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炒米和焦屑

汪曾祺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威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炒米实在是很方便,其实,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写四川“炒米糖开水”,再写家乡高邮的炒米,在对比中凸显食物特点,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 作者写祖母用柚子壳舀炒米,既表明家乡舀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又表现了他对祖母的怀念之情。

C. 作者用真实的感情和细腻的笔触来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D. 文章结尾部分写炒米和焦屑的应急之用,将其放在幼年躲避战乱的背景下抒写,增强文章的年代感。

(2)文章引用《板桥家书》中关于炒米的叙述,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回答。(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答案】(1)B

(2)①内容上:《板桥家书》中的话介绍了炒米的普遍、方便和吃法的多样性;②结构上:文章开头以《板桥家书》中的话引出下文对炒米的叙述;③效果上: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吃炒米这一风俗具备雅趣。

(3)①“浪漫主义的夜晚”表明“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这符合儿童的猎奇心理。②对于这个战乱中与炒米、焦屑相伴的夜晚,作者不写常人心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这体现了作者幽默的笔触。③作者能以淡定从容的心态回顾这段经历,表现了他的达观超脱。

【解析】【分析】(1)B项,“表明家乡舀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错误,强拉因果,用“柚子壳”舀炒米,并不能表明“家乡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故选B。

(2)从内容看,“天寒冰冻时暮,穷亲威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写出炒米的普遍、方便,“佐以酱姜”写出吃法的多样性;从结构看,文章的下文写炒米的相关事情,此段引出后面的相关的内容;从效果看,段落在文章的开头,同时又是引用古人的说法,起到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的作用。

(3)此题要求分析的句子在文中的结尾,文章写因为战争,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晚上,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从儿童的角度看称这样的夜晚为“浪漫”符合儿童的猎奇心理;战争,这能用炒米度过,把生活的艰辛写成浪漫,体现作者幽默的风格;作者面多如此的生活状况,却以“浪漫”相对,体现其达观超脱。

故答案为:⑴B;

⑵①内容上:《板桥家书》中的话介绍了炒米的普遍、方便和吃法的多样性;②结构上:文章开头以《板桥家书》中的话引出下文对炒米的叙述;③效果上: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吃炒米这一风俗具备雅趣。

⑶①“浪漫主义的夜晚”表明“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这符合儿童的猎奇心理。

②对于这个战乱中与炒米、焦屑相伴的夜晚,作者不写常人心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这体现了作者幽默的笔触。③作者能以淡定从容的心态回顾这段经历,表现了他的达观超脱。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把握引用作用的能力。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人物的思想精神,使文章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⑶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柴门里的岁月风尘

张瑞超

①一种思维,深入到曾经熟悉的时空,那里有一道朴实无华的柴门,一直静静地封存在心底。

②百年的民族屈辱,使得穷乡僻壤更加贫困。村庄负重前行,沉闷喘息。一道道简易的篱笆墙,一扇扇田园风格的柴门,在落魄的村庄,处处可见。

③柴门是父母无以言状的艰辛,是贫穷寒酸的代言人,然而在孩童的眼中,却包含了无忧的快乐童年,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④柴门相伴的童年,从不设防。父母亲从来不叮嘱我们,“出门注意安全。”他们把我们扔在乡间的土地上,和遍地的小草、到处溜达的小狗一同随意生长。

⑤家家柴门夜不闭户,时常大敞四开,敞开胸怀接纳路人。简陋的门,无需掩饰瑕疵,也无富足的金玉令他人牵挂,拥有的是农家人的仁厚和宽容。数量庞大的贫穷,喂养一两户的富裕。落魄的村庄中,也有朱门大户,端庄肃穆,时常紧闭。偶尔经过,猛然响起几声犬吠,警示我们不要走近。

⑥敞开的门,无需透过柴门缝隙张望,就可瞅见院中家什,锃光瓦亮的铁锨等农具,堆砌的柴禾等,一览无余。那时候,时常有衣衫褴褛的乞丐,迈着迟疑的步子,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握着破瓦碗,轻声走进院门,发出浑浊的声音,只是为的一口喘息的生命。从寒舍中走出的农家人,往往塞给他们一口馍或者半拉窝头。

⑦栅栏围成的门,并不是一扇真正的门,它只是一个家完整的象征意义,是人的心理上安全屏障。柴门上锁,阻碍的只是陌生人的脚步,是对自己领地的简单宣示。却从来不对孩子们拒绝。即使离家做农活的父母用一把铁锁锁住柴门,也锁不住我们那一颗不羁的心。只要在门的低端,使劲推开一道斜缝,把头伸进去,用力一钻就过去了,小狗也尾随其后。等我们钻过去之后,再把门拉上。坏事做得天衣无缝,暗地里偷着乐。

⑧等我们一天天长大,单薄的柴门更加零落,轻轻挪开的时候,发出的声响也是有气无力,只是在坚硬的泥土地上留下一道道半圆的划痕,日久天长、水滴石穿,那划痕竟然变成浅浅的沟壑,如同奶奶额头上深深的纹络。已经长成高大身形的我们,再也从门缝中钻不过去了。偶尔放学回家,面对上锁的门,会采取攀爬的暴力手段,翻越院门。柴门不堪重负,摇摇晃晃,几乎散架。风风雨雨锤炼它的骨架,不起眼的小虫子侵蚀它的骨髓,岁月压弯了父亲挺拔的身姿,时光也将柴门打磨的光滑圆润,冲击成零散的零件,靠一条生锈的铁丝维系,稍稍用力,它就散做一堆木头。

⑨它老了,年轻的我们不忍再次攀登它的后背,它已经无力承受。

⑩柴门终将老去。当城镇化的洪流淹没了贫穷,老屋被拆除,柴门就被还原成一堆废弃的木头。哺育我成长的热土、供养我的村庄在一夜之间轰鸣倒塌,成为一座座废墟。夏季的雨,淋湿了碎石瓦砾,成批的野草从夹缝中急剧生长,一个夏天,就疯狂成原始森林。当我站在老屋原地,凝望眼前一人多高的野草,那种沉寂和陌生,来自远古的寂寥。一时间恍惚,这到底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还是万年前的亘古。无语,沉默。

?旧物旧情,始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谁也无法拒绝自然规律。老屋已逝,柴门隐退,代之而起的是伸向天空的高楼大厦,是光鲜靓丽的社区,是厚重的绿漆铁门,是吃饱喝足的满足,是垂钓散步的闲适,是读书下棋的娱乐,是太平盛世的富足。

?历史,是记忆,是传承,是割不断的乡间浓情。

?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河畔,有一处自然人文景观“杜甫草堂”。在草堂的中心,有一处用青花瓷镶嵌的两个大字“草堂”。仅仅是普通的两个字,却传递了那种散淡、安逸的田居生活概念。尤其是被现代人还原的杜甫家门,竟然与我家失传的柴门极为神似。久违的亲切感,亲情、乡情的怀念一股脑的涌上心头。“寂寞柴门不彻扃,槐花细细糁空庭。”千年的历史风云,没有淹没淳朴的生活场景,纵然今天的居住富丽堂皇,因为曾经的足迹,即使柴门寒酸,依然让人心生怀念。

?也许向往朱门的高墙大院,但是高高的门槛和威严的石狮,让人心生怯意。当林黛玉第一次踏入豪门世家贾府,“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

冠丽服之人”被其宏伟富丽庄严肃穆所震慑,不由得谨小慎微、忐忑不安。那里终究不是体弱多病的黛玉姑娘的生身之地,锦衣玉食也无法供奉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柴门的岁月风尘中,简约的落寞,清新散淡的田居,默默守望着曾经的回忆。

(本文有删改)(1)为什么“即使柴门寒酸,依然让人心生怀念”?

(2)文中两次写“朱门”,有什么不同?

(3)赏析第⑩段画线的句子。

(4)对“柴门终将老去”,作者做出了怎样的思考?结合文意,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①柴门包含了无忧、自由的快乐童年;②柴门里的岁月,有温暖的亲情,仁厚宽容的乡情;③柴门传递了清新、散淡、安逸的田居生活概念。

(2)第五段从外形上写朱门“端庄肃穆,时常紧闭”,与柴门“敞开胸怀”对比,突出柴门拥有农家人的仁厚和宽容。第十四段,从人的心理感受角度写朱门“让人心生怯意”“忐忑不安”,表明“锦衣玉食也无法供奉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3)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老屋被拆、柴门废弃后“野草疯长”的荒芜景象。“原始森林”般的沉寂和陌生,让作者感觉由现实的场景进入了亘古的历史,引起下文作者将从历史的角度思考“柴门里的岁月风尘”。“无语,沉默”的神情描写,既写出了内心的无奈、伤感,也表明作者陷入了沉思中,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

(4)柴门有曾经的足迹,是隔不断的乡间浓情,但“柴门终将老去”,旧物旧情,始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谁也无法拒绝自然规律,在怀念不舍的同时更需理性地对待。过去的那段,是历史,是记忆,更是传承,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怀念、接受旧物逝去的同时,要对它所包含的精神品质加以传承和守望。

【解析】【分析】⑴第十三段的最后说“因为曾经的足迹,即使柴门寒酸,依然让人心生怀念”,从这句话本身我们可以知道,让人“心生怀念”的是“曾经的足迹”,这就指引考生到上文找到“曾经的足迹”,即在柴门中渡过的岁月以及身在其中的感受,如第十三段“仅仅是普通的两个字,却传递了那种散淡、安逸的田居生活概念。尤其是被现代人还原的杜甫家门,竟然与我家失传的柴门极为神似。久违的亲切感,亲情、乡情的怀念一股脑的涌上心头”,如第三段“然而在孩童的眼中,却包含了无忧的快乐童年,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第四段“柴门相伴的童年,从不设防。父母亲从来不叮嘱我们,‘出门注意安全。’他们把我们扔在乡间的土地上,和遍地的小草、到处溜达的小狗一同随意生长”,第五段“简陋的门,无需掩饰瑕疵,也无富足的金玉令他人牵挂,拥有的是农家人的仁厚和宽容”,第六段“从寒舍中走出的农家人,往往塞给他们一口馍或者半拉窝头”,这些都是寒酸的柴门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

⑵从文中来看,主要在第五段和第十四段写到“朱门”,第五段说“也有朱门大户,端庄肃穆,时常紧闭……”,“端庄肃穆,时常紧闭”是“朱门”的外形,这是从外形上对“朱门”进行描写,主要突出其“紧闭”的状态,而与“朱门”不同的是“柴门”,“家家柴门夜不闭户,时常大敞四开,敞开胸怀接纳路人”,一“闭”一“开”,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柴门中传递出的仁厚和宽容;第十四段说“也许向往朱门的高墙大院,但是高高的门槛和威严的石狮,让人心生怯意……”,“心生怯意”是人的心理感受,这是从人的感受角度来写“朱门”,接着描写林黛玉第一次踏入贾府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受,“谨小慎微、忐忑不安”,以此表明“锦衣玉

食也无法供奉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⑶从文中来看,第十段的划线句是一段描写性的句子,描写的是老屋被拆、柴门废弃后“野草疯长”的荒芜景象,“夏季的雨,淋湿了碎石瓦砾,成批的野草从夹缝中急剧生长,一个夏天,就疯狂成原始森林。当我站在老屋原地,凝望眼前一人多高的野草,那种沉寂和陌生,来自远古的寂寥。一时间恍惚,这到底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还是万年前的亘古。无语,沉默”,先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成批的野草从夹缝中急剧生长,一个夏天,就疯狂成原始森林”,这里使用夸张的手法,“一个夏天”就疯狂成“原始森林”,突出景象之荒芜;“那种沉寂和陌生,来自远古的寂寥。一时间恍惚,这到底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还是万年前的亘古”,这是眼前的景象给“我”心灵带来的感受,让作者的感觉由现实的场景进入了亘古的历史,自然引出下文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思考“柴门里的岁月风尘”的内容;“无语,沉默”是神态描写,体现出面对柴门废弃后的荒芜而引发的无奈和伤感之情,同时这“沉默”说明“我”陷入了沉思,自然引出下文有关思考的内容。

⑷文章第十段开头说“柴门终将老去”,取代它的是“当城镇化的洪流”“伸向天空的高楼大厦,是光鲜靓丽的社区,是厚重的绿漆铁门,是吃饱喝足的满足,是垂钓散步的闲适,是读书下棋的娱乐,是太平盛世的富足”,对于“柴门”“老屋”,作者的内心有怀念,有不舍,还有继承,“历史,是记忆,是传承,是割不断的乡间浓情”;而对于这种变化,对于新生的事物,作者在第十一段表明了态度,“旧物旧情,始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谁也无法拒绝自然规律”,这说明要理性对待这种变化。

故答案为:⑴①柴门包含了无忧、自由的快乐童年;②柴门里的岁月,有温暖的亲情,仁厚宽容的乡情;③柴门传递了清新、散淡、安逸的田居生活概念。

⑵第五段从外形上写朱门“端庄肃穆,时常紧闭”,与柴门“敞开胸怀”对比,突出柴门拥有农家人的仁厚和宽容。第十四段,从人的心理感受角度写朱门“让人心生怯意”“忐忑不安”,表明“锦衣玉食也无法供奉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⑶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老屋被拆、柴门废弃后“野草疯长”的荒芜景象。“原始森林”般的沉寂和陌生,让作者感觉由现实的场景进入了亘古的历史,引起下文作者将从历史的角度思考“柴门里的岁月风尘”。“无语,沉默”的神情描写,既写出了内心的无奈、伤感,也表明作者陷入了沉思中,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

⑷柴门有曾经的足迹,是隔不断的乡间浓情,但“柴门终将老去”,旧物旧情,始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谁也无法拒绝自然规律,在怀念不舍的同时更需理性地对待。过去的那段,是历史,是记忆,更是传承,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怀念、接受旧物逝去的同时,要对它所包含的精神品质加以传承和守望。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为什么‘即使柴门寒酸,依然让人心生怀念’”,然后到文中找到题干中的引文,再结合上下文找到“让人心生怀念”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物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文中两次写‘朱门’,有什么不同”,然后到文中圈出两次写“朱门”的内容,概括这些内容,看分别写了“朱门”的什么,表现了什么,再分析与上下文内容之间的关系。

⑶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第⑩段画线的句子”,题干没有限定鉴赏的角度,然后考生就要分析划线句所写的内容,根据所写的内容来确定赏析角度。

⑷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对‘柴门终将老去’,作者做出了怎样的思考?结合文意,谈谈你的认识”,然后到文中找到“柴门终将老去”所在的位置,思考“柴门老去”后取代它的是什么,圈出作者对“柴门老去”表述看法的内容以及对新生事物表明态度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②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③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首先,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在地性”或实践品格。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反省和总结,《论语》言“诗”都十分接地气,目的都在强调文艺树正气、凝人心的社会教化意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一脉,孔子儒学在此不仅彰显出开创性、典范性价值,更淬炼出后世文艺载道安邦、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

④其次,孔子尤为看重“以诗为教”“以美养善”的“会通性”。“诗教”必须以尊重文艺自身的特殊性、审美规律性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它所特有的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魅力。孔子十分重视文艺“不言之教”的特质,在讲文艺的社会作用时,始终把“兴于诗”作为前提和

基础。由此以来,中国文艺逐步确立“诗缘情”“诗言志”的主流传统,汇聚刘勰、王昌龄、王夫之、王国维等人智慧的中国特色的“意境”理论,也正是赓续孔子的文艺思想发扬所得。

⑤今天的文艺家们按照美的规律去激活文论传统的生命力,进而在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异质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再续中华民族自信、自觉和自豪的心魂。

(选自王杰泓《诗与教》,《光明日报》2018年5月7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对于《诗经》的评论被称为“诗教”观,这也是“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兴观群怨”体现了重“教”也重“诗”的文艺观,是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

C. 立足于现实生活,强调社会教化意义,这是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

D. “诗言志”的文艺传统、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通过引用孔子对《韶》《武》的评价,论证了孔子更重文艺内容的观点。

B. 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教”与“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C. 文章基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论述了“诗教”观对于重塑当代文化的意义。

D. 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论述了孔子文艺观的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更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理想息息相关。

B. 从社会功用层面看,“诗教”的文艺观强调“诗”的文艺审美,也是为了更好地“教”。

C. “诗教”文艺观的“在地性”体现了“教”的层面,“会通性”体现了“诗”的层面。

D. 重塑当代中国文化,须从社会教化的“教”,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诗”。【答案】(1)C

(2)D

(3)D

【解析】【分析】(1)A项偷换概念,根据文本“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可知“诗教”观是指孔子对《诗经》评论中所包含的文艺观,而非评论本身。B项错把论据当论点,根据文本第二段,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是“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兴观群怨”只是说明这个特色的例证。D项言过其实,并非“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故选C。

(2)D项,根据文本论述“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是结论,不是前提,逻辑倒置。故选D。

(3)D项,文章结尾虽然强调了“诗”的重要性,但纵观全文,重“教”重“诗”、以“教”为本才是文章论述的中心。故选D。

故答案为:⑴C;⑵D;⑶D;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

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推断的能力。此类题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知识、结论,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践进行运用,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或者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刘宗周《<论语>学案》中说:“‘学’字是孔门第一义。”认为对“学而时习之”中“学”的理解是理解本章乃至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那么,如何理解“学”呢?

至少在东汉之前,对“学”通行的解释是“觉”。皇侃认为:“学,觉也,悟也。”这个理解不无道理。但皇侃进一步解释:“言用先王之道,导人情性,使自觉悟。”强调以“先王之道”来对人的性情进行引导;这一过程不是“自觉悟”,而是学习外在的知识,服从外在的训导。这种以“导”为前提的“觉”明显是不彻底的,要达到“自觉悟”,还需要从自身切近处入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来获取对人生、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在儒家那里,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而“天道远,人道迩”,因此,在学习中,对日常人事的体验是达到“自觉”的相对容易的途径。

对“学”的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解释是“效”,有“效法”之义。“效”的基本方法是诵读记载先贤言行的著作,即“读书”。“学谓读书”是宋明理学著述中常见的观点,不过将“效”只是理解为效法先贤,甚至进一步引申为读书,并将其作为“学”的全部意义,则显得偏狭。因此,有许多学者对以读圣贤书为学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激烈的如李贽、颜元自不待说,连一些理学的服膺者也不赞同将学与读书等同起来,明代的郝敬说:“或问:学是诵读否?曰:不废诵读,不倚诵读。”可谓是一种较为中肯的见解。

“学”的过程是“说(悦)”的。中国自古就有“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说法,愉悦何来呢?通过前文对“学”字的分析可知,孔子所谓“学”,并非后世科举等功利的目的驱动之下的皓首穷经之“学”,而是将“学”作为完善自身人格、不断实现人生超越的途径。如果将功名利禄当作“学”的目的,并以外在最终结果的获得为幸福,那么作为达到这一幸福结果的代价的“学”的过程,往往是苦的。而如果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将“学”作为自身完善的必由之路,那么“学”一分,便能够自得一分。从目标上说,学无止境;从过程上说,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结果。快乐便会伴随着对自身每一个细微进步的体会油然而生,至于别人知与不知,都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

(取材于赵清文的相关文章)材料二

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时”字,历来有不同的阐发。

宋代理学家谢良佐在解释“时”的意义时说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从学习做人之道的角度来说,谢氏的说法说明了做人的道理存在于“百姓日用之间”,可以说“道不远人”。要想达到“无终食之间违仁”,就要时时刻刻谨记做人之道,正如曾子的“日三省吾身”。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学”在“时”的规范下,内化成一种心性品质,自然可以达到“三月不违仁”,并进一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近代的程树德则指出“时”有三种蕴义:“凡学有三时:一就人身中为时,二就年中为时,三就日中为时也。”

一就人身中为时者,即注意教育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皮亚杰、埃里克森等都对其做了经典的研究。我国先哲的理念虽然没有准确的心理学实验支撑,他们的直觉经验使他们提出了教育的顺序性原则,注重抓住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期,对不同时期的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学记》中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就年中为时者,即根据一年中时令的不同调节学习内容。《王制》云:“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这种学习观反映了我国先民“天人合一”的特殊思维,古人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天地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外界自然变化能够引起人体内在情感变化。在这种“外象内感”的思维方式影响下,古人不但强调学习要把握年龄的时机,还要注意学习活动与外界环境的感应关系,把握季节时机。

三就日中为时者,就是每一天的学习也要“适时”。上午大脑功能活跃,要安排逻辑性较强的课程;中午学生大脑活动减弱,人开始昏昏欲睡,要安排午休;科学证明傍晚最适合锻炼身体,要安排体育锻炼。

(取材于陈祥龙的相关文章)材料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常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也高兴吗?”(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杨伯峻《<论语>译注》)这些理解从字面上看是确切的,但再细加思考,则似嫌简单,“学”并不仅仅指需要温习、练习的学问,而“习”也并不只是温习、练习的意思。

要理解孔子之学,必须了解“学”的内涵。孔子认为学习内容相当广泛。孔子从小就曾从事多种工作,驾得一手好车,弹得一手好琴,还管理过仓库、畜牧,孔子对入门弟子的教育即是从技能开始,内容是“六艺”(御、射、书、数、礼、乐)。孔子一生对《诗》《书》《礼》《乐》《春秋》《易》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整理和研究,并以它们为教材。孔子很重视思想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提出了“仁”这一儒学核心思想。孔子还十分关心社会政治现实,指导学生如何从政。

“习”与“学”息息相关,有“实习、实践”的意思。孔子十分重视实践,以是否见于行动,来确定其是否为“学”或“好学”。技能需要练习,而思想伦理与政治理念则非实习、实践不可。孔子教导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的就是实践、躬行。把“习”理解为“温习”,是从书本知识的教学方面分析;把“习”理解为“练习”,是从知识、技能的可操作性上解释;把“习”理解为“实习、实践”,乃是从孔子教育观、政治思想观着眼,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是“行”孔子之“道”,这一理解,应该较为契合孔子学说。

学之习之,知之行之,这一学习理论也开了中国教育史知行论之先河。目前,教育注重书本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贴近社会生活的道德礼义的规范和实践不够重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先学做人,再学文章,强调学而习、知后行,是孔子教学的成功之处,提示我们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

(取材于朱依群的相关文章)(1)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人道迩:“迩”读作ěr意思是“近”

B. 服膺:“膺”读作yīng意思是“反对”

C. 中肯:“中”读作zhōng意思是“适合”

D. 皓首穷经:“皓”读作gào 意思是“白”

(2)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谢良佐的观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习与日常生活相伴相生

B. 学习要时刻不忘做人之道

C. 学习是天生的心性与品质

D. 达到“仁”需要时时学习

(3)下列是在材料二第四段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

B.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C.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D.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1)A

(2)C

(3)B

(4)①在学习途径和方法方面:要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觉悟,注意体验日常人事,注重实践,注意读书。②在学习目的方面:要超越功利,着眼于自身人格的完善、人生的超越。

③在学习时间和时机方面:要提倡时时学习、适时学习。④在学习内容方面:要广泛,不局限于书本。(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分析】(1)A项,字音和词语的解释都正确。B项,“膺”读作yīng,意思是“胸”。C项,“中”读作zhòng,意思是“适合”。D项,“皓”读作hào,意思是“白”。故选A。(2)C项,“学习是天生的心性与品质”错误,原文说的是“学在时的规范下,内化成一种心性品质”,并不是选项说的“天生的心性与品质”。故选C。

(3)A项,“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强调学习要不断重复知识。B项,“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是说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从而强调学习要抓住学习关键时期。C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说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强调学习对人的重要性。D项,“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是说学习能让人发现自己的不足。故选B。

(4)材料一中可从有关信息筛选出“至少在东汉之前,对学通行的解释是‘觉’”“因此,在学习中,对日常人事的体验是达到自觉的相对容易的途径”“效的基本方法是诵读记载先贤言行的著作,即读书”“孔子所谓学,并非后世科举等功利的目的驱动之下的皓首穷经之学,而是将学作为完善自身人格、不断实现人生超越的途径”,可以提取概括归纳出答案。材料二主要从“时”的角度谈学习,比较好概括答案。材料三“要理解孔子之学,必须了解学的内涵。孔子认为学习内容相当广泛”可以概括得出。

故答案为:⑴A;⑵C;⑶B;

⑷①在学习途径和方法方面:要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觉悟,注意体验日常人事,注重实践,注意读书。②在学习目的方面:要超越功利,着眼于自身人格的完善、人生的超越。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