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过程(精)

合集下载

第四节精子的代谢和运动

第四节精子的代谢和运动
在对精液处理过程所出现的精子凝集现 象和某些不孕症的分析表明,精子的凝 集严重影响精子的运动,代谢和受精能 力.其产生的原因有理化因素和免疫学 方面的因素. (一)理化因素 (二)免疫学作用 THE END

运动能力是有生命力精子的重要特征之 一.但有生命力的精子未必都有运动能力. 因而,运动能力和生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 念. 精子的运动首先从精子尾部中段开始, 传至每根纤丝和轴丝,引起纤丝和轴丝的 滑动,形成尾部有节奏的鞭打运动,对周 围液体产生压力,从而将精子推向前进.
(一)精子的运动方式 对精子运动的力学分析 表明,精子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分解而产生向前运 动的力.在观察精子的运动时,由于精子的头是 扁凹形的,在运动时,受周围液体的阻力的变化 沿纵轴转动,在暗视野中可看到精子侧面的闪动, 其闪烁的亮点实际是精子的侧面.精子的运动形 式主要有三种:1,直线,2,转圈,3 式主要有三种:1,直线,2,转圈,3,原地摆 动. 在正常条件下,精子的运动形式是精子形态,结 构和生存能力的综合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精 子受精能力的一种反映.
(三)精子运动的特点 1, 向流性,2,趋化性,3 向流性,2,趋化性,3,趋异 性.
三,环境条件对精子的影响
对精子有影响的环境条件很多,其中 最重要的有:温度,渗透压,PH值,光 最重要的有:温度,渗透压,PH值,光 照,振动和某些化学物质.
(二)渗透压 是指精子膜内外溶液浓 度不同,而出现的膜内外压力差.1, 度不同,而出现的膜内外压力差.1 高渗压,2,低渗压,3 高渗压,2,低渗压,3,等渗压. (三)PH值 新鲜精液的PH值近于7.0, PH值 新鲜精液的PH值近于7.0, 对精子适宜的PH值6.9~7.5. 对精子适宜的PH值6.9~7.5. (四)光照 直射的光照刺激精子的代 谢和运动,紫外线对精子有杀伤作用, 大剂量的X 大剂量的X射线对精子的染色体有破环 作用.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精)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精)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是各种有机物 之间转化的枢纽,细胞呼吸原理在生 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1.发酵技术 2.农业生产 3.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1.发酵技术
生产啤酒、果酒和白酒等 生产乳酸类、柠檬酸类饮料 生产味精、酱油和醋 生产单细胞蛋白 应用于垃圾、废水的处理 利用发酵产生沼气
线粒体 还原氢 氧气 水 大量 有关
①无氧呼吸的产物有酒精或乳酸,其产物的差异 由什么决定的? ②为什么无氧呼吸释放出的能量比有氧呼吸要少 得多? ③如果有人向学生请教怎么能长期储存农作物种粒、 蔬菜或水果,学生能利用学过的呼吸作用原理,提 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或措施吗?
比较项目 反应部位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那些主要区别?
1.研究发现,发生在细胞中的有氧呼吸 和无氧呼吸在反应场所、是否需要氧气、 最终的产物和释放能量的多少等方面存在 明显的区别(如图)。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那些主要区别?
2.在无氧呼吸中,1mol葡萄糖氧化分 解或乳酸时,只产生2molATP;而在有 氧呼吸中,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时,能 够产生36~38molATP。
所需条件 区 别
物质变化 进行的时间
一切生物及其生活的部分 随时随刻都在进行
有机物物中的能量被释放 出来,其中约有40%左右 转移到ATP中,其它以热 能散失
能量变化
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联系
光合作用为所有生物的有氧呼吸作用提供有机营养 和氧气,有氧呼吸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具体措施
原理
适当增加光强 改变光质 延长光合时间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若以葡萄糖为底物,则细胞无氧呼 吸的总反应式可归纳为:
高等植物: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总结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总结

细胞呼吸一、知识结构概念: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条件:需要氧气反应式: 第一阶段:C 6H 12O 6 —————→2丙酮酸 + 4[H] + 能量(少) 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2丙酮酸 + 6H 2O ——————→ 6CO 2 + 20[H] + 能量(少)线粒体第三阶段:24[H] + 6O 2 ————————→ 12H 2O + 能量(大)线粒体 场所:细胞质基质条件:不需要氧气 第一阶段:C 6H 12O 6 —————→2丙酮酸 + 4[H] + 能量(少)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2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产物为:酒精和CO 2 反应式:C 6H 12O 6 ——→2C 2H 5OH + CO 2 + 能量(少)产物为:乳酸 反应式:C 6H 12O 6 ——→2C 3H 6O 3 + 能量(少)酒精发酵:微生物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乳酸发酵:微生物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二、要点精析酶1酶2 酶3 酶1酶2 2C 2H 5OH + CO 2 + 能量(少)2C 3H 6O 3 + 能量(少) 过程: 过程: 类型: 发酵: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方式 细胞呼吸 酶 酶【画龙点睛】(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2)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都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二阶段有水参与,第三阶段有水生成,第三阶段产生能量最多。

无氧呼吸全过程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3)无氧呼吸由丙酮酸转变成酒精或乳酸的过程必须在缺氧的条件下,有[H]作还原剂。

(4)高等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主要是酒精和CO2某些器官的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如玉米胚和马铃薯的块茎。

(5)由于无氧呼吸一方面释放出的能量少,另一方面产生的酒精或乳酸对原生质有毒害作用.所以不论植物还是动物都不能长时间地进行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过程精PPT讲稿

呼吸作用过程精PPT讲稿

2ATP
第一阶段
2C3H6O3(乳酸)
2C2H5OH(酒精) + 2CO2
第二阶段
思考题:
1、为什么无氧呼吸所放出的能量要比有氧呼吸少得多? 2、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3、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4、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何异同?
四、有氧呼吸的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第几阶段?
4、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 5、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哪
一个阶段?
6、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三、无氧呼吸
1、总反应式:
C6H12O6

2C3H6O3(乳酸)+ 2ATP
举例:动物 马铃薯的块茎 玉米的胚 甜菜块根、乳酸菌
练习:
一、选择题
1、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发生在
A、植物的表皮细胞 B、气孔周围的保卫细胞
C、活细胞
D、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C
3、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低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场所和过程: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释放少量能量, 一
形成2ATP
阶 段
4[H ]
2C3H4O36O2线粒体释放大量能量, 形成34ATP
20[H] 12H2O
释放少量能量, 形成2ATP
第 二


6H2O
第三阶段
6CO2
表一 有氧呼吸过程
场所 第一阶 细胞质基

呼吸作用(精)

呼吸作用(精)

第三节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一、呼吸链的概念和组成
所谓呼吸链即呼吸电子传递链, 是线粒体内膜上由呼吸传递体组 成的电子传递总轨道。 呼吸链传递体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代谢物→NAD+→FAD→UQ→细胞色 素系统→O2。
第三节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二、氧化磷酸化
当底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氢和电子 传递体)传至氧的过程中,伴随着ADP 和Pi 合成ATP的过程称氧化磷酸化。 1.底物水平磷酸化 2. 氧化磷酸化
总反应:C6H12O6+6O2→6CO2+6H2O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二)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 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 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1、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
2、乳酸发酵 C6H12O6→2CH3CHOHCOOH
第四节 呼吸作用的生理
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二)呼吸商 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 二氧化碳的量与吸收氧气的量的比 值叫做呼吸商(RQ),又称呼吸系数。
第四节 呼吸作用的生理
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二、内部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不同的植物种类、代谢类型、生 育特性、生理状况,呼吸速率各有 所不同。 •一般而言,凡是生长快的植物呼 吸速率就高,生长慢的植物呼吸速 率就低。例如细菌和真菌繁殖较快, 其呼吸速率高于高等植物。
返回
第二节
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
三、戊糖磷酸途径(PPP途径)
EMP-TCA途径并不是高等植 物中有氧呼吸的唯一途径,葡 萄糖氧化为磷酸丙糖可不需经 过醛缩酶的反应,即戊糖磷酸 途径(PPP),又称己糖磷酸途 径(HMP)或己糖磷酸支路。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产物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生存的基本过程之一,它通过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产物。

一、呼吸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氧气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发生在线粒体内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参与。

它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首先是糖解阶段。

在糖解过程中,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产生能量(ATP)和少量的NADH。

这一步骤发生在细胞质中。

接下来是Krebs循环。

在Krebs循环中,丙酮酸进一步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更多的ATP和NADH。

Krebs循环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系统中。

最后是氧化磷酸化。

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NADH和FADH2被氧化成ATP,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个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链中。

2.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

当氧气不足时,细胞会选择无氧呼吸来产生能量。

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乙醛,而不是二氧化碳。

二、呼吸作用的产物1. 有氧呼吸的产物有氧呼吸的产物主要有三个:二氧化碳、水和能量(ATP)。

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的废物,它通过呼吸道从人体中排出。

水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它通过尿液、汗液和呼吸排出体外。

能量(ATP)是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它被细胞用于进行各种生物活动,包括肌肉收缩、细胞分裂和物质运输等。

2.无氧呼吸的产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主要有两种:乳酸和乙醛。

乳酸是无氧呼吸在动物细胞中产生的主要产物,它在肌肉组织中会导致酸痛感。

乳酸可以通过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进一步利用。

乙醛是无氧呼吸在植物和微生物中产生的产物,它被用于进行酒精发酵和某些工业生产。

三、总结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

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能量(ATP),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乙醛。

呼吸过程的四个环节

呼吸过程的四个环节

呼吸过程的四个环节
呼吸过程的四个环节包括:
1. 呼吸道通畅:空气从外界经过鼻腔或口腔进入呼吸道,顺利通过喉部进入气管,然后分支成两支气管,进一步分支成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最终到达肺部。

2. 气体交换:在肺部的细支气管末端,有大量的气泡状结构,称为肺泡。

当空气进入肺泡时,与肺泡内的血液中的氧气发生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释放出来,进入肺泡,最终从呼吸道排出。

3. 气体运输:通过血液循环,氧气被运输到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为它们提供所需的氧气。

同样,二氧化碳也通过血液运输到肺部,最终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4. 细胞呼吸:细胞内的氧气与营养物质反应,产生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作为代谢产物。

这个过程称为细胞呼吸,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呼吸作用(精)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呼吸作用(精)

呼吸速率(respiratory rate)又称呼吸强度,是最常用的生理指标。

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单位鲜重或干重植物组织释放的CO2或吸收的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又称呼吸系数(respiratory coefficient),同一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所释放的CO2与所吸收的O2的量(体积或摩尔数的比值。

底物为CH2O时,RQ=1:底物为脂肪或蛋白时,RQ<1: (棕榈酸 C16H32O2 + 11O2 4CO2+ 5H2O C12H22O11(蔗糖) + 底物为有机酸时,RQ>1:(柠檬酸 C4H6O5+ 3O2 4CO2 + 3H2O
最适温度:指呼吸保持稳态的最高呼吸强度时的温度温度升高10℃所引起的呼吸速率增加的倍数,称为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Q10。

Q10=(t+10℃时的呼吸速率/t℃时的呼吸速率。

无氧呼吸停止进行时的组织周围空气中最低氧含量(10%左右)称为无氧呼吸的消失点。

氧浓度增至一定程度时,对呼吸作用就没有促进作用了,这一氧浓度称为氧饱和点(大气氧浓度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6H12O6 酶
发生反应
2C3H4O3 + 4〔H〕+ 2ATP
2C3H4O3 + 6H2O 酶
6CO2 + 20〔H〕 + 2ATPBiblioteka + 6O2 24〔H〕

12H2O + 34ATP
思考题:
1、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和O分别来自哪里? 2、有氧呼吸的生成物H2O中的O 从何而来?
3、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和H2O分别产生于有氧呼吸的
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概念: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
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 其他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 有氧呼吸(主要形式)
类型:
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1、概念及总反应式:
总反应式: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 +38ATP
概念 细胞在有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 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酒精和CO2或乳酸
少量,合成2ATP
相 联系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同 点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五、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1、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练习:
一、选择题 1、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发生在 A、植物的表皮细胞 C、活细胞
哪项自身组成的有机物中出现: B
A、只在植物体内 C、只在动物体内 B、动植物体内均有 D、动植物体内均无
二、简答题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 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 的均浆分别防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
进行四项独立实验(见右图)
(1)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各试管的最终产物 无反应 丙 酒精和CO2 乙 是:甲 CO2和H2O (2)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丙酮酸,各试管的最终产物 是:甲 酒精和CO2 乙 CO2和H2O 丙 CO2和H2O (3)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重复实验(1),各试管的最终产物 是:甲 酒精和CO2 乙 无反应 丙 酒精和CO2
C
B、气孔周围的保卫细胞 D、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3、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低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4、在一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内,植有绿色植物,并养 有以此植物为食的小动物,罩内的O2用18O原子作 标 记,每天给予光照,若干时间后,18O可在下列
第几阶段? 4、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 5、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哪 一个阶段? 6、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三、无氧呼吸
1、总反应式: C6H12O6
6 12 6

2C3H6O3(乳酸)+ 2ATP
举例:动物 马铃薯的块茎 玉米的胚 甜菜块根、乳酸菌 酶 CH O 举例:大多数植物 酵母菌
第二阶段
思考题:
1、为什么无氧呼吸所放出的能量要比有氧呼吸少得多?
2、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3、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4、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何异同?
四、有氧呼吸的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有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不 条件 需分子氧、酶 同 点 产物 CO2、H2O 能量 大量,合成38ATP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不需分子氧、需酶
2、有氧呼吸的场所和过程:
细胞质基质
4[H]
C6H12O6
释放少量能量,一 形成2ATP 阶
第 段
2C3H4O3
释放少量能量, 第 形成2ATP
线粒体
6O2
释放大量能量, 形成34ATP
20[H]
12H2O
6H2O
二 阶 段
第三阶段
6CO2
表一 有氧呼吸过程
场所 第一阶 细胞质 段 基质 第二阶 线粒体 段 基质 第三阶 线粒体 段 内膜
2C2H5OH(酒精) + 2CO2 +2ATP
2、概念: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 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3、场所: 细胞质基质
4、无氧呼吸的全过程
O 2 CH3—C—COOH
C6H12O6

4【H】
2ATP
第一阶段
不同酶
2C3H6O3(乳酸) 2C2H5OH(酒精) + 2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