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货币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 神奇的货币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填空题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2、商品的基本属性:和。
(1)商品能够满足人们___________的属性就是商品的_____________。
(2)凝结在商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商品的___________。
3、货币的含义:从_________中分离出来________地充当____________的_______,就成为货币。
4、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5、货币的职能:(1)货币所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他一切商品______________的职能,叫做价值尺度。
货币产生之后,一切商品的 ________都由________来表现,商品________ 的大小就表现为______________。
通过一定数量的________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叫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__________表现为一定的__________。
(2)货币充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以_________为媒介的____________,叫做商品流通。
(3)货币被当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起来,执行的是贮藏手段职能。
(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随着_____________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__________中,货币被用来_____________。
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当货币越出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上购买__________商品,支付________________,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时,它就具有了世界货币职能。
课时作业9:神奇的货币

训练1神奇的货币一、选择题1.老北京卖布头的商贩曾通过顺口溜唱道:“经铺又经盖,经洗又经晒,经拉又经拽,经蹬又经踹,您说皮实不?(皮实是老北京方言,指耐用、经得起折腾的意思)”商贩高声颂唱该顺口溜的主要目的是()A.比较顺利地实现商品的价值B.充分展示商品的使用价值C.通过广告宣传获得竞争优势D.说明该商品的不可替代性2016年里约奥运会于北京时间8月6日7∶00开幕,口号——“一个新世界”,寓意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以影响和改变下一代。
徽内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腿相连,组成里约面包山形象,吉祥物分别代表了巴西的动物和植物,体现出桑巴国度的热情与奔放。
据此回答2~4题。
2.作为商标的奥运会吉祥物标识()A.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不是商品,因为它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既有价值又有价格D.不是商品,因为它虽是劳动产品但不用于交换3.巴西发行全套36枚纪念币,包括4枚金币、16枚银币和16枚用于市面流通的普通钱币。
下列对该金银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是()①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有收藏价值,但不可以流通③对我国来说是外币,不是外汇④能执行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里约奥运会期间,小明订购了两张篮球赛的门票,他可以通过现金支付或者银行信用卡支付两种方式购买。
经过权衡、比较,小明最终选择了使用银行信用卡支付票款。
使用银行信用卡()①能够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②给发放银行信用卡的央行带来银行利润③能进行消费、转账结算、信用贷款④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遏制通货膨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通过多轮竞价,最终A企业支付了3 00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某卫视黄金时段60秒的广告播放权。
在这一过程中()①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②价格反映供求而不反映价值③市场在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④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6年我国试点“一元硬币化工程”,停止向商业银行投放1元券纸币,转由硬币替代。
神奇的货币最新习题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选择题1.2021年3月5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承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在制定指导意见促进网络约租车。
通过“打车软件〞约车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打车软件〞是一种智能手机应用,乘客可以便捷精品文档,超值下载地通过手机发布打车信息,并立即和抢单司机直接沟通,大大提高了打车效率。
通过手机打车软件预约用车将收取一定费用。
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打车软件〞属于商品,因为其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打车软件〞不是商品,因为其是“无形〞的效劳③“打车软件〞方便了乘客,这是商家开发软件的目的④“打车软件〞作为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1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答复2~3题。
2.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6枚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位列第三名。
以下对奥运会金牌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①奥运会金牌如果用于交换,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②奥运会金牌作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③奥运会金牌从奖牌角度看那么不是商品④如果奥运会金牌进入市场,其市场价格无法确定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③3.为纪念此次体育盛事,国际奥委会、巴西奥委会、巴西中央银行发行了里约奥运会纪念币。
以下对纪念币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①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②它既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又具有收藏价值③因其面值由国家规定的,所以价格是确定不变的④因它是巴西中央银行发行的,所以购置力是由国家规定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2021年某县的苹果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国庆节前上市的最正确时机,造成滞销。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苹果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
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A.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B.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5.大学生小张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附近的小餐馆做兼职,月底时老板付小张1 500元工资,为庆祝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资,小张拿出200元请同寝室的同学去看电影。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

神奇的货币练习一、选择题1.2011年新年以来,贵州省遭受大面积冰冻雨雪灾害。
截至1月9日,整个贵州省投入资金3 103万元,设置临时救助站167个,累计发放棉被22 873床、棉衣37 027件、毛毯2 100床、棉衣裤4 301套、捐赠衣服65 620件、鞋6 360双,粮食3 015吨,食品(饮用水)11 110箱(件)、食用油4 379千克,煤炭74吨。
这批发放和捐赠的物品() A.是商品,因为是灾区群众特别需要的B.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C.不是商品,因为没有用于交换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答案:C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题中向灾区发放和捐赠物品,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此这些物品不是商品。
2.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②正确,③错误。
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商品数量乘以商品价格,④正确。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的价值无关,①不选。
3.《墨子·经说下》指出:“贾也,宜不宜,在欲不欲。
”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是否适宜,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有益启示是() A.消费者的欲望决定商品的价格B.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就是求得心理慰藉C.销售者要高度重视消费者的需要D.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答案:C解析:商品的价格适宜与否,要看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体现了需求对价格的制约,因此经营者要重视消费者需要,选C项;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而商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非使用价值,故A、D两项说法错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B项说法错误。
4.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__________元的购买力。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习题 一 单项选择1.下列各项中属于商品的选项是 A 刘先生摸彩票中得宝马轿车一辆C 农民向地主交的地租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劳动产品是个永恒范畴,而商品是个历史范畴B 劳动产品不反映社会关系,而商品则反映社会关系C 劳动产品在没交换之前和交换过程中是商品,交换过的劳动产品便不再是商品D 劳动产品和商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金银充当货币之后,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这表明 ( )A 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B 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 C 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D 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 4.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对人民币应这样认识( )A 人民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B 人民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C 人民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D 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国家,国家授权中国银行负责发行 5.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
从根本上说,商品的出现是 ( )A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 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C 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D 由于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 6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这说明①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 ②商品就是能同其他产品交换的劳动产品 ③商品就是通过交换供他人、 供社会 消费的劳动产品 ④商品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7.商品交换关系本质上是 ( )A 物物交换关系C 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韩国三星公司通过调查发现,有5%的印度顾客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异而对三星的手机机型产生不同需求, 于是三星开始接受特殊机型的定货服务。
三星这样做, 根本原因是 ()B 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酒瓶 D 蔬菜与瓜果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B 商品和货币的交换关系 D 双方交换劳动产品的关系B 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 D 市场竞争的激烈性()C 结算手段D 财富代表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 职能 ( ) A ①③④E ①②③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A 为了生产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C 顾客是上帝9•充当国际支付手段的黄金,其本质是A交换媒介E—般等价物10.商品一一货币一一商品”,这个公式表明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11 •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是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E想象的货币C现实的货币D—种价值符号12. 2 0 0 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01神奇的货币(高效演练)(含解析)

专题01 神奇的货币高效演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中的线与衣()B.都具有使用价值,但无法实现价值【答案】C【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母亲手中的线与衣服都不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因此都不是商品,排除A;线与衣服都具有使用价值,但由于不是用于交换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就不存在实现价值的问题,排除B;线与衣服都是劳动产品,C正确;线与衣服包含母子亲情,但是人劳动的产物而不是纯自然物品,D错误。
2.国产影片《西虹市首富》狂揽票房,带红了电影插曲《卡路里》,影迷们下载《卡路里》作为手机铃音,必须缴纳一定的下载费用。
这里下载的《卡路里》()①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②从网络上下载能就能得到,不是劳动产品③凝结着了人类的智慧和劳动④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不能用于交换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下载的《卡路里》能够满足人们作为手机铃声的需要,具有使用价值,①入选;下载的《卡路里》凝结了创作者的智慧和劳动,具有价值,③入选;虽然是从网络下载就能得到,但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排除②④。
3.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名为“啤酒经济”的网络自由交易群,里面出售的物品从家居用品到工作靴,从空气吉他到蛋黄酱瓶子,有时候几分钟就能达成一笔交易,要求是只能把啤酒作为交易货币。
悉尼、墨尔本、帕斯、达尔文市都有类似的交易群。
在此类交易中,啤酒()A.作为新的货币形式参与一切商品交换B.以其价值为基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C.是可以广泛自由交易的实物货币形式D.代替法定货币形式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答案】D【解析】在“啤酒经济”的网络自由交易群中,啤酒并不是货币,只是代替法定货币形式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A、B、C表述错误,D符合题意。
《第1课 神奇的货币》经典题例

《第1课神奇的货币》经典题例1.下图所体现的货币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解析:本题是对货币基本职能的考查,图片形象、直观,题目难度不大。
三幅图都能看出货币在流通中体现价值,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答案】B2.(2010高考·江苏卷7)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
这一变化表明()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汇率变化的理解能力。
学生要具备汇率变化的基本知识,适当换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D3.(2008高考·宁夏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
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
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
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
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这时全国再也没人搞货币兑换了。
纽约州一位州参议员到首府开会,自带一周吃的东西……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金手套”锦标赛半决赛,门票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食物偿付,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女睡衣、照相机、玩具、高尔夫球裤、机工工具、涂脚药膏、《圣经(新约)》等。
——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
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
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存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
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
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了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需发行少量联邦储备货币。
神奇的货币(例、练及答案)

神奇的货币(例、练及答案)1.以具体生活情境为载体,考查货币职能的区分【解题技法】关键词法辨别货币职能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商品”“国际收支”等词汇。
典例1.(2017·全国卷Ⅲ)小夏使用信用卡在北京透支8 000元购买了一台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消费款。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B.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2.依托真实情境,考查货币发行与经济形势的关系【解题技法】典例2.(2016·全国卷Ⅰ)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3.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载体,考查对新事物的理解【解题技法】(1)人民币国际化含义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实力增强,商品和服务贸易境外市场逐步得到扩展。
人民币在境外履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职能,将会由一个主权国家的货币,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货币和世界货币。
(2)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影响①有利于规避汇率变动风险,降低中国外汇储备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高一政治试题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习题一单项选择1.下列各项中属于商品的选项是()A刘先生摸彩票中得宝马轿车一辆B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酒瓶C农民向地主交的地租D蔬菜与瓜果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劳动产品是个永恒范畴,而商品是个历史范畴B劳动产品不反映社会关系,而商品则反映社会关系C劳动产品在没交换之前和交换过程中是商品,交换过的劳动产品便不再是商品D劳动产品和商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金银充当货币之后,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这表明()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B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D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4.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对人民币应这样认识()A人民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B人民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C人民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D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国家,国家授权中国银行负责发行5.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
从根本上说,商品的出现是()A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C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D由于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6.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这说明①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②商品就是能同其他产品交换的劳动产品③商品就是通过交换供他人、供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④商品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7.商品交换关系本质上是()A物物交换关系B商品和货币的交换关系C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D双方交换劳动产品的关系8.韩国三星公司通过调查发现,有5%的印度顾客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异而对三星的手机机型产生不同需求,于是三星开始接受特殊机型的定货服务。
三星这样做,根本原因是()A为了生产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B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C顾客是上帝D市场竞争的激烈性9.充当国际支付手段的黄金,其本质是()A交换媒介B一般等价物C结算手段D财富代表10.“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表明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是()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B想象的货币C现实的货币D一种价值符号12.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欧元区12个国家的本国货币将退出市场。
下面有关欧元与人民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能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B都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C每一面值的欧元与人民币的购买力都由国家决定D欧元是欧盟国家统一使用的货币,人民币是我国惟一合法的货币13.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①在一定时期发行多少纸币是国家决定的②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的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④(94年高考题)14.在当前国际经济走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们要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避免埋下通货膨胀的隐患。
通货膨胀是由()A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的B纸币购买力提高引起的C物价下跌引起的D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增加引起的15、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以后,在商品交换中,作为商品流通的工具或手段是:A、货币B、一般等价物C、价格D、交换价值16、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商品、货币从现象上看都是物,但就其本质来所都是:A、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体现生产者交换劳动的关系17、某消费者拿300元人民币去购买一瓶茅台酒,这是人民币代替货币执行: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储藏手段的职能D、支付手段的职能18、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即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巨鼎因素是:A、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次数B、待售商品数量和货币发行量C、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次数D、商品的价格水平和待售商品数量19、“有钱办事事事通,金钱能使鬼推磨。
”这一说法:B①正确认识了货币的本质②是对货币职能的歪曲③是拜金主义观点④认为对待货币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A、③B、②③C、③④D、①③④二不定项选择1.马克思说:“任何生产者,不管从事工业,还是从事农业,孤立地看,都不生产价值或商品,他的产品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成为价值和商品。
”这说明()A为社会生产的产品必然是商品B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C价值、商品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D商品、价值总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的2.在“2匹布——1两黄金——10袋盐”的商品流通过程中()A2匹布和1两黄金、10袋盐的价值量相等B1两黄金已成为货币C1两黄金是2匹布的价格,10袋盐是1两黄金的价格D黄金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3.面对国际上一些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中国政府坚定地表明了一种理性、正确和负责的态度: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这里的“人民币”是()A我国的法定货币B一种充当等价物的商品C商品交换的媒介D一种价值不变的货币符号4.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A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B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C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D维护人民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5.古语曾讲“官能定钱值,而不能限物之值”,你对此的态度是()A政府能够规定纸币的面值,也就能规定物品的价格B政府能够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规定它的实际购买力C商品值多少钱,要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一般不能决定D由于政府“不能限物之值”,所以政府对物价不应干预三简答1.为什么说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的变化是“惊险的跳跃”?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是商品所有者?四辨析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2.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
五论述有人说:“通货膨胀会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带来危害,而通货紧缩虽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因此,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要好。
”请你对此展开分析论述。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5BCBCAB 6-----10BCBBB三简答1.为什么说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的变化是“惊险的跳跃”?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是商品所有者?答: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买而卖”,即为实现“货币——商品”(买)的目的必须首先实现“商品——货币”的跳跃(卖出自己的商品)。
否则,不能卖出自己的商品换得货币,购买自己所需商品的生产目的就难以实现。
所以,如果“商品——货币”的跳跃不成功,着急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生产(所有)者。
四辨析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答:金银并非天然是货币。
它在自然界早已存在,在商品和商品交换出现之前,金银只是普通产品;在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之前,它只是普通商品。
所以不能说金银天生就是货币。
只有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金银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才逐渐为人们认识从而使它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也只有在金银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之后,历史上才有了真正的货币。
所以,货币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其材料就是金银——货币天然是金银。
2.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
答:(1)通货膨胀是指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物价上涨是指价格的上升。
(2)通货膨胀通常是由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的,它必然引起物价的普遍上涨。
(3)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①(商品价格与其价值成正比)商品本身价值增大会引起价格上扬;②(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货币自身价值变小,商品价格也会上涨;③(供求影响价格)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也会上涨;④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流通领域里的乱涨价等现象都会引起物价上涨。
所以物价上涨并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五论述有人说:“通货膨胀会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带来危害,而通货紧缩虽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因此,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要好。
”请你对此展开分析论述。
答:(1)通货膨胀是指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跌。
两者都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反映出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问题,其实质都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2)通货膨胀使物价高涨,人民的购买力相对下降,从而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通货紧缩使物价普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有好处,但从长远看,物价总水平普遍持续下降,市场流通不畅,会使企业利润减少,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
(3)结论: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都会阻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