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霉腐包装技术原理
防霉包装

防霉包装材料
• 1.抗霉性较好的材料
• 金属材料和部分非金属材料抗霉性好。金属材料以钢、铁、 铝为主。用金属制成的包装容器比任何其它材料制成的容 器更能耐霉耐湿、密封性好。 非金属材料主要是钙塑瓦楞 纸箱。它是以聚烯烃树脂为 基料、轻质碳酸钙为填料, 加以少量助剂组成,其抗霉 性、防潮性均较好,但耐老 化性能差,且表面光滑不利 堆码。
•
2.半抗霉性材料
• 具有半抗霉性材料大多数是一些塑料及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 两种或多种不同薄膜材料相层合的包装材料。如铝塑复合薄膜是 由铝箔与塑料薄膜复合而成。由于铝箔的阻隔性强,且有较好的 防霉防潮性能;但铝箔不耐折叠,并常易出现针孔,会降低防潮 防霉性能;另外,塑/纸或铝/塑/布等复合材料也含有有机纤 维材料。抗霉性较差的纤维材料最好经过防霉处理后 使用。用来制作防霉包装容器 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阻隔性。 能阻隔外界潮湿大气的侵入或 具有阻隔氧气渗透的能力。利 用阻隔层的这种持性,用干燥 剂来控制包装容器内的湿度。 或用除氧剂来控制容器内氧的浓度,从而使其包装的产品处在低湿 度或氧浓度低的容器内达到防霉目的。
防霉包装
n120407217 宋瑶瑶
目录
• • • • • 物体霉腐的过程 防霉包装等级 防霉包装技术要求 防霉包装材料 防霉包装方法
物体霉腐的过程
• 受潮:物品吸收外界水分,其含水量超过安全限度就为霉变提供了
条件
• 发热:物品受潮后,霉菌生长产生热量,一部分自身利用,一部分
在物品中散发,并使内部温度高于外表温度
• 3.抗霉材料
• 纸、纸板、油毛毡、木材、棉麻纤维织物,经加工后的材料表 面往往又涂覆有涂料、油墨、颜色等。使这些材料沾有更丰富 的营养物质,如多糖类、蛋白质、油脂等,将有利于霉菌的生 长。将这 些材料除非经干燥处理 后,在包装容器中使用, 或包装采取防霉措施, 否则必须经防霉处理来 提高其抗霉性能。不抗 霉材料进行防霉处理时, 最好在材料的生长环境、 工艺过程中把防霉剂直接加入制成防霉材料后使用。
5-5-现代物流包装保护技术

用防锈油封装金属制品,要求 油层要有一定厚度,油层的连 续性好,涂层完整。不同类型 的防锈油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 行涂复。
(2)气相防锈包装技术。气相防 锈包装技术就是用气相缓蚀剂 (挥发性缓蚀剂),在密封包装 容器中对金属制品进行防锈处 理的技术。
气相防锈纸是将防锈原纸及多 层树脂材料复合为基材,经涂 布气相缓蚀剂(VCI)而制成 的不同强度、规格的新型防锈 包装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军 工、通用机械、汽摩配件、电 子、电工、五金等行业。
高温杀菌法可消灭引起食品腐 烂的微生物,可在包装过程中 用高温处理防霉。有些经干燥 处理的食品包装,应防止水汽 浸入以防霉腐,可选择防水汽 和气密性好的包装材料,采取 真空和充气包装。
真空包装法也称减压包装法或 排气包装法。这种包装可阻挡 外界的水汽进入包装容器内, 也可防止在密闭着的防潮包装 内部存有潮湿空气,在气温下 降时结露。采用真空包装法, 要注意避免过高的重视。目前国内包装正在 使用的白色的污染---泡沫衬垫 将被逐步淘汰,立体成型纸制 缓冲材料将会逐渐取代白色泡 沫衬垫。
(1)捆扎及裹紧技术。捆扎及裹 紧技术的作用,是使杂货、散 货形成一个牢固整体,以增加 整体性,便于处理及防止散堆 来减少破损。
(3)悬浮式防震包装方法。对于 某些贵重易损的的物品,为了 有效地保证在流通过程中不被 损坏,外包装容器比较坚固, 然后用绳、带、弹簧等将被装 物悬吊在包装容器内,在物流 中,无论是什么操作环节。内 装物都被稳定悬吊而不与包装 容器发生碰撞,从而减少损坏。
2.防破损保护技术。
缓冲包装有较强的防破损能力, 因而是防破损包装技术中有效 的一类。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 几种防破损保护技术:
气相防锈薄膜系列产品是将现 代薄膜技术与气相防锈(VCI) 技术结合,以PE 树脂与VCI 经特殊工艺共混共挤吹塑而成。 广泛用于军工、冶金、通用机 械、汽摩配件、电子电工、五 金工具等行业。
[考试指导]物流基础知识:物流包装技术——包装的保护技术
![[考试指导]物流基础知识:物流包装技术——包装的保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27e682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5.png)
1.防震保护技术。
防震包装⼜称缓冲包装,在各种包装⽅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产品从⽣产出来到开始使⽤要经过⼀系列的运输、保管、堆码和装卸过程,置于⼀定的环境之中。
在任何环境中都会有⼒作⽤在产品之上,并使产品发⽣机械性损坏。
为了防⽌产品遭受损坏,就要设法减⼩外⼒的影响,所谓防震包装就是指为减缓内装物受到冲击和振动,保护其免受损坏所采取的⼀定防护措施的包装。
防震包装主要有以下三种⽅法: (1)全⾯防震包装⽅法。
全⾯防震包装⽅法是指内装物和外包装之间全部⽤防震材料填满进⾏防震的包装⽅法。
(2)部分防震包装⽅法。
对于整体性好的产品和有内装容器的产品,仅在产品或内包装的拐⾓或局部地⽅使⽤防震材料进⾏衬垫即可。
所⽤包装材料主要有泡沫塑料防震垫、充⽓型塑料薄膜防震垫和橡胶弹簧等。
(3)悬浮式防震包装⽅法。
对于某些贵重易损的的物品,为了有效地保证在流通过程中不被损坏,外包装容器⽐较坚固,然后⽤绳、带、弹簧等将被装物悬吊在包装容器内,在物流中,⽆论是什么操作环节。
内装物都被稳定悬吊⽽不与包装容器发⽣碰撞,从⽽减少损坏。
2.防破损保护技术。
缓冲包装有较强的防破损能⼒,因⽽是防破损包装技术中有效的⼀类。
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种防破损保护技术: (1)捆扎及裹紧技术。
捆扎及裹紧技术的作⽤,是使杂货、散货形成⼀个牢固整体,以增加整体性,便于处理及防⽌散堆来减少破损。
(2)集装技术。
利⽤集装,减少与货体的接触,从⽽防⽌破损。
(3)选择⾼强保护材料。
通过外包装材料的⾼强度来防⽌内装物受外⼒作⽤破损。
3.防锈包装技术。
(1)防锈油防锈蚀包装技术。
⼤⽓锈蚀是空⽓中的氧、⽔蒸⽓及其它有害⽓体等作⽤于⾦属表⾯引起电化学作⽤的结果。
如果使⾦属表⾯与引起⼤⽓锈蚀的各种因素隔绝(即将⾦属表⾯保护起来),就可以达到防⽌⾦属⼤⽓锈蚀的⽬的。
防锈油包装技术就是根据这⼀原理将⾦属涂封防⽌锈蚀的。
⽤防锈油封装⾦属制品,要求油层要有⼀定厚度,油层的连续性好,涂层完整。
物流包装技术分类

物流包装技术分类在物流领域,包装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保护产品、提高物流效率,以及增强客户满意度。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产品特性,有多种物流包装技术可供选择。
以下是物流包装技术的分类:1.缓冲包装技术缓冲包装技术主要用于保护易碎或敏感产品。
它的原理是通过使用泡沫、气泡膜、珍珠棉等缓冲材料,减轻外部冲击力对产品的影响,以防止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2.防潮包装技术防潮包装技术主要用于防止产品受潮或水分渗透。
它通常包括使用防水材料、防潮剂或吸湿剂来吸收可能的水分,以保护产品不受湿度的影响。
3.防锈包装技术防锈包装技术主要用于防止金属产品生锈或腐蚀。
它的方法包括使用防锈油、防锈纸、防锈膜等,以隔绝金属与外界环境中的水分和氧气接触,从而防止金属生锈。
4.防霉包装技术防霉包装技术主要用于防止产品发霉或滋生细菌。
它通常包括使用防霉剂、防霉纸、防霉膜等,以抑制霉菌的生长,保护产品不受霉菌侵害。
5.防虫包装技术防虫包装技术主要用于防止害虫侵蚀产品。
它的方法包括使用驱虫剂、防虫纸、防虫膜等,以杀死或驱赶可能侵蚀产品的害虫,保护产品不受损害。
6.特种包装技术特种包装技术是指针对特殊要求或特殊产品的包装技术。
例如,真空包装、气调包装、高温蒸煮包装等,这些技术可以满足不同产品的特殊需求,提高产品的保质期和安全性。
7.集合包装技术集合包装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包装方式,它将多个产品或组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搬运和存储的效率。
例如,使用集装箱、托盘、打包带等工具进行集合包装,可以减少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
8.绿色包装技术绿色包装技术是指对环境友好的包装方式。
它通常使用可回收材料、可降解材料或环保材料进行包装,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绿色包装技术还包括优化包装设计、减少包装废弃物等方面,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9.智能包装技术智能包装技术是指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产品信息追踪、监控和管理的包装方式。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控产品状态、位置等信息,提高物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商品包装学第十二章

• 1.分解蛋白质类食品的微生物 • 分解蛋白质而使食品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霉 菌和酵母菌,它们多数是通过分泌胞外蛋白酶来完成的。 • 2.分解碳水化合物类食品的微生物 • 细菌中能高活性分解淀粉的为数不多,主要是芽孢杆 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属的某些种,如枯草杆菌、巨大芽孢 杆菌、马铃薯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淀粉梭状芽孢杆 菌等,它们是引起米饭发酵、面包粘液化的主要菌株。
第一节 防霉腐包装概述
• 二、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 • 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实质上是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
• • 物、脂肪等被污染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作用或自身组织酶进 行的某些生化过程。 (一)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 肉、鱼、禽蛋和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主要是以 蛋白质分解为其腐败变质特征。由微生物引起蛋白质食品 发生的变质,通常称为腐败。 1.氨基酸的分解 (1)脱氨反应 (2)脱羧反应。 (3)胺的分解 (4)硫醇的生成 (5)甲胺的生成
第一节 防霉腐包装概述
• 一、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 • (一)食品的基质特性
• 4.食品的渗透压 • 渗透压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一定的关系。如将微生 物置于低渗溶液中,菌体吸收水分发生膨胀,甚至破裂; 若置于高渗溶液中,菌体则发生脱水,甚至死亡。一般来 讲,微生物在低渗透压的食品中有一定的抵抗力,较易生 长,而在高渗食品中,微生物常因脱水而死亡。当然不同 微生物种类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大不相同。
第一节 防霉腐包装概述
• 一、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 • (一)食品的基质特性
• 5.食品的存在状态 • 完好无损的食品,一般不易发生腐败,如没有破碎和 伤口的马铃薯、苹果等,可以放置较长时间。如果食品组 织溃破或细胞膜碎裂,则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发生腐败 变质。
包装技术第三四章

一、物品霉腐的内在因素
(物品的组成成分对物品霉腐的影响) 霉菌是异氧型微生物,即菌体所需能量源只能从现存的有机 物分解中获得。 物品的各组成成分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营养基础: 水分:85~95%,各种物品提供 干物质:糖类、有机酸、脂肪类,提供微生物生长 繁殖的C源
蛋白质:提供合成菌体的N源
二、物品霉腐的外界因素
第三章 防霉腐包装技术
马桃林
防霉腐包装技术的定义: 在充分了解霉腐微生物的营养特性和生活习性的情况下,采 取相应的措施使被包装物品处在能抑制霉腐微生物滋长的特定条 件下,延长被包装物品质量保持期限。 物品的霉变: 就是指霉菌在物品上经过生长繁殖后,出现肉眼能看到的霉 菌。
物品的腐败: 是指由细菌、酵母霉菌等引起物品中营养物质的分解,使物 品遭到侵袭破坏而呈现腐烂现象。
1.污染上霉腐的微生物 2.适当的环境相对湿度(为什么)和物品含水量 ①水分是霉腐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关键。因为: a.霉菌孢子萌发需要水分 b.霉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废物的排除必须要在有水环境中才 能进行 c.霉菌的胞内酶、胞外酶所进行的生理生化反应,只有在有水 的条件下才能起催化作用。 ②霉菌所需的水分主要从物品中所含水分和周围空气中所含水 分来获得,从而物品的含水量是随空气相对湿度大小而变化,处于 动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品含水量超过其安全水分时,就容易霉腐,相对湿度愈 大,则愈易霉腐。 防止商品霉腐要求物品安全水分控制在12%之内,环境相 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
四、霉菌的进行新陈代谢的活力----酶 五、霉菌的进行新陈代谢
第二节 影响物品霉腐的主要因素
物品霉腐的本质: 霉腐微生物在物品上进行物质代谢的过程也就是物品霉腐 发生的过程,这就是物品霉腐的本质。
物品霉腐一般经过以下四个环节: ①受潮:当物品吸收了外界水分受潮后,物品含水量超过 ②发热:物品受潮后霉腐微生物开始生长繁殖,就要产生 热量。其产生的热量一部分供其本身利用,剩余部分就在物品 中散发。物品的外部比内部易散热,所以内部的温度比外部的 ③霉变:由于霉菌在物品上生长繁殖,开始有菌丝生长, 能看到白色毛状物,称为菌毛。霉菌继续生长繁殖形成小菌落, 称为霉点。菌落增大或菌落融合形成菌苔,称为霉斑。霉菌代 ④腐烂:由于霉菌摄取物品中的营养物质,通过霉菌分泌 酶的作用,破坏了物品的内部结构,发生霉烂变质。有霉味、 污点、颜色、无弹力。
防霉腐包装(面包)

非密封防霉包装:低温防霉包装 非密封防霉包装:
1.控制面包本身的温度,低于霉腐微生物生长繁 1.控制面包本身的温度,低于霉腐微生物生长繁 殖的最低界限,抑制酶的活性。 2.一方面抑制生物性物品的呼吸、氧化过程,使 2.一方面抑制生物性物品的呼吸、氧化过程,使 其自身分解受阻;另一方面抑制霉菌的代谢。
1.密封防霉包装:干燥空气防霉包装 1.密封防霉包装:干燥空气防霉包装
2.非密封防霉包装:低温防霉包装 2.非密封防霉包装:低温防霉包装
密封防霉包装:干燥空气防霉包装 密封防霉包装:
1.水是霉菌生长的必要条件,通过降低包装内的 1.水是霉菌生长的必要条件,通过降低包装内的 水分及面包本身的含水量,使霉腐微生物得不到 生长繁殖所需的水分来达到防霉腐的目的。 2.霉菌抗干燥能力较弱,高速失水不易使微生物 2.霉菌抗干燥能力较弱,高速失水不易使微生物 死亡,缓慢干燥霉菌死亡最多,干燥初期死亡最 快。 3.菌体在低温干燥不易死亡,在干燥后室温下最 3.菌体在低温干燥不易死亡,在干燥后室温下最 易死亡。 4.选择气密性好、透湿率低的容器或复合材料进 4.选择气密性好、透湿率低的容器或复合材料进 行密封包装,放置一定量干燥剂(硅胶等)、湿 度指示纸(氯化钴),以控制包装内湿度≤60%。 度指示纸(氯化钴),以控制包装内湿度≤60%。
材料要求
1.材料在包装前,不应有长霉。 1.材料在包装前,不应有长霉。 2.较强的耐霉性。 2.较强的耐霉性。 3.直接接触面包的材料,不允许有腐蚀性。 3.直接接触面包的材料,不允许有腐蚀性。 4.包装材料在使用前按规定进行干燥处理。 4.包装材料在使用前按规定进行干燥处理。
面包防霉包装
防霉包装有两大类:
二、 防霉腐包装(面包) 防霉腐包装(面包)
防潮包装技术—防潮包装概念、原理

月,请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
解:
W=100g,c1=50%,c2=30%, A=700cm2=0.07m2
h1=40,h2=(70+50)/2=60,tθ=18×30=540d
将上述数据代入式(8)
Q40
K
W (C2 % C1%) t (h1 h2 ) A
100 g (30% 50%) 540 d (40 60) 0.07m2
Q40
下的透湿度,可通过系数K及
式中
薄膜两侧的湿度差进行换算
Q40 、 Qθ—某种薄膜在温度40 ℃、 θ℃条件下的透湿度(率),g﹒m2﹒24h-1
Pwv.40 、 Pwv.θ—某种薄膜在温度40 ℃θ℃条件下的透湿系数, g﹒cm﹒cm2﹒s-1﹒kPa-1
P40、Pθ —在温度为40 ℃、 θ℃时饱和水蒸气压强,kPa K —薄膜在θ℃条件下的系数
防潮包装
一、包装产品与水蒸气 包装件在储存与流通过程中均易遭受空气中水蒸
气的影响,以致内装物品品质降低,甚至完全失去食 用价值。
防潮包装就是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隔绝空气中 水蒸气对内装物的侵袭,避免其潮湿、变质、发霉、 腐烂、锈蚀等。
1 .空气中的水蒸气和相对湿度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也
qwv40 At
f
Pwv40
p1 p2 x
f
Pwv40 p40 90 0 10 2 f x
g m2 24h1
(4)
式中
f
― Q(g﹒m-2﹒24h-1 )与P(g﹒cm﹒cm-2﹒s-
1﹒kPa-1)之间的面积与时间单位换算因子
( 1m2﹒24h=864×106cm2﹒s=f cm2﹒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工业品的霉腐变质
2. 光学仪器的霉变
玻璃是碱和细砂等组成,受潮湿后,玻璃表面会氧 化导致发霉+表面不光滑。(霉菌+细菌) 在光学仪器上(特别是玻璃制品上)生长的微生物主要 是灰绿曲霉等微生物.
可编辑ppt
17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三、微生物与物品霉腐变质的关系
➢ 工业品的霉腐变质
5. 化妆品的霉腐变质
动物性有机物+无机物(碳源、氮源、水分以及微量元素)
化妆品生产工艺不卫生,原料预处理不足 ,包装容器被 污染……
(芽枝霉、黑曲霉、交链抱霉、白曲霉、顶抱霉 、黄曲霉、 芽抱杆菌、产气 杆菌、枯草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 链球菌等 )
适宜温度下,污染的微生物就会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致使膏霜霉腐 变质,乳化性被破坏,透明液状制品变浑浊, 产品的pH改变.产生异 味,发生变色或产气现象,尤其高可编档辑营pp养t 膏霜更易发霉、腐败. 20
第五章 防霉腐包装技术原理 &操作方法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一、微生物的种类
球菌
常
细菌
杆菌 螺旋菌
见
微 霉菌(丝状真菌的统称)
生
物 酵母菌(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
病毒(没有直接的霉腐性 )
腐蚀性微生物
可编辑ppt
2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可编辑ppt
3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可编辑ppt
致的, 炼乳变质的现象表现为凝固、产气、变苦、
胀罐、 变稠、 形成钮扣状可物编辑等pp.t
13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三、微生物与物品霉腐变质的关系 ➢ 食品的霉腐变质
4. 肉类及鱼类的变质
肉类:细菌、 酵母菌、 霉菌。
肉类受微生物污染,导致腐败变质, 并传播疾病或
引起食物中毒.肉类变质的现象;主要袭现在发粘、
PH=8.0~9.6 +抗菌物质(溶酶)+蛋壳保护 常温下,短时间内不易受微生物侵扰;
温暖潮湿环境下,微生物可逐渐从蛋壳气孔侵入内 部,如枯草杆菌、变形杆菌、产碱杆菌、芽枝霉、 分枝抱霉、毛霉、枝霉等,在蛋的内部生长繁殖, 使蛋变质而造成散黄蛋、泻黄蛋和贴壳蛋等.
可编辑ppt
15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3. 鲜奶及奶制品的变质
鲜牛奶:3.5% 蛋白质,3.8% 脂肪,4. 5% 乳糖和
0.7% 无机盐; 各种维生素.
易受细菌作用(乳酸菌、酪酸菌、 产气杆菌、大肠
杆菌、产碱杆菌),酵母和霉菌。
变质的牛奶最易导致急慢性肠道炎.
奶粉:含水量< 5% , 不易使微生物生长繁殖
炼乳:变质主要是由于杀菌不充分和包装不严格而导
3. 磁带、感光胶片的霉变
明胶+卤化银 (木霉、黄曲霉、变色曲霉、镰刀霉 )
一旦温湿适宜,霉菌就会在磁带上繁殖, 严重时可 使磁带相互粘合, 发生断裂. 感光胶片的徐膜成分 是明胶和卤化银化合物, 微生物极易在明胶上繁殖 生长, 胶卷上的胶膜一旦生菌, 形成霉斑, 就失 去商品价值.
可编辑ppt
18
三、微生物与物品霉腐变质的关系
➢ 食品的霉腐变质
1.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变质
水果:PH<4.5 酵母菌+霉菌 蔬菜:PH=5~7 酵母菌+霉菌+少数细菌 果蔬的变质主要有细菌、 酵母菌、 霉菌的分别作用 或联合作用而导致, 其变质现象表现为浑浊、 产生 酒精、 有机酸的变化等.
可编辑ppt
11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菌(0.88)>霉菌) 6. 温度。(20- 30℃ 低温生物;30- 40℃ 中温生物;
50^-60℃ 高温生物) 7. P菌H和值霉。菌(P细H菌≈4:-6PH)≈7-8可编乳辑p酸pt 菌和醋酸菌例外; 酵母 8
温度 氧气 PH值
可编辑ppt
9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三、微生物与物品霉腐变质的关系
三、微生物与物品霉腐变质的关系 ➢ 工业品的霉腐变质
1. 皮革制品、纺织品的霉变
蛋白质+纤维素 含水量低+PH<7 温度湿度适宜时发生霉变(曲霉、木霉、青霉、毛 霉及细菌) 对皮革产生破坏作用 ,使之长称和损坏. 同时,也 使纤维的色泽、拉力、强度遭到破坏.
可编辑ppt
16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三、微生物与物品霉腐变质的关系
➢ 医药品的菌污染与变质
医药染菌可能性较小,少量微生物在一定适宜环境
三、微生物与物品霉腐变质的关系
➢ 食品的霉腐变质
2.粮食及其制品的变质
含水量:13% 霉菌(曲霉、 青霉、 镰刀霉等 ) 霉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毒素, 如黄曲霉毒素、 岛青 霉毒素等可造成慢性食物中毒, 甚至诱发癌症 .
可编辑pp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三、微生物与物品霉腐变质的关系 ➢ 食品的霉腐变质
变色、 生成霉斑、气味改变等.
鱼类:水中微生物。
比肉类脆、含水量高,更容易发生腐败变质。鱼类
变质首先表现出浑浊、无光泽、表面组织被分解而
变得疏松,鱼鳞脱落,鱼体组织腐烂,并分解产生
氨、硫化氢、硫醇.
可编辑ppt
14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三、微生物与物品霉腐变质的关系 ➢ 食品的霉腐变质
4. 鲜蛋的变质
• 霉变(长霉):霉菌在物品上经过生长繁殖后,出 现肉眼能见到的霉菌。
例:食品、干菜、干果、茶叶、卷烟、纺织品、 针棉织品、塑料、橡胶制品、皮革、毛织品、纸 与纸板等。
• 腐败:由细菌、酵母菌等引起物品中营养物质的分 解,使物品遭到侵袭破坏而出现腐烂现象。
蔬菜、水果
可编辑ppt
10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三、微生物与物品霉腐变质的关系 ➢ 工业品的霉腐变质
4. 油漆涂料的霉变
漆酚和漆酶+胶质+有机物+水分15~30% 细菌和霉菌(如极毛杆菌、芽抱杆菌、小球菌等 ) 使其腐败、发臭、变色,从而影响质量,特别是干燥性能 与色泽.
可编辑ppt
19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三、微生物与物品霉腐变质的关系 ➢ 工业品的霉腐变质
4
第一节 防微生物包装技术
二、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1. 碳源。(淀粉、 脂肪、 纤维素、 葡萄糖等有机化合 物, 二氧化碳、 碳酸盐等物质)
2. 氮源。(氨基酸、 硝酸盐、 尿素以及大气中的氮) 3. 能源。(氧 化某些化合物而得到 , 部分微生物能够
利用 光能) 4. 微量元素。(磷、硫 、铁 、镁 、钠、钙 etc.) 5. 水分活性 。(水分活性Aw=p/p0 细菌(0.9)>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