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做有思想的行者

合集下载

材料作文:“培养有思想的年轻人,永远是教育的核心目标。”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写作指导及范文)

材料作文:“培养有思想的年轻人,永远是教育的核心目标。”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写作指导及范文)

阅读下边的资料,依据要求作文。

“培养有思想的年青人,永久是教育的核心目标。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曾寄语学生要超越知识的界线、文化的界线、时空的界线,在阅读中与智者先贤对话,在思虑取与心里真我沟通。

他希望学生在阅读与思虑取反省人生,冲洗思想的杂质,磨砺思想的锋芒;在体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高思想的境地,在成就梦想中彰显思想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中,做有思想的行者。

对此你有如何的认识?写一篇许多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范文】星星火种,思想开花人类是能思想的苇草,是天地间的一只蜉蝣,汪洋中的一叶扁舟,却因思想而拥有了水滴石穿的力量。

年青人是生活在大学里的主角,他们纯真的心里需要思想的灌溉。

“培养有思想的青年人,永久是大学的核心目标。

”2017 年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邱勇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是的,有了思想,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够尽最大可能去施展自己的才思。

德国哲学家黑塞曾说:“在我身上隐蔽着一个核心,一个火花,一个念想,我是永久生命的生命。

”他言说的核心、火花与念想正是与我们大脑共生的思想能力。

从呱呱坠地我们便拥有了思想能力,从最基本的喜怒哀乐到不停发展的各种高级行为都融入了思想的色彩。

作为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想的海洋里潜游,每分每秒都因思想而进行创建。

我们本是苇草,却创建了绚丽的生活;我们本是蜉蝣,却跃出浅水走向宇宙。

我们微小是由于宇宙一望无际,我们伟大是由于思想能够包纳宇宙。

生命的曲线曲折波折,看不到终点。

天地间,我们诚然伟大,可有时,发现我们身旁的事物:一树唐代的花、一座宋代的楼、一口明朝的钟、一件清代的裳,甚至是一坛五十年前埋下的酒都能够在时间的罅隙间坚强生计,获取比我们更长远的存在。

人生看似漫长,但年迈后蓦地回顾才发现全部可是是云烟过眼。

只有思想才能永存,才能让逝去的躯体获取灵魂上的长生,才能让隐蔽的力量蔓延到历史的角角落落,让你的力量注入新的躯体,衍生新的思想。

清华学霸的学习目标与计划

清华学霸的学习目标与计划

清华学霸的学习目标与计划一、学习目标清华大学,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顶尖学府,每年都能吸引众多学霸级别的学子前来学习。

清华学霸们自然也有着高远的学习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在清华学习,获得全面的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塑造自己的学术气质,最终成为对社会有价值、对国家有贡献的栋梁之才。

1. 提高学术水平清华学霸们努力提高学术水平,不断拓展知识面,精进专业技能。

他们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掌握国际学术前沿,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为学术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2. 塑造学术气质清华学霸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塑造高尚的学术气质,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拥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卓越的研究能力,成为学术领域的佼佼者。

3. 对社会有贡献清华学霸们追求知识服务社会,他们希望通过学习积累,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文明进步作出贡献,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二、学习计划清华学霸们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以确保自己能够在清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达成自己的学业目标。

1. 课程学习清华学霸们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课程学习的多样性和深度。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不仅学习必修课程,更注重选修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 科研实践清华学霸们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资源,积极参与科研实践。

他们会和导师一起,深入研究学术课题,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以此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社会实践清华学霸们也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公益志愿者、参与学术交流会等,通过与社会各界人士互动交流,增进对社会问题的了解,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3. 英语学习清华学霸们会将英语学习融入到日常学习中,重视英语能力的培养。

他们会参加各种英语角、参与国际交流等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4. 体育锻炼清华学霸们重视身体健康,会将体育锻炼纳入到学习计划中。

清华的大学理念

清华的大学理念

清华的大学理念百年清芬———清华的大学理念■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叶赋桂大学理念是一种虚实相生的教育观念,从虚而论,理念是理想和愿景,由实而言,理念根植于大学的历史和现实。

因为其虚,所以是纯粹的,超越表面的现象和具体的情境,流芳百世;因为其实,所以是具体而微的,关联于大学的人和事,落实于经验和生活,有传承也有变革。

清华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神话和传奇。

清华的大学理念在中国和世界大学中独树一帜,焕发出动人心魂的魅力和华彩。

清华的大学理念既有理想的成分,也是实际的体现,既有超越的目标和精神,也具经验的形式和行为,其最核心的思想和精神当包括学术独立、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服务社会、均衡和谐。

学术独立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学术是从西方引进的,因此实现中国的学术独立和自主尤为紧迫。

百年来,清华大学自觉地担当起中华民族学术独立的重任。

梁启超认为:“凡一独立国家,其学问皆有独立之可能与必要。

”罗家伦校长认为,国家在国际间要有独立自由平等的地位,中国的学术在国际间也必须有独立自由平等的地位。

1995年,冯友兰总结道:“清华史前期到现在的清华大学,经历了一步一步的历史过程,这个历程是中国学术独立的历程,就是中华民族中兴的头等大事。

”新中国建立后,清华人一方面为国家独立而欣喜,一方面也为中国的工业和学术不独立而忧心,发愤要实现中国的教育和学术独立。

蒋南翔校长面对中国科技、工业和国防落后的状况,反复强调教育和学术独立的思想:“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我们本国所需要的高级学术人才,应该主要由本国自己培养。

”20世纪80年代后,清华大学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完全实现学术独立,更要在世界教育和学术上争得重要和领先的地位。

近代以后,中国教育颇受商业、功利的侵扰,大学和学者要追求真理、自由探索,就必须独立于权力和利益。

清华大学百年来秉持学术自由的理念,以理性和专业精神,发现知识,发展学术。

梅贻琦校长说:“大学应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

清华校风八个字

清华校风八个字

清华校风八个字导语:清华校风之魅力与影响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和校风一直备受关注。

清华校风八个字,即求真务实,刚正不阿,严谨求实,追求卓越,不仅是清华大学办学理念的体现,也是广大清华师生的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深入探讨清华校风八个字所体现的内涵与影响。

一、求真务实:清华人追求真理的精神清华校风中的“求真务实”是清华人追求真理的精神内涵之一。

在学术研究方面,清华师生秉持着对真理的追寻,不断深化学问,探索未知领域,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他们注重研究的实用性,努力将学术成果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在学习中,清华学子秉持着严谨的态度,踏实勤奋,培养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

二、刚正不阿:清华人追求正义的勇气清华校风中的“刚正不阿”代表清华人追求正义的勇气。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社会实践中,清华人始终坚持原则,勇于直面困难和挑战,敢于站出来维护正义。

他们将仁义礼智信融入日常行为准则中,不做迎合权力和利益的媚俗之徒,用坚定的信念和理性的思考为社会进步发声,为真理发声。

三、严谨求实:清华人追求严谨的学术态度清华校风中的“严谨求实”体现了清华人严谨的学术态度。

清华师生在研究和学习中,注重思维方法的严谨性和实证性,以客观的态度对待问题,勇于批判性思考。

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使清华大学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术精英,推动了学术界和科研领域的发展。

四、追求卓越:清华人追求全面发展清华校风中的“追求卓越”体现了清华人追求全面发展的追求。

清华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综合素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思辨和批判能力的培养。

不仅关注学术成就,还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他们追求卓越,不仅在学习中努力取得好成绩,在各个领域都能有所建树。

五、清华校风八个字的历史渊源清华校风八个字代表了清华大学自建校以来的办学理念和校风,源远流长。

清华大学于1911年创建,追求真理和秉持正直从一开始就成为清华人的共同追求和行为准则。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在202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在202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在202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校领导、教师、各位毕业生:非常高兴能够在今天和各位毕业生以及他们的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这个重要的时刻——清华大学202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

今天,我们的毕业生们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涯,成功地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了能够走进社会、投身于实际工作的年轻人。

你们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回忆四年的大学生活,或许你们会感慨时光飞逝,但更多的应该会感慨自己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在清华大学,你们不仅仅获得了学科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和为人处世的智慧,这些将是你们成为国家中流砥柱的坚实基础。

今天,你们将要迈入新的人生阶段。

从清华走向社会的道路上,你们需要保持谦逊、知行合一、敢于担当的品德素养;需要持续学习、拥抱变革、具备创新精神的学习能力;需要勇攀高峰、敢于拼搏、具备领导力和执行力的行动能力;需要与社会融为一体、积极参与、拥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担当能力。

你们将走上更加广阔的道路,面对的挑战也将更加艰巨,但我相信你们具备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清华将永远是你们心中的家,清华教育也将铭刻在你们心灵的深处。

最后,我希望你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向上的心态、脚踏实地的行动,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推动者!谢谢大家!亲爱的毕业生们,今天你们穿着学士服,肩负着消费社会所给的教育经验的任务,在这玛丽亚体育馆内参加毕业典礼。

每一个人在这个场合的意义都有所不同,你们或许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确切方向,又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思考将来的后路。

在这个瞬间,让我们回顾在校期间努力取得的成果,看看自己已经取得了什么。

因为今天我们庆祝的不仅是毕业,而且是你们曾经取得的东西。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时刻,因为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也预示着下一个阶段的开始。

在此之前,我要说的是:你们在清华的学习过程中为这所大学带来了无比的荣耀。

各大高校校训

各大高校校训

各大高校校训
各大高校校训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的宗旨和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们代表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下面是一些著名高校的校训及其背后的寓意。

1. 北京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是北京大学的校训,它鼓励学生要不断自我超越、追求卓越,同时强调学生的品德修养要深厚,能够为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

2. 清华大学:行胜于言,实事求是。

清华大学的校训强调行动胜于言辞,追求真理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成果和科学精神。

3.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复旦大学的校训鼓励学生要广泛学习和深入思考,勤于探索、勇于创新。

4. 上海交通大学:实事求是,创新求变。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追求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勇于突破。

5.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励志笃行。

浙江大学的校训强调追求真理和创新的精神,同时鼓励学生要有远大的目标和积极的行动。

6. 南京大学:厚德博学,求是创新。

南京大学的校训强调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和勇于创新。

7. 武汉大学:明德格物,弘毅笃行。

武汉大学的校训强调培养学生的德才兼备的品质,注重实践和行动。

这些校训不仅是学校的精神象征,更是学生在校园中行为规范的重要指导。

它们的内容和寓意都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紧密相连,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同时,这些校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人才。

【写作指导】“星星火种-思想开花”作文升格导写及范文引路

【写作指导】“星星火种-思想开花”作文升格导写及范文引路

【写作指导】“星星火种,思想开花”作文升格导写及范文引路【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前,清华大学举行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培育有思想的青年人,永远是大学的核心目标。

”校长寄语学生要跨越知识的界限、文化的界限、时空的界限和自我的界限,在阅读中与智者先贤对话,在思考中与内心真我交流。

并送予每位毕业生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希望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反思人生,冲刷思想的杂质,磨砺思想的锋芒;在体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升思想的境界,在成就事业、开创未来中彰显思想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上,做有思想的行者。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作文题。

材料以清华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寄语为背景,选取了能够体现时代潮流的“思想”为主要内容,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嘱托与希望。

清华校长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寄语,代表着一种思想的时尚。

“跨越知识的界限、文化的界限、时空的界限和自我的界限”,突出了“思想”带来的超越性。

“在阅读中与智者先贤对话,在思考中与内心真我交流”突出了阅读在提升思想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阅读和思考中反思人生,冲刷思想的杂质,磨砺思想的锋芒;在体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升思想的境界”表现出反思与感悟可以使思想提升。

具体立意,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培养思想,大学首务;超越自我,完善品格;增强阅读,拓展思维;反思人生,提升境界。

【原文呈现】思想,永远绽放光芒年轻人是生活在大学里的主角,他们单纯的内心需要思想的浇灌。

“培育有思想的青年人,永远是大学的核心目标”。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清华大学校长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他希望大学能够成为年轻人提升思想认识水平的摇篮,希望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年轻学子能够在这里获得丰富的思想。

有了健康的思想,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尽最大可能去施展自己的才情;没有健康的思想,即使学得再多知识,也不会有用武之地。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每一种新思想的出现都会引发历史性变革。

清华校训详解

清华校训详解

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6-1-4 15:20最佳答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

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力求自我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

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

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中。

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

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

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

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

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做有思想的行者
清华大学——做有思想的行者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今天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3000多名同学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即将踏上新的人生之路。

作为校长,我和大家一样无比激动,在此,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在2013年走进了这个美丽的园子,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3字班。

我也是3字班的,1983年,我与你们当初一样,满怀憧憬和期待来到清华园。

当时的清华与你们所见的大不相同,那时五道口还没有成为“宇宙中心”,那时紫荆公寓区还一片蛙鸣,那时“三教”才刚刚建好,那时的年轻老师现在已两鬓风霜。

30年后,你们有机会徜徉于艺术博物馆,沉浸在达•芬奇的惊才绝艳和毕加索、莫奈、吴冠中的名作之中;在新清华学堂,领略人文清华讲坛上演讲者的大师风范和深邃哲思;在“学堂在线”MOOC平台上,探
索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在iCenter、x-lab等创新创业平台上,大开脑洞将创意变成现实。

清华园的变化日新月异,但充满朝气和蓬勃向上的校园氛围不曾改变;“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风格不曾改变。

清华的时代华彩和文化底色共同塑造了一代代清华人的品格。

同学们,大学是现代社会的思想库,传承人类过往的文明,孕育人类未来的希望。

大学是新思想的发源地,守护社会的核心价值,引领社会的发展进步。

培育有思想的青年人,永远是大学的核心目标。

你们在大学四年里所收获的青春果实中,最宝贵的就是你们逐渐形成的思想。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他有着怎样的思想。

我们评论某人有思想,往往指他有自己的思考、尤其是有自己的观点。

有思想的人,不会失去目标、失去方向。

有思想的人,内心是充实而丰富的。

有思想的人,自有人格的魅力。

思想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应该是你
们的人生目标,但这个目标不可能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完成。

思想的形成需要丰富的阅历,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你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思想。

思想的形成需要广泛的阅读,需要深入的思考。

阅读决定思想的宽度,思考决定思想的深度。

你们要跨越知识的界限、文化的界限、时空的界限和自我的界限,在阅读中与智者先贤对话,在思考中与内心真我交流。

读到一本好书,犹如结识一位好友,读那些能让人掩卷长思的书,会让你受益终生。

在你们毕业之际,我想送大家一份礼物。

这是一本关于思想的书,是一本清华老师写的书。

这本书就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先生于1928年至1952年在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

《中国哲学简史》是他饮誉海内外的著作,是影响了许多人一生的经典。

希望你们深入阅读这本书,学习以世界和现代的视角看待中国文化,在思考中体会思想的魅力。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希望你们不要因为碎片化信息的泛滥,而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浅薄。

希望你
们在阅读和思考中反思人生,冲刷思想的杂质,磨砺思想的锋芒。

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人生阅历,离不开深入的思考。

丰富的阅历是形成思想的基础和前提,阅历沉淀的过程也是思想形成的过程。

没有引发行动的思想,不是真正的思想;没有高尚思想指引的行动,是渺小的行动。

宋代思想家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坐在你们当中的新闻学院肖亚洲同学喜爱阅读路遥、费孝通关于中国农村的作品。

他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认识到没有“滚足泥土”,“纵有造福底层的愿望,也可能背离底层福祉”。

他用三个寒暑假到晋西吕梁山区石楼县贫瘠、僻塞的村庄里,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形成了26万字的著作《厚土——一个清华学子对晋西农村的调查纪实》。

希望同学们秉承实干的精神,让思想在扎实的行动中更加坚韧、更加强大。

生活可以平淡,思想必求高远。

法国17世纪的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我希望,你们在体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升思想的境界,在成就事业、开创未来中彰显思想的力量。


人生旅途上,做有思想的行者。

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因为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而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同学们,今天是一个让人眷念的日子。

我希望你们记住,清华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

欢迎你们随时回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