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流体力学 毛细现象PPT课件

二)、毛细现象
1.毛细现象 由润湿和不润湿现象引起的,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里
升高,不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里下降的现象。
2.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细管称毛细管。
(1)液体润湿管壁
毛细管刚插入水中时,管内液面为凹
R
液面,PC = P0 ,PB < P0 , B、C 为等高 点,但PB< PC ,所以液体不能静止,管 内液面将上升,直至PB =PC 为止,此时:
(3)在密闭容器中,当n回 n逸
饱和(动平衡) 饱和蒸汽 饱和蒸汽压。
(1)n回 n逸 凝 结 ;
8
2020/1/16
9
二、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1. 定性分析
(1) 微观分析
凹液面的分子逸出时所需做 的功比平液面多,因为要克服斜 线部分液体分子的引力做功。单 位时间内逸出凹液面的分子数小 于单位时间内逸出平液面的分子 数,所以凹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小于平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其中 R cos R cos( ) R cos r
完全不润湿 , , R r r , h 2 2
cos
gR gr
C A
.
2
例5 在一根竖直插入水中的毛细管中,水上升的高 度为5.8×10-2m(设水对玻璃完全润湿), 若将此管插入水银中,水银对玻璃的接触角 138度,(α水=7.3*10-2N/m, α汞 =7.3*10-2N/m),
2. 定量分析
设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为: PC 平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为: PC (1) 凹液面
PC PC 0 gh
2
PC PB PA PD gh
1.毛细现象 由润湿和不润湿现象引起的,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里
升高,不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里下降的现象。
2.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细管称毛细管。
(1)液体润湿管壁
毛细管刚插入水中时,管内液面为凹
R
液面,PC = P0 ,PB < P0 , B、C 为等高 点,但PB< PC ,所以液体不能静止,管 内液面将上升,直至PB =PC 为止,此时:
(3)在密闭容器中,当n回 n逸
饱和(动平衡) 饱和蒸汽 饱和蒸汽压。
(1)n回 n逸 凝 结 ;
8
2020/1/16
9
二、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1. 定性分析
(1) 微观分析
凹液面的分子逸出时所需做 的功比平液面多,因为要克服斜 线部分液体分子的引力做功。单 位时间内逸出凹液面的分子数小 于单位时间内逸出平液面的分子 数,所以凹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小于平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其中 R cos R cos( ) R cos r
完全不润湿 , , R r r , h 2 2
cos
gR gr
C A
.
2
例5 在一根竖直插入水中的毛细管中,水上升的高 度为5.8×10-2m(设水对玻璃完全润湿), 若将此管插入水银中,水银对玻璃的接触角 138度,(α水=7.3*10-2N/m, α汞 =7.3*10-2N/m),
2. 定量分析
设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为: PC 平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为: PC (1) 凹液面
PC PC 0 gh
2
PC PB PA PD gh
虹吸现象PPT课件

(
1
2
)
v2 2g
]
p B 4 [ v 2 0 .0 4 8 v 2 ( 0 .8 0 .9 )v 2 ] 4 [ 0 .4 3 2 1 .3 8 3 0 .7 3 4 ]
2 g 0 .1 2 g
2 g
pB64.18103Pa
8
虹吸现象
虹吸式厕所自动冲洗水箱: 它解决了这类冲洗设备结 构比较复杂、易损坏、难以 维修的问题。由一根倒置的 U形管组成,利用虹吸作用、 将水箱内的水导出,从而达 到冲冼的目的。结构特别简 单、不会漏水、终身不需要 维修。
c 2g
v22gH
1
0.04200.810.90.9
v 2g52.91m/s 11.6
0.1
编辑版pppt
10
7
虹吸现象
B
• 对1-1,B断面列伯诺利方程:
1
1
h
0 0 0 h pB v2
2g
H
2
2
l d1
v2 2g
( 1
2)
v2 2g
I
II
pB h [ v2 l v2
2g d1 2g
Hale Waihona Puke —— 宋 俞琰 《席上腐谈 在》空瓶里烧纸,由于火把瓶里的一部分空
气赶出瓶外,火熄灭后瓶里就形成负压,
造成一定的真空,瓶外的空气压力就把瓶
紧紧地压在人腹上。如果把瓶放在水里,
水就立即涌入瓶里。
4
Z先生设计
虹吸现象
原理:
液态分子间引力 位能差 重力
虹吸现象是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能差 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 升后再流到低处。由于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 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 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 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 利用虹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容器 内的水抽出。当然,重力在虹 吸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

10
第10页,共16页。
关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问:汽车陷入泥中为什么要用草袋子和石块 铺在车轮下面 ?
答:主要是增大摩擦力,还有因为在车轮转 动时,泥土会被车轮甩出,导致汽车越陷越 深,铺上一些东西就会好些,如果摩擦力不 够的话,轮胎也顶多打滑,汽车不会越陷越 深。
11
第11页,共16页。
阿迪力·吾休尔——达瓦孜
得
4
第4页,共16页。
当然不可能,其实这是鞋子的原 因,因为鞋子下面被地面钩子勾 住,所以使他不会继续倾斜下去。
5
第5页,共16页。
失重与超重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 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判断方法(加速度a向上)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
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 判断方法(加速度a向下)
13
第13页,共16页。
力的平衡
平衡杆,当然是为了平衡。 走钢丝时,因为
有风等因素的影响,人会产生不平衡。为了 控制这种不平衡,需要调节重心。 而人自身 调节重心的方式只是下蹲或者起立,这个是 纵向方向上的。 而风的影响却是横向方向的, 所以可以伸开双臂进行调节。但是因为幅度
不够,所以必须增加这个幅度。那么平衡杆
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
1
第1页,共16页。
生活中常见的力学
问:为什么火车开过来 时,不能离得太近?
答:火车开过来时,如果 身体离火车太近,火车 通过时,能带走身体周 围的部分空气,造成气 压差,会使身体向火车 方向靠近。火车通过的 速度越快,带走的空气 越多,造成的气压差越 大,身体向火车方向的 动力越大,危险越大。
2
第2页,共16页。
传说中迈克杰克逊能够摆脱地心引力45度倾斜,这是真的吗?
第10页,共16页。
关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问:汽车陷入泥中为什么要用草袋子和石块 铺在车轮下面 ?
答:主要是增大摩擦力,还有因为在车轮转 动时,泥土会被车轮甩出,导致汽车越陷越 深,铺上一些东西就会好些,如果摩擦力不 够的话,轮胎也顶多打滑,汽车不会越陷越 深。
11
第11页,共16页。
阿迪力·吾休尔——达瓦孜
得
4
第4页,共16页。
当然不可能,其实这是鞋子的原 因,因为鞋子下面被地面钩子勾 住,所以使他不会继续倾斜下去。
5
第5页,共16页。
失重与超重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 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判断方法(加速度a向上)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
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 判断方法(加速度a向下)
13
第13页,共16页。
力的平衡
平衡杆,当然是为了平衡。 走钢丝时,因为
有风等因素的影响,人会产生不平衡。为了 控制这种不平衡,需要调节重心。 而人自身 调节重心的方式只是下蹲或者起立,这个是 纵向方向上的。 而风的影响却是横向方向的, 所以可以伸开双臂进行调节。但是因为幅度
不够,所以必须增加这个幅度。那么平衡杆
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
1
第1页,共16页。
生活中常见的力学
问:为什么火车开过来 时,不能离得太近?
答:火车开过来时,如果 身体离火车太近,火车 通过时,能带走身体周 围的部分空气,造成气 压差,会使身体向火车 方向靠近。火车通过的 速度越快,带走的空气 越多,造成的气压差越 大,身体向火车方向的 动力越大,危险越大。
2
第2页,共16页。
传说中迈克杰克逊能够摆脱地心引力45度倾斜,这是真的吗?
《杠杆》ppt课件

《杠杆》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杠杆原理基本概念 • 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 杠杆应用: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 • 杠杆在物理学中重要意义 • 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 生活中应用拓展与创新思维培养
01
杠杆原理基本概念
杠杆定义及作用
杠杆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 的硬棒就叫杠杆。
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规范操作、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06
生活中应用拓展与创新思维培 养
生活中创意应用案例分享
杠杆原理在建筑中的应用
杠杆原理在生物中的应用
如古代建筑中的斗拱结构,利用杠杆 原理实现力的平衡和支撑。
如人体骨骼和肌肉系统,通过杠杆作 用实现运动。
杠杆原理在机械中的应用
如自行车刹车系统、汽车悬挂系统等, 通过杠杆放大或减小力量,实现精确 控制。
生活中常见杠杆实例
筷子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虽然费力但是省了距离。
起瓶器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省力但费了距离。
剪刀
根据用途不同可以是省力杠杆或 费力杠杆,如理发剪是费力杠杆, 而裁衣剪则是省力杠杆。
镊子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用于夹取细小物品。
02
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平衡状态与条件概述
等臂杠杆原理及应用举例
等臂杠杆原理
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天平
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使用等臂杠杆原理。在天 平两端放置质量相等的物体,天平就会保持平衡。
定滑轮
定滑轮是一种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等臂杠杆原理。通过定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改变力的大小。
contents
目录
• 杠杆原理基本概念 • 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 杠杆应用: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 • 杠杆在物理学中重要意义 • 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 生活中应用拓展与创新思维培养
01
杠杆原理基本概念
杠杆定义及作用
杠杆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 的硬棒就叫杠杆。
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规范操作、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06
生活中应用拓展与创新思维培 养
生活中创意应用案例分享
杠杆原理在建筑中的应用
杠杆原理在生物中的应用
如古代建筑中的斗拱结构,利用杠杆 原理实现力的平衡和支撑。
如人体骨骼和肌肉系统,通过杠杆作 用实现运动。
杠杆原理在机械中的应用
如自行车刹车系统、汽车悬挂系统等, 通过杠杆放大或减小力量,实现精确 控制。
生活中常见杠杆实例
筷子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虽然费力但是省了距离。
起瓶器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省力但费了距离。
剪刀
根据用途不同可以是省力杠杆或 费力杠杆,如理发剪是费力杠杆, 而裁衣剪则是省力杠杆。
镊子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用于夹取细小物品。
02
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平衡状态与条件概述
等臂杠杆原理及应用举例
等臂杠杆原理
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天平
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使用等臂杠杆原理。在天 平两端放置质量相等的物体,天平就会保持平衡。
定滑轮
定滑轮是一种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等臂杠杆原理。通过定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改变力的大小。
帕斯卡原理完整ppt课件

背景
帕斯卡在研究液体传递压强的过 程中,发现了这一原理,为流体 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理表述及意义
原理表述
帕斯卡原理指出,在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各 个部分施加的压强是相等的,且这个压强能够不变 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意义
帕斯卡原理揭示了液体传递压强的规律,为液压传 动、水力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液压元件选型
针对特定应用场合,选择 合适的液压泵、马达、阀 等液压元件,确保系统性 能稳定可靠。
系统优化方法
通过仿真分析、试验验证 等手段,对液压系统进行 优化改进,提高系统效率 和响应速度。
液压传动装置性能提升
传动效率提升
可靠性增强
采用高效液压泵和马达,降低系统内 部泄漏和摩擦损失,提高液压传动装 置的总效率。
启动设备
接通电源,启动设备,观察压力 表显示是否正常。
06
帕斯卡原理相关实验设计与操 作
Chapter
实验目的和步骤安排
实验目的 验证帕斯卡原理,即液体在密闭容器内传递压强的规律。
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
实验目的和步骤安排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压强计、容器、液体(水、油等)等。
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液体在密闭容器内传递压强的规律,并与帕斯卡原理进行比 对。
结果讨论
探讨实验结果与帕斯卡原理的一致性,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意 见。
04
帕斯卡原理在工程技术中应用
Chapter
液压系统设计与优化
液压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工程需求,综合考虑 系统压力、流量、温度等 参数,进行液压系统的整 体设计。
打气筒把手
帕斯卡在研究液体传递压强的过 程中,发现了这一原理,为流体 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理表述及意义
原理表述
帕斯卡原理指出,在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各 个部分施加的压强是相等的,且这个压强能够不变 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意义
帕斯卡原理揭示了液体传递压强的规律,为液压传 动、水力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液压元件选型
针对特定应用场合,选择 合适的液压泵、马达、阀 等液压元件,确保系统性 能稳定可靠。
系统优化方法
通过仿真分析、试验验证 等手段,对液压系统进行 优化改进,提高系统效率 和响应速度。
液压传动装置性能提升
传动效率提升
可靠性增强
采用高效液压泵和马达,降低系统内 部泄漏和摩擦损失,提高液压传动装 置的总效率。
启动设备
接通电源,启动设备,观察压力 表显示是否正常。
06
帕斯卡原理相关实验设计与操 作
Chapter
实验目的和步骤安排
实验目的 验证帕斯卡原理,即液体在密闭容器内传递压强的规律。
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
实验目的和步骤安排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压强计、容器、液体(水、油等)等。
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液体在密闭容器内传递压强的规律,并与帕斯卡原理进行比 对。
结果讨论
探讨实验结果与帕斯卡原理的一致性,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意 见。
04
帕斯卡原理在工程技术中应用
Chapter
液压系统设计与优化
液压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工程需求,综合考虑 系统压力、流量、温度等 参数,进行液压系统的整 体设计。
打气筒把手
理论力学教学PPT摩擦教学课件PPT

4
(2)临界平衡状态:
FS
Fmax
Fmax :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 擦力有一个范围:0 Fs Fmax
Fmax
有限约束力
实验表明:Fm
的大小与接触面上法向反力
ax
FN
的大小成正比,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P
Fmax
A
FN
Fmax = fs FN f s ----- 静摩擦系数
静滑动摩擦定律 T
49.61N m MC 70.39 N m
40
例5-14 已知: 力 P 角 ,不计自重的 A , B 块间的
静摩擦系数为 f s ,其它接触处光滑;
求:使系统保持平衡的力 F的值.
41
解: 取整体 Fy 0 FNA P 0 FNA P
设力 F小于 F1时,楔块 A 向右运动, 取楔块 A ,F1 FNA tan( ) P tan( )
解得 Fs 866 N FN 4500 N d 0.171m
而 Fmax fs FN 1800 N
因 Fs Fmax , 木箱不会滑动;
又 d 0 , 木箱无翻倒趋势.
木箱平衡
(2)设木箱将要滑动时拉力为 F1 Fx 0 Fs F1 cos 0 Fy 0 FN P F1 sin 0
画两杆受力图.
(a)
(b)
38
对图 (a) , M A 0 FN1 AB M A 0
对图 (b) , M C 0 M C1 FN1 l sin 60o Fs1 l cos 60o 0 又 Fs1 Fs1 fs FN1 fs FN1
解得 MC1 70.39N m
设 M C M C2 时,系统有顺时针方向转动趋势,
小学科学运动与力课件ppt

相对运动概念
相对运动定义
相对运动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在描述物体运动 时,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作为标准,观察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 化。
相对运动实例
例如,当观察一辆行驶的汽车时,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则汽车相对于地面 在向前运动;而如果选择另一辆同向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则两辆汽车之间的 相对位置可能保持不变,即它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游泳运动
游泳是一种在水中进行的运动,通过四肢的划动 使身体在水中前进。游泳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增 强心肺功能和耐力等。同时,游泳还是一种很好 的放松方式,可以缓解压力和疲劳。
20XX
PART 02
力学基础知识
REPORTING
力学概念简介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宏观物体 的运动,也涉及微观粒子的运动。
02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03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力学单位制及换算关系
力学中常用的单位有:米(m)、千 克(kg)、秒(s)等。其中,米是 长度单位,千克是质量单位,秒是时 间单位。
弹簧测力计原理和使用方法
弹簧测力计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为F=KX。F为弹力的大小也就是 拉力,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米,作图的斜线斜率,X为弹簧伸长或缩短的
长度。
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弹簧测力计在自然放松状态下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若没有,要校零; 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读数;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所测力的 作用线与弹簧伸缩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可以拉着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将另一端放在待测
有趣的伯努利原理ppt课件

去年我们研发部和国贸三期的开发团队及 物业管理团队进行 了一次交流 ,了解了超高层建 筑的电梯门吸现象及电梯井道风哨现象。
超高层建筑中,电梯以每米10秒的 速度高 速行驶,扰动气流快速流动,电梯井内形成负 压,如果大堂门气密性不佳,室外冷空气快速 进入大堂内部,电梯门内外形成过大压力差, 会导致电梯门不能顺畅开启。
20
前言连续性原理动量原原理流体力学航空气象船舶水利洪水泛滥大禹治水南水北调潮汐利用飓风帆船城市风道通风空调伯努利原理伯努利原理是瑞士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提出是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动力学方程解释为不可被压缩的流体在忽略粘性损失的流动中流线上任意两点的压力势能动能与位置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有趣的伯努利原理
p1+1/2ρv12+ρgh1=p2+1/2ρv22+ρgh2
头雁需要消耗更多阻力,所以头雁都是 体格强壮的,头雁也需要经常替换保存体 力并保障雁阵没有掉队。
雁阵后侧方向:由于雁阵方向一致,频 率一致,形成整体前行气流场,从而加大 了尾侧后部空气对雁阵的“反推助力”。 团队因此而整体受益。
17
伯努利原理与团队协作 ——同心协力,锐意进取
神奇的大自然带给我们无穷的知识 和启发。人类在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与匠心独运的同时,也在极力模仿和超 越。
其实质是流体的机械能守恒,即:
动能+压力势能+位置势能=常数
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记住伯努利原理其最为 喜闻乐见的推论即可:
流体等高度流动时,流速大,压力就小,流速 小,则压力大。
我们的生活处处可以看见伯努利原 理在微笑,那么,在我们初步了解 伯努利原理后,再共同回顾一下生 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
4
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
超高层建筑中,电梯以每米10秒的 速度高 速行驶,扰动气流快速流动,电梯井内形成负 压,如果大堂门气密性不佳,室外冷空气快速 进入大堂内部,电梯门内外形成过大压力差, 会导致电梯门不能顺畅开启。
20
前言连续性原理动量原原理流体力学航空气象船舶水利洪水泛滥大禹治水南水北调潮汐利用飓风帆船城市风道通风空调伯努利原理伯努利原理是瑞士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提出是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动力学方程解释为不可被压缩的流体在忽略粘性损失的流动中流线上任意两点的压力势能动能与位置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有趣的伯努利原理
p1+1/2ρv12+ρgh1=p2+1/2ρv22+ρgh2
头雁需要消耗更多阻力,所以头雁都是 体格强壮的,头雁也需要经常替换保存体 力并保障雁阵没有掉队。
雁阵后侧方向:由于雁阵方向一致,频 率一致,形成整体前行气流场,从而加大 了尾侧后部空气对雁阵的“反推助力”。 团队因此而整体受益。
17
伯努利原理与团队协作 ——同心协力,锐意进取
神奇的大自然带给我们无穷的知识 和启发。人类在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与匠心独运的同时,也在极力模仿和超 越。
其实质是流体的机械能守恒,即:
动能+压力势能+位置势能=常数
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记住伯努利原理其最为 喜闻乐见的推论即可:
流体等高度流动时,流速大,压力就小,流速 小,则压力大。
我们的生活处处可以看见伯努利原 理在微笑,那么,在我们初步了解 伯努利原理后,再共同回顾一下生 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
4
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
主讲人:郑子龙
1
生活中常见的力学
问:为什么火车开过来 时,不能离得太近?
答:火车开过来时,如果 身体离火车太近,火车 通过时,能带走身体周 围的部分空气,造成气 压差,会使身体向火车 方向靠近。火车通过的 速度越快,带走的空气 越多,造成的气压差越 大,身体向火车方向的 动力越大,危险越大。
8
能杀虫的魔笛
毛毛虫: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魔笛.
9
怎样让鸡蛋钻进瓶子
问:材料准备:一个熟鸡蛋,一个瓶子(瓶口 要比鸡蛋略小),废纸,打火...
答:结果鸡蛋挤进瓶中! 因为,纸燃烧耗尽瓶 中的氧气,使得瓶中气压变小(近真空), 而瓶外面压强远大于瓶中压强,于是产生的 压差把鸡蛋压入瓶中!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什么猫从高处掉下来摔不死?
猫从高处落下后为什么不会受伤害呢?这与猫有发 达的平衡系统和完善的机体保护机制有关。当猫从 空中下落时,不管开始时即使背朝下,四脚朝天, 在下落过程中,猫总是能迅速地转过身来,当接近 地面时,前肢已做好着陆的准备。猫脚趾上厚实的 脂肪质肉垫,能大大减轻地面对猫体反冲的震动。 可有效地防止震动对各脏器的损伤作用。猫的尾巴 也是一个平衡器官,如同飞机的尾翼一样,可使身 体保持平衡。除此之外,猫肢发达,前肢短,后肢 长,利于跳跃。其运动神经发达,身体柔软,肌肉 韧带强,平衡能力完善,因此在攀爬跳跃时尽管落 差很大,而不会因失去平衡而摔死。
4
当然不可能,其实这是鞋子的原 因,因为鞋子下面被地面钩子勾 住,所以使他不会继续倾斜下去。
5
失重与超重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 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判断方法(加速度a向上)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
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 判断方法(加速度a向下)
10
关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问:汽车陷入泥中为什么要用草袋子和石块 铺在车轮下面 ?
答:主要是增大摩擦力,还有因为在车轮转 动时,泥土会被车轮甩出,导致汽车越陷越 深,铺上一些东西就会好些,如果摩擦力不 够的话,轮胎也顶多打滑,汽车不会越陷越 深。
11
阿迪力·吾休尔——达瓦孜
为什么他手上要拿一根 杆子,有什么用?
2
传说中迈克杰克逊能够摆脱地心引力45度倾斜,这是 真的吗?
3
关于万有引力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 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 的二次方成反比 。
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 下公式计算:F=G·m₁·m₂/r² ,即 万有引力等 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 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单 位 N·㎡ /kg²,为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 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13
力的平衡
平衡杆,当然是为了平衡。 走钢丝时,因为
有风等因素的影响,人会产生不平衡。为了 控制这种不平衡,需要调节重心。 而人自身 调节重心的方式只是下蹲或者起立,这个是 纵向方向上的。 而风的影响却是横向方向的, 所以可以伸开双臂进行调节。但是因为幅度
不够,所以必须增加这个幅度。那么平衡杆
6
摔不死的小猫猫
7
生物体内的共振
美国有一农场农妇,习惯于用吹笛的方式招 呼丈夫回家吃饭,可当她有一次吹笛时,居 然发现树上的毛毛虫纷纷坠地而死,惊讶之 余,她到自己的果园吹了几个小时,一下子 将果树上的毛毛虫收拾的一干二净,原因, 笛子发出的声音引起毛毛虫内脏发生剧烈共 振而死亡。
我在想如果能研究出其他害虫的频率,不是 也可以么?只要是对人体无害的.
就是用来实现这个目的的 .
14
体验失重
15
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感受到超重现象,如在 电梯中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在汽车通过 凹形路面底端时等等,在这些时间内都可以 体验到超重现象。
16
谢谢观看!
17
主讲人:郑子龙
1
生活中常见的力学
问:为什么火车开过来 时,不能离得太近?
答:火车开过来时,如果 身体离火车太近,火车 通过时,能带走身体周 围的部分空气,造成气 压差,会使身体向火车 方向靠近。火车通过的 速度越快,带走的空气 越多,造成的气压差越 大,身体向火车方向的 动力越大,危险越大。
8
能杀虫的魔笛
毛毛虫: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魔笛.
9
怎样让鸡蛋钻进瓶子
问:材料准备:一个熟鸡蛋,一个瓶子(瓶口 要比鸡蛋略小),废纸,打火...
答:结果鸡蛋挤进瓶中! 因为,纸燃烧耗尽瓶 中的氧气,使得瓶中气压变小(近真空), 而瓶外面压强远大于瓶中压强,于是产生的 压差把鸡蛋压入瓶中!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什么猫从高处掉下来摔不死?
猫从高处落下后为什么不会受伤害呢?这与猫有发 达的平衡系统和完善的机体保护机制有关。当猫从 空中下落时,不管开始时即使背朝下,四脚朝天, 在下落过程中,猫总是能迅速地转过身来,当接近 地面时,前肢已做好着陆的准备。猫脚趾上厚实的 脂肪质肉垫,能大大减轻地面对猫体反冲的震动。 可有效地防止震动对各脏器的损伤作用。猫的尾巴 也是一个平衡器官,如同飞机的尾翼一样,可使身 体保持平衡。除此之外,猫肢发达,前肢短,后肢 长,利于跳跃。其运动神经发达,身体柔软,肌肉 韧带强,平衡能力完善,因此在攀爬跳跃时尽管落 差很大,而不会因失去平衡而摔死。
4
当然不可能,其实这是鞋子的原 因,因为鞋子下面被地面钩子勾 住,所以使他不会继续倾斜下去。
5
失重与超重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 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判断方法(加速度a向上)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
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 判断方法(加速度a向下)
10
关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问:汽车陷入泥中为什么要用草袋子和石块 铺在车轮下面 ?
答:主要是增大摩擦力,还有因为在车轮转 动时,泥土会被车轮甩出,导致汽车越陷越 深,铺上一些东西就会好些,如果摩擦力不 够的话,轮胎也顶多打滑,汽车不会越陷越 深。
11
阿迪力·吾休尔——达瓦孜
为什么他手上要拿一根 杆子,有什么用?
2
传说中迈克杰克逊能够摆脱地心引力45度倾斜,这是 真的吗?
3
关于万有引力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 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 的二次方成反比 。
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 下公式计算:F=G·m₁·m₂/r² ,即 万有引力等 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 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单 位 N·㎡ /kg²,为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 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13
力的平衡
平衡杆,当然是为了平衡。 走钢丝时,因为
有风等因素的影响,人会产生不平衡。为了 控制这种不平衡,需要调节重心。 而人自身 调节重心的方式只是下蹲或者起立,这个是 纵向方向上的。 而风的影响却是横向方向的, 所以可以伸开双臂进行调节。但是因为幅度
不够,所以必须增加这个幅度。那么平衡杆
6
摔不死的小猫猫
7
生物体内的共振
美国有一农场农妇,习惯于用吹笛的方式招 呼丈夫回家吃饭,可当她有一次吹笛时,居 然发现树上的毛毛虫纷纷坠地而死,惊讶之 余,她到自己的果园吹了几个小时,一下子 将果树上的毛毛虫收拾的一干二净,原因, 笛子发出的声音引起毛毛虫内脏发生剧烈共 振而死亡。
我在想如果能研究出其他害虫的频率,不是 也可以么?只要是对人体无害的.
就是用来实现这个目的的 .
14
体验失重
15
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感受到超重现象,如在 电梯中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在汽车通过 凹形路面底端时等等,在这些时间内都可以 体验到超重现象。
16
谢谢观看!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