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点梳理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

一、基础

1.古诗默写

重点关注5年内未考古诗词,尤其是《诗经》两首。

4分题关注律诗(八句)、绝句(四句)、词。

难点在理解性默写与文言文重点句子。

古文默写重点:《论》《陋》《与》《岳》《醉》《满》《小》《出》中的重点段落、句子。

示例:《论》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陋》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与》①水皆缥碧,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岳》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满》①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③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小》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③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技》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②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马》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孙》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卿今者才略,非复X下阿蒙。

《曹》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④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出》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③臣本布衣,躬耕于XX。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④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拼音汉字(重点关注动词及形容词)

3.词语运用(两个2字词语,两个4字成语考查)

①正确理解四字成语及两字词语意思。

②能辨析近义词(词义轻重、场合X围、感情色彩、搭配、语体、对象等)

③关联词语搭配使用。

4. 病句修改

(5种常考语病要掌握: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重复累赘、句式杂糅)

①成分残缺:如通过……使(让);

②不合逻辑:是否……是;防止(避免)……不;听到……歌声和笑脸;

③搭配不当:改善生活水平……;只要……才;尽管……就(都);

④意思重复:其原因……是因为,忍俊不禁地笑;

⑤语序不当:解决并发现;

⑥句式杂糅:我的家乡是XX市人。

5(1). 句子仿写

四个原则:①结构一致②话题一致③修辞一致④格调一致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

5(2)压缩语段

给一个文段下定义

拟写新闻标题

二、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

议论《生于忧患》《鱼我所欲也》《陋室铭》《爱莲说》《马说》

叙事《公输》《曹刿论战》《伤仲永》《口技》《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愚公移山》

写景《醉翁亭记》《与X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XX楼记》《满井游记》《三峡》

1.解释词语:关注“一词多义”(填空,以《一点通》重点实词及一词多义)

2.翻译:(2小题,要求全文会翻译、熟记重点句子的翻译)

3.选择题:内容理解、思想感情、手法分析、论点看法(要求背诵知识点,以《古诗文一点通》为主)

(二)课外文言文:

主题方向:故事性强(名人故事、寓言)有启发、教育意义:“勤奋智慧”、“善良仁义”、“廉洁善教”、“谦虚宽容”

1. 选择题:词语辨析,一词多义。(结合课内词语与课外比较辨析意思异同)

2. 断句:断3处,一般情况:

(动词)+之者也曰焉乎(邪、耶、哉、矣)……后面断

人名、官名、(若)夫、盖、初、今、何、安、虽、于是、何……前面断

3. 问答题:紧扣原文,忠实原文,表达原意。一般问题:

(1)评价人物:(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等提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通过其他人物侧面烘托人物性格特点;通过人物的行为(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分析原因:(抓关键句,概括内容;善于利用已有信息,加深理解)

(3)阅读启示:(关注人物角度进行分析,要结合内容及主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说明文:两道选择题及一道问答题,共10分

1.选择题2道: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选项考查点: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关注段落首句、中心句)

(2)说明的方法及作用(掌握《现代文阅读》相关知识考点。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等,并能分析其作用)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先介绍……,接着讲……,最后……)(4)说明文语言(注意限制性词语使用:表示时间、空间、数量、X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限制性词语,都要准确无误)

2.问答题: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文章,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或谈看法。(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解决实际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分析要合情合理)

议论文:两道选择题及一道问答题,共10分

1.选择题2道:选择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不能证明某观点的一项()考查点:

(1)论点(文章的论点是什么?如何引出论点?如何论证某观点?)

(2)论证方法及作用(选择题选项,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并能分析其作用)

(3)论证思路(先提出……观点,然后举……事例进行事实论证/引用……的话进行道理论证,最后总结……观点。)

(4)论据考查(论据要能起到论证对应观点的作用)

(5)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所强调的观点,关注对重点词句含义的理解。)

2.问答题:理解句子深刻含义,并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文章,发表观点或看法。(阐述观点或看法要有理有据)

(四)文学作品阅读:问答题呈现,4小题,17分。

1. ▲表格题填空:

情节内容、情感、态度、心理变化的概括(注意句式,尽量忠实原文词句,情节概括则要全面)

2. 题目或段落的考查

(1)▲标题的含义:

一般分两层,先从字面上理解其包含的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主题思想深层理解。大

(2)▲标题的作用:

可以从这几点入手:①交代的内容②品析修辞③阅读兴趣④线索⑤揭示主题。

(3)段落或情节作用:

结构上:主要是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中间(过渡,起承上启下作用)、结尾(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题目)

内容上:与某情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为后文写某情节做铺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表现了……

3. ▲表现手法作用:铺垫、伏笔、对比、衬托、首尾呼应、借景抒情、反语、联想……

①根据句子分析表达作用;②给出表现手法,找出原文对应句子,并做分析。

4. ▲词句赏析(主要是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赏析句子:运用了……手法,写出或突出了……,表现了或暗示了……

入手点:修辞,可从修辞角度分析表达效果

描写,人物描写或环境描写,

(2)词语表达效果:**意思是……,这里指……,写出了……,表现了……

5. ▲人物形象分析:(包括结合语境揣摩人物心理,结合内容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要客观,兼顾两面性,要分点回答,先用词语概括,再做简要分析。分析:结合内容情节或相关句子,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等方面分析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

6. 描写作用分析

环境描写:(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心理;(3)推动情节发展;(4)修辞方法及作用

7. 理解句子:如分析结尾的妙处,或联系生活谈看法启示(先结合文章主旨理解句子,再结合文意联系谈)

三、作文:

参考主题: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为主。如“感恩”“幸福”“记忆”“改变”“拼搏”“爱”等主题。

注意强调:(懂得借鉴优秀写法,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积累可迁移备用作文)

800字以上,6-9段为佳,书写要工整,以“我“来叙述,叙事要扣题,过渡要自然,详略要得当,语言要生动,开头要凝练,结尾要点题,思想要健康。

参考题目:

半命题:1.“浪花”或含有“浪花”

2. “意外”或含有“意外”

3. …… 的选择

4.走过…… ,我无悔

5.不再……

命题: 1. 又见花开

2. 走在风雨中

附加题:名著阅读重要考点:

外国文学:《钢铁》《格列佛》《威尼斯商人》《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国文学:《骆驼祥子》《水浒传》《繁星春水》《西游记》

考查形式:一部作品

考查题型:

1. ▲填空:作家、作品名称,人物辨认,情节概括或关联。

2. ▲问答题:根据文段内容写出之前或之后的相关内容情节,具体概括某情节过程,分析原因。(情节勾联)

3. ▲问题题:根据具体情节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1)要能结合选文或其它情节内容分析人物性格。(2)要能结合情节分析比较人物性格形象的异同。

4. 问答题:对作品具体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小说的主题,以《钢》为例)

5. 艺术特色和语言特点分析题。(背诵表格知识点,要能结合文段内容分析,以《钢》为例)

示例:(1)结合内容比较分析保尔与祥子形象的异同。(2)结合相关情节比较保尔与海伦·凯勒的相似之处。

考点一:汉语拼音方案

本考点要求了解“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

号等内容,能熟悉字母表,牢记声母和韵母、记清字母表中字母的排列顺序。

正确掌握拼音规则,正确的拼写。要注意熟练运用以下内容:

①韵母iong只能和声母j、q、x相拼写,而韵母ong能跟b、p、m、f、sh、j、q、x

以外的声母(c、ch、d、g、h、k、l、n、r、z、zh)相拼写。②声母j、q、x只能和i行、<行韵母相拼写,而不能直接和其他韵母相拼写。③韵母o可直接跟b、p、m、f相拼写,uo却不能跟b、p、m、f相拼写。相反,其他声母不能直接跟o相拼写,而只能跟uo相

拼写。④声调标调顺序口诀:o母出现别放过,没有B母找o、e;j、u并列标在后,单个

韵母更别说。⑤B、o、e开头的音节连在其它音节后,应用隔音符号隔开。⑥大写和连写。此考点的重要内容为拼音规则,同学们在学习中要重点掌握。

考点二:词语解释

词语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也是平时学习训练中的重点、难点、包括的内容较多。其中“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环境中的意义”,则是考试时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如何正确解释词

语(主要指解释词语的概念义),使同学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其常用的方法有:

①描述性解释。从词语反映出的状态、用途、作用等方面来描绘词语的意义。]

②用熟悉的同义词解释。

③找出词义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④结合上下文解词。

注意问题:中考中往往突出“解释某个词语在某个句子中的意义”这个说法。此时解释

词语义时一定要指出这个词语在本句中的具体含义。

考点三:常见语病及修改

常见语病的判断常从以下几个方面:

⒈句子成分残缺:

一个正确的句子,在结构上应是完整的,句子结构不完整是指句子成分残缺,在一般

情况下,一个句子必须具备主语、谓语,有的还必须带宾语,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其结构才算完整;而缺少了这些句子成分,结构就不完整。缺少主语、谓语、宾语中的任

何一项,都算是句子结构不完整。如:

通过这次谈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缺少主语)

⒉语序颠倒

在现代汉语中,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或是一般语序或是特殊语序),都有它的排列规律。如果语序不对,则会使句子产生歧义或表达不合理。

如:XX,即将回归的这颗“东方之珠”,无疑是一个1997年最耀眼的亮点。(应该“一个”放至“亮点”前)

⒊成分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只要合乎逻辑事理,合乎语言习惯,搭配就恰当,反之就不恰当。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主要是指句子里的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修饰语和中心语,

以及并列成分之间要相互适应,合乎事理。

如:在李飞的帮助下,使X佳提高了学习成绩(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⒋表达前后矛盾

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并没什么问题,但在表达上不合理,或前后矛盾,或前后不

一致。

如: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⒌句式杂糅

在句式变换种我们知道: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只能使用同一种句式,有时即使使用了这种句式,又用了那种句式,结果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使全句意

思表达不清。

如:我们要夺取竞赛红旗插在我们班。(变成一个句)

⒍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主要指:关联词错用、滥用、少用、搭配不当、位置不对。

如:一个球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不仅仅”“而是”搭配不当)

考点四:修辞方法

初中教材内容中常出现的修辞方法有十二种,其中应掌握的八种:比喻、拟人、夸X、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另外四种是:引用、对比、借代、反语,对后四种修辞

方法也应该有所了解。

㈠比喻

即是用具体、通俗、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讲明抽象深奥的事物或道理的一种修辞方法。它的作用是要使描述、说明的事物更具体、生动、形象、更容易理解。

组成: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喻词。

(说明:本体是指要说明或描述的对象,即被比的事物;喻体是指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喻词是指联结本体和喻体,表示比喻关系的词,例如“像,仿佛,好似,是”等)

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如下表:

(说明:公式中“A”指被比的事物,"B"指比的事物)

二、借代

借代就是“换一个说法”,即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不、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

⒈作用:可以显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联想,还可以表达特定的幽默感或爱憎情感,使语言生动、形象。

⒉构成方法:

①用部分代主体。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帆”是船上挂在桅杆

上的布篷,是船的一部分,借用它代替船。

②用具体代替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是古代边境在高台上点燃,用作报

警的烟火,借代战争或战火。再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句中的“枪杆子”。

③用人的外部特征代替人。例如:然而一个红衫的小丑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

子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看着。(“花白胡子”代替长着花白胡子的人。)

④用专名词代普通名。例如:一个李公朴倒下去,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加线

的“李公朴”之像李公朴那样为XX、自主而奋斗的人。)

三、拟人

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例如: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四、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

作用: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五、夸X

是为了突出、更鲜明的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扩大或缩

小的描述。

例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六、对偶

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例如: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七、排比

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思,语气一致,字数大致相等的一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接连说出来。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例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八、反复

反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反复可以是连续,也可以是间隔,连续反复中间没有其它词语间隔,间接反复则有。

例如: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属连续反复)

作用:在叙事、抒情或说理中,可以强调重点,标出重点,使人受到强烈感染。

九、反语

通常叫做“说反话”,就是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的意思完全相反。

例如:“清国留学生”盘平辫子,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原意是“漂亮”,褒义词,在这里是“丑陋”的意思,贬义词。)

作用:使语言活泼、饶有风趣,或富有讽刺力量,有特殊表达效果。

十、引用

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引用原话要用引号,概述大意不用引号。

十一、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问自答。

十二、反问

又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无疑而问。

考点五:文学常识

⒈诗歌

特点:①强烈的思想感情;②丰富的想象和联想;③鲜明的形象性④语言精炼、富节奏感,讲求押韵。

分类:从表达方式和内容分:叙事诗—《石壕吏》;抒情诗—《春水》;说理诗—《有的人》。

从体裁上分为旧体诗和新诗。

⒉散文⒊小说(后面记叙文阅读中阐释)

⒋戏剧

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分类:按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按体裁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现代剧

按矛盾冲突和表现手法分为:喜剧、悲剧

剧本知识: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喜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

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特点为:

①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②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③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④剧本里还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叫做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包括场景和情态)

考点六、记叙文的整体阅读

⒈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⒉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注:复杂的记叙文一定要弄清六要素,便于对文章整体脉络,内容的把握理解。

⒊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结果或突出部分在前(倒)———与内容相关部分在中(插)———叙述内容之后作

说明(补)

倒叙作用:强调、突出某一部分,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插叙作用:与主要事件有关的人或事起到烘托的作用

补叙作用:特殊的插叙,补充交代相关背景,解释。

⒋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我”——好处:便于直接抒情,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三人称:“他(她)”“他们(她们)”——好处:叙述不受任何限制,旁观者身份,写起来自由、开阔。

⒌记叙的线索:

作用:贯穿全文

形式:⑴一件有意义的实物⑵一中心事件⑶时空转移⑷人物⑸作者思想感情变化

⒍记叙文的结构:

⑴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

①按时间、空间的变化转移来划分。②可按人物、场景的变化来划分。③可按选材的

角度的变化来划分,如《谁是最可爱的人》。④可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来划分。

⑵过渡:承上启下,包括过渡词、句、段。

⑶连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要前后一致,根据上下文来填充或想象文章内容时一定要

注意前后内容的连贯性。连贯还包括文章的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⒎记叙的中心:注意归纳文章中心的方法:

⑴抓文中的议论、抒情性语句。

⑵抓开头、结尾的点题句。

⑶综合各段中心,归纳整篇文章中心,详写段中心决定文章主要中心。

⑷抓时代背景,即社会环境。

⑸归纳中心思想常采用的句式:

这篇……(或本文)通过对……的记叙(或描写),

反映了(表现了)……的精神。

歌颂了(赞扬了)……品质。

揭示了(揭露了)……实质(罪行、问题)。

⒏记叙文的详略:根据文章中心来安排文章详略,因此,详写部分突出文章中心,略

写部分体现文章整体性。

⒐记叙文的分类:①写人的记叙文:着重人物形象表现②叙事的记叙文:着重写事件

的起因、经过、结果。③借物抒情的记叙文④写景抒情的记叙文。

⒑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⑴记叙⑵描写⑶议论⑷抒情

注:①描写:按内容分,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从另一个角度可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②记叙文中的议论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③细节描写:是对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微末节所作的描写。

⒒辨析记叙文的词、句:

⑴结合特定语境,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

⑵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⑶要了解关键词语的本意、引申义、比喻义等。

⑷要特别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运用,把握他们的特定含义。

⑸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

⑹要注意从表达方式、修辞等方面去分析、体味。

⒓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

⑴“形散”:①材料X围广②表达方式运用多③语言风格多样

⑵“神不散”:即文章的中心特别突出。

因此,散文因“形散”而容易让人“虚无缥缈、一头雾水”,因“神不散”而易于把握文章

的中心思想,也因而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议论、抒情性语句以及点题句,不要被它的“虚无缥缈”所吓倒,要避“虚”就“实”。

⒔小说的阅读分析:

⑴抓以下几个方面:

①抓住人物形象描绘的特点,了解所反映的社会生活;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③

人物性格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显露出来。

⑵考点:①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②小说塑造人

物的方法:概括介绍和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行动描写和对话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③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④人物活动的具

体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⑤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明线、暗线贯穿全文;⑥小

说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第三人称;⑦小说的层次、结构、中心和语言;⑧小说人物形

象的评价。

考点七、说明文的整体阅读:

⒈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科学小品:生动活泼、短小精悍,采用文学手法的说明文。

⒉说明文的四要素: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⒊把握说明对象特征,即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方法:

①能区分说明文类型,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特征自显:

事物性说明文:《中国石拱桥》、《XX园林》

事理性说明文:《死海不死》

②抓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性语句:如《XX园林》总特征的一句。

注:分析一篇说明文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找它的本质特征,例如:《死海不死》一文,有的人认为“淹不死人”或“死海中一切生物不能生长”或“浮力大”是特征,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本质特征是“海水的咸度高”。

⒋说明方法及作用:(背过)

①举例子:真切、有力的说明了……特征,增强了说明效果

②分类别:有条理、更清楚地说明了……特征,增强了说明效果

③列数字: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了……特征,增强了说明效果

④作比较:更突出地说明了……特征,增强了说明效果。

⑤下定义:准确、简明地说明了……特征,增强了说明效果

⑥作诠释:详尽地从原理上解释说明了……特征,增强了说明效果

⑦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特征,增强了说明效果。

⑧列图表:直观地说明了……特征,增强了说明效果

⒌说明条理和顺序:

⑴①时间顺序:说明实体事物建造过程、产品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如:《口技》

②空间顺序:表里、大小、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上下。

③逻辑顺序:原因到结果、主到次、整体到局部(形象事物)、概括到具体(抽象事物)、现象到本质。

⑵结构顺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

⒍说明语言:语言分析解题思路:理论结合实际。

⑴简要分析词语本身的含义(多为形容词或副词)

⑵从……方面修饰限制了……

⑶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八、议论文的整体阅读

⒈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⑴论点:是议论文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X。

①分清论题和论点:如《谈骨气》中“骨气”是论题,“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是论点。

②论点的表达方式:应该是一个完整陈述的表达明确判断的完整的句子。

③中心论点的位置:

④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⑵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①事实论据: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

②道理论据: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以及公认的公式、定理等。

⑶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通常是摆事实、讲道理。根据具体内容分为: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⒉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⑴立论:正面提出并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X。

⑵驳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和主X。分为三种方式:

①驳论点②驳论据③波论证

⒊议论文的结构:

⑴纵式:①层层深入②起承转合

⑵横式:①总分总②总分③分总

⒋议论文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概括性强。

⒌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不同:

①论证方式指的是立论和驳论。

②论证方法通常是摆事实、讲道理。根据具体内容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答题技巧整理(全)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答题技巧整理(全) 一、要点概括类 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 3.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 二、感想启迪类 1.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 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 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三、词句品味类 1.词语品味: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2.句子品味: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 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

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 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 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 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四、献策举例类 1.问题献策分类 A.自然环境问题:大气水体污染、生态平衡问题、人与 自然和谐共处问题等等 B.社会环境问题:农村城市差别问题、留守儿童问题、 辍学问题、文明问题等等 2.问题献策举例类解题注意事项 A.看清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 B.所提出的方法措施必须是可行的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的,切忌纸上谈兵空想主义。 C.主张创新 五、句子仿写类 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 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修辞、句式、句间关 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 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

中考语文名著考点总结归纳

中考语文名著考点总结归纳 “大纲”强调初中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有相应的读书笔记。“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种图书和报刊。为了强化名著阅读,各地市已将名著阅读列入中考考查的范围,因此指导学生正确复习“名著阅读”已势在必行。 名著复习方法: 1、熟悉名著中的开篇词以及相关的重要句子 例(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 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 笑谈中。——《三国演义》 (3)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 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 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 例:《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宋公明三 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脍炙人口故事情节应熟练掌握。《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大闹五庄观”、“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情节,阅读名著时也应予以重点掌握,相关人物要能对号入座,切勿张冠李戴。 3、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 《水浒传》中宋江(及时雨):仗义疏财,济弱扶贫,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鲁智深(花和尚):粗犷豪放、行侠仗义,粗中有细;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 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武松(行者):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李逵(黑旋风)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等。《西游记》中孙悟空叛逆者和反抗者的形象;猪八戒憨厚淳朴,贪吃好睡、常怀 退缩之心,善奉承谄媚的形象;唐僧善良、迂腐、虔诚的苦行僧形象。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三 句子排列(通用)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三:句子排列 专家解读考点 课标与教材对句子排序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语段内容,在语段中正确地衔接上下文,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句子排序试题的主要题型依然是选择题和填写题。在一段文字中为上下文衔接选填恰当的句子;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并前后衔接一致;在一段文字的空白处插入与上下文相衔接的句子;在语段中选填句子顺序正确的选项;在一段文字的末尾填写与前文相一致的句子。因此,解答句子排序试题,要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典型例题透视 例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 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2020年甘肃天水市中考试题) 答案:B 透视:这是一道选择题。试题材料以文学为描写对象,以排比嵌套比喻的手法,从四个方面进行描述。试题抽去每一分句的第一句话(这四句话分别从四个角度对文学设喻)列于题后,打乱顺序后让考生进行归位选择。解答此题,可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四个方面入手,将每一个喻体与其后的描述联系起来,看它们是否意蕴连贯。 常见失误分析

例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每人都拥有财富。知识是财富,它能增长智慧,也能美化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挫折是财富,它能积累经验,也能磨炼意志……拥有这些财富,人生就会多姿多彩。 (2020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试题) 答案示例:亲情是财富它能温暖心灵也能抚平伤痛 分析:这是一道填写题,要求考生以“财富”为中心词,参照前后句式写三句话,并且要与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答题时,考生可能会在“财富”内容的具体选择上一时拿不定主意,或者是确定了具体对象却无法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影响得分。 能力提升练习 Ⅰ中考试题精编 1.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________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③①④②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2020年浙江杭州市中考试题) 2.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括号里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 ),( )。而我( ),( )。”

中考语文名著考点分析

中考语文名著考点分析 一、名著类试题应该这么考 (一)应考脍炙人口的情节 例:名著的很多情节脍炙人口。请从下面提供的情节中,任选两个按要求填表。(2007年广安市) ①三借芭蕉扇②黛玉葬花 ③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④风雪山神庙 序号出自哪本名著该情节的主人公 参考答案: ①《西游记》孙悟空②《红楼梦》林黛玉 ③《鲁滨孙(逊)漂流记》鲁滨孙(逊)④《水浒》或《水浒传》林冲 (二)应考人们熟知的人物 例: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和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①"弄权铁槛寺"、②"千里走单骑"、③"误入白虎堂"、④"三调芭蕉扇"等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①②③④(任选三个作答)(2008年湖南益阳) 参考答案:①王熙凤②关羽③林冲④孙悟空 (三)应考传统文化的积累 例1:我国名著和神话传说中的经典故事非常具有生命力,在生活中演化成了许多俗语被人们广泛运用。根据下边的俗语按要求答题。(2007年资阳市) ①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②孙猴子翻跟斗--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⑴根据上边的俗语填写表格内容。 俗语序号出自作品作者

①罗贯中 ②《西游记》 ③《水浒》 ④许仲琳 ⑵请选取其中一句俗语,用简略的语言介绍一则与俗语中的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 例2: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选做两个即可)(2007年安徽芜湖卷) 示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①林冲上梁山-- ②林冲误闯白虎堂-- ③林冲到了野猪林-- 参考答案: 1.⑴①《三国演义》②吴承恩③施耐庵④《封神榜》 ⑵如: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刘备摔阿斗的故事。三国时期,当阳长坂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子。刘备接子,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摔阿斗的故事。);孙悟空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姜太公助武王伐纣。 2、①官逼民反②单刀直人③绝处逢生 (四)应考经典的名人名言 例:请在下列名言中任选两句,写出它们分别出自哪部(篇)作品。(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整理复习汇总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整理复习汇总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对很多学生来说,语文是成绩提升速度最慢的学科,同时也是学起来最为复杂的学科。语文需要大量的背诵记忆,如果没有掌握好知识点,很容易就会遗漏知识,从而导致扣分。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些2020中考语文复习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考点之多音字 知识点总结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读音 1.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如“将子无怒”(请你别生气)。 2.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如“忒”:tè,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此部分详见第二节“异读字”。) 积累卡片 常见多音字例释 行xíng ①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②运动天行有常(《荀子。天论》) háng ①路遵彼微行(《诗经。七月》) ②行列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汉乐府。鸡鸣》) ③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020中考语文八大技巧答题技巧_知识点总结

2020中考语文八大技巧答题技巧_知 识点总结 中考中,语文试卷除了占得分值比较大之外,语文还是中考的第一科,这科发挥好了,后面的心态也会比较好。而语文的答题通常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需要的是同学们尽量靠近参考答案,抓住重点,符合阅卷老师的评分标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考语文八大考点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八大知识点答题技巧 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考前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二、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语言表达题是年年变化最大的题目,也是比较能考察学生语文素质的题,当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碰到新题,不要慌张,这类题总是给出了比较明确

的要求,我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量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 三、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中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其次,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这类*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科技文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也不是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它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了解*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五、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这里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就是直译;而“达”就是要通顺,符合语法。所以,翻译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只管大意。 六、诗歌:套用术语,分析诗句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知道了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我们现在

中考必备手册——人教版初中语文每课重要知识点汇总

中考必备手册——人教版初中语文每课重要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战争记忆 第1课新闻两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 绥suí聿yù 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 (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撤。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第3课蜡烛

中考语文重点必考知识点

中考语文重点必考知识点

中考语文重点必考知识点 在中考语文的复习中对于一些必考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会有助于我们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重点必考知识,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语文重点必考知识一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例: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 4、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参考示例: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明辨是非,嫉恶如仇,是正义、智慧、勇敢的化身人物性格。今天,能有孙悟空这样的人来执法,社会就会多一些公正联系社会生活。 5、《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6、列举《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语文重点必考知识二 1、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一读笛福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2、《鲁滨孙漂流记》中写鲁滨孙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 答案示例:要有益于身体健康或:地势要高,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晒;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或:要安全 ;要能望见大海意思对即可 3、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数字归纳记忆 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种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四种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道理、比喻、对比。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抑扬。 七种常见短语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后补、“的”字短语、介宾短语。七种主要复句类型:并列、转折、条件、递进、选择、因果、假设。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K12学习】XX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病句

XX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病句 考过的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XX也必考 病句常见的错误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

辑、表意不明、语序不当、成分赘余、句式杂糅等。 辨析病句的方法: 看到介词不放过。句中同时出现介词和动词时,极易造成主语残缺的语病。介词通常用在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前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处所、时间、对象等。 常见介词 表示方式 通过、经过、根据、按照、以、凭 表示时间、处所 随着、从、于、到、往、在、当、朝、向、自从、顺着、沿着 表示对象、范围 对于、关于、把、跟、与、同、给、和 表示原因 因为、由于 表示排除 除、除去、除非 表示被动 被、叫、让、给、使 例: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当介词“对”“对于”“关于”等词出现在句中时,要

注意主客体是否颠倒。 例:克隆技术,非典和禽流感这类概念对小朋友是陌生的。 看到动词不放过 看到句子中的动词要有意识地去想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是否搭配。 常见的动词搭配不当 增强……前景;创造……氛围;改善……建设;锻炼……视野;提高……态度;引起……反响;降低……距离;召开……活动;培养……水平;培养……美德;举办……典礼;看到……歌声;发扬……产业;加快了……质量;舒展了……笑容 例:近年来,我国重大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前景。 如果是动词连续使用,有时会导致词序混乱,即先发生的动词在后,后发生的动词在前,这种情况应把两个动词的先后顺序互换。 常见的逻辑错误词举例 错误顺序 改正后 惩戒、警示

2020中考语文必考的文学知识点

2020中考语文必考的文学知识点:古代名家名作 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4.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周礼》 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6.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7.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8.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9.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0.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3.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4.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5.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6.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史”,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8.“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9.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0.《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21.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2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23.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24.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25.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6.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 27.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中考语文专题知识点梳理

2012中考语文专题知识点梳理3 1、字音、字形 袅袅(niǎo)祝祷(zhù dǎo)温馨(xīn)休憩(qì)摇曳(yè)吮吸(shǔn) 采撷(xié)废墟(xū)轮廓(kuò)干皱(zhòu)甲胄(zhòu)远瀛观(yíng) 雕镂(lòu)怅然(chàng)嗫嚅(niè rú)迤逦(yǐ lǐ)绮辉(qǐ)窸窣(xīsū) 污垢(gòu )安谧(mì)潸然泪下(shān)凄凄切切(qī) míng(冥)想困厄(è) è(扼)制 xī(犀)利贫jí(瘠)宗pú(璞) dài(黛)青浩hàn(瀚) piē(撇)开 qián(虔)诚芳草qī(萋)萋 2、词义 沉思冥想:深沉地思索。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比喻生来带来,死不带去,世上没有什么可留恋的。赤条条,光着身子, 一丝不挂。 举目无亲:一个亲人也没有。 倦鸟思巢:疲倦的鸟儿愿回巢,常比喻游子思乡。 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木节交错。比喻事物复杂,不易解决。 潸然泪下:形容因有所触动而流泪。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怅然凝望:若有所失地凝神观望。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然而充满正气。 遮人耳目:遮挡别人的视线,阻隔别人的听力。 顶礼膜拜:表示极度崇拜。顶礼,佛教徒拜佛最尊敬的礼节。膜拜,合掌加额,伏地跪拜。3、文学常识 (1)《家》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作者周国平,当代作家,著有学术专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安静》等。 (2)《石缝间的生间》作者林希。其诗集《无名河》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新诗奖。本文是 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它融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表达出作者对石缝间的倔强生命的敬 畏之情。 (3)《废墟的召唤》作者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作品有小说《红豆》《三生石》。(4)《更浩瀚的海洋》这篇寓言式的散文选自《纪伯伦全集》,作者纪伯伦,黎巴嫩诗人、 小说家。 第二单元 1、字音、字形 稍逊风骚(xùn)喇叭声咽(yè)成吉思汗(hán)红装素裹(guǒ)分外(fèn) 今朝(zhāo)长篙(gāo)青荇(xìng)榆阴(yú)河畔(pàn)笙箫(shēng) 沉淀(diàn)骤然(zhòu)窗棂(líng)绷紧(bēng)岔道(chà)伫立(zhù) 绿草茸茸(róng) qìn(沁)园春妖ráo(娆)雄关màn(漫)道原chí(驰)蜡象 笙xiāo(箫) 斑lán(斓)漫sù(溯)点zhuì(缀) chě(扯)断 shùn(瞬) 息遗hàn(憾) jiàn(践)踏 2、词义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上天骄纵宠爱的人。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英雄的人物。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斑斓:灿烂多彩。

2019广州中考语文知识点分析

2019广州中考语文知识点分析 语文试卷可以把它分为八块,基础知识题、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选择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题和作文,每一块知识点,都有一定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思路。 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二、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 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中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其次,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三、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科技文不是中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不是中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它中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文章,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四、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这里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就是直译;而“达”就是要通顺,符合语法。所以,翻译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只管大意。 五、诗歌——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知道了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我们现在需要记住的是,在了解了诗歌的类别和题干的要求后,先套用术语,再结合诗句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看好题干要求 做现代文阅读最要不得的方法是,先看题目,然后拿题目往文章里套。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我们要快速阅读一遍,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作者对他所写的内容的感情,然后再看题目。应该说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基本都紧扣文章的主旨。所以答题的时候也要紧扣文章的主旨。 七、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 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题是年年变化最大的题目,也是比较能中考察学生语文素质的题,当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碰到新题,不要慌张,这类题总是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我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量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 八、作文——紧扣话题,拒绝硬伤 无论写什么文体,一定要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主旨,并在文章中时刻体现文章的主旨,不要含蓄,更不要故弄玄虚。另外,作文一定不能出现硬伤。 <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三、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五、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六、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七、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九、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一、小说 (一)小说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二)、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四)、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二、议论文 (一)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三)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四)议论文基本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五)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3、说明顺序: 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③、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

部编版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数字归纳记忆 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环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种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四种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道理、比喻、对比。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抑扬。 七种常见短语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后补、“的”字短语、介宾短语。七种主要复句类型:并列、转折、条件、递进、选择、因果、假设。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2021最新初中语文名著必考知识点大汇总

2021最新初中语文名著必考知识点大汇总今天,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初中语文部分名著知识点! 《简爱》 【主要内容】 1.作者概况:夏洛蒂·勃朗特,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 2.主题思想: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3.人物性格: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有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渴求更加丰富的人生。 4.精彩章节: ①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 ②简·爱在婚事受阻后毅然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 5.艺术特色: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小说情节诡异,气氛诡异,悬念迭起。小说始终洋溢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考题练习】 1.简·爱在做小学教员期间,意外地获得了她的叔叔的遗产。 2.罗切斯特太太是怎样死的?跳楼 3.简·爱最擅长的的技能是绘画。 4.《简·爱》一书中罗切斯特和圣约翰曾要与简·爱结婚。 5.简·爱最终把两万英镑的遗产与她的表哥和两个表姐分了。 6.简·爱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海伦。 7.简·爱在学校最喜欢的老师是潭波儿小姐。 8.简·爱最好的朋友死于肺病。 9.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做了家庭教师。 10.简·爱逃出桑菲尔德庄园后被圣约翰所救。 《西游记》 【主要内容】 1.故事梗概:《西游记》生动叙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险曲折,胜利到达西天取经的故事。 2.作者概况: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3.主题思想:小说通过唐僧取经的故事,刻画了孙悟空的形象。表现了他蔑视权威,不畏强暴,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这个形象鲜明地反映了人们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的崇高理想。 4.艺术特色: 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②善于塑造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刻画得栩栩如生。 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 5.精彩名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6.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 7.人物性格: 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一个桀骜不驯,敢作敢当的英雄,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制服无数妖魔鬼怪,为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他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人们的喜爱。

2020中考语文必考的文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一、文化常识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4.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5.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6.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五谷:稻、黍、稷、麦、豆

23.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24.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25.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27.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二、古代名家名作 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4.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周礼》 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6.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7.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8.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9.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0.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五:散文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五:散文 Ⅰ中考试题精编 〔一〕宋朝的雨 陈富强 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那么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那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喧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寂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我建议你去苏堤。 雨在树梢上,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轻巧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慢慢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那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 出现在你眼前的是1090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山,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绿烟似的漫洇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孤寂的是枝头的黄鹂。 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建的苏知州,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这是苏知州为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 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1071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视西湖时,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苏通判满腔抱负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倘假设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 机会终于在时隔18年后降临到苏东坡身上。1089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看到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他的担忧之情油然而生。回到府上,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调疏〞的感叹。叹毕,苏东坡组织人力调查踏勘。于次年四月,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这篇上书,开篇就讲:〝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苏东坡预言:〝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可荒废的五条理由。其中讲到: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假如西湖都变成葑田,那么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河赖西湖挹注,假设湖水不足,必取借钞票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吏借此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为全国第一,假如西湖浅涸,酿酒必大受阻碍。 苏东坡的这篇奏议,时隔九百年,再来分析,仍旧充满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堤,当年的苏东坡却从民生大计动身,改变了西湖的命运。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杰出的一笔。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记载了苏东坡天才的构想:〝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假设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那么葑田除而行者便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