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导学案

合集下载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第四单元课题1 原子的构成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学习重点: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形成。

一、自主学习1、回顾:原子的定义: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2、看课本P70页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阅读课本P70页第一段和P71页第一段,谈谈你对原子构成的认识:3、看课本70页表4-1,从表格中获取什么信息:(1)一个质子带电荷,一个电子带电荷,中子。

(2)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电性相反,整个原子电性。

(3)原子核带,所带的荷数叫核电荷数。

(4)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_上。

4、看课本70页表4-2,从表格中获取什么信息:二、合作探究(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质子(+)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思考:1.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儿?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2.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小结: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原子种类不同,原子里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4)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二)、相对原子质量1、公式: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12)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注意: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

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四、反馈检测:A组基础题1.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

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 B.2 C.3 D.62.有关原子的相对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12C]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值D.相对原子质量是质子数加中子数3.把“分子、原子、质子、电子”分别填入有关的横线上。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导学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二节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导学案
原子的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原子是由居原子中心带电荷的和核外带电荷的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构成的。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

3.在含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离核近的电子能量
,离核远的电子能量,因此,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按在分层运动。

二、学习探究
1、看一看根据以下图表数据,你获得什么信息?
2、想一想
观察课本图3-11氧原子结构示意图,说说每部分个表示什么意思?
圆圈表示
+8表示
弧线表示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3、画一画
阅读课本54页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相关内容试着画出核电荷数分别是1至18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谈一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九年级化学上册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

九年级化学上册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教师寄语:你的课堂你主宰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的计算;3、初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分类、归纳、概括、比较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体会科学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贡献。

[重点和难点](这是我们前行的阻力,也是动力。

)重点:能够构建原子的结构和明确原子的各种微粒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科学探究推论出原子的结构及各种微粒之间的关系,构建原子结构的空间想象思维。

自学归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法指导:同学们课前自己阅读课本内容,收集有关原子结构的各种信息,学会从课本内外多渠道获取信息,学会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结构图,培养我们的探究、分析、总结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资料在线展示几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图片资料(附图片),并结合国际形势向同学们简要介绍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象征……二、走进探究园地(一)、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的探索1.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没有人可以将原子再分!”。

2.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不同原子中都含有电子。

由此证明原子可以再分。

3.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等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薄金箔,得到右图所示现象。

(二)、交流展示【学生活动1】1.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了什么?2. 为什么一小部分α粒子却改变了原来的方向?3.为什么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学生活动2】阅读教材,讨论以下问题:1、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核电荷数?3、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种类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 1 1 0 1氧8 8 8 8氮7 7 7 7钠11 11 12 11氯17 17 18 17(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是什么?(2)为什么原子都不显电性?(3)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 1 1碳 6 6 6 12氧8 8 8 16钠11 12 11 23氯17 18 17 35铁26 30 26 56找规律:阅读上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归纳总结】1、你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2、科学家探究原子结构的历程,对我们有何启示?(三)、省学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2、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放射性碘治疗肿瘤。

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过程:一、实验促思,体验新知1991年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内部的结构进行了实验。

在一大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3.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弹了回来。

根据实验的现象,你对原子的结构有什么心的认识?1.-------------------------------------------------------------------------------------2.-------------------------------------------------------------------------------------3.-------------------------------------------------------------------------------------二、自主学习,收获新知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一个实心的球体,是由居于原子带的原子核和核外带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2.(1)原子中是否存在带电的粒子,有哪些?它们的电性如何?(2)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叫。

3.通过课本P53页表3-1的分析,你可以得出原子内部结构的哪些规律?(1)。

(2)。

(3)。

(4)。

(5)。

4.结合课本P53页表3-1和P56表3-2说明,原子为什么不显示电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里?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2.实际: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 原子的实际质量,只是一个比值。

3. 计算公式:4. (1)根据P56页表3-2,计算出质子与中子的相对质量大约为多少?(2)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如何计算?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的简称。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导学案敬重的各位老师,友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王。

我今日分析的内容是《原子的构成》。

依据我在教育实习中积累的阅历和对现行课程标准的理解,本次说课我将分以下五部分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它们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

首先让我们走进第一部分——教材分析: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四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九班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题1。

物质构成的是同学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必不行少的工具。

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熟悉元素的基础。

因此,原子的构成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学校化学学习的重点。

教学内容:本课题是在同学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化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缘由,并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为了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内容设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依据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综合设定如下: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②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提高对猎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炼规律的力量。

4感受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了解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后,让我们再来看一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同学的实际状况,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来制定教学重、难点的。

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这将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新的物理量,因此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又将是本节课的难点;当然,引导同学通过数据分析猎取信息,以及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关心同学理解微观世界,将是本节课胜利的关键点。

刚才说到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还要考虑同学的实际状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说课的其次部分——学情分析。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的含义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来加深对微观世界的识。

3、、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可分性,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善于想象、敢于创新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学习任务一:原子的构成:1、看书53页回答:质子(+)原子核(+)1、原子核外电子(--)中子(不带电)思考:叫原子核;原子核为什么不显电性?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

学习任务二:原子中的电子看书47页,回答:1、电子的分层排布:①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②能量低的离核,能量高的离核;不同的原子,含有的数不同。

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的含义:表示:表示:表示:二、自主体验: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电子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3、3. 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核外有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个电子。

4、以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怎样构成原子?5.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

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按照目前初中阶段你学的原子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缺陷是;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是(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原子的组成【学习目标】1.能说出原子的组成粒子及电性,并在此基础上能经过剖析、推理得出原子不显电性的原由及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会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3.领会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

4.逐渐提升抽象思想的能力、想象力和剖析、推理能力。

【课前预习】经过预习达成以下空白或问题一、原子的组成1、原子的组成质子(每个质子带 1 个单位)原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子核占的体积,电子绕着原子核。

1 个单位和)组成,在原子中原2、原子为何整体不显电性?3、看书 53 页表 3-1 可知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必定核外的电子数,而质子数不必定等于中子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1、观点以其余原子的作为标准(即:把标准质量相对看作一份质量),跟标准质量对比较所获得的比值,就叫做这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可以省略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表达式Ar=4、与组成原子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在原子中,核外的电子质量小的能够忽视不计(每个质子或每此中子质量约为每个电子的质量1836倍),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又因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证量标准比较,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讲堂研究】一、原子的组成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223镁12121224结论:(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2)(3)(4)(5)二、相对原子质量1、思虑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有何差别?2、依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进行计算已知 1 个氢原子的质量为 1.67×10-27 kg,1 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2.657×10-26 kg ,作为标准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 1.66×10-27 kg ,分别计算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存正整数)。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1《原子的构成》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1《原子的构成》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1《原子的构成》导学案——第一课时原子的构成【学习目标】熟记原子结构及各微粒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子的构成。

难点: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学法指导】1 通过观看原子结构模拟动画,对原子结构有初步印象2 阅读课本表4-1、4-2找出相关规律。

【知识链接】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分.【学习过程】1、分子是 ,原子是 .2 、在化学变化以外,原子一个实心球体,而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构成的.即原子3 、阅读表4-1,可知,质子带电荷,中子电荷,电子带电荷,原子核带电荷,从何而来?每个质子的质量大约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电子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由的质量决定.4、阅读表4-2,填空:(1)原子的种类不同,质子数;(2)同种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 , (3)无中子的原子是。

(4)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与核电荷数有何关系?5.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当堂检测】1、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A 中子数B 电子数C 核电荷数D 原子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 质子上B 中子上C 电子上 D原子核3、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由于它们所带的电荷,电性,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不同,核外的也不同。

5、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原子核6、某些花岗石材料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50 B 86 C 136 D 2227. 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下面的推论正确的是()A.一个氢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中子B. 一个氢原子必然有一个电子C.一个氢原子必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D. 一个氢原子核内必有一个电子8、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4)带正电荷的是(5)带负电荷的是(6)不显电性的是(7)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8)质量最小的是(9)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拓展延伸】9、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用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大多数的α粒子能顺畅地穿透金箔;少数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偏转;极少部分粒子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反弹回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海县第二中学初三化学导学案编号:____课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学习重点和难点:原子、原子核的构成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电的___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核由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

质子带______电,中子________电。

(二)、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Ar。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上。

三、原子中的几个数量关系1、核内质子数=核外_______数=_______数2、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数+ ______数二、课堂活动复习旧知识: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学习新知识:(一)、原子的构成1、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2、教师播放动画(几个小粒子绕着一个大粒子作高速运动):根据动画,你能说出原子的构成吗?3、师生总同总结出正确的原子构成。

4、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 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

5、请找出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6、7、师生同共总结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练习1】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9、由分子的性质推测出原子的性质。

如质量、体积如何?是否运动?原子间有无间隔?(二)、相对原子质量1、根据课本上介绍的几种原子的质量:师生一起得出科学上一般不直接使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使用相对质量。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一个比,是一个相对质量) 2、了解张青莲院士3、【练习2】从附录Ⅱ中查阅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4位有效数字):说明:平时我们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不必这么精确,一般取整数或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可查P75页。

4、【练习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 gB.1 kgC.1D.1.67×10-27 kg 5、【练习4】已知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m Kg ,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n Kg ,则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请同学们思考,原子的质量虽然很小,它又是由哪几种粒子的质量构成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什么上面?(三)、原子中的几个数量关系 1、了解核电荷数的意义。

2、探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近似整数值)、 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3、【练习5】完成表5:6、【练习6】2000年3月美国铱星公司宣布破产。

依星公司原计划发射 77 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发射卫星的数目与依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下列关于依元素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依原子的质子数为77B 、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C 、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D 、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77、思考题:相同质量的铁和铜,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数多?【开拓视野】读一读中子星你想象过如果原子“坍塌”,会是什么情形?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比如氢原子的半径为一亿分之一厘米,而氢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

假如核的大小象一颗玻璃球,则电子轨道将在两公里以外。

而在巨大的压力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电子将脱离原子核,成自由电子。

这种自由电子气体将尽可能地占据原子核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单位空间内包含的物质也将大大增多,密度|大大提高了。

形象地说,这时原子核是“沉浸于”电子中。

中子星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中子星里,压力是如此之大,电子被压缩到原子核中,同质子中和为中子,使原子变得仅由中子组成。

而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

可以这样说,中子星就是一个巨大的原子核。

中子星的密度就是原子核的密度。

中子星的密度为1011kg/cm3,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质量竟为一亿吨之巨!事实上,中子星的质量是如此之大,半径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质量就与太阳的质量相当了。

中子星是处于演化后期的恒星,它是在老年恒星的中心形成的。

只不过能够形成中子星的恒星,其质量更大罢了。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当老年恒星的质量大于十个太阳的质量时,它就有可能最后变为一颗中子星,而质量小于十个太阳的恒星往往只能变化为一颗白矮星。

当恒星外壳向外膨胀时,它的核受反作用力而收缩。

核在巨大的压力和由此产生的高温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最后形成一颗中子星内核。

而整个恒星将以一次极为壮观的爆炸来了结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天文学中著名的“超新星爆发”。

请回答:1、通过阅读,你对原子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你想了解“黑洞”和“白洞”吗?请上网浏览宇宙探秘【学习小结】1、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呈电中性的中子构成的。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又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的质子数。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

原子是很小的微粒,原子核更小,它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

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大致相等,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里围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三、课堂检测1.在化学的发展发面,很多科学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请把科学家名字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科学家:①拉瓦锡②汤姆生③道尔顿④阿伏加德罗(1)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是;(2)提出分子的概念的是;(3)发现电子的是。

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5B.49C.66D.1643.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的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出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有()A.电子B.中子C.质子D.原子核4.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5.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12 g B. 1/12 C.12 D.1.993×10-26 Kg/12||||||||||||||||||||||||||||||||||||||||||||||||||| | | |||||||6、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对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的年代。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

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6B.质子数为6C.电子数为6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7.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最之比为( )A.12:1B.2:12C.2:1D.1:28.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由于所带电量和所带电量相等,但,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一般是由、构成的,质子带,中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9.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铁的相对质子质量为56。

现在有这三种金属各10 g,则这三种金属所含的原子个数比镁:铜:铁为。

教学后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