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一体机建设方案(简版)
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大数据库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量庞大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为解决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问题,大数据库成为了企业和组织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数据库的建设方案,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和利用海量数据。
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企业和组织所获得的数据量日益庞大。
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处理和存储大数据的要求。
因此,建设一个大数据库成为了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2. 需求分析在开始大数据库建设之前,需要对企业的需求进行仔细分析。
这包括了数据的类型、规模、获取方式、以及分析和查询的要求。
通过对需求的准确分析,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大数据库系统。
3. 数据处理和存储策略在大数据库建设中,数据处理和存储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如分布式存储、数据分片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数据备份和容灾方案,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模型是大数据库建设的核心。
在设计数据模型时,需要考虑业务的特点和数据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数据的管理和查询。
常用的数据模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模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模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
5. 数据集成和清洗在大数据库建设中,数据集成和清洗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数据集成可以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清洗则可以去除重复、不完整或错误的数据。
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提高后续分析和查询的准确性。
6. 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在大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和权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数据不受非法访问、篡改或泄露。
这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加密技术和安全审计等手段来实现。
同时,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权限管理策略,确保数据只能被授权人员访问和操作。
7. 数据分析和查询建设大数据库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查询。
因此,在规划大数据库建设方案时,需要考虑数据分析和查询的需求。
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XinData 数据库一体机解决方案

产品目录010201计算节点存储节点InfiniBand交换机XinStorage存储单元管理软件XinMonitor智能监控平台Web服务器X86服务|RAC1X86服务|RAC2 Infiniband 交换机Infiniband 交换机X86服务器XinStorage1X86服务器XinStorage2X86服务器XinStorage3XinMonitor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对数据库,操作系统,XinStrorage 存储节点和Flash 闪存卡提供实时的监控,在检测到异常时发送告警信息。
直接使用OracleASM磁盘组的冗余机制来保护数据安全。
对数据存储节点进行综合管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性能和存储空间的定制。
XinStorage使用RDMA 协议实现,通过零复制和内核缓存旁路等技术降低对CPU 的消耗,提升整体系统的性能。
技术团队提供整个规划,安装调试,数据迁移和后期的系统维护。
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服务器硬件配置和存储空间进行灵活定制。
专业监控平台XinStorage存储管理软件ASM磁盘组保护数据灵活定制完善的技术支持Web服务器X86服务|RAC1X86服务|RAC2Infiniband 交换机Infiniband 交换机X86服务器XinStorage1X86服务器XinStorage2X86服务器XinStorage3X86服务|RAC3Web服务器X86服务|RAC1X86服务|RAC2 Infiniband 交换机Infiniband 交换机X86服务器XinStorage1X86服务器XinStorage2X86服务器XinStorage3X86服务器XinStorage4XinData数据库一体机配置清单–高配版组件类型配件详细配置数量CPU内存磁盘计算节点服务器Intel 4*E7-4850V3*4256G SAS 15K 600GB*42存储节点服务器Intel E5-2620V3*264GB SAS 15K 600GB*43存储设备 6.4T PCIe Flash3交换机IB交换机SX6018(18口,带管理功能)2 HCA卡MCX354A-FCBT56Gb/s PCIe3.0 X8双口5 IB数据线Mellanox Copper Cable10XinData数据库一体机配置清单–标配版组件类型配件详细配置数量CPU内存磁盘计算节点服务器Intel E7-4820V3*4128G SAS 15K 600GB*22存储节点服务器Intel E5-2620V3*232G SAS 15K 600GB*23存储设备 3.2T PCIe Flash3交换机IB交换机SX6018(18口,带管理功能)2 HCA卡MCX354A-FCBT 56Gb/s PCIe3.0 X8双口5 IB数据线Mellanox copper cable11容量800GB 1.2TB 1.6TB 3.2TB 6.4TB 闪存类型MLC MLC MLC MLC MLC 读带宽 1.4GB/s 2.0GB/s 2.6GB/s 2.6GB/s 2.6GB/s 写带宽 1.2GB/s 1.8GB/s 1.8GB/s 1.9GB/s 1.9GB/s 随机读延迟(4KB)67us67us67us67us67us 随机写延迟(4KB)9us9us9us9us9us 随机读IOPS(4KB)300,000450,000590,000590,000590,000随机写IOPS(4KB)310,000460,000480,000480,000480,000写入寿命每天5次全盘写(5DWPD),持续3年Orion 测试对比PCIe 闪存卡存储节点SAS 10K存储节点测试类型IOPS吞吐量(MBPS)延时(ms)IOPS吞吐量(MBPS)延时(ms)8k block 随机读336891520.870.12477158.09 5.591M block 写32k 块随机读485851518.310.2068421.38 5.23 32k 块随机写327041003.900.062909.077.458K 块随机读107026836.140.11731 5.71 5.088K 块随机写70112547.750.03303 2.377.131M 随机读N/A1667.53N/A174174.1411.201M 随机写N/A1154.98N/ACalibrate-io性能测试数据IOPS MBPS 第一次949462499第二次93214253202感谢观看如需帮助,请洽各地区销售。
企业数据库建设方案

企业数据库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化和数据驱动业务的兴起,企业对于数据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数据库作为企业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企业提供一份完整的数据库建设方案,以满足其各项业务需求和数据管理要求。
二、需求分析在制定数据库建设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需求:1.数据存储和管理:企业需要一个可靠和高效的数据库系统,能够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2.数据安全和权限控制:企业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并能够进行细粒度的权限控制,防止未授权的访问或操作。
3.数据备份和恢复:企业需要有合理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和灾难。
4.数据分析和报告:企业需要有数据分析和报告工具,能够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和规划。
三、技术选型在确定数据库建设方案之前,需要进行技术选型,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DBMS:1.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适用于结构化数据和复杂的查询操作。
2.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如MongoDB、Redis等。
适用于海量数据的存储和高速读写操作。
3.图数据库:如Neo4j、OrientDB等。
适用于存储和查询关系数据。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一种适合的技术来构建数据库系统。
四、数据库架构设计基于对企业需求的分析和技术选型,可以开始进行数据库架构设计。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设计决策:1.数据库模式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数据特点,设计数据库的表结构和关系模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数据库集群设计:如果企业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并保证高可用性和扩展性,可以考虑使用数据库集群,将数据分布到多个节点上。
3.数据库索引设计:根据数据库的查询需求和性能要求,设计合适的索引,加快数据的访问速度。
(完整版)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简版)

企业数据中心系统平台技术方案建议书第1章总体建设方案1.1总体建设思路图、数据中心构建思路图按照对数据中心的理解,完整的数据中心应该具备IT基础设施(主机、存储、网络)、企业级ETL平台、数据存储中心、数据共享服务、应用层、统一门户、数据管控平台。
1.2功能框架图、功能框架系统功能框架分为企业级ETL平台、存储与计算中心、服务层、应用层、统一门户、统一平台管控。
企业级ETL平台:负责企业数据中心数据采集、加工、汇总、分发的过程,完成企业级数据标准化、集中化,实现数据脉络化、关系化,实现统一的数据处理加工,包括:非实时数据处理和实时数据处理,提供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加载、数据汇总、数据分发、数据挖掘等能力。
存储与计算中心: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数据模型,以及统一的数据存储与计算,具体提供关系数据库、分布式非关系数据库、分布式文件、分布式计算,实现统一的数据存储与计算。
数据共享服务:通过数据服务标准化开放访问,帮助企业IT建设中,应用和数据分离,引入更多的应用开发商,促进应用的百花齐放和应用的专业性;基于标准化接口,实现对标签、客户视图、指标等数据查询API封装,实现与周边系统实时互动,体现数据价值,减少数据冗余,保证数据安全,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应用层:应用层的应用使用服务层提供的各种数据服务。
本期应用层包括:经分应用、流量运营、ESOP应用、VGOP应用、指标库、流量运营战略地图、掌上分析、自助业务分析、区域洞察、渠道运营、自助分析、客户标签库、实时营销、LTE互联网管控策略。
统一门户:提供统一域名分配、负载均衡、鉴权管理、统一管控平台接入、应用注册、应用发布、应用访问数据信息等功能,同时提供数据中心被应用访问的频次,被应用访问的数据范围,提供数据资产的评估,为应用上下线和数据开放提供依据。
统一平台管控:面向开发人员、运维人员实现数据、应用、资源的统一管控,包括:数据资产管控、开发管理、监控管理、调度管理、系统管理、安全管理。
数据库一体机建设方案(简版)

数据库⼀体机建设⽅案(简版)数据库⼀体机建设⽅案2019.08⽬录1.产品简介 (3)1.1.产品背景 (3)1.2.产品概述 (4)1.3.产品特性及优势 (4)2. 硬件配置和集成服务 (5)2.1.建议分布式数据库⼀体机硬件配置 (5)2.2.数据库迁移⼯作内容⼈天 (6)1.产品简介分布式数据库⼀体机遵循开放的⼯业标准,采⽤领先的分布式架构,专为企事业单位核⼼数据库⾼性能需求业务设计,将计算单元和存储单元以及⽹络单元整合融⼊标准机柜,为企业级核⼼数据库业务提供卓越性能、⾼可靠性与⾼性价⽐。
分布式数据库⼀体机系统⽀持多种数据库混合部署,完美⽀撑OLTP、OLAP业务等多种负载,数据库⼀体机所涉及部件均为冗余设计,数据2~3份冗余保护,增加专为数据库性能设计的性能加速单元为企业核⼼数据库业务提供强⼤的处理能⼒与灵活的扩展能⼒。
1.1.产品背景⼀直以来,IT业务⽀撑系统数据库均运⾏在⼩型机+集中式SAN存储的传统架构中。
随着当前业务的⾼速发展,业务系统的交易量及数据量越来越⼤,对核⼼系统的处理能⼒及存储能⼒要求越来越⾼。
⽽⼩型机\X86+集中存储的传统架构扩展性差,性能有限,IO能⼒严重不⾜,如需达到相应的处理能⼒,则需要⽤更⾼配置的⼩型机\X86和更⾼端存储来代替现有的⼩型机\X86和存储,技术复杂,代价昂贵。
同时,随着设备的⽼化,设备性能越来越不⾜以⽀撑业务需要,核⼼系统的架构改造和升级势在必⾏。
基于传统架构的数据库往往存在如下的问题:◆传统架构的数据库节点需要⾼性能主机,成本⾼。
对于多节点RAC数据库,由于节点间的通信带宽通常为1Gbps,较⾼的为10Gbps,这个数量级的带宽使得节点间的并发处理能⼒⽆法充分利⽤。
◆传统架构的数据库的性能瓶颈通常在IO上⾯,传统的磁盘阵列受限于控制器的处理能⼒和FC端⼝带宽,IO吞吐量通常只能⼏百MB/s,在数据库要求⼤量的磁盘读写时,IO 消耗的时间过长。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简新版)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简新版)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简新版)1.项目背景1.1 需求分析1.2 目标与目标用户1.3 项目约束条件2.数据中心规划2.1 数据中心定位2.2 数据中心设计原则2.3 机房布局设计2.4 数据中心硬件设施2.4.1 服务器2.4.2 存储设备2.4.3 网络设备2.4.4 冷却系统2.4.5 供电系统2.5 数据中心软件环境2.5.1 操作系统2.5.2 虚拟化软件2.5.3 数据库系统2.5.4 监控与管理软件3.数据中心网络设计3.1 网络拓扑结构3.2 IP地质规划3.3 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3.4 安全策略设计4.数据中心存储设计4.1 存储技术选型4.2 存储架构设计4.3 存储容量规划4.4 存储备份与恢复策略5.数据中心备份与灾难恢复5.1 数据备份策略5.2 灾难恢复计划5.3 测试与验证6.数据中心安全设计6.1 数据安全策略6.2 网络安全策略6.3 电源与供电安全策略6.4 入侵检测与防护策略7.数据中心监控与管理7.1 硬件监控7.2 网络设备监控7.3 服务器与虚拟化平台监控7.4 安全事件监控7.5 故障处理与变更管理附件:详细的数据中心平面布局图、网络拓扑图、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配置表、安全设备配置表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 数据中心:也称为机房,指专门用于存放、管理和运营大规模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与存储设备的场所。
- 服务器: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为其他设备提供数据或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或设备。
- 存储设备:指用于存储和保管数据的硬件设备,如硬盘、磁带等。
- 网络设备:指用于构建计算机网络、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硬件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 冷却系统:用于维持数据中心内部温度适宜的系统,防止设备过热。
- 供电系统:指用于为数据中心提供电力供应的设备和系统,包括电源、UPS等。
- 操作系统:指计算机系统中直接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如Windows、Linux等。
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大数据库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的规模不断增大,数据对于企业和组织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
为了应对庞大的数据量和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建立一套高效可靠的大数据库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份全面的大数据库建设方案,以满足企业或组织的数据管理和分析需求。
二、需求分析1. 数据规模:首先需要明确建设数据库的规模,包括数据量、数据类型和数据来源等。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需要存储和处理的数据范围,例如客户信息、销售数据、产品库存等。
2. 数据处理需求:了解企业或组织对数据的处理需求,包括数据的增删改查、数据分析和挖掘等。
基于这些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分析工具。
3. 数据安全性:大数据库通常存储着重要的商业和客户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考虑数据备份和灾备方案,以及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
4. 数据可扩展性:未来企业或组织的数据量可能会不断增长,因此数据库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应对未来的业务发展需求。
三、解决方案1. 硬件设备根据数据规模和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服务器的配置应根据数据库的访问频率和并发量进行优化,存储设备则需要考虑容量和性能。
2. 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企业或组织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常见的大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Oracle、MySQL和SQL Server等。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系统应综合考虑其性能、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
3. 数据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逻辑设计包括确定数据表和关系,物理设计则考虑数据的索引、分区和分片等。
合理的数据库设计能够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查询性能。
4. 数据安全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数据备份: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不会因为硬件故障或人为失误造成丢失。
- 数据加密:对重要的商业和客户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大数据库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库(Big Data)的建设成为了企业和组织管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库建设的目标、策略和步骤,并提供一个全面而可行的方案。
一、引言大数据库是处理海量且复杂数据的关键工具,能够帮助企业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支持决策和战略制定。
在本节中,我们将明确大数据库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1.1 目标大数据库建设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可靠、高效、安全的数据储存、管理和分析平台,以支持企业的决策和创新。
通过利用大数据库,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产品和客户需求,实现业务增长和竞争优势。
1.2 意义大数据库的建设对企业具有以下意义:1) 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大数据库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全面地了解市场和竞争对手,从而制定更精准的决策;2) 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大数据库建设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确保企业数据不被非法获取或滥用;3) 支持创新和业务增长:通过挖掘大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和趋势,企业能够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增加收入来源。
二、策略与步骤本节将介绍大数据库建设的策略和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技术选择、系统设计、实施与运维等方面。
2.1 需求分析在进行大数据库建设之前,需进行需求分析,明确业务需求和数据分析目标。
需求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类型和规模:确定要存储和处理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包括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记录)和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片等);2) 数据来源和采集方式:确定数据的来源,如企业内部系统、外部数据接口等,并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式;3) 数据质量和一致性要求:明确数据质量标准和一致性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 分析需求和应用场景:了解用户的分析需求和具体应用场景,为后续的技术选择和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2.2 技术选择在大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工具来支持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选择:1)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引擎):根据需求分析中确定的数据类型和规模,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MySQL)或NoSQL数据库(如MongoDB、Hadoop);2) 数据仓库和数据湖:根据数据分析目标和应用场景,选择建立数据仓库或数据湖,以支持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分析;3)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工具:选择适合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工具,帮助挖掘大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和趋势;4)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选择合适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案,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一体机建设方案
2019.08
目录
1.产品简介 (3)
1.1.产品背景 (3)
1.2.产品概述 (4)
1.3.产品特性及优势 (4)
2. 硬件配置和集成服务 (5)
2.1.建议分布式数据库一体机硬件配置 (5)
2.2.数据库迁移工作内容人天 (6)
1.产品简介
分布式数据库一体机遵循开放的工业标准,采用领先的分布式架构,专为企事业单位核心数据库高性能需求业务设计,将计算单元和存储单元以及网络单
元整合融入标准机柜,为企业级核心数据库业务提供卓越性能、高可
靠性与高性价比。
分布式数据库一体机系统支持多种数据库混合部
署,完美支撑OLTP、OLAP业务等多种负载,数据库一体机所涉及部
件均为冗余设计,数据2~3份冗余保护,增加专为数据库性能设计
的性能加速单元为企业核心数据库业务提供强大的处理能力与灵活
的扩展能力。
1.1.产品背景
一直以来,IT业务支撑系统数据库均运行在小型机+集中式SAN存储的传统架构中。
随着当前业务的高速发展,业务系统的交易量及数据量越来越大,对核心系统的处理能力及存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而小型机\X86+集中存储的传统架构扩展性差,性能有限,IO能力严重不足,如需达到相应的处理能力,则需要用更高配置的小型机\X86和更高端存储来代替现有的小型机\X86和存储,技术复杂,代价昂贵。
同时,随着设备的老化,设备性能越来越不足以支撑业务需要,核心系统的架构改造和升级势在必行。
基于传统架构的数据库往往存在如下的问题:
◆传统架构的数据库节点需要高性能主机,成本高。
对于多节点RAC数据库,由于节点间
的通信带宽通常为1Gbps,较高的为10Gbps,这个数量级的带宽使得节点间的并发处理能力无法充分利用。
◆传统架构的数据库的性能瓶颈通常在IO上面,传统的磁盘阵列受限于控制器的处理能
力和FC端口带宽,IO吞吐量通常只能几百MB/s,在数据库要求大量的磁盘读写时,IO 消耗的时间过长。
◆传统架构的存储扩展能力较差,在容量增加时,性能没有相应提高。
同时扩容成本高。
在此环境下,以x86服务器为基础、使用闪存卡、Infiniband交换机可以使Oracle RAC
达到很高的处理能力和IO吞吐量的数据库一体机应运而生。
1.2.产品概述
分布式数据库一体机是面向企业级核心数据库系统的软硬件
整合一体化产品,通过高带宽低时延的Infiniband 互联,将高性能
X86服务器节点和以闪存为核心的分布式存储,软硬件配合紧密耦合
成高性能分布式存储架构加数据库及数据容灾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
了资源池化,动态资源扩展,配合具备多租户功能的数据库软件实现
多租户、高可用性、可扩展性的云数据库服务,为用户解决当前性能
瓶颈和未来的扩展问题,大幅改善用户管理和性能体验。
同时实现了
一站式交付,一键式业务部署。
傻瓜式运维,降低对IT管理人员技
能要求,大幅节省客户采购与管理成本。
1.3.产品特性及优势
◆一站式交付,一键部署,快速上线,采用x86的标准开放架构,将计算与存储整合为通
用的融合节点消除架构复杂度预先配置与优化,一站式整体交付,开箱即用,自动部署。
系统部署时间大幅度缩短。
◆统一运维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整个一体机的资源通过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傻瓜式运
维,大大降低对IT管理人员技能要求。
◆多维动态扩展,可以根据需求动态扩展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容量和性能线性增长。
◆高性能,存储节点和计算节点通过高速40/56/100Gb的Infiniband网络互联,每个连
接的链路均可进行存储数据传输。
通过存储管理软件,在使用闪存卡的情况下,可以使单存储节点提供IO吞吐量达到12GB/s以上,IOPS(每秒磁盘IO请求次数)可以达到30万以上,磁盘访问延迟在0.6ms以内。
单计算节点上的IO吞吐量达到12GB/s以上,IOPS(每秒磁盘IO请求次数)可以达到90万以上,磁盘访问延迟在0.6ms以内。
存储的三项关键能力是传统阵列的10倍以上。
◆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分布式数据库一体机,普通X86服务器,Infiniband交换机,
Infiniband HCA卡及PCIe闪存卡等均为冗余设计,任何一个设备和节点出现故障,不
影响在线业务的可用性,无单点故障。
同时,分布式数据库一体机自动管理和维护存储资源,当分布式存储网络中有节点损坏,或移动增加存储节点,zData一体机会在已有的或完好的节点上重构完好的存储“块”,使得每一份存储“块”仍然有镜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重构速度每小时可达2TB,可在线自动操作,无需人工干预和不影响在线业务。
◆按需选配,根据不同的客户,分布式数据库一体机提供多种配置,满足不通行业,不同
规模的用户需求。
◆存储管理软件,存储管理软件,基于高效的数据传输协议RDMA(远程直接存储访问),
减少了通信对CPU的开销,将CPU的计算资源留给了计算节点,大幅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高速缓存,分布式数据库一体机独有的高速缓存加速技术,支持WRITE_BACK(写缓存)、
支持动态调整CACHE的脏块比率、支持LRU和FIFO两种CACHE算法、支持脏块的刷新频率和速度动态的控制以及支持进程级缓存控制,大幅提升系统IO性能以及整理性能。
◆与Oracle ASM融合,在数据库层提供数据保护以及IO提升。
2. 硬件配置和集成服务
若用户当前的核心数据库系统采用两台HP小机,操作系统,cpu是750GHZ * 4-8700,内存是64G,数据量是200G,停机允许时间在2个小时;建议目标库升级为11.2.0.4,并且需要配置ADG。
2.1.建议分布式数据库一体机硬件配置
2.2.数据库迁移工作内容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