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功能检查及评价
听功能的评估

单元三听功能的评估声学基础1.声音(1)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气体、液体、固体。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表示。
声速的大小等于每秒钟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有关,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5)声音的频率发声源的振动频率。
1秒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的单位赫兹(Hz,以证实电磁波存在的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名字命名)2.人耳的音域范围 20赫兹到20000赫兹。
20赫兹以下的声波,称为“次声波”,能量很强烈时,身体可以感觉到(比如地震的时候),但耳朵是听不到的。
能量极强的次声波甚至可以杀人。
高于20000赫兹的称为“超声波”,人耳听不到,但很多动物,如狗,蝙蝠,可以听到。
人耳对高频的感知力会随年龄增长而衰减,所以幼年时几乎人人能听到2万赫兹的声音,但中年以后,很多人就只能听到15000赫兹甚至更低了,听不见极高频了。
5.语言频段人的语言频率主要在500Hz~3000 Hz范围内。
250Hz以下为低频,500HZ—2000Hz为中频(言语频率),4000Hz以上为高频。
6.名词解释:(1)纯音—单一频率的声波(2)噪声—含多频率成分,但彼此不成简单的比例,无基音,无泛音,无规律.白噪声、粉红噪声、窄带噪声、言语噪声、脉冲声(3)啭音—指频率在某一平均值附近作周期性变化的声音,即对某一纯音(正弦波)作频率调制。
在测量混响时间、声场测听和对幼儿及某些病人听阈测试等,常用它作为声源信号(4)混响—声波在某一空间被反射后,虽声源停止,但声音并未立即消失,还可延续一段时间。
(5)听力级(HL)某一声强与参考声强的比例的数(6)声压级(SPL)某一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的对数(7)感觉级(SL)个体单耳声刺激的主观反应阈值,与刺激声的声压级的相关比较(8)听力零级是纯音听力计上听力损失或听力级为“0”分贝的含义值,是健康青年正常耳听阈的声压级统计数值,它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听力标准7.听觉阈值(1)听阈-刚好可以感受到的某一声音的最小强度(2)最舒适阈-能十分清楚和舒适地听到某一声音的强度(3)痛阈-声音过大时难以忍受的声音强度8.听觉现象(1)掩蔽人耳对某一声音的听敏度可因其它声音的存在而提高。
噪声作业人员在岗体检听力检查结果分析

噪声作业人员在岗体检听力检查结果分析听力检查是评估噪声作业人员听觉功能的一种方法,也是确定噪声作业人员是否受到噪声损害的重要手段。
其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进而保护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
一般来说,听力检查采用纯音听力测听仪进行,通过测定各个频率下噪声作业人员的听阈来评估其听力功能。
听力结果将根据不同频率的听阈值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标准有轻度损伤(25-40dBHL)、中度损伤(41-55dBHL)、重度损伤(56-70dBHL)和极重度损伤(71dBHL及以上)。
在分析听力检查结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首先,根据听力检查结果的分类标准,对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功能进行评估。
通过对各个频率的听阈进行比对,可以初步评估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状态。
如果听阈值超过正常范围,即认为存在听力损伤。
根据损伤的轻重程度进行分类,以便对噪声作业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对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类型进行分析。
听力损伤分为传导性损伤和感音性损伤两种类型。
传导性损伤是由于外耳道、中耳和鼓膜等部位损伤导致的听力下降,常见于噪声作业人员。
感音性损伤是由于内耳或听神经损伤导致的听力下降,也是常见的听力损伤类型。
通过分析类型,可以进一步确定噪声作业人员受损的部位,并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另外,还可以对各个频率听阈的差异进行分析。
不同频率的听阈差异可能暗示不同频率声音对噪声作业人员的影响程度。
通过对差异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评估噪声作业人员受到噪声损害的频率特点,为工作环境的改进和保护提供参考。
最后,还可以将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检查结果与以往的监测结果进行比对。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噪声作业人员听力状态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监测和干预措施,保护噪声作业人员的听觉健康。
总结起来,在噪声作业人员在岗体检听力检查结果分析中,主要可以从听力功能评估、损伤类型分析、频率差异分析和与以往监测结果的比对等方面进行分析。
这些分析将为保护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健康提供重要的依据,促进职业健康管理的有效实施。
听觉能力评估标准工具

听觉能力评估标准工具
1. 音频测试,音频测试是评估个体听觉敏感度的常用工具。
通过向个体播放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可以确定其听觉敏感度的范围。
2. 语音辨识测试,这种测试用于评估个体对语音的辨识能力。
个体需要听取并理解特定的语音内容,从而评估其听觉理解能力。
3. 听觉定位测试,听觉定位测试用于评估个体在空间中定位声音的能力。
通过向个体播放声音,并要求其确定声音的来源方向,以评估其听觉定位能力。
4. 听觉注意力测试,这种测试用于评估个体在复杂听觉环境中的注意力和集中能力。
通过向个体播放多个声音并要求其专注于特定声音,以评估其听觉注意力能力。
5. 频率辨别测试,频率辨别测试用于评估个体对不同频率声音的辨别能力。
通过播放不同频率的声音,并要求个体区分它们,以评估其频率辨别能力。
以上列举的是一些常用的听觉能力评估标准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全面评估个体的听觉功能和听觉处理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听觉障碍或听觉优势。
当然,评估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解释,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学课件:听功能检查

音叉试验
音叉试验可 ➢初步判断耳聋 ➢鉴别耳聋性质
为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
➢但不能准确判断听力损失的程度 ➢无法进行前后比较。
(一)Rinne试验 (二)Weber试验 (三)Schwabach试验 (四)Gelle试验
(一)林纳试验(Rinne test, RT)
气骨导比较试验
➢ 目的:比较同侧耳气导和骨导 的长短。
之规定为0dBHL, 包括气导听力零级和骨导听力零级。
(一)纯音听力计
➢通过纯音听阈检查可了解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有无听力障碍? ②听力障碍的性质(传导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③听力障碍的程度?
1. 纯音听力测试法
➢气导听阈测试 ➢骨导听阈测试
(1)纯音气导听阈测试
(pure-tone air-conduction threshold testing)
音叉检查
➢检查者手持叉柄,用叉臂敲击另 一手掌的鱼际肌,使其振动。
➢检查气导(air conduction,AC) 听力:将振动的叉臂置于距受试耳 外耳道口1cm处,两叉臂末端应与 外耳道口在一平面。
➢检查骨导(bone conduction, BC):应将叉柄末端的底部压置 于颅面中线上或乳突部。
➢方法:将鼓气耳镜口置于外耳道内,密闭之。用橡皮球向外耳道内交 替加、减压力,同时将振动音叉的叉柄底部置于鼓窦区。
➢结果:若镫骨活动正常,患者所听之音叉声在由强变弱的过程中尚有 忽强忽弱的不断波动变化,为阳性(+); 无强弱波动感者为阴性(-)。耳硬化或听骨链固定时,本试验为阴 性。
音叉试验 临床应用现状③
(二)韦伯试验(Weber test, WT)
骨导偏向试验
➢目的:比较受试者 两耳的骨导听力。
听功能检查报告解读书籍

听功能检查
听功能检查是诊断耳聋的主要方法。
同时也为耳鸣的病因及病变部位的诊断提供依据。
1.耳鸣性质的测试:这一测试项目包括耳鸣的音调、响度及耳鸣残留抑制时间测定等。
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进行耳鸣掩蔽曲线的测试,此项测试结果有助于对耳鸣特性的认识,耳鸣病因的诊断及对耳鸣疗效的预后判断。
2.纯音听阈测试:主要用于了解耳鸣程度与性质以及病人是否伴听力下降等。
3.阈上功能测试:对伴有听力损失的耳鸣病人,用于鉴别病变是耳蜗性或蜗后中枢性以及是否存在重振现象。
4.声导抗测试:为客观测试法,用于了解中耳功能及提示是否有重振现象及蜗后病变。
5.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测试:此项测试亦为客观测试法,可以协助诊断某些耳蜗性、脑干等蜗后病变;鉴别品质性与功能性聋等。
有研究者试图通过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来达到对耳鸣的客观检测,但研究结果尚缺乏说服力。
6.耳声发射:耳声发射属客观测试的一种,近年来逐步将这一测试应用于临床,对有些耳聋、耳鸣病人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在国外对部分耳鸣病人临床上把耳声发射记录作为常规测试方法之一,并认为对耳鸣的部位与性质诊断有
参考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听力学家试图把耳声发射作为诊断耳鸣客观指标的设想,至今未成为现实。
7.前庭功能检查:有些耳鸣的病人伴有眩晕症状,提示其前庭功能异常,前庭功能检查对于查明耳鸣病因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自发性眼震电图描记仪及冷热水试验、旋转试验等。
听音检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听音检查,了解被试者的听觉感知能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识别和判断能力。
通过实验,评估被试者在不同音量、不同频率和不同音调条件下的听觉反应,为后续听觉训练和听力康复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听音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听觉评估方法,通过向被试者播放一系列特定的声音,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听觉反应,从而判断其听觉感知能力。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采用频率、音量和音调三个变量,以考察被试者在这三个方面的听觉感知差异。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录音机、耳机、频闪仪、秒表等;2. 实验材料:标准纯音、复合音、噪声等;3. 被试者:选取2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被试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人;2. 实验步骤:a. 被试者静坐于实验室内,佩戴耳机;b. A组:播放标准纯音,要求被试者在听到声音后立即举手;c. B组:播放复合音,要求被试者在听到特定频率的声音后举手;d. C组:播放噪声,要求被试者在听到特定音量的声音后举手;e. 每组实验重复3次,记录被试者的反应时间;f.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被试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听觉感知能力。
五、实验结果1. A组:在播放标准纯音时,被试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秒);2. B组:在播放复合音时,被试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秒);3. C组:在播放噪声时,被试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秒)。
六、实验分析1. A组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在听到标准纯音时,反应时间较短,说明其听觉辨别能力较好;2. B组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在听到特定频率的复合音时,反应时间较长,说明其听觉识别能力较差;3. C组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在听到特定音量的噪声时,反应时间较长,说明其听觉判断能力较差。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听觉感知能力存在差异。
具体表现为:听觉辨别能力较好,听觉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差。
针对这一结果,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听觉训练,提高被试者的听觉感知能力。
听力学检查

听力学检查听力学检查:评估听觉功能的重要手段听力学检查是一种评估人类听觉系统功能的医学检查方法。
它通过一系列测试和测量,检测听力损失的类型、程度和部位,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听力学检查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置工作:在进行听力学检查之前,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听力问题出现的时间、原因和症状等。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外耳道,以排除外耳道感染或其他病变对听力的影响。
2、检查项目:听力学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纯音听力测试:通过测试不同频率的纯音听力,评估患者的听力水平。
2、言语听力测试:通过测试患者对不同语速和音调的言语听力,评估患者的听力水平和言语识别能力。
3、中枢听觉测试:通过测试患者对声音的时间和空间分辨能力,评估中枢听觉系统的功能。
4、声导抗测试:通过测量鼓膜和听骨链的振动能力,评估中耳功能。
3、检查方法:听力学检查的方法包括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
主观测试需要患者的配合,例如纯音听力测试和言语听力测试。
客观测试则不需要患者的配合,例如声导抗测试和中枢听觉测试。
31、结果分析: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听力状况和病变部位,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听力学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症状,以便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
2、按时服用医生开的药物,控制耳部疾病的发展。
3、在测试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尽可能准确地完成各项测试。
4、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进行治疗和康复,提高听力水平。
总之,听力学检查是评估人类听觉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一系列测试和测量,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配合医生,按时服药,积极完成各项测试,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听力检查(音叉检查法)

听力检查(音叉检查法)标题:音叉检查法:准确评估听力的重要工具引言概述:听力是人类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准确评估听力对于诊断和治疗听力障碍至关重要。
音叉检查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听力检查方法,能够通过振动产生的声音来评估听力功能。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音叉检查法的原理、应用、操作步骤、优势和限制。
正文内容:1. 原理1.1 振动原理:音叉通过振动产生特定频率的声音。
1.2 空气传导和骨导: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空气传导和骨导两种方式传输到听觉系统,评估听力功能。
2. 应用2.1 诊断听力损失:音叉检查法可以初步评估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
2.2 评估听骨传导功能:通过将音叉放置在头部或者骨骼上,可以评估听骨传导功能的正常与否。
2.3 监测治疗效果:音叉检查法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如听力助听器或者手术治疗后的听力改善情况。
3. 操作步骤3.1 准备音叉:确保音叉无损坏并具有正确的频率。
3.2 激活音叉:通过轻轻敲击音叉使其振动。
3.3 放置音叉:将音叉放置在特定位置,如耳廓或者头部。
3.4 观察反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如能否听到音叉的声音。
3.5 记录结果:根据患者的反应记录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诊断。
4. 优势4.1 简便易行:音叉检查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环境,可以在临床和非临床环境中进行。
4.2 非侵入性:相比其他听力检查方法,音叉检查法不需要插入任何设备或者物品,对患者更为舒适。
4.3 快速评估:音叉检查法能够快速评估听力功能,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5. 限制5.1 仅初步评估:音叉检查法只能初步评估听力功能,无法提供精确的听力损失程度。
5.2 无法区分类型:音叉检查法无法区分传导性听力损失和感音性听力损失。
5.3 受环境影响:音叉检查法对环境噪声敏感,可能受到环境干扰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音叉检查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听力评估工具,通过振动产生的声音来评估听力功能。
其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诊断听力损失、评估听骨传导功能和监测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导抗测听
影响声波在中耳传导的三因素: 中耳的质量、劲度、摩擦力。
① mass与鼓膜、听骨链的重量有关, M增加影响高频声能的传递。 ②stiffness与中耳的关节、韧带、基底 膜、圆窗的张力有关,stiffness增大影响 低频声能传递。 ③friction与中耳肌肉及整个传音结构 的粘滞性有关,可影响中频耗能效应。
OAE临床应用
①婴幼儿听力筛查---新生儿 ② 用于SNHL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蜗性病变 蜗后病变 ③用于主观测听困难的人群-婴幼儿、重 病、残疾、伪聋等。 ※客观、快速、无创、灵敏
对测听系列方法的选择及综合 评价
1.根据病情、经济条件及有效性进行选择,
首选纯音测听,以下依次为声导抗测听 言语测听 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反 应 2.纯音测听为SNHL,应进一步做定位检查, 以鉴别是耳蜗或蜗后病变----OAE 有反 应说明耳蜗功能正常 ABR 如无V波 或V波延长,I-V间期延长 听神经瘤或 CPA肿瘤 CT或MRI
Brainstem
Cochlear
nucleus
Superior olivary complex
Sound Stapedius muscle
电反应测听(ERA)
1.耳蜗电图描计electrocochleography 耳蜗微音电位CM 总和电位SP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P 2.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听功能检查及评价 Functional Examination Of Hearing And The Assessment
概述
听觉是人耳的重要功能之一。 临床听力检查对耳聋行“三定”检查
定性-conductive sensorineural `mixed 定量-mild `moderate `moderately severe `profound 定位-external ear ` middle ear ` internal ear `auditory nerve auditory center.
Healthy
Healthy
Affected
Healthy
Affected
Healthy
Speech test
纯音测听 (pure tone audiometry )
听阈-引起听觉的最小声音强度。 听敏度-听觉神经末梢对声音的感受能
力实质是听力。 分贝-声音的强度单位。 dBHL:hearing level 听力级 dBSL:sensery level 感觉级 dBSPL:sound pressure level 声 压级
主观听力检查(Subjective)
1.音叉试验(tuning fork test)
air conduction ,AC bone conduction ,BC Weber’ s test ,WT Rinne’ s test ,RT Schwabach’s test ,ST Gelle’s test
2.言语识别率
自描听力计测听法
Bekesy测听-很少用。 小结:Subjective audiometry 在耳聋定性、
定量及定位诊断中有重要意义,但受主观 意识支配,有些病人难以得到可靠结果, 如婴幼儿、重病、昏迷、伪聋,客观测听 的出现解决了此问题。
客观听力检查
一、声导抗测听
混 合 性 聋
Pure tone audiogram结果分析
噪 声 性 聋
阈上听力测试(Suprathreshold audiometry)
1.重振现象的检查
ABLB试验 SISI试验
2.疲劳现象的检查
音衰试验
言语测听(Speech audiometry)
1.言语识别阈
responsse,ABR)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耳声发射 (otoacoustic emission)
1.自发性OAE 2.诱发性OAE
①瞬态诱发OAE(TEOAE) 正常人检出率100%,较准确反映 1kHz听功能状态. ②畸变产物OAE(DPOAE) 反映1~8kHz范围内耳蜗功能
pure tone audiometry
⑴纯音AC测听 ⑵纯音BC测听 ⑶Masking 的应用
Shadow audiogram 两耳听阈相差40dB以上
Pure tone audiogram结果分析
传 导 性 聋
Pure tone audiogram结果分析
感 音 神 经 性 聋
声阻抗-介质对声波传播时所产生的 阻尼和抵抗作用,单位是声欧姆。 声导纳-介质对声波传播时所产生的 传导和接纳作用,是声阻抗的倒数。 声导抗-是acoustic impedance和 acoustic admittance的合称,说明声能的 传递状态。Acoustic immittance
Rinne test
Rinne test
a Positive Rinne test b Negative Rinne test
Weber test
Weber test
a Normal hearing b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c Conductive hearing loss
பைடு நூலகம்
声导抗测听
声导抗图
Acoustic stapedius reflex
Acoustic stapedius reflex
A型曲线
B型曲线
C型曲线
Stapedial reflex
Ipsilateral reflex
Facial nerve nucleus
Contralateral ref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