:Na+Al+2H2O=Na++AlO2–+2H2↑ 34、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Al2O3+2OH–=2AlO2–+H2O 35、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Al2O3+6H+=2Al3++3H2O

(完整版)第一节使用版钠及其化合物(一)教案

巴州石油高中“四四二”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过渡】初中过程,你们学过一类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Zn与HCl,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学生】置换反应:Zn+2HCl=ZnCl2+ H2↑ 【问】如果我把钠投入盐酸中,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演示】:实验:钠与盐酸的反应 【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吗? 【学生】:反应剧烈,有气泡产生 【板书】4. 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2Na+2H2O=2NaOH+H2↑ 【过渡】初中过程,你们学过一类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例如Fe与CuSO4溶液,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还记得吗? 【学生】Zn+CuSO4=ZnSO4+Cu 【问】那么把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置换反应呢? 演示:实验将钠投入CuSO4溶液,请学生观察现象 【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 【学生】:反应剧烈、放出无色气体、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讲述】这说明钠与CuSO4溶液并没有发生置换反应 【问】:那么把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呢 【学生】:从现象分析,发生了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讲述】钠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问】:有同学能写出这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吗? 【板书】5、钠与某些盐的反应 2Na+2H2O=2NaOH+H2↑CuSO4 +2NaOH ==Cu(OH)2↓+Na2SO4 2Na+2H2O=2Na++2OH-+H2↑Cu2++2OH -==Cu(OH)2↓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金属钠的一些性质。在化学性质的学习过程中,研究了钠与氧气,水的反应。 4Na+O2=2Na2O 2Na+O2△Na2O22Na+2H2O=2NaOH+H2↑ 【问】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钠在几个反应中都作什么呢?表现出什么性质?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质呢? 【学生】都做还原剂,表现还原性。 【板书】强还原性是钠的化学特性 【板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讲述】金属钠的主要用途有:钠钾合金;作还原剂冶炼金属;钠光源 【课堂练习】 1.金属钠在空气中点燃燃烧,生成的产物是(B ) A. Na2O B. Na2O2 C. NaO D. Na2O3 2.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C ) A.钠的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有强还原性

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 、2CO 、3NH 、HCl 、2H 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可判断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 A .HCl 、2CO 、2H B .CO 、2H 、2H O C .CO 、2H 、3NH D .HCl 、CO 、 2H O 【答案】A 【详解】 由于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而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氯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浓硫酸干燥后,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说明氧化铜被还原成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后有水生成,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氢气,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Cl 、CO 2、H 2,故答案为A 。 【点睛】 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此题为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完成此题,要根据题干叙述的内容,根据物质的有关性质,抓住解题的关键,根据“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可知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二氧化碳和氯化氢,一定不存在氨气;根据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一定存在氢气,可能存在一氧化碳。 2.有关铵盐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晶体,都能溶于水 B .受热时分解,都有NH 3产生 C .与碱共热时不一定产生氨气 D .都能与酸反应 【答案】A 【详解】 A .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A 项正确; B .铵盐不稳定都能加热分解,但不一定有氨气产生,如:NH 4NO 3 N 2O↑+2H 2O ,B 项错 误; C .铵盐都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C 项错误; D .铵盐不都能与酸反应,例如硝酸铵不能与酸反应,D 项错误; 答案选A 。 3.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 、SO 2、NO 2、Cl 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 2的是

完整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大量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立即用纱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B.稀释时要将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欲除去NH3中的H2O,可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浓硫酸不分解、不挥发,所以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A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当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散发出去,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但氨气能与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故C错误; D.浓硫酸不分解、不挥发,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硫酸质量会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2.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 A.B.C.D. 【答案】B 【详解】 NO不溶于水,对应D图像,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2,对应图像A,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1/3,对于图像B, Cl2+H2O =HCl+HClO,HClO2HCl+O2↑,对应图像C,所以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B,答案选B。 3.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雷雨时空气中的 NO转化为NO2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C.用NaOH吸收NO2和NO D.工厂用NH3催化氧化制NO 【答案】B 【详解】 A.NO转化为NO2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A错误;

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学会分析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3、通过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 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材料分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 通过钠及其化合物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使知识系统化

环节二: 钠的新型化合物的研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总结出钠的新型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1、氢化钠 离子型氢化物,熔融态能导电,电解时在阳极放出氢气。氢的化合价为-1,具有强烈失电子趋势,是很强的还原剂。 氢化钠与水作用比钠与水作用剧烈的多,常因反应热使氢气燃烧,是一种良好的 储氢材料。在高温下还原性更强,如:与氨起反应生成胺化钠(NaNH2);400℃ 时,氢化钠能还原TiCl4 为金属钛。 氢化钠的工业合成是通过钠与氢气直接化合来完成的。具体操作为:首先在氮气氛围下将钠熔融,熔融完毕后,将熔融钠分散到液体石蜡中(防止氢化钠在金属钠表面 形成薄膜不利于吸收),高速搅拌,升温通氢气。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硼氢化钠 NaBH4 是常见的还原剂和重要的储氢载体,能与水较缓慢的反应生成NaBO2,且反应前后B 的化合价不变。硼氢化钠在酸性条件会快速分解生成H3BO3 并释放氢气。在强碱性条件下,常用NaBH4 处理含Au3+的废液生成单质Au,已知,反应后硼元素以BO2-形式存在,反应前后硼元素化合价不变,且无气体生成。 制备过程: 1.用偏硼酸钠(NaBO2)、石英砂(SiO2)、金属钠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生成硼氢化钠和硅酸钠。 2.用无水硼砂Na2B4O7 和石英砂在高温熔融下反应,后与金属钠和氢气,在450 ~500℃温度和( 3.04~5.07)×105Pa 压力下反应,生成硼氢化钠和硅酸钠。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3、叠氮化钠 NaN3 亦称“三氮化钠”,在真空中加热不爆炸,可逐渐分解为金属钠及氮气,是高 纯度金属钠的实验室制造方法之一。 与酸反应产生氢叠氮酸(HN3)。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中,当发生车祸时迅速分解放出氮气,撞击时发生反应 6NaN3+Fe2O3=3Na2O+2Fe+9N2↑剧毒,可以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对含有叠氮化钠的溶液进行销毁。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环节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