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氮含量的测定分析(精)

合集下载

土壤全氮测定

土壤全氮测定

土壤全氮测定法方法一:半微量开氏法1 测定原理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

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不包括全部硝态氮)。

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煮前,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成铵态氮。

2 仪器、设备2.1 土壤样品粉碎机;2.2 玛瑙研钵;2.3 土壤筛:孔径1.0mm(18目);0.25mm(60目);2.4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2.5 硬质开氏烧瓶:容积50ml,100ml;2.6 半微量定氮蒸馏装置;2.7 半微量滴定管:容积10ml,25ml;2.8 锥形瓶:容积150ml;2.9 电炉:300W变温电炉。

3 试剂3.1 硫酸(GB 625—77):化学纯;3.2 硫酸(GB 625—77)或盐酸(GB 622—77):分析纯,0.005mol/L硫酸或0.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3.3 氢氧化钠(GB 629—81):工业用或化学纯,10mol/L氢氧化钠溶液;3.4 硼酸-指示剂混合液;3.4.1 硼酸(GB 628—78):分析纯,2%溶液(W/V);3.4.2 混合指示剂:0.5g溴甲酚绿(HG3—1220—79)和0.1g甲基红(HG3—958 —76)于玛瑙研钵中,加入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全部溶解后,加95%乙醇至100ml。

使用前,每升硼酸溶液中加20ml混合指示剂,并用稀碱调节至红紫色(pH值约4.5)。

此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如在使用过程中pH值有变化,需随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之。

3.5 加速剂:100g硫酸钾(HG 3—920—76,化学纯),10g五水合硫酸铜(GB 665 —78,化学纯),1g硒粉(HG3—926—76)于研钵中研细,必须充分混合均匀。

3.6 高锰酸钾溶液:25g高锰酸钾(GB 643—77)溶于500ml无离子水,贮于棕色瓶中;3.7 1∶1 硫酸;3.8 还原铁粉:磨细通过孔径0.15mm(100目)筛;3.9 辛醇。

土壤全氮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全氮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全氮含量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而其中的全氮含量又是评价其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全氮含量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实验主要采用凯氏消解法进行土壤中全氮含量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凯氏消解法是测定土壤中全氮含量的常用方法,其原理主要是将土样经预处理后,用酸与氧化剂共同消解,然后经镁铵盐分离析出NH4+,使NH4+与N 进行草酸二乙酯法的反应,最后用分光光度计对草酸盐的浓度进行测定,从而得到土壤中全氮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 土样制备:将土壤样品经过筛选,然后用空气干燥,去除其中的水分;根据样品的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土样。

2. 消解操作:取定量土样放入消解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凯氏试剂,放入加热器中进行消解,待消解结束后,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混合均匀,然后用滤纸过滤掉残渣。

3. 分离析出:将滤液中的镁铵盐添加进入,过一定时间后,得到NH4Cl沉淀,用滤纸过滤掉上清液。

4. 草酸二乙酯操作:取NH4Cl沉淀,在草酸与异丙醇的混合物中进行反应,得到草酸铵盐。

5. 分光光度计测定: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草酸铵盐溶液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土壤样品的全氮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测量多组样品后,得到的平均结果如下表:样品编号全氮含量(mg/kg)样品1 32.5样品2 30.3样品3 31.1样品4 33.2从数据来看,不同土样的全氮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样品4含量最高,样品2最低。

五、实验结论通过凯氏消解法测定土壤的全氮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并且在不同土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对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土壤中氮含量的测定分析(精)

土壤中氮含量的测定分析(精)

土壤中氮含量的测定分析核心提示:摘要:概述了土壤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土壤全氮、无机氮(包括铵态氮、硝态氮)水解氮、酰胺态氮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土壤;全氮;测定方法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摘要:概述了土壤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土壤全氮、无机氮(包括铵态氮、硝态氮)水解氮、酰胺态氮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土壤;全氮;测定方法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两大类,其中95%以上为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

小分子的氨基酸可直接被植物吸收,有机态氮必须经过矿化作用转化为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属于缓效氮。

土壤全氮中无机态氮含量不到 5%,主要是铵和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气和氮氧化物等很少。

大部分铵态氮和硝态氮容易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属于速效氮。

无机态氮包括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硝酸根和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铵离子,作物都能直接吸收。

土壤对硝酸根的吸附很弱,所以硝酸根非常容易随水流失。

在还原条件下,硝酸根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还原为气态氮而逸出土壤,即反硝化脱氮。

部分铵离子可以被粘土矿物固定而难以被作物吸收,而在碱性土壤中非常容易以氨的形式挥发掉。

土壤腐殖质的合成过程中,也会利用大量无机氮素,由于腐殖质分解很慢,这些氮素的有效性很低。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来自施肥、生物固氮、雨水和灌溉水,后二者对土壤氮贡献很小,施肥是耕作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而自然土壤的氮素主要来自生物固氮。

土壤含氮量受植被、温度、耕作、施肥等影响,一般耕地表层含氮量为0.05%~0.30%,少数肥沃的耕地、草原、林地的表层土壤含氮量在 0.50%~0.60%以上。

我国土壤的含氮量,从东向西、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进入土壤中的各种形态的氮素,无论是化学肥料,还是有机肥料,都可以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进行相互转化。

1 土壤全氮的测定1.1 开氏法近百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对全氮的测定方法不断改进,提出了许多新方法,主要有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高氯酸-硫酸消化法、硒粉-硫酸铜-硫酸消化法。

土壤中氮含量的测定方法

土壤中氮含量的测定方法
[2] 梁兰英.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硝态氮. 甘肃环境 研究与监测, 2001年6月第14卷第2 期:80~81
[3] 宋歌, 孙波, 教剑英. 测定土壤硝态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与 其他方法的比较. 土壤学报, 2007 年3 月第44 卷第2 期:288~293
[4] 土壤中速效氮的测定方法, 土壤肥料 [5] 徐晓荣, 李恒辉, 陈良. 还原蒸馏法与酚二磺酸比色法测定
同时,过度使用氮肥,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即水体中氮磷等营 养元素的富集,导致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为蓝藻、绿藻等)的异常 增殖,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 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土壤中氮的分类
存在形式 : 主要可分为硝态氮和铵太氮
溶解性: 分为水解性氮和不溶性氮
能否被植物直接吸收: 可分为有效氮(速效氮)和无效氮。
▪ 2、紫外分光光度法(校正因数法) 与经典的还原蒸馏法、镀铜镉 还原2重氮化偶合比色法,尤其是酚二磺酸法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 性,且操作相对简单,测定速度快。对于有机质低于50 g kg - 1的矿 质土壤来说,可以使用2. 2 作为校正因数,测定范围从N1~2 mg kg - 1到近于N 100 mg kg - 1 ,而测定水样硝酸盐含量使用的校正因数 2. 0[12 ,13 ]并不适用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测定。土壤有机质高于 50 g kg - 1时,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校正因数有随之上升的趋势,但森 林土壤因表土层中有机质以粗腐殖质为主,校正因数未必很高。有 机质含量和性质与校正因数的定量关系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混合法及其他:示波极谱滴定法、生物培养法、毛细管 电泳分析法、流动注射分析法、开氏消煮-常量蒸馏-纳 氏试剂光度法等
半微量克氏(Kjeldahl)法

土壤 全氮的测定

土壤 全氮的测定

土壤全氮的测定
土壤全氮的测定是指评估土壤中氮素的总量,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全氮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和指导合理施肥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和杜马斯燃烧法(Dumas method)等。

以下是凯氏定氮法的基本步骤:
1. 样品准备:将风干的土壤样品研磨并通过一定孔径的筛网,以去除较大的颗粒和杂质。

2. 消煮:将准备好的土壤样品与适量的催化剂(如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物)和浓硫酸混合,然后在高温下进行消煮。

消煮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氮会被转化为氨。

3. 蒸馏:消煮完成后,将溶液转移到蒸馏器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蒸馏将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4. 吸收和滴定:蒸馏出的氨气通过硼酸溶液吸收,然后用标准的盐酸溶液进行滴定,以测定氨的量。

5. 计算和报告:根据滴定结果,计算出土壤样品中的全氮含量,通常以氮的百分比或毫克/千克(mg/kg)表示。

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准确且广泛使用的土壤全氮测定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人员的安全。

1。

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测定法

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测定法

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测定法
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测定是土壤化学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常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等仪器来测定土壤无机氮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1.准备样品:将土壤样品研磨成细粉,然后用氯化钠溶液将其稀释到浓度为0.5%。

2.进行提取:将稀释后的土壤样品加入氯化钠溶液,用氯化钠溶液将样品中的氮离子提取出来。

3.进行分离:将提取液加入色谱柱中,并使用溶剂将其进行分离。

4.进行检测:使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测量每个分离的组分的吸收峰高度,并根据标准品的吸收峰高度来计算土壤样品中无机氮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1.准备样品:将土壤样品用氯化钠溶液稀释到浓度为0.5%。

进行提取:将稀释后的土壤样品加入氯化钠溶液,用氯化钠溶液将样品中的氮离子提取出来。

进行检测: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提取液的吸收值,并根据标准品的吸收值来计算土壤样品中无机氮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定无机氮含量时,需要注意除去干扰因素,如有机物和硅的干扰。

这可以通过对样品进行氧化处理来减少有机物的干扰,或者使用硫酸铜溶液进行沉淀来除去硅的干扰。

此外,还需要注意样品的储存方式,避免样品在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或氧化。

通常将样品装入密封容器中,并保存在冰箱或冷藏库中。

-土壤中氮素的测定

-土壤中氮素的测定

• 氧化剂:HCIO4-H2SO4, H2O2-H2SO4 消煮样品,
可同时测定N、P、K等多种元素,倍受关注。 • H2SO4:具有较强的氧化力,其沸点338℃
此温度不能彻底分解有机质,所
以需要增温
关于开氏法
用硫酸消煮样品测定氮素含量的方法均叫开 氏法.
标准的开氏法 常量法: 称 1.0~10.0 g 土壤样品,加混合加速 剂 K2SO410g, CuSO4 1.0 g, Se 0.1 g 加浓硫酸 30 ml, 消煮 5 h 半微量法: 称 0.1~1.0 g 土壤样品
C=CB*VB/VH
保留四位小数
五、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一、测定方法
土壤速效氮亦称土壤有效氮,指当季作 物能吸收利用的土壤氮素量。它包括土壤溶
液中的NO3-、NH4+、胶体上吸附的NH4+和易
为土壤微生物分解的有机氮。
土壤速效氮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生物测定法采用生
物培养的方法测定,手续繁琐,需要较长
2、测定步骤 ① 样品的消煮 : 0.5000 g → 消化管 → 加 水湿润 → 加 5 ml 浓硫酸 → 加 2 g 催化剂 → 400 ℃消化炉上消化 → 颜色成灰白色到 淡蓝色 → 后煮 1 h → 取下冷却 → 无损转 移到 100 ml 容量瓶 → H2O 定容 → 摇匀 → 待测(N、P、K等)
4、结果计算及应用
碱解氮(mg/kg) = C×V×14×1000/m = 7000CV
C:标准H2SO4溶液浓度(mol/L); V:H2SO4体积(ml); 14:氮原子的摩尔质量; m:土壤风干重 1000:g换算为kg 土壤供氮量(kg/hm2) = 2.25×碱解氮含量 土壤供氮量(kg/667m2) = 0.15×碱解氮含量

土壤全氮的测定

土壤全氮的测定

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一、 原理土壤中的氮大部分以有机态(蛋白质、氨基酸、腐殖质、酰胺等)存在,无机态(NH 4+ 、 NO 3- 、NO 2 - )含量极少,全氮量的多少决定于土壤腐殖质的含量。

土壤中含氮有机化合物在还原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浓硫酸消化分解,使其中所含的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结合为硫酸铵。

给消化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铵盐分解蒸馏出氨,吸收在硼酸溶液中,最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根据标准盐酸的用量,求出分析样品中的含氮全量。

二、 试剂:1、混合催化剂:称取硫酸钾100g 、五水硫酸铜10g 、硒粉1g 。

均匀混合后研细。

贮于瓶中。

2、比重1.84浓硫酸。

3、40%氢氧化钠:称400g 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蒸馏水600ml ,搅拌使之全部溶解。

4、2%硼酸溶液:称20g 硼酸溶于1000ml 水中,再加入2.5ml 混合指示剂。

(按体积比100:0.25加入混合指示剂)5、混合指示剂:称取溴甲酚绿0.5g 和甲基红0.1克,溶解在100ml95%的乙醇中,用稀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使之呈淡紫色,此溶液pH 应为4.5。

6、0.005mol/L 的硫酸标准溶液:取比重1.84的浓硫酸0.27ml ,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用基准物质标定之。

标准酸的标定方法:(1) 称取0.3817-0.5721g 的硼砂(Na 2B 4O 7·10H 2O )三份,用30ml 水溶解(可微热),加甲基红2滴,以待标定硫酸溶液滴定至由黄至橙,记录待测液用量,计算浓度(平均误差≤0.3%)。

V MSO H C ⨯=7.381)2/1(42(mol/L )M ——硼砂的质量(g );381.7——硼砂的分子量;V ——滴定所消耗硫酸体积(2) 称取0.2g 于270~300℃灼烧至恒定的基准无水碳酸钠(准确到0.0001g)。

溶于50mL 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用配制好的滴定硫酸溶液,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 ,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中氮含量的测定分析
核心提示:摘要:概述了土壤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土壤全氮、无机氮(包括铵态氮、硝态氮)水解氮、酰胺态氮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土壤;全氮;测定方法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
摘要:概述了土壤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土壤全氮、无机氮(包括铵态氮、硝态氮)水解氮、酰胺态氮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土壤;全氮;测定方法
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两大类,其中95%以上为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

小分子的氨基酸可直接被植物吸收,有机态氮必须经过矿化作用转化为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属于缓效氮。

土壤全氮中无机态氮含量不到 5%,主要是铵和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气和氮氧化物等很少。

大部分铵态氮和硝态氮容易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属于速效氮。

无机态氮包括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硝酸根和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铵离子,作物都能直接吸收。

土壤对硝酸根的吸附很弱,所以硝酸根非常容易随水流失。

在还原条件下,硝酸根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还原为气态氮而逸出土壤,即反硝化脱氮。

部分铵离子可以被粘土矿物固定而难以被作物吸收,而在碱性土壤中非常容易以氨的形式挥发掉。

土壤腐殖质的合成过程中,也会利用大量无机氮素,由于腐殖质分解很慢,这些氮素的有效性很低。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来自施肥、生物固氮、雨水和灌溉水,后二者对土壤氮贡献很小,施肥是耕作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而自然土壤的氮素主要来自生物固氮。

土壤含氮量受植被、温度、耕作、施肥等影响,一般耕地表层含氮量为0.05%~0.30%,少数肥沃的耕地、草原、林地的表层土壤含氮量在 0.50%~0.60%以上。

我国土壤的含氮量,从东向西、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进入土壤中的各种形态的氮素,无论是化学肥料,还是有机肥料,都可以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进行相互转化。

1 土壤全氮的测定
1.1 开氏法
近百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对全氮的测定方法不断改进,提出了许多新方法,主要有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高氯酸-硫酸消化法、硒粉-硫酸铜-硫酸消化法。

但开氏法目前仍作为一个统一的标准方法,此法容易掌握,测定结果稳定,准确率较高。

开氏法测氮的原理为:在盐类和催化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使有机氮分解为铵态氮。

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不包括硝态氮)。

含有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
煮前,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为铵态氮。

其中硫酸钾在消煮过程中可提高硫酸沸点,硫酸铜起催化作用,以加速有机氮的转化。

硒粉是高效催化剂,可缩短转化时间。

但此法操作繁琐,测定一个样品大约需要40~60min,不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也不适合处理固定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较高的土壤。

1.2 土壤肥力测定仪法
1.2.1 样品预处理。

土壤样品去除草根、石块后放于塑料薄膜上,自然风干,四分法研磨后过0.15mm筛备用。

1.2.2 样品分析。

样品分析采用土壤肥力仪和TOC仪测定法。

准确称取0.50g土样置于50ml三角瓶中,滴加水湿润,加3ml浓H2SO4和数滴双氧水,架弯颈小漏斗,电炉加热至H2SO4回流,待土样变灰白,取下三角瓶,冷却。

将土样全部移入50ml容量瓶,加水定容后澄清。

取5ml澄清液至50ml容量瓶,加3ml10mol/lNaOH,使溶液 pH 值≥12,再加水定容摇匀。

取出约30ml溶液用氨敏电极测定全氮;同时用TOC仪测定样品溶液全氮含量。

以上测定过程重复5次。

2 无机氮测定
2.1 铵态氮的测定
2.1.1 原理。

目前一般采用KCl溶液提取法,其原理是将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NH4+及水溶性NH4+浸提出来,再用MgO蒸馏。

此法操作简便,条件容易控制,适于含NH4+-N较高的土壤。

2.1.2 操作步骤。

称取土样10g,放入100ml三角瓶中,加2mol/lKCl溶液50ml,用橡皮塞塞紧,振荡30min,立即过滤于50ml三角瓶中(如土壤NH4+-N 含量低,可将土液比改为1:25)。

吸取滤液25ml放入半微量氮蒸馏器中,把盛有5ml 2%硼酸指示剂溶液的三角瓶放在冷凝管下,然后再加12%MgO悬浊液10ml于蒸馏器中蒸馏。

以下步骤同全氮测定,同时做空白试验。

2.2 硝态氮的测定
2.2.1 原理。

土壤中硝态氮是植物能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性氮素,土壤中硝态氮测定方法有多种,其标准测定方法为酚二磺酸法。

此法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较高。

根据酚二磺酸与HNO3作用生成硝基酚二磺酸,此反应物在酸性介质中为无色,在碱性条件下为稳定的黄色盐溶液。

但土壤中如含CL-在15mg/kg以上时,需加AgNO3处理,待测液中NO3--N的测定范围为0.10~2mg/kg。

2.2.2 操作步骤。

称取50g新鲜土样放在500ml三角瓶中,加0.50
gCaSO4·2H2O和250ml水,塞后振荡10min。

放置几分钟后,将上清液用干滤纸过滤。

吸取清液25~50ml于蒸发皿中,加约0.05gCaCO3,在水浴上蒸干、(如有色,可用水湿润,加10%H2O2消除),蒸干后冷却,并迅速加入2ml酚二磺酸试剂,将皿旋转,使试剂接触所有蒸干物,静置10min,加水20ml,用玻璃棒搅拌,使蒸干物完全溶解。

冷却后,渐渐加入1:1NH4OH,并不断搅拌,溶液呈微碱性(黄色),再多加2ml,然后将溶解液定量地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在分光光度计上用光径1mm比色槽进行比色,波长为420 nm,以空白溶液调节仪器零点。

2.2.3 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10mg/kg NO3--N标准液:0、1、2、5、10、15、20ml于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与待测液相同操作,进行显色和比色,绘制工作曲线。

3 水解氮的测定
3.1 原理
在酸、碱条件下,把较简单的有机态氮水解成铵,长期以来采用丘林的酸水解法,但此法对有机质缺乏的土壤及石灰性土壤,测定结果不理想,而且手续繁琐。

碱解扩散操作简便,还原、扩散和吸收同时进行,适于大批样品的分析,且与作物需氮情况有一定相关性,所以目前推荐试用此法。

3.2 操作步骤
称取风干土(1mm)2g,置于扩散皿外室,轻轻旋转扩散皿,使土壤均匀铺平。

取2mlH3BO3指示剂放入扩散皿内室,然后在扩散皿外室边缘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0ml 1mol/lNaOH溶液(如包括NO3--N,则测定时需加
FeSO4·7H2O,并以Ag2SO4为催化剂,使NO3--N还原为 NO4--N),立即加盖,用橡皮筋固定毛玻璃,随后放入40±1℃恒温箱中,24h后取出,小心打开玻璃盖,用0.005mol/l1/2H2SO4滴定吸收液。

与此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4 酰胺态氮的测定
凡含有酰胺基(-CONH2)或在分解过程中产生酰胺基的氮肥都可用此法(如尿素)测定。

测定原理为:在硫酸铜存在下,在浓硫酸中加热使试样中酰胺态氮转化为氨态氮,同时逸出CO2,最后加碱蒸馏测定氮的含量,尿素加酸水解的反应式如下:
CO(NH2)2+2H2SO4+H2O=2NH4HSO4+CO2↑
如上所述,无机态氮在土壤氮素中所占比例很小。

硝态氮含量在高肥力土壤中约为10~20mg/kg,低肥力土壤仅为5~10mg/kg;铵态氮主要以交换形式存在,一般也仅10~15mg/kg。

而且无机态氮受土壤和气候等环境因子的制约变化很大,以其作为土壤氮素丰缺指标是不够确切的。

土壤有机态氮相比较稳定,也是不断矿化供给作物利用的氮素主要来源,其含量基本上接近全氮,故常常采用全氮含量作为土壤氮素丰缺指标,根据土壤全氮含量及其与作物生长和产量关系的大量资料,土壤全氮量一般分<0.05%、0.05%~0.09%、0.1
0%~0.19% 、0.20%~0.29%、及>0.30%五个等级。

全氮<0.05%属严重缺氮,作物生长细弱,叶片呈浅绿色,须及时增施氮肥。

>0.20%属于氮素丰富,其作物生长粗壮,叶色深绿。

为了了解土壤氮素含量并使土壤保持肥力,定期测定土壤氮素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库尔班·吾斯曼,吾麦尔江·艾买提.盐碱地土壤全氮含量的测定[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25(6): 41~42.
[2] 李宇庆,陈玲,赵建夫.土壤全氮测定方法的比较[J].广州环境科
学,2006,21(3):28~29.
[3] 张秀英,王琳,张有娟.等无机铵盐中氮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13(6): 699~700.
[4] 陈明昌,张强,杨晋玲.土壤硝态氮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和验证[J].山西农业科学,1995,23(1):31~36.
[5] 赵力英.肥料中氨态氮、硝态氮、尿素态氮含量的测定与比较[J].内蒙古石油化工,26:78~80.
[6] 赵力英,秦海涛.硝态氮含量的测定(下)[J].内蒙古石油化
工,2006,(26):40~43.
[7] 涂常青,温欣荣,陈桐滨.土壤硝态氮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25~1928.
周锦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石化系,甘肃兰州730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