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三月读书笔记
小城三月的好词好句及读后感

小城三月的好词好句及读后感篇一小城三月的好词好句及读后感咱先来说说《小城三月》里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好词好句吧!比如说“春天的命运就是这么短”,就这么简简单单几个字,却把春天的匆匆和无奈给说透了,我觉得这简直太妙了!还有“像春天的梦似的,又像梦似的春天”,这种重复的表述,让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那种如梦如幻的春日氛围。
读了《小城三月》,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也许,萧红笔下的翠姨是那个时代女性的一个缩影。
她明明心里有爱,却不敢去追求,可能是被封建礼教束缚住了手脚。
我就忍不住想,要是她能勇敢一点,结局会不会不一样?翠姨的命运让我觉得特别惋惜,也许在那个小城的三月里,她的爱情就像那短暂绽放的花朵,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阳光,就已经凋零了。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在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我是不是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犹豫不决,最后错失良机呢?这故事读着读着,我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难受得很。
萧红用她细腻的笔触,把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悲哀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觉得这书真的是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篇二小城三月的好词好句及读后感哎呀妈呀,《小城三月》里的好词好句可真是不少!“我有一个姨,和我的堂哥哥大概是恋爱了。
”就这么平实的一句话,却引出了一段让人揪心的故事。
“这时城里的街巷,又装满了春天。
” 瞅瞅这表述,多有画面感,好像春天一下子就涌到了眼前似的。
说起读后感,我觉得这本书真的是把我的心都给搅乱了。
翠姨这个人啊,她多温柔,多善良,可咋就不能为自己的幸福争取一下呢?我就想啊,是不是那个时代的女人都这样,被各种规矩压得喘不过气来?也许是吧,毕竟那时候的社会环境就那样。
翠姨喜欢我的堂哥,可又不敢说,这纠结的劲儿,真让我着急。
我不禁问自己,如果我处在她那个位置,我会怎么做?我觉得我可能会勇敢一点,可谁知道呢,毕竟没经历过那种事儿。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萧红把那种无奈和悲哀写得太深刻了,让我都有点缓不过神来。
【二年级作文】《小城三月》读书笔记_250字

【二年级作文】《小城三月》读书笔记_250字
《小城三月》是由龙纹岛和他的妹妹龙兰共同创作的一本绘本童书。
这本书以小城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春天的故事。
下面是我对《小城三月》的读书笔记。
这本书描绘了小城的春天景象。
书中有很多美丽的插图,让我感觉好像真的置身于小城中一样。
我可以看到绿树、鲜花和蓝天。
这些插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描述了小城的居民们如何迎接春天。
他们去公园赏花、放风筝和玩耍。
我喜欢书中描绘的公园,里面有很多孩子。
我也想和他们一起去公园玩耍。
书中还介绍了小城的风俗习惯。
他们喜欢在一起吃饺子和糖果。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习俗,因为我也喜欢和家人一起做饺子和分享糖果。
我喜欢书中的主人公——龙兰。
她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女孩。
她和她的弟弟龙纹岛一起度过了美丽的春天。
他们一起捡拾鸟蛋、观察昆虫和寻找小动物。
他们的冒险经历令我十分向往。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了春天给小城带来的变化。
它不仅带来了美丽的景色,还让人们的心情变得愉快。
我也希望能够亲自去小城看看春天的美丽景色。
我非常喜欢《小城三月》这本书。
它生动地描绘了小城的春天,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我希望将来能够读到更多这样的书籍,了解更多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和美丽景色。
【二年级作文】《小城三月》读书笔记_250字

【二年级作文】《小城三月》读书笔记_250字
我读的这本书是《小城三月》。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小镇的春天,作者通过描写各种各样的事物,将小镇的春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书中提到了小镇的柳树,在三月的阳光下,柳树抽出了嫩绿的叶子,像一张张小小的鳞片,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而翠绿的柳树下,是一片片橘黄的油菜花田,花海一片金黄,再配上蓝天白云,美不胜收。
书中还描写了小镇的河流,春天的河流水变得清澈见底,小鱼在水中嬉戏玩耍,使人看了非常愉快。
河边的树木也挂满了嫩绿的叶子,温暖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个斑驳的光影。
书中还写到了小镇的动物们,春天到来,动物们也迎接了新的生活。
书中提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它爬上了树,捡起地上的树果,吃得津津有味。
还有一只小兔子,它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地玩耍,活泼可爱。
通过阅读《小城三月》,我不仅了解了春天的小镇,还体会到了春天的美好。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的一切都焕发出新的生机。
书中的描写也让我觉得春天是一个快乐的季节,动物们都充满了活力,人们也感到愉快。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明白了春天的重要性。
春天不仅仅是大自然的律动,也是人们心灵的寄托。
只有拥有春天,才能有希望和憧憬。
我们应该珍惜春天,保护自然环境,让春天的美景一直存在。
萧红的小城三月读后感

萧红的小城三月读后感萧红的文字就像一把温柔的小刀,轻轻划开了那个小城的春天,也划开了翠姨的命运。
翠姨这个人物啊,真是让人又心疼又惋惜。
她就像一朵在角落里静静开放的花,还没来得及好好地绽放,就被命运的冷风给吹得凋谢了。
你看,在那个小城,春天似乎总是带着点朦胧和无奈。
翠姨的爱情就像那春天里若有若无的微风,刚刚有点感觉,就被封建礼教这堵大墙给挡住了。
她喜欢“我”的堂哥,可那时候的规矩啊,就像一道道绳索,把她捆得死死的。
她只能把这份感情藏在心里,像个守着宝藏却不能说的小可怜。
她去买绒绳鞋的情节我印象特别深,那不仅仅是买鞋啊,更像是她对美好生活、对爱情的一点点小憧憬。
可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小愿望,在那种压抑的环境下,都显得那么奢侈。
而那个小城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笼子,里面的人都在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生活着。
人们的思想就像被冻住的冰河,僵硬得很。
大家都在谈论着一些无关痛痒的琐事,对于翠姨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仿佛看不见也不想看见。
这让我觉得,有时候传统的力量真是可怕,它能悄无声息地把一个人的活力和希望都给磨灭掉。
萧红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在回忆一场梦。
她用那种淡淡的笔触,把翠姨的故事一点一点地展开,没有那种声嘶力竭的呐喊,却更让我觉得难受。
就像是有一只小手,在你心尖上轻轻地挠,那股痒和疼交织的感觉,真的很折磨人。
我读完之后就在想啊,如果翠姨能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就好了。
她可以大大方方地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不用被那些莫名其妙的规矩束缚着,想穿什么衣服就穿,想和谁在一起就在一起。
可是啊,这也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假设了。
小城三月读书笔记摘抄

小城三月读书笔记摘抄小城三月,春意盎然,万物复苏。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我翻开了《小城三月》这本书,它如同春风拂面,带给我无尽的思考和感悟。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读书笔记,它们如同珍珠般散落在书页间,等待着我去拾起、去品味。
在《小城三月》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小镇的日常生活,以及小镇居民们的情感纠葛。
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小城之中,感受着那里的风土人情。
“三月的风,带着泥土的芬芳,轻轻拂过小镇的每一个角落。
”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仿佛能够闻到那清新的泥土味,感受到春风的温柔。
书中的主人公,一个年轻的女子,她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她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梦想,一边是现实,她该如何选择?”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许久,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作者在书中还描写了许多小镇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不仅丰富了故事的背景,也反映了小镇居民的生活态度。
“每逢节日,小镇的居民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 这样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小镇的热闹和欢乐,也让我对小镇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在阅读《小城三月》的过程中,我被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所吸引,被每一个人物的命运所打动。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生活、关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它让我明白了,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无论身处哪个地方,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都是不变的。
总之,《小城三月》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它不仅让我领略了小镇的风光,更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够像书中的人物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难,不惧挑战,活出自己的精彩。
【二年级作文】《小城三月》读书笔记_250字

【二年级作文】《小城三月》读书笔记_250字小城三月是一本描写乡村生活的书籍,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小城里的各种景色和人物。
书中介绍了小城里的大街小巷,有着古朴风情的街头巷尾,还有热闹的集市。
小城的街道两旁有着高大的树木和花草,人们在路上走来走去,有着红色的脸颊和笑容。
小城的集市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蔬菜、水果、鱼虾等等。
人们忙碌地买卖着,有时还会看到一些趣事发生,让人忍俊不禁。
书中还有许多与自然相关的描写,比如朝阳、雾霭、田野等。
书中描绘了小城清晨的景象,太阳刚刚升起,洒下了温暖的阳光,大地也被阳光照得金光闪闪,真是美丽极了。
小城的田野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比如红色的玫瑰花、小鸟在枝头上唱歌等。
这些描写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蓬勃。
小城的人物描写也是书中的亮点之一。
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小城里的各种人物形象,包括老人、小孩、农民等。
老人们有着慈祥的笑容,他们总是乐于助人,给别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小孩子们活泼可爱,他们在田野里玩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农民们勤劳朴实,他们辛勤地耕耘田地,为人们提供美味的粮食。
通过阅读《小城三月》,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小城的风景美丽,人们的笑容温暖,自然的景色令人陶醉。
我希望将来能够去一次这个小城,亲自感受一下那里的美丽和宁静。
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像书中的人物一样,乐观向上,勤劳努力,为我们的家乡做出贡献。
小城三月读后感

小城三月读后感《小城三月》读后感读完《小城三月》,我的内心仿佛被一阵轻柔的春风吹拂过,留下了丝丝缕缕的感慨。
萧红笔下的这座小城,就像是一幅被岁月浸润过的老旧画卷,每一处线条都透着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故事中的翠姨,她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挥之不去。
翠姨是一个温婉而内敛的女子,她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她那细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她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有着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
作者对翠姨的描写细致入微,让我仿佛能看到她在春日的阳光下,微微低垂的眼眸,那眼神中藏着的是无尽的心事。
记得文中有一处描写翠姨买绒绳鞋的情节,那场景在我眼前展现得如此清晰。
翠姨为了买一双心仪的绒绳鞋,反复地比较、挑选,那种纠结和认真的劲儿,真像我们平常在商场里为了买一件喜欢的东西而犹豫不决的样子。
她对每一个细节都那么在意,颜色要中意,款式要新颖,价钱也要合适。
这看似简单的买鞋过程,却透露出翠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她不是随便地挑选一双鞋子来应付,而是用心地在寻找能让自己满心欢喜的那一双。
在这小小的举动中,我看到了她对生活品质的讲究,也看到了她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珍视。
还有她学吹箫的那段描写,也是让我印象深刻。
翠姨刚开始学的时候,总是吹得不成调,那呜呜咽咽的声音在安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突兀。
可是她不放弃,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那股子认真劲儿让人既佩服又心疼。
有时候她会因为一个音符吹不好而懊恼,有时候又会因为有了一点点进步而开心得像个孩子。
我仿佛能看到她在昏暗的灯光下,专注地拿着箫,嘴唇微微颤动,努力地想要吹出心中的旋律。
从她学吹箫这件事上,我感受到了她对自我提升的渴望,她想要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那些无法言说的情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却被封建礼教和传统观念束缚着,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她默默地喜欢着“我”的堂哥,却不敢表达出来,只能把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
这种压抑和无奈,让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在那个时代,爱情对于像翠姨这样的女子来说,是一种奢侈品。
【二年级作文】《小城三月》读书笔记_250字

【二年级作文】《小城三月》读书笔记_250字
《小城三月》是一本描写小城生活的书籍,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小城的风景和人们的生活。
这本书让我对小城的旅行充满了期待。
在书中,作者写到了小城的美丽风景。
小城四季如春,尤其是三月份,春暖花开,美
不胜收。
我想象着,当我走进小城时,会看到绵延的绿树和五彩斑斓的花朵。
我可以欣赏
到鸟儿的歌唱和溪水的潺潺流淌声。
我还可以漫步在小巷,感受到小城安静、宁静的气氛。
这些美丽的景色会让我感到放松和愉快。
除了风景,读了这本书,我也了解到了小城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小城是一个古
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人们热爱传统的文化艺术,喜欢听戏曲、舞蹈
和音乐。
他们还非常重视家庭和友情,并且乐于助人。
我很向往这样的小城生活,希望有
机会去体验一下。
在书的结尾,作者写到了小城的美食。
小城有许多特色美食,比如糕点、面食和水果。
我可以想象到,当我品尝这些美食时,会有一种幸福和满足的感觉。
我期待着和我的家人
一起品尝这些美食,享受温馨的时光。
通过阅读《小城三月》,我对小城充满了向往。
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去小城旅行,感受
它的美丽和独特。
我相信,小城会给我带来难忘的回忆和愉快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花三月,故郁伤城
榆钱微黄,杨花满城。
春意就在这一寸一寸的日子里绿透了三月的原野,也绿透了少女的心。
三月春光美,情窦初开,煞憔悴。
当春带着呼唤,带着蛊惑,吹到每个人的心坎时,翠姨,和“我”的堂哥哥大概是恋爱了。
初见翠姨,印象深刻的是“她长得窈窕,走起路来沉静且漂亮,讲起话来清楚的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
”当我在脑海里细细描摹着一个清末时期身着修身旗袍,宛如玉兰般温婉可人的大家闺秀时,怎会想到,她竟是一个可以为了注定无果的爱情而死去的刚烈女子。
翠姨的妹妹是美丽的,她的美是姿容绰约的余容,美得张扬。
而翠姨的美,是安静而内敛的,像是静洒幽香的兰花,窈窈窕窕的往那一站,却是说不出的动人。
翠姨的妹妹是个可爱的女子,心热,讨喜,和平常女子一样,喜爱着芜芜杂杂的衣裳,合乎着应有尽有的原则。
如余容一般,美得一览无余,美得尽收眼底。
翠姨却是不同的,她是个有钱人家的姑娘,是看似再传统不过了的女孩子,可她纤细而沉静的身子里,藏了多少大胆,甚至“要造反了”的念头。
她想读书,想接触洋文化,甚至想拥有自己的爱情。
但这些都是当时所不允许的,于是她将那些热忱的思想,连同对堂哥哥的爱意,都敛进了自己静静垂下的眼眸。
她像一枝素白的玉兰,美得雅致精巧,美得惹人探寻。
翠姨的爱情是内敛的,是矜持的。
她的爱情,是她的秘密,好像要被她带到坟墓中去,好像天底下没有一个人值得她诉说。
就像她苦寻不得的绒绳鞋,她爱之如斯,但必得等许多人都采办了,她才动心,才开始去找寻,可却再得不着了。
她与堂哥哥相爱,又从不表露。
就像看着自己喜爱的绒线鞋,她看守着她的爱情,一味地喜悦,一味地哀伤。
她像一棵风雨中的兰花,凄凄地摇晃,不屈不挠又无比沉痛地生存,她忍受着这社会给她带来的一切,但又不甘心就此认命,她不愿与她妹妹一样,与这世间大多女子一样,找一个好的夫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似风光的,痛苦的嫁出去,活完这一辈子。
翠姨看似守旧的心里,是渴望着一些新的东西的,她喜欢上过学堂的“我”,喜欢各色的花边儿,喜欢夏日流行的银灰色市布大衫,也喜欢心里那个埋得深深的,不愿提及也割舍不去的爱情。
终于,翠姨也订婚了,和她初初订婚的妹妹一般,翠姨变得阔气了,衣裳翻新,装扮摩登,面上是白的粉,唇上是桃的红,得尽了女人们艳羡的目光,但她在“我”的眼里,却是还没有原来美丽。
翠姨待嫁的三年,大概是她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光,她待在“我”的家。
在这个比较有势力
地位的家庭里,孩子们接受了新潮思想,在“咸与维新”的氛围里,翠姨找到了一种新奇的快乐。
这里的男女之间比较开通,他们一起嬉戏游玩。
一起演奏乐器,一起看花灯,一起打网球。
没有了封建的男女授受不亲的芥蒂,翠姨的爱情,也就在这样的家庭里慢慢萌芽了。
可三年转瞬,当翠姨婆家开始为她张罗出嫁,她才记起自己还有这么一桩爹许娘配的婚事。
矮小的丈夫,无爱的婚姻像一击重剑砸在她的头上,让她惶恐。
而采办嫁妆期间,男学生们殷勤的体贴的尊重的招待更加重了她的恐怖。
翠姨想起了她出嫁了的,却常遭夫家打骂的妹妹。
那如余容般美丽的女孩子,在看似华丽的婚姻下,被折磨的一点点的衰败。
她不想如妹妹般过得痛苦。
翠姨对于出嫁的不热心,对于读书的强烈要求,外祖母终是许了的,她知道翠姨的心情,也想起了翠姨妹妹的遭遇。
于是许了翠姨白天念书,晚上回外祖母家。
翠姨在这段日子里是十分痛苦的,她不能说出自己的心声。
“自己已经订了婚,是一个人的未婚妻:二则她是出了嫁的寡妇的女儿,她自己一天把这个背了不知多少遍,她记得清清楚楚。
”所以“她不能不想哥哥大概是那样看她的”。
于是她紧闭心扉,日渐憔悴。
翠姨用沉默掩饰自己的日渐绝望的心。
婚期将近,她更加拼命糟蹋自己的身子,只求快死。
无路可选时,死亡或许是种解脱。
堂哥哥来看她时,她平静的笑着,说她的心里安静,说她所求的都已得到了。
而她毕生不可得之人,就在她的面前,茫然的看着她,不知道说什么。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从此天人永隔。
而可悲的,却是她所爱之人,至死未解伊人心。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这就是翠姨的爱,如兰般内敛矜持,但却至死不渝。
而纵观当时的时代背景,似乎就算翠姨勇敢的开了口,也是难有美好结局的。
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翠姨在最美的年华中爱上了一个人,又在最决绝的时刻封存了所有记忆。
她知道这爱情不被允许,但从此,她的年华不朽,她的爱情无悔,她再不必眉头深锁,而可以永久地微笑了。
也许这样是最美好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又是一个三月,杨花舞雪,榆钱满地,小城的春天似乎总是那么短暂,就像那些转瞬即逝的爱情。
生命维以不永伤。
还好翠姨,已带着她的永恒,安然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