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进式音量控制器

合集下载

前级放大器,前级放大器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

前级放大器,前级放大器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

前级放大器,前级放大器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邮件群发前级放大器,前级放大器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前级放大器按语:看到有帖子询及前级放大器的问题,一时手痒,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贴出,供大家参考:在音响系统里,前级放大器所发挥的功能并不复杂,它只是负责切换讯源、处理讯号与控制音量,这就是音乐信息在进入后级前的最后一道处理程序。

它的连接位置,介于讯源器材与后级放大器之间,故前级放大器所扮演的角色——负责将讯号整理与调整。

设计上,前级放大器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

简单的前级只需要具备讯源输入、讯源选择、控制音量便行。

换言之,简单的前级只要有一个讯源切换开关和音量电位器,加上一个机箱及输出入端子就成。

复杂的前级集中很多的功能:设计师可以在讯源输入里,针对每一种输入加上一个缓冲电路,以隔绝前级与讯源之间的缓冲接口;讯号经过切换开关之后,则以最复杂、最严谨的处理方式,进入一个庞大的电路架构,包含缓冲、等化、调整等等步骤,最后再经过另一级缓冲电路,将阻抗降低之后,才连接到输出端子。

当然,这种设计可以使用简单的IC,也可以使用大量晶体管架构电路,想用真空管的话,当然可以在机箱内塞入满满的真空管,外加上电池供电等等额外的设计,只要具备前级的功能,是没有什么限制的。

简单还是复杂?前级放大器的设计形式和用料,像厨师手里的材料一样,可以不同搭配、不同的作法、不同的烹饪方式、泡制出来不同的口味;电子设计师也像厨师一样,当然也可以使用任何电子材料,任意搭配设计与作法,设计制造出一部前级放大器,回放出来的声音的音色,各有各不同的多种结果。

记得80-90年间,Burmester就有一部808,稍后Mark Levinson的Cello出了一部Pallet Suit额,成为复杂前级放大器的典范。

Mark Levinson的Cello Suite简单的被动式前级、夸张复杂的全功能型前级我在这里不谈(事实上我在十多年前翻译过一篇Counterpoint 的唱放前前级,共享了17枝真空管,夸张复杂之极),我们将焦点集中在标准的前级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架构。

电子管前级

电子管前级

和田茂氏电子管前置放大器由于电子管(俗称“胆” )在音质、音色上有着优异和独特的特色,另外也因为其电路较简单稳定,制作与调试都比晶体管机更方便,因此电子管在音响方面的应用近十年来又再兴起,特别是在业余土炮发烧圈里更是热度高涨。

电子管的 Hi—Fi 功放应用电路早在五六十年代就达到设计的高峰了,经过三四十年后,现在常见的应用电路和电子管基本上还没有什么改变,与当时的面貌相差无几,土炮发烧友如能自己选读自修一些有关于电子管理论常识,定能事半功倍。

电子管在音响应用方面,最简单而又最实用的地方莫过于用它作前级信号放大,因为前级无需要复杂和昂贵的输出变压器,这点比用作后级功放简单得多。

同时也由于它需要的工作电源电压高,放大倍数较大,即使放大到几十伏电压也不会因为电源电压限制而造成削波失真,在这方面就算是 Hi-End 级的晶体管前级也无法提供如此高的输出信号 !笔者十年前因购买的CD 音源是较早期的16bit 机种,出于电子管能给尖利干硬的数码声增添音乐韵味、改善听感,也因电子管前级较易制作及回报率高,多年来也尝试制作过不同线路音效的多款电子管前级,当然也不是指望能研制出什么伟大经典线路,但最少也能享受制作的乐趣。

在电子管前级中,在50 年代末推出的Marantz 7 的地位可以称得上至高无上,现在玩电子管的发烧友中没有听过Marantz 7 的大名者,相信已经没有多少人。

Marantz 7 的主线路如图 1 所示,(本刊在 1999 年第 2 期有详细仿制文章。

)电路中,VRl 、VR2 用作电压放大,VR3 接成阴极跟随器作为信号缓冲,VR3 的作用相当于用NPN 管连接的射随器。

Marantz 7 电路最大特色就是整体环路反馈设计,这也是 Marantz 7 赖以成名的一个主要因素。

但由于 Marantz 7 输出端是接上一个三级阴——阴型负反馈网络,此网络高频高端阻抗约在 20kf~ 以下,这显然太小了,这种设计无疑对 VR3 造成相当大负担。

可编程中控系统-音量控制器TOP-VOL使用说明书V2015-067

可编程中控系统-音量控制器TOP-VOL使用说明书V2015-067

TOP-VOL音量控制器说明书功能特点:1、采用最新32位内嵌式处理器;2、采用美国高保真发烧级PGA2311数字音量调节芯片;3、采用24bti/192KHz的顶级ADC芯片AK5392,动态范围及信噪比达到CD音质;4、4片24bit DSP并行处理,动态范围116dB,信噪比112dB;5、具有8声道(四路左右声道立体声)输入;6、每路输出信号带有EQ音质调节处理;7、具有八声道同步或异步调音功能,支持7.1声道调音模式;8、内置10个音场储存模式,方便快速调用;9、能进行范围宽达0-83dB的调节;10、内置shelf均衡器用以优化系统频率响应;11、后级采用美国发烧级运放OPA2134组成非平衡、平衡转化及缓冲放大;12、断电状态保存功能;13、支持话筒音量调节;14、音量淡出处理功能(音量是慢慢达到上次音量大小状态);15、适用TOPTRON(拓创)和其他等中控系统使用;16、适用于高档会议室、多功能厅、作战指挥中心、礼堂、超市背景音乐系统等;17、多重独立控制方式,手动按钮、遥控器、电脑软件、RS-232串口、网口;18、高品质、大批量生产,有较高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有较高的性价比;19、整机通过15KV抗静电测试20、采用标准19英寸1U机箱,能直接上机柜;按键操作:按键Channel:4路通道切换,当选择到第1-4路时在显示屏右上角分别显示‘A’‘B’C’‘D’字符,当按5次时所有通道全选中,显示字符‘4’。

按键VOL+:选中的通道音量加,每次按下增加2dB。

按键VOL-:选中的通道音量减,每次按下减少2dB。

按键Mute:静音开关,当按下时,表示选中的通道静音。

串口指令:串口:波特率9600,8个数据位,无校验位,1个停止位1.加减音量通道音量值:FF 0A [X1] [X2] 0D[X1]:取值范围00~04。

01~04为音量通道(Channel)1~4,00为所有音量通道[X2]: 00为静音 01为音量+ 02为音量- (每执行一次增加或减少1dB)2.设置音量通道音量值:FF 0B [X1] [X2] 0D[X1]:取值范围00~04。

用EL34制作的合并式电子管功放(下)(组图)

用EL34制作的合并式电子管功放(下)(组图)

用EL34制作的合并式电子管功放(下)(组图) 用EL34制作的合并式电子管功放(下)(组图) 七、合并式功放的装配在通用底板上先将各种开关、电位器、接线支架、输入与输出接线端子、电子管灯座等小零件逐一装上,陶瓷灯座在安装时必须注意图示方位,这样可以保持接线距离最近。

其中电源变压器,左、右声道输出变压器由于体积庞大而笨重,故应该在全部小零件焊接完毕后再安装,因为在安装过程中底板要四面翻动,容易损伤外表。

图6图6 电子管合并式功放布线图1(布接地线接地线的布局以电源变压器为起始点,分为左、右两个声道,采用直径1mm左右的裸铜丝或镀银铜丝,分别焊接在预先安装好的铜质焊片上,由末级输出端子至功放级,然后至倒相级、前置输入级。

并注意电源变压器和输出端的大电流接地线不可与输入级的小电流接地线直接形成回路,虽然用万用表测量机内所有接地线均为0Ω,但对交流信号而言电位差较大,布线不当会引起杂声干扰。

2(布灯丝线合并式功放的灯丝供给分为3组,左声道与右声道功放管各接一组,前级左、右声道合用一组,为防止交流感应,灯丝接线应全部采用绞链方式两根绞合起来,这样交流电磁场即可相互抵消。

为减少交流声干扰,灯丝中心抽头必须接地,对未设灯丝中心抽头的电源组可在灯丝两端各接100Ω—200Ω一只,用电阻的中心抽头接地,亦可收到同样的效果。

3(屏蔽隔离线输入管栅极的灵敏度很高,极易产生交流杂波信号的干扰,由于输入管栅极与输人接线端子与音量控制电位器引线较长,所以必须采用金属屏蔽隔离线,其外层金属编织线的接地端,应安排在输入管阴极接地处。

4(装高压电源部分电子管功放的高压电源部分比晶体管功放电源线路简单,调试容易,无需稳压与大电容滤波等,这主要因为电子管功放为高电压小电流型,功放级的静态电流与满载电流变化较小,一般在0(2—0(5A之间波动,故滤波电容器的容量有几十μF 已能满足;而晶体管功放属于低电压大电流型,零信号与满信号时电流变化很大,一般在0(5—5A之间变化,所以滤波电容必须用几千至几万μF才行。

《会议室音视频系统扩声系统设计方案》

《会议室音视频系统扩声系统设计方案》

会议室音视频系统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概况 (3)1.1项目概述 (3)1.2需求分析 (3)第二章整体设计 (4)2.1设计依据 (4)方案设计标准 (4)音箱选型标准 (5)2.2设计原则 (9)2.3设计目标 (10)第三章系统设计 (11)会议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系统功能 . (13)4.1会议系统: (13)4.2扩声系统: (15)4.3中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品牌案例 . (21)6.1品牌介绍 (21)6.2案例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况1.1项目概述本次计划建设达州XXXXXXXX单位会议系统。

1.2需求分析会议室建设项目建设,按照“需求牵引、瞄准前沿、确保可行、利于发展”的思路,建设一套集日常会议、视频会议、多功能会议为一体的会议室,确保会议室设计理念先进、系统稳定、功能完善、指挥高效。

1.系统要做到可方便快捷的管理所有视频、音频系统;2.满足会议室各路信号源任意切换到各个高清显示设备播放需求;3.保证音频扩音系统易操作、功能灵活,满足会议的不同功能要求;4.满足召开日常会议、多功能会议等要求;会场的功能需求一览表:第二章整体设计2.1设计依据➢方案设计标准1.系统设计的依据(1)用户对项目的要求;(2)有关本项目的材料(如招标文件要求);(3)建筑装修图纸;(4)国际、国家、省、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5)其他有关文件和资料。

X-618广播产品性能参数表..

X-618广播产品性能参数表..

目录一、分布式智能系统控制器 X-DCS2000 (2)二、高效数字功率放大器 X-DA1500 (3)三、高效数字功率放大器 X-DA2250 (4)四、高效数字功率放大器 X-DA4125 (4)五、音源前置放大器 X-MAP04 (5)六、网络资源整合模块 X-NRI (6)七、自定义网络寻呼控制台 X-NPMI (7)八、中小项目系统管理软件包 X-SPT900 (8)九、电源时序器(16路) AS-3228S (9)十、天花扬声器 LM2-PCP06B (10)十一、天花扬声器 L-PCP20A (11)十二、壁挂扬声器 L-PWP06A (11)十三、音量控制器 HN-VC30 (12)一、分布式智能系统控制器 X-DCS2000•支持手动选择音源和分区按钮,可直接进行操作;•支持应急话筒,用于消防广播;•不同的指示灯标识系统运行状态;•可通过自定义网络寻呼控制台NPM进行远程寻呼和广播操作;•8个分区输出,可通过软件配置;•具有4路辅助输入,用于连接外接音源设备;•具有4路自动音量控制输入,可设置每路音频输入的幻象电源和增益;•自动检测分区短路、开路故障;•保险管保护主电源,当DCS内部的电源短路时,自动断开主电源供电;•支持分区监听和音源监听,当系统通过网络扩展时,可进行网络监听;•内置1G Flash卡和2G SD卡,可存储语音文件,实现语音信息播放、语音合成等功能;•支持同时播放四种语音信息或网络音频;•支持自动记录操作日志和故障日志,每一种最多存储10000条;•支持主备功放切换,可任意配置备用方式;•自检功能;•支持自动故障诊断;•可调节广播音量;•可以自定义按钮开关和组合按钮功能。

并能安装按钮功能描述标签;•具有矩阵功能,可实现在任意分区播放任意音源;•可根据需要设置消防广播模式,提高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效率;•支持定时对指定区域播放指定的声音,实现无人值守功能;•可通过以太网进行系统扩展。

MM与MC的区别

MM与MC的区别

MM与MC的区别磁电转换的⽅式有⼏种,如动磁式、动铁式、动圈式、压电晶体式等等。

其中动磁式(MM)、动铁式(MI)、动圈式(MC)最具代表性。

⿊胶唱头也据此主要分为三⼤类,即动磁(MM)、动铁(MI)以及动圈(MC)。

动磁式的唱头 (MM,Moving-MaganeticCartridge) ⼯作原理为:将唱头⾥的线圈固定,针杆的后⽅带有⼀块⼩磁铁,磁铁中装着⼀⼩块橡⽪阻尼,以这块橡⽪阻尼为⽀撑点,通过唱针接收沟痕⾥的⾳乐讯号振动⼩磁铁的⽅式,产⽣磁⼒线切割的作⽤,从⽽获得输出电平。

其中SHURE 是动磁式唱头的代表⼚商,其从未⽣产过其它种类的唱头,是动磁唱头的⼒推者。

动铁式唱头 (MI,Moving-IronCartridge) 则是由固定磁铁与线圈组成,以针杆带动铁芯从⽽改变磁⼒线的分布量,借此输出电平信号;这种唱头以美国的GRADO为主要⽣产代表⼚商,其⽣产的MI唱头占据了⼤部分的市场份额。

动圈式唱头 (MC,Moving-CoilCartridge) 是在针杆的后⽅绕上⼜⼩⼜薄的线圈,通过针杆的振动带动线圈振动并由此产⽣输出。

丹麦的Ortofon公司的动圈式唱头为代表之作。

通常,动圈式唱头⾥所绕的线圈数越少,输出就越低;线圈绕得越多,输出也就越⾼。

⼀般⽽⾔,动圈式唱头的输出电压在0.2-0.5mV之间,这是典型的低输出。

还有⼀种动圈式唱头,其输出⼤约都在0.1mV以下,属于偏低输出型,是⽐较少见的⼀种唱头。

此外,有些动圈式唱头的输出可⾼达2-5mV,这就是⾼输出型的动圈式唱头。

低输出型的动圈式唱头由于功率较低,需要通过添加升压器或者动圈唱头放⼤器来提⾼输出。

升压器或者动圈唱头放⼤器的放⼤倍数是由动圈唱头的输出电压决定的。

如果输出为0.2-0.5mV,则⼤约需要10到20倍的放⼤;如果输出在0.1mV以下,则放⼤倍数应为30⾄50倍(⼤家可不要以为放⼤倍数越⼤越好,其实只要放⼤到合适的倍数就可以了。

LM3886功放设计说明书

LM3886功放设计说明书

湖南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本1101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员:罗雪鹏胡英才周维德罗波指导老师:***2013年6月5日湖南工学院电信学院题目:音响放大器设计与制作本次实训作品是基于LM3886TF的功率放大器,采用NE5532P高精度运放作为前级电压放大部分,用LM3886TF 专用音频放大芯片实现后级电流放大,实现对输入弱小信号的电压电流放大,即完成功率放大的目的,并运用了LM7815和LM7915稳压芯片实现对前级、混合级供电,电压的稳定±15V。

带宽BW≥(40~20000)Hz(功放部分);在POR 下的效率≥50%;在前置放大级输入端交流短接到地时,RL=8Ω上的交流声VPP≤400mV;前置放大器具有低音、高音调节功能;具有音量调节功能;实现前级稳压供电输出电源;实现过载保护和断电切断输出保护功能的OTL类型实用功率放大器。

关键词:LM3886TF;LM7815;LM7915;LM7812;功放;OTL目录引言 (5)1 总体方案设计 (6)1.1总体设计方案 (6)1.2 单元部分 (8)2 前级电压放大部分 (10)2.1 NE5532P简介 (10)2.2 前级电路分析 (10)2.3 NE5532P前级电路仿真结果 (11)3 音量控制级 (12)3.1音量控制器的介绍 (12)3.2音量控制器电路分析 (13)4 混合放大电路 (17)4.1混合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17)4.2混放级仿真 (17)5 功率放大部分 (18)5.1 LM3886TF简介 (18)5.2 LM3886TF组成电路分析 (19)5.3 LM3886TF电路的负反馈 (20)6 电源供给部分 (20)6.1总电源部分 (20)6.2散热电路供电部分 (21)7 测量波形及其数据分析 (21)7.1 测量示波器图 (21)7.2 误差分析 (23)8 总结和体会 (23)参考文献 (24)附录A 功放元件清单 (25)附录B 总原理原理图 (26)附录C 功放PCB图 (27)附录D 功放整机实物图 (28)引言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它是使弱小的音频信号电压功率放大的一种器件,以其主要用途来说,功放可以分为专用功放与民用功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进式音量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
音响器材绝少不了音量控制器!
音量控制器通常是一个可变电阻,用电阻分压电路将输入讯号衰减下来,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

传统的音量控制器通常是用碳膜或金属皮膜电阻制作成片状,以具有弹性的接触片在片状电阻上滑动所构成。

如果是二声道或四声道的音响,便须要使用双联或四联的联动型可变电阻才行。

然而自古以来,联动型可变电阻常有联动的各个可变电阻分压比例误差很大,这种联动误差会造成各声道的音量大小不一致的问题!
为了解决各声道的音量大小不一致的问题,以前的立体声音响除了音量控制旋钮之外,还会加上一个声道平衡控制旋钮来解决这个问题。

传统的音量控制可变电阻所以会发生分压比例误差很大,主要是制作技术的精密度上的问题。

由于人耳对于音量的大小相对于讯号电压的大小,大致上是呈对数曲线的对应关系,所以音量控制可变电阻必须使用对数型(A型)可变电阻,而不是线性(B型)可变电阻。

在制作上,两片电阻片的阻值变化不容易控制到完全一致,而且滑动的接触片的位置是否精确也是个问题!
另外,传统的可变电阻还有接触片在电阻片上滑动,造成电阻片磨损的问题!所以传统的可变电阻用久了,就算还可以使用,特性上也会变差。

级进式音量控制器
基于传统可变电阻的种种问题,使用开关来取代可变电阻,做为音量控制器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方案。

毕竟开关接点的阻抗远远小于音量控制的分压电路的阻抗,就算用久了接点会有些磨损,也只是接点阻抗稍有变化而以,并不至于影响分压电路的比例。

而且用精密的固定电阻做成分压电路,每一级的分压比例都可以很精确,完全解决传统可变电阻联动误差的问题。

因此就有了级进式音量控制器的产生。

通常级进音量控制器是以 23段旋转式波段开关所构成。

以其电阻的分压方式,可分成串行型Serial Type、梯子型Ladder Type和分流型Shunt Type。

串行型Serial Type的接法如下图所示,将电阻一个一个串联起来,是最简单、最有效率的一种方式。

梯子型Ladder Type的接法如下图所示,电阻的排列就像梯子一样。

然而,旋转式波段开关的接点排列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可看出接点跟接点间难免会有些微的杂散电容存在,这些杂散电容对于串行型Serial Type的接法的影响比对于梯子型Ladder Type的接法的影响来得大些,虽然这一点点的杂散电容对音频而言,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影响,但对于追求完美的人而言,会觉得梯子型Ladder Type接法的音质比较好。

但梯子型Ladder Type接法的缺点为体积大,两层联动的开关只能做成一声道的音量控制器,要做成二声道的音量控制器必须要使用四层联动的开关。

梯子型Ladder Type接法所使用的电阻也必须比串行型Serial Type的电阻大好几倍,譬如以 1/2W电阻做成的梯子型Ladder Type音量控制器,其承受功率只相当于用 1/8W电阻做成的串行型Serial Type音量控制器。

分流型Shunt Type的接法如下图所示,
分流型Shunt Type的接法虽然体积小,接点间杂散电容的影响也小,但从输入端看进来,输入阻抗会随着波段开关的转动而大幅变动,这是分流型Shunt Type接法的重大缺点!
梯子型Ladder Type的错误接法
下面这个图是梯子型Ladder Type级进音量电位器的正确接法,
但很多人为了焊接电阻上的方便,将梯子型Ladder Type级进音量电位器的电路接成下面这个图,
其中的差异在于前一种接法靠近输入端的分压电阻跨在两个连动开关之间,和靠近 GND 的分压电阻直接连在一起,这种接法必须将电阻挤进两层连动开关之间,若电阻大一点便挤不进去!
另一种接法靠近输入端的分压电阻直接跟输入端接在一起,不用将电阻挤进两层两个连动开关之间,焊接电阻比较方便,但开关接点会有「弹跳」现象(Bounce),万一靠近 GND 的接点因为「弹跳」现象而断开,但靠近输入端的接点却连在一起,分压电路便在这个瞬间呈现最大输出的状态!如此会造成在旋转级进音量电位器时产生「爆音」。

当然有人会说他用这种接法并没有产生「爆音」,这是运气好坏的问题!毕竟每一个开关、每一个接点的「弹跳」现象(Bounce)会有些差异,甚至在测接点的「弹跳」现象时,同一个接点每一次测出来的「弹跳」现象也会不同!因此运气好的就没有「爆音」的问题,运气不好的就………
同样的,下面这个图是分流型Shunt Type级进音量电位器的正确接法,
下面这个图是分流型Shunt Type级进音量电位器的错误接法,同样会造成在旋转级进音量电位器时产生「爆音」。

导线的反射电压
用波段开关来设计级进音量控制器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加以解决,那就是导线的反射电压!
什么是导线的反射电压呢?由于任何导线都会有电感量存在,而波段开关就算是先接后断式的设计,还是会因为「弹跳」现象而使接点在一瞬间呈现断路的状态,如果导线中有电流流动而瞬间发生接点断开的话,导线会因为电感的作用产生很大的反射电压,就好像汽车的点火线圈利用白金接点来产生可以让火星塞放电的高电压的原理一样!这种现象也会让级进音量控制器在转动时发生杂音,如果级进音量控制器有直流电流流过,这种现象会更明显。

这个问题对于梯子型Ladder Type接法会比串行型Serial Type接法来得严重!
另外,级进音量控制器之后如果没有经过交连电容,直接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当开关接点瞬间断开、导线的端点呈现浮接Floating的状态时,放大器输入的Offset电压、电流也会瞬间变动,因此也会产生杂音。

要解决这一类问题,必须让接点瞬间断开时,导线的端点不会呈现浮接Floating的状态,因此我将梯子型Ladder Type接法改成输入与输出端点即使在接点瞬间断开时,仍然有电阻将输入与输出端点与接地点连接,电路如下图所示:
上图的梯子型Ladder Type接法,R47为防止输入导线浮接Floating而并联上去的电阻,为了避免大幅影响音量电位器的标称值,阻值设定在音量电位器标称值的十倍。

而为了防止输出导线浮接Floating,音量电位器的输出端直接跟Rout的最后一个电阻R46相连,因此波段开关除了第23段之外,转到其他的位置时,那个位置的电阻都会跟R46并联。

分压电阻的计算
我是用Microsoft Excel来做分压电阻的计算,计算的图表如下:
上图所计算的是10K梯子型Ladder Type接法的分压电阻阻值。

电路图如下:
下图是10K串行型Serial Type接法的分压电阻阻值计算结果和电路图:
100K的级进音量控制器每个电阻的电阻值为10K的级进音量控制器电阻值的十倍。

级进音量控制器的装配
为了制作级进音量控制器,我订制了一批1/2W±1%的金属皮膜电阻给梯子型Ladder Type级进音量电位器使用,串行型Serial Type级进音量电位器则是使用1/8W±1%的金属皮膜电阻。

我也跟工厂订制了一批级进音量旋转开关,制作成两层连动开关的接点距离较宽的方式,宽度可以挤进一般的1/2W 电阻。

开关的旋柄为KQ Shape俗称18齿的旋柄,这种形状的柄也可以使用用螺丝锁的旋钮,大不了用锉刀将齿跟螺丝接触的地方磨一磨即可。

市面上大部分的波段开关跟可变电阻都是这种旋柄,所以这种18齿的旋钮也很多,反而圆柱型的旋柄无法使用18齿的旋钮,因此我订制的是18齿的旋柄,可以配合各种旋钮。

柄长是23mm,如果太长可以锯短一点。

我尝试了几种级进音量控制器的装配方式,研究怎么焊接装配比较理想。

上图这种装配方式由于1/2W的电阻太长,并不理想。

上图这种装配方式蛮容易焊接,只是体积大了一点,比较占空间。

由于梯子型Ladder Type级进音量电位器被炒作得很热,所以我先来介绍梯子型Ladder Type级进音量电位器的装配。

装配前先搞清楚23段旋转式波段开关每一段的位置,
上图中23段旋转式波段开关却有24个接点位置,由于机构设计上的限制,编号第24的接点位置是接触不到的接点。

编号第1到第23的接点则对应电路图中波段开关的接点编号。

下表为梯子型Ladder Type和串行型Serial Type级进音量电位器电阻值列表,因为电阻焊接时必须依序焊接才不容易出错,所以装配前最好使用电表奥姆档测量,将电阻分辨排列清楚,光看电阻的色码容易误判。

电路图中的Rin要先焊在两层连动开关之间,按照位置编号依序焊接上去。

编号第1的接点位置由于两层连动开关之间有波段开关共同端的焊片阻挡,所以将位置1的电阻焊在位置第24之后,再用剪下来的电阻引脚当成跳线,将位置24的接点跟位置1的接点连接在一起。

Rin在编号23的位置上并没有电阻,而是以跳线短路起来。

Rin焊完再依序焊上Rout,注意!编号1的位置上并没有Rout。

取适当长度的铜线,一端焊在编号1的位置上,然后将Rout的外围绕一圈,然后焊接起来。

最后如上图所示,焊上R47便大功告成了。

这种「大车轮」型的梯子型Ladder Type级进音量电位器,我那六岁的儿子很喜欢,不过由于比较占空间,我改成像下面这个样子,作法其实和前面所叙述的一样,只是Rout折了90°而已。

串行型Serial Type级进音量电位器的装配似乎没什么好讲的,只是依序在开关的接点与接点之间焊上1/8W电阻而已,只是1/8W电阻的两支引脚要一起穿过开关的接点会有些勉强,因此1/8W电阻的引脚只有一支穿过开关的接点,另一支引脚只是靠在开关的接点上焊接在一起而已,电阻一个搭一个,稍微倾斜地排成一圈。

串行型Serial Type级进音量电位器的讯号输入、输出的接法如上图的标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