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基础写诗歌要讲形象思维

合集下载

写作指导:诗歌创作技巧

写作指导:诗歌创作技巧

写作指导:诗歌创作技巧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诗用形象思维写作:写诗要用形象思维。

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

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

”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

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

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

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

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

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

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诗是“想象的表现”: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

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

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

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

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

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

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

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

诗歌写作指导

诗歌写作指导

诗歌写作指导【篇一:小学生诗歌写作指导】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优美的诗篇——雪使白狗身上肿——与诗同行趣味故事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

但他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

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

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

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

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

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一古人在雪天作诗) 思路点拨这就是诗?也许你看了会这样问。

对,这就是诗。

也许你会觉得不大好写,不过没问题,本讲就教你学习写写儿童诗。

训练题目这次习作是要求我们自己动手写诗。

那么,就让我们怀着一颗童心,大胆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写出有趣的童诗。

训练要点1.内容、题材、形式不限,自由写。

2.要写出自己的情感,要有童真童趣。

3.题目自拟。

4.习作写好后认真阅读,仔细修改,然后与同学交流。

方程式解说这次训练的目标是学习写作儿童诗。

少年,是天赐的写诗的黄金时代,因为春风吻香的花瓣、蝶翅扇起的清风、蛙声喊出的月光??都是我们不竭的灵感,都能让我们的诗情汩汩流出。

那么,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从儿童诗写起吧,从而迈出写诗的第一步??儿童诗就是指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

首先是进行相似联想,也就是根据你所写对象与其他事物形状的某些相似特征来展开联想。

比如有一首《小烟囱》就是这样的:淘气的小烟囱,我问你:好端端的,你干嘛学抽烟呢这首小诗就是抓住了烟囱冒烟、和人们抽烟时冒烟形状的相似性来写的。

多么形象呀。

再比如一首《草莓》:夏哥哥一来,这位爱漂亮的小姑娘,就羞涩地戴上了火红的面纱。

草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事物,可这首小诗把草莓想象为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火红的面纱”不仅写出了草莓成熟时的颜色,而且有种羞涩的味道,耐人寻味。

形象思维与诗歌

形象思维与诗歌

形象思维与诗歌诗歌,作为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而形象思维,恰是诗歌创作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它赋予了诗歌生命与灵魂,使其能够穿越时空,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形象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形象来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不同于逻辑思维的严谨与理性,更侧重于通过直观、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在诗歌中,形象思维使得诗人能够将抽象的情感、理念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具体形象,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想要传达的信息。

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通过对庐山瀑布的生动描绘,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

这里的“飞流直下”“三千尺”“银河落九天”等形象,并非单纯的客观描述,而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将自己对瀑布的惊叹与赞美之情融入其中,让读者在感受到瀑布的壮美之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澎湃。

再看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和鸟本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它们却因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花朵似乎也在为时事而落泪,鸟儿的鸣叫也令人心惊,这种将人的情感赋予花鸟的写法,正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诗人在战乱时期的痛苦与无奈。

形象思维在诗歌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能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当诗人用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情感时,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容易产生共鸣。

一个生动的形象往往比抽象的论述更能打动人心,让人沉浸其中,难以忘怀。

其次,形象思维有助于丰富诗歌的内涵。

通过具体的形象,诗人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出更加深刻、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这些形象不仅仅是表面的描绘,更是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通过对形象的解读,可以挖掘出更多深层次的意义。

此外,形象思维还能提升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歌中的形象往往经过诗人的精心雕琢,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它们或优美、或雄浑、或婉约、或豪放,以各种不同的姿态展现着诗歌的魅力。

如何写诗歌的方法

如何写诗歌的方法

如何写诗歌的方法
如何写诗歌?这是不少人在文艺创作门槛上常遇到的难题,然而,一首好的诗歌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需写出高质量的作品,除了需要勤奋刻苦努力之外,也需要一定的熟练技巧才能施展手腕,于是,下面就来介绍如何写诗歌的方法,以便读者可以将文字抽象的思想用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

首先值得提示的是,任何人都能够写出正确而美观的诗歌,重要的是勤奋细心些,尤其是在写诗歌时要具有直觉力,让脑海里的构思形象涌出来,这往往是很主要的一步,因为有多少想象力,就等于有多少创作空间,增强了作品的创意气息和主题表达的全面性,得当利用,可以极大增强作品的效果。

其次,拙作者要掌握和控制语言,这是展现才华的关键所在,得当的语法结构和正确有力的用词来说明情感体验,让思维面对新感受和未知意义,这也需要文件作者对读者能有始终如一的理解,使构思和意味都能准确传达,文字才能表达出一致的内容与精神,让读者更有收获体验而不至于影响读者的情感体验。

再次,要利用文字的美感,在字里行间化解情态和思考能量,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可以在一首诗中展现出卓尔不凡的才卦,并且让读者产生联想和思考,透过语言体验,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物理感受。

最后,总结一下,如何写诗歌的方法: 1. 勤奋刻苦,提升直觉力;2. 掌握控制语言,让情感体验准确传达,避免影响读者的体验;3. 利用文字的美感,让诗歌充满哲学思想,并使读者对文字有更多的体会与积累。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书写出一首高质量的有哲理思想的诗歌,除了需要付出大量努力外,有一定的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调动思维,施展手腕,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好作品,更有读者能与其有所共鸣,进即可享受体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逐步成就新的辉煌。

学写诗歌的方法

学写诗歌的方法

学写诗歌的方法摘要: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2.诗歌的构思与创作技巧3.诗歌的修改与完善4.实践与提高正文:诗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味和艺术价值的文学形式。

学习写诗歌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

下面将为您介绍学写诗歌的方法,帮助您轻松入门诗歌创作。

一、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1.形式美: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音韵、对仗等外部形式美。

2.内容美:诗歌蕴含丰富的意象、情感、哲理等内在内容美。

3.语言特点:诗歌语言具有精炼、形象、生动、含蓄等特点。

二、诗歌的构思与创作技巧1.选题:选择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题材,如自然、爱情、哲理等。

2.立意:明确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3.构思:设想诗歌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等。

4.表达:运用形象思维,借助丰富的修辞手法,将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仗、排比、设问、反问等。

三、诗歌的修改与完善1.字词推敲:检查词语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

2.句子打磨:注意句子的韵味、对仗和表达效果。

3.整体调整:审视诗歌的结构、形式、主题等,进行整体优化。

4.借鉴学习:阅读名家名篇,学习借鉴优秀诗歌的创作经验。

四、实践与提高1.多写多练:坚持创作,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

2.交流分享:参加诗歌创作交流活动,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学习。

3.学习理论知识:阅读诗歌理论书籍,了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创作技法。

4.融合其他艺术:尝试将诗歌与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拓宽创作视野。

掌握以上学写诗歌的方法,相信您定能迈进诗歌创作的殿堂。

在学习过程中,切勿止步于理论,更要注重实践。

诗歌创作技巧如何写好一首现代诗

诗歌创作技巧如何写好一首现代诗

诗歌创作技巧如何写好一首现代诗现代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自由奔放、抒发情感的特点,对于创作者来说,掌握一些诗歌创作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写好一首现代诗的技巧,希望对诗歌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抒发情感现代诗的核心是情感的表达,要写好一首现代诗,首先要明确自己要表达的情感,并将其贯穿于整首诗中。

诗人可以通过描写景物、人物形象、事件等方式来抒发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独特体验。

二、选用独特的意象和符号现代诗倾向于使用独特的意象和符号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诗人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作为诗歌中的意象,通过对意象的运用和描绘,加深读者对诗歌中情感的理解。

三、注意节奏和韵律现代诗的节奏和韵律通常是自由的,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但是,良好的节奏和韵律可以使诗歌更加优美流畅,并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诗人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音乐性元素,如押韵、平仄、重音等,来塑造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四、运用意境描写现代诗具有较强的意境表现力,通过对景物、情感的描写和联想,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人可以运用具象的描写和抽象的联想,营造出独特的文学意境,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五、语言的选择现代诗追求简练、凝炼的语言风格。

诗人应该善于选择一些简洁而有力的词语,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

并且,诗歌中的语言应具有艺术性,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加诗歌的表现力。

六、结构的安排现代诗的结构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自由的。

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情感,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来编排诗歌。

结构的安排要有层次感,起承转合,将诗歌的表达逻辑清晰地呈现出来。

七、精益求精,反复修改创作一首好的现代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诗人需要不断地反复修改,剔除冗余的部分,精炼语言,提升表达效果。

只有经过反复琢磨和打磨,才能达到最佳的创作效果。

总结起来,写好一首现代诗需要诗人有创新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抒发情感、选用独特的意象和符号、注意节奏和韵律、运用意境描写、选择恰当的语言、合理的结构安排和经过反复修改等技巧,诗人可以创作出优美、精湛的现代诗作。

现代诗歌格式范文

现代诗歌格式范文

现代诗歌格式范文摘要:一、现代诗歌概述二、现代诗歌的格式规范1.行与诗节2.诗行长度3.押韵与节奏4.标点符号与空格三、现代诗歌的创作技巧1.形象思维2.语言创新3.情感表达4.意境营造四、现代诗歌的鉴赏与评价1.诗歌内容2.艺术表现3.思想深度4.创新程度五、优秀现代诗歌示例分析正文:一、现代诗歌概述现代诗歌是一种具有现代审美观念和表现方式的诗歌形式。

它起源于20世纪初,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与现代诗歌相比,传统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较大的束缚。

现代诗歌则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新,追求自由、真实和独立的表达。

二、现代诗歌的格式规范1.行与诗节现代诗歌在格式上没有严格的限制,但为了使诗歌更具可读性和美感,诗人通常会将诗歌分为若干行和诗节。

诗行的数量可以根据内容进行调整,诗节则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在节奏和结构进行划分。

2.诗行长度现代诗歌的诗行长度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伸缩。

较短的诗行可以表现紧凑、简洁的意境,而较长的诗行则可以展现丰富的内涵和抒发强烈的情感。

3.押韵与节奏现代诗歌的押韵方式多样,可以是严格的押韵,也可以是宽松的押韵。

此外,诗歌的节奏不仅体现在押韵上,还可以通过诗行内部的音韵、语气和意境来体现。

4.标点符号与空格现代诗歌中的标点符号和空格运用较为灵活,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需要进行调整。

合理的运用标点符号和空格,可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三、现代诗歌的创作技巧1.形象思维现代诗歌的创作要求诗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抽象、深刻的哲理。

形象思维是诗歌创作的基石,也是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

2.语言创新现代诗歌在语言运用上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诗人可以通过突破传统语法规则、创造新词和活用词汇等手法,展现诗歌的独特魅力。

3.情感表达现代诗歌强调情感的真实表达,诗人可以运用第一人称视角,深入挖掘内心世界,展现丰富的情感层次。

4.意境营造现代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诗人可以通过描绘具象景象,传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使诗歌具有更深刻的内涵。

诗歌的概念和特点

诗歌的概念和特点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深邃的情感、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为特点。

它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一、诗歌的概念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充满意象和象征的文学形式。

它以抒发内心情感、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生哲理为主要内容,通过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诗歌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一种人类情感的宣泄和表达。

二、诗歌的特点1. 情感丰富: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它以情感为核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抒发,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

优秀的诗歌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引起共鸣,让人们在情感上得到启示和慰藉。

2. 语言精炼:诗歌的语言必须精炼、准确,能够以最少的文字传达最丰富的意蕴。

在诗歌中,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经过作者的精心选择和锤炼,它们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意象生动: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结合,它通过具象的描绘传达出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生动的意象能够让诗歌更加形象、生动,让读者在感官上得到愉悦和震撼。

4. 象征丰富:诗歌中的象征是作者用来寄托情感、表达思想的形象化符号。

它通过暗示、隐喻等方式,让读者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象征的运用能够增强诗歌的深度和广度,让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5. 节奏感强:诗歌是有节奏的,它通过音韵、节拍等手段,创造出独特的音乐美感。

节奏感强的诗歌能够让读者在听觉上得到享受,同时也能更好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6. 艺术夸张: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常常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通过对事物的夸大或缩小,强化作品的艺术效果。

这种夸张不仅能够突出事物的特征,也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7. 形象思维:诗歌的创作常常依赖于形象思维,作者通过对事物的直观感受和想象,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这种形象思维能够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在感官上得到愉悦和震撼。

8. 含蓄蕴藉:诗歌往往不直接表露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而是通过意象、象征等手法间接地传达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诗歌要讲形象思维古往今来,有关诗词创作方面的评论和资料,真可谓"汗牛充栋",一辈子也读不完。

具有相当诗词功底的同志,可以选择一点前人的诗话、词话,今人的诗词赏析、艺术探幽之类的书籍读一读,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创作能力。

而初学者若想依赖这些读物来提高自己的诗词创作水平,那就像进了大商场,商品琳琅满目,看得眼花缭乱,一时很难选中你所需要的东西,往往费时甚多而所得甚少。

所以,在学习中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

现在诗坛上有所谓"老干部体",这名称有褒有贬。

褒者,认为这些作品内容健康,爱憎分明,格调高昂,反映了老干部丰富的生活、斗争经验和革命豪情;贬者,"大实话",不讲比兴,缺少艺术夸张,缺乏含蓄蕴藉,诗味不浓。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作品的句式、韵脚符合要求,但不讲平仄,缺乏古典诗词所要求的音乐节奏感。

这样的诗,只要构思好,有诗意,也不失为好诗,但不能算是律诗,也不能标以词牌。

我认为毛主席给陈毅同志的信中所指出的两点,对我们学习旧体诗很有指导意义:----"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

"(《毛泽东诗词集》)266页)----"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同上264页)毛主席所说的形象思维,不仅限于诗的创作,而是有关文艺创作的科学论断,深刻地阐释了文艺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方法,揭示了文艺创作中思维活动的特征。

"形象思维"也叫"艺术思维",是作家、艺术家认识与反映现实生活的形象化的思维活动。

作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活不断进行深入地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同时始终凭借种种最能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具体的感性材料,在明确的思想指导下,在强烈的思想活动和丰富的想象基础上,把那些富于形象性的感性材料,加以概括、集中,构成完整而富有意义的艺术形象。

作家、艺术家的形象思维活动,总是受他们的世界观的支配的。

丰富的艺术修养与创作经验对形象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

见《辞海》"形象思维"条]形象思维是相对逻辑思维而言的。

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或理论思维、科学思维。

这种思维是运用客观事物的抽象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形式是三段论式。

例如:"凡是金属都是导体,铁是金属,所以铁是导体。

"第一个判断--凡是金属都是导体--叫做大前提;第二个判断--铁是金属--叫做小前提;第三个判断--铁是导体--则是推绎出的结论。

一般说来科学家、哲学家、理论家基本上运用逻辑思维,"基本上",也就是说,并非完全排除形象思维。

一切科学发明创造,在它研究论证之前,没有一点想象力是不可能的。

科学论证中的假设,也离不开想象。

形象思维是运用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联想、想象乃至幻想的过程。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也就是说反映事物内部属性的,给人以认识上的深化;而形象则反映事物外部特征,给人以美感。

毛主席推崇李贺的诗。

我以为李贺的诗,除具有飞腾的想象力之外,还非常善于描绘事物外部特征。

例如:剑叫"玉龙",除反映剑的洁白、明亮形象外,还反映舞剑时,剑如龙的飞腾;酒叫"琥珀",则反映了它的颜色和清澄明亮的特征;太阳叫"苍圆",则反映了它的形状和背景特征;春草叫"寒绿",秋花叫"冷红",反映了二者时令和颜色特征。

形象思维不是判断、推理的过程,而是运用形象的联系,进行想象乃至幻想的过程。

逻辑思维,要求推绎出科学的结论来,反映事物本质;形象思维,则要求创造出鲜明的、典型的形象来,以具体的人和事,具体的生活现象和细节,来反映作家的社会观念。

形象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它容许夸张,容许虚构。

这里以李白的《夜宿山寺》为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由危楼之高,联想到接近于天,于是"手可摘星辰";虚构天上有人,于是"不敢高声语"。

一般说来,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基本上用的是形象思维。

说"基本上",也就是说,并不完全排斥逻辑思维。

例如,艺术家创作之前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进行分析、综合,则需运用逻辑思维;在小说、戏剧等作品中,人物某些对话,特别议论性的对话,往往也用逻辑思维。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里,有所谓:"文以载道,诗以言志"的说法。

这说法既表明了各别文体的职能,也表明其创作的思维特征。

文章要讲道理,主要用逻辑思维;诗要抒发情感,主要用形象思维。

国外也有类似的说法:"┅┅艺术家,即以用形象的言语来说话为主的人,那宣传家,即以用论理底言语来说话为主的人┅┅"(蒲力汗诺夫《论艺术》)在诗词创作中运用形象思维,也遵循一般艺术思维的规律,排斥概念化、公式化,但它又有其特殊的规律:作者要在严格的模式、短小的篇幅之内,用生动的语言,将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感情,化作可见、可闻、可触的形象。

正如唐代僧虚中所说:"真诗之人,心合造化,言合万象。

且天地日月草木烟云,皆为我用,合我晦明。

"(《诗学指南》)诗词(主要指抒情诗,不包括叙事史诗和戏剧诗)中的形象既不同于小说、戏剧中那种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不同于音乐的听觉形象、绘画的视觉形象给人以直接的感受,它更精粹,更富于象征性、符号化。

明人屠隆在《论诗文》中说:"诗道之所以为贵者,在体物肖象,传神写意,妙入玄中,理超象外……"。

一首好诗(词)往往要通过读者思索,乃至想象,才能领会其中的情意,而且越咀嚼越有兴味。

从古至今,大多以"意境"的高下来品评诗词的优劣。

什么叫"意境"?从字面上讲,"意"就是情意,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意境就直称"境界"),是具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

在诗词创作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而是通过物象表达出来的;"境"不能是纯客观的死的物象,而是有灵魂、有情意的载体。

简单地说,"意境"就是诗词中所描绘的形象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境界。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写心而徘徊。

"这也许是古人对意境最早的概括。

优秀的作品应该是情意美、形象美,并且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当然,这个"美"字,尤其是"情意美",由于时代不同,人的社会地位差别,标准不尽一致,"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鲁迅说得好,焦大绝不会爱林妹妹。

所以,对诗的“意境"的见解总是见仁见智的。

但是有一点是比较趋于一致的,就是离开形象思维,也就谈不上什么"意境"。

判别一首诗或词运用形象思维如何,就看这首诗或词的每一句,乃至每个字,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生动的画面、场景、情节、背景等。

被历代诗评家所称道的温庭筠《商山早行》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诗人就是用六种事物的声象、形象,反映了"道路辛苦,羁旅愁思。

"有关诗词形象思维的论述,古今中外浩如烟海。

笔者诗词功底甚浅,猎涉不广,只能就学习毛主席《致陈毅》初步探索所得,谈点粗浅的意见,同初学者共同探讨,并请教于方家学者。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叫"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

例如上面所举的两首诗:苏轼以"扫不开"的"花影"比喻政敌,抒发自己的愤懑;柳宗元以"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自况,抒发政治上失意后的孤傲和寂愤。

这两首政治抒情诗,并不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政治生活感受,而是从深入观察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花影的移动、寒江上的钓翁等,以这类形象来折射自己当时的心态。

这里再介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两首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全唐诗》只收录黄巢三首诗,另一首是《自题像》,毛主席在《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借用了这首诗中的"记得当年草上飞"句。

上面两首 "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咏菊诗,旧时唐诗选本多弃置不选,解放后的新编唐诗选,大都选上了。

无疑,如前所述,因为时代不同,黄巢这位农民起义领袖不再被歧视,反被推崇,"情意美"的标准也随之有别。

第一首以挺立劲拔"满院栽"于"飒飒西风"中的菊丛,象征劳苦大众;为它的开不逢时---"蕊寒香冷蝶难来"----而鸣不平;继之,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要彻底打倒这不平----"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把春天的温暖同样给予菊花。

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意,是诗人对唐王朝腐败政治的强烈不满和极端失望,从而激发出主宰世界、扭转乾坤的理想。

这理想也可以说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它借历来文人以象征孤傲绝俗的菊花形象表达出来。

第二首据说是黄巢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而写的。

这诗赋予菊花以坚强的斗争的性格,用以象征敢于造反的农民起义者的形象。

前两句比喻一旦农民起义兴起之后,唐王朝就将像百花凋谢一样,走向灭亡。

后两句寄托着诗人的希望,象征着将来起义军胜利占领长安后的美好情景。

再介绍两首借小松树的形象寄意寓情的诗。

一首是李商隐的《题小松》: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李商隐生活在唐帝国日益衰败的时代,对皇帝昏庸、宦官专政和藩镇跋扈深为不满。

他不像黄巢那样起来造反,而是热衷于政治革新,但在当时朋党的倾轧中,他始终被排斥,于禄微位卑的幕僚生活中度过一生。

他的不少诗晦涩难解,而这首咏物言志诗却比较通俗明了。

大意是: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清风。

桃李盛开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

一年之内桃李等花卉几经枯荣,而你长大后,则具栋梁之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