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4 应用: 微小粒子、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记数,透明标本观 察等
.
按观察方法分 7-3
3.荧光:利用某些物质在受
到了紫外光或短波长的光激发照 射以后能够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 长的荧光的特性的观察方法
.
荧光
.
什么是荧光 ?
物质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状态转变为 高能状态,再回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的光,是非 温度辐射光——冷光。即:物质吸收短波光,发 射出的长波光。
偏振器1
自然光(多 振动面)
偏振器2
偏振光(单 一振动面)
各向同性:单折射体,光性质不因照射方向而改变,普 通气体、液体、非结晶固体等
各向异性:双折射体,光速度、折射率、吸收和振动面、
振幅随照射方向不同,晶体、纤维等
.
应用: 矿物质、化学物品鉴别 鉴别纤维、染色体、淀粉粒、细胞中晶体 植物病理检验 鉴别骨骼、牙齿、胆固醇、神经纤维、肿 瘤细胞、横纹肌和毛发等
过分别处于聚光镜与物镜的一对互
补的光环后产生干涉(强度叠加或
减弱),即相位差转变成了光强差,
从而可清楚观察到使原来不易看清
的透明类样品(即相位物体,如活
细胞)。
.
相 差(衬)
.
相 差(衬)
.
1 原理
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折射率 x 厚度)差进行镜检,即利用干涉现象,将相位差 变为人眼可以分辨的振幅差
带宽对图象的影响
SWB: BP420-480
WB: BP450-480
WIB: BP460-490
NB: BP470-490
.
多重染色标本的多色观察
FITC+Texas Red+DAPI
.
三色滤色镜的特性曲线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低倍镜的使用(1)检查:右手握镜臂,从镜箱内取出显微镜,左手托镜座,轻轻放在实验桌上。
先检查一下显微镜各部件有无损坏,如发现有损坏或性能不良者,立即报告教师请求处理。
(2)准备:将显微镜放于前方略偏左侧,必要时使镜筒倾斜(有的显微镜本身已经倾斜)以便观察。
转动粗调节钮,将镜筒略升高(或将载物台下降)使物镜与载物台距离略拉开。
再旋转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对准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可听到“咔哒”声)。
(3)对光:打开光圈,上升聚光器,双眼同时睁开,以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的方向,直到视野内光线明亮均匀为止。
反光镜的平面镜易把其他景物映入视野,一般用凹面镜对光。
(4)放标本片:标本片的盖片朝上,将标本片放到载物台前方,然后推到物镜下面,用压片夹压住,如有标本移动器,可用上面的弹簧夹夹住标本片,然后把要观察的部分移到通光孔的正中央。
(5)调节焦距:从显微镜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同时旋转粗调节钮,使镜筒缓慢下降(或镜台上升),大约低倍镜头与玻片间的距离约5mm时,再用左眼从目镜里观察视野,左手慢慢转动粗调节钮,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为止。
如物像不太清晰,可转动细调节钮,使物像更加清晰。
如果按上述操作步骤仍看不到物像时,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①转动调节钮太快,超过焦点。
应按上述步骤重新调节焦距.②物镜没有对正,应对正后再观察。
③标本没有放到视野内,应移动标本片寻找观察对象。
④光线太强,尤其观察比较透明的标本片或没有染色的标本时,易出现这种现象,应将光线调暗一些后,再观察。
2.高倍镜的使用(1)依照上述操作步骤,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物像。
(2)将需要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
(3)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用手移动转换器,换高倍镜。
(4)眼睛向目镜内观察,同时微微上下转动细调节钮,直至视野内看到清晰的物像为止。
如按上述操作仍看不到物像时,可能由下列原因造成:①观察的部分不在视野内,应在低倍镜下寻找到后,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的记录方法(一)

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的记录方法(一)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的记录介绍在科学学习中,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显微镜,学生可以更好地观察微小的生命体和物质。
在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实验,下面将介绍一些观察过程中的方法。
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保证显微镜的镜片干净,如果有灰尘或污迹,可以用棉签或纸巾轻轻擦拭。
•其次,需要将待观察的物品放在载玻片上,并倒上一滴透明的液体,如水或显微镜盐水。
•最后,要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亮度,以获得清晰的观测图像。
观察方法经过准备工作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观察了。
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最简单的观察方法,直接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镜片上,并调节焦距和亮度,即可直接观察到待观察物品的形状和颜色。
•这种方法适用于像纤维、纸屑、细胞等较大的物品。
获得大视野图像•使用低倍物镜,调节焦距和亮度,可以获得大视野的图像,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物品细节和形态。
•这种方法适用于观察像草叶、昆虫翅膀等较大的物品。
拍照观察•如果需要观察更细微的细节,可以使用数码显微摄影机,通过摄像头连接到电脑上,即可进行拍照并观察。
•这种方法适用于观察像细胞核、微生物等微小的物品。
注意事项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小心放置载玻片,避免碰撞和破损。
•调整焦距时,不要用力过猛,避免损坏显微镜的调节机构。
•用完显微镜后,要将其盖好,避免尘埃和细菌的侵入。
通过这些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
实验记录在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显微镜进行了多项实验,并进行了详细记录。
以下是部分实验记录:观察植物细胞•准备工作:将鲜嫩的洋葱片切成薄片,放到载玻片上,滴上透明液体。
•观察方法:使用高倍物镜,调节焦距和光源亮度,观察洋葱片中的植物细胞。
•观察结果:我们看到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等组成部分,并通过细胞的形态差异,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细胞。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一.明视野观察(Bright field BF)明视野镜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镜检方式,广泛应用于病理、检验,用于观察被染色的切片,所有显微镜均能完成此功能。
二.暗视野观察(Dark field DF)暗视野实际是暗场照明发。
它的特点和明视野不同,不直接观察到照明的光线,而观察到的是被检物体反射或衍射的光线。
因此,视场成为黑暗的背景,而被检物体则呈现明亮的象。
暗视野的原理是根据光学上的丁道尔现象,微尘在强光直射通过的情况下,人眼不能观察,这是因为强光绕射造成的。
若把光线斜射它,由于光的反射,微粒似乎增大了体积,为人眼可见。
m..m 暗视野观察所需要的特殊附件是暗视野聚光镜。
它的特点是不让光束由下至上的通过被检物体,而是将光线改变途径,使其斜射向被检物体,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利用被检物体表面反射或衍射光形成的明亮图象。
暗视野观察的分辨率远高于明视野观察,最高达0.02—0.004三.相差镜检法(Phase contrast PH)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过程中,相差镜检术的发明成功,是近代显微镜技术中的重要成就。
我们知道,人眼只能区分光波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对于无色通明的生物标本,当光线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变化不大,在明场观察时很难观察到标本.相差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也就是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变为可分辨的振幅差,即使是无色透明的物质也可成为清晰可见。
这大大便利了活体细胞的观察,因此相差镜检法广泛应用于倒置显微镜。
相差图片相差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
光线透过标本后发生折射,偏离了原来的光路,同时被延迟了1/4λ(波长),如果再增加或减少1/4λ,则光程差变为1/2λ,两束光合轴后干涉加强,振幅增大或减下,提高反差。
在构造上,相差显微镜有不同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两个特殊之处:1. 环形光阑(annular diaphragm)位于光源与聚光器之间,作用是使透过聚光器的光线形成空心光锥,焦聚到标本上。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发布时间:2013-1-7一.明视野观察(Brightfield)明视野镜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镜检方式,广泛应用于病理、检验,用于观察被染色的切片,所有显微镜均能完成此功能。
二.暗视野观察(Darkfield)暗视野实际是暗场照明发。
它的特点和明视野不同,不直接观察到照明的光线,而观察到的是被检物体反射或衍射的光线。
因此,视场成为黑暗的背景,而被检物体则呈现明亮的象。
暗视野的原理是根据光学上的丁道尔现象,微尘在强光直射通过的情况下,人眼不能观察,这是因为强光绕射造成的。
若把光线斜射它,由于光的反射,微粒似乎增大了体积,为人眼可见。
暗视野观察所需要的特殊附件是暗视野聚光镜。
它的特点是不让光束由下至上的通过被检物体,而是将光线改变途径,使其斜射向被检物体,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利用被检物体表面反射或衍射光形成的明亮图象。
暗视野观察的分辨率远高于明视野观察,最高达0.02—0.004三.相差镜检法(Phasecontrast)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过程中,相差镜检术的发明成功,是近代显微镜技术中的重要成就。
我们知道,人眼只能区分光波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对于无色通明的生物标本,当光线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变化不大,在明场观察时很难观察到标本.相差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也就是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变为可分辨的振幅差,即使是无色透明的物质也可成为清晰可见。
这大大便利了活体细胞的观察,因此相差镜检法广泛应用于倒置显微镜。
1相差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
光线透过标本后发生折射,偏离了原来的光路,同时被延迟了1/4λ(波长),如果再增加或减少1/4λ,则光程差变为1/2λ,两束光合轴后干涉加强,振幅增大或减下,提高反差。
在构造上,相差显微镜有不同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两个特殊之处:1.环形光阑(annulardiaphragm)位于光源与聚光器之间,作用是使透过聚光器的光线形成空心光锥,焦聚到标本上。
显微镜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机械部分: 包括镜座、镜柱、镜壁、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和准焦螺 旋等。 1.镜座:基座部分,用于支持整台显微镜的平稳。 2.镜柱:镜座与镜臂之间的直立短柱,起连接和支持的作用。 3.镜臂:显微镜后方的弓形部分,是移动显微镜时握持的部位。有的 显微镜在镜臂与镜柱之间有一活动的倾斜关节,可调节镜筒向后倾斜的角 度,便于观察。 4.镜筒:安装在镜臂先端的圆筒状结构,上连目镜,下连接物镜转换 器。显微镜的国际标准筒长为160 mm,此数字标在物镜的外壳上。 5.物镜转换器:镜筒下端的可自由旋转的圆盘,用于安装物镜。观察 时通过转动转换器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常用的几种观察微生物 的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重点介绍) 暗视野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简略介绍)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当前使用的显微镜 由一套透镜配合,因而可选择不同的放大倍数对物体的 细微结构进行放大观察。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能将物体 放大1500~2000倍(最大的分辨力为0.2μm)。
3.聚光器:由聚光透镜和虹彩光圈组成,位于在载物台下方。聚光透 镜的功能是将光线聚焦于视场范围内;透镜组下方的虹彩光圈可开大缩小, 以控制聚光器的通光范围,调节光的强度,影响成像的分辨力和反差。使 用时应根据观察目的,配合光源强度加以调节,得到最佳成像效果。 4.光源:较早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借助镜座上的反光镜,将自然光或 灯光反射到聚光器透镜的中央作为镜检光源。反光镜是由一平面和另一 凹面的镜子组成。不用聚光器或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凹面镜能起会聚 光线的作用;用聚光器或光较弱时,一般都用平面镜。 新近出产的显微镜一般直接在镜座上安装光源,并有电流调节螺旋,用 于调节光照强度。光源类型有卤素灯、钨丝灯、汞灯、荧光灯、金属卤 化物灯等。 显微镜的光源照明方法分为两种:透射型与反射(落射)型。前者是指光 源由下而上通过透明的镜检对象;反射型显微镜则是以物镜上方打光到 (落射照明)不透明的物体上。
七年级生物的显微镜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的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仪器之一,在生物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名七年级生物学学生,了解显微镜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生物学中的一些常见显微镜知识。
一、显微镜的种类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镜组对图像进行放大的显微镜,具有简单易用、精度高等特点。
在生物学中,光学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细胞、细胞器和组织等微小结构。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利用电子束对样品进行成像的显微镜,能够观察到更小的微观结构,如细胞内蛋白质、细胞核以及细菌等。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调节光源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需要先调节光源。
可以调节光源的亮度、方向和颜色等属性来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2. 调节镜头调节镜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需要根据所观察的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来选择不同的放大倍数,并调节焦距和对焦。
3. 将样品置于载物片上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时,需要将样品置于载物片上,使用取样夹夹住载物片,以避免样品移动和移位。
4. 转动镜头和调节对象此时需要将样品镜头上的目镜对准样品,然后通过转动镜头以及调节对象(即细动螺旋)来使样品在视野内变得清晰,根据需要适当地调节样品的位置。
三、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1. 不要触摸镜头在使用显微镜时,不要直接触摸镜头,应该使用专业的平头钳或清洁布来擦拭镜头上的灰尘和污渍。
2. 不要超出放大倍数的范围对于光学显微镜来说,如果超出了其最大放大倍数,就会损失清晰度和观察效果,因此在使用时不要超出其规定范围。
3. 不要使用显微镜观察有害样品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显微镜时不要观察有害物质和挥发性物质,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显微镜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在生物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支持。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结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保养与维护使用方法1、取镜安放手持显微镜的正确方法应是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切不可单手斜提,以防目镜滑出。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显微镜应放在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以便用左眼观察,右手绘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的距离。
双眼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将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从目镜中就可见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
如光线过于强烈,可调小光圈或用平面反光镜。
3、压片压片是将切片、涂片或装片等玻片标本用金属压片夹固定在载物台上。
压片时,要使玻片上的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标本小时尤其注意这一点。
否则,标本会偏出视野,调焦时找不到标本。
4、调焦观察用低倍物镜观察时,不论观察何种玻片标本,首先应用低倍物镜观察。
当对好光后,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并使玻片标本中的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然后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一般距盖玻片2—)。
镜筒下降时,眼睛须从旁边注视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压碎盖玻片,损坏镜头。
然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对准焦点,看清物像为止。
再转动细准焦螺旋,来回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间,则可一边观察,一边用手移动玻片标本,直到所要观察的物像进入视野中间。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里物像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
注意事项必须轻拿轻放。
拿时须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放时让镜座的前端先接触桌面,然后轻轻放下整个镜座,避免镜身受到震动。
为了防止透镜被污染,应做到:1、不要用手指触摸透镜,以免汗液沾污;2、下降镜筒时,一定要从旁边注视物镜,防止物镜碰到盖玻片,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3、当观察新鲜的标本时,一定要盖上盖玻片,并吸去玻片上多余的水或溶液等;4、每次用完显微镜后,应用擦镜纸将目镜、物镜擦干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2
2.暗场:照明光通过物镜外
围射于试样,来自试样的干涉及 衍射光进入物镜并最终被观察到。
精品课件
暗场
精品课件
1 原理 丁道尔(Tyndall)现象,微粒对斜射光反射或衍射,增 大了人眼可见性。 2 特点 观察到极其微小物体,分辨率可达0.02 ~ 0.004 um (明场0.4um)—”超显微“。 3 缺点 只能观察到物体存在、运动和外部形态 不方便调节 标本要求高(灰尘、盖片、载片)
精品课件
使用抗衰减剂的效果
精品课件
汞灯灯箱构造
灯室,上下、左右旋钮,聚光镜旋钮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4
4.偏光:有些物质在两个呈
一定夹角的偏光滤片之间可现呈 鲜明的对比,或根据双折射性能 和定向呈现颜色
精品课件
偏光
精品课件
1 原理
依据波动光学原理观察和精密测定标本细节,或透明物体改变光束的物理参数,以 此判别物质结构的一种显微镜
精品课件
4 应用: 微小粒子、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记数,透明标本观 察等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3
3.荧光:利用某些物质在受
到了紫外光或短波长的光激发照 射以后能够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 长的荧光的特性的观察方法
精品课件
荧光
精品课件
什么是荧光 ?
物质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状态转变 为高能状态,再回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的光,是 非温度辐射光——冷光。即:物质吸收短波光, 发射出的长波光。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7
7.霍夫曼:光线穿过设于聚光
镜内的狭缝光阑后并经“相位物体” (透明体)折射,再经过专用物镜 内的具有暗、灰、明三个区的一块 滤光片,而最终使光线按折射角的 不同呈明暗的变化,其所成的像也 类似DIC那样具有浮雕效果。
精品课件
霍夫曼
精品课件
1 原理 斜射光照射到标本产生折射、衍射,光 线通过物镜光密度梯度调节器产生不同 阴影,从而使透明标本表面产生明暗差 异,增加观察对比度。
共轭面:吸收光线,直射光通过 补偿面:相位推迟,衍射光通过
物镜相 板
聚光镜环状光阑经济的方法 3 缺点 需要光强高 切片不能太厚(5~10um) 盖片、载片需符合标准 最好配用单色滤光镜 操作较麻烦 荧光效果不如明场物镜
精品课件
4 应用: 无色透明活体标本的细微结构,检查,鉴定活体细胞 (培养细胞,分离细胞)
)
精品课件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 法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七种
明场
DIC 暗场
荧光
偏光
霍夫曼 相差
精品课件
显微观察方式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1
1.明场:照明光直接通过聚
光镜入射于试样,并透过试样后 进入物镜并最终被观察到。
精品课件
明场
精品课件
明场观察方式
常规观察方式 应用领域:
常规镜检、病理、染色标本 优点:
精品课件
2 特点 可以使被检物体产生三维立体感觉 观察效果更直观 无须特殊物镜,与荧光观察配合更好 可以调节背景和物体的颜色变化而达到理想的 效果。
精品课件
3 缺点 需要光强高,双折射物质不能达到DIC镜检效果,不能应用于塑料容器培养 物的观察,镜检灵敏度有方向性,调节较复杂
精品课件
4 应用: 无色透明活体标本的细微结构,无色荧光标本, 染色标本,显微操作等
透射式
落射式
❖ 汞灯光源 ❖ 激发滤色镜 ❖ 吸收滤色镜 ❖ 暗场聚光镜
❖ 汞灯光源 ❖ 激发滤色镜 ❖ 分色镜 ❖ 吸收滤色镜
精品课件
落射荧光显微镜的构造
吸收滤色镜 激发滤色镜
精品课件
落射荧光显微镜的构造
精品课件
荧光显微镜光源
• 汞灯光源:
提供激发光(U、V、B、G)
• 氙灯光源:
高峰值更宽,更稳定
精品课件
4. 缺点 观察效果与标本方向密切相关 操作较复杂 必须有多元件,结构复杂的高数值孔径RC物镜 观察荧光效果不如明场物镜
5. 应用 所有类型的细胞,组织(无论活体,染色,未
染色),晶体表面细节,透明聚合物,玻璃 和其它类似材料,尤其适用于显微操作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B 阻挡
>B 透过
精品课件 A
B
nm
落射荧光显微镜各部件特性和 作用
分色镜: 反射激发光,荧光透过
T%
<A 反射
>A 透过
吸收滤色镜: 荧光透过,阻挡杂光
A
nm
T%
>B ,<C 透过
精品课件
AB
C
nm
滤色镜的选择
荧光素的特性
荧光素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
DAPI
372
456
AMCA
350
450
Hoechst 33258
WIB: BP460-490
NB: BP470-490
精品课件
多重染色标本的多色观察
FITC+Texas Red+DAPI
精品课件
三色滤色镜的特性曲线
激发
分色
吸收
精品课件
双重染色标本的单色和双色观 察
WU
WIB
DUAL BAND
DAPI+FITC
WIBA
WIG
精品课件
WIB
FITC+PI
单色滤色镜的特性曲线
365
465
FITC
490
520
Acridine Orange
490
590
Acridine Yellow
470
550
CY3
552
565
TRITC
541
572精品课件
Propidium Iodide 530
615
滤色镜的特性
激发
分色
吸收
FITC+PI
带宽对图象的影响
SWB: BP420-480
WB: BP450-480
5.相衬(差):利用光线通
过分别处于聚光镜与物镜的一对互
补的光环后产生干涉(强度叠加或
减弱),即相位差转变成了光强差,
从而可清楚观察到使原来不易看清
的透明类样品(即相位物体,如活
细胞)。
精品课件
相 差(衬)
精品课件
相 差(衬)
精品课件
1 原理
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折射率 x 厚度)差进行镜检,即利用干涉现象,将相位 差变为人眼可以分辨的振幅差
优点:
❖ 检出能力高(放大作用) ❖ 对细胞的刺激小(可以活体染色) ❖ 能进行多重染色 用途: ❖ 物体构造的观察——荧光素 ❖ 荧光的有无、色调比较进行物质判别——抗体
荧光等 ❖ 发荧光量的测定对物质定性、定量分析
精品课件
荧光显微镜的种类
透射式
精品课件
荧光显微镜的种类
落射式
精品课件
荧光显微镜的主要部件
精品课件
❖ 偏光显微镜主要用于检测矿石,地质大学会用 到,特别是可以用来鉴定珠宝,另外可以检测 生物内骨骼,这个我还没有遇见实例,还可以 检测生物化学结晶,化学院用来观察结晶液像 ,其他在纺织物品化学成分上检测上,物理芯 片上等,凡是观察双折射晶体会使用偏光显微 镜。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5
精品课件
荧光显微镜激发透镜组
• 激发透镜组
吸收 滤色镜
(激发块):
激发 滤色镜
发射光
入射光
• 激发滤色镜:
激发波长选择
分光 滤色镜
T%
nm 精品课件
BAND PASS
落射荧光显微镜各部件特性和 作用
• 分色镜:
T%
反射激发光,荧光透过 <A 反射
>A 透过
A
nm
• 吸收滤色镜:
T%
荧光透过,阻挡杂光
显微镜荧光利用光源激发——光化荧光
精品课件
荧光的种类
自发(固有)荧光 二次荧光
精品课件
荧光的性质
❖ 吸收光,必需有激发光源 ❖ 荧光波长>激发波长(损失热能) ❖ 荧光强度极小于激发光的强度 ❖ 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 荧光强度取决于激发光强度、被检物浓度、
荧光效率
精品课件
荧光显微镜的优点和用途
偏振器1
自然光(多 振动面)
偏振器2
偏振光(单 一振动面)
各向同性:单折射体,光性质不因照射方向而改变,普 通气体、液体、非结晶固体等
各向异性:双折射体,光速度、折射率、吸收和振动面、
振幅随照射方向不同,晶体、纤维等
精品课件
应用: 矿物质、化学物品鉴别 鉴别纤维、染色体、淀粉粒、细胞中晶体 植物病理检验 鉴别骨骼、牙齿、胆固醇、神经纤维、肿 瘤细胞、横纹肌和毛发等
精品课件
双色滤色镜的特性曲线
精品课件
现行显微镜特点和各种滤色镜
精品课件
分色镜
自由组合 激发块
吸收滤色镜
精品课件
激发滤色镜
油 镜 应 使 用 荧 光 油
精品课件
物镜光栏的运用 减少杂散光干扰
光栏全开启
光栏适当关小
精品课件
荧光的衰减
有衰减的标本
防衰减的方法
❖ 使用抗衰减剂 ❖ 选择衰减小的荧光素 ❖ 降低激发光强度 ❖ 降低标本中氧的浓度
精品课件
2. 历史 1975年,Robert Hoffman 博士发明 2002年,专利到期,各显微镜厂家纷纷推出采用以自己
名义命名的RC技术产品
3. 特点 提高未染色标本的可见性和对比度; 图象显示阴影或近似三维结构而不会产生光晕; 可检测双折射物质(岩石切片、水晶、骨头) ; 可检测玻璃,塑料等培养皿中的细胞,器官和组织; 聚光镜的工作距离可以设计的更长; RC物镜也可用于明场,暗场和荧光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