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阅读理解(1)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赏析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赏析《卖炭翁》翻译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⑴卖炭翁:此篇是组《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
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
称:说。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⒁回:调转。
叱:喝斥。
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⒂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⒃驱:赶着走。
将:语助词。
惜不得:舍不得。
得,能够。
惜,舍。
⒄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8分)家国天下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信仰,它早已沉淀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内化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的不竭动力。
“”无数仁人志士踏荆棘而来,为后世开辟道路∶曾记否,闻一多慷慨淋满斥特务,气冲斗生震华天;曾记否,黄继光赴朝抗美捏草严,浴血奋战保家国;曾记否,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戈壁,鞠躬尽cuì扬国威………吾辈青年更应该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与个人梦想炙热相融,肩挑重任,勇毅前行。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1.将加点字的拼音写在四线格里,并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2分)鞠躬尽cuì气冲斗.牛2.下面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文中加点的两个“为”字词性不相同。
B.“最宝贵的财富”中的“最”字是介词。
C.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节奏明快,语气强烈。
D.“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属于直接抒情。
3.下列爱国名言填入上文画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2)A.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B.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C.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D.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4.上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将改正后正确的句子写出来。
(2分)5.古诗文默写填空。
(7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诗经·蒹葭》)(2),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3)《卖炭翁》一诗中,描写卖炭老人外貌的句子是∶,。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个人疾苦联想到天下人疾苦,表达希望改变现实的句子是∶,!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
(7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卖炭翁》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27题)

《卖炭翁》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27题)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2.主旨、情感这是一首叙事诗,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掠夺,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赏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答:开篇直接交代人物,介绍卖炭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的伐薪烧炭的生活,“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写出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4.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答:地点在长安城南的终南山。
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为下文艰辛赶路埋下伏笔。
5.赏析“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表达效果。
答:外貌描写。
(1)反映了卖炭翁艰辛的劳动和困苦的生活,塑造了一个独自长期艰难地砍柴烧炭的年迈老人的形象;(2)为下文老人的家幸遭遇作铺垫,反衬封建剥削的残酷,人民生活的痛苦;(3)卖炭翁的辛劳穷苦与下文“翩翩两骑”“黄衣使者白衫儿”的不劳而获、巧取豪夺,形成鲜明对比。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有21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2.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4.许多志士仁人在面对“生”与“义”的选择时,常常把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丙】宋小坡退敌宋小坡侍御督学秦中,值教匪流毒①正酷,案临巩昌,距府城数十里外。
郡守驰报贼信,请勿至,小坡毅然往。
出廉俸二千金,募回兵为防御计。
贼侦知,遁去,城藉②无恙。
前任陈远山闻贼到汉中,即他避,生童③随散,多为贼所戕④。
远山闻之,郁郁..成疾,卒于任。
可见临.大事,存乎胆识,胆识不足,而欲以济事也,难哉。
【注释】①教匪流毒:指清朝时的白莲教之乱。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几十年过去了,老师的话仿佛历历在目....,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B.这些人对个人的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C.为了锻炼我的自理能力,妈妈常常在我手忙脚乱的收拾房间时也忙得袖手旁观....。
D.2019第13届中国(临沂)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开幕后,参观的人接踵而至....。
2.(2分)下列加点字的音形有误的一项是()A.家眷.(juàn)枸杞.(qǐ)悬殊.(shū)怒不可遏.(è)B.清冽.(liè)器皿.(mǐn)溯洄.(huí)销声匿.迹(nì)C.赋.予(fù)逸.事(yì)萦.绕(réng)狗皮高.药(gāo)D.寒噤.(jìn)敦.实(dūn)沟壑.(hè)目眩.神迷(xuàn)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2024届汕头市金平区语文八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汕头市金平区语文八下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于那些只靠卡压,而不做思想工作,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B.2019年,我国继续提高对农业与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
C.政府在政务微博上所发布的信息是否准确,是保障政府公信力不受伤害的关键。
D.面对一个需要用基本原则来整顿的全新世界,某些过去一直被视为乌托邦的原则,如今却变得切实可行。
2.(2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在33篇。
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C.“记”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它在内容上可记人和事,如《桃花源记》,可记山川名胜,如《小石潭记》,可记器物建筑,如《核舟记》。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如《马说》。
D.《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20世纪卓越的气象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3.(2分)下列作品以作者的字来命名的一项是()A.《柳河东集》B.《韩昌黎文集》C.《东坡乐府》D.《王子安集》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B.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

卖炭翁精全阅读与答案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分),对宫市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的揭露与抨击(1分)_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卖炭翁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但是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 )(2分)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3分)4.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3分)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
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卖炭得钱何所营.(__谋求、需求_)(2)心忧炭贱愿.天寒(__希望___)(3)翩翩两骑.来是谁(__骑马的人__)(4)系向牛头充炭直.(_同“值”,价钱 __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7. “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8.(2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黄金卷06(重庆专用)(考试版)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重庆专用)黄金卷06(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语言知识与运用(30分)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胜利举行。
请阅读下面两则新闻,完成各题。
新闻一据报道,我们翘.首以盼的亚运会已悄.然而至。
其中最受瞩目的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承载.深厚底蕴和充满时代活力的机器人。
这组机器人组合名为“江南忆”,出自诗人白居易的名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甲】它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乙】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
新闻二2023年9月23日晚8时,钱塘江岸灯光璀璨,美丽的西子湖畔万众瞩.目,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奥体中心“大莲花”隆重开幕。
今日正是秋分节气,是一个寓意丰收和团圆的日子。
开幕会上,历史的河流从远古来,良渚玉琮开启文明的署光,将中华五千年的印记呈现在眼前。
舞台变成一片丰收的金色稻田,也传递着从古至今收获的喜悦。
在观众的欢呼声和桂花鼓的激昂声中,各国运动员纷纷入场。
男子游泳运动员覃海洋和女子篮球运动员杨力维担任旗手,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带领着中国代表团入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主题曲奏响时,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上空飘散出仿真的桂花瓣,以及从四处散发的桂花的香气,给现场的人们带来全方位体验。
本届亚运会为期16天,规模和参赛人数都创下历史新高,超1.2万名运动员参加。
在这个金桂飘香的时节,祝福所有运动员追逐梦想,勇摘桂冠.!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瞩.目(shǔ)飘散B.承载.(zài)署光C.桂冠.(guān)璀璨D.翘.首(qiào)悄然2.为新闻一【甲】【乙】处加入标点,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
”【乙】;3.下列修辞或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垂柳碧绿,莺啼燕语,莲叶接天,把西湖装点得生机盎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炭翁》阅读理解及答案(1)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答案:
1.身上衣、口中食
2.C A
阅读解析
1.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
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从“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这一设问句可知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和口中食。
2此题考查学生对十个的理解能力,阅读诗歌主旨,根据选项分析,判断正误。
B中“何所营”体现了烧炭的老人对生活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却无法实现的悲惨生活。
D中“愿天寒”是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况。
《卖炭翁》阅读理解及答案(2)
1.查字典,给下面的加粗字注音。
(1)辙( )(2)叱( ) (3)敕()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1)卖炭得钱何所营营:______________。
(2)心忧炭贱愿天寒愿:______________。
(3)翩翩两骑来是谁骑:______________。
(4)系向牛头充炭直直: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找出诗句。
(1)描写卖炭翁外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描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4.诗中多处运用了反衬手法,如用“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反衬________;用“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反衬________。
答案:ﻫ解析:
1.(1)zhe(2)chi (3)chi
2.(1)谋求(2)希望(3)骑马的人(4)同“值”,价值
3.(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4.宫使掠夺的残酷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以及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卖炭翁》阅读理解及答案(3)
1. 诗中的“驱将”的意思是。
(2分)ﻫ
2.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ﻫA.“满面尘灰烟火色”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
B. “心忧炭贱愿天寒”突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
C.诗歌揭露了宫使们巧取豪夺百姓物品的行径。
ﻫ
D.诗歌表达了对受“宫市”之苦的人民的同情。
参考答案ﻫ1.(2分)赶着走
2.(2分)B二:ﻫ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ﻫ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ﻫ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ﻫ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
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ﻫ(C选项后面应该改为: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可奈何。
)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ﻫ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ﻫ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ﻫ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ﻫ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B选项白居易是唐朝的; C选项卖炭翁不敢反抗;D选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描写)ﻫ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ﻫ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ﻫ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
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D选项“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外滩翁雪地赶车行走的艰难过程,但是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
三、简答题ﻫ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翁的辛苦,又写出了写出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ﻫ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ﻫ“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
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ﻫ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ﻫ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ﻫ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
6.“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
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句诗反映了宫市的霸道不公。
ﻫ7.《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ﻫ译文ﻫ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