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命名方法

合集下载

台风名字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名字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名字是怎么命名的台风名字是怎么命名的什么是台风1.台风(Typhoon),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

2.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32.7~41.4m/s)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或飓风。

3.日本气象厅定义:中心持续风速118~156km/h(32.8~43.3m/s) 称之为台风。

4.西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印度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

按照其强度,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台风名字是怎么命名的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台风命名规则方法新的台风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

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

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具体而言,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为了便于各国交流,亚太经社理事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台风命名系统,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美国和越南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组织各提供10个名字,经有关专门会议批准后循环使用。

台风委员会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提供。

我国为台风组织选用的10个名字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它们分别是:龙王、悟空、玉兔、海马、海燕、杜鹃、海棠、电母、海神、风神。

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

台风名的命名规则

台风名的命名规则

台风名的命名规则
台风的命名规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命名:根据台风活动发生的地理区域来命名,比如西北太平洋
地区的台风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名命名,大西洋地区以英语名字命名等。

2. 性别交替:台风名字在同一地区是按照性别交替命名的,即男性名
和女性名交替出现。

例如,一个台风使用了一个男性名字后,下一个
台风使用的名字就应该是一个女性名字。

3. 复用命名:在某些情况下,当一个台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或丧失了
大量的人命,该名字将被永久禁用,不再用于命名其他台风。

4. 名单预定:台风命名是提前准备的,由相关机构或者国家确定一份
台风名字的列表,每年的台风名字通常是提前确定的,而不是即时决定。

5. 多地区共用:有些地区可能共用同一组台风名字,比如中国与日本
共用一部分台风名字,但使用的顺序可能不同。

总的来说,台风的命名规则是为了方便区分不同台风和提高公众的认
知度,同时也便于气象机构进行交流和记录。

这些规则都是经过相关
国际组织和气象机构共同商定和制定的。

台风名字怎么命名的大全

台风名字怎么命名的大全

台风名字怎么命名的大全台风名字怎么命名的大全台风是一个强烈的热带气旋。

它好比水中的漩涡一样,是在热带洋面上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漩涡。

下面小编带来的台风名字怎么命名的,希望大家喜欢!台风名字怎么命名的台风的名字来源于第31届台风委员会通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

该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14个成员提供。

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该命名表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表上的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

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台风名字的特点是: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

如0704号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其英文名均为“Man-Yi”,中文名为“万宜”。

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中国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

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国和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

台风形成原因台风,是热带海面受太阳直射使海水温度升高,并蒸发形成水汽升空,而周围较冷的空气又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使整个气流不断扩大形成“气流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风。

由于海面广阔,无遮无拦,会使气流不断循环,气流柱的直径不断得以加大,其圆形涡旋的半径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千米,其高度可达20千米以上。

同时,由于地球由西向东高速自转,致使气流柱和地球表面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磨擦,并且越接近赤道磨擦力就越强,这样,将引导气流柱作逆时针漩转(南半球系顺时针漩转)。

台风名字的命名方法

台风名字的命名方法

台风名字的命名方法台风名字的命名方法为了帮助人们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年度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确立一张新的命名表。

14个台风委员会成员各提供10个名字,共140个名字制成一个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各个国家和地区取的名字可谓是五花八门,充满了地域特色,比如中国大陆是神话控(如悟空、海神、木兰等),日本是星座控(如天琴、摩羯、北冕等),朝鲜则是诗词控(如杨柳、鸿雁、云雀等)。

台风命名有相应规范:中文2-3字,英文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无不恰当含义;不使用商业机构的名字等。

14个台风委员会成员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1个成员国和3个地区分别提供10个名字,按顺序分别是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

中国大陆命名的台风名字中国大陆给出的名字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台风“卡努”“杜苏芮”名字从何而来据中央气象台,“卡努”是由泰国提供的台风名,意为菠萝蜜果,是一种泰国水果。

这个名字已经是第四次被使用,2005年第15号台风、20XX年第7号热带风暴、20XX年第20号强台风都曾用过这个名字。

“杜苏芮”是韩国提供的,在韩语里是“鹰”的意思,英文是“Doksuri”。

今年第5号台风第三次使用“杜苏芮”一名,前两次被使用分别是20XX年第6号台风和20XX年第19号台风。

台风什么情况下会被停编?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杜苏芮”于29日08时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其风力进一步减弱,已很难确定其环流中心,中央气象台11时对其停止编号。

台风停编,是指当台风能量不足并衰减为热带低压或变性为温带气旋时,气象台不再发出有关报告。

台风命名方法

台风命名方法

简介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台风(热带风暴)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每年登陆我国就有六、七十个之多。

在有国际统一的命名规则以前,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出没这里的热带风暴叫法不一,同一台风往往有几个称呼。

我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

设在日本东京的世界气象组织属下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则以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顺序编号。

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国际传媒在报道中也常用关岛的命名。

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影响本区的台风自行取名。

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1]编辑本段由来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2]编辑本段命名方法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中国提出的10个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台风命名法

台风命名法

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从命名表中删去,并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永远命名给该热带气旋(永久命名),其它热带气旋(台风)不再使用这个名字。

这样,就必须要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

[1]
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
台风云娜
,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

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

例如,0704,即2007年第4号热带风暴。

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的名字,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但是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再重新推荐。

台风名的命名规则

台风名的命名规则

台风名的命名规则摘要:一、台风命名规则的起源二、台风命名规则的发展三、台风命名规则的具体内容1.台风命名表2.台风名字的选定3.台风名字的替换四、台风命名规则的意义正文: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对我国沿海地区的人民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方便人们对台风进行预警和防范,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制定了一套台风命名规则。

台风命名规则起源于20 世纪40 年代,当时美国军方开始为台风进行编号,但这种编号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命名混乱、重复等。

因此,在1952 年,世界气象组织决定采用一个统一的命名方法。

1959 年,世界气象组织进一步明确了台风命名的具体规则,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实施。

台风命名规则的具体内容包括:1.台风命名表:世界气象组织制定了一张台风命名表,共有140 个名字,分别由亚洲、美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14 个成员国提供。

命名表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每个成员国提供10 个名字,以避免台风名字的重复使用。

2.台风名字的选定:当一个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时,世界气象组织会根据命名表选取一个名字作为该热带气旋的名称。

通常,选取的名字会以音译方式对应到热带气旋的英文名,如“莫兰蒂”对应“Molanday”。

3.台风名字的替换:如果一个台风给某个地区造成了严重损失,该成员国可以向世界气象组织提出申请,将该名字从命名表中删除,并用一个新的名字替换。

例如,2005 年超强台风“龙王”给我国福建省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我国向世界气象组织申请将“龙王”这个名字从命名表中删除,并用新的名字“悟空”替代。

台风命名规则的意义在于,它使得全球各国在台风预警和防范工作中能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通过命名规则,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记忆台风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预警和防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风命名方法
苏拉、达维、海葵……,没错!这些是近期袭来的几场台风的名字,知道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这些名字是按照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确定的命名规则取的,具体如下:
1. 对于发生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的热带气旋,首先邀请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14个国家和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组成140个名字的命名表。

2. 提供的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能是商业机构的名字,必须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

3. 命名表共分10组,每组包含每个成员提供的名字各一个,按各成员名称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各成员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表翻译成当地语言。

4. 当经度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时,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东京台风中心就负责从台风委员会确定的140个名字的命名表中依次选取一个名字对它命名,并给予它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704,代表2007年第4号热带风暴。

命名表中的名字循环重复使用,如近期的三场台风苏拉、达维、海葵分别来自于命名表中的10-14、1-1、1-2
5. 当某个台风造成了严重灾害,“声名狼藉”后,为了防止它与今后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名称从命名表中删除,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

命名表中的名字被删除后原先提供的国家或地区另外再提供一个予以补充。

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个台风因“罪大恶极”而从命名表中除名。

140个名字的命名表(截至到现在)
因“罪大恶极”而从命名表中除名的台风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