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生物农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农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农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普及和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农业生产正在逐渐向可持续、低毒、高效的方向转变。
在这个背景下,生物农药技术应运而生,被视为是一种更加安全、环保、健康的农业生产方式。
那么,究竟生物农药技术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呢?生物农药技术,简单来说,是利用生物学原理或者利用生物制造的农药,是一种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
与化学农药不同的是,生物农药技术具有下面这些优点:1. 低毒性。
生物农药具有天然性,不会像化学农药一样残留在土壤和作物中,不会造成长期的污染。
2. 目标明确。
生物农药往往是针对特定虫害或病害制作的,针对性强,能更好地控制害虫和病菌。
3. 对环境影响小。
生物农药技术对农业生态循环和生态平衡有利,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 无副作用。
生物农药对蜜蜂等有益生物无害,不会破坏生态平衡,而化学农药对有益生物有毒性作用。
那么,生物农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应用方式:1. 生物提取物。
生物提取物是利用植物、昆虫和微生物等天然物质通过提取工艺制成的农药。
比如硫酸铜、烟尘、菊酯等。
2. 生物制剂。
这种农药是由单个或多个微生物通过发酵、提取等多个环节制作而成的,如甲基多菌灵、拟除虫菊酯等。
3. 生物修饰剂。
这种农药是利用生物技术将基因工程技术与农药的动态制备技术相结合,通过微生物、植物或转基因技术等改良已有的农药或制造新型农药。
如转基因作物、生物控制等。
4. 生物防治。
这种农药涉及到生物学的防治原理,通过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特殊生物对害虫或病害等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
比如利用甲壳化虫、线虫、真菌等来防治病害。
生物农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无疑是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方向。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生物农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经费和技术支持,受限于制约创新的客观条件;生物农药的作用时间和作用效果有时受自然因素等不可控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农药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不够高。
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的应用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寻求创新和进步的方法。
生物技术作为 21 世纪最具潜力和影响力的科学领域之一,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涵盖了多个方面,从作物改良到病虫害防治,从生物肥料到生物能源,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
生物技术在作物改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作物育种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且改良效果有限。
而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直接对作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组,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作物改良。
例如,通过导入抗虫、抗病、耐旱、耐盐等优良基因,可以培育出具有更强抗逆性和适应性的作物品种。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技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成效。
生物农药的研发和应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低毒、高效、环保等优点。
它们通常是从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如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杀虫蛋白、印楝素等。
这些生物农药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害虫或病原菌,对人畜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此外,利用生物技术还可以培育出具有自身抗病虫害能力的作物品种,如转基因抗虫棉、抗病毒番茄等,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生物肥料的应用是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传统的化学肥料虽然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但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生物肥料,如微生物菌肥、固氮菌肥等,能够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养分利用率。
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同时还能产生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生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在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方面,生物技术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转化为生物能源,如沼气、生物乙醇等。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往种植业和畜牧业面临的种种问题,如病虫害防治、作物品质改良、转基因作物等,都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得到解决。
本文将就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进行介绍。
1. 病虫害防治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是依赖化学农药,但这些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不可忽视。
而现代生物技术则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生物农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昆虫等天然杀虫物质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药。
生物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特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小。
同时,生物农药还可以与传统农药相结合使用,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2. 作物品质改良作物品质的改良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之一。
传统的作物品质改良主要通过选择育种的方式进行,但这种方式耗时且效果有限。
而现代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作物进行精确的基因编辑,实现作物品质的改良。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作物具有更好的抗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提高作物的品质。
同时,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实现对作物味道、口感等方面的改良,使得作物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3. 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向作物中导入外源基因,使其具备特定的性状或功能。
转基因作物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转基因作物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例如,转基因水稻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减少病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转基因玉米可以抵抗玉米象、玉米螟等害虫的侵害。
转基因作物还可以提高作物的耐盐碱性、耐旱性等抗逆性,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植物工厂植物工厂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将植物培养在人工环境中,以实现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精确控制。
植物工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植物工厂可以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季节限制、空间限制等问题。
生物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生物科技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技术手段,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突破。
本文将从农作物改良、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等角度来探讨生物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农作物改良农作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作物的改良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生物科技的应用为农作物的改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现代生物技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加快了育种进程。
例如,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使植物能够抵抗病虫害、耐受环境逆境、提高产量等,进而提供了更好的种源供应,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二、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生物科技的应用,我们可以开展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学特性、生态原理,通过增加或调节天敌、寄生蜂、寄生菌等有益生物种类和数量,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蔓延,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例如,利用昆虫寄生蜂对害虫进行驱除,或者利用寄生菌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实现对有害生物的精确防治。
三、农产品加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生物科技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应用,为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加工效率提供了新的选择。
例如,利用发酵菌制作酸奶、酱油等食品,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口感和品质,还能够增加食品的保质期;使用生物工艺技术进行食用油的提炼和加工,能够降低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油品的品质。
四、生物农药的发展传统的农药使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而生物农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生物农药是利用昆虫、植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提取的农药,具有环境友好、无毒性残留等优势。
生物农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还能够降低农产品的残留物含量,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初中生物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初中生物课程中涉及到的生物技术知识点,为学生们揭示了农业生产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将结合初中生物课程内容,介绍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1.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将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使其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在农业领域,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许多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等特性的新品种,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抵抗棉铃虫,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2. 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根尖、芽尖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上应用广泛,如微型繁殖、脱毒、人工种子、性别诱导等。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细胞融合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种类的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从而获得具有双亲细胞特点的新细胞。
在农业上,细胞融合技术主要用于制备杂种细胞,进而培育出杂种植株。
杂种植株往往具有优良的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性状,如抗病性小麦、抗逆性水稻等。
4. 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技术是利用特定的分子探针检测生物体内特定基因的存在和表达情况。
在农业上,分子标记技术主要用于品种鉴定、基因定位、基因指纹图谱构建等。
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植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5. 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是利用生物制品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农药和肥料。
生物农药具有环保、低毒、高效等特点,可以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
生物肥料则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
6. 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为基础,注重资源循环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方式。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有哪些创新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有哪些创新应用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一直在不断寻求创新和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
生物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带来了诸多创新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前景。
基因编辑技术是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一项重要创新。
通过精确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科学家能够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品种。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可以增强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少农药的使用。
过去,农作物在面对病虫害时,往往需要大量喷洒农药来保护,但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而基因编辑技术使得农作物自身具备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从源头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另一个显著应用是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作物如抗虫棉、抗除草剂大豆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抗虫棉能够有效抵御棉铃虫的侵害,减少棉花的损失,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抗除草剂大豆则可以在喷洒特定除草剂的情况下,不受影响地生长,方便了田间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然而,转基因技术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食品安全方面的担忧。
但只要进行严格的科学评估和监管,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潜力仍然巨大。
生物农药的研发和应用也是生物技术为农业带来的创新之一。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针对性强、环境友好等优点。
它们通常是从微生物、植物或其他生物资源中提取的天然物质,对害虫和病原体具有特定的作用机制,同时对非目标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例如,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生产的生物农药,能够特异性地杀死某些害虫的幼虫,而对其他生物无害。
此外,一些植物提取物如印楝素等也被开发成生物农药,用于防治病虫害。
在农业生产中,生物肥料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传统的化学肥料虽然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等问题。
生物肥料则利用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例如,固氮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素,减少化学氮肥的使用。
生物制剂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生物制剂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生物制剂是一种自然来源的农药,它是利用天然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提取的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生物肥料等化合物。
生物制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农药,因其无毒、高效、安全、环保等特点而备受青睐。
本文将探讨生物制剂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一、生物制剂的概述生物制剂是指由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等自然有机物质制成的农药及肥料。
传统农药一般都是由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它们在杀虫、杀菌、杀草的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而生物制剂则不同,它们不仅无毒无害,而且具有高效、环保、免疫、节约能源等特点。
历史上,人们在农业生产中一直都在使用生物制剂,例如菌肥、蚊香、杀虫剂等。
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生物制剂的发展。
从20世纪初开始,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生物制剂的制作方法和作用机理,推动了生物制剂在农业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
二、生物制剂的优点1、无毒、无害:生物制剂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提取的有机物,不含任何化学合成成分,对人类和环境无害。
2、高效、节约能源:生物制剂在杀虫、杀菌、杀草的过程中具有高效性,而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够节约能源和减少资源消耗。
3、免疫:生物制剂能够增强植物免疫力,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与传统农药相比,生物制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植物细胞产生毒性反应,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
4、环保:生物制剂不会污染环境,对土壤、水源和空气没有任何危害。
三、生物制剂的应用生物制剂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应用于农产品的种植、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等方面。
1、生物肥料:生物肥料通常是由生物菌剂、动物粪便、油菜饼、绿肥等自然有机物质制成,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而且生物肥料不仅能够增加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够增强植物的免疫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虫剂是由生物菌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等天然有机物制成,能够快速有效地杀灭有害的害虫,而且不会对益虫和人体产生危险和威胁。
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

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现代农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如何解决粮食不足、土地退化、农业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
生物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在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种植业、畜牧业等方面探讨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
一、农业生产中的生物技术农业生产中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遗传改良、生物防治、微生物肥料等方面。
遗传改良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原理对农作物进行基因编辑,实现高产、优质、防病、抗虫等目的。
例如,在超级稻的育种中,利用等位基因分析和基因组重组技术,将高产基因、抗虫基因和耐盐碱基因克隆进去,大幅度提高了稻谷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生物防治和微生物肥料的应用也可以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和质量。
比如,利用寄生性昆虫对根腐菌进行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农药残留问题和生态环境污染;而利用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和植物的吸收利用,同时也增加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生物活性。
二、种植业中的生物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紧缺,种植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生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利用植物生理学和遗传学知识选育出适应干旱、耐盐、耐寒等特殊环境条件的新品种,可以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此外,利用植物保护技术和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和环境污染,保持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近,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种植技术,如垂直农业、城市农业等,同时采用生物技术也是这些新型种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畜牧业中的生物技术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畜牧业生产中,生物技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和遗传改良技术选育出高产牛、猪、鸡等生物种类、基因改良宠物的出现使得传统畜牧业生产效益更加显著。
此外,生物饲料和生物制剂的使用也对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农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摘要:综述了我国生物农药研发概况,介绍了生物农药的概念,重点阐述了生物农药的分类及应用,分析了生物农药的发展方向及其应用现状,并对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农药;现代农业;应用;前景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pesticides in modern agricultureAbstract: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pesticides in Chinawere reviewed. Concept and categories of biological pesticides wereintroduced respectively and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was analyzed. Analysisof the biological pesticide developing direction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 The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Chinese biological pesticides was put forward.Key words:biological pesticides;modern agriculture ;application ;prospects生物农药主要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是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线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
生物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环境安全、原料来源广泛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1】,已成为全球农药发展的新趋势。
特别是近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等逐步渗入到生物农药生产中之后,各国对生物农药的发展更加重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生物农药将成为今后农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生物农药与传统农药1.1 传统农药传统化学农药一般毒性较高,活性较低,使用量较大,对环境影响较大;而且一般采用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具有采用大量芳烃溶剂和粉尘大等不足,对环境及施用人员影响大;传统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引起的农药残留问题还会造成其毒性在生态系统中的富集,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对各级生物造成危害。
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除引起人畜的直接中毒死亡外,还由于它在土壤和作物上的残留,对土壤、地下水、河流、湖泊造成污染,尤其给后代的生存、健康带来危险。
使用高效、广谱的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消灭了大量有益天敌,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造成害虫再生猖獗,使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此外,化学合成剧毒农药在粮食、瓜果、蔬菜及牧草表面的残留量多、滞留时间长、不易分解,给人、畜、禽的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2 生物农药的优点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以下优点:对人、畜安全、无毒、环境兼容性好、不杀伤天敌昆虫、选择性强、对生态影响小、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特点,符合现代社会对农业生产和农药的要求【2】。
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等,它们对茶叶和环境不会构成污染,对人、畜的毒性也很低,不会构成残毒,因而是生产绿色食品和茶叶的适用农药。
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且用量相对较少,防治效果好,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毒性小甚至无毒,同时在外界环境中易分解,不会造成对环境与蔬菜的污染。
另外,生物农药在一定时间内可在土壤、水域、动植物体内和大气中降解,形成与环境相容的安全物质,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对农药的要求。
2生物农药简介目前,对生物农药的研究从用途方面可分为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天敌昆虫等【3】。
微生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作为防治农业有害物质的生物制剂。
其中,苏云金芽孢杆菌属于芽杆菌类,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昆虫病源真菌属于真菌类农药,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黑尾叶病有特效;根据真菌农药沙蚕素的化学结构衍生合成的杀虫剂巴丹或杀暝丹等品种,已大量用于实际生产中。
微生物源农药可分为微生物源杀虫剂、微生物源杀菌剂和微生物源除草剂等。
2.1.1 微生物源杀虫剂微生物源杀虫剂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生物农药,占整个生物防治剂的90%以上,包括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微孢子杀虫剂和线虫杀虫剂等。
细菌杀虫剂是利用对某些昆虫有致病或致死作用的细菌及其所含有的活性成分制成,用于防治和杀死目标害虫的生物杀虫制剂。
真菌杀虫剂【4】是一类寄生谱较广的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种触杀性微生物杀虫剂。
研究利用的主要种类有白僵菌【5】、绿僵菌、拟青霉、座壳胞菌和轮枝菌。
病毒杀虫剂主要是昆虫病毒,特别是昆虫杆状病毒,具有杀虫率高、作用专一、不危害其它生物、害虫抗性小的特点。
微孢子杀虫剂,蝗虫微孢子虫属于原生动物类生物杀虫剂,主要成分为微孢子虫,为昆虫的专性病原寄生物。
蝗虫微孢子虫是在非洲飞蝗上分离得到并命名的,其寄主范围广。
可寄生并感染蝗科90多种蝗虫,是杀蝗虫有效的生物农药。
该孢子虫被害虫吞食后侵入害虫内部器官和组织,引起毒杀作用,属于胃毒作用。
剂型有麦麸毒饵、油剂等。
线虫杀虫剂是利用线虫的寄生作用,使其在目标害虫里内释放毒素,进而杀死害虫的一种微生物杀虫剂。
2.1.2 微生物源杀菌剂微生物源杀菌剂是一类控制植物病原菌的制剂,能抑制病原菌能量产生、干扰生物合成和破坏细胞结构,内吸性强、毒性低兼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
微生物源杀菌剂主要有农用抗生素、细菌杀菌剂和真菌杀菌剂等类型。
农用抗生素是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低浓度是可抑制或杀灭作物的病、虫、草害及调节作物生长发育。
细菌和真菌杀虫剂则是利用对不同植物病原菌的特异性抑制或杀灭作用开发研制的杀虫剂,其专一性更强,效果也更好。
2.1.3 微生物源除草剂微生物源除草剂是从微生物中开发出的许多除草或活性物质,主要有杂草菌素、细交链孢霉素和茴香素等。
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是指从植物体中提取,具有抗菌、抗病毒或杀虫效果的成分,或从植物体中分离纯化有农药活性的新物质作为结构模板,进行结构的多级优化,从而制造低毒、高效新农药。
植物源农药是以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
到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杨林股份生产的博落回杀虫杀菌系列、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
动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
目前,昆虫病毒杀虫剂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印度等国已大量施用,国际上己有4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注册、生产和应用。
天敌昆虫天敌昆虫是一类寄生或捕食其它昆虫的昆虫它们长期在农田、林区和牧场中控制着害虫的发展和蔓延。
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一项特殊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我国天敌昆虫的扩繁与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从国外引进的防治苹果绵蚜虫的日光蜂,防治吹绵蚧的澳洲瓢虫、孟氏隐唇瓢虫,防治温室白粉虱的丽蚜小蜂,防治李始叶螨的西方盲走螨,防治二斑叶螨的智利小植绥螨,防治松突圆蚧的花角蚜小蜂,防治天牛的管氏肿腿蜂和川硬皮肿腿蜂等。
70年代以来,我国已成功地人要大量饲养赤眼蜂、平腹小蜂、草蛉、七星瓢虫、丽蚜小蜂、食蚜瘿蚊、小花蝽、智利小植绥螨、西方盲走螨、侧沟茧蜂等捕食或寄生性天敌昆虫。
也已有许多研究工作的基础,但目前真正投入大规模生产的仅赤眼蜂、平腹小蜂。
3 生物农药的作用机制及应用3.1 作用机制微生物源杀菌剂是一类控制植物病原菌的制剂,能抑制病原菌能量产生、干扰生物合成和破坏细胞结构,内吸性强、毒性低兼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
微生物源农药其作用机制是胃毒作用,昆虫摄入病原细菌制剂后,通过肠细胞吸收进入体腔和血液,使昆虫因败血症导致全身中毒死亡【6】,如苏云金芽孢杆菌、青虫菌、杀螟杆菌、松毛虫杆菌、7216杆菌、球形芽孢杆菌等。
生物农药在除草和杀菌方面,多是以影响昆虫或杂草的正常生理代谢而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
植物疫苗(又称植物激活蛋白),其机理是通过与植物表面受体蛋白的互作,可诱导植物的信号传导,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代谢反应,诱导和激活植物自身防卫系统和生长系统,从而产生对病虫害的抗性,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例如黎芦碱属于生物碱类植物源农药,对昆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如毒杀、忌避、拒食、麻醉和抑制生长发育等,对昆虫的毒力最强,不宜在甘草田中使用。
张治科等【7】的研究结果表明,黎芦碱虽对甘草萤叶甲及非靶标害虫小绿叶蝉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但同时对天敌也有着很强的毒杀作用,降低了甘草田生态系昆虫的多样性。
苦参碱是一种由多种药用植物中提取出的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加工而成的植物源农药,该药对甘草萤叶甲的防治效果很好,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天敌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小。
韩宏义等【8】研究表明,苦参碱防治有机草莓金龟子有良好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性。
微孢子虫属原生动物,具有一条极丝和一团孢子原生质。
孢子被昆虫吞食进入肠道,通过外翻极丝而引起感染。
可侵染昆虫消化道和马氏管,有的侵染脂肪组织、血细胞或肌肉,或侵染生殖组织甚至全体组织,引起活力丧失、行为变化、交配减少和卵率降低。
印楝素属于萜烯类植物源农药,这类物质有拒食、内吸、麻醉、忌避、抑制生长发育、破坏害虫信息传递和交配,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9】。
阿维菌素【10】(abamectin)是土壤微生物(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的发酵产物,属大环内酯类杀虫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干扰昆虫的r-氨基丁酸神经传导系统,对昆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熏蒸作用。
它在土壤和水中易降解、无残留,对人畜和生态环境有高度的安全性,对天敌安全,对大多数作物均无药害。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11】,即苏云金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土壤细菌,在芽孢形成期会产生对靶目标昆虫具有杀虫活性的伴孢晶体,晶体对动物和植物安全并可降解。
3.2 应用生物农药Lepimectin 【12】作为农药杀虫剂,可以在甘蓝、番茄、柑橘、草莓、葡萄等多种蔬菜和水果上安全使用,杀虫谱也比较广,对斜纹夜蛾、小菜蛾、棉铃虫和粉蚧类等大多数鳞翅目和同翅目害虫都有很好的驱杀效果。
同时Lepimectin具有残留量低、半衰期短、降解快、毒性小和安全性高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