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窗前的气球的小学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最新6篇)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最新6篇)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最新6篇)窗前的气球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来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窗前的气球》。

这是一篇描写同学间友爱的课文。

一个飘在窗前的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

红气球折射出的是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是操场上的奔跑和欢笑。

透过这个红气球,科利亚的心飞到了窗外,飞到了伙伴们的身边。

传染病房把科利亚和伙伴们隔开了,但它无法隔开孩子们的心。

这窗前的红气球,使科利亚的心离开了“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回到了小伙伴身边。

二、教学理念:好的语文课,是教师用智慧点燃学生情感的。

这篇课文带着浓厚的同学情谊,要紧紧抓住这个情感线索,不失时机地点拨,发现和激发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预设目标:(一)教学总目标。

1、思想情感目标:了解课文,懂得珍爱友情。

2、知识能力目标:(1)认识7个生字。

会写8个字。

会用“可爱的”“高兴的”写句子。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展性目标:通过读书促进思考,发展语言;通过走进人物,发展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课件。

(四)课时安排。

本课共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初步识字、阅读感悟;第二课时-----指导书写、课后练习。

《窗前的气球》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思想情感目标:了解课文,懂得珍爱友情。

2、知识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我会写”里的7个生字。

(2)依据课文内容、插图,体会“真没意思”“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在文中的意思,能读出自己的体会。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展性目标:通过读书促进思考,发展语言;通过走进人物,发展想像力,培养学生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真没意思”“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精选5篇)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用“可爱的、高兴的”说句子。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

3、懂得珍惜友谊,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

重点难点:1、体会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和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在哪里见过气球?(广场、商场等)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的气球出现在哪里呢?(窗前)为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2、复习生字词。

二、进入新课1、自读课文,说一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科里亚病了,住进了医院;同学们去医院看望科里亚等)2、细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科里亚病了,他得的是什么病呢?(传染病)传染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传染病就是一种会传染给周围人的一种病,需要隔离治疗,如肺结核等)所以医院规定谁都不能去看科里亚,这里的‘谁’都指的什么人呢?(亲人以及朋友)如果科里亚跑出医院会带来什么后果呢?(会把病传染给别人,自己的病也会越来越严重的)科里亚这时候是什么心情呢?(孤独、寂寞、难受)他多么希望有人来陪他呀!(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科里亚这么的孤独寂寞,那他是怎么做的呢?看看第二自然段,生自读本段,找出相关语句。

(科里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从“静静地、呆呆的”可以看出什么?(虽然他很寂寞,但他十分配合医生的治疗,这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科里亚觉得怎么样呢?(真没意思)这里的“真”还可以替换成什么词语呢?(很、太、十分等)这时候,你觉得科里亚会想些什么呢?(3)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这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指名读第三、四自然段,要读出疑问语气。

就在科里亚感觉真没意思的时候,忽然,一只红气球出现在窗前,他仔细一看,心情一下子好了,这时怎么回事呢?会不会是偶然有一只气球飘过呢?(是同学们来看他了)气球是什么样的呢?(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非常漂亮)练习用“可爱的”说句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优质课窗前的气球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优质课窗前的气球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优质课《窗前的气球》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对科利亚的关心和友爱。

3.学会生字词,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孩子们对科利亚的关心和友爱。

教学难点:1.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2.学会生字词,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卡片3.窗前的气球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窗前的气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三、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3.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学生分段讲述课文,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四、情感体会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孩子们为什么要把气球放在窗前?他们想对科利亚说什么?”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是科利亚,看到窗前的气球,你会怎么想?”4.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肯定。

五、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2.教师选取一些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进行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六、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关爱他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故事。

2.学生分享自己的关爱他人的经历,教师给予肯定。

七、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

八、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

2.家长监督下,进行课文朗读练习。

3.搜集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窗前的气球》,让学生感受到了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培养了他们关心、帮助他人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和拓展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优秀5篇)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优秀5篇)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优秀5篇)《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

童年的友谊是真挚的。

当我们的孩子读着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被这"窗前的气球"深深地打动,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教学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

同时,充分展开师生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学生形成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目标:1 认识"科,亚,呆,始,猜,拴,逗"等7个生字,会写"户,亚,角,周,床,病,始,张"等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同学间的真挚友情,懂得友情的珍贵。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巧设悬念,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你玩过气球吗平时,你还在哪里看见过气球知道它的用处吗(商店门口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气球扎成圆环状的门洞,用来装饰门面。

)(节日里放飞氢气球,为节日增添喜庆的气氛)(气球上写着字,是做广告用的)师:是呀,气球有许多用处,它还有一种神奇的作用呢。

大家想知道吗好,让我们一起学习《窗前的气球》.板书:窗前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先想想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全文分几个小节来写的在每一小节的前面标上序号,然后自己认一认生字宝宝,给难读的生字宝宝注上拼音多读几次。

2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3 检查反馈:(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生字,再开单轨变向火车读生字,最后开双轨火车读字词。

窗前的气球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

窗前的气球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

窗前的气球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p105《窗前的气球》二、教材分析: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

这窗前的红气球,使科利亚的心离开了“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回到了小伙伴身边。

科利亚高兴地笑了。

童心无价。

课文给我们捧出了一颗颗活泼、灿烂的童心,我们在教学时,要融入到学生和课文中去。

三、学情分析:对于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待逐步提高,还需要老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

四、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科、亚”等7个字。

会写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懂得珍惜友谊。

◆学习重点:认字、写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

◆学习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科、亚”等7个字。

会写“病”两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懂得珍惜友谊。

学习过程:一、初读感知感受情趣(一)激趣导入。

假如有一天,你无法再去享受这样的快乐,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有位小朋友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想听听他的故事吗?我们就一起到课文《窗前的气球》里去读读。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你们有没有信心,试着自己把课文读下来。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要把生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

(师巡视)2、识记字形。

大家读得真认真。

老师想看看大家的合作能力怎么样?请大家小组里学习交流一下这些生字,说说怎么学好记住这些生字。

(出示生字)3、好。

课文《窗前的气球》教案

课文《窗前的气球》教案

《窗前的气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窗前的气球》。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对朋友的感激之情,珍惜友谊。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窗前的气球》的PPT或黑板。

2. 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卡片。

3. 学生分组名单。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气球,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气球的感受和经历。

Step 2:朗读课文(5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和词组的用法。

2. 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特别是生字和难读的句子。

Step 3:理解课文(5分钟)(1)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主人公为什么要在窗前挂气球?(3)课文中的朋友是如何帮助主人公的?2.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Step 4:情感体验(5分钟)(1)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如何感激你的朋友?(2)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和朋友一起度过困难?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Step 5: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优秀14篇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优秀14篇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优秀1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14篇《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

红气球折射出的是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是操场上的奔跑和欢笑。

透过这个红气球,科利亚的心飞到了窗外,飞到了伙伴们的身边。

传染病房把科利亚和伙伴们隔开了,但它无法隔开孩子们的心。

这窗前的红气球,使科利亚的心离开了“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回到了小伙伴身边。

科利亚“高兴地笑了”。

童年的友谊是真挚的。

当同学们读着这篇课文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被这“窗前的气球”深深地打动。

他们可能会说“友谊万岁”,可能会说“科利亚你快点好吧”,可能会问“米沙他们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呢”,“在想出这个办法之前,他们还想了哪些办法呢”,“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童心无价。

课文给我们捧出了一颗颗活泼、灿烂的童心,老师们在教学时,要融入到学生和课文中去。

二、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

会写8个字。

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出示课题。

气球除了可以玩之外,还有什么用途?2.质疑:气球为什么会跑到窗前呢?(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解大意。

2.自学生字3.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的方法及需要注意读准的字。

4.教师出示儿歌:学习“科、亚、呆”,可以用“儿歌巩固识字”的方法。

病房有个科利亚,谁也不准来看他。

窗前的气球教案及反思窗前的气球教案

窗前的气球教案及反思窗前的气球教案

窗前的气球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c.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关爱与温暖。

2.过程与方法:a.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b.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c.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a.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b.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b.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c.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体会。

2.教学难点:a.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b.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a.教师出示一颗气球,引导学生观察气球的形状、颜色。

b.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见到的气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朗读a.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b.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课文理解a.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b.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4.生字词学习a.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b.学生组内交流,运用生字词造句。

5.课堂活动a.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将课文中的气球故事表演出来。

b.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6.情感体会a.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从课文中感受到的情感。

b.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分享,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在课堂活动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合作意识,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5.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语气、节奏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五、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a.朗读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b.运用生字词造句,家长签字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窗前的气球的小学语文教案
窗前的气球的小学语文教案
1.认识7个字。

会写8个字。

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友谊。

初步 ___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述的方法。

两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1)利用儿歌巩固识字的方法,学习科、亚、呆。

(2)识字与识词结合,鼓励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3)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3.指导写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感悟
1.出示思考题
(1)床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
(2)同学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
(3)科利亚看到这个气球,心里会想些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找到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全班讨论: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科利亚孤独、无奈。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的指手画脚”这两句话的感情。

(3)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在反复的朗读中去体会。

四、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