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合集下载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
[ 结论 ] 据老 年 病人 的心 理特 点 , 针 对性 的有效 的心 理 护理 , 根 作 能够 有效 的 帮助 老年 患 者 消除 思想 负担 和 消极 情 绪 , 持 良好稳 定 的心 态 , 立战 胜 保 树
疾病 的信 心 , 极配 合 医护治 疗 , 进 疾 病 早 日康 复 , 积 促 对提 高 老 年 人 生存 能 力和 生活 质 量有 着 重 要 意 义 。
【 关键词 】 老年患者
心理特 点
心理护理
方法
. 【 文章编号 】 6 2 2 2 ( 0 1- 7 5 0 17 —5 32 1 0 1- 2 1) 1
基 础 上 , 得 病 人 的信 任 , 取 鼓励 病 人 战胜 疾 病 , 加其 与 疾病 斗争 的 勇 增
气 , 时 向病 人耐 心地 传 授一 些 医学基 础 知识 , 病人 更 加有 信 心早 日 同 使
而保 持心 情舒 畅。
5 评 价方 法及 结果
人尤 其老 年病 人的 心身护 理 , 一定 要抓住 老 年病 人 的心理 特点 , 针对 性 作 的心理护 理和 治疗 , 以护理 人 员不仅要 有 扎实 的 专业理 论 知识 , 所 过硬 的
实 际操作本 领 , 有 一定的社 会学 、 还要 心理 学和 语言 学知识 , 切配 合医护 密
【 摘要 】 [ 目的] 解老年人 的心理特 点, 了 作针对性 的心理护理, 以配 合住院期间的治疗 , 促进患者早 日 康复, 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方法] [ 对
1 O 内科老年 患 者分 成两 组 , 验组 和对 照组进 行 观察 对 比评 价 。结果 ] 6例 实 [ 实验 组心 理 护理 后心 理障 碍 有不 同程度 的减 轻 和消 除 , 到最 佳治疗 状 态。 达

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及护理1 临床常见心理特点1.1 恐惧、焦虑、抑郁由于身体的老化、疾病的痛苦、丧失部分或全部生活能力,老年人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变化。

1.2 敏感、多疑敏感多疑,富于恶性联想,常把一些无关的病情与自己联系起来,怀疑和猜测医护人员及亲友对自己隐瞒病情,从而导致精神恍惚,身体疲惫,影响治疗[1]。

1.3 孤单、寂寞抱病在身,子女自立而纷纷离开家庭,老伴年迈体弱或去世,使老人倍感孤独、寂寞,有被抛弃感。

1.4 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定多疑或有绝望心理老年病人,情绪多不稳定、幼稚,心胸较狭窄,好猜疑,好妒忌,自尊心强,易激惹。

甚至和小孩一样为不顺心的小事而哭泣,因某处照顾不周而生气甚至蛮不讲理。

受到不良刺激立即情绪激动,跟人大吵大闹。

1.5 自卑、自弃见于病情较重、疗效不明显或病情反复者。

这类病人常较悲观,不愿与人交谈,对治疗及疾病的转归表现漠然,不积极配合治疗,有的病人甚至有自杀念头。

1.6 偏执、暴燥、自持心理个性较强的老人常表现为:顺从性差、固执己见、不听从治疗和护理安排;心胸狭窄、好妒忌、脾气暴燥;过强自信心,认为自己年岁大、阅历深,不愿接受医护人员特别是年轻护理人员的指导。

1.7 过强依赖心理情感变得脆弱、敏感,顺从依赖,喜欢周围人对他尊敬,希望子女朋友来探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对医护人员存在很大的依赖心理。

2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为基础,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以及采用有关心理学的手段,从而影响或者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2]。

2.1 护理措施2.1.1 收集资料全面评估患者,详细收集资料,特别是患者的经历、生活时代背景、文化程度、对健康的理解程度,深刻理解老年患者的心态,才能与老人进行沟通,从而找出个体的心理问题。

2.1.2 环境要求洁净、清新的物理环境;舒适、优美的人文环境;轻松、愉快的恢复环境,均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生理心理变化;疾病特点;护理要点;饮食、皮肤及排便护理)

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生理心理变化;疾病特点;护理要点;饮食、皮肤及排便护理)

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生理心理变化;疾病特点;护理要点;饮食、皮肤及排便护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正在逐渐延长,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也相应的增长,因此,对老年病人的保健和疾病防治工作日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器官自然衰退,新陈代谢发生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由于老年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可形成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状态,这些不利的因素使老年人容易患病,护理人员根据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护理,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康复。

-1-老年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1. 生理变化(1)循环机能的变化老年人心血管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心脏收缩力降低,输出量减少,有些器官供血量出现改变,传导系统发生变化,心率减慢,心肌内血管增厚、变硬,失去弹性。

(2)呼吸功能的改变老年人呼吸功能降低,呼吸肌及有关韧带萎缩变硬,支气管、肺的弹性减弱,肺泡胀大,肺活量变小,咳嗽反射迟缓,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发生继发感染,甚至造成严重的呼吸衰竭。

(3)消化机能的改变老年人胃肠道分泌机能减弱,消化机能降低,食量减少,胃肠功能紊乱,易发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4)泌尿系统功能改变老年人肾小球数量显著减少,滤过率明显降低,尿生成减少,另一方面,膀胱容量减小,常不自觉排出尿液,夜间尿频、尿多。

(5)免疫系统功能改变免疫细胞逐渐减少,机体免疫监护机能减退。

(6)运动系统功能改变肌肉松弛,骨质疏松,容易引起骨折。

(7)其他各系统功能均减退,疾病易感性增强。

2. 心理变化老年病人由于器官衰竭,生理功能减退,老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形成特殊的心理状态,有些人性情比较固执,不易合作,总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对年轻人看不惯,生活缺乏目标,不注意个人卫生,患病时过度担心自己的健康,易产生悲观心理。

简述老年人护理的特点

简述老年人护理的特点
政府支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和福利,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 求
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和慈善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和问题
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
社区护理服务的 定义和特点
社区护理服务在 老年人护理中的 重要性
社区护理服务的 发展趋势和未来 展望
心理护理:包括情绪支持、 心理疏导等方面的需求
社会交往:包括社交活动、 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03
护理服务的专业性
专业护理人员的必要性
具备专业知识 和技能
关注老年人的 身心健康
能够提供个性 化的护理服务
有效沟通,建 立信任关系
护理服务的专业性
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和情感关怀
添加标题
提高护理效率:通 过信息化手段,可 以快速、准确地记 录和传递护理信息, 减少人工操作的时 间和错误率,提高
护理效率。
添加标题
提升护理质量:信 息化护理服务可以 实现实时监控、数 据分析和预测,及 时发现和解决潜在 问题,提高护理质
量。
添加标题
促进跨学科合作:信 息化护理服务可以促 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 作与交流,使医生、 护士、康复师等医疗 团队成员能够更好地 协作,为老年人提供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 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 的阐述观点。
长期护理服务的挑战
护理人员短缺: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但护理人员数量不足 护理质量参差不齐:不同护理机构的服务质量差异较大 费用高昂:长期护理服务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特点护理员培训

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特点护理员培训

老年人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的护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医疗及心理护理,护理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以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首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身体机能逐渐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器官功能会逐渐减弱,身体活动能力减退。

他们的代谢率降低,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容易出现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

此外,老年人的免疫力也会减弱,容易感染疾病。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员需要注意老年人的饮食及营养摄入,注意避免疾病传播,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其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是容易产生焦虑和孤独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容易失去亲友,陷入孤独的境地。

他们对于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未来的担忧会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

护理员需要耐心倾听老年人的烦恼和忧虑,给予他们关爱和安慰。

同时,护理员还可以组织老年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增加社交互动,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此外,老年人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也会出现下降。

他们的大脑功能会逐渐减退,记忆和思维能力不如年轻人敏锐。

这也意味着老年人容易出现遗忘、迷路等问题。

护理员需要耐心引导老年人进行日常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在照顾老年人时,护理员需要做好记录和提醒工作,确保老年人的安全。

最后,老年人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也不容忽视。

老年人需要接受关于健康养生、疾病预防和应对等方面的知识。

护理员需要通过培训,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为老年人提供准确和有用的健康指导。

总结起来,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需要特殊的护理关注。

护理员需要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及需求,提供合适的医疗和心理护理。

通过专业的培训,护理员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照顾。

老年患者心理变化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心理变化特点及护理
动 介 绍 医 院环 境 及 院规 ,使 其 在 心 理 上 有 安 全 感 ,学 会 谈 话 技
可不 发热 、咳嗽,甚至肺 C a也无 明显表现 ,只有体检 时才 发
现 。一些 已患有心血管疾病 的老 年人 ,中风前 的先 兆和 不典型
24 出 院 时 的心 理 护 理 .
当患者出院时 , 一方 面将 有 关 注 意 事
项 告诉 忠 者 家 属 ,另 一 方 面 要 写 好 一 份 详 细 的 出 院 指 导 交给 患
者或 者家属。以保证 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得到延续 。对 于老 年 人 的 心理 卫 生 ,首 先 要 使 其 理解 人 的 生 老 病 死 是 自然 规 律 ,不
第 8 第2 卷 0期 ・ 总第 1 0期 0 21 0 0年 1 0月 ・下 半 月 刊
◎ 呷 鼎
D, L教 O EF :பைடு நூலகம் A T I O /
老 年 患者 心 理 特 点 及 护理 变化
邱 勤 吉林 省 辽 源 市 妇 婴 医院 ( 3 2 0) 贾 玉 琦 吉 林 省 辽 源 市 中 医院 ( 3 2 0) 16 0 16 0
21 患者初期 或新人 院的心理 护理 医 院的陌生环 境加上 疾 . 病 的 煎 熬 病 人 首 先 易产 生孤 独 感 ,缺 乏 安 全 感 而 感 到 焦 虑 ,担 心工作和经济 负担 。而病人 的 “ 角色 ”使病人 处于被动地位 , 因此病人变得拘谨 、沉默 ,而病人此 时需要安慰 。老年病人 适 应新环境 的能力差 ,多年来养 成的生活习惯一旦被打乱会 影响 老 人 情 绪 ,因此 我 们 在 护 理 工 作 中应 多给 予 照 顾 和 谅 解 ,应 主
豁达 ,保持乐观情绪 ;而性格 内向的老年 人心情积郁 ,气机 不 畅 ,使 潜 在 的 疾 病 有 所 发 展 。如 高血 压 、 冠 心 病 发 作 、 胃病 ,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要点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要点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要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我国居民寿命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老年人是健康脆弱的群体,是一个疾病高发的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在生理、生化、组织形态等方面都会出现退行性变化。

加之自身疾病的折磨,老年患者更易产生心理障碍。

同时心理因素也是直接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此,就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措施进行阐述如下。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孤独感:老年患者由于由于儿女长大不在自己身边,忙于工作,不能陪护自己,即使能陪护,有的老年患者面对不孝顺的子孙感到孤独和心灰意冷,情感十分脆弱。

紧张、恐惧:以病情较重的老年患者多见。

多数老人畏惧死亡,当得知自己患有严重疾病时便会精神紧张,担心疾病的愈后,产生强烈的求生欲,有些需要手术的患者入院前尤其是对主刀医生、责任护士不够信任,担心手术失败。

表现为对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对话敏感、易激惹。

有人则害怕无人照顾而烦燥不安。

悲观失望:老人由于社会角色改变,家庭地位下降及长期孤独寂寞,一旦生病,他们易产生悲观情绪。

也有的老年患者显现天真言行,常提难以实现的要求,情绪波动大,稍不顺心就与护士或患友冲突,爱哭,自控力极差,容易走极端,甚至与家属或医务人员对着干不配合治疗。

过分依赖:主要以病程长,依赖性强的老年患者为主。

表现为事事依靠别人,即使自己能完成的事也不去做,有的老人则小病大养,不愿出院,过分依赖家人和医护人员,表现出类似儿童般的依赖性。

护理对策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环境对老人心理活动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护士要根据现有的住院条件,尽可能地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在病房设置、病员安排、病房周边环境等方面,都要尽可能使其安静,整治、舒适、美观,尽量减少不良环境对患者的刺激。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主动与患者交谈,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老年护理学知识点

老年护理学知识点

老年护理学知识点简介:老年护理学是一门关于老年人护理的学科,旨在帮助护理人员了解和应对老年人特殊需求,并提供安全、全面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老年护理学知识点,包括老年人的身心特征、常见健康问题以及适宜的护理方法。

一、老年人的身心特征1. 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开始下降。

他们的骨骼、肌肉和关节容易变得脆弱,免疫力下降,视力和听力减弱,消化系统功能减退等。

2. 心理特点:老年人常常面临心理问题,如孤独、抑郁、焦虑等。

这些问题可能与退休、亲人离世以及身体状况下滑有关。

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对提供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老年健康问题以下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并提供相应的护理:1. 失能:老年人常常因退化性疾病或意外事故而导致失能。

护理人员需要提供生活自理技能培训、康复护理等支持,以帮助老年失能患者恢复或维持日常生活能力。

2. 营养不良:老年人营养摄入不足是常见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提供营养咨询、合理饮食安排以及必要的营养补充,保证老年人的健康和营养需求。

3. 药物管理:老年人常常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而这可能导致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应了解老年人的药物清单,确保正确使用药物并监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

4. 跌倒风险:老年人由于肌肉和骨骼的变化,跌倒的风险较高。

护理人员应排除跌倒的危险因素,如清除走道障碍物,提供合适的辅助工具等,以确保老年人的安全。

三、老年护理的方法与技巧1. 沟通技巧:与老年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提供优质护理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保持耐心、倾听,并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交流。

2. 康复护理:对于失能的老年人,护理人员可以开展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以帮助他们恢复功能。

3. 心理支持:老年人常常需要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应提供情感支持,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提供心理咨询等。

4. 安全管理:护理人员需要保证老年人的安全,如防止跌倒、避免事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内科收治的300例慢性病老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并分析心理护理结果。

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措施,心理情况均得到了改善,其对医疗人员也充满了信任,可以在治疗中给予配合。

结论:在给老年人护理时把握老年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战胜疾病,使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老年患者;心理变化;护理
在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时,必需根据其心理学上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多会表现出不良心理,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且老年慢性患者的疾病多为终身性,治疗时间长,多会出现复发。

故临床治疗时应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情况,给予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预,以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现将笔者临床中心理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共收治老年患者300例。

临床病例尤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梗塞等患者居多。

男128例(42.6%),女172例(57.4%);年龄70~82岁,平均70.24岁。

针对此阶段老年患者笔者进行了心理特点分析并实施心理护理方案,有效的减轻老年患者在诊疗期间经常出现的焦虑、抑郁、孤独感等心理问题,在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开始利用护理、治疗的一切机会,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以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性格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指导。

2 结果
300 例老年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耐心护理,均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3 讨论
3.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3.1.1 脑功能下降,记忆力衰退,这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联
想与回忆增多,思维内容杂乱无意义,感到苦恼;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对外界的声光等刺激反应敏感,情绪易激动。

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思维缺乏创造性[1]。

3.1.2 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经常被负面情绪控制。

易激怒,动不动便大发雷霆,或易哭泣,经常产生抑郁、焦虑、孤独感、自闭和对死亡的恐惧等心理。

对外界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不易被环境激发热情,还经常出现消极言行。

3.1.3 趋向保守,固执己见。

许多老年人在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作风和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作风和习惯不断受到强化。

因此,他们在评价和处理事物时,往往容易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正确认识和适应生活现状。

3.1.4 喜安静、惧孤独,不耐寂寞。

愿意在安静、清闲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学习。

有些老年人当离开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时,往往若有所失,产生孤独寂寞之感。

3.1.5 希望健康长寿。

因此他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旦生了病则希望尽快痊愈,不留后遗症,不给后辈增加负担,尽可能达到延年益寿,能够看到自己愿望的实现。

3.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3.2.1 抑郁心理受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亡的威胁而产生,表现为情绪低落、少语。

食欲下降、持续失眠。

严重者出现自杀行为。

有的自暴自弃、放弃治疗,有的蒙头卧床不见医生护士和家人。

3.2.2 恐惧、焦虑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过分担心,表现为充满紧张与期待,面容紧绷,愁眉紧锁,心慌意乱,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睡眠及食欲不佳等。

3.2.3 敏感、猜疑患者怀疑医护人员刻意隐瞒病情,表现为极为关注医护人员的讲话内容,易受暗示、情绪波动大。

3.2.4 自尊心过强患者退休后由于社会地位改变,容易出现性格和行为的改变。

表现容易表现出固执、自私、幼稚、生闷气等不良情绪。

3.2.5 孤独、寂寞患者住院时间较长而又缺少家人陪护。

表现患者常表现为卧床不动,情绪低沉、怨天尤人、易怒易烦。

不主动与医生护士说话,有问题不敢问,不随便与病友交谈,盼望着亲友早来探视,病未痊愈就想回家。

4 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特点运用有效的交流方
式,加强沟通,才能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2],有效提高救护质量。

4.1 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护理患者进入病房时,护士就应主动热情接待患者,搀扶患者到病床,帮助整理用物,亲切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为患者住院后的心理护理打好基础。

将患者介绍给同室病友,让他与大家尽快熟悉起来。

4.2 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完善的安全设施
病房的布局要符合老年人需求。

要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配备轮椅,地面做防滑处理。

4.3 提供细致的生活护理
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规律的生活,保持身体清洁和及时处理分泌物,并预防并发症。

要协助患者床上翻身、拍背,经常按摩其受压部位。

保持床铺干净、整齐。

4.4 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技术
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在用药时应提供详尽的用药指导,在为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技术熟练,操作动作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痛苦。

熟练的技术操作会给患者一个“放心”的态度,使他们产生一种信任感,治疗前做好每次操作的解释工作,提出疑问时要耐心热情地给予解答。

4.5 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4.5.1 对有抑郁的老年患者:主动地介绍治疗的新进展,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向患者讲解情绪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指出良好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有利于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归。

4.5.2 对有焦虑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和检查前,应该向其说明目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患者产生紧张情绪。

多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使之对疾病有科学的认识。

指导患者在治疗活动之余,进行必要的文娱和消遣活动以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

现代的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护理工作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它的对象是患有各种各样疾病而同时又具有各种个性特征的人[3]。

因此它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广大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加强业务技术和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为老年患者早日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富强.老年心理健康枕边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0-34.
[2]洪炜,高姝贤,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20.
[3]姜干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0.
(编辑:程旭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