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柜的

电气控制柜的
电气控制柜的

题目:电气控制柜的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开题报告……………………………………………………

三、摘要、关键词…………………………………………………

四、正文(前言)…………………………………………………

1、常用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2、配电柜的结构图…………………………………………………………

3、配电柜的面板控制图……………………………………………………

5、电源柜电路图……………………………………………………………

6、基本参数的选择…………………………………………………………

五、熔断器的选择原理…………………………………………

六、采取整改措施………………………………………………

七、电源配电箱材料清单图……………………………………

八、参考资料及文献……………………………………………

九、致谢…………………………………………………………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

学校数控车间引进一批先进的机加工设备,车间也是新建装修,刚好车间线路要进行改造,车间的配电柜有不够的情况下,以《电气控制柜的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课题是两全其美的事情。通过对车间线路的了解总共所有的机床有几十台设备,经过对车间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准确的负荷数据后才动手设计。通过毕业设计更好的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水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

1.学习内容

1)、机加工车间的实际调查及车间负荷计算。

2)、配电箱的控制方案的设计。

3)、低压电器的选择。

4)、配电柜电路的设计及绘图及电路的工作原理。

5)、学会列材料清单

6)、技能训练

2.配电柜的安装

1)、学会低压电器的摆放及固定。

2)、学会根据电路的原理图设计布置线圈,并掌握安装工艺要求。

3)、学会断路器、空气开关、就留接触器的容量选择。

4)、学会电工工具及压线钳的使用。

5)、进一步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安全文明生产的吸光,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3.学习方法

1)、两人小组讨论安装的计划与评价;

2)、两人分工、共同安装;

3)、共同评价与分析。

摘要;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再低压供电系统中启用配电柜越来越多,特别是机加工车间线路里面采用集中控制线路的原则,更加需要配电柜。哦诶点贵的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见的设备的安全,可靠的运行。配电柜在机加工车间里起到分配电能,及控制设备电源的作用,配电柜的设计与制作首先考虑的是控制对象的负荷功率的大小,根据负荷的大小才能正确地选用低压电器。考虑到车间负荷较大采用两种配电柜,一种是电源柜,另一种是动力柜,电源柜起到分配电源的作用,动力柜起到控制设备电源作用,根据实际需要,这次毕业设计要设计一个电源柜和两个动力柜,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安全,可靠。经济。美观。维修方便。

关键词:配电、负荷计算、低压计算的选择、电路设计。

正文

前言:配电柜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机加工车间的设备功率及负荷的大小,对我们后面负荷计算及低电压电器的选择及电路的设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常用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1)、点动控制电路与单向连续运转控制电路

2)、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3)、顺序启动控制

4)、星——三角形降压启动

星形连接可以减小电机的起动电流。以防止对其它设备产生影响。电路一开始接成星形的,起动后再转成三角形的。

2、配电柜的结构图

3、配电柜的面板控制图

器件介绍:图中 1:命令继电器;

2:电动式变压器

3:可编程控制器

4:齐纳栅(使电流只能单向流动的半导体) 5:电磁断路器(控制及加气保护)

6:接线端子

设计说明:

1、配电柜共一台采用XL—21型,供电方式上进上出。

2、外壳油漆采用喷塑,颜色为白色。

3、配电柜前门为单开门,后门为为双开门。面板采用:2mm冷轧板,侧

面采用1.5mm冷轧板箱盖为2mm冷轧板。

4、电源配电箱须配置宽度为80mm安装3根,60mm安装条4根,顶部开

孔。

5、动力配电箱各需配置80mm安装条3根,50mm安装条4根,30mm安装

条2根,顶部不开孔。

6、配电柜各需配置接地铜排一条。

7、前后门带锁操作把手安装高度离地面950mm。

8、带灯按钮LA-11D型号尺寸开孔,指示灯按AD11-25/11型号尺寸开孔。

9、其它要求均接国家标准。

10、箱体与门之间加装固定控制线的线卡。

4、电源柜电路图

5、基本参数选择

1)、额定电压:铭牌额定电压是只主触点上的额定电压,通常用的电压等级为直流接触器:220V,440V,660V

交流接触器:220V,380V,500V

如果负载是380V的三相感应电动机,则应选用380V的交流接触器,2)、额定电流:铭牌额定电流是指主触点的额定电流,通常用的电流等级为:直流接触器:25,40,60,100,150,250,400,600A

交流接触器;5,10,20,40,60,100,150,250,400,600A

上述电流是指接触器安装敞开式控制屏上,触点工作不超过额定温升,负载为间断—长期工作制时的电流值、若超过8小时,必须空载开闭三次以上,以消除表面氧化膜,如果上述条件改变,就要做相应修正其电流值,具体如下:

当接触器安装在箱柜内,由于冷却条件差,电流要降低10~20%使用

当接触器于长期工作制,而其通电持续率不超过40%;敞开安装,电流允许提高10~25%;箱柜安装,允许提高5~10%

3)、线圈的额定电压:通常的电压等级为

直流线圈:24,48,220,440V

交流线圈:36,127,220,380V

(选择时一般交流对交流,直流对直流,但交流负载频繁动作时可采用直流吸引线圈的接触器:直流接触器断开是产生的过电压高达10~20倍,故不采用高电压等级,电压太低,接通线圈用的继电器或接触器的连锁触点不可靠)

4)、操作频率:指每小时接通的次数,交流接触器的最高为600次/h,直流接触器可达1200次/h。

5)、辅助触头的工作电流:辅助触头(或称辅助开关)的未动开关,它有两个电流参数,一个约定发热电流,一是工作电流。工作电流有多种,而约定发热电源只有一个。

6)、约定发热电源的定义:GB/T2900.18 对约定发热电源电流的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实验时,开关电器在8h工作制下,各部件的温升不超过极限值时所能承载的最大电流。”

7)、工作电流:由它所控制的电磁铁在比和状态下的负载功能来决定。

五、熔断器的选择原理

1)根据使用条件确定熔断器的类型

2)选择熔断器的规格时,应首先选定熔体的规格,然后再根据熔体的规格去选择熔断器的规格。

3)熔断器的保护特性应与被保护对象的过载特性有良好的配合。

4)在配电系统中,各级熔断器应相互匹配,一般上一级熔体的额定电流要比下一级熔体的额定电流要大2-3倍。

5)对于保护电动机的熔断器,应注意电动机启动电流的影响,熔断器一般只作为电动机的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应采用热继电器。

6)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熔体的额定电流:额定分断能力应大于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

六、熔断器类型的选择

熔断器主要根据负载的情况和电路断路电流的大小来选择类型。例如,对于容量较小的照明线路或调动机的保护,宜采用RCIA系列插入式熔断器或RM10系列无填料密闭管式熔断器;对于短路电流较大的电路或有易燃气体的场合,宜采用具有高分断能力RL系列螺旋式熔断器或RT(包括NT)系列有填料封闭管式熔断器;对于保护硅整流器件及晶闸管的场合,应采用快速熔断器。

选择导线的建议:

1)一般使用铜线。而铁或镍铬合金线仅在某些实验中作为被研究的样品,或者是接入部分线路中作为电阻,决不能作为连接线路用的导线;

2)如果导线的电阻无关紧要,可以使用纱包铜线----例如规格为24#(直接为0.5588mm)的纱包线,实际上用作裸铜线的安全电流比参数表中的导线安全电流大好多倍。因此24#铜线的负载能力,实际上完全适合于本书所述的全部

实验工作;

3)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如果希望导线的电阻尽可能小-----例如在惠斯登电桥线路中接入标准电阻----最好用铜片或多股纱包铜线,接线应尽可能短,若使用粗铜线要注意不能碰动他们,因为它们好像是套在接线柱上的扳手,碰动它们会松动接线点;

4)记住24#铜线的电阻率约为0.07Ω/m;

5)为了消除通电导线的磁效应,应当使用多股花线,或者多股绝缘导线绞在一起。

电流互感器二次导线的选择与改造

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计算是供电部门标准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供需双方的工作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综合误差中,由于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配置不当,特别是导线截面选择不当,造成误差是不容忽视的。规程规定,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不得小于2.5mm2.在实际应用中,设计者往往就选择2.5mm2导线,而不是通过计算,考虑到负载的大小、号线的长度。据我们调查:有不少35kv及110kv变电所(特别是老是变电所),计量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来回长度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导线细,所接仪器仪表也较多,这样造成互感器负载过大,准确度等级下降,严重影响计量的准确性。

按国家标准规定,一般测量用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S必须在额定二次负荷Se和下限负荷范围内,即0.25S

根据这一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计量管理,保证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对所属各变电所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载进行测量,凡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我们都逐步采取了整改措施。

六、逐步采取整改措施:

1)、合理选择和调整电能表屏和互感器的安放位置。考虑电缆沟的正确向尽量减少二次回路导线的长度。

2)、计算用电流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计量侧尽量不接其他仪表仪器,诸如指示仪表、变送器等皆装在其它的互感器保护侧。

3)、根据负荷大小选择导线截面,确保负荷在容许范围内。

4)、导线一律选用铜线,因为铜线的电阻小、强度大、不易氧化。同时尽量减少接点,接点处不仅有接触电阻,而且如果出现锈蚀等现象会严重影响计量。

七、电源配电箱材料清单(共1台)

备注:

厂家负责箱体及母线的装配,同时打开所有孔洞(按商家提供的低压电器尺寸为准),及线槽盒,其它安装接线有自己完成。

八、参考资料及文献

1.<电机拖动与控制>

主编:王进野张纪良,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版次:2010年3月第二次2.《电工电子技术实训》

主编:王晓敏樊新军,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版次:2009年5月第一版

3《电工技能实训教程》

主编:张永飞,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版次:2005年1月第一版4电气控制线路故障分析与处理

主编:张桂金,出版社:西安电子出版社,版次:2009年8月第一版

5常用低压电器原理及其控制技术

主编:王仁祥,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版次:2009年1月第二版

6低压电器及应用

主编:郑凤翼,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版次:2009年11月第二版

7高低压电器速查速算手册

主编:方大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版次:2005年3月

8常用低压电器应用手册

主编:闫和平,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版次:2005年2月

9高低压电器装配工:初级技能中级技能

主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版次:2005年5月

九、

致谢

电气控制柜设计步骤

电气控制柜设计步骤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控箱设计步骤 一、设计工艺 1、根据图纸(系统图、原理图)选主要部件; 2、按照功能、使用方法和制造标准排布主要器件; 3、根据排布结果选定箱(柜)尺寸(尽量选通用尺寸),校验器件排布结果; 4、根据图纸选其它辅助材料、元件; 5、绘制装配图、接线图,编制加工工艺卡; 6、采购所有器件、材料; 7、加工、或委托加工箱(柜)壳体; 8、按工艺卡装配主要器件,加工连接件、连接线; 9、按工艺卡装配附件、配件、接线; 10、整体装配完成,检验,试验(按产品生产标准要求项目进行); 11、按标准及合同要求进行产品包装,附检验合格证、试验记录。 12、送货出厂。 二、设计规程规范要求。 1、熟读设计方案任务书。掌握任务书中几点重要信息及参数,如果是在大型项目中,设计任务书会以合同的技术附件形式出现。这样就关系到控制箱的先进程度和设计制造的成本控制。只要掌握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就行了,这关系到你下面的选型等工作。 2、根据控制要求进行方案性设计。如果是较大的项目这可以升级为可行性研究。即使是小的电控系统,起码也要列出不少2种的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过程中,

要有详细的计算说明书,这样为你的设备设计提供依据,也是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你的制造成本。 3、进行设备控制设计,选择最佳的方案后,再进行设备设计,这个设计阶段,主要是设备的选型,选择各种合理元器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能实现设计任务中要求的控制功能。 2)要保证设备一定的先进性(在一些技术附件中为有具体说明), 3)要控制好成本,不要盲目最求先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在确定所需要的各种元件设备后,就要进行原理图的设计,设计原理图时要根据自己的方案设计再结合所选电气元件的电气接线原理进行。 4、施工图设计。这里就不扯大工程设计步骤和要求了,单仅电控箱而言,根据所选元件的尺寸,综合考虑和选择电控箱的规格(国家有统一标准规格的电控箱柜台,也有非标的,非标的可根据你选择的电气元件进行规格设计)。 选择好或设计好电控箱的规格后,就可以进行箱内布置图的设计了,这个可以参照相关的电工工艺要求进行。 以下注意要点: 1)设备元件摆放布局合理、保证设备安全; 2)便于施工、检修等。 三、采购和安装调试规范要求。 1、根据上面的设备设计,设计出详细的材料清单,根据材料清单进行电气设备元件采购,这样就不会造成设备过剩浪费,或是设备出现短缺不足的现象。 2、根据上面的施工图设计,可以将采购回来的设备交予生产制造部门进行安装和接线了,并进行出场前的检验和测试。

电气控制柜设计的一般原则

1、基本思路 电气控制柜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逻辑思维,只要符合逻辑控制规律、能保证电气安全及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就可以说是一种好的设计。但为了满足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要求,必须进行合理的电气控制工艺设计。这些设计包括电气控制柜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图、总接线图设计及各部分的电器装配图与接线图设计,同时还要有部分的元件目录、进出线号及主要材料清单等技术资料。 2、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 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任务是根据电气原理图的工作原理与控制要求,先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均称作部件),再根据电气控制柜的复杂程度,把每一部件划成若干组件,然后再根据电气原理图的接线关系整理出各部分的进出线号,并调整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总体配置设计是以电气系统的总装配图与总接线图形式来表达的,图中应以示意形式反映出各部分主要组件的位置及各部分接线关系、走线方式及使用的行线槽、管线等。 电气控制柜总装配图、接线图(根据需要可以分开,也可并在一起)是进行分部设计和协调各部分组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依据。总体设计要使整个电气控制系统集中、紧凑,同时在空间允许条件下,把发热元件,噪声振动大的电气部件,尽量放在离其它元件较远的地方或隔离起来;对于多工位的大型设备,还应考虑两地操作的方便性;控制柜的总电源开关、紧急停止控制开关应安放在方便而明显的位置。 总体配置设计得合理与否关系到电气控制系统的制造、装配质量,更将影响到电气控制系统性能的实现及其工作的可靠性、操作、调试、维护等工作的方便及质量。 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划分

由于各种电器元件安装位置不同,在构成一个完整的电气控制系统时,就必须划分组件。划分组件的原则是: 1、把功能类似的元件组合在一起; 2、尽可能减少组件之间的连线数量,同时把接线关系密切的控制电器置于同一组件中; 3、让强弱电控制器分离,以减少干扰; 4、为力求整齐美观,可把外形尺寸、重量相近的电器组合在一起; 5、为了电气控制系统便于检查与调试,把需经常调节、维护和易损元件组合在一起。 在划分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同时要解决组件之间、电气箱之间以及电气箱与被控制装置之间的连线方式:电气控制柜各部分及组件之间的接线方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开关电器、控制板的进出线一般采用接线端头或接线鼻子连接,这可按电流大小及进出线数选用不同规格的接线端头或接线鼻子; 2、电气柜、控制柜、柜(台)之间以及它们与被控制设备之间,采用接线端子排或工业联接器连接; 3、弱电控制组件、印制电路板组件之间应采用各种类型的标准接插件连接; 4、电气柜、控制柜、柜(台)内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借用元件本身的接线端子直接连接;过渡连接线应采用端子排过渡连接,端头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处理。 3、电器元件布置图的设计与绘制 电气元件布置图是某些电器元件按一定原则的组合。电器元件布置图的设计依据是部件原理图、组件的划分情况等。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同一组件中电器元件的布置应注意将体积大和较重的电器元件安装在电器板的下面,而发热元件应安装在电气控制柜的上部或后部,但热继电器宜放在其下部,因为热继电器的出

电气控制柜的安装环境与布置图设计

电气控制柜的安装环境与布置图设计 电气柜、操纵台(包括分线盒、走线槽、电缆夹等加工件)的设计以机械图为主,其总体 设计要求与应贯彻的有关标准与其他电气控制系统基本相同。此外,在设计电气柜、操纵 台时,应根据PLC对安装环境的要求进行,并重点注意以下事项。 (1)密封与隔离 当系统中使用高压设备、强干扰设备(如大功率晶闸管、高频感应加热器、高频焊接设备等)时,PLC原则上不应与以上设备安装在同一电气柜内。实在无法避免时,应通过高压防护、电磁屏蔽等措施,在电气柜内部进行隔离。 电气控制柜、操纵台原则上应进行密封,并需要同时考虑到密封后的散热空间要求。电气 控制柜、操纵台的内部空间,不仅要保证电器元件的安装需要,同时还需要保证有足够的 散热面积,在工作环境较恶劣的场合,最好安装空调或热交换器,以帮助散热。 (2)安装空间 电气控制柜、操纵台的安装高度、操纵高度、内部电器元件的绝缘间距、电气防护措施等 必须执行国际、国家以及行业的有关标准,并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 电气控制柜、操纵台设计首先应保证内部有足够的安装与维修空间,确保PLC与其他电器间的空间距离,保证安装部位通风良好。 (3)安装位置 PLC电气柜的安装,要尽量避免振动,对于必须安装在设备上的电气柜、操纵台,应选择远离设备振动源(如大功率电动机、液压站)的位置进行安装。当无法避免振动时,需采 取减振措施。 电器元件的布置图设计 设备、电气控制柜、操纵台上的各电器元件的布置、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方法,应在电器元 件的布置图上予以明确,其总体设计要求与应贯彻的有关标准与其他电气控制系统基本相同。在设计布置、安装电器元件时,应参照PLC对安装环境的要求进行。电器元件的布置图应标明所有电器元件的具体安装位置、安装尺寸与安装要求,应能完整、清晰地反映系 统中全部电器元件的实际安装情况。图纸可以指导、规范现场生产与施工,并为今后系统 的安装、调试、维修提供帮助。 电气连接图设计 在设计电气接线图时,应参照PLC对电气连接的要求进行,并重点注意以下事项: (1)接线图的要求 电气接线图要逐一标明设备上每一走线管、走线槽内的连接线(包括备用线)的数量、规格、长度,所采用的外部的防护措施(如采用金属软管型号、规格、长度等),需要的标 准件(如软管接头、管夹的数量、型号、规格等),连接件(如采用插头的型号、规格)等,以便指导施工。 电气接线图应能准确、完整、清晰地反映系统中全部电器元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应能正 确指导、规范现场生产与施工,为系统的安装、调试、维修提供帮助。 电气接线图不仅要与原理图相符,而且出各电器元件的实际连接位置与连接要求,如线号、线径、导线的颜色等。

电气控制柜技术协议书

目录 1 总则 (3) 2 系统运行条件 (4)

3 采用标准 (4) 4 设备规范 (5) 5 卖方的工作范围和责任 (10) 6 油漆、包装、运输和储存 (11) 7 质保措施 (11)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它提出了该系统设备及辅助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买方在本规范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卖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设备安装地点所在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 卖方须执行本规范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 本技术规范是电气控制柜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规范签订后,各方应按时交换资料,满足各方设计和制造进度的要求。 1.5卖方所供设备应按照有关法规、规范、标准等的要求,负责取得有关部门对其产品、文件、图纸的审查和批准。 卖方在进行认证过程中,为使认证工作进度满足交货进度,买方有权进行监督并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卖方应安排足够有经验的人员来进行认证工作,确保能在资料正常审查所需时间内通过官方批准,因资料准备不充分、认证人员经验不足等卖方的原因而造成影响交货进度及工期,由卖方承担。 1.6除非得到买方的认可,卖方提供的设备、材料及零部件不应包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1.7 如卖方未明确对本技术规范提出差异,则视为其供货产品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及供货范围的要求。 1.8卖方提供的资料数据单位全部采用国际单位制。 1.9未尽事宜,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2.系统运行条件 2.1安装地点:室内布置。 2.2海拔≦1000m 2.3环境温度:最高气温+40℃ 最低气温-25℃ 2.4相对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 2.5抗地震烈度8度 3.采用标准 电气设备及总线接口应符合下列标准(但不限于下列标准): -IEC71 绝缘配合 -IEC185 电流互感器 -IEC186 电压互感器 -IEC439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组件 -IEC529 外壳防护等级 -IEC51 直接动作指示模拟电气测量仪器及附件 -IEC113 电工技术图表 -IEC158 低压接触器 -IEC255 继电器 -IEC269 低压熔断器 -ISO1690 电气设备噪声传播的测定 -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IEC-61158 现场总线标准 -EN-50170 欧洲现场总线标准 -JB/T 10308.3-2001 中国行业标准

电气控制柜装配工艺标准

电气控制柜装配工艺标准 概述:本工艺标准根据GB7251-2008、GB 2681-81、GB/T 2682-1981、GB50171-92、GB50256 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各电气控制设备一、二次设备安装及接线。目的是使设备既满足设计控制要求又整齐美观和检查方便。 一、电气控制柜外型尺寸、面板开孔、面板标识丝印检查在电气控制柜开始装配前按照《电柜结构、开孔图》进行外型尺寸、面板开孔、面板标识丝印,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装配工作。 二、准备齐电气控制柜装配所需的所有电气元件及安装辅助材 1、电气装配人员要先准备齐电气控制柜上需使用的电气安装底板、电气面板、电气元件(PLG 软启动器、低压电器等)及所需要的安装辅材(线槽、导轨、导线、接地铜排、安装螺丝等)。 2、电气装配人员准备好自己的工具包(含大号、中号十字起,小一字起、剥线钳、斜口钳、 万用表、内六角扳手、呆扳手、①2.5钻头、①3.2钻头、①4.2钻头、M3丝锥、M4丝锥、丝锥绞手、粗齿挫一套)、手电钻等,将所有工具整齐的放在指定区域内。 三、电气元器件安装在电柜底板上 1、根据电气原理图中的底板布置图量好线槽与导轨的长度,用相应工具截断。(注:线槽、导轨断缝应平直。) 2、两根线槽如果搭在一起,其中一根线槽的一端应切成45度斜角。 3、用手电钻在线槽、导轨的两端打固定孔(用① 4.2钻头)。 4、将线槽、导轨按照电气底板布置图放置在电柜底板上,用黑色记号笔将定位孔的位置画在电柜底板上。 5、先在电柜底板上用样冲敲样冲眼,然后用手电钻在样冲眼上打孔(用① 4.2钻头)。 6用M4螺钉、螺母将线槽、导轨固定在电柜底板上。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工艺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工艺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工艺 2011年12月13日星期二11:271、基本思路 电气控制柜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逻辑思维,只要符合逻辑控制规律、能保证电气安全及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就可以 说是一种好的的设计。但为了满足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要求,必须进行合理的电气控制工艺设计。这些设计包括电气 控制柜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图、总接线图设计及各部分的电器装配图与接线图设计,同时还要有部分的元件目 录、进出线号及主要材料清单等技术资料。 2、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 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任务是根据电气原理图的 工作原理与控制要求,先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 分均称作部件),再根据电气控制柜的复杂程度,把每一部件划成若干组件,然后再根据电气原理图的接线关系整理出各部分

的进出线号,并调整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总体配置设计是以电气系统的总装配图与总接线图形式来表达的,图中应以示意 形式反映出各部分主要组件的位置及各部分接线关系、走线方式及使用的行线槽、管线等。 电气控制柜总装配图、接线图(根据需要可以分开,也可并在一起)是进行分部设计和协调各部分组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 依据。总体设计要使整个电气控制系统集中、紧凑,同时在空间允许条件下,把发热元件,噪声振动大的电气部件,尽量放 在离其它元件较远的地方或隔离起来;对于多工位的大型设备,还应考虑两地操作的方便性;控制柜的总电源开关、紧急停 止控制开关应安放在方便而明显的位置。总体配置设计得合理与否关系到电气控制系统的制造、装配质量,更将影响到电气 控制系统性能的实现及其工作的可靠性、操作、调试、维护等工作的方便及质量。 2.1 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划分 由于各种电器元件安装位置不同,在构成一个完整的电气控制系统时,就必须划分组件。划分组件的原则是:

电气控制柜设计的5大基本原则

电气控制柜设计的5大基本原则 1、基本思路 电气控制柜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逻辑思维,只要符合逻辑控制规律、能保证电气安全及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就可以说是一种好的的设计。但为了满足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要求,必须进行合理的电气控制工艺设计。这些设计包括电气控制柜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图、总接线图设计及各部分的电器装配图与接线图设计,同时还要有部分的元件目录、进出线号及主要材料清单等技术资料。 2、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 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任务是根据电气原理图的工作原理与控制要求,先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均称作部件),再根据电气控制柜的复杂程度,把每一部件划成若干组件,然后再根据电气原理图的接线关系整理出各部分的进出线号,并调整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总体配置设计是以电气系统的总装配图与总接线图形式来表达的,图中应以示意形式反映出各部分主要组件的位置及各部分接线关系、走线方式及使用的行线槽、管线等。 电气控制柜总装配图、接线图(根据需要可以分开,也可并在一起)是进行分部设计和协调各部分组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依据。总体设计要使整个电气控制系统集中、紧凑,同时在空间允许条件下,把发热元件,噪声振动大的电气部件,尽量放在离其它元件较远的地方或隔离起来;对于多工位的大型设备,还应考虑两地操作的方便性;控制柜的总电源开关、紧急停止控制开关应安放在方便而明显的位置。 总体配置设计得合理与否关系到电气控制系统的制造、装配质量,更将影响到电气控制系统性能的实现及其工作的可靠性、操作、调试、维护等工作的方便及质量。 2.1 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划分 由于各种电器元件安装位置不同,在构成一个完整的电气控制系统时,就必须划分组件。划分组件的原则是: (1)把功能类似的元件组合在一起; (2)尽可能减少组件之间的连线数量,同时把接线关系密切的控制电器置于同一组件中; (3)让强弱电控制器分离,以减少干扰; (4)为力求整齐美观,可把外形尺寸、重量相近的电器组合在一起; (5)为了电气控制系统便于检查与调试,把需经常调节、维护和易损元件组合在一起。 2.2 在划分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同时要解决组件之间、电气箱之间以及电气箱与被控制装置之间的连线方式:电气控制柜各部分及组件之间的接线方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电气控制柜体及电气设备安装操作规程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845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电气控制柜体及电气设备安装操作规程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电气控制柜体及电气设备安装操作 规程详细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总则 本柜体作业规定了低压配电产品的装配的内容与要求,适用于组装的各类低压配电产品如:开关柜、动力箱、配电箱、控制屏、台、母线插接箱。二、装配规程 2.1 在产品装配前,应对下列各项逐一进行检查,做好工艺准备。2.1.1 结构应该符合该型号产品结构的要求,产品应有固定的安装孔。 2.1.2 门应能在大于90°角内灵活转动,门在转动过程中不应损坏漆膜,不应使电器元件受到冲击,

门锁上后不应有明显的晃动。 2.1.3壳体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光洁均匀,不应有焊穿、裂缝、咬边、溅渣、气孔等现象,焊药皮应清除干净。壳体表面处理后,漆膜表面应丰满、色彩鲜明、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用肉眼看不到刷痕、皱痕、针孔、起泡、伤痕、斑痕、手印、修整痕迹及沾附的机械杂质等缺陷。 2.1.4产品上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器件本身的电镀件的镀层及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生锈等现象。 2.2 元器件选择及安装 2.2.1 产品内选择的电器元件和材料,必须符合认证产品要求和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产品内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征得同意并得到相关批准进行认证规定范围内的代用。

电气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1)

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目录 一、前言 (1) 二、文件编制篇 (2) 三、标记篇 (2) 四、布局、排版篇 (3) 五、接线篇 (4) 六、接地及绝缘篇 (6) 七、检查篇 (6) 表A 以上文件参考国际标准 (7) 表B 导线、汇流排、紧固件配用表 (8) 表C 绝缘导线载流量计算表 (9) 表D 麻花钻与丝攻配合关系表 (10) 表E 控制柜内导线颜色选用表 (11) 表F 配线参考表 (11) 一、前言

统一制作规程,不仅能提高现场柜内维修的效率,并能降低新电柜对新手带来的门槛,还能缩短基层维修电工班组熟悉系统的时间,这些也可以归结为管理上的一句话“一切为用户着想”。 二、文件编制篇 1. 接受图纸后,一套装订成全图,包括系统图、原理图、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底板布置图和端子 图等。用于全过程包括调试和图纸的存档,由技术人员保管使用。 2. 直至项目的结束要保持图纸的完整性、真实性、整洁性和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3. 第二套图纸,包括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及底板布置图和端子图。主要用于材料核对、排版放样、 粘贴标签过程中使用。 4. 第三套装订,包括原理图接线图。由接线人员在接线过程中使用并保管。 5. 在图纸工艺安排过程中注意与材料表核对型号。如果发现错误立即,要求设计人员确认并签字。 6. 对主电路需标明所用导线截面积,或按照设计人员书面设计截面安排(见表C)。 7. 检查线路线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比如重复和漏标线号都需设计人员填写“设计人员勘误确认表” 确认。 8. 对电源线标明所需线号管数量以方便统计。文件保存路径为:…项目号\项目号+填写日期+“线 号统计”。原则上每一电柜线号统计设定为一打印页,以方便每个电柜线号的包装。 9. 按照设备配套明细表或施工用图样(布置图、装配图等)进行领料配套。所有电器设备应有制造 厂产品合格证。 10. 所有产品合格证及说明书必须保存完整,以作为竣工资料的必须文件。 11.《电缆总清册》把现场每一根电缆的规格,编号,起始点等相关信息编制成表。通过此表现场人 员可以知道总的电缆排放数量,每个柜的电缆引出数量等电缆排放总体工作量. 12.《总接线手册》中把系统中每一根电缆连线的相关信息集中的编制再一起,通过此表可以知道总 的接线工作量,并可以通过表中的线号栏把所有所需的线号预先打印出来,就免去拿着整套图纸前后找线号的麻烦。备注栏中可以随时记录安装过程中的其他情况,这些信息对日设备的维护修理,和转场后的再次安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标记篇 (一)对柜内元件标签粘贴的原则是:在元件和其附近的底板上粘贴。这样无论在运行状态,检修状态甚至元件被卸下时,都一样能够起到标示作用 (二)中文标签尺寸模板:对于单行字的标签实用30*12 对于双行字的使用30*15。操作台等此类面板元件较多的箱体上在此类元件背面贴上与正面铭牌一致的中文标签和标号将提高维修时的 查找效率在每个线槽盖板的端口处贴上标签会给维护后柜内复原带来方便 1. 柜内元件标签均为黄色。 2. 元件标签按照材料清单统计并保存,文件保存路径为:...项目号\项目号+日期+“元件标签”。 3. 线槽贴标签以英文大写SWIS BT 字体打印 4. 柜内中文标签均用隶书。 5. 柜内中文标签标准尺寸为30mm*12mm。 6. 端子标签尺寸为35mm*7mm。 7. 标牌应正确、清晰,易于识别,安装牢固。

电气控制柜的

题目:电气控制柜的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开题报告…………………………………………………… 三、摘要、关键词………………………………………………… 四、正文(前言)………………………………………………… 1、常用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2、配电柜的结构图………………………………………………………… 3、配电柜的面板控制图…………………………………………………… 5、电源柜电路图…………………………………………………………… 6、基本参数的选择………………………………………………………… 五、熔断器的选择原理………………………………………… 六、采取整改措施……………………………………………… 七、电源配电箱材料清单图…………………………………… 八、参考资料及文献…………………………………………… 九、致谢…………………………………………………………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 学校数控车间引进一批先进的机加工设备,车间也是新建装修,刚好车间线路要进行改造,车间的配电柜有不够的情况下,以《电气控制柜的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课题是两全其美的事情。通过对车间线路的了解总共所有的机床有几十台设备,经过对车间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准确的负荷数据后才动手设计。通过毕业设计更好的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水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 1.学习内容 1)、机加工车间的实际调查及车间负荷计算。 2)、配电箱的控制方案的设计。 3)、低压电器的选择。 4)、配电柜电路的设计及绘图及电路的工作原理。 5)、学会列材料清单 6)、技能训练 2.配电柜的安装 1)、学会低压电器的摆放及固定。 2)、学会根据电路的原理图设计布置线圈,并掌握安装工艺要求。 3)、学会断路器、空气开关、就留接触器的容量选择。

电气控制柜技术协议书

电气控制柜技术协议书

1总则 (3) 2系统运行条件 (4) 3米用标准 (4) 4设备规范 (5) 5卖方的工作范围和责任 (10) 6油漆、包装、运输和储存 (11) 7质保措施 (11)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提出了该系统设备及辅助系统的 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买方在本规范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 的标准,卖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设 备安装地点所在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卖方须执行本规范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本技术规范是电气控制柜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规范 签订后,各方应按时交换资料,满足各方设计和制造进度的要求。 1.5卖方所供设备应按照有关法规、规范、标准等的要求,负责取得有关部门对其产品、文件、图纸的审查和批准。

卖方在进行认证过程中,为使认证工作进度满足交货进度,买方有权进行监督并提出 审查所需时间内通过官方批准,因资料准备不充分、认证人员经验不足等卖方的原因而造成影响交货进度及工期,由卖方承担。 1.6除非得到买方的认可,卖方提供的设备、材料及零部件不应包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1.7 如卖方未明确对本技术规范提出差异,则视为其供货产品完全满足本技术规 范及供货范围的要求。 1.8卖方提供的资料数据单位全部采用国际单位制。 1.9未尽事宜,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2.系统运行条件 2.1安装地点:室内布置 2.2海拔三1000m 2.3 环境温度:最高气温+ 40 C 最低气温—25 C 2.4 相对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 2.5 抗地震烈度8 度 3.米用标准 电气设备及总线接口应符合下列标准(但不限于下列标准):

电气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电气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目录 一、前言 ...................................... . (1) 二、文件编制篇.................................... (2) 二、标记篇..................................... (2) 四、布局、排版篇................................... .. (3) 五、接线篇..................................... .. (4) 六、接地及绝缘篇................................... (6) 七、检查篇.....................................

(6) 表A 以上文件参考国际标准............................ (7) 表B 导线、汇流排、紧固件配用表......................... (8) 表C 绝缘导线载流量计算表 (9)

表D 麻花钻与丝攻配合关系表........................... .. (10) 表E 控制柜内导线颜色选用表........................... .. (11) 表F 配线参考表.................................. (11)

、前言 统一制作规程,不仅能提高现场柜内维修的效率,并能降低新电柜对新手带来的门槛,还能缩短基层维修电工班组熟悉系统的时间,这些也可以归结为管理上的一句话“一切为用户着想”。 二、文件编制篇 1.接受图纸后,一套装订成全图,包括系统图、原理图、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底板布置图和端子 图等。用于全过程包括调试和图纸的存档,由技术人员保管使用。 2.直至项目的结束要保持图纸的完整性、真实性、整洁性和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3.第二套图纸,包括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及底板布置图和端子图。主要用于材料核对、排版放样、 粘贴标签过程中使用。 4.第三套装订,包括原理图接线图。由接线人员在接线过程中使用并保管。 5.在图纸工艺安排过程中注意与材料表核对型号。如果发现错误立即,要求设计人员确认并签字。 6.对主电路需标明所用导线截面积,或按照设计人员书面设计截面安排(见表C)。 7.检查线路线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比如重复和漏标线号都需设计人员填写“设计人员勘误确认表” 确认。 8.对电源线标明所需线号管数量以方便统计。文件保存路径为:…项目号项目号+填写日期+ “线 号统计”。原则上每一电柜线号统计设定为一打印页,以方便每个电柜线号的包装。 9.按照设备配套明细表或施工用图样(布置图、装配图等)进行领料配套。所有电器设备应有制造 厂产品合格证。 10.所有产品合格证及说明书必须保存完整,以作为竣工资料的必须文件。 11.《电缆总清册》把现场每一根电缆的规格,编号,起始点等相关信息编制成表。通过此表现场人员 可以知道总的电缆排放数量,每个柜的电缆引出数量等电缆排放总体工作量. 12.《总接线手册》中把系统中每一根电缆连线的相关信息集中的编制再一起,通过此表可以知道总的 接线工作量,并可以通过表中的线号栏把所有所需的线号预先打印出来,就免去拿着整套图纸前后找线号的麻烦。备注栏中可以随时记录安装过程中的其他情况,这些信息对日设备的维护修理,和转场后的再次安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标记篇 (一)对柜内元件标签粘贴的原则是:在元件和其附近的底板上粘贴。这样无论在运行状态,检修状态甚至元件被卸下时,都一样能够起到标示作用 (二)中文标签尺寸模板:对于单行字的标签实用30*12对于双行字的使用30*15。操作台等 此类面板元件较多的箱体上在此类元件背面贴上与正面铭牌一致的中文标签和标号将提高维修时的 查找效率在每个线槽盖板的端口处贴上标签会给维护后柜内复原带来方便 1.柜内元件标签均为黄色。 2.兀件标签按照材料清单统计并保存,文件保存路径为: 项目号目号+日期+ “元件标签” 3.线槽贴标签以英文大写SWIS BT字体打印 4.柜内中文标签均用隶书。

(完整版)电气控制柜生产工艺流程

电气控制柜生产工艺流程 (1) 电气控制柜外型尺寸、面板开孔、柜体面板标识丝印检查,在电气控制柜开始装配前按照《屏柜结构、开孔图》进行外型尺寸、面板开孔、柜体面板标识丝印,及电气元件物料清单,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装配工作。 (2) 准备齐电气控制柜装配所需的所有电气元件及安装辅材 (3) 电气装配人员要先准备齐电气控制柜上需使用的电气安装底板、电气面板、电气元件PLC、低压电器等)及所需要的安装辅材(行线槽、导轨、导线、接地铜排、安装螺栓等元器件安装在电气安装底板上 (4) 根据电气原理图中的底板布置图量好线槽与导轨的长度,用相应工具截断。(注:线槽、导轨断缝应平直。)两根线槽如果搭在一起,其中一根线槽的一端应切45度斜角。用手电钻在线槽、导轨的两端打固定孔将线槽、导轨按照电气底板布置图放置在电气底板上,用黑色记号笔将定位孔的位置画在电气底板上。先在电气底板上用样冲敲样冲眼,然后用手电钻

在样冲眼上打孔(用低压电器元器件(微型空开、继电器、接触器、信号线端子、动力电源端子等)应按照电气原理图中的底板布置图安装在导轨上的。) (5)电气元件的安装方式符合该元件的产品说明书的安装规定,以保证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条件,在屏内的布局应遵从整体的美观,并考虑控制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和发热性干扰,元件的布置应讲究横平竖直原则,整齐排列。所有元件的安装方式应便于操作、检修、更换;工控机等重要操作的元件及液晶显示器、指示灯等有角度视觉要求的元件安装应尽量保持在离地高度视线范围内,以便于观察操作。所有元件的安装应紧固,保证不致因运输震动使元件受损,对某些有防震要求的元件应采取相应的防震方式处理。元件安装位置附近均需贴有照接线图对应的表示该件种类代号的标签,标签采用电脑印字机打印。屏底侧安装接地铜排,并粘贴明显的接地标识牌。三相电路主回路安照电气原理图中设计要求大小的铜芯电缆(或铜排)进行连接。A、B、C三相应分别使用黄、绿、红电缆(若使用铜排应在对应铜排上套黄、绿、红套管)并在每相接线端子处粘贴A、B、C标贴。)

电气控制柜的安装与调试

电气控制柜的安装与调试工作页 一、明确任务、获取信息 下达任务: 同学们,这次活动您的工作任务是:完成学校配电室运行及管理工作,具体要求: 1、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 2、配电室二次侧线路的学习。 3、配电室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 4、配电室设备设施的熟悉。 5、工作票使用知识的学习。 学习目标: 完成本学习任务后,你应该能够: 1、熟悉配电室的各种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2、熟悉配电室设备,会根据要施操作,能熟练地进行日常维护。 3、能看懂配电室二次线路图。 4、熟悉《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日记》等各种记录表格文件,记录设备运行数据。 5、能对运行数据(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环境温度、有功功率、无功用量)及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查找故障或故障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6、会使用微型计算机采集信息,会进行简单的微机故障处理。 7、学生能自我评价工作结果。 建议您在18学时完成本任务。 工作流程:

实施 完成此活动后,您需要提交的容有:工作计划;看懂配电室二次线路图;对运行数据(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环境温度、有功用量、无功用量)及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查找故障或故障隐患,及时进行处理活动,总结报告。 请您认真阅读工作页,按照工作页提示,完成本任务。 【必备检索资料】 完成此任务前,你应通过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知识,获取设计方法与技巧,为顺利完成本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必备检索资料有《企业供电系统及运行》《工厂变配电》。 引导问题: 你可以通过完成下列问题,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进而获取设计方法与技巧。 一、什么叫电力系统、动力系统和电力网? 二、在企业中常见的电气设备有几种工作制?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工艺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工艺 一、基本思路 电气控制柜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逻辑思维,只要符合逻辑控制规律、能保证电气安全及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就可以说是一种好的的设计。但为了满足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要求,必须进行合理的电气控制工艺设计。这些设计包括电气控制柜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图、总接线图设计及各部分的电器装配图与接线图设计,同时还要有部分的元件目录,进出线号及主要材料清单等技术资料。 二、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 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任务是根据电气原理图的工作原理与控制要求,先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均称作部件),再根据电气控制柜的复杂程度,把每一部件划成若干组件,然后再根据电气原理图的接线关系整理出各部分的进出线号,并调整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总体配置设计是以电气系统的总装配图与总接线图形式来表达的,图中应以示意形式反映出各部分主要组件的位置及各部分接线关系、走线方式及使用的行线槽、管线等。 电气控制柜总装配图、接线图(根据需要可以分开,也可并在一起)是进行分部设计和协调各部分组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依据。总体设计要使整个电气控制系统集中、紧凑,同时在空间允许条件下,把发热元件,噪声振动大的电气部件,尽量放在离其它元件较远的地方或隔离起来:对于多工位的大型设备,还应考虑两地操作的方便性:控制柜的总电源开关,紧急停止控制开关应安放在方便而明显的位置。总体配置设计得合理与否关系到电气控制系统的制造、装配质量,更将影响到电气控制系统性能的实现及其工作的可靠性、操作、调试维护等工作的方便及质量。 1、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划分 由于各种电器元件安装位置不同,在构成一个完整的电气控制系统时,就必须划分组件。划分组件的原则是: (1)把功能类似的元件组合在一起 (2)尽可能减少组件之间的连线数量,同时把接线关系密切的控制电器置于同一组件

电气控制柜设计步骤

电控箱设计步骤 一、设计工艺 1、根据图纸(系统图、原理图)选主要部件; 2、按照功能、使用方法和制造标准排布主要器件; 3、根据排布结果选定箱(柜)尺寸(尽量选通用尺寸),校验器件排布结果; 4、根据图纸选其它辅助材料、元件; 5、绘制装配图、接线图,编制加工工艺卡; 6、采购所有器件、材料; 7、加工、或委托加工箱(柜)壳体; 8、按工艺卡装配主要器件,加工连接件、连接线; 9、按工艺卡装配附件、配件、接线; 10、整体装配完成,检验,试验(按产品生产标准要求项目进行); 11、按标准及合同要求进行产品包装,附检验合格证、试验记录。 12、送货出厂。 二、设计规程规范要求。 1、熟读设计方案任务书。掌握任务书中几点重要信息及参数,如果是在大型项目中,设计任务书会以合同的技术附件形式出现。这样就关系到控制箱的先进程度和设计制造的成本控制。只要掌握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就行了,这关系到你下面的选型等工作。 2、根据控制要求进行方案性设计。如果是较大的项目这可以升级为可行性研究。即使是小的电控系统,起码也要列出不少2种的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要有详细的计算说明书,这样为你的设备设计提供依据,也是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你的制造成本。

3、进行设备控制设计,选择最佳的方案后,再进行设备设计,这个设计阶段,主要是设备的选型,选择各种合理元器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能实现设计任务中要求的控制功能。 2)要保证设备一定的先进性(在一些技术附件中为有具体说明), 3)要控制好成本,不要盲目最求先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在确定所需要的各种元件设备后,就要进行原理图的设计,设计原理图时要根据自己的方案设计再结合所选电气元件的电气接线原理进行。 4、施工图设计。这里就不扯大工程设计步骤和要求了,单仅电控箱而言,根据所选元件的尺寸,综合考虑和选择电控箱的规格(国家有统一标准规格的电控箱柜台,也有非标的,非标的可根据你选择的电气元件进行规格设计)。 选择好或设计好电控箱的规格后,就可以进行箱内布置图的设计了,这个可以参照相关的电工工艺要求进行。 以下注意要点: 1)设备元件摆放布局合理、保证设备安全; 2)便于施工、检修等。 三、采购和安装调试规范要求。 1、根据上面的设备设计,设计出详细的材料清单,根据材料清单进行电气设备元件采购,这样就不会造成设备过剩浪费,或是设备出现短缺不足的现象。 2、根据上面的施工图设计,可以将采购回来的设备交予生产制造部门进行安装和接线了,并进行出场前的检验和测试。 3、如果你的电控箱中有可编程控制器(PLC)等自动化设备,你还需要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后进行程序的编制,在出厂前进行一次调试,这样到达现场后,还要根据工艺要求再进行调试。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标准设计

电气控制柜(箱) 安装接线配线规范 2014年5月 设计文件名称 安装接线配线规范 文件代码 产品型号、名称电气控制柜(箱) 共12页

。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公司生产的各种低压电气控制柜(箱)、仪表盘及非标准电器产品的安装、接线、配线。 2.目的 规范电气控制柜(箱)的安装、接线、配线,提升产品品质。 3.参照标准 GB5226.1-2002/I E C 60204-1:2000 GB 14048.1-2006 GBT 14048.7-2006 GBT 14048.8-2006

4.电控柜(箱)电器元辅件安装规范 4.1.电控柜(箱)电器元器件安装规范: 4.1.1按产品电气原理图进行安装;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元件清单领取元器件等各类材料。 4.1.2元器件和辅件的代用,须经技术部门同意,并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用于装配。 4.1.3安装前仔细检查元器件是否完整无损,并经入厂检验合格,具有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的方可进行装配。装配过程中如果发现元器件有问题,凡能修复的应及时修复,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的元器件。 4.1.4元器件安装和布置必须考虑到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牢固可靠,对称一致,整齐美观。 4.1.5装配元器件时,安装件应轻拿轻放,避免震动磕碰变形油漆脱落,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件本身的电镀件和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发霉及生锈等现象; 4.1.6仪表板、元件板安装,应先衬橡胶条,后上仪表板、元件板;装配板件时允许用木锤轻轻敲打,不允许用铁器猛击。 4.1.7一般大型器件应安装于条架或角钢上,小型器件应安装于座板或板条上。 4.1.8所有元件应按照其制造厂的安装条件(包括使用条件所需的飞弧距离,拆卸灭弧装置需要的空间等)进行安装,对于手动操作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最新电气控制柜验收大纲资料

风机变频控制柜验收大纲 电气控制柜装配检验大纲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等国家标准规范编写,电气控制柜装配检验应遵循国家现行业标准规范的规定。 本文件适用于风机控制柜制作完毕后进行检验验收。 采用标准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GB7251.1-2005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 14048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4942.4-9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 GB9466-88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7261-87 《电流互感器》 GB1208-87 《低压熔断器》 GB13539-9 《指示灯和按钮的色标境条件》 IEC73 《交流断路器和接地保护》 IEC129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成套装置》 IEC439-1 《外壳防护等级》 IEC529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IEC947 《电磁辐射标准》 IEC1000系列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公制系列和英制系列的试验第一部分:机柜、机架、插箱和机箱的气候、机械试验与安全要求》 GB/T18863.1-2002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GB/T4048.1-2000 《绝缘导体和裸导体的颜色标志》 GB7947-82 《低压成套开关柜设备和控制设备》 IEC439-82 《低压开关柜设备和控制设备》 IEC947-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 GB9466-88 《低压空气式隔离器、开关、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JB4012-8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7 《标准电压》GB156-200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0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GB/T 14048.1-200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GB/T 14048.2-200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14048.3-200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启动器》 FB/T14048.4.200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控制设备》GB7251-2005 《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JB/T9661-1999 《低压空气式隔离器、开关、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JB4012-85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的相对起痕指数和耐痕指数的测定方法》 GB/T4207-2003 《低压熔断器》GB13539-92 《电流互感器》GB1208-1997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7261-2000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08 《人-机界面,标志和符号的基本安全准则-指示器和操作机构的编码规则》GB/T4205-2003 《人-机界面(MMI)动作规则》GB/T4205-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