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专业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专业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专业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适用阶段:高职阶段

适用类型:普专类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成人护理二(外科护理)》面向护理专业,属于专业核心课,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岗位群中,外科护理岗位的主要任务是对外科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和评价。通过《外科护理》的学习,学生能运用外科护理技术来解决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问题。本课程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解剖》、《护用药理》、《基础护理》等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与《成人护理一(内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一起构成临床护理的核心课程,并为后期的外科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基本技术、普外科护理技术、脑外科护理技术、胸外科护理技术、泌尿外科护理技术、骨外科护理技术。该课程理论与技能并重,二者相互结合。

(二)制定依据和思路

《成人护理二(外科护理)》课程设置“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素质能

力为本位”为依据来确定其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一线护理专业人才的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内容以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外科护理相关知识为主,同时由学校、行业共同

开发,完全基于护理工作过程,按“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设计安

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

学习情境的编排以外科护理中的工作任务为引领,力求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采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以典型的临床病例为载体,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情景,根据护理程序进行临床处置,通过角色扮演、分析讨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评判性思维及沟通、合作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让学生熟悉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中体验职业角色,感受职

业氛围,突出学生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指导下学会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创伤外科及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有效护理。在模拟的医疗环境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独立的临床观察能力,熟练的外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力,为后续临床顶岗实习做充分的准备,保证外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知识目标

1.掌握创伤患者从术前、术中到术后的整体护理程序;

2.掌握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从术前、术中到术后的整体护理程序;

3.掌握无菌技术原则;

4.熟悉手术室工作流程;

5.熟悉外科患者病情观察要点;

6.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

7.了解外科护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三)能力目标

1.能配合医生对病情危重患者实施正确的急救措施;

2.能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创伤患者进行正确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

3.能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监测,并实施正确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

4.能准确识别外科手术器械,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及手术;

5.能运用临床思维能力,识别患者的病情变化,配合医生作出有效处理;

6.能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

(四)素质目标

1.通过项目的完成,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素质;

2.通过项目任务分析及护理技能的完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快节奏的外科临床工作;

3.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生汇报任务,以及操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5.通过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内容选取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参照护理岗位能力要求和工作任务分析,并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标准进行适当增减,使整个课程内容更完善、更符合临床实际与护士执业能力需求。

(二)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

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护理理念,具备医学基础知识、现代护理学知识和人文社会医学知识,有较强实践技能与健康教育能力的,能适应医学护理模式转变的,服务于临床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和保健护理工作。 二、培养规格 (一)思想道德方面 1、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主、客观世界,并指导思想和行为; 2、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二)文化业务方面 1、具有整体护理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基本医学知识,能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毕业后能胜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和保健护理工作,并具备探索新知识、提高和优化技能及态度的素质;具备现代护理理念,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 2、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病情的观察能力和身心整体护理能力; (3)具有对常用药物疗效和药物反应的观察能力; (4)具有对急、危重病人的初步应急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5)具有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6)具有初步的病房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7)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语书刊,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三)其他方面 1、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 三、学制:三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135学分(护理学中专生源毕业最低学分为129学分)。 五、主要课程简介 1、人体解剖学学时:80 考核方式:笔试+实验操作 内容简介: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则的学科。分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及编码:《外科护理学》 二、计划总学时:90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实训34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 生的一重要门专业基础课,包括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个重要手段,应重视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四、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世界观,能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个重要手段,应重视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1.知识目标 1)掌握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2)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 3)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2.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进行科学的规范的操作 2)能自主进行疾病的分析并加以初步处理 3)能熟练做好心理护理 3.态度培养目标 在学习《外科护理技术》的过程中,要求护生热爱人类、热爱生命,对患者充满爱心。在评估和分析患者的需要时,护生应展示与患者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对每项护理技术操作动作应轻、稳、准和连贯,并能通过动作传递情感,表现出

优美、关切和高度的责任感。 五、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药理学,护理评估,基础护理学。 六、教学内容和要求 1.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能熟练为病人做好术前手术区皮肤准备工作。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对病人进行手术前的常规准备工作;知道各种手术的备皮范围。 态度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学之间并能很好的相互合作。 2.麻醉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对病人进行麻醉前的常规准备工作;能通过案例进行判断分析;能对麻醉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 知识目标:能描述麻醉的分类及各种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知道局麻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学会椎管内麻病人及全麻病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态度培养目标:表现出对病人的同情、尊重与关爱;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 3.手术室护理工作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示教学生能按规范操作进行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手臂的清洁和消毒、穿无菌手术衣)及病人手术体位的安置;学会手术中的配合和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知识目标:能描述常用手术器械及物品并能说明其用途;知道手术室的设施与布局;理解手术室管理的规则。 态度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表现出严格的无菌观念,工作认真负责,动作灵活敏捷。 4.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通过病案分析能对手术后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甲乳外科分级护理标准

甲乳外科分级护理标准 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适用对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如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保守治疗时、 颈部巨大肿块伴出血、甲状腺癌侵犯气管伴出血的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的急腹症患者,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破裂、 消化道梗阻、腹股沟疝嵌顿的患者; 3.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其他急症的患者,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急 性乳腺炎、颈部脓肿、急性淋巴管炎的患者; 4.各种复杂的手术,如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急腹症手术、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 患者; 5.手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的患者,如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急性阑尾炎、消化 道穿孔、肠梗阻、腹股沟疝的患者; 6.生活部分自理,年老体弱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 7需绝对卧床的患者如脾破裂保守治疗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变化,有无大出血,休克、甲亢危象、窒息和呼吸困难、手足抽搐等。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备皮,管路护理, 胃肠减压,PICC管护理等; 5.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安全措施(防烫伤、防压疮、防坠床、防跌倒、防自 杀等); 6.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专科检查,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饮食指导, 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 7.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正确实施有效心理护理; 护理级别二级护理 适用对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病情稳定的手术后的患者 2. 进行化疗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情况及需要;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包括雾化吸入,各种注射等);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如口腔护理、备皮,管路护理,胃肠减压, 灌肠,PICC管护理等; 5.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安全措施,(防烫伤、防压疮、防坠床、防跌倒、防 自杀等); 6.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专科检查,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饮食指导, PICC管相关指导,乳腺癌康复操,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 7.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正确实施有效心理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学计划修订稿

外科护理学教学计划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经贸部 《外科护理》教学计划(2011秋级)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外科护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外科护理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从现代护理观出发,研究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专业护理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普通外科护理,颅脑、胸部、泌尿、骨关节等系统的护理以及常用的外科护理操作技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着手培养护理专业实用型人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介绍护理专业所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扩展;实践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和加强。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医学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 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风。 (二)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健 康评估。 2、掌握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 3﹑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三)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 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2、能运用护理程序,学会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三、情况分析

普外科分级护理标准

普外科分级护理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普外科分级护理标准 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适用对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如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保 守治疗时、颈部巨大肿块伴出血、甲状腺癌侵犯气管伴出血的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的急腹症患者,如急性胆囊炎、急性 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破裂、消化道梗阻、 肠系膜病变、腹股沟疝嵌顿的患者; 3.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其他急症的患者,乳腺癌化疗后粒细 胞缺乏,急性乳腺炎、颈部脓肿、急性淋巴管炎的患者; 4.各种复杂的手术,如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急腹症手术、甲状腺癌 根治手术的患者; 5.手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的患者,如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急性阑 尾炎、消化道穿孔、肠梗阻、大隐静脉曲张、腹股沟疝的患者; 6.生活部分自理,年老体弱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 7需绝对卧床的患者如脾破裂保守治疗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变化,有无大出血,休克、 甲亢危象、窒息和呼吸困难、手足抽搐等。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备 皮,管路护理,鼻饲护理、胃肠减压,灌肠,PICC管护理等;

5.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安全措施(防烫伤、防压疮、防坠床、防 跌倒、防自杀等); 6.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专科检查,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指 导,饮食指导,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 7.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正确实施有效心理护理;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1.每日整理床单元2次; 2.每日协助患者面部清洁和梳头、会阴冲洗、足部清洁各1次; 3.患者需要时协助洗头; 4.每周修剪指/趾甲1次; 5.协助、指导患者使用便器及更衣,对两便失禁者进行护理; 6.必要时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吸痰及有效咳嗽; 7.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饮食者除外); 8.留置尿管患者每日进行2次尿道口消毒。 9.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失禁病人给予失禁护理; 10.保持引流管通畅,根据情况更换引流袋。 1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协助床上移动防止压疮; 12.烦躁不安患者使用床档,活动障碍患者给予气垫。 护理级别二级护理 适用对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病情稳定的普外科疾病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健康体质、较高政治素养、高尚道德情操、较强敬业精神、良好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系统掌握医学科学、现代护理和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从事临床护理及其初步科研工作的高素质护理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以下知识和能力: 1、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 2、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基本知识; 3、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急、难、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专门监护的技能; 4、医院护理管理及科室护理管理的初步能力; 5、护理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及文献检索的方法; 7、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 三、学制和时间安排 标准学制为5年(时间安排见表1),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或延后完成学业,但延后最多不超过2年。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

2、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五部分,即通修课、专业主修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实践教学五部分。 其中,通修课66学分,专业主修课78学分,专业选修课36学分,任意选修课15学分,共计195学分。 实践教学:指军训、学科见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共42学分。 六、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 课程成绩考核按学期进行。考核合格可取得相应学分。 按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符合《潍坊医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及编码:《外科护理学》 二、计划总学时:90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实训34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重要门专业基础课,包括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应重视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四、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世界观, 能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应重视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1.知识目标 1)掌握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2)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 3)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2.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进行科学的规范的操作 2)能自主进行疾病的分析并加以初步处理 3)能熟练做好心理护理 3.态度培养目标 在学习《外科护理技术》的过程中,要求护生热爱人类、热爱生命,对患者充满爱心。在评估和分析患者的需要时,护生应展示与患者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对每项护理技术操作动作应轻、稳、准和连贯,并能通过动作传递情感,表现出

优美、关切和咼度的责任感 五、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 微生物与寄生虫学,药理学,护理评估,基础护理学。 六、教学内容和要求 1.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能熟练为病人做好术前手术区皮肤准备工作。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对病人进行手术前的常规准备工作;知道各种手术的备皮范围。 态度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学之间并能很好的相互合作。 2.麻醉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对病人进行麻醉前的常规准备工作;能通过案例进行判断分 析;能对麻醉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 知识目标:能描述麻醉的分类及各种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知道局麻病人的病情观 察与护理;学会椎管内麻病人及全麻病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态度培养目标:表现出对病人的同情、尊重与关爱;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 3.手术室护理工作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示教学生能按规范操作进行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手臂的清洁和 消毒、穿无菌手术衣)及病人手术体位的安置;学会手术中的配合和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知识目标:能描述常用手术器械及物品并能说明其用途;知道手术室的设施与布局;理解手术室管理的规则。 态度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表现出严格的无菌观念,工作认真负责,动作灵活敏捷。 4.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通过病案分析能对手术后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描述手术后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知道手术后常见并

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

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 【特级护理】 (一)护理原则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 2、重症监护;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二)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2.根据医嘱观察患者进食情况,给与鼻饲注药或口服给药,剂量准确。 3.根据医嘱定时给与雾化吸入。 4.根据医嘱给予红光,气压等治疗。 (四)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 (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1.根据病情给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各种管道,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装置,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2.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并配合雾化吸入,扣背等。 3.根据病人自理程度给与晨、晚间护理;不能经口进食的给予口腔护理;留置导尿期间给与尿道口护理;留置胃管,营养管的病人妥善固定管道,定时更换胶布;有输液管道的病人按要求定时换药,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硬结. 4.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5.卧床期间使用床挡,有安全警示标识。 6.给与排泄护理:床上使用便器,失禁的护理。 7.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并进行饮食指导。 8.必要时更衣、剪指甲,面部清洁一日两次,足部清洁一日一次,洗头一周一次,床上温水擦浴一日2次。 9.给予病人压疮预防及护理,填写压疮评分表。 (六)进行床头交接班 【一级护理】 (一)护理原则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间需要严格卧床患者 3、生活完全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患者 4.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中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护理奠定基础;同时为培养有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表1.1 -1 课程定位表 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课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藏象、辨证、诊法、经络、腧穴等内容,能适应县级以上、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本课程贯穿着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中医的名词术语。 2.能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关系。 5.能解释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6.能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概念和作用。 7.能用八纲进行辨证 2.2 能力目标 1.能正确的使用舌诊、脉诊诊病的方法。按照中医的问诊内容进行问诊。 2.学会中药的煎服方法 3.能熟练的用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中医方法护理疾病。 4.能正确运用各种取穴方法。在身上准确地找出常用的骨度折量寸。 5.能在身上找准40个以上的常用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治疗。 2.3素质目标 1.培养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能用互联网、参考书收集信息。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3.参考学时及学分 3.1参考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训课12学时。 3.2课程学分 课程修完,考试合格给予课程学分分。 4.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护理专业课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课课程标准 2012年10月20日杨海云 护士是非常神圣的职业,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既然是救死扶伤,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我针对下学期将要授课的这几门专业课的教学目的,做以阐述。 一、内科护理学 (一)、课程简介 《内科护理学》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它包含了医学和内科学基础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是学好临床专业课的关键。 该课程符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成为能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内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本课程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全人”的医学模式,通过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护理理念、护理程序的临床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使学生形成整体护理观,引导学员应用护理程序的方式进行临床思维,对疾病进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确定护理依据、护理评价,学会全面深入的整体护理思维模式和方法,培养其专业意识,增强护理专业自主性、独立性,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提高学员的具体临床应用能力和水平。因此,课程教学要注重理论和临床相结合,理论课和见习课比例保持在3:1;紧密结合临床新进展,通过临床见习和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使学员充分认识《内科护理学》在护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从观察和判断病情的角度出发,了解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常见病因,掌握疾病的临床类型、表现和并发症,识别检验结果;掌握治疗原则、相关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熟习常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在通晓内科护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见习和实习,学生应具备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全面收集资料,提出护理问题,有效护理干预,准确护理评价;从护士角色切入,学会如何与病人沟通、观察病情,具备相关的专科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个体、家庭、社区提供社区护理、预防保健咨询和健康教育的能力;并能实施正确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相关内科疾病护理学的新观点、新技术与新方法。 (2)描述内科病人常用辅助检查前后护理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 (3)阐述内科常见病人的护理评估重点内容。 (4)掌握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危急重症病人的临床特点、主要/常见护理问题、治疗原则和护理措

神经外科分级_护理

神经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住院患者由医师根据其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决定护理级别,下达医嘱,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做出标志,并实施相应护理。 一、特级护理 病情依据 1. 重度颅脑损伤伴多脏器损伤及大出血的患者。 2. 颈髓损伤伴呼吸困难且气管切开的患者。 3. 脑干出血急性期且呼吸困难昏迷的患者。 4. 头、颈、胸、腰等复合伤合并休克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 根据医嘱,准确记录每小时入量、液体种类及每小时尿量.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会阴护理、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 实施床头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病情依据 1.脑出血急性期或脑出血术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者。 2.颅脑损伤或颅脑复合伤急性期、需监护患者病情者。 3.各种颅肿瘤或椎管占位术后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 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会阴护理、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病情依据 1.脑出血术后处于恢复期患者。 2.颅脑损伤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3.各种颅肿瘤术后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4.生活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 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安全护理。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护理专业要学什么课程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护理专业要学什么课程 主干学科为: 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诊断学基础、药物治疗学、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等,必修专业课程,学生毕业授与护理学。就业方向为各级各类医院、医药院校、康复机构、卫生行政部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业领域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家庭等场所,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1.热爱护理事业,具备一定的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而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职业道德。 2.掌握从事护理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领导才能和科研能力。 3.具备岗位群的能力要求 ①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②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保健等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③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基本操作能力。 ④具备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参与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病情和常用药物及疗效、心理反应的观察能力。掌握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原则。 ⑤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 ⑥具备一定的英语会话和阅读能力。 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运用操作能力。 ⑧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二、主干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含传染病护理)、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理论知识,掌握护理学理论、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掌握护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技术操作、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护理学的学科发展方向与动态;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外科护理学教学计划

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经贸部 《外科护理》教学计划(2011 秋级)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外科护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外科护理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从现代护理观出发,研究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专业护理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普通外科护理,颅脑、胸部、泌尿、骨关节等系统的护理以及常用的外科护理操作技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着手培养护理专业实用型人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介绍护理专业所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扩展;实践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和加强。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医学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 风。 (二)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健康评估。 2、掌握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 3、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 力。 (三)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 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2、能运用护理程序,学会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旅游经贸部2011春季级共1个班,每周5节课;由于本教材为学年教材,本学期为每周5课时,下学期为每周3课时。外科护理课程是护理体系中一门重要核

护理学基础学习知识课程规范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 1.课程的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非师范类)专业必修课,它包含护理学导论部分与基础护理学部分,该课程是一门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2. 课程定位 本课程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课程。在护理学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链接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技能的桥梁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综合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其前导课程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其后续课程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 3. 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技能,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在课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运用整体护理观和护理基本理论,评判性分析临床基础护理有关问题和患者的身心需要,学会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护理理念、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和基础护理技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实现护理学“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最终目标。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充分认识护理专业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意义,具有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2.能系统全面地描述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 3.具有较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防护意识与知识; 4.全面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5.了解国内外护理学最新发展状况及有关知识获取途径。 能力目标

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第一章分级护理原则 第一条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 整。 第二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一)病情危重,随时发生大出血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保守治疗时、颈部巨大肿块 伴出血、甲状腺癌侵犯气管伴出血等); (二)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的急腹症患者(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 消化道穿孔破裂、消化道梗阻、肠系膜病变、腹股沟疝嵌顿等); (三)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其他急症的患者(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急性乳腺炎、颈部脓肿、 急性淋巴管炎等); (四)各种复杂的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急腹症手术、甲状腺癌根治手术); (五)手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的患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肠梗阻、大隐静 脉曲张、腹股沟疝等); (六)生活部分自理,年老体弱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 (七)需绝对卧床的患者(脾破裂保守治疗等); 第三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一)病情稳定的普外科疾病患者; (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第四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二)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第二章普外科分级护理要点 第五条普外科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 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二)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三)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四)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六条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变化,有无大出血,休克、甲亢危象、窒息和呼吸困难、手足 抽搐等。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包括雾化吸入,各种注射、胃管注入,鼻肠管滴注等);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备皮,管路护理,鼻饲护理、胃肠减压, 灌肠,PICC管护理等; (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安全措施(防烫伤、防压疮、防坠床、防跌倒、防自杀等); (六)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专科检查,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饮食指导,入院,术前,术中, 术后,出院指导)。 (七)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正确实施有效心理护理; 第七条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情况及需要;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 课程标准 五年制护理专业 编写人: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 2011. 2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外科护理学》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培养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指导临床实践活动的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及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基本理念 以学校及专业的培养目标确立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理念与其课程目标保持一致。基于“与护理工作结合,培养外科护理学应用能力”的课程目标,确立如下课程设计理念: (1)按照职业资格和职业岗位需要整合教学内容,体现课程的职业性 课程内容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要求为主线,融入临床执业助理护士资格标准,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以典型案例为裁体,设计学习情境。 (2改善实训环境,设计实训方案,体现教学的实践性 既关注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的现时要求,又注重未来职业岗位的发展要求,设计实训方案;同时改善校内外实训环境,建立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和临床实践基地;使学生通过实训提高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使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 (3)注重能力培养,融入社会服务,实现教学的开放性 本课程教学中以“案例教学”进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以学校、医院及社区实训为平台进行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长为创新意识强、综合职业素质高的执业护士。 本课程本着“以职业综合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原则进行课程整体设计的理念,实现教学做相结合,充分体现高职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2.设计思路 基于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设计思路如下 (1)以培养外科护理学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组合,优化教学结构 我们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立课程目标,以培养外科护理学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组合,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必要、够用”的原则,制订出教学大纲,并以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容和要求 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doc

《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护理学导论 (二)课程编码: (三)学分:2 (四)总学时:36 (五)授课时期:第二学期 (六)适用对象及层次:护理专业本科层次 (七)先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八)后续课程:外科护理学 (九)课程性质: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学专业入门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护理学的基本性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学科框架,以及护理学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概况,具有一定的专业框架知识,系统而全面的领悟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并理解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为学生在护理专业实践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并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专业问题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课程目标 (1)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历史、护理专业所涉及的伦理、法律问题(2)熟悉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

(3)理解护理学基本概念、护士的职责、病人的权利。 2.能力目标 (1)会运用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进行良好沟通。 (2)能运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者的需求,判断存在的健康问题,正确选择护理措施、制定护理计划并付诸实施。 (3)思想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热爱护理专业,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培养良好的护理道德。 (2)启发学生正确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护士的自身价值。(3)能够养成求真务实、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护理行为习惯。 (4)能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1.主要的护理理论; 2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3病人的不同需要; 4应用沟通技巧与病人沟通; 5文化在护理中的含义; 6不同成长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7病人的压力及其来源; 8.正确应用护理程序; 9进行病人教育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一、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细化要点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1、晨间护理 (1)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必要时更换床单元,手术病人更衣。(2)腹部手术后半卧位(护士摇床到适当高度),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3)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疼痛、肠道通气等情况,了解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患者活动能力。 (4)进食期间暂停晨间. 2、晚间护理 (1)整理床单元,必要时予以更换。整理、理顺各种管道,行健康教育。(2)根据季节开窗通风,出院后床单元行清洗消毒。 (3)自理患者指导,督促行晚间护理;行动不便患者,协助操澡、洗脸、洗脚、会阴护理等。卧床病人每周行洗头一次。 3、饮食护理 (1)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 (2)积极主动协助患者打饭,为肠内营养患者做好饮食指导、调配、卫生、温度、速度等服务。 (3)根据病情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4、排泄护理 (1)做好失禁的护理,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到随脏随换。(2)指导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每日会阴护理2次。 5、卧位护理 (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和肢体的功能锻炼。(2)按需要给予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指导有效咳嗽。

(3)加强巡视压疮高危患者,有压疮警报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每2-3h 翻身一次,进行背部及骨突出防压疮护理每日两次。 6、舒适护理 (1)患者每周一或入院时剪指、趾甲一次;行动不便患者,每天协助擦澡或洗脚一次。 (2)协助生活不能自理者更换衣物。 (3)提供适宜的病室温度,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 (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保持病室安静、光线适宜、操作要尽量集中,以保证患者良好睡眠。(6)夜间护理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 7、术前护理(在手术前一天和术前一小时进行) (1)给予心理支持。评估手术知识,适当讲解手术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2)告知其禁食禁饮水时间、戒烟戒酒的必要性。 (3)如需要给予备皮。 (4)做好术前指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拍背、训练床上大小便等。 8、术后护理 (1)准备好麻醉床,遵医嘱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 (2)做好各种管道标识并妥善固定各管道,保证管道在位通畅。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9.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每天二次。 10、压疮护理:每2h翻身一次,并进行背部及骨突出防压疮护理每日两次。 11、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昏迷患者可头偏向一侧,行气管切开患者,每天行气管切口换药一次,每4小时更换气管内管并消毒 12、管路护理:保持管道固定稳妥、通畅,不受压、扭曲,更换引流袋时严密实行无菌技术操作,根据护理级别观察管道情况及引流液性质、量等。 13、患者安全管理 (1)按等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了解病人做到十知道。有输液巡视卡并及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