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抢救及临床护理

合集下载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引言概述: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是妇产科紧急情况中最常见的一种。

如果不及时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产后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至关重要。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和分类1.1 定义: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1.2 分类:根据出血原因可分为原发性产后出血和继发性产后出血。

1.3 原发性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不良、子宫破裂、胎盘残留、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二、产后出血的危害和风险评估2.1 危害:产后出血可能导致贫血、休克、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2.2 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孕妇的产后出血风险,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抢救措施。

2.3 评估指标包括孕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等。

三、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的制定3.1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包括妇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输血科医生、手术室护士等的紧密合作。

3.2 制定详细的抢救流程:包括快速识别产后出血、紧急通知相关人员、迅速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等。

3.3 提前准备必要的设备和药物:如输血设备、止血药物、手术器械等。

四、产后出血应急抢救的具体措施4.1 快速控制出血源:通过子宫按摩、药物催缩子宫、手动剥离胎盘等方式控制出血源。

4.2 及时输血: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临床症状,及时输注红细胞悬液和血浆等血液制品。

4.3 考虑手术干预:对于无法控制的产后出血,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等。

五、产后出血应急抢救后的监测和护理5.1 监测: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尿量、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的监测。

5.2 护理: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

5.3 定期复查: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定期复查,确保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抢救预案对于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产后出血处理流程三级预警

产后出血处理流程三级预警

产后出血处理流程三级预警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出现的异常出血,是产科急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临床中,通常会根据出血的程度进行三级预警处理,以确保能尽早诊断和处理产后出血。

一级预警:轻度出血轻度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较少,属于正常范围内。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以下的处理流程:1.产妇休息:产后要使产妇保持平卧休息的状态,以降低腹腔内压力,减少出血量。

2.监测出血量:护士会每隔一定时间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和出血量,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如有变化及时处理。

3.给予滴注宫缩剂: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可以给予产妇滴注宫缩剂,以帮助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4.补充血容量:可以给予产妇输液,补充体液和血容量,以维持循环稳定。

5.早期离床活动:当产妇出血量稳定后,可以适当提早进行早期离床活动,有助于子宫收缩和恢复。

二级预警:中度出血中度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增加,但未达到大出血的程度。

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进行以下处理流程:1.及时更换垫子:护士需要及时更换产妇的护理垫子,测量出血量,并记录下来。

2.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护士会通过触诊判断子宫的收缩情况,如果子宫没有有效收缩,可能需要考虑给予宫缩剂或其他处理措施。

3.给予输液治疗:在中度出血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大量的输液来补充失血所致的低血容量状态。

4.吸引照明:对于中度出血的产妇,为了避免感染和保持清洁,需要进行吸引照明,以清除子宫腔内残留的凝血物。

5.定期检查生命体征:护士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如有异常变化需要及时处理。

三级预警:大出血大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已经超过了中度出血的范围。

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以下处理流程:1.紧急手术:对于大出血的产妇,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包括宫颈分解术、子宫刮宫或甚至子宫切除术等。

2.快速测量出血量:护士需要迅速测量出血量,并记录下来,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状况的严重程度。

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者产后48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

产后出血是威胁产妇生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对挽救产妇生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首先,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护士或医生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包括观察产妇的面色、血压、脉搏、出血量等情况。

同时,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和手术室准备人员,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其次,进行有效的止血措施。

对于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不良,导致子宫大量出血。

因此,可以通过注射催产素或者手动按摩子宫来促使子宫收缩,从而止血。

此外,也可以考虑进行子宫动脉球囊阻断术或者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同时,及时输血。

对于产后大出血的产妇,由于失血过多会导致贫血和休克,因此需要及时输注新鲜全血或红细胞悬液,以维持产妇的血容量和循环功能。

另外,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休克、心力衰竭等。

最后,在抢救的同时,要及时通知家属,保持与家属的沟通,
让家属了解产妇的病情和抢救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总之,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产妇的生命构成威胁。

在抢救产后出血时,要做到迅速、果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力求最
大限度地挽救产妇的生命。

希望通过抢救流程的介绍,能够让医护
人员在面对产后出血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危害。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现的大出血,是产科急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产妇生命。

因此,建立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案制定、抢救措施、抢救器材、团队配备和术后管理五个部分详细阐述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一、预案制定1.1 制定团队:应组建由产科医生、护士、麻醉师、输血科医生等组成的抢救团队。

1.2 制定流程:明确产后出血的识别标准、抢救流程和分工,确保每个环节的配合和衔接。

1.3 制定培训:定期对抢救团队进行模拟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产后出血的能力和效率。

二、抢救措施2.1 快速识别:产后出血的早期症状包括阴道大出血、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应立即识别并启动抢救程序。

2.2 控制出血:通过宫缩素、子宫按摩、宫颈夹夹术等方式迅速控制出血源。

2.3 输血支持: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输注红细胞、血浆等血液制品,维持患者循环稳定。

三、抢救器材3.1 输血器材:包括输血管、输血袋、输血泵等器材,确保输血快速、安全进行。

3.2 手术器械:备有子宫刮宫器、子宫缝合针等器械,以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使用。

3.3 监护设备:保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设备齐全,如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

四、团队配备4.1 产科医生: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产后出血,确保抢救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2 护士团队: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工作,负责输血、监测等工作,保障患者安全。

4.3 麻醉师:负责麻醉管理,确保患者在手术中的舒适和安全。

五、术后管理5.1 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患者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防止再次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

5.2 术后护理:加强产后患者的护理管理,保持室内清洁、通风,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5.3 术后复查:定期复查产后出血患者的子宫大小、子宫复原情况等,确保康复情况良好。

综上所述,建立完善的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对于保障产妇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团队合作、设备配备、培训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产后出血抢救的效率和成功率,保障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

重视心理支 持 , 提 高急 救护 理效 应 :
卫 生保健意识 , 宣传孕 期保健 知识 , 教会
中国社 区医师 2 0 1 3 年 第1 5 卷第 8期 2 8 3
护理 论著
C H { N £ s E c o M M u N t T Y D O C T O R s
慢性 功能性便秘护理体会
剥离不全 、 滞 留及 粘 连 者 及 时 清 宫 或 徒 手
有许多社 会心理 因素存 在 。如 孕产 妇为
逃 避 计 划 生 育 而 隐 瞒生 育 史 , 有 手 术 指 征
般 紧急处理 : ①取 平卧位 : 去枕 , 腿 部抬 高 3 0 。 , 利 于下 肢 静 脉 回流 , 增 加 回
进展 , 以及 时 处 理 。( 3 ) 产后 监测 : 产 后 出
总数的 2 % ~3 % … 。产 后 出血 发生 快 ,
来势凶猛 , 产后 密 切 观 察 , 早期 发现 , 采 取 及 时 有 效 的 救 护 措 施 可 减 少 产 后 出 血 并 发症 及 产 妇 死 亡 率 。2 0 0 6~2 0 1 0年 收 治 产后 血 患 者 4 0例 , 现 将 出 血 原 因 及 急 救 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临床 资 料
雷 天 会 4 0 2 5 6 0重 庆 医 科 大 学 中 医 药 学 院 附 属 铜
食物c
生 活 指 导
泻叶等 , 均 为蒽醌 类泻药 , 久 用可 损伤 肠
壁神经丛 , 产 生 耐 药 和大 肠 黑 变 病 。还 有
梁 中 医 院
些患者根据广告 而购 买使用 某些 通便 茶 及排毒胶 囊 等 , 而 这些 “ 保健品” 中都 含
系, 严密观察 产程 , 提 高 判 断 异 常 产 力 的

针对产后出血的病例护理

针对产后出血的病例护理

针对产后出血的病例护理简介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分娩后,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大量出血。

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出血,并提供适当的护理。

护理目标1. 控制出血: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停止产后出血。

2. 维持血压稳定:保持产妇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防止血压过低导致意识丧失或休克。

3. 维持产妇的生命体征稳定:监测体温、呼吸和心率,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异常情况。

4. 提供心理支持:产妇可能会感到紧张、恐惧或焦虑,需要提供安慰和支持。

5. 教育产妇和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产后出血。

护理措施1. 紧急抢救措施:- 立即呼叫医生或护士,报告出血情况。

- 同时通知血库准备输血所需的血液制品。

- 记录出血量和时间,以便医疗团队评估情况。

- 保持产妇的平卧位,抬高下肢,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 将静脉通路建立好,以备急需输液或输血时使用。

2. 医疗干预:- 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药物治疗,如子宫收缩剂和止血药物。

-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3. 监测和评估:- 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及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 定期测量和记录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以评估出血程度和输血需求。

- 观察产妇的阴道流血情况,记录出血量和血块的大小和颜色。

4. 心理支持:- 向产妇和家属解释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供安慰和支持。

- 倾听产妇的感受和需求,积极回应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 鼓励产妇参与决策,增强其对治疗和康复的信心。

5. 教育指导:- 向产妇和家属提供关于产后护理的知识和技巧,如正确的会阴冷敷、卫生习惯等。

- 强调产妇休息和饮食的重要性,以促进康复和恢复体力。

- 指导产妇进行适当的锻炼,帮助恢复体力和促进子宫恢复正常。

结论针对产后出血的病例,护理工作的目标是控制出血、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

护士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并提供全面的护理和监测。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 临 床护 理
新鲜全血, 补充. J 、 血/ 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仑沏、 顺 凝血因子。团
2 1 护理 评估 . 2 11 病史 重点收集与产后出血有关的病史, .. 如孕前所患
作 者单 位 :1 10 黑 龙江 省齐 齐哈 尔市 第 二医 院 l 60 6 兰静 ) 省齐 齐哈 尔市 妇 幼保健 院 ( 秀玲 韩 葛 利丽 庄林) 黑 龙江
1 临床观察
11 密切观察脉搏、 . 血压变化 产后短时间发生阴道大量出血 导致失血 胜休克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和体征。 在休克早期常常出现脉
21 诊断检查 .- 3 2 2 护理措施 .
评估产后出血, 观察阴道 出血是否凝固, 估计
出血量; 测量生命体征、 中心静脉压。 检查血常规, 凝血时间等。 出、
医用臭氧 自血疗法顺利完成 的有 效措 施。团 参考文献
【 叶任高, 1 】 陆再英. 内科学 第六版.0 4 5 — 5 20,7 6.
程做好医护配合, 访、 及回 心理指导、 宣传教育等工作。
3 结果
经过细心的治疗与护理 , 0 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中1例 8
病患者取得 了预期 的良好效 果 , 功能恶化进 程得到 了缓解 , 肺 因 再 次急性发作而住 院的间期得 以延长, 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 社会效益 。
产后出血 是指产妇在 胎儿娩 出2 h内出血 量超 过5 0 , 4 0 ml 是 产 科常见 的严 重并发症, 是产妇死亡 的重要原 因之一。 主要 病 因
的出血胜疾病、 重症肝炎 ; 人工流产史、 产后出血史 ; 妊娠期合并妊 高征、 前置胎盘、 胎盘早剥、 多胎妊娠; 产程过长、 软产道裂伤等。

2 21 预防产后出血 加强产前、 .. 孕期保健 , 定期接受产前 检查 , 高危患者应提前入 院; 重视分娩 期护理, 防止产程 延长, 注 意保护 会阴, 指导产妇 正确 使用腹压 ; 时正确处理 胎盘娩 出和 及 测量出血量; 加强产后观察和护理 , 定时测量产妇 的血压、 脉搏、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引言概述: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妇女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

它是妇产科急诊的常见病症之一,如果不及时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对于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和分类1.1 产后出血的定义: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产妇失血量超过500毫升(自然分娩)或超过1000毫升(剖宫产)的情况。

1.2 产后出血的分类:根据出血原因,产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产后出血和继发性产后出血。

1.3 原发性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不良、产褥期子宫感染、子宫破裂等。

此类出血通常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发生。

继发性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残留、子宫颈裂伤、子宫动脉破裂等。

此类出血通常在产后24小时后发生。

二、产后出血应急抢救的原则2.1 快速判断:产后出血应急抢救的第一原则是快速判断出血原因和程度。

通过观察产妇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出血原因和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2 及时止血: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法。

如子宫收缩不良可通过催产素和负压引产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如子宫内膜残留可通过宫腔刮宫清除残留物等方法止血。

2.3 补充血容量:产妇失血后,应及时补充血容量,以维持循环稳定。

可以通过输血、输液等方式补充体液和红细胞,同时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调整液体输注速度。

三、产后出血应急抢救的具体措施3.1 原发性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3.1.1 促进子宫收缩:通过催产素注射、负压引产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3.1.2 清除子宫内膜残留:对于子宫内膜残留引起的出血,可通过宫腔刮宫等方法清除残留物,以止血。

3.1.3 控制出血源:对于子宫破裂等原因引起的出血,应及时进行手术修复,控制出血源。

四、继发性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4.1 停止子宫颈裂伤出血:对于子宫颈裂伤引起的出血,可通过缝合或结扎止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的抢救及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及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对2004年-2006年在我科住院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12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积极抢救和正确的护理下,出血产妇的危险得以解除。

结论及时科学的抢救及护理对与产后出血患者的转归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护理;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危害很大,其发病迅速,如果对患者进行的急救不够及时,可对其生命有很大的影响,此并发症为致使产妇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

故提高急救能力,争分夺秒抢救患者非常重要。

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至2006年对产后出血患者128例进行急救,现将抢救体会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1 临床资料
2004年-2006年在我科住院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128例,其中大于500ml小于800ml的110例,大于800ml的17例,初产妇47例,经产妇81例,未做过产前检查4例,年龄最大41岁,最小22岁,平均26.4岁,分娩方式:剖宫产68例,阴道分娩60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96例,占75%;胎盘原因16例,占12.5%,软产道损伤8例,占6.1%;子宫破裂2例,占1.56%;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96例占76%,治愈127例占98%,死亡2例,占4.1%。

2 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控,防止并发症发生
2.1 对有高危风险的孕妇应给予密切的监控,加强护理措施,经常对其进行巡防,并对其进行各项宣教,让其了解并发症发生和预防的措施,从而在治疗中给予积极配合。

让孕妇学会如何自行进行胎动的检测,并告知其异常情况有哪些方面,出现异常应立即就诊。

2.2 产妇在分娩时的监控措施
2.2.1 胎心等进行密切的监控,对患者的宫口情况进行检查,以了解产程的具体情况。

如出现异常应给予对症处理。

宫口开全,维持一条静脉通路,并进行好各项准备工作,给予其进行分娩操作,在应用缩宫素药物时应要让护理人员进行看护,对其情况进行观察,以便及时处理。

2.2.2 产妇在第二产程阶段应注意对产妇的胎心情况,并要避免对产妇的软产道有所损伤,保护好产妇的会阴部位。

在分娩之后应立即对产妇的出血量进行分析,计算具体的剂量后给予相应的处理。

2.2.3 产妇在第三产程阶段应注意对产妇的娩出胎盘的情况,对其胎盘进行仔细的检查,查看其是不是完整,并对产妇的产道情况进行检查,如有裂伤应进行处理。

2.2.4 对产妇分娩的出血进行收集,以计算产妇的准确的出血量,如产妇出血量较多应找出出血的具体原因,及时给予处理。

并应对产妇的面色等情况进行观察。

3 急救措施
3.1 产妇出现此并发症后不应慌张,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急救措
施,护士长对所有人员进行分配工作,给予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3.2 及时地给予产妇输血,可给予其建立大于2条的静脉通道进行输液及输血治疗。

使用留置针,严密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

3.3 ,应保持通畅,给予其进行吸氧治疗,及时观察用氧效果如面色口唇是否转红润等。

3.4 持续对产妇进行子宫的按摩治疗,应用的方法如下。

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下压,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3.5 配合主治医生进行各项急救工作,迅速找出出血的具体原因给予对症处理,及时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并做好配血工作,以便对其进行输血治疗。

3.6 患者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位,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

4 讨论
4.1 做好产前产后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本组资料显示,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多为高危妊娠者,具有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产后出血史、剖宫产史、人流史、多次分娩史子宫肌瘤病史、高血压、贫血等病史;妊娠期有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分娩期有宫缩乏力,急产难产、剖宫产,胎盘滞留等,因此产科医护人员
要掌握和识别高危妊娠及产后高危因素。

4.2 产后出血的抢救,重在及时发现与处理,对产妇要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及宫底高度,掌握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即:宫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多,开始先在宫腔内或阴道内滞留,以后再流出来。

对小量持续性出血的产妇不可忽视,当发生产后出血时,应进行积极的救治,对症处理。

4.3 本组资料中,4例未做过产前检查,其中1例因逃避计划生育在家中分娩,发生产后大出血后才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因此,我们要做好孕期保健宣传工作,以提高公民的健康意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4.4 产科医护人员要加强技术交流,促进信息沟通,提高产科质量,应用催产素引产,应专人严密观察、记录产程,时刻警惕子宫破裂、本组资料中2例发生子宫破裂,1例及时行剖宫产,保证了母子平安。

另1例瘢痕子宫,未住院自行口服蓖麻油炒鸡蛋引产无效,于当日在乡镇医院静滴催产素引产,发生难产,在转往医院过程中发生子宫破裂,胎死腹中,虽开放绿色通道,因失去抢救时机未能抢救成功,因此,产科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产科技术服务及操作常规;产前禁用米索引产,禁用蓖麻油炒鸡蛋引产,严格掌握催产素应用指征,宫缩过强时正确处理抑制宫缩。

高危孕产妇处置效果不好时及时与上级医院沟通,必要时及时转诊。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4. [2]余江,张进,宋岩峰.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