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独家(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汇总(word打印版)

独家(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汇总(word打印版)

(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汇总(word打印版)1.1化学真奇妙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铁丝弯曲B. 西瓜榨汁C. 食品腐烂D. 灯丝熔断2.(2016•遂宁)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B. 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C. 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D. 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3.下列变化中,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 铁铸成锅B. 葡萄酿成酒C. 木柴燃烧D. 面包发霉4.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刻舟求剑B. 花香四溢C. 投鞭断流D. 钻木取火5.下列我省的一些景点和特色中, 其中发生变化的是()A. 黄山云海B. 徽州石雕C. 广德太极洞溶洞D. 阜阳剪纸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粮食酿成酒②爆炸③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 车圈生锈了⑥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 很快会干A. ①②③B. ②C. ①④⑤D. ③④⑤7.下列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蜡烛的燃烧B. 食物腐败C. 植物光合作用D. 酒精挥发8.下列过程中, 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火箭发射B. 节日焰火C. 风力发电D. 葡萄酿酒9.下列过程中,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锅生锈B. 煤气燃烧C. 石蜡熔化D. 大米酿酒二、填空题(共4题;共20分)10.水通直流电, 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________ , 可以用________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________性的气体, 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11.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 加热, 白糖熔化变成液体, 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_ 变化.若继续加热, 白糖变黑, 生成了碳, 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12.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 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 能源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 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 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 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 .(2)能源问题:________ .(3)粮食问题:________ .(4)环境问题:________ .13.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 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 只是蔗糖分子________ (填“获得”或“失去”)能量, 蔗糖分子运动________ (填“加快”或“减慢”), 因而属于________ 变化.如果继续加热可能变成黑色, 此时, 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 属于________ 变化.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8分)14.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 M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2)X与Z形成的3:1的化合物A, 它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该水溶液显________ 性,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3)(3)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与L同一主族,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 .该元素固体单质与H2反应生成0.5mol气态氢化物时吸收了14.87kJ的热量, 请写出1mol该物质与氢气化合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4)用M单质作阳极, 石墨作阴极, 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 生成难溶物R, 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在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过程中, 酒精分子的变化有何不同?(2)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五、综合题(共2题;共8分)16.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当今, 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 你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吗?(1)化学是在________ 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2)下列月球探测工程中的项目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 .a.遥测控制卫星的运行b.提供登月宇航员食用的纯天然食品c.制造卫星整流罩需要的耐高温隔热材料(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________ (填序号).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现有①稀盐酸、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石墨、⑤甲烷, 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 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

初三鲁教版化学练习题

初三鲁教版化学练习题

初三鲁教版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化学中元素的组成部分是:A. 电子、中子、质子B. 氧、氢、钾C. 酸、碱、盐D. 溶液、固体、气体2.化学反应中不会改变物质的:A. 质量B. 颜色C. 温度D. 状态3.下列物质中,属于气体的是:A. 水银B. 玻璃C. 二氧化碳D. 铁4.以下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 铁B. 钛C. 空气D. 水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的是:A. 金B. 银C. 氯D. 铁二、填空题1.盐的化学式为______。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______排列。

3.钠属于______元素。

4.酸和______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5.______是一种常见的气体。

三、简答题1.简述化学反应的条件和标志。

化学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物的接触和活化能的提供。

化学反应的标志有物质的颜色、气体的生成、温度变化、物质的挥发等。

2.简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状态变化。

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状态可以从固体变成液体、气体,或者从液体变成气体。

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之间的键被断裂或者重组,导致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3.简述金属与非金属的特点及区别。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金属通常为固体,并具有金属光泽。

金属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

非金属则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通常不具有金属光泽。

非金属通常以分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四、解答题1.某化合物由元素A和元素B组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75%。

元素A的原子质量为12,元素B的原子质量为16。

求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假设化合物的质量为100g,则其中元素A的质量为75g,元素B的质量为25g。

根据元素的原子质量可知,75g元素A的摩尔数为75/12 ≈ 6.25mol,25g元素B的摩尔数为25/16 ≈ 1.5625mol。

由于元素A与元素B在化合物中的比例为1:1,所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

2.某物质在室温下同时具有固体和液体的特征,该物质是什么?并简述其特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原子的構成練習題一、選擇題1、盧瑟福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推翻了湯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為建立現代原子理論打下了基礎.如圖線條中,可能是α粒子(帶正電)在該實驗中的運動軌跡的是()A.abcd B.abc C.bcd D.ad2、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①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⑤原子不顯電性⑥原子之間有間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3、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A.核外電子數B.中子數 C.最外層電子數D.質子數4、下圖是鈉與氯氣(Cl2)反應生成氯化鈉的模擬圖。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中鈉原子轉移一個電子給氯原子B. 反應中氯氣分子分成氯原子C.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D.氯化鈉由氯化鈉分子構成5、據英國《自然》雜誌報導,科學家最近研製成了以鍶原子做鐘擺的“光格鐘”,成了世界上最精確的鐘。

已知一種鍶原子的相對原子品質為88,其質子數是38,則這種鍶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A.38B.50C.88D.1266、今有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②③④A.它們表示四種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學反應中通常失去2個電子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屬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陽離子7、某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右圖,有關它的說法錯誤的是( )A.它的核內有12個質子 B.它屬於非金屬元素C.它有3個電子層 D.它的最外層有2個電子8、下列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的是( )A. B. C. D.9、某陽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則x的數值可能是()A.9 B.10 C.12 D.17 10、下列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說法正確的是()①②③④A.它們表示四種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常失去兩個電子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屬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陽離子11、下列有關物質粒子或圖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核電荷數和核外電子數都不發生改變B.未見飯菜就聞到飯菜的香味,說明物質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運動C.某粒子示意圖,表示的是一種金屬陽離子D.構成金剛石、石墨、C60等碳單質的原子,其核內質子數都為612、某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右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該原子的元素符號為XB.該原子核外電子總數為4C.金剛石中喊有該原子D.該種元素屬於金屬元素13、下列粒子中屬於陰離子的是()14、根據下列原子結構示意圖判斷,化學性質最穩定的是:()15、根據下列結構示意圖判斷,屬於原子且容易失去電子的是()16、從圖3所示的兩種微粒結構示意圖中,所獲取資訊不正確的是()A.它們屬於同種元素B.它們的核外電子層數相同C.它們的核外電子數相同D.①表示陰離子,②表示原子17、右圖是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該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 B.該粒子核外電子總數為18C.該粒子不顯電性D.該粒子屬於金屬元素18、某粒子核內所含的質子數多於其核外電子數,該粒子一定是()A. 原子B. 分子C. 陽離子D.陰離子19、根據圖2的資訊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氯原子的質子數是17B.氯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C.當X=8時,該微粒是陽離子D.在化學變化中,氯原子易得電子20、右圖是硫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對硫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硫原子第一電子層有6個電子B.硫原子核內有16個質子C .硫原子最外層電子的能量低於第二層電子的能量D .硫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21、關於分子、原子、離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只有帶電的原子才叫離子B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C .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D .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22、已知1個C-12原子的品質為akg ,則實際品質為b kg 的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品質為( )A. 12b/a kgB.12b/aC.12a/bD.12a/b kg二、填空1、某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它的最外層電子數n=___________,核外共有_____個電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时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时练习

9.2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铜B.硫酸铜C.钢D.生铁2.下列物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塑料饭盒B.青铜雕塑C.真皮沙发D.玻璃灯罩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储氢合金B.氧化铜C.焊锡D.硬铝4.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变成红色B.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3CO+Fe2O32Fe+3CO2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6.下列实验设计、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D.氧化铁与CO高温灼烧,黑色粉末变为红棕色7.如图为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结束后,玻璃管内的粉末由黑色变成红棕色B.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C.实验结束时,应该先熄灭酒精灯,然后一直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D.实验时,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8.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粉末变黑的现象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C+CuO Cu+CO2C.两个实验结束时都要先撤出澄清石灰水中的导管,再停止加热D.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去氧化铜中的氧,表现出还原性9.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中都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B.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条件相同C.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a的作用是处理尾气D.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10.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澄清石灰水足量。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七单元第3--4节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七单元第3--4节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1.“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的失火,应在断电后使用干粉灭火器B. 用铁锅炒菜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使用铁锅后应保持洁净、干燥C. 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炉具清洁剂等碱性物质D. 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血浆的pH在7.35〜7.45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盐酸C. 氯化铵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3.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B. 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C. 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D. 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一定变小4.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定溶液pHB. 给液体试剂加热C. 称量固体D. 稀释浓硫酸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图A是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B. 图B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 图C是测定溶液的pHD. 图D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6.下列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7.与以下三个实验操作相对应的溶液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②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③盐酸中加水。

A. a、b、cB. c、a、bC. b、c、aD. a、c、b8.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花盆内的土壤显酸性,可加草木灰中和其酸性B. 酱油是显碱性的食品C. 肥皂液和厕所清洗剂的混合液--定能使石蕊试液变红D. 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吃柠檬和橘子9.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胃液B. 唾液C. 胰液D. 胆汁10.一些物质的近似pH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B. 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 人被蚊虫叮咬后,在肿包处涂抹牛奶就可减轻痛痒D. 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11.酸性土壤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A. 茶树(适宜pH:5.0~5.5)B. 棉花(适宜pH:6.0~6.8)C. 水稻(适宜pH:6.0~7.0)D. 甘草(适宜pH:7.2~8.5)二、填空题(共2题;共10分)12.H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独家(共23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 同步练习 汇总(含全册练习题)

独家(共23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 同步练习 汇总(含全册练习题)

(共23套)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汇总1.1化学真奇妙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铁丝弯曲B. 西瓜榨汁 C. 食品腐烂 D. 灯丝熔断2.(2016•遂宁)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C. 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D. 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3.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 铁铸成锅 B. 葡萄酿成酒C. 木柴燃烧 D.面包发霉4.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刻舟求剑B. 花香四溢 C. 投鞭断流 D. 钻木取火5.下列我省的一些景点和特色中,其中发生变化的是()A. 黄山云海B. 徽州石雕C. 广德太极洞溶洞D. 阜阳剪纸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粮食酿成酒②爆炸③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车圈生锈了⑥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很快会干A. ①②③B. ②C. ①④⑤D. ③④⑤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蜡烛的燃烧B. 食物腐败 C. 植物光合作用 D. 酒精挥发8.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火箭发射B. 节日焰火C. 风力发电D. 葡萄酿酒9.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锅生锈B. 煤气燃烧 C. 石蜡熔化 D. 大米酿酒二、填空题(共4题;共20分)10.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________ ,可以用________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________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11.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_ 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12.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 .(2)能源问题:________ .(3)粮食问题:________ .(4)环境问题:________ .13.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只是蔗糖分子________ (填“获得”或“失去”)能量,蔗糖分子运动________ (填“加快”或“减慢”),因而属于________ 变化.如果继续加热可能变成黑色,此时,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属于________ 变化.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8分)14.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2)X与Z形成的3:1的化合物A,它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该水溶液显________ 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3)(3)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 .该元素固体单质与H2反应生成0.5mol气态氢化物时吸收了14.87kJ的热量,请写出1mol该物质与氢气化合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4)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在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过程中,酒精分子的变化有何不同?(2)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五、综合题(共2题;共8分)16.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当今,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吗?(1)化学是在________ 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2)下列月球探测工程中的项目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 .a.遥测控制卫星的运行b.提供登月宇航员食用的纯天然食品c.制造卫星整流罩需要的耐高温隔热材料(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________ (填序号).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稀盐酸、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石墨、⑤甲烷,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

初三全一册鲁教版化学练习题

初三全一册鲁教版化学练习题

初三全一册鲁教版化学练习题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巩固和提升化学知识,在这份练习题中,我们将综合运用初三全一册鲁教版化学的知识点,涵盖了各个章节的重要内容。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并完成以下题目。

一、选择题1. 某物质在制备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个氧化反应都涉及物质失去氧原子B. 氧化反应中的物质一定会发生氧原子的吸收C. 氧化反应中一定会产生氧化物D. 氧化反应中的物质既能失去氧原子,也能吸收氧原子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学纯物质的是:A. 空气B. 硫磺C. 铝箔D. 砂糖3. 以下有关变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操作变量是科学家不可控制的变量B. 控制变量是科学家调控的变量C. 基准变量是科学家随意设定的变量D. 观察变量是科学家观察到的恒定的变量二、填空题1. 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物质的状态时,表示气态的符号是______。

2. 盲盒是一种流行的小玩意,包装中放了一些玩偶、道具等物品供购买者随机获得。

这个过程中的概率属于______。

三、解答题1. 铁锈是指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请写出铁生锈的化学方程式。

2. 化学式是化合物的一种简洁的表示方法,请解释什么是化学式,并举例说明。

3. 硫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请写出硫酸的化学式并解释其含义。

四、实验题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光的折射定律,并描述实验步骤和原理。

五、应用题小明在家庭实验室中进行了一次关于溶液的实验,他依次将10g食盐加入100ml水中,搅拌均匀后测得溶液的质量为110g。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这是一次物质的_____。

2. 该溶液的浓度为______。

3. 溶液中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六、综合题请结合你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的原因:窗户上出现了水珠。

以上就是初三全一册鲁教版化学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每道题目,并准确地回答出来。

通过这些练习题,相信你们对化学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也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学习和考试的挑战。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11单元第1--2节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11单元第1--2节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单元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

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煤B. 风能C. 天然气D. 石油2.使用绿色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下列能源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 氢能源B. 化石能源C. 风能D. 太阳能3.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多是金属元素是铁,目前提取量最大的也是铁B.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氯C. 世界上铜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铝,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D. 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4.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 Zn+2MnO 2+H 2O=ZnO+2MnO (OH) ,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 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C. 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5.下图是太阳能燃料电池的组成与功能示意图。

夜晚,太阳能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途径为()A. 化学能→电能→热能B. 太阳能→电能→热能C. 电能→化学能→电能→热能D. 太阳能→化学能→电能→热能6.被称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MnO 2+H 2O→ZnO+MnO (OH ),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后锌元素化合价升高B. 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C. 反应物中有两种物质是氧化物D. 使用该电池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填空题(共2题;共11分)7.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1)氢气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其原因是________(写一条)。

(2)氢气燃烧产生________色火焰,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云中学2013—2014学年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苛性钠 C.稀盐酸 D.空气
2.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3.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
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
B、液体会溢出漏斗
C、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受器
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
4.下列有关微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B、同种单质可由不同种微粒构成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运动
D、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构成它的微粒无关
5.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静置沉淀
D.吸附沉淀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用铝作导线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7.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问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水→氢气+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镁+氧气→氧化镁
9.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A、32m
B、2m
C、m
D、不能确定
10.利用水电解器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合理的是( )
A .阳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阳极玻璃管与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l
C .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发出“噗”声
D .向电解后的残留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呈蓝色1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C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D 、在硬水里用肥皂洗衣服会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现象
1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点的粒子
B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D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 .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 .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 .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1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15.根据右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
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
子数逐渐增多
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
电子形成镁离子
16.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18.下列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氢气
C .氯化钠晶体
D .水银
+1 2 +11 2 8 + 1 7 2 8 7 +2 2
1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间没有间隔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0.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则该粒子是 ( )
A、阳离子
B、阴离子
C、原子
D、原子核
21.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
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
22.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下图中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
二、填空题
23.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1内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_;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和吸附。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24、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Y表示
+X 2 8 Y
(2)当X=12时,Y = ;
(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 = 。

(4)当Y=1时,该粒子易________电子,变成带 ________电荷的__________。

25. 有S2--和S两种粒子,回答:S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S2--和S的质子数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已知S2--有16个质子,则其核外共有______个电子
2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__ ___。

(2)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4)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

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

27. 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外泄。

人体的甲状腺会吸收放射性碘—131,并对甲状腺造成损伤。

碘片可减少甲状腺对碘—131的吸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131原子的原子核带5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我国在一些极少数地区也检测到极少量的碘—131,这说明微粒是
{3}碘片中的“碘”指的是 {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如果人体内缺碘会导致。

三、计算题
28.已知用作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0-26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10-26kg,则这种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若某原子的质量是上述碳原子质量的倍,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