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 作文指导-“正视”--台湾文人林清玄说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正视自己(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正视自己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古代的神话中,女娲是最伟大的神灵之一,她创造了人。
据说女娲制造第一个人时,让人的两条腿共同分担体重。
但这个人只能站立,一抬腿就摔倒了。
于是她在制造第二个人时,把双腿都加粗了一倍。
女娲这次很满意,第二个人在她面前走动起来。
女娲说:你把你的哥哥背出去吧。
但背起来时,他们一同摔倒了。
女娲明白,他的腿还是太细,应该让他的一条腿能负载双倍以上的体重。
这样他能走,还能负载起超过自身的重物,要知道生活的负担可能更重。
女娲明白得太晚,因为她已经制造出了两个残疾人。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人应当有三种品质:敢于承认,正视自己的不足;敢于面对,不惧眼前的困难;敢于担当,勇挑时代重任。
你更欣赏这三种品质中的哪一种?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正视你自己的一切,这是一种态度,是一条路径,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你人格中的一部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悟,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文体特征明显,自拟题目。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仰视比自己优秀的人,但是很少正视自己,久而久之,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毅力,于是,行动的脚步也就缓慢起来。
我们仰望别人,是因为在自己眼中,别人的样子让我们羡慕,但我们却很少知道,那个人背后所承受的一切。
别人站得再高,那是人家努力拼搏的结果,我们要想站到那个高度,或者高于那个高度,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努力提升自己。
上面材料的内容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五四”青年节后,学校将举办“修己”杯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高考材料作文素材【优秀5篇】

高考材料作文素材【优秀5篇】想要写好作文,积累一些素材是很有必要的,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考材料作文素材【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篇一:2021高考材料作文篇一美丽的生物是自然的精灵,它们有灵慧,会选择自己的栖居之所。
幽兰必绽于空谷,其香才悠远幽邃;最美的蝶必栖于幽暗的洞穴,其美才神秘而惊艳。
生长于僻远之处,才有出尘的气质,也许深山千万年的岑寂让时空保持了一份古朴,给予它们明净与灵动。
然而很多人是不懂得美的,甚至出于爱美之心摧残了它。
不必说蝴蝶被制成标本而枯萎,鸟鸣在笼中喑哑,就是一些心怀善念的人,也会在无意中酿成悲剧。
林清玄的《放生鸟》里,鸟与龟被一捕再捕,一只龟的甲壳上刻满了放生者的名字。
仿佛一个悖论,爱造成的伤害触目惊心。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反复伤害的轮回?只因走得太近,抓得太紧,不懂得保持一段距离。
纯净的美总在远离尘世的僻远之地,譬如青藏高原上起伏的雪峰,与高远的天宇相厮磨。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其实自然已在沉默中说得清清楚楚:有人之处就有喧嚣,有污浊,有说不清的变数,所以,好山好水都躲得远了,就像高傲的隐居者,不欢迎人们打扰。
可人们终究没有读懂。
即使读懂了,恐怕我们也不会停下脚步。
我们抑不下对世界的好奇,也压不下征服荒野的欲望。
与安然,这才是真正欣赏者的姿态:安静,不出声,不触碰,伫足于局外,只愿用远远的目光爱抚,甚至只是在心底悄然遐想。
张晓风曾在散文中记载过:路过一位友人家,拜访闲聊之余却瞥见一株静默于房屋一隅的昙花,她默然倔强地抖开一身铁树般浓郁厚重的绿色。
问起友人才知道这是一株漂洋过海而来的品种,倔强地遵守着出生地的时差,只肯在白天绽放,无论友人用尽何种方法,她始终不肯再绽开那璞玉般洁白通透的花蕾。
张晓风在敬重这株倔强花朵的同时却又深深惋惜她的命运。
无论是多少呵护与栽培,多少盛赞她绽放容颜端庄清丽的溢美之词,都无法滋润她那离开初生土壤的倔强根系, 都无法使她再绽放最原始最本初的美丽。
新高考II卷4篇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范文展示

第5辑:新高考II卷4篇【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点评】(01)行藏有时青春无悔海南考生评分内容表达发展总分19192058描红“人”字,一撇一捺,有行有藏,不偏不倚。
做人何尝不是如此?既要沉下心来,养吾浩然之气,又要直挂云帆,弘扬人间正道。
藏锋隐锐,博学审问,青春当沉潜自我,十年磨-剑。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事实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沉潜蓄势,方能一鸣惊人。
没有华为人为民族企业的惨淡经营,何来令西方艳羡的鸿蒙系统和5G技术?没有无数航天工作者数年如一日的潜心研究,何来“天问一一号”在火星的成功着陆?没有袁隆平与助手们躬耕于稻田的勤勉专注,何来杂交水稻亩产量的节节攀升?沉潜却仍保持昂扬斗志,他们的坚韧积蓄着喷薄而出的希望。
用之则行,弘道扬德,青春当慷慨高歌,水击三千里。
疫情来袭,无数的医疗工作者与志愿者留下了最美的逆行背影。
忘不了动车上钟南山院士疲倦的身影,正是他及时呼吁居家隔离,才为控制疫情争取了宝贵时机。
他用一次次的逆行诠释了“士不可以不弘毅”的真谛。
还有那一封封前往湖北的“请战书”,书写着医者对于生命的承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正是他们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才换来了我们的岁月静好,春暖山河!有行有藏,张弛有度,青春当知明行笃,胸怀天下事。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道出了知识分子的进退分寸。
恰同学少年,我们应明德笃行,胸怀家国天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清华才女武亦姝,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为榜样而报考北大并不热门的考古专业的留守女生钟芳蓉,让我们看到了奋斗者的青春光彩,烙印着家国情怀。
2021年高考作文湖北卷失误分析举手投足之间

2021年高考作文湖北卷失误分析举手投足之间举手投足之间?湖北考生?处在那个大千世界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别人打交道,然而如何对待他人,完全依靠我们的态度,在许多时候,我们关心他人只在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够完成。
?在举手投足之间的关心,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
?林清玄在一家牛肉面馆吃面时,老总拿着报纸问林清玄是否还记得他,林清玄摇头。
老总说:“我确实是起初你夸奖过的小偷。
”原先起初林清玄在报纸上说这小偷思维严密,头脑灵活,应该是干什么都能成功的人,确实是如此一句话改变了这小偷的一生,他舍弃了偷骗,干起了正当的事业,同时越干越好,小偷的一生就如此被林清玄的一句话所改变。
起初林清玄也一定没有想到这么不经意间说的话却被他牢记,并给他带来了这么大的阻碍。
假如不是林清玄在那举手投足之间的一句夸奖与赞扬,假如林清玄和别人一样对小偷进行指责,那么小偷仍旧是小偷,仍旧会祸害社会,就可不能有现在的幸福与成功。
专门多时候我们在举手投足间关心了别人,专门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在举手投足之间关心了别人,不仅能使他人获救,同时也能使自己受益。
?“在别人最困难时关心了他们,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这是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二战中说的一句话。
那天天气专门冷,艾森豪威尔将赶去开紧急会议。
路上他看到两位老人车子坏了坐在路边,他赶忙让司机停下把老人送回家,如此一来就得改变路线,恰逢那天早有破坏分子在必经之路放下炸弹。
就因为那轻而易举的关心使他逃过了此劫,否则二战历史将会改写。
艾森豪威尔将做到了在举手投足之间关心别人,也许那天会议会稍稍晚些,但他在关心了他人的同时也关心了自己。
他如此的一个善举使他脱离了危险,假如他起初没有如此友善地关心老人,而是只顾会议向前开车;假如不是他在举手投足之间让老人上车,所做的只是改变一下路线这么简单,那么他可能被破坏分子炸死,那么老人也会在冰冷的天气里冻死,也就可不能有现在的生活。
有时候在举手投足间的关心会给自己带来好处。
2021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视人生之境,施适宜之教(附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

2021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视人生之境,施适宜之教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她说:“我们要松弛下来,要发现孩子的喜爱,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要引领孩子发现自我,而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
”而她说:“我们必须拼了,要不停地刷题,要死记硬背,要用填鸭式教育逼孩子走出贫困和大山,要考上浙大、武大、厦大和川大。
”她们,一个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一个是华坪女中的老校长、2020年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老师。
即将参加高考的你,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题目以清华大学刘瑜副教授、“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作为引发考生思考的写作情境,刘瑜强调教育要松弛,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引领孩子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张桂梅强调教育要严格,要用填鸭式的方式逼迫孩子走出贫困与大山:两者的站位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教育观自然不同。
考生要立足于此展开思考联想。
题目要求考生针对两种教育观去思考,若仅写其中一-种则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若忽视材料而只写“尊重个性”“奋斗”“应试教育”等则容易落入话题写作窠臼,是泛化写作。
考生应按照要求从高中生的角度写作。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两种教育观并不存在非黑即白的关系,两者也,不存在对错优劣的区别。
它们一是“精英阶层”为消除内卷化而做出的多维度实现个体价值而不是仅仅聚焦于考名牌大学的努力,一者是“底层”为提升成功几率、实现自我价值而进行的奋斗。
从这个角度上讲,考生需要去分析两种教育观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背景、适用的对象以及各自存在的不足,而不能进行孰优孰劣的定论。
考生应在此基础上关注、思考这个问题。
考生只要围绕这两种教育观,从任何一个角度入手分析都可建构文章。
比如,考生可以分析两种教育观提出的背景、适用的对象、存在的隐患,等等;也可以综合论述;还可以高屋建瓴,站在教育大局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两种教育观的共同指向,即两种教育观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只不过途径、方法存在不同,而方法不存在好坏,只有合适与否的差别。
2021新高考语文漫画作文“人与熊的对峙”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

2021新高考语文漫画作文“人与熊的对峙”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60 分)要求:全面理解两幅图的内容,结合材料的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这两幅漫画是央视《主持人大赛》中王嘉宁抽到的题目,选手在几乎没有时间构思的情况下进行了解读,更刁钻古怪的是,先展示第一幅图,当讲解进行一半时画面逐渐扩大,出现完整的第二幅图,既考验了选手对图画内容的把握,也考察将事件关联性准确把握的能力。
王嘉宁当时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角度进行讲解的,因为能够与“环境保护”这个时代大主题联系起来,因此获得了评委较多的肯定。
尤其是点评嘉宾董卿的一句“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更是赢得了满堂彩,登上了热搜头条。
但是,我把这两幅图找来作为考试作文的题目,除了希望学生能够像王嘉宁和董卿那样有“急才”,更想培养学生“跳出思维牢笼”的能力,也就是不要“人云亦云”。
因为有了前面两位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写成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加上当前疫情,极容易想到保护野生动物。
但是一幅漫画不应该只有一种解读方式,我们可以联系人生、社会、国家,从很多角度去分析画面。
只要是紧扣画面内容,完全可以进行不同的人生感悟。
漫画题的审题主要是抓住画面的关键信息,第一幅图中人与熊的对峙比较容易看到,注意不能只是从人的角度去看。
第二幅图中的危险境地也比较明显,那么可以考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地,这种危险是如何造成的,如何摆脱这样的危险。
由此我们就可以打开思路,比如“生存与毁灭”“竞争与合作”“眼前与长远”“贪念与安全”等。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从古今中外寻找事例,尤其是结合社会发展来找事例,当然,如果能结合当前的战疫来写,那就更有时效性。
【佳作欣赏】风物长宜放眼量第一张图中,双方剑拔弩张,如果我们是猎人,定会毫不犹豫地开枪。
然而当镜头拉远,画面内容全部显现时,不难发现正是由于对方的存在,才使得天平维持平衡,各自的性命得以保全。
百强名校高考语文备考_有关“窗子和镜子”写作指导与示例

有关“窗子和镜子”写作指导与示例有关“窗子和镜子”写作指导与示例【原题回放】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林清玄比喻中的“窗子”,说的是开阔的视野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而“镜子”,指的是每个人都要审视自己,勇于自我完善。
如果从“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切入题意,具体可写知识上的视野、心灵上的视野、国际视野、文化视野:可以写超越自我、走出个人狭小的天地;可以描写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景、物、情、理给人带来境界上的提升或心灵的顿悟:也可直接论述自己对“视野”的看法、见解。
如果从“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入题,可以由己及彼地洞察人生百态,借“镜子”探讨人性的弱点:爱听表扬话,听不进逆耳忠言;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实质,等等。
像李世民的“铜镜”“人镜”“史镜”论,猪八戒照镜子的故事,《皇帝的新装》中皇帝照镜的故事等都可引用,但要用得恰到好处。
【优秀范文】镜内?窗外一镜一自己,一窗一世界 ---- 题记很难想象,若在早晨没有一束阳光透过窗子晒在被子上该如何苏醒;也很难想象,没有了那面镶嵌在墙上的镜子,偌大的房间里,手捧着毛巾牙刷该如何洗漱。
失去了窗子和镜子,就好像失去了阳光失去了芬芳,也失去了清爽整洁的自己。
夏日的午后常常让人困乏,于是推开窗,一阵清风迎面,赶走了些许烦躁,我总会在这个时候感激窗子,给我注入力量。
我们都需要窗子,它联通了我们与外面的世界。
透过窗子,才能看见外面世界的明亮。
卞之琳透过窗子看到了桥上的风景;李白透过窗子看到了一轮明月,勾起相思无数;你,我,他,透过窗子看到了精彩的世界,大大的世界就在这小小的窗前定格。
镜子里是自己的脸,你笑它也笑,你哭她也会伤心地落泪。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窗子和镜子

所以,在我们自身发展中。学习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般打开窗子吧!学习江梦南“我也能像普通小孩一样受到普通的教育”般照镜子吧!从窗子外发现世界,找寻方向,从镜子里看到自己,找到自我的精神需求!
“窗子”,说的是开阔的视野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由此可以想到知识上的视野、心灵上的视野、国际视野、文化视野,以此引出对超越自我、走出个人狭小的天地的思考;而“镜子”,指的是每个人都要审视自己,勇于自我完善,通过“镜子”去探索人性的弱点,如爱听赞美,不爱听忠言,如追求形式重于实质等。
根据两则材料可知,作文引导考生的写作方向,当代青年需要积极地向外看世界,也需要认真的向内看自己。从青年发展来看,向外,才能积极进取,勇创佳绩;向内,才能发现不足,看到真实,这个可以作为考生的写作范围。
我们作为复兴大任在肩的青年人,要顺应时代潮流,就应打开窗子,擦亮镜子。生活中,我们应多多关心自己以外的事情,“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不仅看到世界的模样,更能通过世界来与自己对比,看到镜中的我与窗中的世界应有何种关系。邹韵不仅拥有“环球视野”,看到外国的情状,更能用其观照国内,发现国内的优缺点。平均年龄最年轻的北斗团队在看到GPS的先进时也认识到自己的短板,苦心研发BDS”来完善国家安全系统。从他们身上,我们应学会开窗远眺,望他人,望世界,同时也照镜观心,知优势,知不足,连通内外,完善自我。
立意:
1.向外看世界,向内看自己。
2.不固自封,不盲目自大。
3.开阔眼界,发展自我。
例文:
开窗远眺,照镜观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文人林清玄说:“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
与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与下人比较使我们骄傲。
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人都迷失了自我,屏蔽了自己的心灵原有的馨香。
”
鲁迅的《人生论》。
鲁迅先生写道:“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
”鲁迅先生讽刺的是“打肿脸充胖子”的浅薄以及自欺欺人、雕琢粉饰的虚伪。
《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
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
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深刻反思,完成了最真实人格的塑造。
有一年,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去参加一个作家笔会,在会上作家们大谈自己看过的书,有人问他,你有没有看过某个俄罗斯作家的书?他摇摇头。
对方大惊:你连他的书都没看过怎么写作?轮到郑渊洁发言时,他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雅的书,特别受启发,你们看过吗?现场70%的人点点头。
然后郑渊洁说:这个名字是我瞎编的。
这种郑渊洁式的打脸实验在生活中很常见,明明没看过的书,没去过的地方,没玩过的潮物,一定要装作自己看过去过玩过。
我们给自己增添太多包袱了,承认自己的无知又何妨?其实,知道的越多越无知,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有兴趣知之。
”
正视自己
21世纪于我们是黄金的时期,也是残酷的现实。
在这物欲横流、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们在群星闪耀中难以寻得自己的舞台,随波逐流,渐渐迷失自我。
我们在悲观,我们在迷途中找寻生活的意义。
我们在逃避,我们不曾鼓足勇气正视向自己。
鲁迅曾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
正视究竟有多么重要?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生普遍认为“学不可以已”才是自己应有的“觉悟”。
这样的思想让许多已足够优秀的人忽略了正视自己,信心也无从积累。
久而久之,亦步亦趋中我们谁也不想做出头之鸟,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扛起来——我们将机会拱手让人,我们成为了旁观者,一次又一次地扮演着路人的角色。
鲁迅先生的话,敲响了我们脑海中的警钟:我们可曾正视过自己?
我们在忙着提升能力和素养,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自己。
我们的优点被遗忘在了角落,当我们遇到需要这些优点来处理问题时,我们“不敢做”,“不敢当”,“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我们需要正视自己,即使在优秀的人群中我们很渺小。
正视自己的劣势,正视与他人的差距,同时更应正视自己优势,即使它可能很微小,那也是不可替代。
正如李清照吟出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我们并非完美,但生来就独具特点,正视这些特点,你会发现,自己可发展的优点并不少!与其作为旁观者羡慕别人的“浅碧深红”,倒不如正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一流之处。
回首三国时期的刘备,文不如孙权、武不敌曹操,但是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劣势,以仁义之心,得桃园三结义;再三顾茅庐,得孔明之辅佐;终成就了一段浪漫英雄主义的传奇
反观其子,终身未看清自身不足,更没有没有自信心正视自己,最后才落得千古“扶不起的阿斗”的罪过。
正视自己,我们在路途中不再迷茫;
正视自己,我们才有勇气面对未来。
我们独特、唯一;
我们相信自己,又展望未来;
我们勇敢无畏地接受四面八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