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第一章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工程热力学-01 基本概念及定义

平衡状态1
p1 v1
p
p2
2
压容图 p-v图
平衡状态2
p1
1
p2 v2
O
v2
v1
v
12
1-4 状态方程式
在平衡状态下,由气态物质组成的系统,只要知道两个独立的 状态参数,系统的状态就完全确定,即所有的状态参数的数值随之 确定。这说明状态参数间存在某种确定的函数关系,状态参数之间 存在着确定的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就称为热力学函数。
(2)当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只要没有外界的影响, 系统的状态就不会发生变化。
(3)整个系统可用一组具有确定数值的温度、压力及其他参
? 数来描述其状态。
10
经验表明,确定热力学系统所处平衡状态所需的独立状 态参数的数目,就等于系统和外界间进行能量传递方式的数 目。对于工程上常见的气态物质组成的系统,系统和外界间传递 的能量只限于热量和系统容积变化所作的功两种形式,因此只需 要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即可描述一个平衡状态。
3、平衡状态、稳定状态、均匀状态
(1)关于稳定状态与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时,状态参数虽不随时间改 变,但它是依靠外界影响来维持的。而平 衡状态是不受外界影响时,参数不随时间 变化的状态。
85℃ 20℃
90℃
15℃
铜棒
平衡必稳定,稳定未必平衡。
(2)关于均匀状态与平衡 水
质统称为外界。 通常选取工质作为热力学系统,把高温热源、低温热源
等其他物体取作外界。
3、边界 ——热力学系统和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边界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 边界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假想的。
3
二、热力学系统的分类 依据——有无物质或能量的交换
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及重要公式

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及重要公式1.热力学系统和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被观察的物质或物体,它可以是一个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或隔离系统。
热力学过程是指系统经历的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分为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焓过程等。
2.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表述,即能量守恒原则。
它可以表示为: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功。
该定律说明了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系统对外做的功。
3.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也被称为熵增定律。
它可以表述为系统总熵永不减小,即所有自然界的过程和现象都遵循熵增的趋势。
根据熵的定义,dS≥Q/T,其中dS表示系统熵的增量,Q表示吸收的热量,T表示温度。
这个公式说明了系统的熵增量等于吸收的热量除以温度。
4.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在等温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保持温度不变,即温度恒定。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常数,即在等温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呈反比关系。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在热量交换上完全隔绝,即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零。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γ=常数,其中γ为绝热指数,指的是在绝热过程中,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幂指数之积的常数。
5.卡诺循环:卡诺循环是热力学中一种完美的热机循环,它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卡诺循环是理想的热机循环,它在可逆过程中实现了最大的功效率。
卡诺循环的功效率可表示为η=(T1-T2)/T1,其中T1表示高温热源的温度,T2表示低温热源的温度。
6.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是热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明在温度等于绝对零度时,所有系统的熵都将趋于零。
这个定律的提出为研究低温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这些是工程热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公式。
工程热力学作为能源工程和热力工程等领域的基础学科,对于能量转换和热力设备的设计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之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之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之外界或者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之闭口系统,也称操纵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之开口系统,又称操纵体积,简称操纵体,其界面称之操纵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之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与物质交换,称之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之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构成的系统称之复相系,如固、液、气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构成的系统称之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一致化学成分构成的系统称之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与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与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之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之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假如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与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之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之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类物理量称之工质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者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者密度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之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之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关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
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

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之间转换的媒介物质。
系统:热设备中分离出来作为热力学研究对象的物体。
状态参数:描述系统宏观特性的物理量。
热力学平衡态: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则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态。
压力:系统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垂直作用力.温度: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标: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状态公理:对于一定组元的闭口系统,当其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用与该系统有关的准静态功形式的数量n加上一个象征传热方式的独立状态参数,即(n+1)个独立状态参数来确定.热力过程:系统从初始平衡态到终了平衡态所经历的全部状态。
准静态过程:如过程进行的足够缓慢,则封闭系统经历的每一中间状态足够接近平衡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可逆过程:系统经历一个过程后如果系统和外界都能恢复到各自的初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无任何不可逆因素的准静态过程是可逆过程.循环:工质从初态出发,经过一系列过程有回到初态,这种闭合的过程称为循环.可逆循环:全由可逆过程粘组成的循环。
不可逆循环:含有不可逆过程的循环.第二章热力学能:物质分子运动具有的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分子势能称为物质的热力学能.体积功:工质体积改变所做的功。
热量:除功以外,通过系统边界和外界之间传递的能量。
焓:引进或排出工质输入或输出系统的总能量。
技术功:工程技术上将可以直接利用的动能差、位能差和轴功三项之和称为技术功。
功:物质间通过宏观运动发生相互作用传递的能量。
轴功:外界通过旋转轴对流动工质所做的功。
流动功:外界对流入系统工质所做的功。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说法: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开尔文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卡诺循环:两热源间的可逆循环,由定温吸热、绝热膨胀、定温放热、绝热压缩四个可逆过程组成。
卡诺定理:在温度为T1的高温热源和温度为T2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其热效率相等,与工质的性质无关;在温度为T1的高温热源和温度为T2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循环,以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最高.熵:沿可逆过程的克劳修斯积分,与路径无关,由初、终状态决定。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学科,它关注系统的宏观性质和变化。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界面、过程、平衡状态、状态方程等。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的表述,它表示能量的增量等于传热和做功的总和。
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热的传递,W表示外界对系统做功。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过程的不可逆性,即熵增原理。
它指出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或保持不变,不会减少。
熵增原理对热能转化和能量传递的方向提供了限制。
4.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一系列热力学过程组成的闭合路径,通过这个路径,系统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终回到初始状态。
常见的热力学循环有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等。
5. 热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是用来描述物质宏观状态的物理量,常用的热力学性质包括温度、压力、内能、焓、熵等。
它们与热力学过程和相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6. 热力学方程热力学方程是用来描述物质宏观状态的数学关系。
常见的热力学方程有状态方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焓的变化方程、熵的变化方程等。
这些方程对于分析和计算热力学过程非常重要。
7.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热力学中一种理想的气体模型。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之间满足理想气体方程。
理想气体模型对于理解和研究气体性质和行为非常有用。
8. 发动机热力学循环发动机热力学循环是指内燃机和外燃机中进行热能转换的一系列过程。
常见的发动机热力学循环有奥托循环、迪塞尔循环等。
通过研究发动机热力学循环,可以优化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9. 相变热力学相变热力学研究物质由一种相态转变为另一种相态的过程。
相变热力学包括液体-气体相变、固体-液体相变、固体-气体相变等。
了解相变热力学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工程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学科,它关注系统的宏观性质和变化。
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与重要公式

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与重要公式工程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与能量传递的科学,它是指热力学原理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热力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能量的守恒性、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传递规律。
热力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与能源转化、工程设计等密切相关。
能量是物质存在时所具有的性质,它包括内能、动能和势能等形式。
热量是能量的一种传递方式,是由于温度差异而引起的能量传递。
功是物体由于受力而做的功,是一种能量转化的方式。
温度是物体的一种物理量,是衡量物体热平衡状态的指标。
热平衡是指物体之间没有温度差异,处在热平衡状态下的物体之间不发生热量传递。
在工程热力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公式用于描述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能量守恒定律,它认为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会转化为其他形式。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接受的热量和功等于物体输出的热量和功,即Q-W=ΔE,其中Q是系统的吸热量,W是系统所做的功,ΔE是系统的内能变化量。
另一个重要的公式是卡诺循环效率的计算公式,其中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循环,不可逆系统的效率与卡诺循环效率之差称为失效。
卡诺循环效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η=1-Tc/Th,其中η是卡诺循环效率,Tc是冷源的温度,Th是热源的温度。
工程热力学还涉及到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热传递过程的分析。
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的传递方式,根据傅里叶热传导定律,热的传导速率与温度梯度成正比。
热辐射是指物体表面由于温度而产生的热辐射,它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热对流是指流体由于温度差异而引起的传热现象,它的传热速率与流体的性质、温度差和流速等因素相关。
总之,工程热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工程科学,它涉及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规律。
在工程热力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公式,能够用于描述和分析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过程。
这些概念和公式为工程热力学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工程设计和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

国际实用温标的固定点
平衡状态
平衡氢三相点 平衡氢沸点 氖沸点 氧三相点 氧冷凝点
国际实用温标指定
值
T,K
t,℃
13.81 -259.34
20.28 -252.87
20.102 -246.048
54.361 -218.789
90.183 -182.962
平衡状态
水三相点 水沸点
锌凝固点 银凝固点 金凝固点
一、热力过程
定义:热力系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变化时所经 历的全部状态的总和。
二、准平衡(准静态)过程
准平衡过程的实现
工程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二、准平衡(准静态)过程
定义:由一系列平衡态组成的热力过程 实现条件:破坏平衡态存在的不平衡势差(温差、
力差、化学势差)应为无限小。 即Δp→0 ΔT→0 (Δμ→0)
工程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三、可逆过程
力学例子:
定义: 当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如果有可能使系统再
沿相同的路径逆行而恢复到原来状态,并使相互中所涉 及到的外界亦恢复到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 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实现条件:准平衡过程加无耗散效应的热力过程 才是可逆过程。
工程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用来实现能量相互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工质。
理想气体
工 质
实际气体
蒸气
工程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二、平衡状态
(一)热力状态:热力系在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宏观
物理状况。(简称状态)
(二)平衡状态 1、定义:一个热力系统,如果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
系统的状态能够始终保持不变,则系统的这种状态称为平衡 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之间转换的媒介物质。
系统:热设备中分离出来作为热力学研究对象的物体。
状态参数:描述系统宏观特性的物理量。
热力学平衡态: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则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态。
压力:系统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垂直作用力。
温度: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标: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状态公理:对于一定组元的闭口系统,当其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用与该系统有关的准静态功形式的数量n加上一个象征传热方式的独立状态参数,即(n+1)个独立状态参数来确定。
热力过程:系统从初始平衡态到终了平衡态所经历的全部状态。
准静态过程:如过程进行的足够缓慢,则封闭系统经历的每一中间状态足够接近平衡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可逆过程:系统经历一个过程后如果系统和外界都能恢复到各自的初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无任何不可逆因素的准静态过程是可逆过程。
循环:工质从初态出发,经过一系列过程有回到初态,这种闭合的过程称为循环。
可逆循环:全由可逆过程粘组成的循环。
不可逆循环:含有不可逆过程的循环。
第二章热力学能:物质分子运动具有的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分子势能称为物质的热力学能。
体积功:工质体积改变所做的功。
热量:除功以外,通过系统边界和外界之间传递的能量。
焓:引进或排出工质输入或输出系统的总能量。
技术功:工程技术上将可以直接利用的动能差、位能差和轴功三项之和称为技术功。
功:物质间通过宏观运动发生相互作用传递的能量。
轴功:外界通过旋转轴对流动工质所做的功。
流动功:外界对流入系统工质所做的功。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说法: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开尔文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卡诺循环:两热源间的可逆循环,由定温吸热、绝热膨胀、定温放热、绝热压缩四个可逆过程组成。
卡诺定理:在温度为T1的高温热源和温度为T2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其热效率相等,与工质的性质无关;在温度为T1的高温热源和温度为T2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循环,以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最高。
熵:沿可逆过程的克劳修斯积分,与路径无关,由初、终状态决定。
熵流:沿任何过程(可逆或不可逆)的克劳修斯积分,称为“熵流”。
熵产:系统熵的变化量与熵流之差。
熵增原理:在孤立系统和绝热系统中,如进行的过程是可逆过程,其系统总熵保持不变;如为不可逆过程,其熵增加;不论什么过程,其熵不可能减少。
第四章理想气体:热力学中,把完全符合PV=RT及热力学能仅为温度的函数U=U(T)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比热容:单位物量物体在准静态过程中温度升高1K(或1°C)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比热容”。
质量比热容:取1kg质量作为计量单位时,其比热容称为质量比热容。
体积比热容:取标准状态下1m^3气体的体积作为计量单位时,其比热容称为体积比热容。
摩尔比热容:取1mol作为计量单位时,其比热容称为摩尔比热容。
第五章饱和温度:饱和状态的温度称为饱和温度饱和压力:饱和状态的压力称为饱和压力饱和水:水温t等于水压p所对应的饱和温度ts,称为饱和水干饱和蒸汽:水蒸气温度t等于其压力p所对应的饱和温度ts,称为干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蒸汽的温度t高于其压力p所对应的饱和温度ts,称为过饱和蒸汽。
干度:1kg湿蒸汽中含xkg的饱和蒸汽,(1-x)kg饱和水。
绝热效率:实际输出功和理论实处功之比。
过冷度:水温t低于水压p所对应的饱和温度ts,称为未饱和水。
过热度:蒸汽的温度t高于其压力p所对应的饱和温度ts,称为过饱和蒸汽。
第六章理想混合气体:由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理想气体组成道尔顿分压力定律: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压力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的总和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总体积等于各组成气体分体积的总和质量分数:某组元的质量与混合气体总质量的比值称为该组元的质量分数。
摩尔分数:某组元物质的量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的比值。
体积分数:某组元分体积与混合气体总体积的比值称为该组元的体积分数。
湿空气:含水蒸汽的空气称为湿空气。
饱和空气:由饱和蒸汽与干空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被称为饱和空气未饱和空气:由过热蒸汽与干空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被称为未饱和空气干球温度:湿空气所对应的实际温度。
湿球温度:湿空气经过绝热饱和过程所达到的温度。
露点: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相应的饱和温度。
含湿量:一定容积的湿空气中水蒸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之比。
相对湿度: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与湿空气温度t下水蒸汽饱和压力之比。
湿空气的焓:1kg干空气的比焓,与0.001dkg水蒸汽焓的和。
第七章音速:微弱扰动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马赫数:工质流速与当地音速之比。
超音速流动:出口流速大于当地音速的流动。
亚音速流动:进口流速小于当地音速的流动。
临界流动:临界截面上的流动称为临界流动。
临界压力比:临界压力与进口压力之比称为临界压力比。
临界截面:沿喷管的可逆绝热流动中,气流速度等于当地音速的截面。
焦尔--汤姆逊效应:绝热节流的温度效应称为 “焦尔--汤姆逊效应。
第八章余隙容积:活塞与气缸盖之间留有的很小的余隙所形成的体积。
有效吸气容积:余隙容积中残余高压气体的膨胀,进气过程中吸入的气体体积。
余隙比:公式&=V o/Vs 称为余隙比。
容积效率:有效吸气体积与气缸工作体积之比。
最佳增压比:耗功最小,则两级增压比应相同,这个增压比称为最佳增压比。
第九章压缩比:压缩前的比体积与压缩后的比体积之比,它是表征内燃机工作体积大小的结构参数。
定容升压比:定容加热后的压力与加热前的压力之比,它是表示内燃机定容燃烧情况的特性参数。
定压预胀比:定压加热后的比体积与加热前的比体积之比,它是表示内燃机定压燃烧情况的特性参数。
平均进热温度:定温加热过程与原加热过程比熵的变化量相同,且加热量相同平均放热温度:定温放热过程与原放热过程比熵的变化量相同,且放热量相同平均压力:单位气缸体积在每一循环中所作的功称为“内燃机理想循环的平均压力”。
第十章朗肯循环:由两个定压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成的基本蒸汽动力装置的理想循环汽耗率:表示每产生1千瓦小时的功(等于3600kJ)需要消耗多少kg的蒸汽。
再热循环:蒸汽热力循环中采用中间再热的措施形成的循环。
回热循环:采用抽气加热给水的形成的循环。
第十一章性能系数:COP =收益/花费的代价/花费的代价。
制冷系数:单位质量的制冷剂吸收的热量与压缩过程消耗比轴功的比值。
热泵系数:热泵的放热量与消耗轴功的比值。
过冷度:制冷流体的温度与饱和液体温度的差值。
过热度:制热流体的温度与饱和气体温度的差值。
第十二章热传导:在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之间,由于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热对流: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热辐射: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使物体向外发射辐射能的现象。
热流量WttAQδλ21-=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第十三章温度场在t时刻,物体内所有各点的温度分布称为该物体在该时刻的温度场。
温度梯度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率矢量傅里叶定律导热热流密度的大小与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成正比,其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导热系数导热系数反映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肋片效率肋片的实际散热量Q与假设整个肋片都具有肋基温度时的理想散热量Q0之比第十四章努塞尔数:壁面上流体的无量纲温度梯度雷诺数: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普朗特数:动量扩散率与热量扩散率之比格拉晓夫数:浮升力与粘性力之比第十五章膜状凝结:如果能够湿润,蒸汽就在壁面上形成一层液膜,并受重力作用而向下流动,称为膜状凝结。
珠状凝结:当冷凝液体不能湿润冷却壁面时,它就在冷表面上形成小液滴,饱和蒸气在这些液滴上凝结,使液滴形成半径愈来愈大的液珠。
当液珠的重力大于其对壁面的附着力时,液珠便脱离凝结核心而沿壁面滚下。
这些滚下的液珠冲掉了沿途所有的液滴,于是蒸气又在这些裸露的冷壁面上重新在凝结核心处形成小液滴。
这称之为珠状凝结。
临界热流密度:由泡状沸腾变为膜状沸腾的转折点时热流密度称为临界热流密度。
第十六章角系数:表面1发射的辐射能落在表面2上的百分数,用X1,2表示,X1,2称为表面1对表面2的角系数。
X2,1称为表面2对表面1角系数。
辐射力:物体每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放射出去的从λ=0到λ=∞的一切波长的辐射总能量。
单色辐射力:物体每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放射出去的某一特定波长的辐射总能量。
普朗特定律:各种不同温度下黑体的单色辐射力按波长变化的规律。
维恩位移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对应于最大单色辐射力的波长λm,与该黑体热力学温度T成反比。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黑体的辐射力与其本身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定向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与发射方向垂直的单位可见面积在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的辐射能。
基尔霍夫定律:任何物体的辐射力与吸收率的比值恒等于同温度下的绝对黑体的辐射力,而与物体的性质无关。
黑度:实际物体的辐射力E 与同温度下绝对黑体的辐射力E0之比称为“黑度”。
单色黑度:物体的单色辐射力与同温度下绝对黑体的辐射力之比称为单色黑度。
灰体:如在所有波长下,物体的单色辐射力Eλ与同温度同波长下绝对黑体的单色辐射力E0,λ比值为定值,这样的物体称为灰体。
角系数:表面1辐射能落在表面2上的百分数。
第十七章肋化系数:加肋侧的面积大于未加肋侧的面积之比临界热绝缘直径:即当222αλ=x d 时,热阻值为最小。
单位管长传热量ql 为最大值。
此时的dx 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用dcr 表示。
热绝缘层经济厚度 每年的热损失与热绝缘投资最少时对应的热绝缘厚度称为热绝缘层经济厚度。
传热有效度: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量Q 与其最大可能传热量Qmax 之比。
传热单元数:换热器中的实际变化量与冷、热流体对数平均温差之比。
精品文档word 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