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讲解 1 文言文实词课件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

译文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二十九岁时,开始读经 集的史书,提学江左谢墉,特意提拔先生为贡生。每次 考试,另为一榜,名列各位考生之首。侍郎曾经对别人 说:“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 以容甫为老师。”他被看重就像这样。
3 多义实词
多义实词
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 意义的一种语言现象。
支:通“肢”;肢体。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同“才”;才能。
3、更换偏旁 惟陈言之务去。
惟:通“唯”;只,只有。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振:通“震”;震动。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小 试 牛 刀 坐:因……犯罪,触犯法律。
“向”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 骨文 ,从宀,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 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兵”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 骨文 ,其古字形像双手握着武器的样子。本义就是指作战用的 武器,也称兵器,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
根据字音推断
1、音同,即声、韵母都相同。(形同)
一夜飞度镜湖月。 人穷则反本。
度:同“渡”;渡过,越过。 反:同“返”返回。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同“熟”;仔细。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案:同“按”;审察,察看。
2、音同,即声、韵母都相同。(形不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同“早”,在先
古义指葱蒜等有辛辣刺激气味的蔬菜。今指鱼肉等肉类食品。 6、禽者何?鸟兽之总名。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课件
• 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一般可以译成“以……为……” 或“认为……是……” 或“把……当作……”。 •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①渺沧海之一粟(以……为微小) • ②而耻学于师(以…… 为耻辱) • 2.名词的意动用法 • 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 人或事物。 •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把……看作伴 侣、把……看作朋友) • ②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 [即时小练2] • 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作状语的词语并释义。 • ①夜缒而出( ) •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 ③卒廷见相如( ) •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 ⑤辇来于秦( ) • 答案: • ①夜:在夜晚 ②南:向南 • ③廷:在朝堂上 ④犬马:像犬马一样 • ⑤辇:坐辇车
(二)形容词活用
• 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 “道”的本义是“路,道路”。
• 2.引申义 •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和 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峙或者相关联 的关系。
• 3.比喻义 •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 产生的意义,它使用比喻的手法, 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如:
• 4.假借义 •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 的意义。
三、通假字
• 通假,是中国古汉语的用字现象 之一。 • 1.判断该字有两个条件: • (1)通假字自身特点:a.读音相 同或相近;b.字形相近。 • (2)语境条件:当某个字用它的 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 可以考虑其为通假字。 • 2.通假字的类型
(1)同音通假; (2)近音通假; (3)形近通假。
【提示】
• 1.词语的古义和今义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如“诛”,古今都有“杀戮” 之意。
• 2.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在遇到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时,要考虑古 今异义现象。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 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 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只 有“舟”的意义,而没有 “楫”的意义) • 去来江口守空船(只有 “去”的意义,却没有“来” 的意义)
• 1、语义相近 • 今又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 园:种树的地方。 • 圃:种菜的地方。 • 2、语义相反、相对 • 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 不宜异同。
②表对象(对、向;给,替) ③表目的(为,为了) ④表原因(因为) ⑤表时间(在,当) (3)助词
表疑问、感叹、反诘等(呢)
所 (1)助词 ①“所+动词” (……的) ②“为……所”(被……) (2)名词(处所) (3)表概数(大概) (4)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凭借(用来……的方法) ②表原因(……的原因)
以 (1)介词 ①表对象(把) ②表工具(拿、用) ③表身份(凭……身份) ④表原因(因、因为) ⑤表凭借(按照、凭借) ⑧表时间(在) (2)连词 ①表并列或递进
(而、又、而且、并且) ②表承接(而,或省去) ③表目的(来、用来、以致) ④表因果(……的原因) ⑤表修饰(而,或省去)
(3)副词(通“已”,已经) (4)动词(认为)
四、焉 (1)代词 ①第三人称(它) ②表疑问(什么)
(2)语气助词 ① (啊、呢、了) ②表停顿
(3)兼词(于是) (4)助词(然……的样子)
【双音节文言虚词】
1.不啻(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至多) 2.比及(比至、逮至)(等到了) 3.得无(得亡、得微)(该不会、莫非、恐怕;能不) 4.而后(才、方才) 5.而况(何况) 6.而已(罢了) 7.否则(不然就) 8.何其(胡其、曷其、奚其)(为什么、怎么”;多么,怎么” ) 9.何况(表递进) 10.何如(若何)(怎么样、什么样) 11.几何(多久、多少” ) 12.可得(可得而、可得以)(可以、可能) 13.奈何(怎么,怎么办) 14.且夫(再说) 15.若此(如此、这样)

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ppt

在文章中的 意思
-------依据前后内容推断
子罕以不贪为宝
《左传》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 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 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 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 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 所。
揠苗助长 《孟子》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 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 苗则槁矣。
滥竽充数Βιβλιοθήκη 《韩非子》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 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 百人等。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 之。处士逃。
利令智昏
《吕氏春秋》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 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 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 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 见金耳。”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 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e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 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徒
(仔细看,观察) (考虑)
(了解,弄清楚)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文言文实词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文言文实词课件

(一)字形推断法
• 想一想: • “丰则贵籴,歉则贱粜”中“籴”“粜”的含义。
• 籴是买入食粮的意思,粜是卖出食粮的意思,推断根据 是:“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 意字,跟“食粮”有关,意思是买进食粮、卖出食粮。
• 字形对于推断词义有比较大的作用。通常来说: • 钅(金)、木、氵(水)、灬(火)、土:与五行有关。 •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与兵器有关。 • 马、牛、羊、犭、鸟、虫、隹:与动物有关。 • 讠(言)、辶、忄(心)、彳(行):与行为有关。 • 纟:与丝麻有关。贝:与金钱有关。 • 尸:与身体有关。女:与妇人有关。 • 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 • 求:与毛皮有关。旨:与美味有关。 • 页:与首有关。目:与眼有关。 • 皿:与器具有关。宀、户:与房舍有关。 • 攴:与敲击有关。辛:与刑具有关。 • 歹:与死亡有关。片:与文书、文件有关。
• 2.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形容词带宾语后,具有了动词的性 质,它和宾语的关系是动宾关系。
• (项伯)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 善:与……交好。
• 3.形容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绿:使……变绿。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 耻:以……为耻(把……当作耻辱)。
文言文实词
突破文言基础知识 扫除文言文阅读障碍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 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高考对 文言实词不论是采取单独设题直接考查,还是融会到翻译 中间接考查,变化的只是情势,不变的是实词在文言文中 的基础地位。
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是翻译题,考查 点多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 复词和词类活用等。 一、5类文言实词分类突破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课件(共23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课件(共23张PPT).ppt

34.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
居十年不起
耻:以……为耻;乞休、乞老、告老、乞骸骨、致 仕、求老:辞官回家;籍:登记,户口(户籍、官 籍、兵籍等);不起:不被任用
35.劝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
蠲除:免除赋税
36.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ji)金币
37.帝大喜,赉(lai)诸将士有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 频实词讲解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3.薛举僭(jian)号陇西,以亮为黄门侍郎,委之机务 4.宵衣旰食 5.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寻:不久;坐:因……而获罪;旧: 和……有交情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22.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然后:这样以后;申:说 明、解释;广:传播
2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
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也:表停顿;贼:伤害
自己;绞:性子急
24.方庆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
就:接近、靠近、向; 旧说:前人的观点
私下里,悄悄地;讽:劝说
市:买、卖;檄:命令、声讨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18.所以出身仕者 19.文帝之讨张彪也,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20.耕者众则籴(di)贱 21.故弱者见辱,强者见笑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造、诣、过、候、存、顾:拜 访;过:指责、责备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辟:征召,掾:属官,下属
寤:发觉、发现
29.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
就:接近、靠近、乘坐 荷:挑着、担着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54张PPT)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54张PPT)

考点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与用法
文言实词考查点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1)词类活用(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通假字(5)偏义复词
高考真题 翻译下列句子(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安徽卷]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2)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陈亮《诸葛孔明》)[湖南卷] 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穿衣戴帽
嫁给
像鸟的翅膀一样
向东
在风里、在露天
收藏的珍宝;聚敛的珍宝
坚硬的铠甲;锐利的兵器
与...交好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状语
动词作名词
形容词作动词
使...为将
把...当成伴侣,把...看作朋友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统一
数词作动词
总结1: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积累】高考常见常考的文言通假字1. “案”通“按”,审察,察看。例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倍”通”背”,背叛。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3.“屏”通“摒”,摒弃。例 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4.“辟”通“避”,躲避。例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殽之战》)5.“知”通“智”,明智,聪明,智慧。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考点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与用法
文言实词考查点主要包含以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识点:(1)词类活用(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通假字(5)偏义复词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 课件(共51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 课件(共51张PPT).ppt
文言文高考专题
四类文言文实词卡卡 信息循环 高效学习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II 全国甲
全国乙
浙江 新高考I 新高考Ⅰ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翻译:禹数与语,其人勇
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实词:数、语、勇鸷、鲜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实词:约车、宣言、孤国、阴 合 ①实词考查有两种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 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 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_西__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手__ (3)良庖岁更刀:__岁__ (4)蝉蜕于浊秽:__蝉__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舟__ (6)常以身翼蔽沛公:_翼___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席__、__包__、__囊____ (8)大石侧立千尺:_侧___
知识拓展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
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 ②“置”,置办或放弃;
③“报”,报恩或报仇; ④“从”,跟随或率领;
⑤“纳”,收进或交出; ⑥“迁”,升官或降职;
⑦“市”,卖出或买入。
二 一词多义
卡卡
【词语的意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
执:拉住。
C.貌袭之,道艺两失
袭:承袭。
D.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
寿:使……长寿。
答案:选A。结合文意,我们可以判定:“意”,在文中是“意料,
想到”的意思;B中的“执”和C项中的“袭”的解释是正确的;D
中的“寿”考查名词的使动用法,“使……长寿”。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法
1.双音词推断法 古汉语多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节词,后者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了:明白,了解。
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戚:忧伤。
C.县吏怪其意气
怪:责怪。
D.见其面斥人过
面:当面。
2.词性推断法 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
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 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 词充当。
3.结构推断法 古人为文讲究对称,常常使用一些结构相同、词
义相近或相对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形式整齐,节奏和 谐。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
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
为解戚析也:。A.了:明白,了解。D.面:当面,名词作状语。A、D两 项都兄可为以里用长双,音里词多推逃断亡法,。输B纳.无戚所:出忧。伤每。岁但终C,项官“府怪催”科解,释搒为掠无 完“肤责。怪自”新错辄误诣,县文自中代县,吏而没匿有其“兄责他怪所”。自县新吏,怪而其是意善气意。地方“授止杖, 辄杖止”之(阻…止…施试行之杖文刑,),立另就外,“慰怪而”免是之形。容…词…,归作子谓曰语:时余不与能自带新宾游语最, 久句,中见应其是面活斥用人,过因,此使,人“无怪所”容是。意俦动人用广法坐,间“,对出…一…语感未到尝奇视怪人”颜。 色。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
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 非“名意医”乎的?常”见…用…法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医之 为①艺然,不尤自非意易能言先,入神关农破始秦之”(,《帝鸿昌门之宴,》周)公:使冢意宰料领。之,其道通 于②神此圣非。先…君…之虑意此也外。必(有《异公案羊良传方》,)可:以心拯意人、,意可图以。寿世者,辑
考容的官以分年燧公生。常,推析,,。解其见但断,擢秋”答次含因“那进试燧此,义为阙么士必怒题具,他”很高主曰时体还没应可第文:,到应做该能。漕“首对遵过是认授台初先每循县“为平,仕D要一“令空江燧敢项通个词,缺府诘欺是读词不皇”观其心正全的离帝的察故耶确文判句就意推,!的, 断 , 认 思官曰”。了,句命。。:桧解不不他考时“怀文仅离做生秦丞之本要篇了如桧相,大把”左果当有既意握的司不国子而,各原谏结,就被把个则。合其举檄握文,据语亲,秀基言把此境党欲州本实词,进密以,内词放可行告属至 回则原员文溢,,结就合院具易体一语员境往来漕推闱敲,。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 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
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
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
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
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赐予。
而③审传人题焉有:,亡本当斧题高者考出,查语意常录其见陈邻文言之言万子实万词。。的(…意《…义列和子用》法)。:做怀好疑这、一猜题测目。的关 (键1是),对我下们列一句定子要中积加累横常线见词文的言解实释词,的不常正见确意的义一和项用是法( 。然后) 把 考A查.的而实不词意放寄到来原墓文志中无,一结字合及上医下文的意语:意猜来测判。定。
B.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闲:熟习。
C.日暮作毕,受直归家
直:报酬。
D.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爨:做饭。
解析:A“禀至行”主谓结构,“禀”作主语,名词,解释为动
词“赐予”错误,应为“禀性”。B“性闲木功”中“闲”作谓语 动词,通“娴”,解释为“熟习”正确。C“受直”动宾结构, “受”动词,意为“接受”,“直”名词“报酬”正确。D为 “买 籴”“举爨”为顺承的两件事,“爨”解释为“做饭”正确。
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衍变而来,两者之间存在着一 定的联系。推断某个文言实词的含义时可以将其扩充 为双音词,再依据语境取舍。如:朝——早晨、朝廷、 朝见、朝代。辞——言辞、文辞、推辞、辞让、告辞 等等。而命题者又常常利用这一点设置迷局。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
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
2017年高考语文 讲解
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实词
文言实词的考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考查以单音节词为主。
2.考查的对象为常见常用词。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不是 个个都考,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的。当然,高考命题时也不局限 于这120个实词。这就提醒我们在学习古文时,要注意出现频率较 高的实词。
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都有涉及。实词的考查,一 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 字的考查。
4.考查形式依然以选择题为主,在翻译题目中也会涉及对实词 的考查。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审 答案题:萧:D燧此。字题“照考察邻查官,考阙临生”江理的军解下人常文。见是燧文说生言朝而实廷颖词言异在论,文大幼中都能的倾属含向文义让。的萧绍能燧兴力做十。察八
《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 “①②“多损(去阙缺若ABC属害1...年””)不丞桧就燧,米的,对阙相院怀,使贵常空下秦有之 易以动阙见缺列,子,一未用军用。句将既就员历法食法子焉而往举县,,:中取今被漕,,“加之年檄闱欲遂使横。米秀以除(线贱州属左(秦词大公司《国的伤谏)烛解农。受之释。…损武,(…害退不杜属怀易”秦正甫:::。师确《托衔更》的岁付恨换)一晏。。。:项行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