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设计说明书2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目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理论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的能力。
通过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应达到:1、掌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2、掌握加工方法及其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的选择应用能力;3、掌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4、学会使用、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以及学会绘制工序图、夹具总装图,标注必要的技术条件等。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包括零件的分析,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规划设计,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以及该道工序的工序卡,机械加工综合卡片,夹具装配图以及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等。
工艺设计部分1 零件的工艺分析1.1确定生产类型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1.2 零件的作用该零件是B6065牛头刨床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中小零件,φ32mm 孔用来安装工作台进给丝杠轴,靠近φ32mm孔左端处一棘轮,在棘轮上方即φ16mm孔装一棘爪,φ16mm孔通过销与杠连接杆,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φ32mm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1.3 技术条件分析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
由零件图可知,φ32的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1.φ32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32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φ16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
2.以φ16mm孔为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16mm的端面和倒角及内孔φ10mm、M8-6H的内螺纹,φ6mm的孔及120°倒角2mm的沟槽。
这两组的加工表面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φ32mm孔内与φ16mm中心线垂直度公差为0.10;2.φ32mm孔端面与φ16mm中心线的距离为12mm。
机械制造夹具设计说明书范本

机械制造夹具设计说明书范本1. 引言本文档为机械制造夹具设计的说明书范本,用于规范夹具设计过程,并提供相关设计要求和标准,以确保夹具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本说明书适用于机械制造行业中夹具设计师、工程师和制造人员。
2. 夹具设计流程夹具设计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以确保夹具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提高制造效率。
以下是夹具设计的基本流程:1.确定夹具需求:明确夹具的使用目的、工件特点和生产要求,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并收集必要的信息。
2.规划夹具设计:根据夹具需求,制定夹具设计方案,确定夹具的结构、材料和配件。
3.进行夹具绘图: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夹具的三维模型,并生成夹具的工程图纸。
4.检查和修正设计:对绘制的夹具模型和图纸进行检查,确保夹具的尺寸、形状和功能符合要求。
5.制造和装配夹具:根据夹具的工程图纸,制造夹具的各个零部件,并进行装配和调试。
6.夹具测试和验证:对制造完成的夹具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夹具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设计要求。
7.完善夹具设计:根据夹具测试结果,对夹具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改进,以优化夹具的性能和精度。
8.文件归档和备份:将夹具设计相关文件进行归档和备份,方便后续维护和改进。
3. 夹具设计要求夹具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和标准,以确保夹具能够满足制造要求并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夹具设计的主要要求:•结构合理性:夹具的结构应合理设计,能够稳定地夹持工件并适应生产环境的工作要求。
•尺寸精度:夹具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夹具与工件的配合精度和定位精度。
•操作简便性:夹具的操作应简单、灵活,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夹具的调整和使用。
•安全性:夹具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能够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并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可维护性:夹具的设计应考虑到维护和保养的方便性,便于检修和更换零部件。
•经济性:夹具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成本,提高制造效率,降低维护和使用成本。
4. 夹具设计标准夹具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标准,以确保夹具的质量和可靠性。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定位(对称度)= 位置+ 不重=0+0.03=0.03mm
因 定位(对称度)值小于工序位置精度要求的公差值(0.1mm)的 ,故能满足工序加工要求。
4.导引方案设计:
对此方案,我们采用每加工一批工件,只安装调整一次夹具,通过试切数个工件来对刀的,此种方案对导引方案的要求很高,如右图所示:
3.1计算定பைடு நூலகம்误差:
现选取工件上两孔与两定位销的配合均为H7/g6,则圆柱销的直径尺寸为Φ12 mm,菱形销的圆弧部分直径尺寸为Φ27 mm,b=5mm,B=d-3=24mm。圆柱销与菱形销之间的中心距为48±0.03 mm。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产生的定位误差,其值应控制在工件相对尺寸或位置公差的 ~ ,为此需对每一项工序加工要求逐一进行分析。
夹紧力:由于工作状态原因,切削力与夹紧力在空间上是相互垂直的。螺母提供的夹紧力足以夹紧,故无须验算。
6.其它装置设计:
铣床夹具依靠夹具体底面和定向键侧面与机床工作台上平面及T型槽相连接,以保证定位元件对工作台和导轨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为了减小安装时的偏斜角 的误差,安装定向键时应当使它们靠向T型槽的同一侧。
方案二:如下图所示
可以选择孔O1及O2为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通过图中所示的固定式圆柱 销及菱形销实现定位。
经分析,第一种方案以圆柱和V形块组合定位时,要受到外圆加工精度的影响,由于外圆表面系毛坯铸件不能保证工件的加工要求,加上V形块比较薄且夹住工件一边,不易夹紧。所以采用第二种方案,即以孔O1及O2为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对两孔采用固定式圆柱销及菱形销定位,此方案实现了工件的完全定位,无重复定位,方案可取。
夹具设计说明书

一、序言 (2)二、任务介绍1.零件说明 (3)2.工序分析 (4)3.设计任务 (4)三、方案确定1.方案一 (5)2.方案二 (6)3.方案比较 (7)四、具体设计方案1.外形尺寸确定 (7)2.定位与夹紧 (7)3.定位误差分析 (7)4.连接槽设计 (8)五、夹紧力的计算 (9)六、夹具体强度校核 (10)七、小结 (11)八、参考文献 (12)夹具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我而言,此次课程设计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性环节,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又一次更系统更全面的应用、巩固与深化。
从中锻炼着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对于学机械方向的学生,为了更好的接触真正的生产加工,步入社会,这次设计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因此我们要好好把握,在实践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一、任务介绍1、零件说明:图(1)零件图本次设计所给的零件是B6065牛头刨床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中小零件,φ32mm孔用来安装工作台进给丝杠轴,靠近φ32mm孔左端处一棘轮,在棘轮上方即φ16mm孔装一棘爪,φ16mm孔通过销与杠连接杆,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φ32mm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2、工序分析图(2)工序图如图(2)所示,本道工序的加工任务是加工M8螺纹底孔,并最终使螺纹满足6H的精度和公差要求。
为使零件满足加工要求,确定本道工序的内容如下:1)钻螺纹底孔至φ6.5 ;2)铰孔至φ6.7;3)细铰至φ6.8;4)攻螺纹M8由图(2)可看出本工序的定位和夹紧方式为:大孔的下端面用平面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大孔本身用短轴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小孔用来限制一个自由度,即工件的转动。
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夹具设计说明书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班级:机械姓名:学号:完成日期:2014 年12 月20 日夹具的用途: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需要设计一些稳固工件以便于加工的夹具,本夹具具有两个用途:通过两个V形夹夹住圆柱类工件进行定心,用来钻孔等,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震动;还可以用来固定圆柱类工件进行手工加工,如锯,打磨等。
本夹具夹住工件的尺寸要求应在Ф32-Ф40之间。
夹紧机构:在确定夹紧的方向、作用点的同时,要确定相应的夹紧机构。
确定夹紧机构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安全性:夹紧机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夹紧力,以防止意外伤及夹具操作人员。
2.手动夹具夹紧机构的操作力不应过大,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夹紧机构的行程不宜过长,以提高夹具的工作效率。
4.手动夹紧机构应操作灵活、方便。
结构分析:所设计的夹具装配图如下所示:零件组成:1 V形块夹爪:用来夹住工件的零件,它夹住工件的两个面粗糙度不宜过低,因为限制工件自由度的有些就要靠摩擦力限制的。
2 压缩弹簧:可以使两个V形夹爪自动松开,型号为2×8×40右3 夹爪轴:装配有套筒,轴承套,螺母,垫圈,与夹爪具间隙配合,承受的载荷很大,冲击力主要来源于加工零件时对夹爪的载荷的变化,因而轴的材料应具有很高的耐冲击和耐磨强度。
4.轴套:这个轴承套是套在夹爪轴上的5.标准螺母:代号为GB/T 6170-2000 M10,夹具中共用了6个。
6.隔套:是套装夹爪上用来防止夹爪轴滑动的,一边顶住在机座上。
7.弹簧垫圈:代号为GB/T 859-1987 M10,主要是用来防松的8.双面偏心轮:两个夹爪的转动就是靠双面凸轮的转动来实现转动以夹住工件的,其外圆弧表面的粗糙度要低,并且耐磨强度很高,因为其要和推杆摩擦滑动来运作的。
其上键槽是与型号为键 5×12 GB/T 1096-2003相配合的。
9.推杆:上面有方形凸起,可以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转动,半圆表面是与双面偏心轮相切配合,为高副接触,集中力很大,特别是有冲击力时容易出现塑性变形,于是所用材料必须是耐磨,硬度很高的。
夹具设计说明书

夹具设计说明书夹具设计说明书1. 背景介绍夹具是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固定或夹持工件的装置,通过夹持工件,夹具可以保持工件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夹具设计是工程师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夹具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为误差,保证产品的质量。
2. 设计目标本次夹具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以下要求:- 提供稳定的夹持力,确保工件的固定性;- 简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考虑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化,保证夹具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考虑夹具的制造成本,尽量减少材料和加工工序的使用。
3. 设计流程夹具设计的一般流程如下:1. 确定夹具类型:根据工件的特点和工艺要求,确定夹具的类型,例如平口夹具、钳口夹具等;2. 分析工件特点:了解工件的形状、材料和尺寸等,以便确定夹具的设计参数;3. 设计夹具结构:根据工件特点和夹具类型,设计夹具的结构,包括夹持件、支撑件和固定件等;4. 选择材料:根据夹具的功能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夹具材料;5. 进行强度计算:根据夹具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的性能,进行强度计算,确保夹具的可靠性;6. 制作图纸:绘制夹具的详细图纸,包括总装图、零部件图和工艺装配图等;7. 制造和调试:根据图纸进行夹具的制造和调试,确保夹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夹具设计要点在夹具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4.1 工件固定性夹具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工件的稳定性,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变形。
因此,在设计夹具时,需要考虑如何使夹持件能够固定工件,并提供足够的夹持力。
4.2 操作便捷性夹具的设计应尽可能简化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
夹具的夹持件和固定件应便于安装和拆卸,操作人员能够迅速完成工件的夹持和释放。
4.3 适用性和灵活性考虑到不同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化,夹具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夹具的夹持件应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并能够进行调节和固定。
4.4 制造成本在夹具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材料和加工工序的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
夹具设计(钻孔)说明书

前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各产业对机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许多专业性的机械设计,如纺织机械设计、矿山机械设计、农业机械设计、船舶设计、汽车设计、机床设计、压缩机设计、内燃机设计、汽轮机设计、泵设计等专业性的机械设计分支学科。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统称为夹具。
如机床夹具、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
3.减少劳动强度采用机械、气动、液动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利用机床夹具,可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例如在卧式车床刀架处安装镗孔夹具,可对箱体孔进行镗孔加工。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
其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设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尽管已有一定的基础,规模也不小,实力较其它发展中国家雄厚。
但毕竟技术基础薄弱,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我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制造强国,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础地之一。
1.3零件工艺分析本次课设是要为此图1-1-3中的端盖设计一个钻3-φ9孔的夹具,最终实现将工件定位,更加精确和方便的完成钻孔工作,并保证能夹紧工件,夹紧力要适中,不要使工件变形,又能保证工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
车床法兰盘夹具设计说明书

前言夹具是对我们两年学习和知识的融汇、运用和贯通,是迅速提高我们实践经验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实践中教导我们发现问题,以及怎样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让我们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扎实巩固专业基础知识。
通过这次设计我们能巩固,熟悉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会查阅,运用各种技术资料,手册。
初步掌握对专业范围的生产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这是我们在进行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两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 加强使用软件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这次设计,基本上掌握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等。
并学会了使用和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
最重要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巩固和加深了所学到的东西。
并在设计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东西。
希望王树逵老师给予指点、指正。
1产前准备1.1年生产纲领生产纲领的大小对生产组织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各工序所需专化和自动化的程度,决定了所应选用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装备生产纲领计算:N=Qn(1+ a%+ b%)式中:N——零件的年产量(件/年);Q——产品的年产量(台/年);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a%——该零件的备品率(备品百分率);b%——该零件的废品率(废品百分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夹具的结构及特点
2.1 夹具的结构 本钻模属翻转钻模(适合重不大于 10kg 小件)加工时翻转使用,在工作台上不安 装,本夹具主要由钻模体、上模板、定位轴、辅助支撑等组成。 2.2 夹具的特点 铸造钻模体 钻模板还可分为固定式钻模板、铰链式钻模板、可卸式钻模板和悬挂式钻模板。 本夹具根据结构特点,∅10以及∅13 加工皆采用固定模板。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中 心距精度,用两对角线布置的定位锥销来定位,再由两对角线布置的螺钉紧。 本夹具有辅助支撑:
辅助支承
辅助支撑:采用的是螺旋辅助支承,本夹具夹紧力作用点远离切削力,为了提高工件装夹刚性和稳定 性,宜在工件定位后,在∅10下方增设螺旋辅助支撑(用 M22 螺纹拧在夹具体上)。他不起定位作用,是在 定位夹紧后,调高与工件接触,为了让开钻头,并有利排削。支撑制成中空通孔∅11 (比∅10 大)。高度调
故使用固定钻套。固定钻套以过盈配合直接压入夹具体钻套板孔内,固定钻套位置精度高,但磨损后不易 更换。 钻套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的选择 T10A 淬火 55-60HRC 优质碳素工具钢(高级)淬火加低温回火而耐磨.
6.夹具体的设计
夹具体是整个夹具的基体和骨架,要服从所有元件、机构和装置的安装要求来精心设计,夹具体需要正确 的安装在机床上,故夹具体的形状和尺寸,主要取决于夹具上各组成体的分布、工件形状、尺寸、加工性 质等。 6.1 设计夹具体的基本要求 6.1.1 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夹具体在夹紧力、切削力的作用下,应不变形、不震动,保证加工质量。 6.1.2 结构应简单,工件装卸方便。 在保证夹具体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体积小,重量轻,以便操作。 6.1.3 要有良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和使用性。 夹具体上有三个主要部分: 即夹具体与机床表面的安装基面; 安装导向装置的表面; 安装定位元件的表面。 6.1.4 尺寸要稳定 铸造件夹具体要进行时效处理,壁厚变化要缓和、均匀,以免产生过大的内应力。 6.1.5 排除切屑要方便。 为了防止加工中切削积留在定位元件工作表面或其他装置而影响工件的正常定位和夹具的正常工作,在设 计夹具时要考虑切屑的排泄问题。 6.1.6 夹具体在机床上的安装要稳定、可靠、安全。 本钻模体采用中空式,每边厚 10mm,其中与 B 基准而相平行的两个面上分别开两个 30× 20mm 的孔,从而 使钻模体减轻重量。使工人操作方便,快捷。 6 .2 夹具体的毛坯制造方法 本夹具属于铸造夹具体, 它的优点是工艺性好, 可铸造各种外形, 而且抗压强度、 刚度和吸震性能比较好, 经过时效处理后尺寸稳定成。本夹具体材料采用 HT150 成本低。 6 .3 夹具体支脚的设计 应减少夹具体底面与机床工作台的接触面积,使夹具体放置平稳。 支脚的设计心满足下面的要求: 6.3.1 支脚必须是四个; 6.3.2|支脚断面尺寸必须大于机床工作台 T 形槽的宽; 6.3.3 夹具的重心、钻削压力必须落在支脚形成的支撑面上; 6.3.4 支脚必须与钻床主轴轴线垂直或平行,保证加工质量; 本钻模体有两个基准面,(彼此互相垂直)以保证两基准面分别与加工的钻头方向垂直。
8.定位误差的计算
一批工件分别在夹具中定位时,各工件所占据的位置并不完全一致。由于工件在夹具中定位不准确所 引起的加工误差,称为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的计算公式:△∆D = ∆B+△W 其中:△D1:定位误差 △B:基准不重合误差 △w:基准位移误差 8.1 钻∅10 孔时的定位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B △B=0(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 △w:由于不能保证单边接触基准位移误差等于定位柱配合的最大间隙∆W = Xmax = 定位误差:△∆D = ∆S+△W=Xmax= 8 钻∅13孔时的定位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B: △B=0(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 △w:(定位环形面和基准环形面经过加工而接触) 定位误差的:△∆D = ∆B+△W =0
7.主要尺寸的确定
7. l 轮廓尺寸为 180x143Xl40 7.2 有关尺寸的确定。 7.1.1 定位柱中心线到∅10钻套的中心距由杠杆臂上的尺寸来确定,零件图上中心距为:78 ± 0.5 夹具定位柱 中心线到中∅10钻套的中心距的基本尺寸为 78,公差为零件公差的 1/3~1/5 取±0.1 5。 7.1.2 在另外一个垂直方向上,定位柱中心线到∅13钻套的中心距由杠杆臂上的尺寸来确定,定位柱中心线 到∅13钻套的中心在左右方向的中心距零件图上为 15± 0.15。
夹具设计说明书
1 夹具方案的论证
本专用钻模用于钻杠杆臂的∅10钻削以及另一垂直方向∅13 孔的钻加工。 由于加工精度不高, 属于单工 步工序应采用固定钻套。由于∅10与∅13分布在小同表而且相互垂直,加工时由手工操作连同工件起翻,所 以以应采用翻转式钻模。此种钻模在设计制造时应注意安装位置的平稳性及切屑的排出等问题。 本工序(∅8孔的钻、扩、铰)之前已加工完各平面且∅22内孔,提供了本工序的加工定位基准。为此根 据加工要求确定定位方案为完伞定位。 夹紧机构采用螺旋夹紧机构,简甲可靠。 本工序采用立钻 Z5025 机床,刀具为标准麻花钻。机床与刀具均为通用型号,故夹具设计应使其适应 机床与刀具,由于是中小批量生产,夹具的结构力求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
5.1 导向
5.1 本钻模的钻模板 钻模板可分为固定式钻模板、铰链式钻模板,可卸式钻模板和悬挂式钻模板。 本夹具根据结构特点,钻∅10 以及∅13 孔,皆采用固定模板。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中心距精度,用两对 角线布置的固定位锥销来定位,再由两对角线布置的螺钉紧固。 钻模板的材料:45 5.2 钻套的选择 按结构和使用情况有固定钻套、快换钻套、可换钻套和特殊钻套四种。 本钻模属中小批量生产,钻∅10 以及∅13 孔,精度要求较低,用单独一个钻头一次钻成,是单工步工序
夹具定位柱中心线到∅13钻套的中心距的基本尺寸为 15,公差为零件公差的 1/3~1/5 取±0.1 5。 定位柱中心线到∅13钻套的中心距为 15± 0.15。 7. 1. 3 定位柱中心线到∅13钻套的中心在上下方向的中心距零件图上为: 12. 5, 是末注公差我们取 12. 5± 0.05 7 .2 几处配合的确定。 定位柱与体孔配合∅16HT/n6 定位柱与工件配合∅10钻套 22118/n6 ∅10钻套与模板{L~TL 是配合∅18HT/n6 ∅13钻套与模板低孔是配合∅22HT/n6。
3.定位:
3.1 定位与定位原理 本夹具在钻模中采用完全定位,即六点定位,用适当分布的六个约束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3.2 定位方式 本钻模定位属于组合定位:∅22 圆柱孔用于短销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端平面(∅42-∅22 环形面) 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形成了短销加宽环形平血组合,共限制五个自由度。另用一个防转定位销定 位,限制一个定位度。防转定位销定在工件的另一端厚 10mm,∅lO 的侧面(见左视图)位置,可防止 工件转动。 对于一孔一端面的定位基准我们设计了定位柱。 定位柱的结构分三段: 安装部分:∅42 下端面往下∅16 安装柱,安装螺纹 M12。(加垫圈、锁紧螺母)是用来定位柱安装在钻模体上 的。 定位部分:∅42 上端面加上往上∅22 定位颈。(长度较短,与∅22 长 25 通孔是间隙配合,作定位时属短销定 位。)形成短销加宽环形面的组合定位。 夹紧部分:定位部分再往上的一段螺纹 M10(外加六角夹紧螺母 M10 和开口垫圈∅10)用来夹紧工件。
好后由 M22 锁紧螺母锁紧一般情况下同一批零件辅助支承不进行调整。零件换批后要进行调整。
4.夹紧
夹紧机构的任务是在夹紧过程中不破坏工件的正确定位, 且在加工过程中不因为受到切削力、 离心力、 惯性力以及重力等外力的作用,而破坏工件的正确定位定。 4.1 对加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夹具上实现夹紧的夹紧机构是否正确合理,对于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有 很大影响。 4.1.1 夹紧时不破坏工件的正确位置,并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因振动而变形、错位。 4.1.2 夹紧作用准确、安全、可靠,夹紧机构要有自锁作用。 4.1.3 夹紧动作迅速,操作方便省力。 4.1.4 夹紧机构的自动化程度应与工件的生产批量及工厂的生产条件相适应。 4.1.5 结构简单、紧凑、有足够刚性,尽量使用标准件。 4.2 夹具夹紧力分析 4.2.1 夹紧力方向的选择 4.2.1.1 夹紧力的方向应有利于工件的定位,而不能破坏定位。为此一般要求主夹紧力应垂直指向第一 定位基准面。 4.2.1.2 夹紧力的方向应尽量与工件刚度大的方向一致,以减少工件变形。 4.2.1.3 夹紧力的方向应尽可能与切削力,工件重力方向一致,以较小所需的 紧力。 4.2.2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4.2.2.1 夹紧力作用点应正对支撑元件或位于支撑元件所形成的稳定受力区内,以保证工件已获得的定 位不变。 4.2.2.2 夹紧力作用点应处在工件刚性较好的位置,以减少工件的夹紧变形。 4.2.2.3 夹紧力作用点和支撑点应尽量靠近切削部位,以提高工件切削部位的刚度和抗震性。 4.2.2.4 夹紧力作用点应尽量使各支撑处的接触变形均匀,以减小加工误差。 4.3 夹紧力大小 夹紧力大小应保证定位稳定可靠,夹紧力过小,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位移或偏转,夹紧力过大会使工件变 形,因此夹紧力大小应适当。 本控制臂钻模具有结构简单,夹紧方便,自锁性好,安全省力的特点。其夹紧装置由定位柱上端的外螺纹 M1 0、 外六角夹紧螺母 M10 和开口垫圈中∅10 组成。 符合夹具的基本要求, 也符合夹紧力三要素的择原则。 和适合中小批量生产,手动夹紧。
机加工工艺手册 高级钳工技能训练 机械制造装备(黄鹤主编) 致谢 尊敬的符位领导: 我作为 xx 级机电学院的毕业生,非常感谢学院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在校的三年里我小但学习了很多专业 知识还参加了一些学院的活动,让我的学刊生活多姿多彩,更重要的是让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给我们的就业铺平了道路,在此我感谢学校能给我这么多学习的机会,在此毕业之际,我用心作好我的最 后一门课程,以表示对学院对我们多年的培养表示感谢。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感谢我的毕业设计辅导老师 xxx…… 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