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土楼建筑与文化_陈李冬

闽西客家土楼建筑与文化_陈李冬
闽西客家土楼建筑与文化_陈李冬

第18卷第6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2005年12月 V ol 18, No 6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Dec, 2005

收稿日期:2005-05-24

作者简介:陈李冬(1973-),男,浙江平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建筑环境

闽西客家土楼建筑与文化

陈李冬

(温州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从“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重情知礼”的传统文化等三方面对闽西客家土楼建筑文化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传统客家民居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遗存,应得到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创造适应于现代生活的环境,延续文脉,弘扬地域特色,优化生存空间等建议。

关键词:闽西客家土楼建筑;天人合一;聚族而居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09(2005)06-0048-09

客家是古代中原汉族的后裔,源远流长,成为华夏民族的一支民系。自西晋“永嘉之乱”以来,历经了多次大规模的南迁,最终在赣闽粤交界地区定居下来,逐步形成了客家地区。他们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保持自己的独立语言体系(“阿姆”话)和民族习惯,生活方式……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由于长期的迁徙,不断与环境斗争,客家人采取聚族而居,对外极为封闭的群体聚落以作自保。特殊的生活方式结合了山区的建筑材料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经济文化背景,创造了独特居住方式的建筑艺术(见图1)。

土楼民居分布在赣闽粤交界地区,按

居住者所属的民系,可分为客家土楼和闽

南土楼两大类。客家土楼和闽南土楼,其

外观造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内部平面布

局则显著不同:客家土楼为内通廊式,家

族内户之间联系密切,分户不很明显;而

闽南土楼为单元式,每户为一独立的单元,

分户明显,有很强的私密性。因此,我们

把客家人聚族而居,采用夯土墙承重的大

型群体楼房住宅,统称“客家土楼”或“土

楼文化”,它们在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本文着重探讨闽西客家土楼的

建筑特色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一、“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

建筑是人为且为人的居住环境。汉代的古籍《皇帝宅经》中讲到“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意思是建筑是介于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汇聚集之处,是人类社会家庭生活准则的

空间图1 独具特色的闽西客家土楼

陈李冬:闽西客家土楼建筑与文化 49 存在模式。这句话的前半句讲建筑的自然属性,表现为人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满足自己的物质功利需求;后半句讲建筑的社会属性,则表现为人们寄情于环境,从外界环境中吸取美感,增进生活情趣,求得情感的愉悦。客家土楼建筑的环境理想主要承续着儒家的“天人合一”理想,表现为“强化和突出建筑与环境的整合以及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教化性,注重建筑环境的人伦道德之审美文化内涵的表达”[1]。

客家土楼建筑的人居环境体现为人与人、人与聚落环境之间的有机整合、亲密共生的关系[2](如图2)。首先,我们从建筑内部空间与环境气氛来分析,客家土楼建筑通过建筑平面、空间尺度、雕刻装饰、厅门撰联所营造和烘托的伦理教化的人文气氛来传达。如南靖县书洋乡石桥村的“顺裕楼”,环周72个开间,设一个正门两个便门,四部楼梯均匀分布,每层有64个卧室,以“九八七十二”,“八八六十四”来象征族人既忠君又进取的优越感。又如永定县洪坑乡的“振成楼”,外观恰似一顶封建官吏的乌纱帽,建筑主体按八卦图布局。“振成楼”厅堂壁联:“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

力;成名远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永定县的“承启楼”大门对

联:“承前祖德勤与俭,其后子孙读与耕”。

在其它土楼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都

以劝勉人生自强不息,进取有为,造福社

会为宗旨,传达出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浓郁

的人文气氛。再如客家土楼建筑的雕饰彩

绘,多以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

为题材,常用人们熟知的人物花鸟图案,

借此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

从建筑的外部空间和环境模式来分析,客家土楼建筑的选址也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客家人在选择理想的宅基时,首先要观山势,在风水理论中,山就是“龙”。山势的高低起伏、蜿蜒,就是“龙”的形态变化,“山脉”即“龙脉”,起伏、蜿蜒、运动的“龙”被认为可以“藏风聚气”。其次是察水流,直冲而下,湍急反跳的水被认为“恶水”,应尽量避免。水流必须缓慢、平稳、弯曲、环绕,这样的水即是理想的水。

概括起来,客家人选择宅基的原则就是建筑力求坐北朝南,即“负阴抱阳”;要以山作为他的后部的依托物,有山靠山,无山则靠岗,

或借远山作背衬(如图3);村前则有水,或

有池塘。这样的布局,被认为可以上应“苍

天”,下合“大地”,达到“吉祥”的目的[3]。

闽西客家土楼大多依山面水而建,大门朝南,

门前有溪水。按风水的观点:“门前若有玉带

水,高官必定容易起;出入代代读书声,荣

显富贵耀门闾。”显然这正契合“风水说”所

云“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的

天人合一的理想居住空间[4]。

客家土楼建筑强调“负阴抱阳,藏风聚

气”,注重于天地自然环境的结合。

从现代建图2 永定县的溪边土楼群

图3 背靠山坡的永定县五实楼

温州大学学报(2005)第18卷第6期 50 筑学观点来看,这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空间,是对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和自然景观的综合优选。建筑“背山”即朝向阳光,不仅可以得到较好的日照,而且有利于组织通风;“面水”不仅可以得到生活、生产的水流,而且有利于建筑物的保护,满足人们景观上的需要。

二、“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

客家土楼建筑起源于靠近闽西地区的漳州地区,历史上,漳州地区战乱频繁,产生大量的位于山顶的圆形城堡和山寨,最终演变成圆土楼。因此,客家土楼建筑形式是在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背景下,身处乱世,迁徙辗转。对客居他乡的客家先民而言,安全考虑的防御功能是最重要的。路秉杰教授曾就此指出:“客家人南迁之后,‘维恨所居之不远,所藏之不密’,处处反映了‘防御性’是他们生存中的第一要求。”[5]

闽西客家人的聚族而居的建筑功能特征具有双重性。客家人对自己居住建筑的实用考虑既有生理的,又有心理的;既有物质的,又有情感的。聚族而居既要考虑到族人对外敌侵袭的防御,又要考虑族人居住的上下尊卑,崇宗敬祖,礼乐相济。就前者而言,闽西客家的土楼和方楼在客家民居中防卫性是最突出的。土楼的夯实厚筑,

有防卫、维护其结构承重作用,有的高达三五层,

10米左右,是防御的第一屏障;底层和二层为厨

房和仓库对外围不开窗,三层以上才是卧室;整

座土楼只留一个大门,特大型的土楼最多只设三

个门。这样凭借土楼外墙的高度、厚度以及封闭

的程度,在当时的条件下足以抵御外敌。另外,

客家土楼不仅具有消极防卫的功能,还具有积极

抵御和主动抗击的特点,如外墙上设枪眼,门顶

梁上置“水槽”等,从而形成自成系统的防卫体

系。福建永定县的“承启楼”较有代表性(见图4)。

另一方面体现在建筑空间组织上,客家土楼用

建筑实体围合空间形成外闭内敞空间形态。首先,

客家土楼建筑空间表现中轴对称,所有的公共空间

都集中在中轴线上,沿着中轴线形成丰富的空间序

列。例如永定县的“承启楼”,楼内的第一环是主

楼,第二环是公用的会客厅,第三环是私塾,中间

是公用中堂,是用来祭祀、聚会、议事、举行红白

喜事的地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时的

先民在中堂地面设计上还别有用心,结合圆形和方

形的图案,从而来教育族人遵规守矩。其次,土楼

围合空间形成内向空间,它是中国人内涵气质在建

筑中的表现。最后,从土楼内部居住空间来看,它

是呈线状组合,围绕中堂布局。这种聚居模式,尤其体现在客家的圆楼中,反映了客家族人平等的观念。以中堂为核心,通过宗法礼制观念,家族观念形成对家族成员的凝聚力。整体性、

秩序

图4 承启楼的防卫体系 图5 永定县承启楼的中堂

陈李冬:闽西客家土楼建筑与文化

51 性、向心性、宗法性等在客家土楼建筑空间中得以体现,同时也够成了其时代的表征,蕴涵了建

筑的文化内涵。 三、“重情知礼”的传统文化

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子系统,它更多地

体现出儒家文化的精神,并以建筑为载体表现出

来。在土楼建筑的内部空间序列和居于核心地位的

祠堂突出体现儒家“礼”的文化内涵。

客家土楼建筑在形制和布局上,是有祠堂等礼

制空间和居住部分的围合体两部分组成,具有明显

的礼制建筑特征。“五凤楼”(如图6)的空间布局

特点是以中庭为中堂厅井空间,中轴线上的敞厅堂

为二进厅堂以及对称的横屋,门前有池塘与禾坪,

造型为前低后高[5]。“三堂两横的”空间布局,层次分明,秩序井然,这是封建宗法社会的尊从礼制名分,尊卑等级的体现。闽西土楼建筑中的圆楼和方楼是以中堂(祠堂)为核心,族人的住宅则平等地环绕在堂屋周围。这种建筑形式强调了“尊祖敬宗”目的,表现了封建宗法制度的至高无上。

四、结语

传统民居建筑是特定地域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适应环境逐步个性化的结果。客家土楼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所特有的空间组织模式较好地适应了特定历史阶段客家聚居生活的基本要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地域特色,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遗存,应该得到有效保护、继承和发扬。

对于现成客家土楼保护:一方面,应切实加大客家土楼的保护力度,尽可能保持建筑的历史形态,完整保留原有特色与风貌。另一方面,应重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延续,保持历史文化动态发展的延续性。结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吸取客家土楼建筑整体性空间模式的优秀传统,不断拓展其运用范围,为我们今天所借鉴学习。在生态方面,客家土楼作为生土建筑,较好地与环境结合,对环境生态保护有特殊的意义。土楼的生土墙就有调节温湿的功能,建造新型的生土建筑,以现代的技术手段来营造,这无疑就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在居住方面,从今天看来,我们现代居住小区中独立居住单元互不干扰,如何继承客家土楼聚居的生活模式,保留聚居的优点,单元之间组合、分区和联系,创造适应于现代聚居生活的现代住宅小区。

文化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属于本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民族共同拥有。在当今东西方文化碰撞与渗透中,重新审视客家土楼传统历史和文化,将土楼文化融入现代建筑中,以现代建筑去继承传统优秀建筑文化,使我国的当代建筑设计更具民族性、地域性、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唐孝祥. 试析传统建筑环境美学观[J]. 华中建筑, 2000, (2): 24-26

[2] 单德启. 中国民居[M]. 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3

[3] 陆元鼎. 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4] 黄汉民. 福建土楼[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5] 潘安. 客家民系和客家聚居建筑[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8

图6 五凤楼的剖视图

52

温州大学学报(2005)第18卷第6期The Culture and Hakkas’ Buildings in West Fujian

CHEN Lidong

(School of Arts and Design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Hakkas’ Buildings in west Fujian from such three aspects as the environmental concept of “Heaven” and “Man” in perfect harmony, the mode of get-together dwelling,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ffection” and “Courtesy”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 Furthermore,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as followed: First, as a historical inheritance, the traditional Hakkas’ dwelling houses should be protected and preserved; Second, the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modern lives should be created; Third, the culture should be inherited in order to widespread its regional civilization; and lastly the living space be optimized.

Key words: Hakkas’ Buildings in west Fujian; Harmony of “Heaven” and “Man”; Get-together dwelling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福建土楼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福建土楼 摘要: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福建土楼以历史悠久、造型独特、规模宏大、文化底蕴丰富而闻名于世,已成为客家文化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抽象符号。客家土楼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民间夯土版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成就,更是集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精华之大成的宝贵实物。本文主要介绍了土楼的建筑功能、造型特点及其旅游价值。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土楼、建筑功能、布局、装饰工艺、旅游价值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是一种集体聚居的生土夯筑的大型建筑,形式多样,且因地制宜,与周围山水和谐相处。土楼成为世界遗产之一员,说明这一承载着灿烂历史的建筑形式进一步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从福建省南部的中等城市漳州往北朝龙岩出发,从闽南跨越到闽西的狭窄山道……在有水田的山谷中蜿蜒而流的河岸膨出的地方,恰似大地盛长的巨大的茸草一样,圆圆的土墙建筑物点点相连。或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一样,飘荡着好几个环形的瓦屋顶。那真是好像拔地飞腾而上,又似从天空舞降而下来的不可思议的光景……”这是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首次看到圆形土楼时的强烈感受。这就是福建土楼,它有宫殿建筑的宏伟壮大,有封建府邸的雕梁画栋,有城堡的精密防卫,有久经历史的文化韵味。但它又不是被贴上某个时代标签的帝王产物,不是现在只能被世人崇拜回味的历史,它只是生长在山间野里的民间住宅,至今还活灵活现的分布在大片的疆土上,被普通人使用。 一、土楼的建筑功能 那数以万计用生土夯筑而成的永定客家土楼,错落有致、蔚为壮观,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令人惊叹、令人陶醉,它具有着如下功能: (一)居住功能 土楼是对外相对封闭的内向型建筑,在建造之初加以考虑,经过勘察地貌,相土尝水,人们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建筑的基址,并开凿打井以解决内部用水问题。在一些土楼的内部,布置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疏导生活用水和雨水排出,使建筑保持卫生的环境。由于只在三、四层开窗,窗户不能成为光线的来源,而巨大的天井提供了采光,同时也保证了每户的通风需求。另外土楼的墙可达1~2米,夏天室内凉爽,冬天阻挡寒风,内部环境较为温暖。 (二)防御功能 福建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阻止了敌人从外入侵,窗口外小内大便于了里面的人向外观察,也称为箭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 另外楼内具有固定的谷仓,可储存战时所需粮食,并在楼内饲养家畜,起到了一定的补给作用。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客家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

客家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 【摘要】客家经过五次大迁徙,在赣闽粤边区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天下意识、亲情意识、文教意识、忧患意识。本文就整合客家 物质文化资源、整合客家非物质文化资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等方面进 行介绍。 【关键词】传承;创新;客家文化;世界客都 阐述客家文化,很自然涉及到客家源流。据客家学研究者认为,客家先民经过五次大迁徙,在南方人烟稀少的赣闽粤三省交界(即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三角地区逐渐形成客家民系的诞生地。正所谓“逢山必见客,无客不居山”。由于不断迁徙,客家人形成了许多特点如团结聚居、家庭民主、妇女参加劳动、尊老爱幼、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爱国爱乡等特性,加上客家人保留和发扬中原华夏文化,便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其中梅州的客家人口最集中、文化最发达,是我国客家人最大的聚居中心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客都。” 1.客家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一个民族或民系的物质产生和精神生活相联系。从客民第三次南迁开始,在赣闽粤边地区,客户(绝大部分为客民)占了主要地位,由于长期共处和交流,多数南下汉人与少数原来土著居民的风俗习惯、语言、经济政治利益、文化心理已融为一体,所以客家民系约在南宋时代就初步形成,在三江流域就出现赣州、汀州、梅州等文化城市,这些城市都留下许多客家文化的历史轨迹。客家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其中包括保留着浓厚中州音韵的客家方言(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如寨堡式的圆柱形或方形夯土围屋、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穿堂屋、锁头屋、下山虎、四点金、多杠楼屋以及中西混合式等;腔调优美,抒情隽永的客家山歌;被誉为“南国牡丹”的广东汉剧;独具特色的饮誉海内外的客家风味食品,如盐炯鸡、酿豆腐、浮水鲩丸、姜酒鸡等。 2.客家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客家文化的发展现状。客家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赣、闽、粤的资源文化。客家文化继承了包括汉民族的语言文学、治国兴家主张和思想、忠孝节俭的礼俗道德以及宗教信仰等,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

客家建筑物特点简介

客家建筑特点简介 一、客从何处来 客家先祖曾陷入困境经历了五次大迁徙。早在晋元帝时候,对于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难民,形成了“客家制度”。 第一次大迁徙西晋永康元年,中原遭遇“五胡乱华”。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至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到鄱阳湖、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这股潮流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第二次大迁徙唐朝先后爆发“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将第一次南迁的汉人推向了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这次南迁,延续到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第三次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迁徙,发生在两宋之际,由于金人和蒙古铁骑南下,文天祥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其余先民被迫继续南迁。 第四次大迁徙清初到同治年间,由于满族南下和人口膨胀等影响,第二、第三次迁移的旧客家人往广东中北部、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地方扩散,其中也包括清政府主动发起的“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

第五次大迁徙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之后发生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客家人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 二、客家人主要集聚地 全世界有客家人约8000万人[4-7]。其中国内5000万人[5-6],国外有3000万人左右[8]。 世界客都——广东梅州 客家侨都——广东惠州 客家古邑——广东河源 客家摇篮——江西赣州 客家首府——福建汀州 客家人占台湾人口18.1%,约419.7万人,最多是新竹县71.6%,其次是苗栗县64.6%是客家人。然后是桃园市39.2%,再来是花莲县31.7%,新竹市是30.1%,之后是屏东县23.7%,台东县是19.9%,台中市是16.4%,台北市是16.4%,南投县为16.0%、新北市为14.1%,高雄市为11.6%,基隆市为10%。在台湾的客家人主要来自广东省嘉应州的嘉应(梅县)、镇平(蕉岭)、兴宁、长乐(五华)、平远。广东省潮州府的大埔、丰顺、海阳(潮安)、潮阳、揭阳、普宁、惠来、饶平。广东省惠州府的海丰、陆丰。福建省汀州府的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福建省漳州府的南靖、平和、诏安、云霄。会说客家话的客家人中,以「四县腔」腔调最多,然后是「海陆腔」,其次是「大埔腔」、还有「饶平腔」和「诏安腔」。 三、土楼概况

闽西客家风俗

闽西客家风俗 李娜 客家是中原汉族南徙,与中南、东南各地土著民族融合的一支民系。主要聚居在闽粤赣边区,广东中西部和东部、台湾、溪南、四川和东南亚等地也有不少客家人杂居其间。据历史学家罗香林考证,江西赣州的寻邬、安远、定南、龙南、虔南(今赣南)、信丰、南康、大庚、崇义、上饶等县,福建的宁化、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县,广东的梅县、兴宁、五华、平远、焦岭、大埔、和平、龙川、赤溪(今并入台山县)、翁源等县都有客家人分布。客家民系发端于唐末,最终形成则在南宋。 谈起闽西客家的民情礼俗,可以说它既具有中州之风的“共性”,还蕴含着这个族系在长途跋涉过程中,以及落脚闽西后,不断吸收融进的礼俗而呈现出来的“个性”。 我们可以从节日、民歌与方言、居住、生活方式与祭祖几个方面来进一步认识闽西的客家人。 一、节日、民歌与方言 春节是闽西客家非常隆重的节日。“年三十夜”(即除夕)全家团聚欢庆吃过年夜饭后,长辈给晚辈分了“压岁钱”,便敬天神,燃放炮仗(客家话称鞭炮为“炮仗”),“关大门”入睡。年初一凌晨就要起来“开门”。正月初一,16岁以下的孩童都挎个

布包成队各家各户“打饼”,也含有贺年之意。每到一家,主人便分给一人一粒糖、一块饼,年幼未能到者,则由兄、姐代领。初一这一天,有很多禁忌。首先说话要格外小心谨慎,只能说吉利的话。同时忌打破杯碗,如果有人打破了,就要连声说“开万金!开万金”!客家话“碗”与“万”谐音。还忌扫地,年初一扫地则认为会把“财气”扫掉。而且年初一全天禁忌下地干活。一般来说,初一都不出远门,也不请客,只到邻居家拜拜年,受烟茶招待,以联络感情。初二,闽西客家称初二为“年下日”,可以出门走亲戚、做客了。特别是做媳妇的这一天都要回娘家去探望父母兄长。如果是新婚不久的,一般都是与丈夫双双同去。生了儿女的,则孩子同去的多,丈夫就不一定去。去的时候要带上鸡腿、果包,以孝敬父母亲。从初二起就可以扫地、下地干活劳动了。初三为“穷日”,客家人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一般都不出门访亲办事。初五“开小正”。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再次敬天神,放鞭炮,店铺陆续要正常营业了。“九九十十龙灯来”。闽西客家早早的在元宵节前就“迎花灯”了。 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客家方言,风俗有差异,各地的民歌也不尽相同。据近年来学者研究,福建闽西的客家民歌与台湾的客家民歌,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客家人的民歌曲调,富于传统的中原文化精神,有悠扬豪迈的北方气质,又兼具婉转柔畅的南方特性。客家人在漫长的辗转迁徙中,形成了繁多的民歌曲调,目前主要有“九腔十八调”。九腔为海陆、四县、饶平、陆丰、梅

福建土楼文化

福建土楼文化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圆楼均在永定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频,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 福建土楼夜景(20张) 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 永定岩太土楼群 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史料记载,一次震级测定为七级的地震使永定环极楼墙体震裂20厘米,然而它却能自行复合。这足见土楼的坚韧。 福建土楼大多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实用参考]关于“闽西红色文化”的调查报告

“红色采风”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闽西红色文化”的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名单:11级电本(1)班 20RR041501平敏 20RR041502张侨 20RR041516赖义丰 20RR041518李远鸿 20RR041521林书华 20RR041525施锦祥 20RR041532余锋树 20RR041547权萌 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目录 一、调查目的 (3) 二、实践目的 (4) 三、实践过程 (5) 四、实践感想 (15)

五、实践总结 (16)

一、调查目的 闽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摇篮,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一直和赣南齐名。古田会议、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红色小上海长汀意义非凡,革命旧址、红色遗迹星罗棋布。闽西也是福建籍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国将军最多的地区之一。闽西的红色文化,在全省一直处在引领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红土地文学,至今方兴未艾。正因为如此,学校与毛泽东才溪调查纪念馆成立教学基地。希望我们这些新时代的青年,在对革命旧址、红色遗迹进行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在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以及仁人志士的历史足迹的寻访中,满怀深沉的爱,本着高山仰止、虚心学习的态度,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和继承革命先辈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二、实践目的如下: 1、本着继承和发展革命精神的原则和希望,利用自身闽西这块红土地的便利条件,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开拓了新的方式。 2、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思考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怎样更好的继承、发展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3、锻炼锻炼自身的吃苦毅力、 学习能力、团队意识,着力提高自己,努力让自己的文化内涵得到提升。 4、通过赴革命旧址社会实践,逐渐自己作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提高。

闽西客家土楼建筑与文化_陈李冬

第18卷第6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2005年12月 V ol 18, No 6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Dec, 2005 收稿日期:2005-05-24 作者简介:陈李冬(1973-),男,浙江平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建筑环境 闽西客家土楼建筑与文化 陈李冬 (温州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从“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重情知礼”的传统文化等三方面对闽西客家土楼建筑文化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传统客家民居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遗存,应得到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创造适应于现代生活的环境,延续文脉,弘扬地域特色,优化生存空间等建议。 关键词:闽西客家土楼建筑;天人合一;聚族而居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09(2005)06-0048-09 客家是古代中原汉族的后裔,源远流长,成为华夏民族的一支民系。自西晋“永嘉之乱”以来,历经了多次大规模的南迁,最终在赣闽粤交界地区定居下来,逐步形成了客家地区。他们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保持自己的独立语言体系(“阿姆”话)和民族习惯,生活方式……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由于长期的迁徙,不断与环境斗争,客家人采取聚族而居,对外极为封闭的群体聚落以作自保。特殊的生活方式结合了山区的建筑材料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经济文化背景,创造了独特居住方式的建筑艺术(见图1)。 土楼民居分布在赣闽粤交界地区,按 居住者所属的民系,可分为客家土楼和闽 南土楼两大类。客家土楼和闽南土楼,其 外观造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内部平面布 局则显著不同:客家土楼为内通廊式,家 族内户之间联系密切,分户不很明显;而 闽南土楼为单元式,每户为一独立的单元, 分户明显,有很强的私密性。因此,我们 把客家人聚族而居,采用夯土墙承重的大 型群体楼房住宅,统称“客家土楼”或“土 楼文化”,它们在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本文着重探讨闽西客家土楼的 建筑特色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一、“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 建筑是人为且为人的居住环境。汉代的古籍《皇帝宅经》中讲到“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意思是建筑是介于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汇聚集之处,是人类社会家庭生活准则的 空间图1 独具特色的闽西客家土楼

龙岩与闽南文化同源及其表征

龙岩与闽南文化同源及其表征 张惟 发祥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南播与百越文化的交融中,产生了两个分支:一是自鄱阳湖进入汀江的客家文明;一是越武夷山而开拓晋江漫向九龙江穿越漳平龙岩达到广东潮州(原属福建)并越海台湾的以闽南方言语系为表征的河老文化,通称河洛文化或闽南文化。今龙岩市的古汀州府文化属于前者,古龙岩州文化则属后者。 龙岩为闽越故地,汉代已有中原流人迁入,三国时吴建苦草镇,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在扬州属下的晋安郡设立新罗县,县治初设上杭后移长汀,管辖闽西全境和闽南部分地区,今龙岩市区中心为苦草镇,漳平为九龙乡均属之。南朝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苦草镇隶新设的龙溪县(今漳州地)。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置汀州,将县治迁苦草镇名杂罗,辖今龙岩、漳平及永定、上杭、南靖部分地区。当地士人以邑有胜景龙岩洞,遂奏请改名龙岩县。属汀州仅41年,至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改隶漳州经历了近千年,融入并共同创造了九龙江流域文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龙岩县升格为直隶州,并领漳平、宁洋二县。无论从流域经济或语言风俗上说,自漳州府分出来并列诸郡的龙岩州,均属与泉州府、漳州府、潮州府和台湾府相同的闽南文化。为方便起见,称之闽南支系文化,又以龙岩、漳平(宁洋后并入)居九龙江上游,也可称之龙津文化,简约谓之龙岩文化。 古龙岩州城已发展为今天龙岩中心城市,漳平成为龙岩市代管的省辖市,其社会经济发展显居闽西地区的前列,而与以厦门为中心的闽南金三角的发展程度相对接近,这里有地理区位的优越,也有海洋文化的因素。 晋代八王之乱,继而五胡乱华,中原士庶纷走南疆,也使黄土文化的一部分走向海洋文化。东海之滨一条无名的河流,竟因骤涌晋人衣冠而名晋江,百越故地的土著,称这些操河南洛水口音的人们为河洛人,极尽一时之盛。 更南边的九龙江流域开发稍迟,到唐太宗李世民创造的盛唐时代,高宗李治继之,经略南疆。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高宗派唐太宗时期的大将陈政率府兵3600名入闽,后其子陈元光续领五十八姓将校来援,以绥安(今漳浦县)为基地,开拓了九龙江流域直连潮州的广大地区。陈氏父子是河南固始人,带来的光州兵将眷属等与晋代洛京南下的士庶同操洛下口音,在两江(晋江、九龙江)流域,形成河洛文化,逐渐融合了闽越文化。 三国东吴建镇的龙岩,到这时才得到初度的开发。古代农业社会,尤其是南方山区,人群流徒多沿河流走向。漳平民间祭祀的“九龙三公庙”,就是怀念当年溯江而上的先人。据《漳州府志》:“刘氏兄弟三人,从唐将军开漳。旧时岩平宁水道舟楫不通,刘氏疏而达之北江之上。”后人遂沿江建36座庙宇祀之。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设置漳州,青年将军陈元光首任漳州刺史,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北方汉人随其沿九龙江西向开发。从谱碟中发现,如龙岩陈氏《渭滨公家谱》录有“岩邑城西虎岭山东麓建祠塑像奉祀入闽始祖陈元光”。再如随同陈元光征漳,以威武协应上将军任漳浦县令兼主州邑事的张伯纪,望出清河,被奉为张氏入漳始祖,远比南宋自宁化石壁入闽的张化孙早几百年。最近于漳州龙海县郭坑扶摇村发现唐定远将军李伯瑶族谱及墓位。李伯瑶(公元612~672年)系唐卫国公李靖之孙,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随陈政入闽逾3年逝世,其十三子分镇龙岩、漳平等地。这些资料证实,龙岩、漳平所处九龙江上游地带,是在陈政、陈元光父子平定泉州至潮州之间的“蛮獠啸乱”后得到开发的,与南宋大量客家先民沿汀江进入闽西、粤东的路线不同,时间也更早些。 漳州建州后,州署初设云霄后移漳浦,并将泉州的龙溪县和汀州的龙岩县划归漳州,今

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民系或曰客家族群,是汉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先人原居我国北方。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从秦汉开始,他们的先人从中原不断迁徙,定居和繁衍于南方各个省(区)。进入近代以后,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客家人凭着勇于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漂洋过海谋生者也不少。从客家人居住的地域来看,客家人的分布很广,可以分成中国和海外两部。在国内,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赣闽粤边区的三角地带。赣闽粤边区被誉为客家民系的大本营,在客家民系时空形成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在四川、广西、湖南等省(区)均有分布。港澳台地区也有大量客家人。在国外,有82个国家均有客家人。客家人究竟有多少,没有准确的估计。据世界客家总会的估计有一亿之多。由此可见,客家民系的庞大。对于这样一支庞大的汉族支系,如何来界定它,或者说什么是客家民系,客家民系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问题成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说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是因为当我们认识客家时,首先是从文化—客家方言、客家意识、客家民俗以及其它诸种文化事象入手的,所以离开了文化,就无从谈客家民系的存在。因此认识了客家文化的内核,弄清了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也就说明了客家民系形成的时空历史过程。 “客家民系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北方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土著居民古越族的后裔山都木客及畲、瑶等少数民族发生融合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关系。可以说客家文化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其载体—客家民系的形成。当然,客家文化与客家民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孕育到形成再到发展壮大的动态历史过程。 (一)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和发展 1、孕育期 客家文化是在唐末至明请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孕育这一产儿的母体就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地区。从秦汉开始,就有北方汉民涉足赣南。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伴随着中原战乱,不断有中原汉民迁入赣南。然而就整体而言,这种迁入是零散的、人数不多的。唐中期至五代的变乱,带来了客家先民的大批南迁,他们在赣南驻足乃至生息繁衍。闽西毗邻赣南,交通便利,加上唐末仙霞岭山道的开通为客家先民迁徙、避难于此提供了条件。于是,广袤的赣闽边区,成为唐末五代客家先民的主要集结地。 北方汉民的大量入迁,促进了赣闽边区的进一步开发。于是,北宋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两地不仅设治增加,而且户口大盛。赣南,唐元和中(816—820年)有26260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元年(990年),从虔州析出南安军,两州军共领13县。至元丰年间(1018——1085),在籍户口(主、客),南安军35799户,虔州98130户,两州军共计133929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5倍多。闽西,唐元和中有2618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增设上杭、武平两县,共领四县。至元丰年间,共有主客户81454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30多倍。赣南闽西两地元丰年间户数共计215383户。北宋末年,赣南人口继续增长。据崇宁元年(1102年)的统计,虔州有272432户,南安军有37721户,两州军共有310153户(此时不见汀州的户口统计)。如果按每户5口计算,则此时赣南人口已经达到155万。如果加上接壤地汀州的人口,其数字当突破200万。这么多的户口,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处于这么一片山区地域,四周又早已形成为不同的汗方言区,因此而独立成为一系也就是自然的了。 此时入迁汉族已与当地土著—古越族及其后裔山都木客发生了初步融合,以至宋代以后,山都木客就在客家地区逐渐消失了。

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

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 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包括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遗迹、、服饰文化、姓氏宗族文化等方面。 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客家方言区。客家方言在赣南、闽西、粤东都用习以俗成的叫法,称“客家话”。但在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别的称谓。如在广西叫“新民话”或“嘛介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在江西亦常称作“老表话”。客家语言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客家子孙繁衍昌盛之外,还因其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仅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们乃至一般游客为之陶醉。赣南的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安远等几个县总数约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相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此外,遍布赣南各地的“上三下三”、“九井十八厅”等府第式民居也很有特色。赣南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常菜;二是宴席菜。一入冬月,便腌制板鸭(以南安板鸭最著名)、香肠、猪肝、猪利子(猪舌头)、鸭五件、牛肉巴、酒糟鱼等等。平时招待贵客用酒娘蛋、擂菜;宴请和逢年过节吃“四盘八碗”,即分别用四个大盘和八个大碗盛菜,共十二道大菜。特色菜肴有荷包胙(肉)、鱼饼、白斩鸡、蛋皮、菜干扣肉、粉蒸鱼、捶鱼丝、三杯鸡、酿豆腐、炒东坡、小炒鱼、红烧狗肉等等。各地特色食品有嗦粉子、烫皮丝、凉粉、艾米果、芋包子、薯粉饺、丁香李、酸枣糕、生姜、花生巴、柿饼、南康辣椒酱、兴国红薯干、会昌豆腐干、信丰萝卜脆等等。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乡土味浓,有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 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娘”等活动。除以上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赣南客家地区还有一些有特色的民俗表演。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等等。另外民间文艺也很丰富,如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等。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字、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内容上多反映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其中又以男欢女爱的爱情戏所占比重为大。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客家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衰。风水术是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赣南的。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也有“中国风水地理文化第一村”的美誉,一代风水师杨筠松曾隐居于此,传道授业。

永定客家土楼概况

永定客家土楼概况 \永定土楼旅游现状永定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全境总面积2223平方公里,全县辖10个镇,14个乡,共有人口46.6万人,全县通行客家话。永定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润温和,具有适宜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发展的自然条件。永定县物产、电力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特色独具。2000至2005年5年间,永定县旅游景点发展迅速,其中被列入国家“世遗”申报预备清单的“三群三楼”成为福建土楼申报“世遗”的重点。永定土楼是世界级品牌,被称为“人类奇观,中华一绝”,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它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之林。永定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自1980年以来,就陆续有许多中外学者,专家来土楼进行考察,研究。1988年,永定县率先进行了土楼旅游开发,多年的努力使永定土楼获得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现在永定土楼旅游已形成了“三群三楼”的格局,包含下洋初溪土楼群、湖坑洪坑土楼群、高头高北土楼群以及衍香楼、振福楼、永康楼。永定的旅游接待能力逐渐加强,具有高、中、低配套服务设施 中国客家文化最早是从闽西开始的,闽西是客家人产生的祖地,闽西之所以称为客家是因为它最早是从中原迁入的,古时的户籍有主客之分,所以迁入的居民就被称为是“客籍”,又因客家先民遭受了战争的痛苦,他们想聚集集体的力量来抵御战争,因此有了聚族而居的土楼.永定县是一个纯客家县,是著名的“土楼之乡”,无论是土楼的数量,还是结构,或者是历史,都被称为是世界之最。据有关方面统计,永定县现有20000多座客家土楼,30多个种类,其中占地200m2以上,高3层以上的土楼超过80%[1],以方形、圆形、府第式土楼为主,被称为“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 永定土楼在建筑方面有极高的成就,同时又揉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称为是“天、地、人”三方结合的有力代表。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景区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内土楼建筑独特,其中有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土楼之王——承启楼,府第式土楼——福裕楼,袖珍圆楼——如升楼以及天后宫、土楼博物馆等其他特征土楼四十多座[2]。承启楼、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已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承启楼”受到世界各国人们格外的关注,不仅在《中国名胜辞典》中有记载,而且还出现在中国民居系列邮票中,让世人通过它认识了“永定土楼”。湖坑镇也已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镇上楼楼相连,各具特色,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绚丽画卷。 2 客家土楼旅游资源评价 2.1历史悠久 永定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被誉为罕见的科幻式山区建筑,独一无二的世界奇观民居建筑。永定客家土楼可以用“久,独,大,巧,全”等词形容,既其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宏大的规模、精巧的结构、齐全的功能、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是一颗璀灿的明珠,闪耀在东方文明的客家祖地上,同时它也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的特色之一。 客家人最早是从黄河流域迁徙至南方的,土楼作为我国独特的乡村民居和建筑奇观,是客家人经过长久的智慧结晶共同保留下来的一种远古的建筑艺术,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当时为了抵御匪盗的侵袭和野兽的威胁,客家先民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拌和适量细沙、石灰、糯米、红塘、木条、竹片等,用力夯筑而成,这就是土楼[3]。这些土楼经历了300多年的风吹雨打,却仍保存完好。这主要取决于它独特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客家人以群居的方式表现了他们淳朴与和睦的性情,他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造就了客家土楼抗震、防火及冬暖夏凉等独特的功能。土楼现在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2建筑结构富有特色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土,这两种材料的来源都不存在破坏耕地的问题,更不会产生大量的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近现代以来,大量学者对客家文化与习俗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客家丧葬习俗则研究得较少,此文则尝试对客家丧葬习俗作一较全面的表述以增进世人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客家人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丧葬礼仪则历来为客家人所重视,程序繁多,场面浩大,客家人往往在生前就准备了棺材,放置在土楼二楼空闲的房间里,或者架在廊道的屋梁上,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在客家山区,至今旧俗犹存;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汉族传统,相信灵魂不死,重视福、寿、孝,丧礼讲究排场,特别重视风水;繁缛的葬俗首先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认为人活着是灵魂依附于肉体,而死后灵魂与肉体就分开,灵魂是能够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会对子孙后代产生护佑的作用,因此把灵魂当作神秘的对象加以信奉。 旧时人们对待死人在归天路上的种种复杂仪式都是以灵魂的虚拟存在为前提的,逝去的人似乎仍然是一个生命需要人们去关爱。客家人的喊惊习俗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小孩生病时就要由孩子的母亲及其他中老年妇女烧香烛喊惊,认为小孩生病是因为灵魂离开了孩子的肉体,及时叫回灵魂孩子就平安无事了,古人相信人的灵魂在生前与死后是一脉相承的,人生有现世与来世,由此推断世界也有阳界与阴界,

根据灵魂不死的观念,人死了以后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就是那个人们称作阴朝地府的地方。 客家人相信因果报应,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多做善事能够荫子荫孙,今世不好死后也能得到好报,这便也是客家人重视丧葬礼仪的原因之一。客家人的丧葬方式多沿用古中原的传统,以土葬为主,多用棺葬,解放以后随着政府的倡导逐步实行火葬。 另亦有合葬、捡金、做生意、野葬等习俗。因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旧时客家人对墓穴向来特别重视,一如生人起房,叫“阴宅”,犹重风水,凡筑墓葬必请风水先生选日子、时辰、选墓地、看朝向等。 丧葬礼可以说是客家礼仪中最为繁琐复杂的一种,它的仪式较多,是其它许多礼仪所不及的。同时,这种礼仪也最庄严、隆重的。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继承了汉文化传统的许多突出方面,如孝道、宗法制等,都在这种礼仪中体现出来。同时由于长期流迁以及与当地土著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客家的丧礼形成了自己民系独有的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客家丧葬仪规上显得既温情脉脉,极富人情味,同时也有几分严苛和冷峻,客家丧葬习俗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1、送终,客家传统习俗认为凡人年在六十虚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

福建客家土楼课讲 教案

1.客家土楼的由来: 根据大量的调查和史料记载,最早的客家土楼萌芽于唐朝晚期南宋初期,明代中叶以前为初级阶段,明末清初以后为成熟阶段,公元17世纪50年代以后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鼎盛阶段。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中,当时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 2.现状及特点.:客家土楼分布的主要区域是闽西南几个县市,特别是客家话和闽南话这两大方言交界地区, 特点一:源远流长,最古老土楼1300年以上 特点二:模宏大,一座土楼可住数百人 特点三;齐全,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小王国” 永定客家土楼功能齐全,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教化育人等多种功能。 特点四:,文化底蕴博大精深 永定客家土楼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风水学、建筑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客家学、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文学、美学等密切相关。 三、民俗学功能:1.维系:土楼,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又是族群文化的空间展演,体现了一个客家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宇宙观和意识形态等。在客家文化运动中,作为一种物化的符号标识,客家土楼在客家人的情感认同中逐渐扮演了一个认同符号。.福建土楼和土楼人家的生活方式,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独具特色的闽西客家民系文化和闽南福佬民系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当遥远的岁月成为往事,而这浸润着客家人血与泪的围屋,亦在世人眼里成了客家人的典型家园构造,成了客家人情感世界的象征符号。它凝聚了客家人整体的心灵感喟,包容了客家人经历的岁月沧桑,反映了客家人的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土楼高大、宏伟、封闭的外观,表现出突出的防卫性能,其对内开敞,向心围合的布局则是宗族内部高度团结和强大凝聚力的体现。更为可贵的是,时至今日,这种优秀的精神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仍在延续。2.教化;永定客家土楼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客家人开拓进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乐善好施、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崇文重教等等客家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土楼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3防御:有木结构连成整体,与土墙紧密相连;土墙内埋设大量长木条、长竹片作为墙筋,这是土楼具有很强抗震功能的最关键因素。圆楼的整体性、向心力更强,抗震功能也更突出。4审美:姿百态,种类达30多种,规模宏大,与美学密切相关. ,

思考和推进闽西客家地区经济发展

JIMEI UNIVERSITY 艺术考察(论文) 题目《思考与推进闽西客家地区经济发展》 学院诚毅学院专业艺术设计 年级2006级班级06 视传 某高鑫学号2006930026

思考与推进闽西客家地区经济发展 【内容摘要】 闽西客家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一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民生活质量不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推动闽西客家地区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以及挖掘闽西客家地区丰富的旅游业资源,是加快闽西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闽西经济发展客家土楼旅游业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客家,客家是南迁汉民于南宋末年至明末清初,在粤闽赣边区域与佘族等土着融合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方言、文化、风俗和特性的一个民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客家人的聚居地主要分布在粤东北、闽西、赣南等地,某、港澳地区及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也有部分客家人散居或侨居。下文所提到的客家地区,一般指闽西的永定地区。 客家地区经济的历史 地处闽西客家地区的永定县种植烟草,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烟区之一和著名的优质烟叶产区。 永定、南靖、某等,是某省土楼最集中地方,其中又以永定为最。在全县22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1882个主要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土楼群体,其中有圆楼300余座。这些土楼由于建造精致、规模宏伟、文化内涵丰厚,受到国内外建筑学界广泛关注,也引起旅游业巨大兴趣。

永定自然条件并不优越,是某山区之一。这个多丘陵山地,农耕条件并不优越,矿产资源又贫泛,客家人依靠什么条件,把自己的家园建设成数量巨大,规模宏伟,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的土楼群呢?除了当地具有丰富粘土、木材、竹子资源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持续的、数量巨大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有部分来自官员,他们进入仕途以后,发家致富,把钱寄回老家买田置屋;也有华侨发财以后,在老家投资建房;也有竹子资源丰富地方,设厂造纸,赚钱发家,做起大楼。但这些都是个别的,不是关键所在,对永定土楼建设具有长久影响的因素是:烟草种植业和制烟业的持续发展,以及烟行(店、铺)长期繁荣、兴盛。这也是土楼建造先驱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永定县种烟是从明万历年间开始的,烟草传 入永定不久,永定的烟农很快就掌握了晒烟种植 技术和“细切如丝”的加工技术。得天独厚的自 然地理条件和先进的栽培、制作技术,使“永定 晒烟独著于天下,本省各处及各省虽有晒烟,制 成丝色味皆不能及”,到康熙中后期,永定烟草种 植己非常普遍,几乎家家户户种烟,人们说起农活,除了栽稻,开口就是种烟。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烟草种植己成为当地重要经济来源。 随着烟草加工业也得到迅猛发展。自乾隆至民国初年,永定烟草制造业获得巨大发展。条丝烟除当地销售一部分外,其余烟丝都运销到全国各大城市,如某、某、某、某、某,某、某、巴县、某、某、某、浏阳、某、某、某,等等。也有部分销售到南洋群岛,有的还销售到俄罗斯。据民国五年调查:上杭所出条丝“每年约三千担而弱,不及永定十分之一”。也有人说:每年远销大江南北和南洋各地达300余万公斤,价值银元200余万,成为永定的主要财源。靠经营条丝烟而成为大小财东的,乡乡都不乏其人。据《永定县志》记载,全县每年条丝烟出口达五、六万笼(箱),约值200多万银元。依抚市烟笼重量每笼90市斤计,那么每年永定出口销售的条丝烟就有450-540万市斤。这之中光抚市条丝烟产量就占五分之一,经济收入每年达40-50多万银元。就抗市乡而言,从乾隆至民国十五年间,先后开办的烟厂资本在10万元以上大烟号有31家。 永定素有烟魁之乡的美称。至清末民初,永定条丝烟还在南洋劝业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领回了优胜奖状。永定以生产“福烟”著称,制造精洁,味道清香和平,他处“皆不能及”。乾隆时“永定条丝”曾被授以“烟魁”称号。定为贡品。《土楼志》记载,清代至民国抗日战争爆发前这段时间里,永定人通过种烟、制烟、经营条丝烟、打制烟刀、经营烟刀石而致

客家文化知识

客家文化知识 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他们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客家人8000万以上。赣南、粤东、闽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赣南又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全市客家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1、赣南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 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中国历史上共有过五次人口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许多人举族南迁到长江流域;第二次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的。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赣闽粤三角区相对安宁,于是大批避乱汉民迁居到这里,成为第一批“客家先民”;第三次是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朝廷南迁,一批批的汉民迁来赣闽粤三角区,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与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血缘上和经济文化上的交融,最终形成客家民系;第四次是明末清初,赣南由于受满族铁蹄的蹂躏,后来又发生瘟疫,人口锐减。而此时闽西和粤东由于人口膨胀,加上清初为对付郑成功反清起义,颁布“迁海令”,封锁了沿海地区,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人口与土地的再分配形成尖锐的矛盾,于是一部分客民只好携家出走,另谋出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回迁到赣南,与世居赣南的客家交错杂居在一起,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第五次是近代由于连年的战争,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闽西一带迁到沿海,有的移居海外,谋取生路。这部份人不少成为客家中的富人。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2、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 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化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 客家人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祠堂及族谱很能反映其宗教文化。祠堂是过去客家人宗族兴励和崇祖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每个自然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赣南各地现存着不少明清时期的祠堂,这些祠堂不仅规模宏伟,建设风格别致,而且文化内蕴深厚,是研究古代家族文化的很好的实物资料,同时又是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问祖的精神载体。谱籍资料则是研究客家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据。客家人的谱籍经“十年浩劫”,虽多有遗失,但因客家人对族谱、家谱爱护有加,保存不少。正因为如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家人士和专家学者来赣南寻根问祖或探源追流。因而,客家人的谱籍也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珍视。 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客家方言区。客家方言在赣南闽西、粤东都用习以俗成的叫法称“客家话”。但在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别的称谓。如在广西叫“新民话”或“嘛介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在江西亦常称作“老表话”。客家语言经久不衰,除了客家子孙繁衍昌盛之外,另一因素,是因为它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黎士弘“闽酒曲”与闽西客家酒俗》罗勇-张自永

198 农业考古 2013黎士弘《闽酒曲》与闽西客家酒俗* 罗 勇 张自永 摘要:黎士弘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 画家和篆刻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闽西文坛的最高成就。其所撰《闽酒曲》系统地描写了闽西客家传统米酒从酿造、品种到销售的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酒民俗,是研究客家传统酒文化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黎士弘;《闽酒曲》;客家;酒文化中图分类号:K8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35(2013)03-0198-06 罗勇,男,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教授,专门史硕士点领衔导师;张自永,男,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客家民俗与社会。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建设项目(社会学)资助。 一、黎士弘生平简介 黎士弘(1618—1697),字竌曾,福建长汀人,文学家、画家、篆刻家,其作品代表了明末清初闽西文坛的最高成就。他与福州张远、闽南丁炜的崛起宣告了风行近三百年的闽派诗风的终结。[1]光绪版《长汀县志》对黎士弘有如下记载: 黎士弘,字愧曾,生而颖异,年十四补博士弟子员,从宁化李世熊游。年十七作百鸟纪,漳南道冯之图称为汀南异人。汀卫有屯田,属信丰,军户赔累几毙。士弘走章贡,请于虔台厘正之。入清闵学使拔第一贡。北雍少司农周元亮,延设皋比。江右徐巨源与钱虞山书曰 “今海内名士,惟长汀黎愧曾,汉阳李文孙两人耳。”元亮 曰:“愧曾自可单行,汉阳恐疑哙伍。” [2](P43) 与之相类,郭柏苍在《竹间十日语》对此也有如下辑录: 《诗钞小传》云:黎士宏,字愧曾,长汀人,少孤。游宁化李元仲之门,称入室弟子。应试三山, 见曾弗人,作《兰与兰语》诗为贽。弗人大击节,且语人曰:“黎生,汉魏之苗裔也。”时新建徐世溥有文名,与虞山宗伯书,谓:“今海内人士,惟长汀黎愧曾,及汉阳李文孙两人已耳。”而周栎园方伯谓:“愧曾自可单行,若比并汉阳,恐疑哙伍。”其为名公大人所倾倒若此。[3](P18) 清初易堂九子之一的魏礼亦评价道:黎士弘“以诗、文章名天下,为闽南首出。予读其文, 光明俊伟,有浩瀚之势,而矩度不失古人。”[4](《托 素斋文集》卷首,魏礼《<托素斋文集>序》P548) 由上可知,黎士弘少年即显诗才,成年后,更是才倾天下,颇受时贤之赞誉。 黎士弘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授江西广信推官,以裁缺补江西永新令,因廉卓,提拔为陕西甘州司马,又因廉卓,晋升为江南常州知府。会吴三桂叛乱,先后被任命为挑泯道副使,署甘山道事,后又改镇宁夏,直至晋升为布政司参政。在清初的汀州文人中,黎氏文秉持重,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