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河北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
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考复习古诗阅读课件古诗词鉴赏考点分类汇编(共48张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20人教部编版(河北专版)语文中 考复习 古诗阅 读课件 :古诗 词鉴赏 考点分 类汇编( 共48张 PPT)
2019精选河北省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新人教版

最新】精选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新人教版2019【《行路难》一、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绘了隆重的宴会场面,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描写了诗人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形象地解说了“行路之难”。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句式,表现了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的复杂心理。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角度对其作简要赏析。
欢迎下载、请说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两句诗中动词的表达效3果。
拔剑四顾心茫然”4、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所呈现的画面。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5、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7(限填四字)两个典故和?彟彟彟彟彟彟彟8、诗中采用彜彟彟彟彟彟彟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和____9、诗歌用____想无法实现。
二、《破阵子》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201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34首必考古诗词梳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文学常识:本诗的作者是杜甫,我们还学过他的什么诗?望岳(列举一个即可)2.重点词句翻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时局,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心惊。
3.词句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
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家人的强烈思念,激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4.主旨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源自“国破”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5.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文学常识: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 (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2.重点词句翻译:“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的“丧乱”是指安史之乱,“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捱到天亮。
3.词句赏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起势迅猛。
“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4.主旨赏析: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深刻含义?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2019年河北版中考语文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试题部分)

答案 (1)(示例1)用感叹句、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2)用感叹号、问号,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3)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方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4)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合理即 可。2分) (2)(示例1)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 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 (示例2)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 起航。(言之成理即可。2分)
答案 (1)A (2)乐观豁达;进取向上;坚韧不拔(意志坚定)。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这首诗是刘禹锡在酒宴上酬答白居易的作品,所以A项是错误的。
知识拓展 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古代,称呼 他人的时候,可以称呼他的字、号,如白乐天。可以用籍贯称呼,如韩昌黎,昌黎就是韩愈的籍 贯。也可以用官职称呼,如杜工部,因杜甫做过工部员外郎,故世人称其为杜工部。还可以用谥 号称呼,如欧阳文忠公,“文忠”就是欧阳修的谥号,后人为表尊敬称呼其为文忠公。 (2)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感情基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 间之长,表达了诗人对世态变迁的无奈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的 升华,也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屡遭贬 谪,但是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了他豁达的胸襟。尾联又回到席上酬答赠言上来,“今天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案 (1)D (2)(3分)(示例)加线句子用“飞”“渡”“洒”“挂罥”“飘转”“沉”一系列动词,细致地 描写了狂风中茅草乱飞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痛惜之情。(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3分)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首诗的最后一段 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没有叙述。(2)加线句子“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 者飘转沉塘坳”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动词使用巧妙,“飞”“渡”“洒”“挂罥”“飘 转”“沉”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景,再现了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拄 着拐杖立在屋外,望着怒号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起来,吹过江去,洒在江郊, 表现了诗人的焦灼和痛惜之情。
2020年中考真题古诗阅读赏析分类汇编含答案

2019年古诗词阅读赏析汇编【北京中考】(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10-11题。
(共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0.这是一首送别诗。
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①”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
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②之情,也表现了诗人③的人生态度。
(3分)1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2分)答:10.【答案】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
①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宦游人”;②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11.【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天津中考】5.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山随平野尽”一句,“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
C.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
D.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2019年中考语文(河北)古诗文默写整理说课材料

2019年中考语文(河北)古诗文默写整理专项一河北中考要求掌握的古诗词曲40首1.关雎《诗经》(1)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2),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3)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4),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
(5)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6)《关雎》中以“,”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2.蒹葭《诗经》(1),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2),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3)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4)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5),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6)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3.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1)十五从军征,。
(2):“家中有阿谁?”(3)遥看是君家,。
(4)兔从狗窦入,。
(5),井上生旅葵。
(6),采葵持作羹。
(7)羹饭一时熟,。
(8),泪落沾我衣。
(9)《十五从军征》中通过远景写出凄凉破败景象的句子是:,。
4.观沧海(东汉)曹操(1),以观沧海。
(2),山岛竦峙。
(3)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4),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5),歌以咏志。
(6)盛夏时节,美丽的博斯腾湖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
看到湖边一片郁郁葱葱,人们不禁想起曹操《观沧海》中“,”这两句诗。
5.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1)结庐在人境,。
(2)?心远地自偏。
(3)采菊东篱下,。
(4)山气日夕佳,。
(5),欲辨已忘言。
(6)在一些美丽的乡村中,总会呈现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的情景,这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美景。
(7)《饮酒(其五)》反映了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
6.木兰诗(辞)《乐府诗集》(1),唯闻女叹息。
(2),可汗大点兵,,卷卷有爷名。
(3),从此替爷征。
(4)旦辞爷娘去,,不闻爷娘唤女声,。
(5),关山度若飞。
(6)朔气传金柝,。
(7)将军百战死,。
(8)策勋十二转,。
(9),送儿还故乡。
(10),对镜帖花黄。
2020年河北中考34首古诗词整理默写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多么的雄伟,苍莽的青色一望无边。
大自然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这里,山南山北,昏晓不同。
远望层山叠起,不禁心胸激荡,极目细观啊,那鸟儿已归巢。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都护在燕然。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12.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补)莫笑农家酒,丰年留客足鸡。
山重水复疑无路,又一村。
,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八年级下册(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 古诗词曲鉴赏 有答案

专题十古诗词曲鉴赏命题点分类集训炼字1.(2020黔东南州)“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次北固山下》2.(2018青海)有人评论颔联中“正”字用得好,试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次北固山下》3.(2018孝感)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次北固山下》4.(2020龙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望岳》5. (2019广元)颔联中的“钟”和“割”用得好,请任选一字,简要赏析。
《望岳》6. (2019湘潭)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春望》7. (2017湘潭)品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 (2017遵义)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 (2017吉林)“千骑卷平冈”中“卷”字有何妙处?《江城子·密州出猎》10.(2017百色)如果把“古道西风瘦马”中“瘦马”改为“骏马”好不好,为什么?《天净沙·秋思》画面描写1. (2019贺州)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使至塞上》2. (2019安顺)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满江红(小住京华)》3. (2018恩施州)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望岳》4. (2018鄂州)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
《渡荆门送别》5. (2018巴中)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渡荆门送别》6. (2017张家界)颔联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钱塘湖春行》7. (2017贺州)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现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河北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一、古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甲】诗描绘了泰山的____________气势和_____________的景色。
(2)【乙】诗中“浮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3)请从“钟”字人手,对【甲】诗中“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4)【乙】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包含怎样的哲理?它与【甲】诗中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首词的作者苏轼和辛弃疾同为宋代著名豪放派词人。
B.【甲】词感情纵横奔放,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牵”“擎”“卷”等,十分生动形象。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军中生活。
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羊肉,“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D.【乙】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
结句悲壮低徊,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深思。
(2)请赏析文中加线句。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甲】中“山坡羊”是______________,“潼关怀古”是题目;【乙】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歌都抒发了兴亡之感,但【甲】文侧重表达作者对百姓的同情,【乙】文侧重表达诗人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
B.“东风”一词在文中指孙刘联军“火烧赤壁”这一历史事件。
C.“伤心秦汉经行处”一句中“伤心”是指作者为前朝遗迹的毁坏而难过。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以二乔的命运折射东吴的命运,形象地反映了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警策深刻。
(3)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加线句所展示的画面。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任选一处加横线的诗句,发挥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其呈现的画面。
(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均为五律,《次北固山下》作者是王湾,《使至塞上》作者是王维。
B.“客路”“行舟”点明诗人远离故乡,暗含羁旅漂泊之意。
C.诗人借“征蓬”“归雁”,间接抒发自己受排斥后远赴边塞的漂泊不定、孤苦无依的愁绪。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
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的体裁是七言律诗;《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是词牌名。
B.【甲】诗的颈联巧妙地将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诗人当时的心境。
C.【乙】词中的“狂”字统领全篇,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D.【乙】词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运用典故,直接明了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愿。
(2)两首诗词中加横线的句子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词都以情景渲染气氛,不约而同地选取肃杀的秋景及号角声,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B.两首诗词都运用典故,分别运用“黄金台”“燕然勒功”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C.【乙】词的上片以“异”字统领全篇:秋来、边声、千嶂、长烟、孤城等,既渲染了边地的萧瑟荒凉,又暗示出将士们内心的愤恨之情。
D.【甲】【乙】两首诗词在结构上的共同之处是前半部分都是写景。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乙】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甲】词上片“____________”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清秋时节院落寂静、梧桐凋零的清幽景色,又暗合词人的____________处境。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标三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下面对这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词中的“无言独上西楼”和【乙】词中的“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都表达了孤寂伤感之情。
B.【甲】【乙】两首词都描绘了特有的景物,所表现的主题也有相似之处,即怀念过去,对现在的处境感到无奈。
C.【乙】词中“夕阳西下几时回”的眼前之景,触发了词人对美好景物的留恋,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希望。
D.古人云“亡国之音哀以思”。
词人身为亡国之君,其哀之痛与思之切都是直接体现在【甲】词中的。
(4)品读上面两首词,同为写“愁”,但又有所不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颔联中,诗人以“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
B.【甲】【乙】两首诗同为记游抒情诗歌,【甲】诗重在写早春的西湖美景,【乙】诗重在写秀丽的山村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情。
C.【乙】诗按照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是宋诗中写实风格十分突出的佳作。
D.同为炼字,【甲】诗“乱”字写出了春天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盛开的景象;【乙】诗“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之情。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乙】两首诗同样运用李商隐的作品,且都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对妻子(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B.【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是诗人实写自己的经历。
C.同样运用表现手法,【甲】诗用“反衬”来表现孤寂心情;【乙】诗以“象征”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
D.“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两句推己及人,诗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因相思而痛苦。
(2)赏析【乙】诗“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用“/”为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标两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开篇点明时令并叙事;【乙】诗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
B.【甲】诗画线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忧虑、关切之情;【乙】诗画线句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C.【甲】诗通过“杨花”和“子规”这两种特定的景物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D.【甲】诗借景抒情,借“明月”寄托自己的情思;【乙】诗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大海和山岛。
(3)两首诗都描写了“月”,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月”分别代表什么。
1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甲】诗首联中的“辅”字或“望”字。
(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和【乙】诗的主题相同,且都有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