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备考:好山、好水、好地方
《好山好水好风光》说课稿

《好山好水好风光》说课稿一、说教材《好山好水好风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主题《我们神圣的国土》中的活动二。
该教材根据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具体化,强调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学生的选择性。
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索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学习。
本活动通过介绍我国不同地域的地理特点,让学生从安徽的范例出发,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由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多样的地形,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发现祖国地形复杂,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美丽,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说学习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与学情的分析,我这样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亲近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爱护世界自然遗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护自然,爱护文化遗产,文明旅游,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重点:亲近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我国的山水之美,了解中国世界自然遗产。
活动难点:感受我国的山水之美,爱护中国世界自然遗产。
四、说教法、学法(一)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采取适合于他们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学习教材没有枯燥感、恐惧感。
我运用课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我国地形的特点;找一找,说一说,赞美家乡的美景;通过课前收集、课中展示,感悟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开展自己喜欢的活动,让学生亲近祖国的山水,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好山好水好地方_教案

好山好水好地方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及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近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重点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活动难点知道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中国地形图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一些反映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活动过程活动1:祖国的山河1、教师引导谈话: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这个大家庭里都有什么呀?学生说:美丽的山水、华夏五千年文明、各民族同胞和睦相处……教师:这么美丽的国土,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真是“好山好水好地方”!(板书)2、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教师:请同学们先看看这幅中国地形图,(图中橘红色代表3000米以上的高原,黄色代表500米---3000米的高原,绿色代表平原)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生: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教师: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
接下来请欣赏一组我国各地自然风光的图片,想一想,这里是那里?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如:雪域高原、沙漠戈壁、草原、水乡、沙滩等。
生答:师生小结:辽阔的平原土地肥沃,江南水乡河流交织、风景秀丽,那么我们的家乡湖南省郴州市的自然坏境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活动二:家乡的美景1、展示反映家乡自然环境的图片资料。
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家乡郴州是绿树成荫,大大小小的山峦叠起,河流小溪绕山一弯又一弯,是典型的丘陵地形。
2、找一找:我的家乡在哪里?(学生找到后,教师在课件上的地图中点击。
)2、填一填:将我家住址填写在教材页的方框里。
(湖南省郴州市街号)3、夸一夸:我的家乡山、水美。
4、小结:我们的家乡郴州有浓厚的历史底蕴,文化深厚,风景秀美,。
现在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福城”这一称谓实至名归!我们更为是郴州人感到自豪!活动三:感悟不同的美丽1、过渡语引入话题教师:我们的家乡很美丽,我们的祖国更美丽。
《我们神圣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教案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提高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我国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山水风光的影响。
例如:我国地形的多样性,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以及气候的多样性,如亚热带、温带、寒带等,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我国丰富多样的山水风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形、气候对山水风光的影响,以及如何欣赏和保护这些景观。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片、视频等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我国山水风光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保护我们的山水资源?”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地形模型,演示地形、气候对山水风光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我们神圣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这一课后,我感慨颇深。这节课让我意识到,在教授学生认识我国山水风光的同时,如何引导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课堂上,我尽力通过生动的案例、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领略到我国山河的壮丽。在讲授地形、气候对山水风光的影响时,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些吃力。于是,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运用实物模型、实验操作等方式,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知识点。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地形、气候对山水风光的影响,以及如何欣赏和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景观。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护我们的国土美景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 好山好水好风光PPT名师课件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列入时间:2003年
地理位置:三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在云南 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地处东亚、南亚和 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
地理特征:三江并流区是世界上蕴藏最丰 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 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景区有118座海拔 5000米以上的雪山、原始森林和数百个冰蚀湖 泊。三江并流地区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 的地区之一,是北半球生物景观的缩影。
④下图是长江还是黄河的干流剖面图?
根据流经的地形高度判断为长江。长江 上游的落差很大。
2.欣赏教材第49页的四个自然景观,交 流与这四个景观有关的诗歌,体会这些自然景 观的文化韵味。
助读资料:
※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宋琬《江上阻风》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 景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国南方喀斯特
列入时间:第一期是2007年,第二期是2014 年
地理位置:位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 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 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
地理特征:中国南方喀斯特由云南石林的剑 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 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 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于50万年至3亿年间,总 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热带至 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样本之一。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好山好水好风光》部编版

-分析保护自然景观的方法和途径:学生需要学会分析案例,探讨有效的保护自然景观的措施。
例:讨论如何平衡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例:制定一个简单的环保行动计划,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参加植树活动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自然景观的基本概念、独特性和保护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保护自然景观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护美好家园贡献力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对实验操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实验原理理解不够透彻、操作不规范等。针对这些问题,我需要在实验前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并在实验过程中加强指导,确保学生们能够掌握实验要领。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部分,我觉得可以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反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让学生们自己来总结所学内容,这样既能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自然景观的独特性和保护自然景观的重要性。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保护自然景观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减少塑料使用来保护环境。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家乡美 丽的地方?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好山好水好地方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宽阔的街道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美丽的油菜花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高高的山和建筑物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绿色的茶园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我们这里有山,有水,有宽阔的街道。还有 美丽的油菜花......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Fra bibliotek共10张PPT)
高高的山峰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香溪河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激流的河水
《好山好水好地方》PPT课件|鄂教版 (共10张PPT)
二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好山好水好地方教案鄂教

教案:二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好山好水好地方》鄂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好山好水好地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我国的好山好水好地方。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如何让学生将热爱生活的态度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我国的好山好水好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的好山好水好地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热爱生活。
五、教学内容1. 我国的好山好水好地方: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名山大川、湖泊美景等。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环保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
3. 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4.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我国山水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好山好水好地方。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一些名山大川、湖泊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每个好山好水好地方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其独特的魅力。
4. 学生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好山好水好地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环保教育:教师讲解环保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热爱生活: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7.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8. 总结反思: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1、好山好水好地方

1 好山好水好地方教科书分析本主题由“我们这里很美”“留住精彩”“风光名胜故事多”三个主题,六个页面组成。
每一个主题活动两个页面。
在“我们这里很美”的两个页面中,选取了农村和城市各种不同的自然风光,体现了家乡的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在展示、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美。
“留住精彩”以照片和孩子们生活的画面做背景,同样涉及了农村和城市两个场景,这些照片既体现了家乡的人文景观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又体现了儿童的快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围绕这一点展开,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风光名胜故事多”这两个页面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呈现方式。
第一个页面告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乡各种不同的事物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多种角度去调查。
第二个页面以黄鹤楼为例,示范家乡名胜古迹故事的学习。
黄鹤楼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在全国影响很大,还有很多优美的传说故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黄鹤楼的气魄,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时,也可根据当地的情况选取一个例子重点讲,然后让学生进行拓展。
教学目标:1.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感受家乡的美景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以及它们的故事。
活动准备: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并搜集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自然风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方法:指导法、观察法、讲解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谈话导入:教师出示几张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请学生欣赏照片上的景色。
照片中拍摄的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瞧,这里有山、有水,多美呀!你的感受和我一样吗?也请你把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准备得比较典型的照片、图片。
3、指名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介绍自己搜集的照片。
教师就如何介绍,给学生提一些建议。
如:你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照片上都有谁啊?你那天都玩了些什么?你高兴吗?(师生、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基备考:好山、好水、好地方
中国,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直到现在,我国疆域约143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领海约470万平方公里。
疆域广阔当然也就诞生了很多的好山好水好地方供大家游玩!
一
三山
1. 黄山:地处安徽南部。
我国第一个文化、自然双遗产。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2. 庐山:地处江西九江。
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句。
3. 雁荡山:地处浙江乐清。
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
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陈志岁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
二
五岳
1. 东岳泰山:地处山东泰安。
又名岱宗、岱岳,有“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
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2. 西岳华山:地处位于陕西渭南。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
华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
3. 南岳衡山:地处湖南中部。
又名寿岳、南山。
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
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
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
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
4. 北岳恒山:地处山西浑源。
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等,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
恒山横亘于山西北部高原与冀中平原之间,因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地理位置的特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许多帝王、名将都在此打过仗,古代关隘、城堡、烽火台等众多古代战场遗迹保存了下来。
恒山道教始于西汉,北魏始兴盛,成为主流全真派圣地。
恒山山脉也是山西省矿产资源的富集区,是山西省东北部煤、铁等的主产区。
5. 中岳嵩山:地处河南西部。
古称“外方”,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
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功夫之源。
《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
三
宗教名山
1. 四大佛教名山:
山西五台山—文殊(世界文化遗产)
四川峨眉山—普贤(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安徽九华山—地藏
浙江普陀山—观音
五台山位于黄河流域,普陀山位于东海,峨眉山和九华山位于长江流域。
2. 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当山(道教第一名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
均位于长江流域。
四
河流湖泊
1. 长江: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流经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级行政区,注入东海。
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是嘉陵江,流量最大的是岷江,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2. 黄河:亚洲第二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流经青、川、甘、宁、蒙、陕、晋、豫、鲁9个省级行政区,注入渤海。
中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形成“悬河”。
近年来频繁出现断流现象。
3. 三江源:金沙江处于长江上游。
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
黄河是流经北方第一大河。
4.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获得中国世界纪录协会的世界最深大峡谷、世界最长大峡谷两项世界纪录的认证。
5. 五大淡水湖: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江苏太湖、江苏洪泽湖、安徽巢湖。
6. 五湖:彭蠡(即鄱阳湖)、洞庭湖、巢湖、太湖、鉴湖(鉴湖到了清代被洪泽湖代替)。
7. 四海:东海、西海(现今的黄海)、南海、北海(现今的渤海)。
五
七大古都
1. 西安: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古都之首,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周、秦、汉、隋、唐等朝代均崛起于关中并正式建都于西安,是十三朝古都。
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2.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在此建都。
3. 南京: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4. 北京:中国西周时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的燕国的都城。
自中国金朝起成为古代中国首都——中都。
自元朝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
5. 开封: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都会”。
6. 杭州:自秦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五代吴越国和南宋在此定都,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7. 安阳: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是具有3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公元前1387年商王盘庚在现市区小屯一带正式建都,历时273年,成为商代后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商之后又有曹魏、后赵、前燕、东魏、冉魏、北齐先后在今安阳北郊的邺城建都。
试题练习
01
(单选)我国地大物博,遍布名山秀水,其中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的是()
A. 蓬莱山
B. 黄山
C. 雁荡山
D. 庐山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雁荡山:地处浙江乐清。
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
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陈志岁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02
(单选)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五湖四海皆兄弟”的说法。
其中“四海”是指东海、西海(现今的黄海)、南海、北海(现今的渤海)。
那么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五湖”的是()
A. 洞庭湖
B. 芜湖
C. 巢湖
D. 洪泽湖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五湖是指:彭蠡(即鄱阳湖)、洞庭湖、巢湖、太湖、鉴湖(鉴湖到了清代被洪泽湖代替)。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03
(单选)北京市,是我国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那么,北京是从()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
A. 周朝
B. 金朝
C. 元朝
D. 明朝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北京,中国西周时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的燕国的都城。
自中国金朝起成为古代中国首都:中都。
自元朝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更多内容尽在江西人事考试网_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关注江西华图官方微信(jxhuatu),新浪微博@江西华图官方,获取最新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